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篇小说文体的适中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Moderateness of Novella Style
  • 作者:王万森
  • 英文作者:WANG Wan-sen;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中篇小说 ; 文体 ; 交叉 ; 适中性
  • 英文关键词:novella;;style;;cross;;moderateness
  • 中文刊名:SXD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5-07-15
  • 出版单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5
  • 期:v.38;No.178
  • 语种:中文;
  • 页:SXDD201504002
  • 页数:8
  • CN:04
  • ISSN:14-1071/C
  • 分类号:7-14
摘要
中篇小说文体概念的定义及其特征的研究中颇多争议,这是由在小说家族中中篇与长篇、短篇之间的文体纠葛引起的,其间存在各种交叉现象,需要具体地历史地为中篇小说文体定位。"适中性"是中篇小说文体的活性基因,内含"适应""适用"和"适度"三维。"适中性"是中篇小说文体的形态特征,从而也可以看作是认知中篇小说文体基本原则和特征的研究路径。中篇小说文体的独立性地位,取决于创作主体和社会审美的需求。
        There is a lot of controversy in the study of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novella style. The controversy arises from stylistic entanglement between novella and novel as well as among short stories in novel family,in which there are various cross phenomena,hence a specific and historical stylistic position is needed for the novella. "Moderateness"is an active gene of novella style,containing such three dimensions as "adaptable","applicable"and "modest". "Moderateness"i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novella style,which can also be seen as a research approach to recogniz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la style. The independence status of novella style depends on the creation subject and the social aesthetic demands.
引文
[1][英]伊恩·里德.短篇小说[M].肖遥,陈依,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3:13.
    [2]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J].文学评论,2014(2):11-14.
    [3]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王晓冬.中国现代中篇小说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胡适.论短篇小说[J].新青年,第4卷第5号.
    [6]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Z].原载1922年3月《〈申报〉五十周年纪念册》.
    [7][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05.
    [8]茅盾.对于文坛的又一风气的看法——谈短篇小说之不短及其他[J].抗战文艺,1925年6月第10卷第2、3期合刊.
    [9]张舍我.短篇小说泛论[N].申报·自由谈,1921-01-09.
    [10]郑振铎.审定文学上名辞的提议[J].《小说月报》第12卷第6号,1921年6月.
    [11]哈米顿.小说法程[M].华林一,译;吴宓,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147-149.
    [12]毕飞宇.中篇小说的合法性[J].书城,2013(9):78-79.
    [1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7.
    ①此种说法采自孙犁:“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中国中篇小说的开山鼻祖。”见孙犁《关于中篇小说——读<阿Q正传>》,《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另有严家炎新近提出:“陈季同用西式叙事风格,创作了篇幅达300多页的中篇小说《黄衫客传奇》,成为由中国作家写的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作品(1890)。”见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文学评论》2014年第2期。对照《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版)上册第10页,则表述为“陈季同用西式叙事风格,创作了篇幅达三百多页的长篇小说《黄衫客传奇》,成为由中国作家写的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作品(1890年出版)。”第12页表述为“……陈季同1890年在法国出版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中长篇小说《黄衫客传奇》……”第13页表述为“陈季同用法文写的《Le roman de l’homme jaune黄衫客传奇》1890年出版于巴黎。它并不属于大气磅礴的宏大叙事,只是一部爱情题材的中篇小说,……”因为此说对于《黄衫客传奇》的文体定位带有不确定性,故未采纳。
    ②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1985年有一个统计表明,1949到1966年,全国共发表中篇小说600-700篇;“文革”10年中有70多篇;1979年有80多篇;1980年增加到190篇;1981年达410篇;1982年跃至600篇。参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文学六年》第209-211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这种增长的趋势没有停止,按张炯先生的统计,到2004年已达5 000篇。参见张炯《新中国文学五十五年的成就和前瞻》,《文艺报》2004年9月30日。
    ①腾云:“最早使用中篇小说这一概念的,是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学家。”“别林斯基有时说‘中篇小说也就是长篇小说,不过规模小一些罢了’(《诗歌的分类和分科》);有时说中篇‘是从长篇小说中摘取的一章’;有时说有些事件、境遇‘在一瞬间集中了这么多的生活’,但‘不够拿来写戏剧、长篇小说’,就由‘中篇小说抓住它们’;有时说中篇就像‘从生活的大书里扯下几页来’(以上均见《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别林斯基(还有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对于中篇小说的理论解说比较模糊,实践运用比较含混,……”参见《试谈中篇小说的审美属性》,《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
    ①通信:《雁冰答谭国棠信》,《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值得注意的是,沈雁冰又于1948年10月1日在署名茅盾的《论鲁迅的小说》一文中,将《阿Q正传》定位为中篇小说:“《呐喊》和《彷徨》共收短篇小说二十四篇,又中篇小说一,《阿Q正传》。”见《小说》月刊第1卷第4期。茅盾对于《阿Q正传》小说文体定位的调整,显然是由于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之间的文体交叉所形成的一种现象。
    ②见王晓冬《中国现代中篇小说研究》第6-7页,中华书局2012年2月出版。王晓冬由资料引证“中篇小说”文体的译名和概念定义出现的时间,可信。
    ③指1922年通信:《雁冰答谭国棠信》,《小说月报》第13卷第2号,茅盾发表于1948年的《论鲁迅的小说》,见《小说》月刊第1卷第4期。
    ①吴宓:“其书在美国极通行。哈佛大学至用之为教科书,予年来在东南大学教授,亦用此书为课本。”见《小说法程·序》,该书哈米顿著,华林一译,吴宓校,商务印书馆1924年初版。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