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非海相白垩纪孢粉生物地层学概述
详细信息   
摘要
通过总结已发表的含有孢粉的地质体的资料,评价了阿根廷白垩纪的孢粉地层序列。在阿根廷由北向南的7个白垩纪盆地中确立了正式与非正式的生物带框架。这些盆地从北至南分别是:萨尔塔群盆地,圣路易斯盆地,内乌肯盆地,南方盆地,德赛多地块盆地,圣豪尔赫湾盆地,泛安第巴塔戈尼亚盆地。阿根廷早白垩世的孢粉组合相对被人熟知,但描述和讨论晚白垩世的微古植物群的文献则很少。在凡兰吟期至阿普特期的所有孢粉植物群中,松柏类裸子植物的花粉组合Cyclusphaera‐Balmeiopsis‐Classopollis占主导。Celyphus rallus(丝状蓝菌)与Cyclusphaera一起出现,但是在巴列姆期时,它们在整个巴塔戈尼亚盆地全部消失。早期被子植物的花粉化石是阿普特期和更年轻地层的重要标志,它们已被用于定义孢粉化石带。在阿根廷与山龙眼科的首现相当的Peninsulapollis gillii是出现于所有晚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的孢粉组合中的少数物种之一,有时也与Grapnelispora loncochensis一起出现。这些物种的出现可能是一个孢粉化石带的标志。该文提供了孢粉化石带和白垩纪主要地层单位的初步对比表。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