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沿淮地区豆麦轮作农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通过淮南市的豆麦轮作试验来观察安徽省沿淮地区豆麦轮作模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的特点。安徽省沿淮地区降水地表径流系数为25%,麦季的氮肥流失率为1.21%,磷肥流失率为0.047%;豆季的氮肥流失率为3.39%,磷肥流失率为0.415%。氮的流失以硝态氮为主,磷的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麦季的氮、磷肥流失量都低于豆季,氮素70%和磷素90%流失在豆季。2008—2010年豆麦轮作的氮肥平均流失率为2.05%,磷肥平均流失率为0.25%。
        
引文
[1]马文奇,张福锁,张卫锋.关乎我国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化肥产业[J].能源科学,2005,27(3):33-40.
    [2]张丽娟,马友华,王桂苓,等.农田面源污染中农田氮污染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4):48-52.
    [3]李恒鹏,杨桂山,黄文钰,等.太湖上游地区面源污染氮素入湖量模拟研究[J].土壤学报,2007,44(6):1063-1069.
    [4]袁晓燕,余志敏,施卫明.浙北地区平原河网农村小流域面源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以德清县武康镇新琪村为例[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3):193-198.
    [5]杨芳,熊欣,王群,等.清江流域水环境面源污染源强核算及主要环境问题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32(10):95-98.
    [6]黄丽,项雅玲,袁锦方.三峡库区农田的化肥面源污染状况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增刊):362-367.
    [7]淮河片水资源公报2008[R].
目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