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估与发展预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以区别以往城镇化发展模式和机制,而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与核心就在于新型城乡关系的确立和定位上。如何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角度认识我国城镇化发展是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与指导框架。本文基于新型城乡关系的视角,从理论上建构了城乡融合的城镇化理论模式,以此作为新型城乡关系中城镇化发展的理论背景。之后,根据新型城乡关系发展理念的要求,提出了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中我国城镇化发展应有的指标体系,最终实现了对新型城乡关系的科学解读。为了实现对河南省城镇化建设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当前新型城乡关系实践的评价,在应有指标体系参照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河南省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这一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城镇化、环境城镇化等方面。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指标体系,也构成了本文在指标体系研究中的应然层面和实然层面的区分。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时间序列方向和横截面方面对2001年—2011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进程进行分析,运用方差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差异性进行研究,运用趋势外推法和移动平均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发展进行预测,并通过应然指标与实然指标的对比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城镇化发展不仅包括城镇本身的发展,而且包括城乡融合的发展程度,二者不可偏颇。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角度来看,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模式表现为城乡融合模式。城乡融合模式遵循以人为本、均衡发展、内涵增长、包容和谐以及城乡融合等理念,在具体结构体系上以新型城乡关系建构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制度与政策平台,以城乡融合为价值目标。城乡融合模式能够概括我国新型城乡关系中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方式、路径与结构。而在具体的研究中,通过“理论模型+指标模型”的双主体分析框架,形成了新型城乡关系中城镇化研究的基本分析范式。
     2、从时间序列方向来看,河南省18个地市2001—2011年城镇化水平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和特征,城镇化平均水平排名前三的地区是郑州市、安阳市、鹤壁市,城镇化平均水平排名后三的地区是驻马店市、平顶山市、南阳市。从横截面方向来看,2001—2011年期间,各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平均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的特征;总体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再上升的变化特征。从下降和上升的时期来看,与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和调整,以及经济增长的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实施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时,城镇化水平处于上升阶段,当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时,城镇化水平处于下降阶段。
     3、主成分分析表明,城镇化评价指标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城镇化进程的贡献大小均存在着差异,但并非没有规律可循,总体上来讲,对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影响和贡献较大的指标主要集中体现在经济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方面,对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影响和贡献较小的指标主要集中体现在空间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方面:因此,为确保各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健康、持续和全面发展,空间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方面的问题应成为河南省18个地市城镇化发展中重要关注的方向和问题。
     4、方差正态性和齐性检验结果表明,2001年—2011年各年的河南省18个地市城镇化数据均通过方差正态性和齐性检验,因此满足方差分析对样本数据的基本要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的城市间城镇化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化水平也相应的比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应的比较低。
     5、从采用的预测方法来看,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城镇化进行预测中,主要采用的预测方法有趋势外推法和移动平均法两种方法。从运用的预测模型来看,采用趋势外推法进行城镇化预测的城市中,预测模型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线型和二次函数;采用移动平均法进行城镇化预测的城市中,移动周期的长度均选择为3。从预测结果来看,河南省18个地市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分别是上升型的区域,主要包括安阳市、鹤壁市、济源市、焦作市、开封市、洛阳市、三门峡市、新乡市、郑州市等;下降型的区域,主要包括南阳市、濮阳市、商丘市等;先上升后下降型的区域,主要包括漯河市、许昌市、驻马店市等;无明显变化的区域,主要包括平顶山市、信阳市和周口市等。
The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roposed that we should keep to the Chinese-style path of carrying out the urbanization.Speed up improvements to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promoting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ith a focus on integrati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 We should ensure equal exchange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balance allocation of public resources between them. What we aim to achieve is a new type of relations betwee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an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which industry promotes agriculture, urban areas support rur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e and industry benefit each other, and there is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itially form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past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and mechanism, and new urbanization and the core lies the key to establishing and positioning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 How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s the next major content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but also the core and guiding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eoretical models were constructed,as a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new relations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fter tha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t proposed index system that refer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ultimately the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 In order to scientifically achieve the understanding of urbanization in Henan and assess China's current practice of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current index system, the paper construct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Henan Province, the index system including economic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social, spatial urbanization, life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aspect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index system constitute a research paper ought index system level and at the level of the Real distinction On this basis, the use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from the time series and cross-sectional direction in terms of2001-2011urbanization18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 using analysis of variance for18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to study differences in urbanization, trend extrapolation using the moving average metho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18cities in Henan forecast;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not only the town itself, but also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two cannot be bia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the basic theoretical models of urban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re in the performance of our integration model. Urban-rural integration mode follow the people-oriented, balanced development, organic growth, inclusive and harmonious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nd other concepts, the specific structural system constructed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s the core, take the new urbanization as institution and policy platform, and take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or value of the targe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model can reflect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in the basic ways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and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study, the main analytical framework through dual "theoretical model+index model", forms the basic paradigm of the new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analysis of the urbanization.
