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择原理”哲学或神学类解读的再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桐语
  • 关键词:人择原理 ; 案例分析 ; 有效对话
  • 中文刊名:KFJ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机构: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7-12-20
  • 出版单位: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年:2017
  • 期:v.37;No.166
  • 语种:中文;
  • 页:KFJY201712004
  • 页数:3
  • CN:12
  • ISSN:41-1310/G4
  • 分类号:13-14+27
摘要
本文主要就国内探讨"人择原理"的论著,结合必要的背景,选取、概括部分外推到哲学及基督教神学领域的观点或者研究视角,分别作初步分析,旨在发现一些对话的接触点或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个案是否为有效对话,以及每个对话点可能的逻辑与事实角度。
        
引文
[1]阿利斯科·E.麦克格拉思.科学与宗教引论[M].王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王继振.人择原理初探[J].自然杂志,1995,(6):343.
    [3]费恩曼.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1卷)[M].郑永令,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刘苏燕.人择原理及其哲学视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2):257.
    [5]孙显曜.大数假说和人择原理及其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7,(6):52.
    [6]J.巴鲁,F.蒂普勒.宇宙学的智慧原理[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
    [7]伊安·巴伯.当科学遇到宗教[M].苏贤贵,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
    [8]理查德·斯文伯恩.从精确调谐出发的对上帝的论证[M]//徐英瑾,梅尔威利·斯图尔特.科学与宗教:二十一世纪的对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王南.人本美学与人择原理[J].理论与现代化,2008,(5):40.
    [10]阿特金斯.伽利略的手指[M].许耀刚,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