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化对降水的可能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选用1964—2013年我国中部地区112个气象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化对降水的可能影响。文中选定长江中部地区为背景区域,长江中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域,对比分析中部地区和长江中三角年降水变化趋势,发现:1)两个区域的年降水量都呈上升趋势,并且长江中三角降水量的增幅较背景地区大得多。2)两个地区季节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是春秋季降水减少,夏冬的降水增多。其中,春季长江中三角降水量减少的速度比较快,而在秋季则是背景区域降水量减少的要快。夏季长江中三角降水强度增加的速度较背景区域要更快。3)两个区域只有暴雨的年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均是增加的,而且长江中三角暴雨强度增加速度明显比背景区域快,因此暴雨降水强度增加是导致降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这可能和城市化进程有关。
        
引文
[1] 刘熙明,胡非,李磊,等.北京地区夏季城市气候趋势和环境效益的分析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49(3):690-697.
    [2] 赵娜,刘树华,虞海燕.近48年城市化发展对北京区域气候的影响分析[J].大气利学,2011,35(2):373-385.
    [3] 敖翔宇,任雪娟,汤剑平,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夏季日降水特征影响的模拟研究[J].气象科学,2011,31(4):451-459.
    [4] Horton R E.Thunderstorm-Breeding Spots[J].Monthly Weather Review,1921,49.
    [5] 梁萍,丁一汇,何金海,等.上海地区城市化速度与降水空间分布变化的关系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1,27(4):475-483.
    [6] 黎伟标,杜尧东,王国栋,等.基于卫星探测资料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对降水影响的观测研究[J].大气科学,2009,33(6):1259-1266.
    [7] 江志红,唐振飞.基于CMORPH资料的长三角城市化对降水分布特征影响的观测研究[J].气象科学,2011,32(4):355-364.
    [8] 《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9]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8592—2012.
    [11] 吴息,王晓云,曾宪宁,等.城市化效应对北京市短历时降水特征的影响[J].大气科学学报,2000,23(1):68-72.
    [12] 蒙伟光,问敬华,启海波.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强雷暴天气的可能影响[J].大气科学,2007,31(2):364-376.
    [13] 林恒,孙鉴泞.城市化对长江三角洲区域降水的可能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2014,50(6):797-798.
    [14] 桑建国,刘万军.冬季城市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结构分析[J].气象学报,1990,48(4):459-4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