     2,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time series, the18cities in Henan Province2001-2011urbanization level both showed an upward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averag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fter the top three areas are Zhengzhou, Anyang, Hebi, the averag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the region is ranked third in Zhumadian, Pingdingshan, Nanyang During2001-2006in2011, the averag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each of18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presents a cross-section view of the fluctuations in the direction of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verall showing the variations that first decline after rising, then fall, then rise from the fall and rise of the term, the changes in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policy and adjustment, as well as the pace of economic growth are closely related. When implementing accommodative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on the rise, when the tightening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in the decline stage.
     3, the main compon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is a different contribution for the urbanization evaluation of the proces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but it is not without a pattern, generally speaking, a greater impact and contribution to regional indicators of urbanization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economy of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social life of urbanization, the impact on regional urbanization and contributions smaller space index mainly reflected in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space 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of urbanization should be the direction of the18cities and problem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should be concerned to ensure that the regional level of urbanization develop in a healthy, sustainable and comprehensive way,
     4, normality and variance homogeneity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each of the years2001to2011in18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Urbanization data are normality and variance homogeneity test Therefore, it is meet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sample data by using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 i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ense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low; namely a high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also a corresponding high and low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 urbanization level corresponding relatively low.
     5, from forecasting methods used, the18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Urbanization predic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trend extrapolation and prediction methods moving average method is mainly used. Judging from the use of predictive models, using trend extrapolation forecasting urbanization in the city, mainly in the form of prediction models for the linear and quadratic functions; using the moving average method to forecast urban urbanization, the movement cycle3were selected as the length. From the predicted results, Henan18cities urbanization trends mainly into four types, namely, ascending, descending, descending after the first rise, no significant change. The type of Rising area, including Anyang, Hebi, Jiyuan, Jiaozuo, Kaifeng, Luoyang, Sanmenxia, Xinxiang, Zhengzhou, etc.; descending region, including Nanyang, Puyang, Shangqiu etc.; rise after the first fall-type region, including Luohe, Xuchang, Zhumadian, etc.;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region, including Pingdingshan, Xinyang and Zhoukou and so on.
引文
① 潘培坤、凌岩主编:《城镇化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② 参阅林毅夫在2013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国家论坛的发言,南都网,2013年10月13日。
    ③ 参阅张国富等著:《城乡一体化:新趋势与协调机制建构》,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4-14页。
    ④ 参阅张国富等著:《城乡一体化:新趋势与协调机制建构》,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15-18页。
    ① 参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5页。
    ① 参阅董长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29页。
    ① 刘荣增等:《中国城乡统筹——城市增长管理视角》,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15页。
    ② 童长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其模式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③ 吴振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经济纵横》2011年第8期。
    ④ 张国富等:《城乡一体化新趋势与协调机制建构》,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第14页。
    ⑤ 费立群、滕翠华:《城乡产业一体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视界》,《.理论学刊》2010第1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6-647页。
    ② 参阅王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35-336页。
    ④ 叶昌友、张量:《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求索》2009年第12期。
    ⑤ 赵洋:《近30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研究综述》,《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4期。
    ⑥ 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⑦ 王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 李建建等:《统筹城乡发展:历史考察与现实选择——以福建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② 王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③ 张国富等:《城乡一体化新趋势与协调机制建构》,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第13页。
    ④ 张伟:《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城市规划》2005年第1期。
    ⑤ 童长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其模式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
    ⑥ 佟光霁:《闭锁与破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协调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4页。
    ①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3页。
    ② 佟光霁:《闭锁与破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协调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③ 童长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其模式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4页。
    ④ 姜太碧:《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农村城镇化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4期。
    ⑤ 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基本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① 郭宁、吴振磊:《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西方经济学城乡管理理论述评》,《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10期。
    ② 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③ 郭宁、吴振磊:《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西方经济学城乡管理理论述评》,《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10期。
