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与恩格斯不是专门的教育理论家,也未形成专门的道德教育专著,但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工作中,他们十分关注道德教育工作,并把它同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论著中有很多非常深刻和重要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论述,体现了他们丰富的道德教育意蕴。当前,我国正在进入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为复杂,社会思潮更为纷繁多样,道德评价标准更为多元,部分社会成员理想信念模糊,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够清晰,各种不道德现象屡有发生,我国的道德教育状况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此时总结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有其特有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首先,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变革的产物,正是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社会矛盾的凸显,无产阶级在这种社会冲突中由自发走向自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道德原则的虚假性以及引发的社会道德悖论等时代原因促使马克思和恩格斯展开对道德教育的思考。其次,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产生是从古希腊到近代欧洲自由人文传统下道德教育思想发展的逻辑必然。古希腊罗马时期崇尚自由的人文道德教育,中世纪封建时期秉持“忠诚”的信仰教育,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尊重个体价值的人本教育,尤其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及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关于道德及道德教育的思想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路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道德教育思想的孕育时期,这一时期又包括童年与中学时期道德理想的萌发与理性意志自由视野下的道德批判两个阶段;第二个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本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的认识逐渐深入,逐渐确立起道德教育追求自由和人类解放的价值目标;第三个时期是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道德教育思想的确立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其道德教育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的转变,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创立;第四个时期是伴随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展开,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进入了深化与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显示出它的三个特色:一是注重道德教育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二是注重道德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相结合;三是注重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培养与无产阶级现实优良道德培养相结合。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主客体和价值目标进行了分析。进行道德教育是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的必然要求,源于无产阶级自身提升道德和实现解放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内在要求。道德教育的出发点(主客体)是“现实的个人”,这种“现实的个人”是有生命的自然的个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条件下的人,有着自主意识并改造对象世界的人,在阶级社会中,“现实的个人”主要表现为“阶级的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道德教育的现实主体有无产阶级的群众或政党组织、无产阶级的理论家和活动家以及无产阶级群众和个人三种类型;道德教育活动的现实客体(对象)是包括无产阶级群众及先进分子,小资产阶级、农民等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此外,儿童和少年也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对象。道德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为了“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价值目标首先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指个人的自由发展,最后是指“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体现了一种社会解放与个人解放相统一、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一致的价值意蕴。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在“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引领下,从“现实的个人”出发,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旧的封建道德对人的轻视和蔑视、宗教道德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及其道德的虚假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倡导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新道德。主要包括:肯定无产阶级智力和道德上的优势、教育无产阶级养成自觉的阶级意识、确立个人与集体相统一的道德原则、倡导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联合精神、加强革命的组织纪律教育维护团结等,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阐明了无产阶级的道德规范和要求,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基本道德准则、对爱情、婚姻、家庭、友情、职业等不同领域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式进行了探索。在原则上,他们提出了反对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道德教育根本途径是实践、坚持以科学的理论说服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等道德教育原则。在方式上,他们提出要在批判错误思潮中进行道德教育;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和组织进行道德教育;创立和争取报刊成为进行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通过写作与宣传著作进行道德教育;树立榜样典型进行道德教育;通过通信和演讲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的实质是无产阶级的道德教育思想,即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现实的个人”(主要是无产阶级)出发,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价值目标为引领,在为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革命实践中实现批判旧道德和倡导无产阶级新道德的统一,最终达到塑造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人格以及和谐平等的社会状态的目的。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我国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若干现实启示: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二是始终坚持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三是要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四是要不断丰富拓展内容和方法;五是要重点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最后,文章落脚于道德教育要坚持以共产主义为价值引领,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民众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发展。
Marx and Engels were not the special education theoretician and they had nospecial monographs of moral education,but in the long years of revolution practiceand theoretical working, they paid much attention to moral education work, and put it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political struggle andproletarian revolutionary theory closely together. There were much profound andimportant discuss about ethical and education, which embodied their abundant moraleducational meaning.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the key period of reform andopening up, faced with the more complex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with social ideological trend and ideological condition becoming more diverse. Socialmembers’ideal faith become fuzzy, the challenges Marxist faced become moreserious and all kinds of immoral phenomenon sometimes occur. Our moral educationsituations face the serious challenges. Therefore, not only is necessary to make asummary of Marx and Engel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but also but also has the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had its unique background andorigin. First of all,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was the product ofthe capitalist and social change .it was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 highlight in the process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The proletariat in this social conflict step from spontaneousto conscious. The moral principles of For human rights, liberty, equality andfraternity , initiated the falsity of the social moral paradoxes .All the age reasonscaused Marx and Engels’thinking of moral education. Second, the moral education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was the inevitable logic result of the traditional moraleducation thought of free humanity from ancient Greece to modern Europe. The moraleducation of free humanity in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periods, the loyalty faitheducation in the Medieval period of Feudalism, the respecting personal value inModern capitalism,especially the 18th century’s French materialism, the 19thcentury’s England and France's utopian socialism and 19century’s German classicphilosophy and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thought about the morality and moraleducation of provided direct theoretical sources.
