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空间:非正式关系与科层制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朱媛媛
  • 关键词:基层政府 ; 漩涡空间 ; 非正式关系 ; 科层制
  • 中文刊名:JXSH
  • 英文刊名:Jiangxi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政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4-15
  • 出版单位:江西社会科学
  • 年:2017
  • 期:v.37;No.365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私协力视角下社会工作参与公办福利机构转型的路径研究”(15BSH119)
  • 语种:中文;
  • 页:JXSH201704034
  • 页数:8
  • CN:04
  • ISSN:36-1001/C
  • 分类号:229-236
摘要
当今中国,非正式关系已经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正式组织和科层体系之中,利用非正式的关系网络来获取资源和权力,已经成为基层政府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本文对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理论进行重新解读和再建构,提出基层政府运行中的"漩涡空间",力求呈现治理结构中非正式关系与科层制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结合"漩涡空间"传统与现代性并存、横向开放及纵向紧缩三个特征,寻求非正式关系与科层制两者之间的关系平衡,以有助于基层政府治理现代化。
        
引文
[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观察出版社,1947.
    [2]孙柏瑛.转型中国基层治理何去何从——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视角[J].国家治理研究,2015,(1).
    [3]孙云昊.科层理性与关系行为:基层政府权力运行的双向逻辑及其效果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纪莺莺.文化、制度与结构:中国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2,(2).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7.
    [6]杨联陞.报——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基础[M].段昌国,译.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
    [7]黄国光.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金耀基.关系和网络的建构——一个社会学的诠释[A].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9]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彭玉生.“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J].社会学研究,2010,(2).
    [11]Xueguang,Z.,etal.Embeddedness and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3,Vol.1.
    [12]Scott,J.C.Patron-Client Politic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72,Vol.1.
    [13]Walder,A.G.Communist Noe-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14]Wank,D.Commodifying Communism:Business,Trust,and Politics in a Chinese Cit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5](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6](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张明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17](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8]符平.市场的社会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19]徐晨馨.论中国社会的非正式制度和情感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20]孙云昊.基层政府运行中的“过度关系化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制度与关系网络的竞争逻辑[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1]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J].宁夏社会科学,1996,(6).
    [22]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3](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M].詹正茂,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李康,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25]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J].社会学研究,2006,(4).
    (1)本文所指的“政治联盟”与罗家德在《组织中的圈子——组织内部关系结构比较研究》中提出的“派系”概念类似,是为了利益和权力的竞争及追求形成的网络关系,是镶嵌于关系网络中为了共同利益追求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具有利益导向、边界相对清晰以及对抗性三大特征。
    (2)“潜结构”一词最初源于符平的《市场的社会逻辑》,他将结构区分为显结构和潜结构两种类型。显结构是指那些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客观且真实的正式组织结构和制度;而潜结构是指经济生活中那些被经济行动者普遍认同和实践、集体特性很强、在外部形态上表现为主观而虚拟的要素,譬如经济惯例、经济习俗、经济理念、商业观、关系文化、未成文的行规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