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互动演进规律,不仅对复原长江中游古代的人地关系具有意义,而且对当代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立足考古学,借以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及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以期复原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生态文化,并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揭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即人地互动规律。
     第一章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第四纪生态环境变迁进行了复原研究。
     本文认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地形、地貌基本接近现在,只是河流有摆动,湖泊有涨落变化。新石器时代大部分处在全新世的大暖期,气候一直趋向温暖湿润,但其间也有冷暖期交替变化。10000a.B.P~8500a.B.P为温暖期,8500a.B.P~7800a.B.P为降温期,7800a.B.P~5600a.B.P为温暖期,5600a.B.P~5400a.B.P为降温期,5400a.B.P~4700a.B.P为温暖期,4700a.B.P~4200 a.B.P为降温期,4200a.B.P~3000a.B.P为温暖期。气候的波动直接影响河流、湖泊的水文及动植物的种属和分布的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变迁。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及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催生文化和促使文化演替。长江中游的气候变化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存在同步性,气候适宜期,社会稳定,文化发展繁荣;气候波动期,社会动荡,文化出现倒退甚至衰落。文化的新旧交替往往出现在冷暖期的转换期。
     第二章从稻作的起源、稻作农业的发展、区域生计类型的形成、手工业生产等方面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生计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复原研究。
     本文认为稻作起源是客主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诱因,解决人口增长的压力是稻作起源的直接动因,而人类的生产力及技术水平则是稻作起源的动能。综合考察得出结论:长江中游的南岭以北地区是稻作的起源地,而适宜水稻种植的洞庭湖平原则是稻作农业的主要发展区。稻作农业的初步发展在城背溪文化晚期至皂市下层文化时期,主要表现是定居农业居落的出现、古栽培稻的多向分化、稻作农具的细化、稻作农业区的向外扩展。汤家岗文化至大溪文化时期出现了水田灌溉系统,稻作农业区的格局基本形成。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水稻得到优选改良,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本文认为区域生计类型的形成与生态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局域地形地貌的差异、生态资源的多样性是形成不同的区域生计类型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各个区域食物遗存、生产工具的种类、数量统计分析结果看,以高山、峡谷和森林为主的峡江区呈现渔猎为主的生计类型,以河谷平原和中山坡地为主的汉水中游区呈现以水旱作物种植兼作的生计类型,而以低岗、湖沼、平原为主的两湖平原则呈现水田农业生计类型。
     本文认为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则是区域手工业类型差异产生的原因之一,峡江区有丰富的石料,石器制造成为峡江区的主要手工业,并可能用于交换,陶器制作则相对落后;汉水中游区既有石料也有泥土,所以,汉水中游的石器制造业和陶器制造业并举,但汉水中游的手工业生产品主要是满足内部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两湖平原有着丰富的泥土资源,但缺乏石料,因此,手工业以陶器制造为主,并可能用于贸易,虽然无石器制造作坊,但家庭制作的石器都较精致表明石器的珍贵和使用持久。
     第三章采用统计学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长江中游的聚落遗址的时空分布、聚落类型分布、聚落的结构功能布局以及聚落的规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本文认为,从时间上看,各个不同文化时期或同一文化时期不同发展阶段聚落数量的变化与生态环境要素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具有同步性,气候稳定期,聚落数量增多;气候波动期,聚落数量减少。从空间上看,气候适宜期,聚落呈扩散式的分布;气候反常期,聚落呈聚集式的分布。而聚落分布密度的变化以及分布区域的变化与各个时期文化中心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文化中心转移到哪个区域,哪个区域的聚落分布密度就增大。同一时期区域聚落分布的密度又随距离中心区域的远近距离发生变化,距离越近,密度越大;距离越远,密度越小。
     本文认为,聚落类型的分布与人类的生存需求有很大的关系,水、食物、安全是人类选择居住环境的三个主要因素,由此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居住环境。农业聚落选择地势平坦、河湖交错、土质肥沃的河谷平原地区生活;渔猎聚落则选择林木繁盛、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山涧河岸生活。房屋的建造方式和结构则与各个区域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有关,地形宽阔、暖湿的两湖平原流行经过防潮处理的方形庭院式房屋,地形狭窄、温凉的汉水中游流行圆形或长条形房屋的建筑形式。聚落内部的空间布局则是依不同的功能而安排,功能区域的布局则是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情形而为,不同的需求结合不同的地形、地貌构成不同的功能区的划分。总的原则是满足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的便利条件而极少去改变环境。这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以适应自然为主,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的生态思想。
     第四章从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着重分析了区域大生态系统及局域微生态系统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特色形成中所起的制约作用,并论述了地理通道在区域考古学文化交流中的促进作用。
     本文认为,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发展道路上具有自我发展为主,融通外来文化为辅的双重文化特色。在文化结构上既有整体上的共同性特点又有局域差异性特点,整体共同性特点表现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主体独立发展,一脉相承,自成一体;局域差异性特点表现为文化的局域流变和地域性结构差异。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特点是文化共同性特点形成的基础,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结构差异又是局域文化类型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通道在文化的交流与融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This article based upon the archaeology,complemented by the theories,the method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from the geology,the geography,the ecology and the statistics,ha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cultur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Neolithic age from omni-direction,with a view to recover the Neolithic ecological cultur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and further discussed the rul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ade on the form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the function,thus reveal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ultural success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first chapter utilizing the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results,has conducted the restoration researches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vicissitude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Quaternary period.Our opinion is tha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vicissitude has had certain influence to humanity's life,the production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thus impelled the birth of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succession.There was a synchronism between cultural succession and climatic changes. In suitable climatic period,society was stable and culture developed lushly.In fluctuant climatic period,the society was turbulent,and culture appeared retrogression,even decline.The new culture replacing old culture frequently happened in the conversion period of climate from cold to warm.
     The second chapter ha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velihood economy and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agriculture,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livelihood types, handicraft product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Neolithic Age.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vicissitude was the main cause of rice agricultural origin,and dealing with population growth pressure was the direct agent,but humanity's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technical level were the kinetic energy.The comprehensive survey drawed the conclusion:the north region of South mountain was one of the source areas where the rice agriculture came into being,but Dongting Lake plain was the main development area where was a suitable paddy area.There were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gional livelihood typical form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e difference of confined terrain landform,as well as the multiplicity of ecological resources was the primary cause of forming different regional livelihood types,and the unbalance of resources distribution was one of the reasons which the difference of regional handicraft types produced.
     The third chapter using statistics and the method of spatial analysi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space and time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al ruins,the settlemental typical distribution,the settlemental structure function layout,as well a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settlemental combination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This article believed that surveyed from the time,settlemental quantity change in different cultural period or different development phase of the identical cultural period and the essential factor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pecially the climatic change had the synchronism.In the stable climatic period,settlemental quantities increased,but in wavy climatic period,settlemental quantities reduced.Looked from the space,in the suitable climatic period,the settlement assumed the proliferation-like distribution,but in the unusual climatic period,the settlement assumed the accumulation-like distribution.The settlemental density of distribution change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nge had the uniformity with each time cultural center change.The settlemental typical distribution and humanity's survival demands had essential relations.The water,food,safety were the three primary factors that humanity chosed the environment,thus formed various environmental type.The internal settlemental space layout wa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function,but the regional function layout accommodated natural terrain.The total principle was meeting the needs of humanity,
     The fourth chapter embarking from the ecology system theory viewpoint,has emphatically analyzed confine rule that the macro ecosystem and the micro ecosystem made on formation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 Neolithic Age,and expounded the promoting rule that geographical channel made on exchange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 among different areas.
