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理念的革命:对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概念的重新理解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volution as An Idea: A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Concept of Proletarian Revolution
  • 作者:张盾 ; 马鹏莲
  • 英文作者:ZHANG Dun;MA Peng-lian;
  • 关键词:革命 ; 现代革命 ; 无产阶级革命
  • 英文关键词:revolution;;modern revolution;;proletarian revolution
  • 中文刊名:QSXK
  • 英文刊名:Seeking Truth
  • 机构: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求是学刊
  • 年:2019
  • 期:v.46;No.250
  • 基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马克思哲学的学术史渊源研究”(15JJD72000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15ZDB002)
  • 语种:中文;
  • 页:QSXK201903005
  • 页数:8
  • CN:03
  • ISSN:23-1070/C
  • 分类号:41-48
摘要
现代革命以资产阶级革命作为典范,并借助现代政治哲学的范畴塑造了革命的现代形象。这一形象失落了革命的原初意义。革命的原初本意作为对永恒与秩序的最高象征,表达了古人对"最好政制"与"最美人性"的追求,是一种纯粹理念性的存在。马克思无产阶级革命作为超越现代革命的可能性诉求,既立足于现代性的问题背景,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与历史根据,又在更高的理论界面和更根本的问题域中回归到革命的原初本意,从而达到了对革命问题的现实与理念、批判与建构相统一的理解。
        The modern revolution takes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 as a model and shapes the modern image of the revolu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category of mod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s image los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revolution. As the highest symbol of eternity and order, the original form of revolution represents the ancient people's pursuit of"the best political system"and"the most beautiful human nature", which is a purely conceptual existence. As a possibility of transcending the modern revolution, Marx's proletarian revolution is based not only on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ity with solid realistic foundation and historical basis, but also returns to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revolution in a higher theoretical interface and a more fundamental problem domain,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integrity of reality and concept, criticis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evolution problem.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3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3)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1页。
    (4)参见张盾:《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5)张盾:《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01-202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页。
    (7)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1)莫内:《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史》,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9页。
    (2)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3)赵汀阳:《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第261页。
    (4)吉莱斯皮:《现代性的神学起源》,张卜天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第14页。
    (5)瓦尔特·本雅明:《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选》(增订本),李茂增、苏仲乐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年,第7页。
    (1)参见雷蒙·威廉士:《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37-342页。
    (2)沃格林:《城邦的世界:秩序与历史:2》,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第202页。
    (3)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张旭东、王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第270页。
    (4)吉莱斯皮:《现代性的神学起源》,第7页。
    (5)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李秋零、田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8页。
    (6)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31页。
    (7)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1)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第57页。
    (2)埃里克·沃格林:《天下时代:秩序与历史(四)》,叶颖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年,第279页。
    (3)阿伦特:《论革命》,第15页。
    (4)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丽、张立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44页。
    (1)张盾:《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第240页。
    (2)参见张盾:《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参见张盾:《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6页。
    (3)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16页。
    (4)参见张盾:《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第240页。
    (1)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第124-125页。
    (2)赵汀阳:《时间的分叉--作为存在论问题的当代性》,《哲学研究》2014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