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成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民政协在中国政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建国以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是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其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始终得以维系,而且在组织形态和行为模式上,在结构和程序上还得以发展。本文提出的问题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何以又是发扬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维系人民政协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的关键因素是什么?除了历史情景的变迁为人民政协发展提供了外在的刺激与压力之外,推动其发展变迁的具体动力机制又是什么?
     本文以政权建设形态变迁为主要线索,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政协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过渡性政权形态的人民政协、非权力形态的人民政协、改革开放中的人民政协)的论述,阐释人民政协与国家政权建设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演变,勾勒政协形态转型的完整图景。
     在绪论中,本文首先展开了问题的提出、相关文献研究综述,其次阐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中国形态协商民主,以及国家建设研究路径。最后介绍了本文的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在第一章,人民政协的创建部分,概述了人民政协成立的时代背景、理论背景、实践背景和党际关系背景。由于世界民主潮流与中国近代政治文明交汇的推动,新中国开展的国家建设不仅要体现本土社会政治的变迁历程,而且也属于全球性的国家建设总进程的一部分。人民政协的建立既是中国共产党在“三三制”等民主革命实践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民主党派等民主势力对于中国国家建设道路重新选择的结果。
     在第二章,过渡性政权形态的人民政协的考察部分,本文通过对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和建国程序调整的分析,考察了人民政协在“民主建政”的过程中以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代行国家政权机关职权的依据与基础。本章除了分析这段时期人民政协的组织结构以外,还从人民政协的功能建构过程出发,分析其在革命后权力集中和扩张得以稳定和制度化的国家构建中的具体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统一战线特点的国家政权特征。认为通过政治协商,人民政协将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紧密的结合起来,构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国家建设的开端。但是作为中国革命在特定逻辑关系下演进的产物,建立在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化分析基础上的政权形态的人民政协是过渡性质的,内涵着阶级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的紧张关系。即面临着通过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开展社会主义改造而带来的阶级关系调整与保障各民主阶级的民主权利,以维持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等民主势力的政治联盟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第三章,非权力形态的人民政协这个部分,具体阐述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统一集中的权力结构,进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人民政协参与国家权力结构调整以及对自身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进行调整的过程。1954年人大召开与宪法颁布,此后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国家政权机关职权。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即人民政协主要通过政治协商与党派监督的方式发挥着重要的协调与沟通功能,维系着国家权力推动下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维持中共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扩大民主,保护少数人民民主权利)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这种张力结构的平衡所持续的时间并不长。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集中统一的权力结构在所有制的保障下刚刚得到巩固,就受到了1957年以后苏联以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政治结构危机(即党的高度集权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危机)的影响。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不断被削弱,民主生活受到挫折。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也逐步陷入更为严重的危机之中,文革就是其集中表现。
     在第四章,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中人民政协章程的历次修改和人民政协的政治定位的考察,提出作为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协调机制和巩固、扩大国家一体化的手段,体现了中国形态协商民主在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独特价值。由于现代社会成长与民主政治发展序列先后不同,使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必然与西欧发达国家实现方式不同。作为后发国家必须首先集中权力进行制度建设和培育市场才能为国家的民主化发展创造条件,而民主同时又是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为实现二者张力结构之间的平衡,改革以来人民政协的政治运作程序选择了从恢复性发展逐步过渡到开创性发展的路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长,在现代国家建设的张力结构中人民政协作为与西方的协商民主存在本质差别的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逐步得到了重视与强调。人民政协的建设与发展本身也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社会政治生活认识的重大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协商民主的空间。
     本文的结论之一:人民政协形态的转型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现代国家建设这两个政权建设逻辑交叉推动作用的结果。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和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人民政协的形态很大程度上是由在中国建立现代国家和实现社会主义的具体历史环境塑造的。中国通过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实现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决定了人民政协的发展道路。
     结论之二:人民政协这一中国形态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作为重要政治协调机制,起着维持国家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之间的紧张关系的重要作用。同时,这种张力结构也是维持人民政协基本功能与核心价值的关键因素。
Chinese People's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CPPCC)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the Chinese Politic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PPCC not only maintains its basic function and key value in terms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democratic form, but also develops in terms of structure, procedure organization formation and behavioral model. This dissertation proposed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the key factor to sustain CPPCC's basic function and key value? On one hand, historical context provides CPPCC with the outside stimulus and pressure;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what is the concrete motive mechanism that promotes its development?