引文
ⅰ 叶笃正主编:《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一),气象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ⅱ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9年,第181页。
    ⅰ 资料来自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网站 http://www.globalchange.ac.cn/zhishipingtai.htm。
    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球变化: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ⅲ 汤卓炜编著:《环境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ⅳ 杨晓燕、夏正楷:《中国环境考古学研究综述》,《地球科学进展》第16卷,2001年第6期。
    ⅰ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1989年。
    ⅱ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9年,第118-177页。
    ⅰ[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著、姜智秦译:《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ⅰ Herz N,Garrison E G.Geological Methods for Archaeology.New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293.转引自杨晓燕等:《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2005年第2期。
    ⅱ 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ⅲ(美)朱利安·H·斯图尔特(Julian H Steward)著,潘艳 陈洪波译,陈淳校:《文化生态学》,《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
    ⅳ Binford,L..Archaeology as anthropology.American Antiquity 28:217-25.1962.
    ⅴ Butzer K.W..Environment and Archaeology.Chicage:Aldlne Pub Co.1964.
    ⅰ Coe M D,Flannery K V.Early Cultures and Human Ecology in South Coastal Guatemala.Washington Smithsonian Press,1967,.P136.
    ⅱ Fedelc F G.Sediments as Paleo-Lland Segments:The Excavation Side of Study.In:Davidson D A,ShackleyML,cds.Geoarchaeology:Earth Scieace and the Past.London:Duckamorth,1976.23-48.转引自杨晓燕等:《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2005年第2期。
    ⅲ 杨晓燕等:《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2005年第2期。
    ⅳ Fedele F G.Sediments as Paleo-Lland Segments:The Excavation Side of Study.In:Davidson D A Shackley M L,eds.Geoarchaeology:Earth Science and the Past.London:Duckworth,1976.P23-48.
    ⅴ Reitz E J,Newsom LA,Scudder S J.Issues ia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In:Reitz E J,Newsom LA,Scudder S J,eds.Case Studies in Eavironmental Archaeology.NewYork and London:Plennum Press,1996.P1-16.
    ⅵ 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ⅶ Dincauze D F.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Principles and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588.
    ⅷ 杨晓燕等:《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1卷,2005年第2期。
    ⅰ 安特生:《中华远古之文化》,《地质汇报》,1923年第5期,第11-12页。
    ⅱ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62-164页。
    ⅲ 胡厚宣;《卜辞中所见之殷代农业》,民国三十三年,收入《甲骨学商史论丛》(二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ⅳ 德日进、杨钟健:《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中国古生物志》丙种第十二号第一册,1936年。杨钟健:《安阳殷墟扭角羚之发现及其意义》,《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1948年。杨钟健、刘东生:《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补遗》,《中国考古学报》第四册,1949年。
    ⅴ 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2卷,1960年第1期。
    ⅵ 周昆叔:《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孢粉分析》,《考古》1963年第9期。
    ⅶ 竺可祯:《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
    ⅷ 周昆叔:《北京环境考古》,《第四纪研究》1989年第1期。
    ⅰ 周昆叔:《<环境考古学>序》,《中原文物》2004年第1期。
    ⅱ 曹兵武:《环境考古学论纲》,《东南文化》2001年第1期。
    ⅲ 王青:《环境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华夏考古》2004年第1期。
    ⅳ 曹兵武:《环境考古学论纲》,《东南文化》2001年第1期。
    ⅴ 袁靖:《环境考古学研究》,《中国文物报》1997年12月7日。
    ⅵ 王青:《环境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华夏考古》2004年第1期。
    ⅶ 王青:《环境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华夏考古》2004年第1期。
    ⅷ 见汤卓炜编著:《环境考古学》序,科学出版社,2004年。
    ⅸ 杨晓燕、夏正楷、崔之久:《环境考古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1卷,2005年第2期。
    ⅰ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项目,由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任总编。《文库》分综论(季羡林主编)、学术思想(汤一介主编)、文物考古(俞伟超主编)、民族宗教(张正明主编)、经济科教(章开沅主编)、文学艺术(袁行霈主编)、社会生活(冯天瑜主编)等7大系列。共52本论著,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文学、艺术、宗教、民族、地理、风俗习惯的研究成果于一体,共2000余万字,代表了目前长江文化研究的量高学术水平。
    ⅱ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学界都力举黄河文明一元论,其原因是以夏商作为文明的起点,以及受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中关于社会发展过程的“三段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国家起源》学说中的“国家形态论”、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的“文字、青铜器、城市”的文明标志论的影响。
    ⅲ(日)贝冢茂树;《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5、6期,第144-153页。季羡林:《中国古史应该重写》,载《谈国学》,华艺出版社,2008年,第51、52页。
    ⅳ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1-211页。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9年,第118-177页。
    ⅰ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刊载同上。
    ⅱ 杨权喜:《试论城背溪文化》,《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ⅲ 李文杰:《试论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的关系》,《考古》1979年第2期。
    ⅳ 王劲:《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综述》,《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ⅱ[英]泰勒著,连树生译:《原始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ⅲ 见本章五之相关概念梳理。
    ⅰ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华厦出版社,1990年,第729页。
    ⅱ 江伟钰、陈方林主编:《资源环境法词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
    ⅰ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4-65页。
    ⅱ 沈玉昌:《江汉河谷地貌及其发育史》,《地理学报》第22卷,1956年第4期。
    ⅲ 叶学齐等:《湖北省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ⅰ 杨怀仁:《荆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见杨怀仁等编《环境变迁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9-51页。
    ⅱ 李长安:《桐柏—大别山掀斜隆升对长江中游环境的影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23卷,1998年第6期。
    ⅲ 朱永其等:《关于东海大陆架晚更新世最低海面》,《科学通报》1979年第7期。
    ⅳ 杨达源:《晚更新世冰期最盛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环境》,《地理学报》第41卷,1986年第1期。
    ⅰ 杨怀仁:《荆江地貌与第四纪地质》,见杨怀仁等编《环境变迁研究》,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9-51页。
    ⅱ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64-65页。
    ⅲ 金伯欣主编:《江汉湖群综合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3-35页。
    ⅳ 邓红兵:《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31页。
    ⅰ 徐瑞瑚、谢双玉、赵艳:《江汉平原全新世环境演变与湖群兴衰》,《地域研究与开发》第13卷,1994年第4期。
    ⅱ 金伯欣主编:《江汉湖群综合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33-35页。
    ⅲ 蔡述明等:《全新世江汉湖群的环境演变与未来发展趋势》,《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第96-100页。
    ⅰ 张晓阳、蔡述明、孙顺才:《全新世以来洞庭湖的演变》,《湖泊科学》第6卷,1994年第1期。
    ⅰ 蔡述明、官子和、孔昭宸、杜乃秋:《从岩相特征和孢粉组合探讨洞庭盆地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海洋与湖沼》第15卷,1984年第6期。
    ⅱ 康悦林:《江汉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与古气候分期》,《湖北地质》第1卷,1987年第1期。
    ⅰ 刘会平:《长江流域第四纪孢粉植物群与古环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5卷,1991年第2期;阊国年:《长江中游湖盆扇三角州的形成与演变及地貌的樽现与模拟》,测绘出版社,1991年。
    ⅱ 朱育新等:《江汉平原沔城M1孔的沉积特征与古环境重建》,《地质力学学报》第3卷,1997年第4期。
    ⅰ 张文卿、贾淑琴、李继新、郑军:《武汉地区第四纪以来的孢粉维合及其环境意义》,《地球学报》(增刊)第20卷,1999年。
    ⅰ 来红州、莫多闻、李新坡:《洞庭盆地第四纪红土地层及古气候研究》,《沉积学报》第23卷,2005年第1期。
    ⅰ 蔡述明、官子和、孔昭宸、杜乃秋:《从岩相特征和孢粉组合探讨洞庭盆地第四纪自然环境的变迁》,《海洋与湖沼》第15卷,1984年第6期。
    ⅱ 杨达源、韩辉友、吴新哲:《气候变化对荆江变迁的影响》,见杨怀仁、唐日长主编:《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第159-177页。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孢粉实验室:《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探讨》,《文物》1990年第8期。
    ⅱ 南京大学地理系:《胡家屋场遗址孢粉分析》,《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每第2期。
    ⅳ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ⅰ 贾兰坡、张振标:《河南渐川下王岗遗址中的动物群》,《文物》1977年第6期。
    ⅱ 陕西省考古所、商洛地区文管会:《陕西丹凤县巩家湾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6期。
    ⅲ 王红星:《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理研究》,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来刊发稿。
    ⅳ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太湖地区第四纪沉积的饱粉组合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地理科学》第3卷,1983年第1期。
    ⅰ 唐领余、沈才明:《江苏北部全新世高温期植被与气候》,见施雅风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89页。
