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方陆明 ; 吴达胜 ; 徐爱俊 ; 唐丽华
  • 关键词:高等学校 ; 人才培养 ; 信息类专业 ; 政产学合作 ; 教学体系
  • 中文刊名:ZGLJ
  • 英文刊名: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 机构:浙江农林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中国林业教育
  • 年:2019
  • 期:v.37
  • 基金:浙江省“十二五”本科高校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点方向:林业信息技术),项目编号142;; 浙江省本科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项目编号59;; 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协同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B07058;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IT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5096;; 浙江农林大学专业建设项目“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ZY17003
  • 语种:中文;
  • 页:ZGLJ201901004
  • 页数:5
  • CN:01
  • ISSN:11-2729/S
  • 分类号:15-19
摘要
林业信息化是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有效途径。为此,在对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在目标和要求、规格和规范、方案和机制以及教学体系和政产学协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为例,对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进行了设计,以期协同林业主管部门、企业、学校等多方资源加强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在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政产学对接,跟踪需求动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二政产学共商,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商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机制;三政产学共建,统筹安排第一、二、三课堂教学,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四政产学联动,协同多方资源,高效落实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证明,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取得了以下明显成效:建成6个由师生共同组成的校内教学科研实践子团队;在建立林业信息技术交叉复合型课程群的基础上确定了林业信息技术专业方向;聚焦林业问题开展综合性学科竞赛,在"挑战杯"竞赛中成绩优异;建成基于15个林业信息化软件及其运行数据的辅助实践教学平台;建成30个林业信息技术校外实践基地;所培养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质量较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不仅在林业行业从事信息化工作具有优势,而且在一般IT企业的就业竞争力也有所提升,得到行业及社会的充分认可。
        
引文
[1]陈谋询.全面推进林业信息化进程的策略[J].林业资源管理,2009(S1):1-5.
    [2]方陆明,唐丽华,吴达胜,等.计算机教学与实践---基于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69-72.
    [3]王懿祥,白尚斌,汤孟平,等.论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2):4-7.
    [4]闫东锋,黄家荣,郭芳,等.以信息技术整合林学专业教学[J].高等农业教育,2011,28(11):44-47.
    [5]韩臻,于双元,刘峰,等.培养面向高速铁路的信息技术特色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9,7(16):61-64.
    [6]王海舜,刘师少,黄建波,等.基于医学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9(9):45-49.
    [7]方陆明,唐丽华,徐爱俊,等.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9(9):50-53.
    [8]谭三清,张贵,孙玉荣.林业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互动机制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6):186-18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