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亲情观念的普遍化维度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Survey of the Confucian Concept of Family Affection from the Universal Dimension
  • 作者:李祥俊
  • 英文作者:LI Xiangjun;Research Center for Value and Culture,College of Philosophy,BNU;
  • 关键词:儒家 ; 亲情 ; 情感普遍性 ; 纵贯融通模式
  • 英文关键词:Confucianism;;family affection;;universality of affection;;a vertically integrated model
  • 中文刊名:BJSF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71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2016年度重大项目(16JJD72000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转化创新研究”
  • 语种:中文;
  • 页:BJSF201901014
  • 页数:8
  • CN:01
  • ISSN:11-1514/C
  • 分类号:122-129
摘要
儒家哲学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个体与全体、整体的矛盾关系,它以伦理生活、道德实践为基础,追求情感融通的实质普遍性,而不同于侧重理性认知的形式普遍性。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展开其情感普遍化维度,本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是亲情显现的依据,而全体意义的情感普遍性则是亲情显现的结果,共同构成一个本体即全体的融通为一的情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儒家以亲情为根本建构起了一个情感普遍化的纵贯融通模式,对中国传统的伦理政治秩序、理智认知模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亲情观念的普遍化维度深刻地影响了传统中国人的情感生活、精神生活以至整个生活世界,今天仍然是我们探索儒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思想前提。
        The fundamentals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are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llectivity,which is based on ethical life and moral practice to seek the essential universality of the emotional integration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formal universality of the rational cognition.Confucianism expanded the universal dimension on the foundation of family affection,and they considered the universality of affection both the basis for and result of the manifestation of affection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taking universality of affection as individual noumenon or collectivity,which constitutes the integral emotional world of integrating an individual noumenon with a collectivity.In the real world,Confucianism constructed a vertically integrated model based on affection,which ha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and political order and rational cognitive model in China.The universal dimension of the Confucian family affection profoundly affected the emotional life,spiritual life and even the entire life wor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eople.It is now still the basic premise to explor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引文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5册,《三松堂全集》,第10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程氏遗书》,卷二上,《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6页。
    (2)本文关于形式的普遍性、实质的普遍性的划分,在古今、中外哲学家的论述中也有相近似的论述,如现代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提出“两种真理以及其普遍性之不同”,近现代德国现象学哲学、哲学人类学的代表人物马克斯·舍勒批评康德的形式主义伦理学而提出“质料的价值伦理学”,他们都看到了认知基础上的形式的普遍性对人的现实的情感生活、道德生活的遮蔽,在注重普遍性的实质内容上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思想启示,但本文注重探讨儒家情感尤其是亲情的普遍化维度,在思想起点和终极关怀上都有自己的思考。参见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42页;马克斯·舍勒著,倪梁康译:《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29-34页。
    (3)蒙培元:《情感与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第14页。
    (1)《程氏外书》,卷十二,《二程集》,第431页。
    (2)《论语·学而》,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页。
    (3)《程氏遗书》,卷十一,《二程集》,第125页。
    (4)《论语·阳货》,杨伯峻:《论语译注》,第188页。
    (5)《孟子·滕文公上》,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5页。
    (1)《后汉书》,卷六十四,《吴延史卢赵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04-2105页。
    (2)《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68-969页。
    (1)《孟子·公孙丑上》,杨伯峻:《孟子译注》,第79-80页。
    (2)《论语·学而》,杨伯峻:《论语译注》,第4-5页。
    (3)《孟子·尽心上》,杨伯峻:《孟子译注》,第322页。
    (1)一般来说,亲情是亲人之间产生的自然情感,而关于亲人的定义,就中国传统文化氛围来说,主要指以血缘、婚姻为基础的同居共财的亲属群体,最直接的就是三代以内、六七口之家的家庭成员,本文所谓的亲情主要指的是三代以内家庭成员之间的自然情感,最主要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夫妻之间的情感关系。关于家庭、家族、宗族等的界定,参见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卷首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4页。
    (2)《礼记·丧服小记》,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52页。
    (3)《春秋繁露·为人者天》,钟肇鹏:《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02、705页。
    (4)《孝经·广扬名》,胡平生:《孝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31页。
    (1)《正蒙·乾称》,《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2页。
    (2)《礼记·祭义》,王文锦:《礼记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85页。
    (3)《论语释疑·学而》,楼宇烈:《王弼集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1页。
    (4)《与某书》,《戴震全书》,黄山:黄山书社,2010年版,第6册,第479页。
    (1)牟宗三先生在论述宋明道学尤其是朱熹的认识论系统时,提出纵贯系统与横摄系统的不同,认为本体宇宙论的道德创生是纵贯系统,是第一义,而涵养、致知的认知事物之理是横摄系统,是第二义,应该以第一义统摄第二义,反之,如只有横摄系统则学无根本,他以此判程颐、朱熹的学说系统是正宗儒学的歧出。我们这里关于儒家情感普遍化维度的纵贯、横摄融通模式及其相互关系,正可以与牟宗三先生关于儒家认识论的研究相互补充、印证,而且从根本上说,情感普遍化维度上的纵贯系统统摄横摄系统正是认识论维度上的纵贯系统统摄横摄系统的价值源头和思维模型。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7页。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