    ⅰ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ⅰ 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纪略》,《文物》1961年第11期;四川省博物馆:《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ⅱ 石龙过江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湖北京山、天门考古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
    ⅲ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ⅳ 李文杰:《试论青龙泉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庙底沟二期的关系》,《中国考古学第二次年会论文集》(1980年),文物出版社,1982年。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ⅱ 同上。
    ⅲ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载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ⅳ 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刊载同上。
    ⅴ 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ⅰ 尹检顺:《论鄂西与洞庭湖区析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序列及相互关系》,《江汉考古》1998年第2期。
    ⅱ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文物管理所:《湖南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ⅲ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科学出版社,1999年。
    ⅳ 严文明:《史前稻作农业遗存的新发现》,《江汉考古》1990年第3期。
    ⅴ 陈铁梅,《彭头山遗址陶片和我国最早水稻遗存的加速器质谱14C测年》,《文物》1994年第3期。
    ⅵ 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载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ⅶ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载于《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ⅷ 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ⅸ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石门皂市下层新石器遗存》,《考古》1986年第1期。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ⅱ 何介钧:《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ⅲ 张春龙:《皂市文化初论》,《一剑集》,北大八六届毕业十周年文集,1996年2月。
    ⅳ 罗仁林:《试论皂市下层文化的分期及相关问题》《湖南考古辑刊》第6集。
    ⅴ 孟华平:《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ⅰ 尹检顺:《试析湖南洞庭湖地区皂市下层文化的分期及其文化属性》,《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
    ⅱ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科学出版社,2004年。
    ⅲ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秭归朝天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ⅰ 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ⅱ 杨权喜:《试论城背溪文化—长江文化探源之一》,《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ⅲ 孟华平:《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ⅳ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ⅴ 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牡,1996年。
    ⅵ 尹检顺:《论鄂西与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序列及相互关系》,《江汉考古》1998年第2期。
    ⅶ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再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刊载同上。
    ⅷ 杨权喜:《试论城背溪文化》,《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ⅰ 1978年安乡县汤家岗遗址和1979年澧县丁家岗遗址的发掘,在其下层及早期墓葬中发现一类较湖北枝江关庙山大溪文化一期更早且特征独具的文化遗存。主持发掘的何介钧先生当时就觉察到,这类遗存“要比关庙山第六、七层和蔡台第五层时代更早,并可以预期,随着发掘资料的日益丰富,极有可能独立为一种新的文化”。之后,在湖北秭归柳林溪、朝天嘴,宜昌孙家河、金子山等地发现了相近的文化遗存。而在洞庭湖地区的华容刘卜台、南县新湖、安乡划城岗、澧县城头山等遗址,再一次发现了该类遗存,并且都提供了被大溪文化叠压的地层关系。当时,有关这类遗存的文化属性争论较大,有认为划归大溪文化肇始期更为稳妥,有认为是前一种文化的尾闾或两种文化的过渡。直到九十年代未,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湖南考古界才明确提出,这是一个介于皂市下层文化和大溪文化之间并与大溪文化有较多联系的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并建议以发现最早、内涵最典型的汤家岗遗址来命名这一文化。
    ⅱ 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ⅲ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0年第4期。
    ⅰ 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ⅱ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
    ⅲ 湖南省文物普查办公室:《湖南临澧县早期新石器文化遗存调查报告》,《考古》1986年第5期。
    ⅳ 王杰所指的汤家岗文化实际上包括了汤家岗一至三期,非本文所指汤家岗文化。见王杰:《试论湖南大溪文化》,《考古》1990年第3期。
    ⅰ 何介均:《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2-163页。
    ⅱ 黄陂县文化馆:《黄陂境内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ⅲ 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64-166页。
    ⅳ 四川省长江流域文物保护委员会文物考古队:《四川巫山大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纪略》,《文物》1961年第11期;四川省博物馆:《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ⅰ 季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何介均:《关于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的分期问题》,《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ⅱ 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向绪成:《论大溪文化关庙山类型》,《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ⅲ 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早期有人称为红花套类型,见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
    ⅳ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早期有人称为汤家岗类型,其中包括汤家岗遗址一期。见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与分期》,《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近年有人称为划城岗类型,见郭伟民:《洞庭湖区大溪文化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
    ⅴ 张绪球:《江汉东部地区新机器时代文化初论》,《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4期。
    ⅵ 王杰:《试论湖南大溪文化》,《考古》1990年第3期。王杰所指的汤家岗文化实际上包括了汤家岗一至三期。
    ⅶ 孟华平:《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ⅷ 郭伟民:《论堆子岭文化》,《江汉考古》2003年第2期。
    ⅰ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ⅰ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王劲:《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综述》,《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ⅱ 张云鹏:《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收获(1955~1965)》,《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ⅲ 何介均:《论屈家岭文化划城岗类型的分期》,《考古》1989年第4期。
    ⅳ 樊力:《论屈家岭文化青龙泉二期类型》,《考古》1998年第11期。
    ⅴ 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ⅰ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第一辑,岳麓书社,1982年。
    ⅱ 沈强华:《试论屈家岭文化的地域类型》,《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ⅲ 祁国钧:《试论屈家岭文化的类型与相关问题》,《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
    ⅳ 石龙过江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湖北京山、天门考古发掘简报》,《考古通讯》1956年第3期
    ⅴ 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ⅵ 何介均:《长江中游原始文化初论》,《湖南考古辑刊》第一辑,岳麓书社,1982年。
    ⅶ 杨权喜:《当阳季家湖古城试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0年第2期。
    ⅷ 李文杰:《试论青龙泉文化与屈家岭文化、庙底沟二期的关系》,《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1980),文物出版社,1982年。
    ⅸ 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文物》1981年第6期。
    ⅰ 湖北省博物馆:《房县七里河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ⅱ 李龙章:《浅议石家河文化》,《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ⅲ 石家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8期。
    ⅳ 王红星:《石家河文化初论》,见《文物与考古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分布和类型》,《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ⅰ 何介均:《石家河文化浅析》,见《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ⅱ 石家河考古队:《石家河遗址群调查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275页。
    ⅲ 韩建业、杨新改:《王湾三期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
    ⅳ 孟华平:《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ⅴ 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上),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346-347页。
    ⅵ 王劲,《后石家河文化的定名问题》,《江汉考古》2007年第1期。
    ⅶ 何介均:《石家河文化浅析》,见《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彭明麒:《石家河文化典型陶器及相关问题》,《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一),武汉大学校报编辑部出版,1987年7月。
    ⅷ 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分布和类型》,《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ⅸ 方酉生:《论湖北龙山文化》,《江汉考古》1985年第1期。
    ⅹ 李龙章:《浅议石家河文化》,《江汉考古》,1985年第3期。
    ⅹⅰ 王红星:《石家河文化初论》,见《文物与考古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ⅹⅱ 张绪球:《石家河文化的分期分布和类型》,《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ⅰ 何介均:《石家河文化浅析》,见《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齐鲁书社,1993年。
    ⅱ 白云:《关于“石家河文化”的几个问题》,《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ⅲ 孟华平:《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ⅰ Childe V.G.,Man makes himself.London,Wattsl,1948.
    ⅱ Wright,G.A.,Origin of Food production in Southwesten Asia:A Survey of Ideas.Current Anthropology,1992.Vol.33(1):109-139.
