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套文化的自然地理要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俊红
  • 关键词:自然地理要素 ; 河套文化 ; 游牧文化 ; 农耕文化 ; 民族融合 ; 文化内涵
  • 中文刊名:LM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University
  • 机构:内蒙古河套学院马列教学部;
  • 出版日期:2019-05-20
  • 出版单位:内蒙古电大学刊
  • 年:2019
  • 期:No.175
  • 基金: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河套文化研究课题“‘一带一路’倡议之下内蒙古西部草原文化发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01001
  • 语种:中文;
  • 页:LMDX201903019
  • 页数:5
  • CN:03
  • ISSN:15-1141/N
  • 分类号:83-87
摘要
文化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涵盖群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要素。河套文化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融会的产物,在其自身漫长的生成发育以及复杂的嬗变传承过程中,阴山、黄河、草原,沙漠等自然地理要素作用不可忽视。立足文学本位,充分挖掘自然地理要素,对河套文化的特定内涵进行研究,表明阴山地区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黄河水的滋养,乌拉特草原的辽阔,乌兰布和沙漠的广袤,凝聚了河套文化"包容、和谐、开放、进取"的深厚内涵。
        
引文
[1]周晓琳,刘玉平.空间与审美———从文化地理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
    [2]哈萨,马永真.草原文化[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4. 10.
    [3]艾冲.河套历史地理新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
    [4]吴团英.草原文化演讲录[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16. 9.
    [5][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
    [6]王炜民.阴山文化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
    [7][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4.
    [8]陶继波.人口与阶层清代至民国前期河套地区移民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5. 2.
    [9]翦伯赞.内蒙访古[N].人民日报,1961-12-13.
    [10]王国维.宋史·高昌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11]贾霞.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弘扬“总干”精神实现崛起赶超[N].中国信息报,2012-06-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