    With the clue of state-building change, using comparative historical methodology, this dissertation illuminated three phases of CPPCC's development such as CPPCC of the transitional regime formation, CPPCC of the non-power formation, and CPPCC during reform and opening-up decade; and also illustr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PPCC and state-building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hases, so as to outline the whole drawing of CPPCC formation transition.
    I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I put forward the key question first and summarized related literature; secondly, I elaborated the basic conception of Chinese formation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democratic form, and the research path of state-building; finally introduced the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dissertation.
    In Charpter1, the part of establishment of CPPCC, starting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PPCC's establishment, I illustrated that because of the impulse of the blend of world's democracy wave and Chinese moder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New China' state-building not only embodied the changed course of society and politics, but also belonged to the overall course of global state-buil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CPPCC was the inhe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united front theory by CCP on the basis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 practice. It was also the product of Chinese state-building path selected over again by democratic parties.
    In Chapter2, the part of review CPPCC of transitional regime formation, I analyzed the newdemocratism politics and the adjustment of establishing state procedures, and reviewed the reason and basis of CPPCC in the form of united front to exert the function of state institutions instead of state institution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democratic republic. Apart from the analysis of CPPCC'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during this period, starting from the process of CPPCC's function construction, I also construed concrete effects of CPPCC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te in which power centralization and spread were stabi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and then illustrated the state regime characteristics of united front nature. I maintained that CPPCC links state-building with democratic politics tightly, which constituted the beginning of state-building. However, originating from the Chinese revolution which evolved under the particular logic, CPPCC that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Chinese social class structure, is of transitional nature. It implicated the tension between social state-building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under the guidance of class theory. That is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adjustment of classes relationship resulted from socialistic alteration in the form of large-scale social movements and guarantee of democratic rights of democratic classe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political alliance between CCP and democratic parties.
    In Charpte3, the part of CPPCC of non-power formation, I narrated the process of CPPCC's participation in the adjustment of state power structure and its own organization and systems in order to realize socialistic alteration. In 1954, after People's Congress convened and constitution was enacted, CPPCC stopped exerting the functions of state institutions instead of state institutions and continued to rectify class relationships and to mitigate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form of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united front. By means of political consultation and supervision between parties, CPPCC played in the role of consul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ustained the tension between socialistic alteration, socialistic construction driven by state power and the political alliance between CCP and democratic parties. However, this tension structure did not last long. In 1956, socialistic alteration finished, once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power structure was consolidated in the guarantee of ownership, it was affected by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crisis happened in the socialistic construction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 Europe. Consequently, the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CPPCC were weakened on great extent. State-building was thrown into severe crisis step by step, which was mainly manifested by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arpter4, this dissertation illustrated amendments of CPPCC rules and the political orientation of CPPCC during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decade. I proposed that CPPCC, as patriotism united front organization in the new period, is the consultive mechanism of socialistic democracy and means of consolidating and expanding state integration. It represents the special valu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of Chinese formation in Chinese state-building. Since the sequence of market and modernization was different, state-building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its counterpart in West Europe in terms of realization form. Developing countries ought to centralize power to carry through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o cultivate market in the first place, which will lately beneficial for the democratization. However, democracy is the basic value target of New China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quilibrium of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two, CPPCC's political function procedure transited from resuming development to creative develop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ic market economy, CPPCC which is essentially different from Wester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the important form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of Chinese formation in the tension structure of state-building. It was gradually put much emphasis. The presentation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the renew construction of CCP about the social political life. On the basis of bringing forward the viewpoint of building well-off socie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it expanded the spac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farther.
    One of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transition of CPPCC is the result which came from mutual reaction between logic of the socialistic state-building and the logic of modern state-building. As th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of united front and democratic for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formation of CPPCC was shaped by concrete historical context in which China built modern state and realized socialism. The developmental road of CPPCC depended on the path choice of realizing state modernization by means of establishing socialistic regime.
    The second conclusion: CPPCC, as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democratic form of Chinese formation, plays in the role of political consultation and sustains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state-building and democratic politics development. This tension structure is also the key factor which sustains the basic function and key value of CPPCC.
引文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8日。
    2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3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4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5 Paul Pierson & Theda Skocpol: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iociation meetings, Washington, D.C, August 30th-September 2nd 2000.
    6 Michel Oksenberg, "China: the Convulsive", NewYork: the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1970, P4.
    7 [美]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8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9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序言,第ⅹⅴ页。
    10 [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11 参考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12 J.H.考斯基:《共产主和发展的政治:持续的神话和变化中的行为》,纽约,维利1968年,第3—4页,转引自[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13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14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6页。
    15 [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序言,第ⅹⅱ页。
    16 参考: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9页。
    17 参见Nina P. Halpern: "Studies of China Politics", in David Shamban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oodrew Wilson Center Press, 1933.
