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人“津津乐道”的劳瘵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cholars of the Ming Dynasty Taking Delight in Talking About the Consumption
  • 作者:王沛珊
  • 英文作者:Wang Peishan;
  • 关键词:劳瘵 ; 劳伤心肾 ; 致仕 ; 明代
  • 英文关键词:Consumption;;Overwork Damaging the Heart and Kidney;;Retirement;;Ming Dynasty
  • 中文刊名:YGWZ
  • 英文刊名: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 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中医药文化
  • 年:2019
  • 期:v.14;No.81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元以来中医知识的演变与现代‘中医’的形成研究”(18ZDA175)
  • 语种:中文;
  • 页:YGWZ201902006
  • 页数:8
  • CN:02
  • ISSN:31-1971/R
  • 分类号:39-46
摘要
通过对明代文人关于劳瘵这一疾病文本的阅读与分析,认为明代文人在奏疏中或者是为人立传时,尽管病人可能并未身患劳瘵,但是文人经常声称自己或者传主身患此病,其字里行间对于身患劳瘵颇有一副"津津乐道"的意味在其中。究其原因,除了与明代主流医学对于劳瘵的认识有关外,亦与明代文人想借助劳瘵这一疾病来实现自己的诉求,如实现致仕或请病假的目的、表达自己或传主的辛劳等有莫大的关系。以明代文人笔下的劳瘵为例,不仅展示出病人及讲述者在文本中的诉求,亦希望能够通过古今疾病社会形象的对比,来反思今日一切理所应当的观念。
        Through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texts about consumption, it is believed that when scholars of the Ming dynasty wrote memorial to the throne or biographies for others, although the patient may not be suffering from consumption, scholars still often claimed that themselves or protagonists were suffering from it, revealing a sense of delight in talking about consumption between the lines. The reason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mainstream medical understanding of consump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but also closely relative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cholars in the Ming Dynasty who want to achieve their own demands through consumption, such as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retirement or asking for leave, expressing their own or the hard work of the protagonists. This research aims at taking the consumption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cholars in the Ming Dynasty as an example, not only to reveal the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narrators' appeal in the text, but also to re?ect all the current idea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ocial image of ancient and modern diseases.
引文
[1]韩邦奇:《苑洛集》卷十七,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20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2页。
    [2]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十九,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917-918页。
    [3]无论是医学界还是历史学界,均有相关的研究将两者等同看待。如何芳在《有关肺结核中医古籍文献的初探》一文中,称“肺结核病中医称之为‘痨瘵’,又曰‘肺痨’……肺痨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肺结核,是肺病中的常见病,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何芳:《有关肺结核中医古籍文献的初探》,《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年第1期)。再如范行准先生在《中国病史新义·肺结核》中,直接以古籍中的“瘵”,来描述肺结核的历史(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6-99页)。历史学界如王裕明在《清代苏州肺结核病情形之考察》一文中,在对清代苏州肺结核病人的人数进行统计时,凡文献记载中患“瘵疾”的,均被当做肺结核统计在册(王裕明:《清代苏州肺结核病情形之考察》,《学海》2002年第5期)。在《肺结核病在家族中的传染:以清代江南为中心》一文中,仍是理所当然地将史料中出现的劳瘵视为肺结核(王裕明:《肺结核病在家族中的传染:以清代江南为中心》,《学海》2006年第1期)。再如,在郑天挺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对现存世的第一部痨瘵专著《十药神书》的解释中,称痨瘵为肺结核(郑天挺、谭其骧:《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1]何玲:《西医传入中国:结核病案例研究(1900-1967)》,博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第10页。
    [2]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第17页。
    [3]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8页。
    [4]明清时期对于劳瘵病因解释比较系统全面的是明末龚居中的《痰火点雪》,认为劳瘵的病因有本身体质瘦弱又劳伤心肾、外感风寒、劳累过度、耽于酒色、相染等。详见龚居中:《痰火点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第1页。
    [5]冯琦:《宗伯集》卷五十九,见《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1页。
    [6]王纶:《明医杂著》卷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7]冯琦:《宗伯集》卷五十九,见《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1]冯琦:《宗伯集》卷五十九,见《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2]王纶:《明医杂著》卷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3]冯琦:《宗伯集》卷五十九,见《四库禁毁书丛刊》编纂委员会编:《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6》,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4]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十九,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907页。
    [5]在明代医学认识中,劳瘵虽有药物可以治疗,但是根本还在于病人的修身养性,“不幸患此疾者,或入山林,或居静室,清心静坐,常焚香叩齿,专意保养,节食戒欲,庶乎病可断根。若不遵此禁忌,服药不效。”(李梴:《医学入门》卷四,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第402页。)
    [6]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十九,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917-918页。
    [7]杨娜等:《七情学说发展源流述略》,《中医药文化》2017年第2期,第50-52页。
