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畜牧业发展意义及常用提高秸秆价值方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包淋斌
  • 关键词:秸秆 ; 畜牧业 ; 发展
  • 中文刊名:江西饲料
  • 英文刊名:Jiangxi Feed
  • 机构:广昌县畜牧兽医局;
  • 出版日期:2019-10-28
  • 出版单位:江西饲料
  • 年:2019
  • 期:05
  • 语种:中文;
  • 页:5-7
  • 页数:3
  • CN:36-1227/S
  • ISSN:1008-6137
  • 分类号:S816;F326.3;F323.214
摘要
秸秆畜牧业是以秸秆为主要资源而发展生产牲畜的经济产业。如何提高秸秆资源利用,解决草食畜牧业饲料问题成为当前发展草食畜牧产业首要问题。本文就农作物秸杆的概念,利用秸杆资源的意义以及提高秸秆价值的方法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秸秆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引文
[1]刘守梅.秸秆饲料化促进畜牧业环保健康发展浅析[J].山东畜牧兽医,2019,40(02):20.
    [2]胡明哲.秸秆在畜牧业中饲用的技术[J].养殖与饲料,2019(02):38-39.
    [3]朱凤云.推行秸秆饲料化利用促进白城市草食畜牧业发展[J].养殖与饲料,2016(11):80-81.
    [4]包淋斌,姚利平,杨永华.广昌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7(02):25-26.
    [5]柳泽新,张宏兴,闫文杰,昝林森.陕西畜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畜牧兽医杂志,2017,36(03):35-38.
    [6]包为民.科学利用秸秆促进畜牧业发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03):227.
    [7]周道玮.东北农牧交错区“草地-秸秆畜牧业”概论[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20195会第15次饲草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中国草学会,2009:15.
    [8]赵世红.对发展秸秆畜牧业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4(05):63-64.
    [9]林涛,梁贤.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与广西生态畜牧业建设[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2,30(07):36-39.
    [10]白桂英.加快秸秆饲料生产发展农牧区畜牧业[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01):104+106.
    [11]孟庆江.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畜牧业[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7(04):37.
    [12]郝凤军.辽西北肉牛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畜牧业,2014(09):74-75.
    [13]李春佑.大力开发秸秆资源推动草食畜牧业发展[A].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第七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中国畜牧业协会,2012:3.
    [14]贾晓巍.浅析黑龙江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9(08):236.
    [15]武雪燕.鹿泉区发展秸秆青贮产业工作思路[J].河北农业,2016(08):61-62.
    [16]董文利,卜占元.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建议[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05):86.
    [17]赵文霞,杨朝旭,刘帅,任爱玲.典型农作物秸秆组成及燃烧动力学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38(04):921-927.
    [18]司开玲.秸秆焚烧问题的话语建构及治理困境:一项文献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8(02):38-48+111.
    [19]王占川,宝鲁德,周子彦,呼毕斯哈拉图.秸秆生物饲料技术开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01):53-55.
    [20]王永刚.加快秸秆养畜推进畜牧业发展[J].现代畜牧兽医,2009(07):1.
    [21]王平,宋振华,常娟,朱潇静,姜文廷,胡乾勇,尹清强,党晓伟,高天增.农作物秸秆作为畜禽饲料的研究进展[J].饲料研究,2019,42(03):87-90.
    [22]徐湖仪,燕思琪,刘爽,付竹林,李慧铭.关于秸秆利用的综合探讨[J].对外经贸,2019(02):129-130.
    [23]李勇,张磊,曹鸿鹏,邹思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8(20):40.
    [24]金凤国,张金环,金戈,张英杰.秸秆饲草加工储备对畜牧业发展的作用[J].中国畜禽种业,2009,5(04):66-6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