     Marx and Engels’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has its history process of formationand development, in which formed its own distinct feature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logic of Marx and Engel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the first period is the germination and pregnant period of moral education idealism, a period of childhoodand the middle school including the two stage of germination period of moral idealand moral critical period under the rational perspective will freedom. The secondperiod is the transition period by the humanistic materialism to historical materialismof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in which Marx and Engels gradually established thesubject and object and the valu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as theirunderstanding of morality went deeply. The third period is the period in which moraleducation thought was grounded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which marked thefounda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the fourth period is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ing stage of moral education as historical material andinternational proletarian movement started. In the process, the moral education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showed its three features: The first is paying attention tothe unity of scientific and class on the basic of practice. The second is paying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theory.The moral education was mainly through a kind of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third i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xcellent combination of thecommunist ideal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proletariat real moral cultivation.
     Marx and Engels discussed the subject, object and the value goal of the moraleducation. The start of moral education was the realistic individual . It had thenatural personal life, was in a certain social relations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had the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and can reform the world, and in the real world, the realindividual was the individual of class. In the real life, it had the three kinds of subject,which is the proletariat masses or political party organization, the proletariat theoristsand activists and the proletariat masses and individuals. The object of moral educationactivities is the proletariat masses and advanced molecules, the petty bourgeoisie andthe farmers. In addition, the children and young is also the main object of moraleducation activities. The highest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activity was to everypersonal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 The value target first refers to the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the second is to point to the liberty of the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refers to every individual comprehensive andfree development, which reflected a kind of social liberation with individual liberationunified, and intrinsic value of the quest for the consistent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social progress.
     Marx and Engels discussed the main content of Marx and Engels. Led by the highest value of every personal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value goal,Marx and Engels started from realistic individual , criticized the contempt and thecontempt of the old feudal moral to the people, criticized the destruction andhypocrisy to the people of the religious moral, and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ystem andits moral falsity. Based on the criticism, Marx and Engels put forward thecore-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which was advocating the new proletariat and thecommunist ethics. It mainly included 6 aspects as follows:(1)Affirmed the proletariatintelligence and moral advantage;(2)Educated the proletariat to cultivate moralconsciousness;(3)Established the ethical principle of the unification of individual andcollective;(4)advocated the proletarian internationalism spirit;(5)strengthened the jointof organization and discipline education to maintain the revolutionary unity.(6)Inaddition, Marx and Engels also illustrated the proletariat moral standards and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some basic interpersonal moral standards.Besides, they putforward some specific moral requirement in different fields such as love, marriage,family, friendship, occupation and so on.
     Marx and Engels explored some moral education principle and method. Inprinciple, they put forward some principles:(1)be against the moral dogma onempty;(2)the moral education basic way was practice;(3)adhered to the scientifictheory to convince people;(4)adher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5)to be sure that moral education is a long-term process of moral principles.In the method, they offered some methods to the moral education:(1)educated thepeople through Criticizing the error trend;(2)educated the people through Creatingand participating in the party of the proletariat;(3)Created and fought for newspapersto become the forefront of publicity for moral;(4)Educate the people through thewriting and propaganda work;(5)Set the example typical;(6)Educated the peoplethrough many kinds flexible method, such communication and making the speech,and so on.