    ④ 刘荣增等:《中国城乡统筹——城市增长管理视角》,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⑤ 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⑥ 奚建武、唐亚林:《复合型二元结构:考察城乡关系的新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① 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 王勇辉等著:《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③ 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3期。
    ④ 尚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
    ⑤ 毛丽芹:《中国西部特色城市化模式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⑥ 苑林、李继峰:《洛阳城市化模式研究》,《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⑦ 周英:《城市化模式选择:理论逻辑与内容》,《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3期。
    ⑧ 潘培坤、凌岩:《城镇化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9-108页。
    ⑨ 王家庭:《多重约束下“低成本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① 戴均良:《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体制创新》,《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② 孔祥云、王小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若干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③ 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期。
    ④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⑤ 秦震:《论中国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模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⑥ 王家庭:《多重约束下“低成本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⑦ 辜胜阻、成德宁:《户籍制度改革与人口城镇化》,《》1998年第1期。
    ① 杨天兵:《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4期。
    ② 辜胜阻、郑凌云:《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素质与制度创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期。
    ③ 丁伟琼、王利民:《试论费孝通的城镇化思想》,《社会》2004年第11期。
    ④ 冯兰瑞:《城镇化如城市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4期。
    ⑤ 陈浩、郭力:《“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城市问题》2012年第2期。
    ⑥ 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⑦ 黄留国:《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模式、动力与保障》
    ① 钱振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27-30页。
    ③ 李珀榕:《中国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报告》,国家形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④ 潘培坤、凌岩:《城镇化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9-156页。
    ⑤ 尚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64-94页。
    ⑥ 张国富等著:《城乡一体化新趋势与协调机制建构》,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6页。
    ⑦ 王勇辉等著:《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① 石卿、马军:《城镇化水平的度量及其评价》,《统计与决策》1999年第12期。
    ② 肖万春:《论中国城镇化水平度量标准的合理化》,《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① 陈晓倩等:《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构建与案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4期。
    ② 聂苏、陈东明:《农村城镇化标准及评价指标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9期。
    ③ 肖万春:《论中国城镇化水平度量标准的合理化》,《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④ 石卿、马军:《城镇化水平的度量及其评价》,《统计与决策》1999年第12期。
    ⑤ 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地理研究》2012年第7期。
    ⑥ 聂苏、陈东明:《农村城镇化标准及评价指标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9期。
    ⑦ 石卿、马军:《城镇化水平的度量及其评价》,《统计与决策》1999年第12期。
    ⑧ 姜爱林:《城镇化水平的五种测算方法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⑨ 王德成、张领先、王志琴:《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比较分析》,《农机化研究》2004年第3期。
    ① 石卿、马军:《城镇化水平的度量及其评价》,《统计与决策》1999年第12期。
    ② 仲盼、罗守贵:《中国城镇化水平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法》,《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3期。
    ③ 肖万春:《论中国城镇化水平度量标准的合理化》,《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④ 王文博,、蔡运龙:《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模糊综合评价》,《人文地理》2008年第1期。
    ⑤ 刘亚臣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 丁健:《现代城市经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 陈彦光、刘继生:《基于Beckmann模型的城镇化水平公式及其理论探讨》,《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③ 朱甫芹:《基于KPCA的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期。
    ④ 王景新等著:《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0页。
    ⑤ 刘子玉:《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应用》,《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⑥ 张明花:《福建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与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⑦ 童长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级及模式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0-73页。
    ① 张竟竟等:《城乡协调评价模式建构及应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
    ② 刘荣增等:《中国城乡统筹——城市增长管理视角》,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9-42页。
    ③ 吴永生等:《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动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4期。
    ④ 杨振宁:《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基于时间序列》,《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1期。
    ①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② 王小刚、王建平:《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③ 黄亚平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8期。
    ④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识误区的解析》,《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
    ⑤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⑥ 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4期。
    ⑦ 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东岳论从》2011年第8期。
    ① 陈晓莉:《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第4期。
    ② 李爱民:《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议》,《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
    ③ 魏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解决七个失衡问题》,《经济纵横》2013年第9期。
    ④ 陈伯庚、陈承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疑难问题探析》,《社会学科》2013年第9期。
    ⑤ 王超:《城镇化战略转型:系统关系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前沿》2013年第11期。
    ⑥ 林聚任、王忠武:《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⑦ 王倩、侯红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八大关系辨析》,《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⑧ 陶友之:《新型城镇化:目标、步骤、措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① 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4期。
    ② 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③ 宣晓伟:《过往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发的中央与地方放关系调整》,《改革》2013年第5期。
    ① 武廷海:《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市规划》2013年第11期。
    ① 唐文斌:《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的探讨》,《学术交流》1985年第3期。
    ① 方明、叶克林:《改革与新型城乡关系模式的建立》
    ① 党双忍:《创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城乡发展的战略要务》,《城市规划》
    ①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 [M].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2.116-118.
