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对印度近代社会与文化的观察与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Kang Youwei's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on Modern Society and Culture in India
  • 作者:朱忆天 ; 王寅申
  • 英文作者:Zhu Yitian;Wang Yinshen;
  • 关键词:康有为 ; 印度 ; 传统文明 ; 物质 ; 道德教化
  • 中文刊名:NYYZ
  • 英文刊名: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
  • 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3-21
  • 出版单位:南亚研究季刊
  • 年:2019
  • 期:No.176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迈向近代国家的探索——康有为后期思想体系研究(11YJA77007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10年来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论、实践与制度构建》(15ZDC007)子课题“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新视域:创建文明城市理论与缘起研究”的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NYYZ201901009
  • 页数:9
  • CN:01
  • ISSN:51-1023/D
  • 分类号:5+68-75
摘要
康有为在对近代印度衰亡进程的考察中,坦承印度文明在道德层面"万国第一",这冲击了根深蒂固的华夷构造体系,标志着康有为后期思想的一种重大飞跃。同时,康有为意识到革命自立、道德教化等均非短期内实现民族振兴之根本,转而将"物质"与新世界紧密挂钩,这种判断,也是触发其提倡"物质救国论"的一大动因。但另一方面,康有为难以承受"物质"力量的全球化扩展对传统文明的毁灭性打击,难以把握马克思所云的"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之间的辩证关系,最终转而从传统文明内部摸索未来的发展之路,康有为后期思想转向"保守",显然与其对印度的实地考察和思考有着密切的关联。
        In his study on India's decline and fall in recent centuries, Kang Youwei categorized Indian civilization as "first among all nations" on moral level. He realized that revolutions and moral cultivation can not ensure a quick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stead, Kang Youwei regarded material factor as the key. Kang Youwei could not understan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structive mission and the constructive mission" as revealed by Karl Marx. As a consequence, he opted to explore future development options from inside the traditional civilization.
引文
(1)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10页。
    (2)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09页。
    (1)林承节:“黄楙材的印度游历和他的记载”,《南亚研究季刊》,1991年第2期。
    (2)可参阅林承节:“近代中国人重新认识印度的开始”,《南亚研究季刊》,1991年第4期;林承节:“康有为、梁启超论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史学月刊》,1992年第1期;林承节:“对殖民时期印度史的再认识”,《世界历史》,2006年第5期;林承节:“康有为论印度和他的‘印度游记’”,《北大史学》第1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
    (3)林承节:“康有为论印度和他的‘印度游记’”,《北大史学》第12辑,第164-187页。
    (4)康有为:《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1902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6卷),第348页。
    (5)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13页。
    (6)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18页。
    (7)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34页。
    (1)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20页。
    (2)康有为:《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1902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6卷),第348页。
    (3)康有为:《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1902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6卷),第338页。
    (4)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15页。
    (5)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22页。
    (6)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14页。
    (7)康有为《大同书》(1902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7卷),第6页。
    (8)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40页。
    (9)康有为:《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1902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6卷),第335页。
    (10)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15页。
    (1)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09页。
    (2)康有为:《康子内外篇》(1886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1卷),第110页。
    (3)康有为:《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1902年),《康有为全集》(第6卷),第342页。
    (4)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09页。
    (5)康有为:《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1902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6卷),第341页。
    (6)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66页。
    (7)王韬:《答强弱论》,《杞忧生〈易言〉跋》,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8)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1898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4卷),第3页。
    (1)魏源:《海国图志(上卷)》,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第8页。
    (2)王韬:《变法·上》,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第132页。
    (3)可参阅手代木有儿:“厳復における尚古主義と世界像の変容”,东大中国社会文化学会:《中国---社会与文化》(第五号),1990年。
    (4)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66页。
    (5)康有为:《论语注(卷之二)》(1902年后),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6卷),第393页。
    (6)康有为:《论语注(卷之六)》(1902年后),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6卷),第421页。
    (7)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31-532页。
    (8)康有为:《孟子微(卷一)》(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415页。
    (9)康有为:《印度游记》(1901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5卷),第531页。
    (1)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64页。
    (2)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0页。
    (3)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4页。
    (4)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7-68页。
    (5)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3页。
    (6)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9-75页。
    (7)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84页。
    (1)康有为:《中国颠危误在全法欧美而尽弃国粹说》(1913年7月),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10卷),第142页。
    (2)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80页。
    (3)康有为:《共和平议》(1917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11卷),第13页。
    (4)康有为:《葡萄牙游记》(1907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312页。
    (5)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66页。
    (6)康有为:《物质救国论》(1904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66页。
    (1)康有为:《英国监布烈住大学华文总教习斋路士会见记》(1904年),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8卷),第2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