     The essence of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was just the moraleducation thought of the proletariat.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proletariat is to pointto the realistic individual, that is the proletariat, who started from the social reality ofbeing exploited oppressed, led by the value goal of each individual comprehensiveand free development with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materialism. It was the unification of criticism on the old ideological andself-education of the proletariat dur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own and all mankind liberation. And finally it would achieve the idealpersonality goals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free development shape with equalharmonious social state.
     In the 21 century,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n, our country'smoral education and moral construction faces serious challenges. Thus Moraleducation thought of Marx and Engels provided us a number of realisticenlightenment:(1)the moral education must always adhered to the Marxist faitheducation;(2)it must always adhere to the people's comprehensive and freedevelopment;(3)it should respect the individual's subjectivity and individuality;(4)itshould enrich the content and methods;(5)the key is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andyouth’s moral education.(6)Finally, the article located in the goal that moral educationshould adhere to communism as the guide, and we should lead the people withdeveloping Marxism, especiall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socialist construction to form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the outlook on life, the values,so as to realiz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引文
①[英]伯尔基著,伍庆、王文扬译:《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①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①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②参见张忠华、姜黎红:《析德育概念在中国的嬗变——兼论“大德育”现象》,《教育导刊》,2008年7月号上半月;郭纬、马爱民:《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解决》,《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于林平:《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比较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等。
    ③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④胡守棻:《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⑤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
    ⑥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⑦参见杨孝如:《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2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18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5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3页。
    ①苏渭昌:《马克思教育学说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②苏渭昌:《马克思谈到“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时为何未提德育》,《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第2期。
    ③陈桂生:《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1期。
    ④王焕勋主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页。
    ⑤王焕勋主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前言部分第12-16页。
    ⑥苏渭昌:《马克思教育学说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编:《马克思主义与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
    88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编:《马克思主义与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114页。
    ③陈桂生:《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1期。
    ④蒋笃运:《论大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第S1期。
    ①倪愫襄:《试述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②王晓丹:《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③许劲松:《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达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④彭未名:《交往德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⑤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⑥张伟强:《论马克思主义德育人际环境理论的新发展》,《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欧阳彪:《马克思人与环境的思想对人才培养的启示》,《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沈慧芳:《马克思主义德育环境理论对高校德育的启示》,《南平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⑦旷永青:《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石中英、尚志远:《<反杜林论>与当前的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本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罗成富:《关于道德教育的再思考读<反杜林论>的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等。
    ①李爱华:《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1期;《再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23期。
    ②刘钊、张震:《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性关注的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③王磊选编:《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④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①许启贤:《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一)》,《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二)》,《道德与文明》,1994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三)》,《道德与文明》,1994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四)》,《道德与文明》,1994年第4期。
    ①吴建琛:《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卓越思想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2期。
    ②参见胡尔钢:《试论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的立足点》,《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盛绍宽:《对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理解》,《教育科学》,1992年第
    4期。
    ③马玉琪:《全面理解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
    4期。
    ④这一部分主要参考以下资料:曲红梅:《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研究理路的探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加]凯·尼尔森著,林进平、郭丽丽、梁灼婷译:《正义之争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主义与道德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刘鹏、陈玉照:《“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非道德理论”问题——“塔克尔-伍德命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余京华:《道德·正义·平等——凯·尼尔森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及其当代启示》,《哲学动态》,2010年第5期;王晓升:《马克思是反(或非)道德主义者吗?》,《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1期等。
    ①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②转引自张和平:《<手稿>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手稿>地位观点之批判》,《晋阳学刊》1997年第1期。
    ③RobertC.Tucker, The Marxian Revolutionary Idea, NewYork: Norton, 1969,P36.
    ④AllenW.wood, MarxianCritiqueofJustice ,PhilosophyandAffairs,Spring,1972,Vol.1,No.3.
