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专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国志》是传统史学的著名典籍,专名研究是传统学术的重要课题。前贤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多,但《三国志》专名的系统研究,学界尚付之阙如。本文以《三国志》和裴注为语料,对其中的专名作专题研究,希望对中古汉语和中古文献的研究有所推进。
     本文注重以下研究方法:
     历时比较与共时描述相结合;综合考察与典型分析相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相结合;语言研究和文化分析相结合。
     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关于专名理论的研究。以往的古汉语专名研究,大多停留在具体专名的考释层面,没有形成系统的专名理论。本文试图将西方专名理论纳入古汉语专名研究领域,在考察西方专名理论和中国传统专名研究实践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专名的定义、内涵、特性等理论问题,并运用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专名与通名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
     第二,以人名为重点,展开多角度的专题研究。本文在回顾人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三国志》中多名制的使用情况、名与字的内在关系、人名的省略形式、人名的避讳、人名的文化内涵等问题。
     第三,对地名进行多角度的专题研究。《三国志》缺地理志,清代学者洪亮吉、吴增仅、谢钟英、杨守敬、卢弼等人对三国地名的考订,为我们今日《三国志》地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三国时期新增或更改的地名,从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三个角度进行了系统考察。
     第四,针对古籍整理及辞书编纂中的问题,对物名作重点考察。本文在考察物名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选取了《三国志》中的十二个物名进行了个案研究。这十二个专名绝大多数已不为今人所晓,校注本在这些专名的校勘方面未能尽善,《三国志辞典》对这些专名的解释亦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谬。
     第五,对裴注所引书名中的疑难问题作重点考察。《三国志》裴注征引广博、网罗繁富,六朝旧籍多有赖此以存者,故历代学者对裴注引书之研究所在多有。本文在总结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即将出版的中华书局修订本为依据,将裴注所引书名按照经史子集编排,并对有关疑难书名进行了考证。
     第六,论述专名研究的现实意义。本文揭示了《三国志》专名研究在文献校勘和辞书编纂等方面的应用价值。现今通行的中华书局陈乃乾校点本存在不少专名方面的讹误,《三国志辞典》专名释义方面的错谬处以及专名条目误收情况亦不在少数。本文的研究可以推动《三国志》的修订工作,亦有助于相关辞书的编纂。
Chen Shou's Records of the Three States ( San Guo Zhi )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history records. This thesis deals with the proper names in San Guo Zhi with Pei Songzhi's Commentary. Since there is no such research before and no practice for reference, this kind of research on the proper names relating to the Three States Period is not without some risk. However,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this study is especial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What follow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sis.
     In the first place, this thesis combines western theories of proper names with eastern practice, and absorbs the quintessence to give an exact definition of the proper name and makes a clear explan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proper name. As we all know, the proper name and common name are mutually transformational. Therefore, this thesis applies the theorie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to make analysis on this language phenomenon.
     Secondly, this thesis gives an overall survey of Study of Names i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review,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Name and the style Name, the short forms of the Name, and the Bihui of Name relating to the Three States.
     Thirdly, this thesis summarizes the significant studies of the subject on the place name in the history and recent years, and makes a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new place names relating to the Three States from the geography, history, and the philology angles.
     Fourth, this thesis chooses twelve proper names which are about the clothing, the arms and the medicine to make case studies. Almost nobody knows the exact meanings of these ancient proper nam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m.
     Fifth, this thesis counts the numbers of the documents which are quoted by Pei Songzhi. The statistics provides a full evidence of the documentary value.
     Finally, this thesis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y on the proper names for the colla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documents.
引文
1 吴金华:《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续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第46-60页。
    2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3 王文晖:《<三国志>成语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4 马丽:《<三国志>称谓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5 阎玉文:《<三国志>复音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6 王彤伟:《<三国志>同义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 《三国志》(修订本初稿),吴金华校订,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008年。
    1 何亚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26页。
    2 赵克勤:《古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8页。
    3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31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2页、第24页。
    1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序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页。
    1 《慈湖诗传》,文渊阁四库全书。
    2 《诗说解颐》,文渊阁四库全书。
    3 《诗识名解》,文渊阁四库全书。
    4 《白虎通义》,文渊阁四库全书。
    1 王元化《思辨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81页。
    2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第419页。
    3 林尹、高明主编:《中文大辞典》(第三卷),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0年,第650页。
    4 夏征农主编:《大辞海》(语言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5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编纂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6 蒋礼鸿、任铭善:《古汉语通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75-76页。
    1 陆宗达、王宁:《训诂与训诂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68页。贾雯鹤《<山海经>专名研究》在谈及“专名的含义”时采纳了这一观点,见《<山海经>专名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2 我国早期传统语言学中,名物所涉及的范围较狭窄,一般指草木鸟兽虫鱼等自然界生物的名称,属狭义概念。
    3 程俊英、梁永昌:《应用训诂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09页。
    4 亦有学者从语法角度来界定专名的范围,如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专名不受D-M(数量词)修饰。我们用‘专名'这一名称而不用‘专有名词',因为我们规定名词可以受D-M修饰。地名不算专名(照我们的意义),因为地名是一种处所词,可以做‘在'、‘到'的宾语,专名不能。从语义上讲,专名大多数是人名。专名应该只指一个人。当然有名字相同的人。但是在一次出现的时候,听到这个名词的人总是知道指谁的,用不着用D-M或其它区别修饰语来加以区别。但是这不同于个体名词由于处于主语位置而取得的有定性。例如‘人来了'里边的‘人'是确有所指的,但是这不足以使‘人'成为专名。”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36页。实际上,专名是相对于通名而言的,是根据一个名称与其所指称的事物的关系而定的,更应该被看作词汇单位,而非语法单位。
    5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81-82页。
    6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8页。
    7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版,第288页。
    1 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4-187页。
    2[美]索尔·克里普克著,梅文译:《命名与必然性》,“中译本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正文前第2页。
    3[美]索尔·克里普克著,梅文译:《命名与必然性》,“中译本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正文前第2页。
    1 Mill,J.S.,A System of Logic,London,1919.p5.
    2 Mill,J.S.,A System of Logic,London,1919.p17.
    3 Mill,J.S.,A System of Logic,London,1919.p31.
    4 Mill,J.S.,A System of Logic,London,1919.p20.
    5 Mill,J.S.,A System of Logic,London,1919.P20.
    6[美]索尔·克里普克著,梅文译:《命名与必然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1[德]弗雷格著,王路编译:《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96页。
    2[德]弗雷格著,王路编译:《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95页。
    3 参见王路《弗雷格思想研究》。王路著:《弗雷格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1[德]弗雷格著,王路编译:《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97页。
    2[德]弗雷格著,王路编译:《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43页。
    3[英]罗素著,晏成书译:《数理哲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3-164页。
    4[英]罗素著,晏成书译:《数理哲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0页。
    5[英]罗素著,晏成书译:《数理哲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0页。
    6[英]罗素著,晏成书译:《数理哲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68页。
    1[美]索尔·克里普克著,梅文译:《命名与必然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2[美]索尔·克里普克著,梅文译:《命名与必然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74页。
    1 《大英百科全书》在线查询网址:http://www.wordpedia.eb.com
    1 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2 寨尔:《专名》,选自A.P.马蒂尼奇编,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519-529页。
    3 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4-187页。
    1 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1页。
    2 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页。
    3 王力著:《王力文集》1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04页。
    4 王力著:《王力文集》19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16页。
    5 王力著:《王力文集》19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213页。
    1[德]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页。
    2[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0页。
    3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语考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4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5 乌杰:《系统辨证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6 夏征农主编:《大辞海》(哲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703页。
    7[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422-456页;
    陈德荣:《洛克意义理论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33-137页。
    8 陈德荣:《洛克意义理论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33-137页。
    9 天琴座,北天星座之一,在天龙座、武仙座和天鹅座之间,由织女星和一些小星组成。在古希腊,人们将天琴座想象成太阳神阿波罗送给俄尔普斯的那把令无数人心醉神迷的七弦宝琴。
    1 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2 G.Lakoff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194-196.