    18 具体参见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6页,对1970年奥克森博格在《亚洲经济》上发表的《当代中国政治英文文献》的阐释。
    19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政策理论研究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编:《中国统一战线教程》,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
    20 王德华、侯远长主编:《中国统战论纲》,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21 阎志民主编:《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概论》,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22 杜行健主编:《团结与民主:新时期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工作全书》,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版。
    23 王继宣著:《统一战线辩证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版。
    24 刘守中编:《统一战线心理学》,湖南出版社,1991年版。
    25 刘铁成等主编:《统战管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6 邴文举等主编:《统战领导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 姜汝真等著:《统一战线思想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 姜华宣、王德夫主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9 王邦佐主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0 姜华宣、王德夫主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3页。
    31 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32 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33 郑建邦、陈紫云主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4 萧超然主编:《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5 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36 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代序》第5页。
    37 李世民主编:《中国现代多党合作简史》,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年版。
    38 杨淑娟著:《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史稿》,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39 王功安、蓝毓娟主编:《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0 张忆军主编:《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41 郭定平著:《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42 郭定平著:《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43 [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44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45 协商民主也叫商议性民主,是一种程序民主。它同过主体之间的对话、沟通、协商程序来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这些程序不一定是制度化的规则,它还包括从道德出发对主体的言说、论辩的要求。
    46 参见王邦佐、朱勤军:《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载于《联合时报》2006年9月15日第7版。
    47 参见王邦佐、朱勤军:《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载于《联合时报》2006年9月15日第7版。
    48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载于《学术月刊》2003年第 3期。
    49 邬梦兆等主编:《人民政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
    50 朱训著:《邓小平政协理论形成与发展》,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年版。
    51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52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
    53 何兴镒等主编:《人民政协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4 虞崇胜、宋俭著:《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55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56 参见周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7 参见王邦佐、朱勤军:《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载于《联合时报》2006年9月15日第7版。
    58 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59 参见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载于《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
    60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4页。
    61 班固(东汉):《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中州古籍出版社(郑州),1996年版,第784页。
    62 虞崇胜、宋俭著:《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
    63 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4页。
    64 Cyril E. Black: 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6, P54.
    65 《中国政治现代化中的改革与革命》,见《革命的中国:第一阶段,1900—19139,芮玛丽编,纽黑文,1968年版,第83页,转引自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66 参见[日]三石善吉:《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中央编泽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67 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4页。
    68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8日。
    69 参考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载于《学术月刊》2003年第4期。
    70 戴维·米勒等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71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72 李铁映:《关于民主理论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73 李瑞环在政协八届全国委员第二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74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75 [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76 [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77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7页。
    78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8日。
    79 [美]詹姆斯·Q·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80 [法]莫里斯·迪维尔热著:《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华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页。
    81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37—38页。
    82 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5页。
    83 参见周雪光著:《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84 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载于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85 State-building作为一个学术专门名词,中文也有翻译为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形成、国家构建等。因此本文在同等意义上使用国家政权建设、国家建设、国家构建等。
    86 关于查尔斯·蒂利的著作可以参见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Charles Tilly: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990-1990,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0.