    ①转引自余京华:《道德·正义·平等——凯·尼尔森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及当代启示》,《哲学动态》,2010年第5期。
    ②转引自余京华:《道德·正义·平等——凯·尼尔森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及当代启示》,《哲学动态》,2010年第5期。
    ③[加]凯·尼尔森著,林进平、郭丽丽、梁灼婷译:《正义之争: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主义与道德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年1965年版,第54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①黄楠森、庄福龄、林利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卷,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8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0页。
    ①《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72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99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46页。
    ②转引自郭齐家主编:《中外教育名著评介》(1),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6、47页③转引自郭齐家主编:《中外教育名著评介》(1),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50页。
    ④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①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00页
    ①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6页
    ①毕诚主编:《中外教育名著评介》(2),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5-16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6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2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2页。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2–173页
    ①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12页。
    ②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80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①[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易廷镇、侯焕良译:《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22页。
    ②[英]戴维·麦克莱伦著,王珍译:《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26-827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2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1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58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28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4-255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5-256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94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1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页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127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7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3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0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97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7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7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0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VII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8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页。
    ②《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0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6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4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0页。
    ⑤《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2页。
    ⑥《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81页。
    ⑦《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10页。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1卷,第541页;第22卷,第81页;第35卷,第385页;第
    37卷,第432页,第446-4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⑦宋惠昌:《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第29-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400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7页。
    ③《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51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70-371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47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①参见韩玲:《马克思的理论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3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9页
    ①转引自佘其铨、张宁:《狄慈根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页②转引自许启贤:《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③《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32、415页②《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8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1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4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17页④《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0页。
    ⑤《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7页。
    ⑥《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2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8页。
    ②《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版,第21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版,第21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③《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03页。
    ④《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页⑥《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9页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95页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③《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页。
    ④《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3页。
    ⑤《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9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5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Ⅱ),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24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6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2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10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0-111页②《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98页。
    ②《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页。
    ③《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667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7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4页。
    ①圣经新约·马可福音12:30。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3页③《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64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5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1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1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27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0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61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0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4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8页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5页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6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01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3页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1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11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01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29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15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18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7-4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3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7-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8-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3-274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5-8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3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5-4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7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60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③《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3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5页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0-111页③《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页。
    ④《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页。
    ⑤《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5页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84-85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65-666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7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0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⑤参见罗国杰总主编、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宋惠昌:《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0页。
    ④《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对于存在这些基本原则的原因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了阐述。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2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页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07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9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5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版,第8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5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65页。
    ②参见宋惠昌:《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192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3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页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页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2页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0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55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4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4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⑥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1卷,第541页;第22卷,第81页;第35卷,第385页;第