    1 这里的经验主义和哲学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本文关于“经验主义”的论述参见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一)一文,《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2000年。
    3 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1 王寅《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一文对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主要差异进行了详细表述,论文收录于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123-129页。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第52-65页。
    1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华书局,1983年,第231-233页。
    1 G.Lakoff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1.
    2 G.Lakoff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4.
    3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7-103页。
    4 S.Ullmann.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Oxford:Basil Blackwell,1962,p77-78.
    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969页。
    2 此观点见于农史学家王毓瑚先生《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一书,农业出版社,1981年。
    3 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426-427页。
    1 例句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语料库搜索而得。
    2 有学者认为这种专名变为通名的情况是转喻认知机制在起作用,如“用《西厢记》里的‘红娘'转指‘媒人',用伯乐转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在媒人中那个红娘最显著,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中伯乐最显著”。(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卷第1期,1999年。)在此说明两点:1.伯乐,本是天星名,主典天马。秦穆公时,孙阳善相马、驭马,故以“伯乐”称之。《庄子·马蹄》:“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陆德明《经典释文》:“伯乐,姓孙,名阳,善驭马。”又引《石氏星经》:“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孙阳善驾,故以为名。”《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的这篇《马说》使得“伯乐”喻“善于发现人才者”之用法深入人心。2.以星宿名“伯乐”来称呼善相马者孙阳,后又以“伯乐”泛指“善于发现人才者”,三者属于不同的认知模式,基于“善于识能”这个相似点而发生概念域之间的投射,因此,这两个过程可以说是隐喻机制在起作用。
    3 G.Radden and Z.Kovecses.Toward a theory of metonymy.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ed.by K.U.Panther and G.Radden,Amsterdam:Benjamins,1999.p.21
    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9页。
    1 钱穆:《<史记>地名考》,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6页。
    2 郭沂:《郭店楚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09-310页。
    1 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
    1 关于这一阶段姓氏研究的状况,详见张淑一《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3期。
    1 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选自《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
    2 吉常宏、吉发涵:《古人名字解诂》,语文出版社,2003年。
    3 周法高:《周秦名字解诂汇释》,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58年。
    1 周法高:《周秦名字解诂汇释补编》,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4年。
    2 方炫琛:《左传人物名号研究》博士论文,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研所,1983年。
    3 郭沫若:《彝铭名字解诂》,《金文丛考》,人民出版社,1954年。
    4 刘宗德:《人名和训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1981年第7期。
    5 姚淦铭:《<论语>名字解诂》,《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15卷第2期。
    6 汪卫权:《人名语言分析》,《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卷第4期。
    7 杨丽忠:《人名的语言学研究》,《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1卷第3期。
    8 厉兵:《谈谈人名的读音问题》,《语文建设》,1993年第5期。
    9 邓国栋:《汉语人名字调的修辞艺术》,《修辞学习》,1998(5)。
    10 谭汝为:《名字的音韵美》,《语文建设》,2000(5)。
    11 谭德姿:《人名的字调修辞》,《语文建设》,2000(5)。
    12 赵越:《人名用字与上声姓氏的声调搭配》,《语文建设》,2001(4)。
    13 汪红艳:《汉族人姓名中的语音修辞》,《修辞学习》,2002(4)。
    14 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15 王建华:《文化的镜像——人名》,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6 张孟伦:《汉魏人名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17 王泉根:《中国人名文化》,团结出版社,2000年。
    18 郑宝倩:《华夏人名与中国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 完颜绍元:《中国姓名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0 何晓明:《姓名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21 张惠英:《语言与社会文化——东亚人名地名族名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 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王安国、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
    4 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
    5 毛远明:《论<左传>姓氏名号》,《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
    6 林素英:《从先秦之命名取字透视其人文精神》,《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19卷第1期。
    7 沙志利:《汉朝人名字特点及命名心理》,《华夏文化》,2007年第4期。
    8 石云孙:《魏晋南北朝人名字》,《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19卷第13期。
    9 王泉根:《南北朝人名与宗教之关系》,《文史杂谈》,1994年第2期。
    10 龙珍华:《试从隋朝人名看隋朝文化思想》,《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23卷第11期。
    11 道尔吉、张琳:《论蒙汉族人名中的文化内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笫6期。
    12 潘文国:《实用命名艺术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 尹黎云:《中国人的姓名及命名艺术》,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14 张书岩:《姓名·汉字·规范》,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15 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6 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7 唐雪凝:《人名的社会文化分析》,《齐鲁学刊》,1994年第5期。
    18 王洪涌:《名字的文化意蕴》,《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6期。
    19 谢玉娥:《人名·性别·文化--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总第27期。
    20 张书岩:《从人名看50年的变迁》,《语文建设》,1999年第4期。
    21 相琳:《现代人名用字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教资料》,2007年11月号下旬刊。
    22 范庆芬:《汉语人名的社会语言学内涵》,《高校讲坛》,2008年第3期。
    1 饶宗颐:《甲骨文通检》第四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
    2 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兼论“侯”“甸”“男”“卫”,等几种诸侯的起源》,《文史》第十九辑,1983年。
    3 李学勤:《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4 郑彗生:《释“(?)”》,《殷都学刊》,1996年第1期。
    8 王宁:《卜辞人名倒合书之例》,《郭沫若学刊》,1998年第1期。
    6 刘钊:《古文字中的人名资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1期。
    7 施谢捷:《释楚器中的人名“赤目”、“墨(?)”》,《江汉考古》,1995年第4期。
    8 施谢捷:《古玺印文字丛考(十篇)》,《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1期。
    9 刘绍恒:《汉字与人名》,《文史杂志》,1998年第2期。
    10 饶宗颐:《说沚与(?)及沚(?)--卜辞复合人名研究举例》,《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6期。
    11 王恩田:《释冉、再、冓、再、(?)》,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94-20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12 引文见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序言。
    13 张光直:《商王庙号新考》,《中国青铜时代》,第165-202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4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5 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考古》,1987年第3期。
    16 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1 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2 魏兆惠:《东汉“阿某”用法的文献考证》,《文史哲》,2006年第3期。
    3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9页。
    1 章太炎:《古今同姓名大辞典》序,彭作桢辑著:《古今同姓名大辞典》,上海书店影印,1983年。
    2 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第109页。
    1 清·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序文,选自《经义述闻》,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
    2 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21-124。
    1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2页。
    1 刘曙辉:《以孝释仁》,《华夏文化》,2007年第1期。
    2 刘曙辉:《以孝释仁》,《华夏文化》,2007年第1期。
    1 杨树达:《汉文文言修辞学》,科学出版社,1954年,第188-195页。
    1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64页。
    2 俞正燮:《癸巳存稿》,中华书局,1985年,第364页。
    1 参考了《辞源》、《汉语大词典》、《古汉语知识详解辞典》对“避讳”的解释。
    2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7页。
    3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7页。
    4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8页。
    5 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1 张惟骧:《历代讳字谱》,1925年小双寂庵丛书本。
    2 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3 王彦坤主编:《历代避讳字汇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4 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
    5 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第97页。
    6 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第98页。
    7 王应奎:《柳南续笔》,选自周光培编《清代笔记小说》(第35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65-466
    1 《魏志·三少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第147页。
    2 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第99页。
    1 王新华:《避讳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第105页。
    1 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1 钱穆著:《史记地名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页。
    2 熊树梅:《谈谈中国地名的起源和演变》,辽宁省地名委员会、辽宁省地名学研究会编,邱洪章主编:《地名学研究》(第一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页。
    3 朱士嘉编纂:《中国地方志综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
    4 刘盛佳:《地名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5 史念海:《论地名学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从》,第2辑,1985年。
    1 陈梦家著:《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2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2-4页。