    [8]如虞抟在《医学正传》中对于劳瘵病因的解释为,“今也嗜欲无节,起居不时,七情六欲之火,时动乎中,饮食劳倦之过,屡伤乎体,渐而至于真水枯竭,阴火上炎。”(虞抟:《医学正传》卷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第161页。)
    [9]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卷十九,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第910页。
    [1]韩邦奇:《苑洛集》卷十七,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20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2页。
    [2]张仲景著,于志贤、张智基点校:《金匮要略》,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3]韩邦奇:《苑洛集》卷十七,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20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3页。
    [4]韩邦奇:《苑洛集》卷十七,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20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3页。
    [5]韩邦奇:《苑洛集》卷十七,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20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6页。
    [6]朱震亨:《丹溪心法》卷二,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94-95页。
    [7]过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二十七,扬州:广陵书社,2015年影印本,第559页。
    [8]过庭訓:《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二十七,扬州:广陵书社,2015年影印本,第559页。
    [1]徐溥:《谦斋文录》卷一,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7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28页。
    [2]徐溥:《谦斋文录》卷一,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7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30页。
    [3]徐溥:《谦斋文录》卷一,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7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31页。
    [4]徐溥:《谦斋文录》卷一,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79》,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32页。
    [5]如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明清提出,“此虚劳若乎有异,而不知劳瘵之损,即损之深而虚之甚者耳。凡虚损不愈,则日甚成劳矣,有不可不慎也。”(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六,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1-322页。)
    [6]徐象梅:《两浙名贤录》,见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18》,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447-1489页。
    [7]顾清:《松江府志》(正德),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812-828页。
    [8]马文炜:《安丘县志》(万历)卷二十六,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00》,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313-316页。
    [9]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五十一,见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18》,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455页。
    [10]马文炜:《安丘县志》(万历)卷二十六,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00》,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315页。
    [1]马文炜:《安丘县志》(万历)卷二十六,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00》,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315页。
    [2]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五十二,见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18》,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482页。
    [3]梁其姿:《麻风:一种疾病的医疗社会史》,朱慧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02-156页。
    [4]刘希洋:《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6年第2期,第129-146页。
    [5]朱凌凌等:《肺痨病名源流考》,《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7期,第2997页。
    [6]明代部分医家认为虚损若不及时医治,会演变为更严重的劳瘵,“此虚劳若乎有异,而不知劳瘵之损,即损之深而虚之甚者耳。凡虚损不愈,则日甚成劳矣,有不可不慎也。”(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六,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1-322页。)
    [7]张介宾:《景岳全书》卷十六,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1页。
    [1]吴甡著,秦晖点校:《柴庵疏集忆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67页。
    [2]凌义渠:《奏牍》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14页。
    [3]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五十三,扬州:广陵书社,2015年影印本,第1196页。
    [4]赵用贤:《松石斋集》,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5]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8页。
    [6]姬凌辉:《中国古代因虫致病说述论》,《中医药文化》2016年第4期,第11页。
    [7]李梴:《医学入门》卷四,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第402页。
    [8]王纶:《明医杂著》卷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第22-31页。
    [9]葛可久著,陈修园注:《十药神书注解》,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1]Angela Ki Che Leung and Charlotte Furth eds.Health and Hygiene in Modern Chinese East Asia,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10,43-46.
    [2]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苗延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290页。
    [3]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长沙:岳麓书社,2009年,第191页。
    [4]何乔远:《名山藏》卷五十九,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第343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