    37卷,第432页,第446-44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9页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607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7页。
    ③李跃群:《“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刊物”——<德法年鉴>》,http://www.cctb.net/wxzl/tsgc/201109/t20110906_29464.htm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页。③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刊载的恩格斯为《资本论》写的书评就有9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2-73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8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8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8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①保尔·拉法格等著,马集译:《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9页。
    ②保尔·拉法格等著,马集译:《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0页③中央编译局编译:《我景仰的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1-5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页。
    ①胡锦涛:《在纪念李先念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②马桂花:《马克思的魅力》,《浙江日报》,2005年7月26日
    ①关于这一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共产党宣言》有过明确的论述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②姜义华:《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当代价值重构<德意志意识形态>学习札记》,《文汇报》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4页。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5页。③《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①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①参见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4页。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③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②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②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③彭利国:《三月里的小城荒诞剧——“哄”卫星,“种”油菜,有才华》,《南方周末》,2012年3月29日,第19版。
    ④“三公消费”是指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目前这一制度正在从中央到地方逐步展开。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88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③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④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①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5月5日,第
    1版。
    ②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7页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92页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92页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1-9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2页。
    ③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④参见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3页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8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Ⅰ)、26(Ⅱ)、26(Ⅲ)、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上)、46(下)、47、48、49、50卷,人民出版社1956、1957、1960、1958、1958、1961、1959、1961、1961、1962、1962、1962、1962、1964、1963、1964、1963、1964、1963、1971、1965、1965、1972、1972、1974、1972、1973、1974、1972、1973、1972、1975、1972、1975、1973、1972、1971、1975、1971、1972、1974、1982、1982、1979、1982、1982、1985、1979、1980、1979、1985、1982、1985年版。(中文第一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10、11、21、25、30、31、44、45、46、47卷,人民出版社1995、2005、2002、1998、1995、2003、2001、2001、1998、2001、2003、2003、2004年版。(中文第二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6.《列宁全集》第18、20、23、31、36卷,人民出版社1988、1989、1990、1985、1985年版。
    7.《邓小平文选》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94、1994、1993年版。
    8.《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2.[英]戴维·麦克莱伦著,王珍译:《卡尔·马克思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德]弗·梅林著,樊集译:《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4.[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易廷镇、侯焕良译:《马克思传》,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著,易廷镇、侯焕良译:《恩格斯传》,三联书店1980年版。
    16.[苏]叶·斯捷潘诺娃著,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恩格斯传》,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7.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8.保尔·拉法格等著,马集译:《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19.中共中央编译局编译:《我景仰的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0.黄楠森、庄福龄、林利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1、2卷,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2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马克思主义与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2.李衍柱:《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23.《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编写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4.罗国杰总主编、甘葆露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德育伦理学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罗国杰总主编、许启贤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6.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7.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林玉体:《西方教育思想史》,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
    29.黄楠森、陈志尚主编:《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30.黄楠森、赵敦华主编:《人学理论与历史-西方人学观念史卷》,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31.黄楠森、李中华主编:《人学理论与历史-中国人学思想史卷》,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32.王焕勋主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33.宋惠昌:《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红旗出版社1986年版。
    34.王磊:《马克思恩格斯论道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5.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6.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7.厉以贤等著:《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学说探讨》,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38.《无产阶级革命家论德育》摘编组:《无产阶级革命家论德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9.孙泱:《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40.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团校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青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41.陈桂生:《中国德育问题》,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4.彭未名:《交往德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5.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6.袁桂林:《当代西方德育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7.杜威著,王承绪等译:《道德教育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8.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院2002年版。
    49.苏振芳:《道德教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0.冯文全:《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1.宋春宏:《比较德育新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组编:《比较德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李霞:《中外德育比较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4.李康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55.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57.万光侠等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8.李征:《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9.韩玲:《马克思的理论教育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郑洁:《恩格斯理论教育思想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1.陶艳华:《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2.张之沧等著:《西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3.郭齐家、毕诚、崔相录主编:《中外教育名著评介》(1-3),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4.钟明华、李萍等著:《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5.郝敬之:《整体马克思》,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66.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谭培文:《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现实的对话——谭培文自选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8.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9.赵天成、李娟芬:《马克思的幽灵与现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0.杨耕:《为马克思辩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1.王盛辉:《“自由个性”及其历史生成研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整体解读的新视角》,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72.李申申:《人性:存在与超越的省视——中西方道德教育思想与实践比较研究》,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73.刘相、刘德军等编:《人类思想解放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4.陈小鸿:《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5.任平:《交往实践的哲学——全球化语境中的哲学视域》,云南出版社2003年版。
    76.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7.舒定志:《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78.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9.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0.马勇:《伦理道德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1.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82.[美]理查德·塔纳斯著,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西方思想史——对形成西方世界观的各种观念的理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83.[法]卢梭著,张友谊译:《社会契约论》,外文出版社1998年版。
    84.[古希腊]柏拉图著,刘静译:《理想国》,外文出版社1998年版。
    85.[英]托马斯·莫尔著,刑占军译:《乌托邦》,外文出版社1998年版。
    86.[英]约翰·密尔著,张友谊等译:《论自由》,外文出版社1998年版。
    87.[意]康帕内拉著,张友谊译:《太阳城》,外文出版社1998年版。
    88.[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9.[英]史蒂文·卢克斯著,袁聚录译:《马克思主义与道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90.[美]R.G.佩弗著,吕梁山、李旸、周洪军译:《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91.[美]R.W.米勒著,张伟译:《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92.[英]伯尔基著,伍庆、王文扬译:《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沈杰、朱谐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4.[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5.[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6.[英]塞缪尔斯迈尔斯:《品德的力量》,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97.MarshallCohen.,Thomas Nagel,and Thomas Scanlon .eds.Marx,Justice,andHistory:A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Reader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80.
    98.R.Tucker.Philosophyand Myth in KarlMarx.England: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61.
    99.RobertC.Tucker, The Marxian Revolutionary Idea, NewYork:Norton,1969.