    3 韩光辉:《中国地名学的发展》,《中国科技史料》,第14卷第4期,1993年。
    4 参看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9-11页。
    5 顾炎武:《日知录》“史书郡县同名”。
    6 周振鹤:《汉唐两代地名标准化措施》,转见于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4页。
    1 《水经注》卷二《河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 《汉书》卷99《王莽传中》。
    3 谭其骧:《新莽职方考》,谭其骧著:《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 《汉书》卷99《王莽传中》。
    5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5-37页。
    6 谭其骧:《<汉书·地理志>选释引言》,谭其骧著:《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21-422页。
    7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41-43页。
    1 李嘉:《我国地名语源学的滥觞》,《地名知识》,1987年第3期。
    2 施和金:《<说文解字>中的地名》,《地名知识》,1981年第4、5期合刊。
    3 《北齐书》卷四《文宣帝纪》。
    4 《宋书》卷三五《州郡志序》。
    5 刘盛佳:《我国地名学的杰作--<水经注>》,《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第1期。
    6 华林甫:《中国地名学史考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1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史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美]杰弗里·马丁著,成一农、王雪梅译:《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 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页。
    4 关于西方地理学著作译介的研究,见艾素珍:《清末自然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初版》,《中国科技史料》,第16卷,1995年第3期。
    艾素珍:《清末人文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初版》,《中国科技史料》,第17卷,1996年第1期。
    邹振环:《晚清西方地理学译著知见录》,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史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6页。据作者注释,此为周振鹤先生的发现。
    6 韩光辉:《论中国地名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7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0页。
    1 顾颉刚:《二十五史补编·序》。
    2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序》。
    3 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4 《宋书·州郡志》。
    5 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序》。
    1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序》。
    2 谢钟英:《补三国疆域志补注·凡例》。
    3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序》。
    4 杨守敬:《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序》。
    5 王先谦撰:《后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据1915年虚受堂本影印。
    6 梁允麟著:《三国地理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7 洪业等编纂:《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8 王天良编著:《三国志地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9 黄福銮编著:《三国志索引》,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86年。
    10 张舜徽主编:《三国志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11 梁允麟著:《三国地理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 孔祥军著:《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孔祥军另有《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谬误例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3卷第1辑,2008年1月)等专题论文。
    13 陈健梅著:《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陈健梅另有《<三国志>地名标点勘误五则》(《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等专题论文。
    1 刘盛佳:《地名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2 陈桥驿:《论地名学及其发展》,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从》(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1页。
    2 对于这一原则的系统考证见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1-52页。
    3[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94页。
    4[晋]常璩著,汪启明、赵静译注,吴迪、刘亚、夏宇、李保平校订:《华阳国志详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3页。
    5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见钱林书编著:《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6[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50页。
    7[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50页。
    8[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50页。
    9 《续汉书·郡国志》注引,见钱林书编著:《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64页。
    10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3-44页。
    1 《宋书·州郡志》。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79页。
    3 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第98页。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65页。
    2 吴增仅引,见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第107页。
    3 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第107页。
    4 罗开玉:《秦汉三国湔氐道·湔县考》,《四川师院学报》,1985年3期。
    5 杨守敬考证见吴增仅撰,杨守敬补正:《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第107页。
    6[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63页。
    7[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62页。
    8[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7-628页。
    1[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084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4页。
    3[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五),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183页。
    4[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78页。
    5[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五),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202页。
    6[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五),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203页。
    7[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41页。
    1[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28页。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19页。
    3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页。
    4 华林甫省:《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6页。
    2[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58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53页。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94页。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页。
    4[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8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53页。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43页。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56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7页。
    3[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四),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911页。
    4[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78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58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6页。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4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1页。
    2[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一),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0页。
    3[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五),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064页。
    4[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1页。
    1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史话》,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92-93页。
    1[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2页。
    2[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2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5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70页。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91页。
    1 周振鹤:《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历史地理》,第12辑。
    2[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52页。
    3[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28页。
    1 陈校本在“汉德阳”下加专名线,以“汉德阳”为地名,不确。疑此句缺“亭”字。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8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4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6页。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6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8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22页。
    3[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37-938页。
    4[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7页。
    5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4页。
    1[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45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6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19页。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33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77页。
    2 转引自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5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57页。
    2[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09页。
    3[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04页。
    1[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92页。
    2 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历史地理》,第8、9辑。
    1 邹逸麟:《谭其骧论地名学》,辽宁省地名委员会、辽宁省地名学研究会编,邱洪章主编:《地名学研究》(第一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页。
