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以蛰美学研究的“实践论”评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eng Yizhe's “Practical Theory” of Aesthetic Study
  • 作者:樊祥 ; 文浩
  • 英文作者:FAN Xiang;WEN Hao;
  • 关键词:皖江文化 ; 邓以蛰 ; 美学 ; 实践论
  • 中文刊名:AQS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q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5
  • 出版单位: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8;No.210
  • 语种:中文;
  • 页:AQSS201903009
  • 页数:4
  • CN:03
  • ISSN:34-1329/C
  • 分类号:47-50
摘要
美学家邓以蛰五四时期立足于实际,积极倡导"为人生"的新文艺;三四十年代,他借鉴黑格尔与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实现对中国古典书画艺术的重释与创构;新中国建立后,他尝试从毛泽东实践论的视域去阐释古典艺术的历史生成与经验结构,提出不少新的观点,但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具体表现为对主体美感差异的相对忽视及主题先行的过分依赖。
        
引文
[1]杨春时.关于中国美学方法论的现代转型问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79-84.
    [2]王有亮.“现代戏”语境中的邓以蛰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4.
    [3]邓以蛰著.邓以蛰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1.
    [5]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2.
    [6]杜寒风.邓以蛰中国绘画发展论中的继承与创新理论——创、述、变理论[J].艺术百家,2017(2):144-149.
    [7]唐善林.邓以蛰美学思想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