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西方“面子”的差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瓅洋
  • 关键词:面子 ; 中西文化 ; 集体主义 ; 个人主义
  • 中文刊名:CBLY
  • 英文刊名: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 机构:北京市广渠门中学;
  • 出版日期:2018-07-10
  • 出版单位:传播力研究
  • 年:2018
  • 期:v.2;No.032
  • 语种:中文;
  • 页:CBLY201820008
  • 页数:2
  • CN:20
  • ISSN:23-1598/G2
  • 分类号:23-24
摘要
中西面子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集体约束中以"关系"和"等级"为基础的中式面子观与个人自由下以"自我"和"尊严"为主的西式面子观,而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西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的独特属性。中西方面子观是中西方文化的产物,通过对中西文化面子认知及维护策略的研究可以了解中西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深层次文化影响。因而,探究中西方面子观的差异,也将成为中西方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桥梁,进而最终服务于全球文化交流的发展进程。
        
引文
[1]于洋.面子及面子功夫的中西文化对比[J].北方论丛,2000(2):25-27.
    [2]郭峥嵘.中西方文化中“面子”的比较和分析[J].沂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
    [3]牛东.中西文化之间的面子比较[J].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31-139.
    [4]黄金德.试论中西方面子文化的差异[J].琼州学院学报,2009(12).
    [5]谢士金,李方晓.礼貌中的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3).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1)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 man,加拿大社会学家和作家,也是美国社会协会的第73任主席,其对社会学理论的最大贡献是1959年《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中开始的戏剧透视法的符号互动论研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