    2 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谭其骧著:《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 李如龙著:《汉语地名学论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1 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 胡阿祥著:《宋书州郡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62-263页。
    3 钱林书著:《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18页。
    1 吴增仅考证越巂郡曰:“《洪志》郡治会无,今考《常志》云章武三年越巂高叟太帅高定元称王都督李承之杀将军梓潼焦璜破没郡士,丞相亮遣越巂太守龚禄住安上县,遥领太守,安上去郡八百里,有名而已。建兴三年蜀安南将军马忠率越巂太守张嶷将所领之郡诱杀苏祈邑君冬逢及其弟隗渠等,又斩斯都耆帅李承之首,乃手杀焦璜龚禄者也,延熙二年乃还旧郡云云。据此,则越巂初治邛都,后因夷叛寄治安上,延熙二年已还治邛都矣。会无为东晋徙治,常氏作志时犹以邛都为郡治,知晋初犹沿蜀旧也。又安:《常志》前条与《蜀志·张嶷传》略同,惟嶷传作安定县,《常志》作安上,为小异耳。今考《常志》前后纪事均作安上,即以嶷传考之,有云自旄牛道绝已百余年,更由安上既险且远,则知嶷传上文作安定者传写误也,《洪志》无安上县,今补。又,《常志》有潜街县,云是汉末置,晋初省,又有马湖县,亦云晋初省,则蜀时有此二县也,《洪志》均未录,今补。”
    2[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48页。
    1[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61页。
    2[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13页。
    3 胡阿祥著:《宋书州郡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33页。
    1 胡阿祥著:《宋书州郡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66页。
    2 钱林书著:《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10页。
    1 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2 参考胡奇光《中国小学史》,第21-40页。
    3 关于《尔雅》的作者及其成书时代,学界历来说法不一。现在大多数人都赞成欧阳修在《诗本义》中的说法,即认为《尔雅》乃秦汉之间学者所为,是秦汉间人对先秦及西汉故训材料加以缀集而成的一部训诂汇编。关于成书时代,周祖谟《尔雅之作者及其成书年代》一文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说有所辨正,考定《尔雅》之成书当在汉武以后,哀平以前。参见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2004年,页247-255。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第121页。
    4 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选自《观堂集林》卷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1页。
    1[美]劳费尔著、林荺因译:《中国伊朗编》,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321页。
    2 吉常宏、王佩增编著:《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第68页。
    3[宋]邢昺《尔雅疏序》。
    1 沈从文《唐代行脚僧》一文对“便面”和僧人所用“拂子”有过考证,并得出结论:“近年长沙马王堆第一号墓出土大小两件西汉实物比较,并从东汉大量石刻比较,得知两汉便面一律作半翘状,与唐代和尚拂子毫无共同处。以颜氏之博学多通,谈文物制度,如不从实物图像取证,亦难免附会曲解,不易得到本来面貌。”该文载沈从文编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51-353页。
    2 引自《通志总序》。
    3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1594页。
    1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第1535页。
    1 胡锦贤:《戴震名物训诂专著的新发现》,《辞书研究》,1995年第5期。
    2 文繁不引,参见《广雅疏证·释诂二》“侏儒”条。
    3 《揅经室一集》卷一《释矢》。
    1 傅杰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17页。
    2 章太炎:《语言缘起说》,选自《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2-26页。
    3 祝鸿熹:《章炳麟--现代汉语言文字学的开山大师--从〈语言缘起说谈起〉》,张振常主编《先哲的精神》,杭州出版社,1996年,第227-234页。
    4 孙毕:《章太炎〈新方言〉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5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6 同上。
    7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7页。
    1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2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93页。
    3 刘师培:《正名隅论》,《刘申叔遗书》(影印民国廿五年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418页。
    4 《刘申叔遗书》,第1443-1445页。
    5 《刘申叔遗书》,第1446-1450页。
    6 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第303-305页。
    7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31页。
    1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6-87页。
    2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7-90页。
    3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0-91页。
    4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1-136页。
    5 吴承仕:《布帛名物》,民国19年铅印本。
    6 吴承仕:《三礼名物略例》,《国故论衡》第二卷,1933年。
    7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中华书局,1964年。
    8 黄侃:《尔雅音训》,中华书局,2007年。
    9 闻一多:《楚辞校补》,巴蜀书社,2002年。
    10 闻一多:《古典新义》,古籍出版社,1956年。
    11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1 夏纬英:《植物名释札记》,农业出版社,1990年。
    2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1993年。
    3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5 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1 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出版社,1993年。
    2 李纯一:《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文物出版社,1996年。
    3 吴厚炎:《〈诗经〉草木汇考》,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4 陈温菊:《〈诗经〉器物考释》,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5 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三礼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林巳奈夫:《漢代の文物》,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
    2 孙机:《汉代物质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
    3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
    4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2007年。
    5 吴金华:《〈三国志〉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6 汪少华:《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商务印书馆,2005年。
    7 闫艳:《〈全唐诗〉名物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
    8 刘兴均:《〈周礼〉名物词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
    9 李海霞:《汉语动物命名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10 谭宏姣:《古代汉语植物命名研究》,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1980年,第18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57页。
    1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集),文物出版社,1973年,第153页。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155页。
    3 赵丰:《丝绸艺术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4 高汉玉、屠恒贤主编:《衣装》,第110页。
    5 唐·徐延寿《南州行》,全诗为:摇艇至南国,国门连大江。中洲西边岸,数步一垂杨。金钏越溪女,罗衣胡粉香。织缣春卷幔,采蕨暝提筐。弄瑟娇垂幌,迎人笑下堂。河头浣衣处,无数紫鸳鸯。选自《全唐诗》卷一一四。
    6 唐·王建《宫词》之九十七,选自《全唐诗》卷三○二。
    1 Edouard Chavannes,"Les livres chinois avant l' invention du papier",Journal Asiatique,series 10,V(1905),p.8.转引自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2 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3 A.Stein,Serindia,Ⅱ.PP.726-763;
    E.Chavannes.Les documents Chinois decouverts par Aurel Stein dans Ies sables du Turkestan Oriental,nos.398,398A,503,转引自钱存训:《书于竹帛》,第86-87页。
    4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372页。
    5 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1 钱剑夫:《秦汉货币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7页。
    2 Friedrich Hirth,China and the Roman Orient(Shanghai,1885),p.225,notes,转引自钱存训:《书于竹帛》,第84页。
    3 罗振玉:《流沙坠简》(1914年),卷二,第43页;Stein,op.cit,Ⅱ,PP.700-701;Chavannes,op.cit.,No.539.,转引自钱存训《书于竹帛》,第87页。
    4 王震亚:《汉代蚕桑丝织业及丝绸贸易述论》,选自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甘肃省历史学会合编《史学论丛》,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7页。
    5 王震亚:《汉代蚕桑丝织业及丝绸贸易述论》,选自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甘肃省历史学会合编《史学论丛》,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8页。
    6 如1995年新疆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M15曾出士一件蓝地丝织刺绣品,长方形,长14厘米、宽8厘米,四角缀带,出土时系扎在死者左臂肘部。该丝织物厚实、精细,当为缣,其上以土黄、姜黄、深绿等色丝线采用中国传统的锁绣法绣出连续的蔓草纹样,十分美观。参见何晓《蓝缣地刺绣品(局部)》,《西域研究》,2002年第4期。尉犁县,汉晋时隶属焉耆国,是汉通西域北道必经之地。参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西晋时期),第20-21页。
    7 据汉代西域木简记述:“水槽掾左朗白前府所食诸部瓜菜贸(价)綵一匹付客曹”,说的是在罗布泊屯田区的戍卒曾用丝织品交换所需食物。参见王震亚:《汉代蚕桑丝织业及丝绸贸易述论》。
    1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居延汉简甲乙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7页。
    2 转引自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96页。
    1[宋]赵汝适著,杨博文校释:《诸蕃志校释》卷上,北京:中华书局,2000,第117页。
    1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6-340页。
    1 甘肃省文物局编:《甘肃文物菁华》,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2 马长寿:《氐与羌》绪论,第17页。
    3 马植杰:《三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0页。
    1《南齐书》卷五十八。
    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3黄胜白、陈重明:《本草学》,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27页。
    4钱玄先生认为,弁之形制,圆锥状,如后代之瓜皮帽。见《三礼名物通释》,第13页。
    5张志立,《高句丽风俗研究》,选自孙进己、冯永谦等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两晋至隋唐(二)》,北京出版社,第60页。
    6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168页。
    1关于“美”的字形义,有种种说法。本文取“羽饰为美”说。王献唐先生谓:“以鸟羽饰加于女首为每,加于男首则为美。”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第458页。
    2黄海澄:《艺术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99页。
    1 孙机:《中困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26页。
    2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30页。
    1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33-35页。图10转引自此。
    2 图11、图12转引自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第88页。
    3 图13转引自《沈从文全集》(第31卷),第358页。
    4 图14转引自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第231页。
    1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121页。
    2 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第1413-1414页。
    1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686页。
    2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第687页。
    3 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唐河县文化馆:《河南唐河白序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
    1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274页。