    100.A.W.Wood.Marx'Immoralism. Chavance.ed.Marx en Perspective, Editionsde l'Ecole desHautes en SciencesSociales, 1985.
    101.G.A.Cohen. Review of Allen Wood’s Karl Marx. Mind,1983.
    102.Adam Schaff, Marxism and the Human Individual, Mcgraw-Hill BookCompany, New York,1970.
    103.Allen E. Buhanan, Marx and Justice: the Radical Critique of Liberalism,Methuen&Co.Ltd, 1982.
    1.罗国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6期。
    2.罗国杰:《坚持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道德与文明》,1982年第00期。
    3.罗国杰:《论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的根本对立》,《东岳论丛》,1982年第1期。
    4.罗国杰:《高度重视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04期。
    5.宋惠昌:《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道德的批判》,《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
    6.宋惠昌:《马克思恩格斯论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人文杂志》,1984年第5期。
    7.宋惠昌:《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理论月刊》,1986年10期。
    8.许启贤:《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一)》,《道德与文明》,1993年第5期。
    9.许启贤:《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二)》,《道德与文明》,1994年第1期。
    10.许启贤:《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三)》,《道德与文明》,1994年第2期。
    11.许启贤:《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史论纲(四)》,《道德与文明》,1994年第4期。
    12.苏渭昌:《是马克思关于教育定义的论述吗?——与赵季同志商榷》,《思想战线》,1984年第4期。
    13.苏渭昌:《马克思谈到“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时为何未提德育》,《辽宁教育研究》,1983年第2期。
    14.苏渭昌:《<资本论>法文版在教育问题论述上的独立科学价值》,《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5期。
    15.苏渭昌:《马克思教育学说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16.苏渭昌:《马克思对欧文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批判继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17.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18.甘葆露:《道德榜样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东岳论丛》,1982年第1期。
    19.陈桂生:《马克思恩格斯怎样看待资本主义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1期。
    20.倪愫襄:《试述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21.王小锡:《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及其当代启示——重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经典论述》,《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2.王小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经典论述的启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5期。
    23.李爱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第1期。
    24.李爱华:《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11期。
    25.李爱华:《再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基本经验》,《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第23期。
    26.金可溪:《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形成》,《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2期。
    27.高兆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道德观三问》,《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
    28.高国希:《人的发展的道德意蕴——马克思的贡献初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9.张之沧:《马克思的道德实践》,《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
    30.黄志坚:《完整地理解恩格斯的婚姻道德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31.寇东亮:《从“阶级的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演进的一种诠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32.寇东亮:《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思想探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5期。
    33.任明:《马克思恩格斯对农民道德的阐述及其现实意义》,《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34.王淑芹:《资本与道德关系疏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1期。
    35.黄富峰:《<共产党宣言>与无产阶级道德》,《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5期。
    36.余京华:《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道德批判精神》,《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7.陆昱:《道德观的迷途与唯物史观的救赎——恩格斯对费尔巴哈道德观的批判》,《理论月刊》,2008年第12期。
    38.郑洁:《恩格斯的道德观:批判与建构的统一》,《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9.刘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进步与道德关系的思想》,《求索》,1991年第4期。
    40.李培超:《论马克思伦理思想的逻辑思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4期。
    41.苏晓离:《评价对马克思道德思想的一种曲解》,《哲学研究》,1992年第10期。
    42.何良安:《论道德理论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1期。
    43.何良安:《从“类存在物”及其生命实践看马克思的道德批判——基于与亚里士多德相关概念的比较》,《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
    44.高雅真:《古代西方德育思想》,《道德与文明》,1995年第3期。
    45.倪愫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6.邢贲思:《马克思与费尔巴哈》,《马克思主义研究》,1984年第1期。
    47.邢贲思:《费尔巴哈的伦理学说述评》,《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48.刘彦生:《费尔巴哈人本道德的回归与离世》,《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9.宋希仁:《“道德”概念的历史回顾——读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随想》,《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50.翟楠、李长伟:《教育的伦理精神——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Z1期。
    51.冉光芬:《黑格尔“道德”与“伦理”之辨》,《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
    52.张文俊、吕校华:《析黑格尔与康德的伦理观》,《求索》,2006年第5期。
    53.江畅:《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述评》,《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
    54.石勰平:《欧文的教育观是马克思教育学说的源泉之一》,《教育评论》,1988年第1期。