    ⅲ Candolle,A.d.,Origin of cultivated plants.London:Kegan Paul,Trench.1884.
    ⅰ Bender,B.,Gahter-hunter to farmer:a social perpective.World Archaeology,1978.10(2):204-222.
    ⅱ 路易斯·宾福德(美)著、曹兵武译:《后更新世的适应》。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P267-292。
    ⅲ Flannery,K.V.,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1973.(2):271-310.
    ⅰ Cohen.M.N.,The Food Crisis in Prehistory.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7.Cohen,M.N.and Armelagos,G.J.Paleopathology at the origtns of agricultur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4.贾里德·戴蒙德(美)著、高星译:《人类史上最大的失误》,见中图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P312-322。
    ⅱ P.C.切塔吉(印度)著、陈基灿译:《食物质量从采集和狩猎到农业的变迁:民族志的重建》。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P264~267。
    ⅲ Rdeeing,R.W.A General Explanation of Subsistence Change:From Hunting and Gathering to Food Production.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oaeology,1988.7:56-97.
    ⅳ Bronson,B.,The Earliest Farming:Demograpgy as Cause and Gonsequence.
    ⅰ Henry,D.O.,Considering a Universal Cause for Agriculture.From Foraging to Agriculture.TheLevant at the End of the Ice Age.Philsdeophy:Univ.of Pennsylvam Press,1989.228-236.
    ⅱ Green,S.W.Toward a General Modle of Agricultural systems.Methodand Theory Vol.3(Ed) Schiffer,M.B.,Acade mic Press,311-355.
    ⅲ Rindos,D.,Symbiosis,Instabillty,and the Oringins and Spread of Agriculture:A New Model.Current Anthpology,1980.21(6):751-772.RiMes,D.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Academic Press.1984.Blumler,M.A.and Byrne,R.The Ecological Genetics of Domestic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Agri culture.Current Anthropology,1991.32(1):2554.O'Brien MJ.and Wilson,H.A Paradigmatic Shift in the Search for the Origin of Agriculture.American Anthropoio gist,1988.90(4):958-965.
    ⅰ Kabo,V.,Tne origins of the Food-producing Economy.Current Anthropology,1985.26(5):601-616.Bender,B.Gahtet-hunter to fainter:a social perpective.World Archaeology,1978.10(2):204-222.Green S.W.Toward a General Model of Agricultural systems.Method and Theory.3(Ed) M.B.schiffer,Academic Press,311-355.
    ⅱ 布赖思·海登(加)著、陈淳译:《驯化的模式》。《农业考古》1994年第1期,P25-40。
    ⅲ 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的“富裕的食物采集文化”》。《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P190-205。
    ⅰ Harris,D.R.New Light on Plant Domestic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A Review.Geographi cal Review,1967.57(1):90-107.Cohen,D.J.,The origins of Domesticated Cereals and the Pleistocene-Holocene Transition in East Asia.The Rev iew of Archaeology.1998.19(2):22-29.
    ⅱ McCorriston,J.and Hole,F.,The Ecology of Seasonal Stress and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in the Near East.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91.93(1);46-49.
    ⅲ 华南说:此说是著名农学家丁颖教授率先提出来的。丁氏通过对我国浩瀚的古文献进行爬梳,“因而认定我国稻作可能发轫于距今5000年前的神农时代,扩展于4000年前的禹稷时代”,“我国的栽培稻是起源于华南”、“为世界稻作最古的国家”(《农业学报》第8卷第3期,1957年)。丁先生的观点得到了童恩正教授的支持,也认为中国栽培稻“可能是在纬度较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地区。”(《农业考古》1984年和1989年第2期)。日本学者安藤广太郎先生和我国的李润权先生也主张华南是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李氏指出:“在我国范围内追溯稻作栽培的起源中心应该是江西、广东和广西三省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多作努力,其中西江流域是最值得重视的,”(《农史研究》第5辑,1985年)。
    ⅳ 云贵高原说:此说以我国柳子明教授和日本渡部忠世教授为代表。渡部氏提出亚洲稻起源于“阿萨姆·云南”;柳氏则主张源自云贵主高原,然后“沿着西江、长江及其发源于云贵高原的河流顺流而下,分布于其流域或平原地区各处”。(《遗传学报》第2卷第1期,1975年;渡部忠世:《稻米之路》)汪宁生、李昆声认为云南拥有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多达15000余种,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现有稻种资料达3000多个品种,从海拨40米直到2600米都有分布,更因其地理环境、气候和特点,云南成为作物变异的中心,因之稻作起源于云南的可能性最大(《思想战线》1977年第1期;《云南社会科学》,1981年)。日本的鸟越宪三郎便直接了当地主张稻作是起源于滇池一带。游修龄教授根据酶谱变异分析,也倾向西南起源中心说,并认为从此中心“分为两路沿金沙江四川长江上游;…直至陕西;中路从粤北、桂北经汀赣至华中,然后至黄河中游;东路沿海则在太湖地区形成独特的内容丰富的中心”。(在《中国农史》1986年第1期)
    ⅴ 黄河下游说:这是李江浙在《大费育稻考》(《农业考古》1986年第2)文中提出的,李氏主张“中国稻作的创始人是秦之先人大费,发源地是其族居地在今日鲁南、苏北和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地区,时间大约是至少在距今7800年”。
    ⅰ 卫斯:《关于中国稻作起源地问题的再探讨》,《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
    ⅱ 王海明:《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与考古发掘》,《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ⅲ 向安强:《长江中游是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祥地》,《农业考古》,1998年第1期。
    ⅳ 陈淳:《稻作、旱地农业与中华远占文明发展轨迹》,见陈淳著《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482页;陈淳:《最佳觅食模式与农业起源研究》,见上同书。
    ⅰ Childe V G.,Man makes himself.New York,Mentor,1951.
    ⅱ Candolle,A.d.,Origin of cultivated plants.London:Kegan Paul,Trench.1884.
    ⅲ 王红星:《驯化水稻和稻作农业的源地研究》,《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ⅳ 龚子同、陈鸿昭、袁大刚、赵玉国、吴运金、张甘霖:《中国古水稻的时空分布及其启示意义》,《科学通报》第52卷,2007年第5期。
    ⅰ 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组:《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普查与考察》,《中国农业科学》1984年第6期。
    ⅱ 同上。
    ⅰ 郭文韬:《试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http://www.agri-history.net。
    ⅱ 袁家荣:《:玉蟾岩获水稻起源重要新物证》,《中国文物报》1996年3月3日第1版。
    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放射性碳素测定报告(二四)》,《考古》1997年第7期,第38页。
    ⅰ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试掘》,《考古学报》1963年第1期;江西省博物馆:《江西万年大源仙人洞洞穴遗址第二次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12期。
    ⅱ 刘诗中:《江西仙人洞和吊桶环发掘获重要进展》,《中国文物报》1996年1月28日。
    ⅲ 赵志军:《吊桶环遗址稻属植硅石研究》,《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5日。
    ⅳ 盛丹平、郑云飞、蒋乐平:《浙江浦江县上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长江下游万年前稻作遗存的最新发现》《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
    ⅰ 英德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编:《英德史前考古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ⅱ 张正洪等:《英德牛栏洞史老墩遗址发掘有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20日。
    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ⅳ 同上。
    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跨湖桥—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ⅱ 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12月版,第88页。
    ⅲ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科学出版社,2001年。
    ⅳ 罗家角考古队:《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张明华:《罗家角遗址的动物群》,均载《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文物出版社,1981年11月版。
    ⅴ 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浙江省博物馆自然组:《:河姆渡遗址动植物遗存的鉴定研究》,《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ⅵ 李洪甫:《连云港地区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ⅱ 魏京武等:《从考古资料看陕西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ⅲ 同上。
    ⅰ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县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ⅱ 许春华、张银运、陈才弟 方笃生:《安徽巢县发现的人类枕骨化石和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学学报》1984年第3期。
    ⅲ 裴文中、吴汝康:《资阳人》,科学出版社,1957年。
    ⅰ 引自陈淳:《最佳觅食模式与农业起源研究》,《农业考古》1994年第3期。
    ⅱ 有学者认为最先是英国人卡莱尔1888年提出的中石器概念,后布朗(J.A.Brown)的一篇讨论石器时代的文章中对石器时代四分法中正式提出。也有学者认为是由韦斯特罗普最早提出。尽管在谁提出这一概念上在分歧,但欧洲考古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石器时代是不同于新旧石器的一个独立的阶段。参见Brinford L R.,Post-Pleistocene adaptation,In:Binford L R eds.New Perspective in Archaeology.Chieago,Aldine,1988,313-341.Price T D.,Tne Mesolithic of Western Europe.Journal of World Prehtstory,1987,1(3):225-303.