    1杨泓:《历史文化中的虎》,《地理知识》,1998年第2期。
    2王义芝、宋琪:《中国古人的佩饰:荷包》,《寻根》,2006年02期。
    1周峰:《中国古代服装参考资料(隋唐五代部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2周峰:《中国古代服装参考资料(隋唐五代部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第105页。
    3同上,第113页。
    4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第687页。
    1福建省博物馆:《福州南宋黄昇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2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第686-687页。
    1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80页。
    2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26页。
    3 宋·李昉:《太平御览》(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562页。
    4 沈仁安:《试论倭国统一的主体》,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1 安志敏:《吉野ク里遗迹的考古发现——记日本最大的弥生文化环壕聚落》,《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2期。
    2 小林行雄著,韩钊、李自智译:《弥生时代的服饰》,选自《日本考古学概论——连载之五》,《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3期;
    詹冲:《中国古玉器与日本的勾玉》,《大亚洲主义与东亚联盟》,1942年第2期。
    3 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
    4 詹冲:《中国古玉器与日本的勾玉》,《大亚洲主义与东亚联盟》,1942年第2期,论文系根据昭和三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与中国国立北京大学所联合组成东方考古学协会出版的《考古学论丛》第一卷收录的滨田耕作博士《支那之古玉与日本之勾玉》一文略为增损而成。
    5 桑行之主编:《说玉》,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54-255页。
    1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61页。
    2 《证类本草》卷九“女菀”条引陶隐居曰。
    3 《证类本草》卷九“女菀”条引《图经》曰。
    4 尚启东撰辑:《华佗考》,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第78-79页。
    5 王筠默、王恒芬辑著:《神农本草经校证》,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91-495页。
    1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246页。
    2 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南朝梁]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第359页。
    3 王兴法辑校,[南朝·刘宋]雷斅:《雷公炮炙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63页。
    4 尚志钧辑校,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29页。
    5 尚志钧校点,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271页。
    6 刘衡如校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第1030-1036页。
    7 此句应标点为“女萎,味甘,平。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
    1 王筠默、王恒芬辑著:《神农本草经校证》,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139-140页。
    2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22页。
    3 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南朝·梁.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第197-198页。
    4 王兴法辑校.南朝·刘宋.雷斅:《雷公炮炙论》,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年,页64-65。
    5 同上,第14页。
    6 《新修本草》在“中品”中新附“女萎”条。
    7 《本草纲目》作“今《本经》朱书是女萎能效,故《别录》墨书乃萎蕤功效也”。
    8 尚志钧辑校.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153页。
    9 《李氏本草》即李当之《药录》,原书已佚。李当之为三国时期魏人,华佗弟子。
    10 尚志钧辑校.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25页。
    11 尚志钧辑释.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第332页。尚志钧按:苏 颂《本草图经》在《唐本》女萎条中所附的药图,与苏敬所言女萎形态全不像。而苏敬所注女萎形态与现代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女萎极相似,疑《唐本》女萎即毛茛科植物女萎。从陶注(《本草经集注》)来看,在《本经》时代所言女萎,其实物是萎蕤,而作《别录》者,只记实物萎蕤,不言女萎之名。至唐代苏敬见到另一种实物亦名女萎,其形态与萎蕤不同。所以苏敬注云:“女萎功用及苗蔓与萎蕤全别。”
    1 尚志钧辑校,宋·苏颂:《本草图经》,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75-76页。
    2 尚志钧校点.宋·唐慎微:《证类本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年,第161页,第240页。
    3 刘衡如校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第722-725页,第1298-1299页。
    1 清·邹澍:《本经疏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年,第36-37页。
    2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321页。
    3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页3277-3279。
    4 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南朝·梁.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第308页。
    5 尚志钧辑校.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20页。
    1 尚志钧辑校.宋·苏颂:《本草图经》.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2 刘衡如校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第1031页。
    3 刘衡如校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第1035页。
    4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321页,第3278页。
    5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320页。
    6 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载《魏志·华佗传》中的“青黏”即“萎蕤”。《华佗传》载:“阿从佗求可服食益于人者,佗授以漆叶青黏散。……言久服去三虫,利五藏,轻体,使人头不白。”历代本草学家大都将青黏视作萎蕤,也就是玉竹。经药理分析证明,青黏即玉竹。命名为“青黏”,盖因其茎叶青翠、根汁稠黏。刘自忠《华佗所传漆叶青黏散考辨》一文考证甚祥,可参阅(《浙江中医杂志》,1999,第1-12期)。今《中药大辞典》“玉竹”条亦收录“青黏”异名。
    7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772页。
    8 尚志钧辑校.宋·苏颂:《本草图经》,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75页。
    9 尚志钧辑校.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25页。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321页。
    2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页3277-3278。
    3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页320-321。
    4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772页。
    5 王筠默、王恒芬辑著:《神农本草经校证》,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491-495页。
    6 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第246页。
    7 尚志钧、尚元胜辑校.南朝·梁.陶弘景编:《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第359页。
    8 尚志钧辑校.唐·苏敬等撰:《新修本草》,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第225页。
    1 宜兴县扶风公社潘高大队卫生室:《女菀治疗细菌性痢疾》,《江苏医药》,1977年第9期。
    2 尚志钧辑校.宋·苏颂:《本草图经》,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182页。
    3 中华书局影印本作“女蒌丸”,误。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584页。有些校点本沿袭影印本之误,如: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出版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之《全晋文》就误作“女蒌丸”,见1651页。
    4 许济群、王绵之、许子建等:《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第32页。
    1 此句应标点为“吴丞相军师张悌、护军孙震、丹杨太守沈莹帅众三万济江,围成阳都尉张乔于杨荷,桥众才七千,闭栅自守,举白接告降。”
    2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40页。
    3 王龙正、倪爱武、张方涛:《周代丧葬礼器铜翣考》,《考古》,2006年第9期。
    4 同上。
    5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信阳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68-69页,第116页。
    1 赵万钧:《魏晋彩绘框》,《甘肃日报》,2003年4月4日。
    2 费成康:《中国家族传统礼仪》,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 明·王廷相:《王廷相集》(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385页。
    4 清·吴荣光:《吾学录·卷十五·丧礼三》。
    5 宋·丁度:《集韵》(影印本),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3年,第1631页。
    6 乾隆十五年钦定:《叶韵荟辑》,《四库全书荟要·子部》(第102册),第419页。
    1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62-263页。
    2 陈亮:《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削刀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2003年第6期。
    3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编:《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10-111页。
    4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71页。
    5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汕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澄海市博物馆:《澄海龟山汉代遗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6页。
    1 石璋如:《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国考古学报》1947年第2期。
    李济:《论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1949年第4期。
    2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第81页,文物出版社,1979年。
    3 钱玄、钱兴奇编著:《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63页。
    1 杨泓、于炳文、李力:《中国古代兵器》,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2 袁庭栋、刘泽模:《中国古代战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10页。
    3 王金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8-73页。沈仁安:《日本起源考》,昆仑出版社,2004年,第133-142页。
    1 刘盼遂:《释九锡》,《国学论从》第二卷第二号,1930年。
    2 朱子彦:《九锡制度与易代鼎革》,《文史哲》,2005年第6期。
    3 朱子彦:《九锡制度与汉魏禅代》,《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
    4 杨水俊:《王莽禅汉九锡礼考释》,《学海》,2006年第4期。
    5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建筑辞典》,中国书店,1992年。“纳陛”条:《释名》有:“阶,陛也;陛,卑也。有高卑也。天子殿谓之纳陛,以纳人之言也。”第36页。
    6 《汉语大词典》:古代帝王赐给有殊勋的诸侯或大臣的“九锡”之一。凿殿基为登升的陛级,纳之于檐下,不使尊者露而升,故名。一说,纳陛为致于殿两阶之间,便于上殿。
    7 《魏志·董昭传》,第440页。
    8 《魏志·董昭传》注引《献帝春秋》,第440页。
    9 《魏志·武帝纪》注引《魏略》,第41页。
    1 《蜀志·先主传》,第885页。
    2 《魏志·文帝纪》,第78页。
    3 同上。
    4 《吴志·吴主传》,第1121-1122页。
    5 《吴志·吴主传》,第1123页。
    6 《魏志·齐王芳纪》,第123-124页。
    7 《魏志·高贵乡公髦纪》,第141页。
    8 《魏志·高贵乡公髦纪》,第143页。
    9 《魏志·高贵乡公髦纪》,第146页。
    10 《魏志·陈留王奂纪》,第147页。
    1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44页。
    2 《蜀志·李严传》,第999页。
    3 《吴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第1138-1139页。
    4 《魏志·公孙度传》,第253-254页。
    5 唐·刘知幾著,张振珮笺注:《史通笺注》,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5页。
    1 《汉书·王莽传》,第4076页。
    2 刘盼遂:《释九锡》,《国学论丛》第二卷第二号,1930年。
    3 选自清·王先谦编《骈文类纂》。
    4 《宋史·吕端传》,第9516页。
    5 章乃炜:《清宫述闻(节录)》,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68页。
    1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第333页。