    ②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M].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4.8-9.
    ① Peter M. Garber. Famous First Bubbles[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0,4(2):35-54.
    ② Karl Shell, Joseph E.Stiglizt. The Allocation of investment in a Dynamic Econom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7,81 (4):592-609.
    ③ Peter Newman, Murray Milgate, John Eatwell.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Money and Finance[M]. Macmillan Press,1992.306.
    ① Blanchard Olivier J., Watson Mark W.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Financial Markets[A]. Paul Wachtel. Crisis in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ructure[C].Lexington,1982.295-315.
    ② Blanchard, O.J. and Fischer, S. Lectures on Macroeconomics[M].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89.257-261.
    ③ Weil, P..Confidence and the Real Value of Money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7,102:1-22.
    ① De Long J.Bradford, Shleifer Andrei, Summers Lawrence, Waldmann Robert J.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a, 98, (4):703-738.
    ① 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44-154,301-308.
    ① 顾基发,《综合评价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① 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① 郭亚军著,《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① 袁志发,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6-53,188-200,245-248.
    ①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① 王保进.多变量分析:《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4.
    ① 朱建平,靳刘蕊.经济预测与决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70-73,96-103.
    ① 李华,胡奇英.预测与决策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3-95.
    ②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8-103,122-151.
    [1]潘培坤、凌岩主编:《城镇化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2]张国富等著:《城乡一体化:新趋势与协调机制建构》,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4]董长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模式选择》,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5]刘荣增等:《中国城乡统筹——城市增长管理视角》,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6]吴振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经济纵横》2011年第8期。
    [7]费立群、滕翠华:《城乡产业一体化: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当代视界》,《.理论学刊》2010第1期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王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10]叶昌友、张量:《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求索》2009年第12期。
    [11]赵洋:《近30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研究综述》,《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4期。
    [12]石玉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及其启示》,《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
    [13]李建建等:《统筹城乡发展:历史考察与现实选择——以福建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张伟:《试论城乡协调发展及其规划》,《城市规划》2005年第1期。
    [15]佟光霁:《闭锁与破解——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协调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姜太碧:《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农村城镇化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第4期。
    [18]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基本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郭宁、吴振磊:《非均衡发展——均衡发展+城乡一体化:西方经济学城乡管理理论述评》,《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10期。
    [20]曹宗平:《中国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个新视角》,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1]奚建武、唐亚林:《复合型二元结构:考察城乡关系的新视角》,《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22]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3]王勇辉等著:《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24]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第3期。
    [25]尚娟:《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6]毛丽芹:《中国西部特色城市化模式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7]苑林、李继峰:《洛阳城市化模式研究》,《洛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28]周英:《城市化模式选择:理论逻辑与内容》,《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3期。
    [29]王家庭:《多重约束下“低成本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0]戴均良:《城镇化发展战略与城市体制创新》,《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1期。
    [31]孔祥云、王小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若干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2期。
    [32]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1期。
    [33]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34]秦震:《论中国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模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35]辜胜阻、成德宁:《户籍制度改革与人口城镇化》,1998年第1期。
    [36]杨天兵:《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4期。
    [37]辜胜阻、郑凌云:《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素质与制度创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9期。
    [38]丁伟琼、王利民:《试论费孝通的城镇化思想》,《社会》2004年第11期。
    [39]冯兰瑞:《城镇化如城市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4期。
    [40]陈浩、郭力:《“双转移”趋势与城镇化模式转型》,《城市问题》2012年第2期。
    [41]黄留国:《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模式、动力与保障》
    [42]钱振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43]李珀榕:《中国城镇化建设模式研究报告》,国家形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
    [44]石卿、马军:《城镇化水平的度量及其评价》,《统计与决策》1999年第12期。
    [45]肖万春:《论中国城镇化水平度量标准的合理化》,《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46]陈晓倩等:《城镇化水平测定方法构建与案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4期。
    [47]聂苏、陈东明:《农村城镇化标准及评价指标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9期。
    [48]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地理研究》2012年第7期。
    [49]姜爱林:《城镇化水平的五种测算方法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50]王德成、张领先、王志琴:《城镇化水平计算方法比较分析》,《农机化研究》2004年第3期。
    [51]仲盼、罗守贵:《中国城镇化水平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法》,《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3期。
    [52]王文博,、蔡运龙:《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模糊综合评价》,《人文地理》2008年第1期。
    [53]刘亚臣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
    [54]丁健:《现代城市经济》,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陈彦光、刘继生:《基于Beckmann模型的城镇化水平公式及其理论探讨》,《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3期。