    ⅲ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广西民族学院历史系:《广西柳州白莲洞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报告》,《南方文物考古》第一辑,1987年。
    ⅳ 柳州市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柳州市大龙潭鲤鱼嘴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考古》1983年9期。
    ⅴ 傅宪国:《临桂县大岩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
    ⅵ 谌世龙:《桂林庙岩洞穴遗址的发掘与研究》,《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ⅶ 邱立诚:《广东阳春独石仔洞穴文化遗址发掘简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0年第3期。
    ⅷ 邱立诚等:《英德云岭牛栏洞遗址》,《英德史前考古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ⅰ 张文绪、袁家荣:《湖南道县玉蟾岩古栽培稻的初步研究》,《作物学报》1998年第4期。
    ⅱ 湖南、湖北的考古调查资科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大量遗存发现于河流二级或一级阶地的网纹红土中。
    ⅲ 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海洋出版社,1992年。
    ⅰ 赵志军:《对华南地区原始农业的再认识》,《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
    ⅰ 早期人类的生存能力应该指人类应对自然环境的能力,包括应对恶劣气候、抵御疾病、防止其他动物的侵袭等。
    ⅰ 载能指一个区域利用生产技术而不破坏该地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水平。见Redding R W.,A general explanation of subsistence chang:from hunter-gathering to food production.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1988,7;56-97.
    ⅱ Parlman S M.,An optimum diet model,coast variability,and hunter-gatherer behavior.Advance in Archaeologyical Method and Theory,1980,3:257-310.
    ⅲ Bettinger R L.,Explanation/predictive models of hunter-gatherer adaptation.Advance in Archaeoloyical Method and Theory,1980,3:189-255.
    ⅳⅰ Redding R W.,A general explanation of subsistence chang:from hunter-gathering to food production.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1988,7:56-97.
    ⅰ Steward J H.,Cultural ecology.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D.L.Stills ed.1968,337-344.
    ⅰ 彭适凡、周广明:《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原文中将地层分为二期三段: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新石器时代早期早段、晚段。本文在引用时对时代划分略作变化。
    ⅱ 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是农业的发生,家养动物的出现。磨制石器和陶器不再是时代划分的标准。
    ⅲ 考古资料表明:在日本九州岛,距今12000年就出现了陶器,而九州岛的农业却发生在公元前400年。表明陶器的出现与农业没有必然联系。
    ⅳ Allan R.Holmberg.1969.Nomads of the Long Bow-The Siriono of Eastern Bolivia.Garden City,New York: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梁永佳等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华夏出版社,2002年。
    ⅰ Pyke G H.,Optimal foraging theory;a critical review.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84,15:532-575.
    ⅱ Stephcns D and Krebs J,1986.Foraging Theory.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ⅰ Bettinger R L.,Explanation/predictive models of hunter-gatherer adaptation.Advance in Archaeoloyical Method and Theory,1980,3:189-255.
    ⅱ 引自陈淳:《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468页。
    ⅰ 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12页。
    ⅱ 赵志军:《吊桶环遗址稻属植硅石研究》,《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5日。
    ⅰ 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12月版,第88页。
    ⅱ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科学出版社,2001年。
    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ⅳ 岳阳市文物工作队:《钱粮湖农场坟山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6辑,《求索》增刊,1994年。
    ⅴ 魏京武等:《从考古资料看陕西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ⅵ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东田丁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
    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文物出版社,2006年。
    ⅷ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0年第4期。
    ⅸ 郭胜斌:《汨罗市附山园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文物出版社,1995年。
    ⅹ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文物局:《秭归柳林溪》,科学出版社,2003年。
    ⅹ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8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工作队:《湖北枝江关庙山遗址第二次发掘》,《考古》1983年第1期。
    ⅹⅱ 林春:《长江西陵峡远古文化初探》,《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ⅹⅲ 纪南城文物考古发掘队:《江陵毛家山发掘记》,《考古》1977年第3期。
    ⅹⅳ 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监利柳关和福田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ⅹⅴ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松滋桂花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76年第3期。
    ⅹⅵ 湖北省博物馆:《秭归龚家大沟遗址的调查与试掘》,《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
    ⅹⅶ 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2期。
    ⅰ 荆门市博物馆:《荆门荆家城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ⅱ 荆门市博物馆:《荆门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88年第4期;荆门市博物馆:《湖北荆门市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92年第6期。
    ⅲ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ⅳ 安强:《湖南澧县都督塔原始农业遗存》,《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华容县文物管理所:《华容县刘卜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5辑,岳麓书社。
    ⅵ 郭胜斌:《湖南华容县车轱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ⅶ 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新晃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调查》,《考古》1992年第3期。
    ⅷ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ⅸ 原长办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中原文物》1989年第1期
    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枣阳雕龙碑》,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ⅹ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分队:《京山屈家岭》,1956年。
    ⅹⅱ 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京山朱家嘴新石器遗址第一次发掘》,《考古》1964年第5期。
    ⅹⅷ 荆州博物馆等:《湖北荆州市阴湘城遗址东城墙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5期;荆州博物馆等:《湖北荆州市阴湘城1995年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1期。
    ⅹⅳ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昌放廌台》,文物出版社,2003年。
    ⅹⅴ 刘玉堂、黄敬刚:《从考古发现看随的农业》,《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ⅹⅵ 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87年第2期。
    ⅹⅶ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澧县宋家台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第9辑,《求索》增刊,岳麓书社,1999年。
    ⅹⅷ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怀化高坎垅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2年第3期。
    ⅹⅸ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湖北分队:《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ⅹⅹ 丁颖:《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红烧土中的稻谷壳考查》,《考古学报》1959年第4期。
    ⅹⅹⅰ 华南农学院农业历史遗产研究室编:《农史研究》第2辑。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65页。
    ⅱ 裴安平:《彭头山文化的稻作遗存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农业考古》1989年第2期。
    ⅲ 裴安平:《:彭头山文化初论》《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6年12月版,第88页。
    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65页。
    ⅰ 张文绪、裴安平:《澧县梦溪八十垱出土稻谷研究》,《文物》1997年第1期。
    ⅱ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ⅱ 裴安平:《澧阳平原史前聚落形态特点与演变》,《考古》2004年第11期。
    ⅰ张应桥:《我国史前人类治水的考古学证明》,《中原文物》2005年第3期。
    ⅱ严文明:《中国史前稻作农业》,《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科学出版社,2000年。
    ⅲ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ⅳ岳阳市文物工作队等:《钱粮湖农场坟山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6辑,《求索》增刊,1994年。
    ⅴ魏京武等:《从考古资料看陕西古代农业的发展》《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ⅵ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ⅶ李洪甫:《连云港地区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
    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文物出版社,2006年。
    ⅰ 顾海滨:《湖南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水稻及其类型》,《考古》1996年第8期。
    ⅱ 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ⅲ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ⅰ 丁颍:《江汉平原新石器时代红烧土的稻谷壳考查》,《考古学报》1954年第4期。
    ⅱ 张绪球:《屈家岭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
    ⅲ 吴泽霖总纂:《人类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第225页。
    ⅰ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文物局:《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ⅱ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文物局:《秭归柳林溪》,科学出版社,2003年。
    ⅲ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秭归朝天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ⅳ 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江考古》,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ⅴ 同上,第143页。
    ⅵ 同上,第156页。
    ⅶ 同上,第171页。
    ⅷ 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宜昌中堡岛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ⅸ 宜昌地区博物馆:《宜昌县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ⅹ 陈家全、王善才、张典维:《清江流域古动物遗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ⅹⅰ 湖北省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宜昌中堡岛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ⅹⅱ 宜昌地区博物馆:《宜昌县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ⅱ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ⅲ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ⅳ 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队:《京山屈家岭》,1956年。