    2 《魏志·公孙度传》,第255页。
    3 杨永俊:《王莽禅汉九锡礼考释》,《学海》,2006年第4期。
    4 《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第1490页。
    5 《史记·晋世家》,第1666页。
    6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1746页。
    7 《春秋公羊传》,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1980。
    1 杨永俊:《王莽禅汉九锡礼考释》,《学海》,2006年第4期。
    1 《三国志》(修订本初稿),吴金华校订,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008年。
    2 伍野春:《裴松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0页。
    1 第一版《凡例》作156种。
    2 高振铎:《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3 周国林:《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考》最初提出这一原则。
    1 高振铎:《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 高振铎:《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 王祖彝著:《三国志人名录》(补正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14页。
    3 陈垣:《<三国志>注引书目》,陈垣著:《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37-138页。
    1 高秀芳、杨济安《三国志裴注引书索引》列举不注撰者《晋书》六处,另有《魏志·常林传》(卷二三,页660)一处。高秀芳、杨济安编:《三国志裴注引书索引》,见氏编:《三国志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04页。
    2 陈垣著:《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2页。
    1 伍野春:《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东方论坛》,2005年第2期。
    1 高振铎:《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2 所据为详见《三国志集解》1卷10页及汪祖彝《三国志人名录》附录11页。高秀芳、杨济安编:《三国志裴注引书索引》,见氏编:《三国志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02页。
    3 见高振铎:《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1 陈垣:《<三国志>注引书目》,陈垣著:《陈坦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38页。
    1 伍野春:《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东方论坛》,2005年第2期。
    1 详见吴金华:《古文献研究丛稿》,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54页。
    2 陈垣:《<三国志>注引书目》,陈垣著:《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38页。
    3 陈垣:《<三国志>注引书目》,陈垣著:《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38页。
    1 朱迎平:《第一部文传记<文士传>辑考》,朱迎平著:《古典文学与文献论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2 周勋初辑:《张骘<文上传>》,《古文献研究》(第二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 陈垣:《<三国志>注引书目》,《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38页。
    2 陈垣:《<三国志>注引书目》,《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39页。
    1 陈垣著:《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3页。
    1 陈垣著:《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3页。
    2 徐震堮著:《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19、421页。
    3 何亚南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1 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研究简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李晓明:《傅玄<魏书>蠡考》,《文献》,2007年第3期。
    2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12页。
    1 高秀芳、杨济安:《三国志裴注引书索引》作《扬都赋》,高秀芳、杨济安编;《三国志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22页。
    1 吴金华先生对此有所考证,见《三国志校诂》,第337页;《三国志丛考》,第135页。
    2 逯耀东先生亦认为《金谷集》为一部合集,见《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第277-278页。逯耀东著:《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中华书局,2006年。
    1 伍野春:《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东方论坛》,2005年第2期。
    2 伍野春:《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东方论坛》,2005年第2期。
    1 吴金华先生《<三国志>校诂》、《<三国志>从考》等诸书对《三国志》中的专名多有校订。本文所举数例部分引自于《<三国志>丛考》等诸书,特此注明。
    1 赵幼文:《<三国志>校笺》,巴蜀书社,2001年,第1168-1169页。
    艾素珍:《清末人文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初版》,《中国科技史料》,第17卷,第1期,1996年。
    艾素珍:《清末自然地理学著作的翻译和初版》,《中国科技史料》,第16卷,第3期,1995年。
    安志敏:《吉野和ケ里遗迹的考古发现--记日本最大的弥生文化环壕聚落》,考古与文物》,第2期,1990年。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中国古代建筑辞典》,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
    常敬宇著:《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陈德荣著:《洛克意义理论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陈建民著:《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陈健梅、伍野春:《裴松之及其<三国志注>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2期。
    陈健梅:《<三国志>地名标点勘误五则》,《中国史研究》,第1期,2004年
    陈健梅著:《孙吴政区地理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
    陈亮:《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削刀及其相关问题》,《中原文物》,第6期,2003年。
    陈梦家著:《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陈楠:《浅论<三国志注>的历史文献学价值》,《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年第3期。
    陈桥驿:《论地名学及其发展》,史念海主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陈望道著:《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陈温菊著:《诗经器物考释》,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
    陈垣著:《史讳举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陈垣著:《陈垣史源学杂文》(增订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
    程俊英、梁永昌著:《应用训诂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大英百科全书》在线查询网址:http://www.wordpedia.eb.com
    道尔吉、张琳:《论蒙汉族人名中的文化内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6期,2002年。
    邓国栋:《汉语人名字调的修辞艺术》,《修辞学习》,第5期,1998年。
    杜建民、崔吉学:《论谥号文化内涵的演变》,《史学月刊》,第5期,1994年。
    杜勇:《金文“生称谥”新解》,《历史研究》,第3期,2002年。
    段书安编:《史记三家注书目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范庆芬:《汉语人名的社会语言学内涵》,《高校讲坛》,第3期,2008年。
    方炫琛:《左传人物名号研究》,国立政治大学中研所博士论文,1983年。
    费成康编著:《中国家族传统礼仪》,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德]弗雷格著,王路编译:《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福建省博物馆编著:《福州南宋黄昇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傅杰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甘肃省文物局编:《甘肃文物菁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高春明著:《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高敏:《(三国志)说略》,载《经史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
    高敏:《<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书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高秀芳、杨济安编:《三国志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高振铎:《裴注<三国志>引书考订--兼评<廿二史札记校证>》,《汉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汕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澄海市博物馆编:《澄海龟山汉代遗址》,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郭熙著:《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郭锦桴著:《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郭沫若著:《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郭在贻著:《训诂学》(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德]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韩光辉:《论中国地名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北京社会科学》,第4期,1995年。
    韩光辉:《中国地名学的发展》,《中国科技史料》,第14卷第4期,1993年。
    何晓:《蓝缣地刺绣品(局部)》,《西域研究》,第4期,2002年。
    何晓明著:《姓名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何亚南著:《<三国志>和裴注句法专题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著:《信阳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洪业等编纂:《三国志及裴注综合引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胡阿祥:《东晋南朝侨州郡县的设置及其地理分布》,《历史地理》(第8、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胡宝国:《三国志裴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胡锦贤:《戴震名物训诂专著的新发现》,《辞书研究》,第5期,1995年。
    胡奇光著:《中国小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编:《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华夫主编:《中国古代名物大典》,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史话》,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史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华林甫著:《中国地名学源流》(第2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黄福銮编:《三国志索引》,台北:大通书局,1986年。
    黄金贵著:《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黄金贵著:《古代文化词语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黄侃述、黄焯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黄侃著:《尔雅音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黄侃著:《黄侃论学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黄烈著:《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黄奇逸:《甲金文中王号生称与谥法问题的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第1期,1983年。
    吉常宏、吉发涵著:《古人名字解诂》,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吉常宏、王佩增编著:《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贾雯鹤:《<山海经>专名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蒋礼鸿、任铭善著:《古汉语通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
    [美]杰弗里·马丁著,成一农、王雪梅译:《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第四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金景芳著:《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金性尧著:《三国谈心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姜忞:《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词义扩大和缩小》,《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3月。
    姜忞:《词义扩大和缩小的隐喻转喻机制》,《语文学刊》,2006年第5期。
    [美]索尔·克里普克著,梅文译:《命名与必然性》,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孔祥军:《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谬误例举》,《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3卷第l辑,2008年。
    K.U.Panther and G.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Benjamins,1999.
