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易象到意象——宗白华论《周易》与意象的创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怀义
  • 关键词:宗白华 ; 卦象 ; 观物取象 ; 意象创构 ; 意境结构
  • 中文刊名:SSJI
  • 英文刊名:Academics
  • 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学术界
  • 年:2019
  • 期:No.254
  • 语种:中文;
  • 页:SSJI201907011
  • 页数:7
  • CN:07
  • ISSN:34-1004/C
  • 分类号:100-106
摘要
宗白华对《周易》易象观和"观物取象"等思想与中国艺术审美特点及精神之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为其美学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其一,宗白华对《周易》"革""鼎""离""贲"等卦象及其思想对中国艺术独特的时空表现形式、"以丽为美""以动为美"等审美特点形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其二,宗白华通过对《周易》"观物取象"思想的阐述,指出了中国艺术尤重"气韵生动"的审美特点;其三,宗白华通过对《周易》易象创构的论述过渡到对审美意象创构的论述,提出了他的意境结构论思想,推进了《周易》易象论思想从哲学向审美和艺术的转化。宗白华对《周易》易象观的新检讨,为建构新时代中华美学精神提供了启示。
        
引文
[1]王明居:《宗白华先生的周易美学研究》,《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2]孙喜艳:《〈周易〉美学的生命精神》,台北:花木兰出版社,2014年,第79-85页;屈行甫:《宗白华的艺术本体论研究---基于〈周易〉生命条理思想的视角》,《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2期。
    [3]王怀义:《近现代时期“观物取象”内涵之转折》,《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
    [4][5][6][13][14][15][24][25][26][27][28][29][30][31][32][33]宗白华:《形上学---中西哲学之比较》,《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17、622、621、612、586、586、591、629、621、596、629、597、629、611、627、628页。
    [7][8]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宗白华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59、461页。
    [9]宗白华:《康德唯心哲学大意》,《北京晨报副刊·哲学丛谈》1919年5月16日。
    [10][11][12]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新中华》1949年第12卷第10期。
    [16][17]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宗白华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48、148页。
    [18][19][20]宗白华:《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央大学《文艺丛刊》1934年第1卷第2期。
    [21]宗白华:《艺术学》,《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48页。
    [22]张汝伦:《道还是技:中国艺术现代性的若干省思》,《文汇报》2016年1月22日。
    [23]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47页。
    [34][35][36][37][38]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哲学评论》1944年第8卷第5期。
    [39][40]宗白华:《新诗略谈》,1920年2月15日《少年中国》第1卷第8期。
    [41]宗白华:《哲学与艺术》,1933年1月《新中华》创刊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