    87 Thomas Ertman: Birth of The Leviathan—Building States and Regimes in Medieval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88 参考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上海政权建设分析》,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89 参考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90 绝对应该理解为不受监督的意思。王权的绝对,是比较分散的封建主义而定的。绝对主义不等于专制主义,绝对君主被认为是应该服从法律的。吉登斯曾经把国家形态的历史变迁概括为传统国家、专制主义国家和民族国家三个阶段。现代国家产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分散的权威向中央集权国家演变的过程。
    91 [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与全球秩序:从现代国家到世界主义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92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
    93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
    94 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没》,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95 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0—201页。
    96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4页。
    97 参见孙中山:《建国大纲》(1924年4月20日),载于《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69页。
    98 参见孙中山:《建国大纲》(1924年4月20日),载于《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70页。
    99 参见孙中山:《建国大纲》(1924年4月20日),载于《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71页。
    100 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载于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101 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载于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102 参考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3 这些主张行动者是通过理性的、策略性的行动来寻求某种结果。
    104 这里“过渡性政权形态”是指1949—1954年期间,由于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召开,由人民政协代行国家政权机关职权;这段时期人民政协这种代行政权机关职权的政治地位仅仅是过渡性质的。
    105 这里的“非权力形态”是与国家政权机关的权力机制与效应相区别,仅仅指人民政协作为非国家权力机关的形态存在,不是指人民政协不具有政治权力。权力比法律和国家更复杂、更具有渗透性。本文无意将权力与法律,或者国家政权等同,这样会导致权力问题的贫困化。
    106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london: Macmillan & Co., 1919),P4.转引自[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第10版),华夏山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页。
    3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7页。
    4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62页。
    5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7页。
    6 《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7 《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83页。
    8 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在使用人民民主时,把我国实行的民主称作社会主义的民主。
    9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10 周恩来:《1950年4月27日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学习座谈会上的讲话》,参见黄铸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11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7页。
    12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3页。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183页。
    14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利文献》,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283页。
    1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9页。
    1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
    19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6—567页。
    20 《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50页。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283页。
    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页。
    24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2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2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6页。
    28 参考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博士论文,2002年。
    29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612页。
    30 中间派别是一个历史概念,主要是指中国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以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基础的政治力量。1940年3月,毛泽东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上,,对中间力量的构成有过划分,指出它包括“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参见《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39页)。同年5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写给东南局的指示里,又补充说中间势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杂牌军队、国民党内的中间派、中央军中的中间派、上层小资产阶级和各小党派”。(参见《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3页)。从本文的研究角度看,1935年前一般可以称为第二种力量或民主党派,1935年后这些势力基本可以称为民主党派。
    31 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有影响的中间派别主要有邓演达、谭平山等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后改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人们称之为“第二党”;胡适、罗隆基等为代表的“新月派”;张君劢、张东荪领导的中国国家社会党和曾琦、李璜领导的中国青年党。
    32 参考杜行健主编:《团结与民主:新时期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工作全书》,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33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上册)》,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34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上册)》,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35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6页。
    36 从三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关于党派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了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和《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合作的策略思想。《宣言》和《议决案》对共产党与国民党以“党内合作”方式确立关系的原因、条件和目的进行了分析利论证,决议还特别强调了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中要保持自己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但是,后来在实际工作中恰恰忽略了独立性问题。
    37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77页。
    38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25页。
    39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75,104页。
    40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52页。
    41 李燕奇:《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派关系观》,载于《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6期。
    42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43 参考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载于《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2—372页。
    44 胡乔木著:《胡乔木同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7页。
    45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3页。
    46 《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47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57页。
    48 1949年2月,毛泽东在筹划新中国的蓝图时谈到,新中国政府的组成是各党派、社会知名人士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对于民主党派,我们准备继续团结他们,照顾他们,给他们在政府部门的岗位留一定的位置,但国家政权的领导权是在共产党手里,这是确定不移的,丝毫不能动摇的。
    49 王智:《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协商性政治的历史与逻辑》,载于《武汉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50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7页。
    51 《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728页。
    52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53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页。
    54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5页。
    55 《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56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57 胡乔木著:《胡乔小同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页。
    58 参见毛泽东1941年4月2日,在政治局会议上对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主要经验和基本政策的总结。这个讲话也是他准备在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丁近六个月来国民党反共高潮的斗争经验总结的报告提纲。载于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59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7月通过谈判,国民党承认陕甘宁边区的合法地位,将之列为国民政府的直辖区和组成部分。管辖二十三个县。在此之前,中共曾于1937年2月宣布取消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将陕甘宁苏区改为陕甘宁特区,从苏维埃民主制度改变为议会民主制度,接受国民政府的指导。
    60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0页。
    61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75页。
    62 参考汪玉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及其形式的探索》,载于《中共党史研究》1991年 4月刊。
    63 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4页。
    64 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33页。