    [美]劳费尔著、林药因译:《中国伊朗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英]罗素著,晏成书译:《数理哲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英]洛克著、关文运译:《人类理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蓝勇著:《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李伯勋:《<三国志>裴注所引书的史传文学价值》,《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2期。
    李伯勋:《审视<三国志>裴注引书的史传文学价值》,《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2卷第2期。
    李纯一著:《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李济:《论小屯出土之青铜器》,《中国考古学报》1949年第4期。
    李嘉:《我国地名语源学的滥觞》,《地名知识》,第3期,1987年。
    李如龙著:《汉语地名学论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李晓明:《傅玄<魏书>蠡考》,《文献》,2007年第3期。
    李学勤:《考古发现与古代姓氏制度》,《考古》,第3期,1987年。
    李学勤:《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第5期,1991年。
    厉兵:《谈谈人名的读音问题》,《语文建设》,第5期,1993年。
    梁允麟著:《三国地理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林巳奈夫著:《汉代の文物》,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
    林素英:《从先秦之命名取字透视其人文精神》,《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1期,2002年。
    林尹、高明主编:《中文大辞典》,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0年。
    刘盼遂:《释九锡》,《国学论丛》第二卷第二号,1930年。
    刘绍恒:《汉字与人名》,《文史杂志》,第2期,1998年。
    刘盛佳:《地名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刘盛佳:《我国地名学的杰作--<水经注>》,《华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1983年。
    刘师培著:《正名隅论》,《刘申叔遗书》(影印民国廿五年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刘世儒著:《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刘叔新著:《汉语描写词汇学》(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刘曙辉:《以孝释仁》,《华夏文化》,第1期,2007年。
    刘钊:《古文字中的人名资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1999年。
    刘宗德:《人名和训诂》,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第7期,1981年。
    龙珍华:《试从隋朝人名看隋朝文化思想》,《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23卷第11期,2006年。
    陆宗达、王宁著:《训诂与训诂学》(第2版),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年。
    逯耀东著:《裴松之与魏晋史学变迁》: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
    逯耀东著:《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吕叔湘:《南北朝人名与佛教》,《中国语文》,第4期,1988年。
    罗开玉:《秦汉三国湔氐道·湔县考》,《四川师院学报》,第3期,1985年。
    罗新:《可汗号研究--兼论中国古代“生称谥”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2005年。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马长寿著:《氐与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马念祖编:《水经注等八种古籍引用书目汇编》,中华书局,1959年。
    马植杰著:《三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毛远明:《论<左传>姓氏名号》,《古籍研究》,第2期,2001年。
    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语言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南京中医药大学编著:《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南阳市文物研究所、唐河县文化馆:《河南唐河白庄汉画像石墓》,《中原文物》,第4期,1997年。
    潘文国著:《实用命名艺术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彭裕商:《谥法起源》,《中国史研究》,第1期,1999年。
    彭作桢辑著:《古今同姓名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3年。
    齐佩珞著:《训诂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钱存训著:《书于竹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钱剑夫著:《秦汉货币史稿》,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钱林书编著:《续汉书郡国志汇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钱穆著:《<史记>地名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钱玄、钱兴奇编:《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钱玄著:《三礼通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兼论“侯”“甸”“男”“卫”等几种诸侯的起源》,《文史》第十九辑,1983年。
    屈万里:《谥法滥觞于殷代论》,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三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8年。
    饶宗颐:《说沚与(?)及沚(?)--卜辞复合人名研究举例》,《故宫博物院院刊》,第6期,2000年。
    饶宗颐编:《甲骨文通检》(第四册),沙田: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
    [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桑行之主编:《说玉》,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
    沙志利:《汉朝人名字特点及命名心理》,《华夏文化》,第4期,2007年。
    商务印书馆修订组主编:《辞源》(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尚启东撰辑:《华佗考》,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沈从文著:《沈从文全集》(第31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沈从文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沈家本:《三国志注所引书目》,收入《二十五史三编》(第四分册),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卷第1期,1999年。
    沈兼士著:《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沈仁安著:《日本起源考》,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
    沈仁安:《试论倭国统一的主体》,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学》(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师宁:《论生称谥及谥法起源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994年。
    施和金:《<说文解字>中的地名》,《地名知识》,第4、5期合刊,1981年。
    施谢捷:《古玺印文字丛考(十篇)》,《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1期,1998年。
    施谢捷:《释楚器中的人名“赤目”、“墨(?)”》,《江汉考古》,第4期,1995年。
    石云孙:《魏晋南北朝人名字》,《皖西学院学报》,第19卷第13期,2003年。
    石璋如:《殷墟最近之重要发现附论小屯地层》,《中国考古学报》1947年第2期。
    史念海:《论地名学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 辑,1985年。
    宋镇豪著:《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宋志英:《华峤<后汉书>考述》,《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4期。
    宋志英:《王隐<晋书>初探》,《文献》,2002年第3期。
    宋志英:《徐众<三国评>考辨》,《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孙毕著:《章太炎<新方言>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孙机编著:《汉代物质资料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孙机著:《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孙淼著:《夏商史稿》,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谭德姿:《人名的字调修辞》,《语文建设》,第5期,2000年。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西晋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谭其骧著:《长水粹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谭汝为:《名字的音韵美》,《语文建设》,第5期,2000年。
    唐雪凝:《人名的社会文化分析》,《齐鲁学刊》,第5期,1994年。
    塞缪尔·乌尔曼S.Ullmann.Semantics: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Oxford:Basil Blackwell,1962.
    完颜绍元著:《中国姓名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汪红艳:《汉族人姓名中的语音修辞》,《修辞学习》,第4期,2002年。
    汪卫权:《人名语言分析》,《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卷第4期,1999年。
    王安国、王小曼著:《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
    王炳庆:《王沈<魏书>评析--<三国志>裴注引书杂记》(《泉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5期。
    王恩田:《释冉、再、冓、爯、(?)》,王宇信、宋镇豪主编:《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王国维著:《观堂集林》,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洪涌:《名字的文化意蕴》,《语文教学与研究》,第6期,1999年。
    王建华著:《文化的镜像--人名》,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王金林著:《汉唐文化与古代日本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王力著:《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王力著:《王力文集》(第1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王力著:《王力文集》(第19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王力著:《中国现代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王龙正、倪爱武、张方涛:《周代丧葬礼器铜翣考》,《考古》,第9期,2006年。
    王路著:《弗雷格思想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
    王宁:《卜辞人名倒合书之例》,《郭沫若学刊》,第1期,1998年。
    王泉根:《南北朝人名与宗教之关系》,《文史杂谈》,第2期,1994年。
    王泉根著:《中国人名文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年。
    王新华著:《避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王彦坤主编:《历代避讳字汇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王寅著:《认知语言学探索》,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王毓瑚著:《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年。
    王元化著:《思辨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王震亚:《汉代蚕桑丝织业及丝绸贸易述论》,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甘肃省历史学会合编:《史学论丛》,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
    王钟翰:《三国志裴注考证》,《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五卷,1945年。
    王祖彝著:《三国志人名录》(补正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
    魏兆惠:《东汉“阿某”用法的文献考证》,《文史哲》,第3期,2006年。
    闻一多著:《楚辞校补》,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闻一多著:《古典新义》,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乌杰著:《系统辨证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吴厚炎著:《<诗经>草木汇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吴金华著:《古文献研究丛稿》,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吴金华著:《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吴金华著:《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续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
    吴金华著:《三国志丛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吴金华著:《三国志校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
    吴金华著;《世说新语考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吴静渊:《谥法探源》,《中华文史论丛》,第3期,1979年。
    伍野春:《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辨析》,《东方论坛》,2005年第2期。
    伍野春著:《裴松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夏纬英著:《植物名释札记》,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
    夏征农主编:《大辞海》(语言学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夏征农主编:《大辞海》(哲学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相琳:《现代人名用字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文教资料》,11月号下旬刊,2007年。
    萧遥天著:《中国人名研究》,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小林行雄著,韩钊、李自智译:《弥生时代的服饰》,选自《日本考古学概论--连载之五》,《考古与文物》第3期,1997年。
    谢玉娥:《人名·性别·文化--对“男人名”、“女人名”文化现象的考察》,《中国文化研究》,第27期,2000年。
    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3期。
    辛志凤:《傅玄及其<傅子>研究简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
    熊树梅:《谈谈中国地名的起源和演变》,辽宁省地名委员会、辽宁省地名学研究会编,邱洪章主编:《地名学研究》(第一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徐国庆著:《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徐中舒:《论<战国策>的编写及有关苏秦诸问题》,《历史研究》,第1期,1964年。
    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
    薛金玲:《谥法起源浅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2000年。
    颜清洋著:《从关羽到关帝》,台北:远流出版社,2006年
    雁侠著:《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扬之水著:《<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
    扬之水著:《古诗文名物新证》,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杨泓、于炳文、李力著:《中国古代兵器》,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年。