    ⅵ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浙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ⅶ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
    ⅷ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湖北分队:《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ⅸ 湖北省博物馆等:《房县七里河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3年第3期。
    ⅹ 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等:《西花园与庙台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ⅹ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枣阳雕龙碑》,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ⅹⅱ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渐川黄楝树遗址的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ⅹⅲ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湖北分队:《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ⅹ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枣阳雕龙碑》,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ⅹⅴ 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等:《西花园与庙台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ⅰ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湖北分队:《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ⅱ 同上。
    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枣阳雕龙碑》.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ⅰ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88-109页。
    ⅱ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64页。
    ⅲ 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海洋出版社,1992年。
    ⅰ 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宜昌中堡岛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ⅱ 湖北省博物馆:《宜昌杨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江汉考古》1984年第4期。
    ⅲ 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宜昌县清水滩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ⅳ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国家文物局:《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ⅰ 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等:《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附录,《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
    ⅱ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 国家文物局:《巴东楠木园》,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ⅲ 卢德佩:《谈中堡岛大溪文化遗址石器的特点及工艺》,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选集》(一),武汉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1987年。
    ⅳ 笔者曾于2002年到该遗址监理,在石器制造场上见到。现资料在武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ⅴ 林邦存:《宜昌杨家湾遗址的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23日第3版。
    ⅰ 红花套考古发掘队:《红花套遗址发掘简报》,《史前研究》(辑刊),1991年;严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ⅱ 张驰:《大溪、北阴阳营和薛家岗的石、玉器工业》,见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年。
    ⅲ 黄道华:《枝江发现六千年前石器制作工场》,《中国文物报》1990年2月15日第一版;枝江县博物馆:《湖北枝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92年第2期。
    ⅳ 湖北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公安王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ⅰ 屈家岭遗址考古队:《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
    ⅱ 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监利柳关和福田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ⅲ 荆州地区博物馆:《钟祥六合遗址》,《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ⅳ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科学出版社,1965年。
    ⅴ 荆州博物馆:《湖北京山油子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94年第10期。
    ⅵ 麻城市博物馆:《麻城金罗家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
    ⅶ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东田丁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岳麓书社,1982年。
    ⅷ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97年第4期。
    ⅸ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0年第4期。
    ⅹ 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ⅰ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湖北分队:《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ⅱ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ⅰ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ⅱ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湖北分队:《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ⅲ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ⅰ 林家骏,吴芯芯,郑乐平:《长江中下游典型下蜀土剖面成分对比研究》,《地球与环境》第32卷,2004年第2期。
    ⅱ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湖北秭归朝天嘴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2期。
    ⅲ 武汉大学考古系:《巴东楠木园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5年第6期。
    ⅳ 湖北宜昌地区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宜昌中堡岛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
    ⅴ 张绪球:《汉水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初论》,《江汉考古》1987年第2期。
    ⅵ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京山油子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94年第10期。
    ⅶ 屈家岭遗址考古队:《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
    ⅷ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ⅸ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ⅰ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安乡县汤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0年第4期。
    ⅱ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梦溪三元宫遗址》,《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ⅲ 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ⅳ 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监利柳关和福田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简报》,《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ⅴ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湖北分队:《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ⅵ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渐川黄楝树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9期。
    ⅶ 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ⅷ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年。
    ⅸ 袁家荣:《:玉蟾岩获水稻起源重要新物证》,《中国文物报》1996年3月3日第1版。
    ⅰ 国务院长江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文物局:《秭归柳林溪》,科学出版社,2003年。
    ⅰ 尹宏兵:《从三峡地区与东部平原的对比看考古学文化中的环境因素》,《江汉考古》2005年第2期。
    ⅱ 林邦存:《论屈家岭文化形成的年代和主要成因》,《江汉考古》1996年第2期。
    ⅲ 冈村秀典、张绪球编:《湖北阴湘城遗址研究(一)—一九九五年日中联合考古发掘报告》,京都:《东方学报》第69册,1997年3月,第478页。
    ⅳ 荆州地区博物馆、石首市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石首市走马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4期。
    ⅴ 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ⅵ 湖南省博物馆:《澧县东田丁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南考古辑刊》第一辑,岳麓书社,1992年。
    ⅶ 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王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ⅷ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江陵朱家台遗址1991年的发掘》,《考古学报》1996年第4期。
    ⅸ 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上册),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27-128页。
    ⅹ 湖北省博物馆、武大考古专业、房县文化馆:《房县七里河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江汉考古》1984年第3期。
    ⅹ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ⅹⅱ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ⅹ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文物出版社,2006年。
    ⅰ 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284页。
    ⅱ 石河考古队:《石家河遗址群调查报告》,《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四川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227页。
    ⅲ 同上。
    ⅳ 同上。
    ⅴ 张江凯:《天门市谭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年。
    ⅵ 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上),文物出版社,1999年。
    ⅶ 张江凯、赵辉:《天门市石河土城新石器时代至周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0年。
    ⅷ 湖南省岳阳地区文物工作队:《华容车轱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第3辑,岳麓书社,1986年。
    ⅸ 湖南省博物馆:《安乡划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ⅹ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文物出版社,2006年。
    ⅹⅰ 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等:《西花园与庙台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ⅹ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工作队:《湖北均县乱石滩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90年第1期。
    ⅹⅲ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当阳季家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文物资料丛刊》第10辑。
    ⅹⅳ 宣都考古发掘队:《湖北宜都石板巷子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5年第11期。
    ⅹⅴ 湖南省津市市文物普查办公室:《湖南津市市新石器时代遗址普查简报》,《考古》1990年第1期。
    ⅹⅵ 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河南伊川马回营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1期。
    ⅹ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4期。
    ⅹⅷ 孟华平:《长江中游史疗玎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ⅰ 金其铭:《聚落地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ⅱ Steward,J.,Theory of culture change.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ⅲ Walter,W.Taylor,A study of Archaeology,Memoir No.69,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on.
    ⅳ G.R.Willy,Prehistoric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viru valley,Peru,Bulletin 155,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Smitthsonian Institute,1953,p.1.
