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光书风形成与翁方纲之关系考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Relation between Weng Fanggang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Wu Rongguang's Calligraphic Style
  • 作者:周利锋
  • 英文作者:Zhou Lifeng;
  • 关键词:荣光 ; 翁方纲 ; 书风 ; 关系
  • 中文刊名:MSXB
  • 英文刊名:Art Journal
  • 机构:广东嘉应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9-25
  • 出版单位:美术学报
  • 年:2018
  • 期:No.110
  •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 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广东清代帖学研究”(GD14YYS03)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SXB201805007
  • 页数:7
  • CN:05
  • ISSN:44-1135/J
  • 分类号:42-48
摘要
康有为给予了清代书法名家吴荣光极高的评价,称其书法为岭南之冠并能抗衡中原。梳理吴荣光的传世作品,主要有《兰亭序》、欧阳询楷书、苏体行书三类风格。吴荣光这三类书风的形成都受到其业师翁方纲的影响较大。鉴于翁方纲在乾嘉书坛的核心地位,考察吴荣光书风形成与翁方纲之间的关系,除了能更好地了解吴荣光的书法师承、风格成因、书学思想之外,还可以为学界再现清代中期的北京书法圈,进而厘清相关问题。
        
引文
[1]吴荣光:《吴荷屋自订年谱》,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台湾文海出版社,第12页。
    [2]蔡兆洛:《清代七百名人传》下册,中国书店。
    [3]梁章钜:《退庵金石书画跋》上卷一,台北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
    [4]同注[1],第8、9页。
    [5]在《石云山人诗集》中有吴荣光补和苏斋老人题文与可墨竹诗,补和覃溪老人韵题《明黄石斋松石卷》,补和覃溪先生论岭南诗韵二首,补和覃溪先生韵题《叶梦龙所藏煮石山弄墨梅》,补和覃溪老人题《宋表芦雁圈图》。吴荣光:《石云山人诗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97册。
    [6]吴荣光:《石云山人文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97册.第164页。
    [7]吴荣光:《筠清馆金石录·凡例》,《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902册。
    [8]吴荣光:《石云山人文集》卷五,《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498册,第181页。
    [9]参见曹建:《晚清帖学研究》,天津美术出版社,2005年,第47页。
    [10]《翁方纲书论集萃》,见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第717页。
    [11]吴荣光:《辛丑销夏记》,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三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850页。
    [12]同上注,第825页。
    [13]潘正炜摹刻:《听帆楼法帖》第一册,拓本,广东文献馆藏本,转引自朱万章:《筠清馆摹刻六朝法书考》,《第五届中国书法史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
    [14]同注[8],第184页。
    [15]同上注,第190页。
    [16]参见中国书法网。
    [17]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台湾文海出版社,第473页。
    [18]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第713页
    [19]麦华三:《岭南书法丛谈》,《广东文物》卷八,中国文化协进会刊行,1940年,第74页。
    [20]单小英:《吴荣光和他的行书世说轴》,转引自朱万章:《岭南金石书画丛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259页。
    [21]同注[8],第186页。
    [22]同注[11],第843页。
    [23]《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卷四,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一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843页。
    [24]汪兆镛:《碑传集三编》,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集本,第735页。
    [25]吴灏:《大笑堂谈话杂文》,书斋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26]陈永正:《岭南书法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3页。
    [27]同上注,第115页。
    [28]同上注。
    [29]同注[24],第1956页。
    [30]同注[11],第849页。
    [31]潘正炜:《听帆楼书画记》,黄宾虹、邓实编:《美术丛书》4册第7辑,江苏古籍出版社,第2517页。
    [32]同注[11],第938页。
    [33]同注[11],第938页。
    [34]同注[11],第84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