    杨泓著:《中国古兵器论丛》(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杨丽忠:《人名的语言学研究》,《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21卷第3期,2004年。
    杨树达著:《古书疑义举例续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杨树达著:《汉文文言修辞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54年。
    杨树达著:《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杨树达著:《积微居小学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杨翼骧:《裴松之与<三国志注>》,《历史教学》,1963年第2期。
    杨永俊:《王莽禅汉九锡礼考释》,《学海》,第4期,2006年。
    姚淦铭:《<论语>名字解诂》,《铁道师院学报》,第15卷第2期,1998年。
    尹黎云:《中国人的姓名及命名艺术》,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虞万里:《<三国志>裴注引书新考》,《温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
    袁庭栋、刘泽模:《中国古代战争》,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詹冲:《中国古玉器与日本的勾玉》,《大亚洲主义与东亚联盟》,第2期,1942年。
    张光直著:《中国青铜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张惠英著:《语言与社会文化--东亚人名地名族名探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张孟伦著:《汉魏人名考》,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张书岩:《从人名看50年的变迁》,《语文建设》,第4期,1999年。
    张书岩:《姓名·汉字·规范》,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张淑一:《先秦姓氏制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第3期,2001年。
    张舜徽主编:《三国志辞典》,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张惟骧辑著:《历代讳字谱》,小双寂庵丛书本,武进张氏小双寂庵,1925年。
    张新科:《<三国志>所引杂传述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张志立:《高句丽风俗研究》,孙进己、冯永谦等主编《中国考古集成·东北卷·两晋至隋唐(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
    张子侠:《<三国志>裴注研究三题》,《史学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章太炎著:《国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章太炎著:《章太炎全集》(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赵丰著:《丝绸艺术史》,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2年。
    赵克勤著:《古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一)》,《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5期,2000年。
    赵艳芳著:《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赵幼文遗稿,赵振铎整理:《<三国志>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赵元任著,吕叔湘译:《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
    赵越:《人名用字与上声姓氏的声调搭配》,《语文建设》,第4期,2001年。
    郑宝倩著:《华夏人名与中国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郑彗生:《释“(?)”》,《殷都学刊》,第1期,1996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编纂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纂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编著:《满城汉墓发掘报告》(上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殷墟妇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居延汉简甲乙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周法高著:《周秦名字解诂汇释》,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58年。
    周法高著:《周秦名字解诂汇释补编》,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4年。
    周峰编:《中国古代服装参考资料(隋唐五代部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年。
    周国林:《裴松之<三国志注>引书考》,《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一),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周锡保著:《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年
    周勋初:《张骘<文士传>》,《古文献研究》(第二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周汛、高春明编著:《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
    周汛、高春明著:《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周一良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周振鹤:《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朱士嘉编纂:《中国地方志综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年。
    朱迎平:《第一部文传记<文士传>辑考》,朱迎平著:《古典文学与文献论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朱子彦:《九锡制度与汉魏禅代》,《人文杂志》,第1期,2007年。
    朱子彦:《九锡制度与易代鼎革》,《文史哲》,第6期,2005年。
    邹逸麟:《谭其骧论地名学》,邱洪章主编:《地名学研究》(第一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理学在中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
    方言校笺(西汉)扬雄撰,周祖谟校笺,中华书局,2004
    白虎通义(东汉)班固编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释名疏证补(东汉)刘熙撰,(清)王先谦补校,中华书局,2008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通俗文辑校(东汉)服虔撰,段书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匡谬正俗平议(唐)颜师古撰,刘晓东平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诗说解颐(明)季本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诗识名解(清)姚炳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毛诗传笺通释(清)马瑞辰,中华书局,1989
    经典释文汇校(唐)陆德明,黄焯汇校,中华书局,2006
    集韵(宋)丁度,中国书店出版社,1983
    经义述闻(清)王引之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广雅疏证(清)王念孙,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通俗编(清)翟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 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1990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82
    汉书(东汉)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陈乃乾校点,中华书局,1982
    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吴金华校点,岳麓书社,2002
    三国志(修订本初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吴金华校点,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2008
    三国志辨疑(清)钱大昭,岳麓书社,1994
    三国志集解(清)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
    三国会要(清)钱仪吉撰,刘修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1956
    三国志补编 《二十五史补编》编委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
    后汉书集解(清)王先谦集解,中华书局,1984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
    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
    南齐书(梁)萧子显,中华书局,1972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
    北史(唐)李延寿,中华书局,1974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
    新唐书(宋)欧阳修等撰,中华书局,1975
    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85
    清史稿 赵尔巽等撰,中华书局,1977
    国语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战国策(西汉)刘向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逸周书汇校集注 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列女传译注(西汉)刘向撰,张涛译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东观汉记校注(东汉)刘珍等撰,中华书局,2008
    华阳国志校注(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邺中记及其他一种(丛书集成初编) 商务印书馆,1937
    通典(唐)杜佑撰,中华书局,1996
    史通笺注(唐)刘知幾撰,张振佩笺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史通(唐)刘知幾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通志(宋)郑樵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昭代典则(明)黄光昇编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啸亭杂录(清)昭裢撰,中华书局,1980
    养古斋丛录(清)吴振棫撰,中华书局,2006
    清宫述闻 章乃炜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
    清朝野史大观 小横香室主人编,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
    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2
    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方诗铭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日本国志(清)黄遵宪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中华书局,2007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
    诸蕃志校释(宋)赵汝适,杨博文校释,中华书局,2000
    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王文楚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
    舆地广记(宋)欧阳忞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汉宫六种(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中华书局,2008
    经史避名汇考(清)周广业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老子校释 朱谦之校释,中华书局,1984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集释,中华书局,2006
    鹖冠子汇校集注 黄怀信校注,中华书局,2004
    荀子集解(清)王先谦集解,中华书局,1988
    墨子间诂(清)孙诒让撰,中华书局,1954
    管子校注 黎翔凤校注,中华书局,2004
    抱朴子外篇校笺 杨明照校笺,中华书局,1997
    淮南鸿烈集解(西汉)刘安等撰,刘文典集解,中华书局,1989
    风俗通义校注(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81
    论衡(东汉)王充,陈蒲清点校,岳麓书社,2006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辑,汪绍楹校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
    儒学警悟(宋)俞经、俞鼎孙辑,中华书局,2000
    名义考(明)周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日知录集释(清)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十驾斋养新录(清)钱大昕撰,陈文和、孙显军校点,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随园随笔(清)袁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读书偶记(清)赵绍祖撰,赵英明等点校,中华书局,2006
    癸巳存稿(清)俞正燮,中华书局,1985
    揅经室集(清)阮元撰,中华书局,1993
    山海经校注 袁珂校注,巴蜀书社,1993
    博物志(晋)张华撰,范宁校证,中华书局,1980
    世说新语校笺(南朝宋)刘义庆,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
    述异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梁)任昉撰,吉林出版集团,2005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撰,中华书局,2006
    北梦琐言(唐)孙光宪撰,中华书局,2002
    杜阳杂编(丛书集成初编)(唐)苏鹗,商务印书馆,1939
    清代笔记小说 周光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高僧传(梁)释彗皎撰,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
    周氏冥通记(梁)陶弘景撰,中华书局,1985
    道藏精华录 守一子编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神农本草经校证 王筠默、王恒芬辑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名医别录 尚志钧辑校,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编撰,尚志钧、尚元胜辑校,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雷公炮炙论(刘宋)雷斅编撰,王兴法辑校,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
    新修本草(唐)苏敬等编撰,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本草拾遗(唐)陈藏器编撰,尚志钧辑释,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证类本草(宋)唐慎微编撰,尚志钧校点,华夏出版社,1993
    本草图经(宋)苏颂编撰,尚志钧辑校,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编撰,刘衡如校点,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本经疏证(清)邹澍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7
    翰苑集(唐)陆贽撰,吉林出版集团,2005
    六臣注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等注,中华书局,1987
    文心雕龙注(梁)刘勰撰,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全唐诗 中华书局,1960
    慈湖诗传(宋)杨简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松乡集(元)任士林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廷相集(明)王廷相撰,中华书局,1989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1958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清)纪昀等著,中华书局,1999
    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著,王汝梅等校点,齐鲁书社,1991
    红楼梦(清)曹雪芹,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