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激励、整体上市与公司业绩——基于分类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centive,Holistic Listing,and Company Performance
  • 作者:郭奕阳
  • 英文作者:Guo Yiyang;
  • 关键词:高管薪酬激励效果 ; 整体上市 ; 薪酬-业绩敏感度 ; 公司治理
  • 中文刊名:CKTX
  • 英文刊名:Communication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 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8-15
  • 出版单位:财会通讯
  • 年:2018
  • 期:No.788
  • 基金: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研究——基于控制权层级的分析”(项目编号:2016wkxm59)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CKTX201824007
  • 页数:8
  • CN:24
  • ISSN:42-1103/F
  • 分类号:43-50
摘要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深沪两市A股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在全样本、国企分类和不同整体上市方式下整体上市带来的前期、当期和后期的影响,全面探究了整体上市与高管薪酬激励效果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不同类别的国企选择不同的整体上市方式,在不同时期进行整体上市,基本上都有利于提高公司业绩,并通过替代部分高管薪酬激励的效果,降低高管薪酬激励对公司业绩的促进作用;国企进行整体上市的前一年,薪酬-业绩敏感度受到减弱,公司治理结构因面临调整而暂时被降低;国企完成整体上市当年,薪酬-业绩敏感度得到增强,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提高;整体上市对薪酬-业绩敏感度不具有长期影响。
        
引文
[1]常亚波、沈志渔:《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现金分红与公司价值》,《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年第5期。
    [2]陈骏:《谁影响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9期。
    [3]黄清:《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4]黄志忠等:《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5年第2期。
    [5]纪成君等:《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长期绩效研究》,《商业研究》2014年第9期。
    [6]李哲、何佳:《中国国有企业的改制上市模式与发行效率》,《管理评论》2008年第5期。
    [7]刘芍佳等:《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8]刘亭立等:《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与战略绩效研究》,《财务与会计》2015年第20期。
    [9]罗宏等:《薪酬攀比,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操纵》,《南开管理评论》2016年第2期。
    [10]潘红波、余明桂:《集团内关联交易,高管薪酬激励与资本配置效率》,《会计研究》2014年第10期。
    [11]宋德舜:《国有控股、最高决策者激励与公司绩效》,《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3期。
    [12]佟岩、何凡:《反向收购整体上市、整体上市程度与关联交易》,《中国软科学》2015年第9期。
    [13]王力军:《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改革取向》,《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2期。
    [14]王志彬、周子剑:《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上市公司短期股票价格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年第12期。
    [15]吴育辉、吴世农:《高管薪酬:激励还是自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16]夏宁、董艳:《高管薪酬、员工薪酬与公司的成长性》,《会计研究》2014年第9期。
    [17]谵新民、刘善敏:《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结构性差异的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18]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股票价格短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7年第12期。
    [19]Albuquerque A M,De Franco G,Verdi R S.Peer Choice in CEO Compensa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3(1).
    [20]Ang J S,Cole R A,Lin J W.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0(1).
    [21]Banker R D,Chang H,Pizzini M J.The Balanced Scorecard:Judgmental Effects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Linked to Strategy.The Accounting Review,2004(1).
    [22]Bebchuk L A,Fried J M,Walker D I.Managerial Power and Rent Extraction in the Design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2.
    [23]Brookman J T,Thistle P D.Managerial Compensation:Luck,Skill or Labor Market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3(21).
    [24]Claessens S,Djankov S,Fan J P H,et al.Disentangling the Incentive and Entrenchment Effects of Large Shareholdings.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2(6).
    [25]Erickson M,Hanlon M,Maydew E L.Is There a Link between Executive Equity Incentives and Accounting Fraud?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6(1).
    [26]Fan J P H,Wong T J.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3).
    [27]Faulkender M,Yang J.Inside the Black Box:The Role and Composition of Compensation Peer Group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0(2).
    [28]Floros I V,Sapp T R A.Shell Games:On the Value of Shell Companies.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1(4).
    [29]Kang S H,Kumar P,Lee H.Agency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The Role of Executive Compens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The Journal of Business,2006(3).
    [30]Lund A C W,Polsky G D.The Diminishing Returns of Incentive Pay in Executive Compensation Contracts.Notre Dame L.Rev.,2011.
    [31]Margaritis D,Psillaki M.Capital Structure,Equity Ownership and Firm Performance.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1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