    ⅰ 陈淳:《聚落·居址与围墙·城址》,见《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555页。
    ⅱ 严文明:《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文物》1997年第6期。
    ⅲ 张忠培:《聚落考古初论》,《中原文物》1999年第1期。
    ⅳ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83页。
    ⅰ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83页。第87-89页。
    ⅰ 陈铁梅:《教学研究在考古学研究中应用的探讨》,《考古学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1987。
    ⅰ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和《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中的统计数据。
    ⅱ 本文采纳施雅风关于大暖期时间范围的划定,即距今8500~3000年。见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中国科学》B辑,1992年第12期。
    ⅲ 见本论文第一章有关气候的论述。
    ⅳ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孢粉实验室:《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孢粉分析与古环境探讨》,《文物》1990年第8期。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76-577页。
    ⅱ 同上。
    ⅰ 岳阳市文物工作队:《钱粮湖农场坟山堡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第6辑,《求索》增刊,1994年。
    ⅱ 周凤琴:《荆江近5000年来洪水位变迁的初步探讨》,《历史地理》第四辑,1987年。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临澧县胡家屋新石器时代遗址(附录)》,《考古学报》1993年第2期。
    ⅱ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76-577页。
    ⅲ 张晓阳等:《全新世以来洞庭湖的演变》,《湖泊科学》第6卷,1994年第1期。
    ⅰ 任晓华:《考古遗址在研究古环境方面的应用》,《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ⅰ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澧县城头山—中日合作澧阳平原环境考古与有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85-86页。
    ⅱ 施雅风、孔昭宸、王苏民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施雅风主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第1-18页。
    ⅲ 孙湘君:《云南滇池地区全新世以来植被及环境变迁历史》,《中一澳第四纪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8-42页。
    ⅳ 徐馨:《镇江地区15000年以来古植被与古气候变化》,《.地理学报》第39卷,1984年第3期,第205-211页。
    ⅴ 施少华:《中国全新世高温期中的气候突变事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第13卷,1993年第4期,第65-73.页。
    ⅵ 吕厚远:《新石器以来的北温带草原文化与气候变迁》,《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第3卷,1991年第2期,第43-50.页。
    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枣阳雕龙碑》,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06-407页。
    ⅰ 王劲:《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综述》,《江汉考古》1980年第1期。
    ⅰ 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ⅱ 吴文祥、刘东生:《4 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明的诞生》,《第四纪研究》第21卷,2001年第5期。
    ⅰ 王红星:《石家河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外力作用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7年。
    ⅰ 张弛:《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聚落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ⅰ 刘德银:《长江中游史前古城与稻作农业》,《江汉考古》2004年第3期。
    ⅰ 侯甬坚:《丹江通道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ⅱ 参阅史念海:《春秋时代的交通道路》,《河山集》,第72页,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第61-62页。
    ⅲ 司马迁:《史记·夏侯婴传》,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ⅰ 李长傅著、陈代光整理《禹贡释地》,中州书画社,1982年出版,第72页。
    ⅱ 商县文化馆、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商县紫荆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王世和、张宠彦:《1982年商县紫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文博》1987年第3期。
    ⅲ 周星、王昌富:《丹江上游的新石器时代》,《史前史与考古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杨亚长:《丹江上游的古文化与古环境》,《环境考古》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ⅳ 樊力:《丹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存试析》,《江汉考古》1997年第4期。
    ⅴ 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ⅵ 同上。
    ⅰ 见王红星博士论文《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理研究》第一章第四节注[17].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ⅱ 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和分期》,《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
    ⅲ 荆州博物馆:《湖北京山油子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试掘》,《考古》1994年第10期。
    ⅳ 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湖北发掘队:《湖北黄冈螺蛳山遗址的探掘》,《考古》1962年7期。
    ⅴ 曹桂岑:《郸城段寨遗址试掘》,《中原文物》1981年第8期。
    ⅵ 夏鼐:《碳十四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第4期。
    ⅶ 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等:《1982年—1984年山西垣曲古城东关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6期。
    ⅰ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河南偃师“滑城”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64年第1期。
    ⅱ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渑池仰韶遗址1980—1981年发掘简报》,《史前研究》1985年第3期。
    ⅲ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科学出版社1959年。
    ⅳ 黄河水库考古队河南分队:《山西平陆新石器时代遗址复查试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8期。
    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文物出版社,1989年。
    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青龙泉与大寺》,科学出版社,1991年。
    ⅶ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3期。
    ⅷ 张绪球:《屈家岭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ⅸ 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河南伊川马回营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11期。
    ⅹ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队:《河南临汝煤山遗址》,《考古学报》1982年第4期。
    ⅰ 白云:《关于“石家河文化”的几个问题》,《江汉考古》1993年第4期。
    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长江队:《湖北郧县和均县考古调查与试掘》,《考古学集刊》(4)。
    ⅲ 孟华平:《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结构》,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ⅳ 王劲:《后石家河文化定名的思考》,《江汉考古》2007年第1期。
    ⅴ 郦道元:《水经注·潕水注》卷三十一,巴蜀书社,1986年第一版。
    ⅵ 见《左传·鲁禧公四年》载。
    ⅰ 谭其骧:《鄂君启节铭文释地》,《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
    ⅱ 王文楚:《历史时期南阳盆地与中原地区间的交通发展》,《史学月刊》1964年第10期。
    ⅲ 南阳地区文物队等:《河南方城县大张庄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83年第5期。
    ⅳ 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交流与融合》,科学出版社,2006年。
    ⅴ 黄锂:《湖北武汉地区发现的红陶系史前文化遗存》,《考古》1996年第10期。
    ⅰ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禹县谷水河遗址了掘简报》,《考古》1979处第4期。
    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洛阳工作队:《1975年豫西考古调查》,《考古》1978年第1期。
    ⅲ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临汝北刘庄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0年第2期。
    ⅳ 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大河村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ⅴ 夏鼐:《碳十四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第4期。
    ⅵ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唐河寨茨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3年第12期。
    ⅶ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科学出版社,1998年。
    ⅷ 襄樊市考古队:《襄樊市牌坊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7年第4期。
    ⅰ 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ⅱ 重印(乾隆)《信阳州志》[M].武汉.汉口大新印刷公司,1924。
    ⅲ 麻城市博物馆:《麻城金罗家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92年第3期。
    ⅰ 孝感地区博物馆、大悟县博物馆:《大悟县土城古遗址探掘简报》,《江汉考古》1996年第2期。
    ⅱ 《江汉考古》1984年第1期、1990年第1期,《考古》1990年第11期。
    ⅲ 同上。
    ⅳ 《江汉考古》1990年第1期。
    ⅴ 同上。
    ⅵ 《江汉考古》1990年第2期。
    ⅶ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麻城吊尖遗址》,《江汉考古》2008年第1期。
    ⅷ 《考古》1995年第2期。
    ⅸ 同上。
    ⅹ 《考古》1995年第2期。
    ⅹⅰ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ⅹⅱ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信阳发掘小组:《河南信阳市阳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论》,《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
    ⅹⅲ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1991年河南罗山考古主要收获》,《华夏考古》1992年第3期。
    ⅹⅳ 同上。
    ⅹⅴ a.尚景熙:《上蔡发现五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河南文博通讯》1979年第3期;
    b.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文管会:《河南上蔡十里铺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第3集。
    ⅰ 韩建业:《论豫东南地区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考古学研究》(三),1997年。
    ⅱ 黄冈地区文物普查队:《黄梅龙感湖三处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
    ⅲ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宿松黄(鱼鲁)嘴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
    ⅰ 同上。
    ⅱ 同上。
    ⅲ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潜山薛家岗》,文物出版社,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极阳、庐江古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7年第4期。
    ⅰ 黄冈地区文物普查队:《黄梅龙感湖三处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3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队;《湖北黄梅陆墩新石器时代墓葬》,《考古》1991年第6期。
    ⅱ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第、新余市博物馆:《江西新余市拾年山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3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新余市博物馆:《新余市拾年山遗址第三次发掘》,《东南文化》1991年第5期。
    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株洲县磨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试掘报告》,《湖南考古辑刊》(《求索》增刊)第6辑,1994年。
    ⅳ 株洲市文物管理处:《茶陵独岭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求索》增刊)第7辑。
    ⅴ 尹检顺:《湘江流域原始文化初论》,《南方文物》1999年第4期。
    ⅵ 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ⅶ 同上。
    ⅰ 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深圳市博物馆:《广东深圳市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2007年第7期。
    ⅱ 区家发:《浅谈长江中下游诸原始文化向广东地区的传播与消亡》,《岭南古越族文化论文集》,香港市政局,1993年;邓聪:《环珠江口史前考古刍议》,《环珠江口史前文化图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大湾文化试论》,《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何介钧:《环珠江口的史前彩陶与大溪文化》,《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ⅲ 何介钧:《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ⅰ 赵冬菊:《三峡航运史述略》,《三峡文化研究》,重庆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69-369页。
    ⅱ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第191页。
    ⅲ 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第191页。
    ⅳ 赵杰、宋艳花:《重庆奉节藕塘遗址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中国文物报》2007年9月12日第2版。
    ⅴ 哨棚嘴文化以重庆忠县哨棚嘴遗址命名,也有称“老关庙下层文化”或“魏家梁子文化”。目前对于其文化性质、年代分期及分布范围尚处在探究阶段,本文在此仅作为一个文化时期的概念提出。具体了解请参考如下文章:a.吉林大学考古系等:《奉节县老关庙遗址第三次发掘》,《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b赵宾福、王鲁茂:《老关庙下层文化初论》,《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三峡工作队:《四川巫山县魏家梁子遗址的发掘》,《考古》1996年第8期。
    d,吴耀利、丛德新:《试论 魏家梁子文化》,《考古》1996年第8期.