    55.吴来苏:《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爱尔维修道德观的联系和区别——<神圣家族>读书札记》,《道德与文明》,1992年第5期。
    56.谢小云:《斯密到马克思:“亚当斯密问题”的历史性解答》,《理论月刊》,2009年第3期。
    57.龚超:《马克思对西方社会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58.旷永青:《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59.刘建军:《<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60.刘建军:《恩格斯早年的一篇思想政治教育论著——<德国民间故事书>一文初探》,《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
    61.罗成富:《关于道德教育的再思考——读<反杜林论>的启示》,《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62.石中英、尚志远:《<反杜林论>与当前的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本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63.靳希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学习恩格斯<反杜林论>的体会》,《黑龙江高教研究》,1987年第3期。
    64.陈瑛:《改造和提升小农伦理——再读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2期。
    65.杜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的科学贡献》,《学术论坛》, 2007年第2期。
    66.尚实:《“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被忽略了的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论断》,《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年第5期。
    67.蒋笃运:《论大学生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第S1期。
    68.周向军:《论加强大学生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
    69.许劲松:《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德育目标的达成》,《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70.刘忠世:《“每个人”及其发展——马克思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释义之一》,《北方论丛》,2003年第2期。
    71.欧阳彪:《马克思人与环境的思想对人才培养的启示》,《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2.张伟强:《论马克思主义德育人际环境理论的新发展》,《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73.沈慧芳:《马克思主义德育环境理论对高校德育的启示》,《南平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
    74.卢艳兰、张在喜:《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探究》,《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75.王天民、郭彦雯:《从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看道德教育超越性本质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76.曾长秋:《关于“马克思主义德育学”置换“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77.韩小荣:《交往实践的内涵、特征及其现实意义》,《陕西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8.黄鹏红:《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对道德教育的意义探寻》,《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7期。
    79.闫艳:《马克思交往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求实》,2006年第4期。
    80.丁晓东:《走向交往实践的道德教育——从交往实践的角度探寻道德教育的突破口》,《教育探索》,2005年第5期。
    81.胡尔钢:《试论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说的立足点》,《福建师大学学报》,1982年第3期。
    82.盛绍宽:《对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理解》,《教育科学》,1992年第4期。
    83.马玉琪:《全面理解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84.蔡国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85.舒志定:《论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意义》,《学习论坛》,2007年第9期。
    86.刘钊、张震:《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性关注的研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87.李景源:《马克思的主体—客体理论》,《哲学研究》,1983年第3期。
    88.李荣:《马克思主体性建构的三重意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89.薄爱敬:《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正义思想的理论特质》,《社会科学家》2011年第4期。
    90.薛俊强:《“自由主义”批判的批判:马克思与施蒂纳——兼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哲学动态》,2008年第12期。
    91.崔子修:《利己主义与自我实现——马克思与恩格斯对施蒂纳利己主义批判的一个视角》,《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5期。
    92.[英]保罗·托马斯著,刘贵祥译:《马克思和施蒂纳》,《现代哲学》,2010年第1期。
    93.[美]P.格里尔:《恩格斯、考茨基和新康德主义的道德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第8期。
    94.曲红梅:《历史唯物主义与道德——对马克思道德理论研究理路的探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95.[加]凯·尼尔森著,林进平、郭丽丽、梁灼婷译:《正义之争: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主义与道德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96.刘鹏、陈玉照:《“正义之争”与马克思的“非道德理论”问题——“塔克尔-伍德命题”引发的争论与思考》,《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97.余京华:《道德·正义·平等——凯·尼尔森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及其当代启示》,《哲学动态》,2010年第5期。
    98.王晓升:《马克思是反(或非)道德主义者吗?》,《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1期。
    99.张和平:《<手稿>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马尔库塞<手稿>地位观点之批判》,《晋阳学刊》,1997年第1期。
    100.王芳、王曼:《一种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诠释——马尔库塞<论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解读》,《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
    101.杨危理:《在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历史研究》,1958年第10期。
    102.开封师院世界近代史教学小组:《第一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反对蒲鲁东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史学月刊》,1964年第10期。
    103.史运:《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巴枯宁主义的斗争》,《复旦大学学报》,1964年第1期。
    104.李征平:《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纪念第一国际成立100周年》,《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第2期。
    105.张忠华、姜黎红:《析德育概念在中国的嬗变——兼论“大德育”现象》,《教育导刊》,2008年7月号上半月。
    106.高岩:《关于德育概念的规范性认识》,《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第2期。
    107.韦冬雪:《对“道德教育”、“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辨析》,《探索》,2007年第1期。