    [56]朱甫芹:《基于KPCA的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统计与决策》2004年第1期。
    [57]刘子玉:《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及应用》,《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8]张明花:《福建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与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59]张竟竟等:《城乡协调评价模式建构及应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2期。
    [60]吴永生等:《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动态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4期。
    [61]杨振宁:《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研究——基于时间序列》,《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1期。
    [62]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63]王小刚、王建平:《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党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发展》,《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64]黄亚平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异地城镇化的特征及趋势》,《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8期。
    [65]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识误区的解析》,《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2期。
    [66]倪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具体路径与推进对策》,《江海学刊》2013年第1期。
    [67]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4期。
    [68]徐光平:《“十二五”时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东岳论丛》2011年第8期
    [69]陈晓莉:《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年第4期。
    [70]李爱民:《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议》,《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7期。
    [71]魏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解决七个失衡问题》,《经济纵横》2013年第9期。
    [72]陈伯庚、陈承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疑难问题探析》,《社会学科》2013年第9期。
    [73]王超:《城镇化战略转型:系统关系视角下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前沿》2013年第11期。
    [74]林聚任、王忠武:《论新型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新型城镇化的道路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75]王倩、侯红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八大关系辨析》,《中州学刊》2012年第5期。
    [76]陶友之:《新型城镇化:目标、步骤、措施》,《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77]宣晓伟:《过往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促发的中央与地方放关系调整》,《改革》2013年第5期。
    [78]武廷海:《建立新型城乡关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城市规划》2013年第11期。
    [79]唐文斌:《关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的探讨》,《学术交流》1985年第3期
    [80]方明、叶克林:《改革与新型城乡关系模式的建立》
    [81]党双忍:《创建新型城乡关系是城乡发展的战略要务》,《城市规划》
    [82]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83]顾基发,《综合评价方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84]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系统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85]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6]郭亚军著,《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7]袁志发,周静芋.《多元统计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8]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89]王保进,.多变量分析:《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0]朱建平,靳刘蕊.经济预测与决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91]李华,胡奇英.预测与决策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9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3]杜栋、庞庆华、吴炎编著,《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94]傅德印.《EXCEL与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95]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6]高祥宝,董寒青《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7]林震岩.《多变量分析—SPSS的操作与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8]赵崸,王小林.《城市发展水平主成分分析》.理论探讨,2011(03)
    [99]卢纹岱主编,《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第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100]丁国盛、李涛编著,《SPSS统计教程—从研究设计到数据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1]刘大海等编著,《SPSS15.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02]傅德印、刘晓梅,《预测方法与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103]王振龙,《时间序列分析》.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104]Richard A Johnson, Deanichern. Applied Variate Staistical Analysis.4th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N J:-Hall,Inc,1998
    [105]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 [M].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2.
    [106]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107]Programme[M].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2004
    [108]De Long J.Bradford, Shleifer Andrei, Summers Lawrence, Waldmann Robert J.Noise trader risk in financial marke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
    [109]Blanchard Olivier J., Watson Mark W. R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Financial Markets[A]. Paul Wachtel. Crisis in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ructure[C].Lexington,1982.
    [110]Weil, R.Confidence and the Real Value of Money in an Overlapping Generation Model[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87
    [111]Peter M. Garber. Famous First Bubbles[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0
    [112]Karl Shell, Joseph E.Stiglizt. The Allocation of investment in a Dynamic Economy[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67
    [113]Peter Newman, Murray Milgate, John Eatwell. 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Money and Finance[M]. Macmillan Press,1992
    [114]Anderberg,M.R.,Cluster Analysis for Applications,NY:Academic Press, 1979.
    [115]David R. Anderson, Dennis J.Sweeney, Thomas A.Williams《Essentials of Statistics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 China Machine Press 2002.
    [116]Damodar N. Gujarati. Basic Econometrics (4th Edition). New York:McGraw-Hill, 2004.
    [1]G E. P. Box, D. A. Pierce. Distribution of Residual Autocorrelations in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Time Series Model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1970.
    [117]T. S. Breusch. Testing for Autocorrelation in Dynamic Linear Models. 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 1978.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