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社会学干预策略——基于天津市J社区的个案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ociologic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towards Floating Children's Social Integration
  • 作者:秘舒
  • 英文作者:Mi Shu;
  • 关键词:流动儿童 ; 社会学干预 ; 社会融入 ; 干预策略
  • 英文关键词:Floating Children;;Sociological Intervention;;Social Integration;;Intervention Strategies
  • 中文刊名:QNYJ
  • 英文刊名:Youth Studies
  • 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 出版日期:2016-09-15
  • 出版单位:青年研究
  • 年:2016
  • 期:No.410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新失业群体’调查研究”(10CSH029);; 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社会融入视角下的青年工作历程研究”(NKZXB126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QNYJ201605003
  • 页数:11
  • CN:05
  • ISSN:11-3280/C
  • 分类号:23-32+98
摘要
社会学干预方法如何有效地应用于社会转型过程中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克服已有研究中的"行动困境",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基于2013-2014年天津市J社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社会学干预实践,对流动儿童群体、家庭、社区三个层面的干预程序、干预主题、干预形式、干预内容进行总结,并形成了社会学干预方法在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运用的四个策略,即开放性、事件性、阶段性和多元性策略。这四条策略同样也适用于其他青少年问题研究的干预过程,并具有在基层社会治理等实践层面应用的空间。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how to apply soci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 to the study of floating children's social integration and overcome the "action dilemma"in existed research? It's a theoretical issue needed to be explored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 Based on the sociological intervention practice towards floating children's social integration at J community in Tianjin city from 2013 to 2014,this article tries to summarize the intervention procedure,intervention theme,intervention mode and intervention content towards floating children in three levels including group,family and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above research,this article concludes soci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four strategies adopted in floating children's social integration,namely open,eventful,periodical and diverse strategies. These four strategies are also applicable to the intervention process of other adolescent problems,and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apply in the practice level of basic level's social governance,etc.
引文
布洛维,麦克,2007,《公共社会学》,沈原译,北京: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
    方慧容,2001,《“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蒋华、徐旭英、陈强,2007,《流动儿童对城市文化的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两所小学的个案为例》,《教育科学研究》第11期。
    刘杨、方晓义,2011,《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状况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刘玉兰、彭华民,2012,《儿童抗逆力:一项关于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探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全国妇联,2013,《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5月10日(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305/10/t20130510_24368366.shtml)。
    沈原,2006,《“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社会学研究》第5期。
    史晓浩、王毅杰,2010,《流动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南方人口》第2期。
    唐有财,2009,《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基于北京、广州、成都三城市的调查》,《青年研究》第1期。
    图海纳,阿兰,2008,《行动者的归来》,舒诗伟、许甘霖、蔡宜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慧娟,2012,《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王毅杰、史晓浩,2010,《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理论与现实》,《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武向荣,2006,《流动儿童教育的不连续性与治理》,《中国特殊教育》第10期。
    熊易寒,2010,《城市化的孩子: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生产与政治社会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菊华,2009,《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第1期。
    杨菊华、陈传波,2013,《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人口与发展》第3期。
    周皓,2010,《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2014,《流动儿童发展的跟踪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Hirschman,Charles 1983,“America's Melting Pot Reconsidered.”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
    Mc Donald,Kevin 2002,“L'Intervention Sociologique after Twenty-five Years:Can it Translate into English?”Qualitative Sociology 2.
    Portes,Alejandro&Min Zhou 1993,“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Segmented Assimilation and its Variants.”Annu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30(11).
    Touraine,Alain 2000,“A Method for Studying Social Actors.”Journal of World Systems Research 6.
    Zhou,Min 1997,“Segmented Assimilation:Issues,Controversies,and Recent Research on the New Second Generation.”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4.
    (1)社会学干预方法在形成之初以新社会运动为阵地,关注“行动者是如何在斗争中团结起来的”,随后,分别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经历了两次转向。社会学干预方法在1980年代的第一次转向后关注社会变迁中不断弱化的社会和文化整合;1990年代第二次转向后则开始关注“叙事”、“体验”和“自反性”。总之,两次转向后的社会学干预,更加强调认同的维度(Mc Donald,2002)。
    (1)目前学界鲜有应用社会学干预方法的研究,仅有沈原(2006)系统介绍了社会学干预方法的缘起、发展、应用原则和技术,并以自身对BG镇箱包工人和BJ市都市运动所做的干预性研究为案例,探讨了该方法的中国化议题。这为在不同领域应用社会学干预方法带来了极大的启示。
    (1)麦克唐纳(2002)在关于社会学干预方法的论述中,将开展该方法的过程归纳为三个步骤。为了能够更为清晰地交代J社区流动儿童社会学干预的组织思路,特将三个步骤拆解为四个进行说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