    108.于林平:《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比较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年第1期。
    109.郭纬、马爱民:《德育概念“泛化”问题及其解决》,《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
    110.杨孝如:《道德的道德教育:学校德育的伦理回归》,《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11.易启洪、黄文贵、聂明英:《价值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12.黄介彬、姚英:《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根本》,《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9期。
    113.储培君、许庆豫:《马克思主义的德育价值观》,《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114.冯文全:《德育如何做到“以人为本”——马克思恩格斯人的本质观的现代启示》,《教育研究》,2008年第12期。
    115.吴来苏:《中国传统德育与现代德育》,《河北学刊》,1998年第1期。
    116.葛畅:《自由:道德的本质——兼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审视当代德育中的问题》,《学术探索》,2004年第8期。
    117.王泽应:《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成果和历史地位》,《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2期。
    118.单玉:《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断想三题》,《探索》,2003年第6期。
    119.潘中伟:《无产阶级政党的道德要求及其巩固方式》,《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3期。
    120.盖伯琳、吕进军:《道德建设的三个层面:人性、信仰、哲学信仰》,《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121.董德兵:《提升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水平的着力点》,《理论探索》,2011年第1期。
    122.甘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23.朱小蔓,刘次林:《转型时期的中国学校德育》,《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24.王艳:《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道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齐鲁学刊》,2010年第1期。
    125.孙婉:《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问题研究》,《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26.林凊明:《论高校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及其实现机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7.杨跃民:《高校德育以本为本的现实意义探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28.景中强:《论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及其实现途径》,《兰州学刊》,2006年第10期。
    129.黄伯红:《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思想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30.朱玉伟、陶敏、项增:《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对和谐社会价值取向的现实意义》,《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131.王现东:《马克思“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河南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32.方政、刘英:《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探微》,《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133.李长学:《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思想的启示》,《赤峰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34.叶险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想与现实》,《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135.李丽:《谈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136.吴建琛:《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卓越思想——纪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2期。
    137.邵发军:《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阶段性问题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2期。
    138.甘永宗、袁宏刚:《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三维视角》,《兰州学刊》,2010年第11期。
    139.王圣祯:《对马克思、恩格斯利益范畴的探析》,《学术交流》,2005年第11期。
    140.郭晓先:《马克思利益思想的价值性建构》,《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41.潘吉星:《革命科学友谊——论卡尔肖莱马致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哲学研究》,1983年第4期。
    142.秦新林:《人类友谊的光辉典范——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安阳师专学报》,1983年第Z1期。
    143.刘秉书:《人类的崇高精神之光——谈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学术界》,1992年第6期。
    144.雷骥:《恩格斯的道德人格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论析——从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与合作谈起》,《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45.王克安:《贫困友谊事业——读马克思的生活与工作札记》,《社会主义研究》,1983年第3期。
    146.王元新:《马克思在友谊上的修养》,《道德与文明》,1984年第2期。
    147.王昭干:《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光照千秋》,《理论建设》,1994年第1期。
    148.沈春藻、徐杰强:《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给我们的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83年第7期。
    149.王冬云:《交往德育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雷
    150.王智慧:《人的存在与思想政治教育》,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151.辛慧丽:《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本质与特征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152.刘芳:《以人为本的共产主义——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新解读》,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
    153.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东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54.白晋午:《马克思的人生观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
    155.龚旭芳:《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10月。
    156.王晓丹:《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157.陈志刚:《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伦理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158.王昌英:《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哲学视角及其当代观照》,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159.陈凤琴:《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教育哲学的实质》,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