    e.王鑫:《忠县甘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分析—谦论川东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及早期青铜文化》,《四川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6年。
    f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三峡考古队等:《忠县甘井沟遗址群哨棚嘴遗址发掘简报》,《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赵宾福:《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与“易名”——以“老关庙下层文化”和“哨棚嘴文化”概念为例》,《东南文化》2004年第4期。
    ⅰ 1999年度哨棚嘴遗址发现的更早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被叠压在发现有彩陶扁腹壶的典型屈家岭文化遗物之下,根据地层关系和类型学判断,它比1997年度哨棚嘴遗址发掘所划分的哨棚嘴文化第一期早,孙华先生将其单称哨棚嘴文化。参见a,樊力、唐飞、钟治:《川渝新石器文化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1年2月7日。
    b孙华:《渝东地区新发现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忠县哨棚嘴遗址的发掘》,《永不失落的文明—三峡文物抢救纪实》,山东画报社,2(X)3年。杨华、龚玉龙、罗建平:《对长江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认识》,《四川文物》2003年第5期。
    ⅱ 孙智彬:《论中坝遗址与老关庙遗址下层和哨棚嘴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间的关系》,《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4期。
    ⅲ 樊力、唐飞、钟治:《川渝新石器文化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2001年2月7日。
    ⅳ 白九江:《宜昌中堡岛遗址大溪、屈家岭和哨棚嘴三种文化因素的分析》,《江汉考古》2003年第2期。
    ⅰ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房县七里河》,科学出版社,2008年。
    ⅱ 屈家岭考古发掘队:《屈家岭遗址第三次发掘》,《考古学报》1992年第1期。
    ⅲ 贾汉清:《从顾家坡墓地的发掘看史前时代文化交叉地带的部落冲突》,《华夏考古》2004年第4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编.潜山薛家岗[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一剑集[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年。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考古学研究(三)[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年。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驻马店杨庄[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年。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编.考古学研究(四)[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办公室.葛洲坝工程文物考古成果汇编[R].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湖北分队.青龙泉与大寺[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蔡晓明.生态系统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陈淳著.考古学的理论与研究[C].北京:学林出版社,2003年。
    陈家全,王善才,张典维.清江流域古动物遗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陈可畏.长江三峡地区历史地理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编.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卷)[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邓聪主编.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段瑜.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1989年。
    冈村秀典,张绪球编.湖北阴湘城遗址研究(一)—一九九五年日中联合考古发掘报告》[C].日本:京都:《东方学报》第69册,1997年3月。
    高蒙河.长江下游考古地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全球变化: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国家文物局三峡考古队.朝天嘴与中堡岛[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南分册[Z].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7年。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Z].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年。
    郭立新.长江中游地区初期社会复杂化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秭归柳林溪[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文物局.巴东楠木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何介均.长江中游新石器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淅川下王岗[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贸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与研究[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湖北省考古学会编.湖北省考古学会论文集(一)[C].武汉:武汉大学校报编辑部出版,1987年7月。
    湖北省清江隔河岩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清江考古[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郧县人[R].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昌放鹰台[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暨第二届亚洲文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湖南省博物馆等编.湖南考古辑刊.(第1辑)[C].长沙:岳麓书社,1982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考古辑刊(第6辑)[C].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考古辑刊(第7辑)[C].长沙:岳麓书社,。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考古辑刊(第9辑)[C].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头山与八十垱[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澧县城头山—中日合作澧阳平原环境考古与有关综合研究[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蒋德隆主编.长江中下游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年。
    金伯欣主编.江汉湖群综合研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金其铭.聚落地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靳松安.河洛与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交流与融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李文杰.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年。
    林华东.河姆渡文化初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鲁西奇.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个案考察[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闾国年.长江中游湖盆扇三角州的形成与演变及地貌的再现与模拟[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1年。
    梅莉等.两湖平原开发探源[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孟华平.长江中游史前文化结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裴文中,吴汝康.资阳人[R].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编。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任文伟,郑师章编著.人类生态学[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年9月。
    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编.三峡文化研究[C].重庆:重庆大学出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
    石家河考古队.肖家屋脊.(上)[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因铜鼓研究学会编。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考古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四川考古报告集[R].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尚玉昌编.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尚玉昌编.动物行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余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深圳博物馆等编,环珠江口史前文化图录[Z].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1年。
    史念海:《河山集》。
    石泉,蔡述明.古云梦泽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施雅风编.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年。
    苏秉琦主编.考古学文化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1999年。
    汤卓炜编著.环境考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香港博物馆编.岭南古越族文化论文集[C].香港:香港市政局,1993年。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振堂,盛连喜.中国生态环境变迁与人口压力[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王震中.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文焕然.秦汉时代黄河中下游气候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等.西花园与庙台子[R].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编.文物与考古文集[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吴泽霖总纂.人类学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
    吴镇烽.陕西地理沿革[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杨怀仁等.长江中下游环境变迁与地生态系统[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年。
    杨怀仁等编.环境变迁研究[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杨怀仁,唐日长主编.长江中游荆江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
    叶笃正主编.中国的全球变化预研究(一)[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年。
    叶学齐等.湖北省地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英德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编.英德史前考古报告[R].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英德市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等编.中石器文化及有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张光直.中国考古学集[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张弛.长江中下游地区史前聚落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张家诚.气候变迁及其原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年。
    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张绪球.屈家岭文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年。
    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二月第一版。
    张正春,王勋陵,安黎哲.中国生态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跨湖桥—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Z].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Z].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庙底沟与三里桥[R].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9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京山屈家岭[R].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枣阳雕龙碑[R].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科学院中澳第四纪合作研究组编.中国—澳大利亚第四纪学术讨论会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考古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邹鸿.人类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竺可祯.竺可桢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
    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周昆叔等主编.环境考古(第一辑)[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周昆叔等主编.环境考古(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周昆叔等主编.环境考古(第三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周昆叔等主编.环境考古(第四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周屋等编.史前史与考古学[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克里斯塔勒(德)著,常正文,王兴中等译.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5月第一版。
    马林诺夫斯基(英)著,梁永佳等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唐纳德·L·哈迪斯蒂(美)著,郭凡 邹和译.生态人类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汤因比(英)著,曹未风译.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泰勒(英)著,连树生泽.原始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朱丽·汤普森·克莱恩(美)著,姜智秦译.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邓红兵.江汉湖群演化与湖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付顺.古蜀区域环境演变与古蜀文化关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博士文,2006年。
    王红星.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理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Allan R.Holmberg.1969.Nomads of the Long Bow-The Siriono of Eastern Bolivia.Garden City,New York: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
    Candolle,A.d.,Origin of cultivated plants.London:Kegan Paul,Trench.1884.
    Childe V G,Man makes himself.New York,Mentor,1951。
    Cohen.M.N.,The Food Crisis in Prehistory.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 y Press.1977.
    Cohen,M.N.and Armelagos,G.J.Paleopathology at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New york:Academic Prees.1984.
    Krebs,C.J.Ecology: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4th edition).New York: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4.
    Manuel C,Mollis.,Ecology:Concept and applications.Prentice Hall Compenies,Inc.2001
    RIMes,D.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Academic Press.1984.
    Steward,J H,Theory of culture change.Chie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5.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