    65 《解放》第45期,1938年7月15日出版。
    66 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
    67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3页。
    68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1页。
    69 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页。
    70 参见毛泽东1941年4月2日,在政治局会议上对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主要经验和基本政策的总结。这个讲话也是他准备在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于近六个月来国民党反共高潮的斗争经验总结的报告提纲。载于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71 参见毛泽东1941年4月2日,在政治局会议上对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主要经验和基本政策的总结。这个讲话也是他准备在高级干部会议上作关于近六个月来国民党反共高潮的斗争经验总结的报告提纲。载于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72 即“三三制”,不论政府人员或民意机关一概照此规定执行。
    73 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页。
    74 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75 中共中央关于发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指示。
    76 王永祥:《中国宪政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77 谢忠厚:《晋察冀抗日民主政权的创建和特点》,载于《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290、291页。
    78 《陕甘宁边区政府大事记》,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237、282页。
    79 李勇、张仲田著:《统一战线人事记》(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433页。
    80 当时中央给华北人民政府的任务之一就是摸索、积累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为解放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准备。中央人民政府的许多机构就是在华北人民政府所属有关机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参见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478页。
    81 薄一波:《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479页。
    82 《解放日报》1945年12月7日,转引自笑蜀:《历史的先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9页。
    83 赵瀚豪:《解放初期党在甘南藏区建立“三三制”政权的实践与经验》,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
    84 《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组织史资料》第256、272—279页。转引自赵瀚豪:《解放初期党在甘南藏区建立“三三制”政权的实践与经验》,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
    85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载于《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1页。
    86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载于《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87 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载于《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88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89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2页。
    90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91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92 王永祥:《中国现代宪政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93 《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1943年3月,载于《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94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95 [美]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02页。
    96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483—484页。
    97 《毛泽东1944年与福尔曼谈话》,载于《哈里森·福尔曼著的<西行漫记>第二十一章》,转引自笑蜀:《历史的先声》,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98 何干之:《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99 《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77页。
    100 施复亮:《第三方面的主张和态度》,载于《文汇报》1947年1月8日。
    101 施复亮:《中间派的政治路线斗争》,载于《时与文》创刊号,1947年3月14日。
    102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年至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1页。
    103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04 胡乔木著:《胡乔木同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6页。
    105 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106 在民国政治的逻辑之下,蒋介石从来就没有真正把民主党派作为党派来对待。蒋介石曾说:“中国在国民党以外,除了共产党,再没有什么其他党派了。所谓其他党派实际是不能算数的”。参见顾维钧:《顾维钧回忆录》(第5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75页。
    107 李维汉说:“政协会议期间,我方对第三方面,特别是对民盟,做了许多工作,双方合作的很好。民盟作为一个方面参加政协,是我党提出来的……对国府委员、国大代表名额分配问题上,我们也尽量照顾他们的利益,会议期间,我方同民盟曾有君子协定,即对重大问题事先交换意见,以便相互配合……即使对青年党,我党也不采取排斥的态度,仍把它作为第三方面的一部分与之交往,一方面对其亲国民党的政治立场心中不数,一方面又采取积极争取的方针,直到它最后宣布参加伪国大,公开暴露其投靠国民党反动派为止,这是我们党对青年党同青年党具有相同立场的人们十分灵活的政治斗争策略”。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633页。
    108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年至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1页。
    109 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年至1946年间国共政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60页。
    110 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
    111 中央中央1948年5月1日《纪念“五一节”口号》。
    112 丘钱牧:《中国民主党派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页。
    113 具体可参见马叙伦:《论第三方面和民主阵营》,载于《民进会史料选辑》(第一卷)。
    114 郝在今:《协商建国,1948—1949中国党派政治日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15 张君劢:《改革政治以应付非常局面案》,《国民参政会第四次大会纪录》,参考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116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11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118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119 薄一波著:《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523页。
    120 参考胡照洲著:《中国人民政协论》,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第97页。
    121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53—58页。
    122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开幕词,载于《人民日报》1949年9月22日第1版。
    1 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载于《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
    2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3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2页。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7页。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7页。
    6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9页。
    7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0页。
    8 《加强全国人民的革命大团结》刘少奇代表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625页。
    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十条,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利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288页。
    1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八条和二十九条,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288页。
    1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二十九条,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288页。
    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十一条,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288页。
    14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15 当时《共同纲领》所规定的人民代表大会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的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人会是存在差别的。所以说第一届人民政协代行的是最高国家政权机关职权。
    16 参看“五一”口号,载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7 杨火林:《新中国建国程序的调整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过渡性特点》,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6期。
    18 1948年4月25日,毛泽东致电在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通知即将在城南庄,召开书记处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为:“邀请港、沪、平、津等地各中间党派及民众团体的代表人物到解放区,商讨关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并成立临时中央政府问题”见《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页。
    19 参看童小鹏等:《关于筹备和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同忆》,载于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20 周恩来:《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21 杨火林:《新中国建国程序的调整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过渡性特点》,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6期。
    22 参见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55页。
    23 《周恩来年谱(1989-1949)》(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815页。
    2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5 这一点从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全面内战爆发后发表的对时局的主张中,看得非常清楚。他们一方面以不偏不倚的第三者立场,要国共两党“结束党争”,停止内战,恢复1946年旧政协通过的五项决议;另一方面主张代表中间势力的各民主党派,在国家的危难关头,担负起和平建国的政治责任。上述现象说明,在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关头,不同的政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决定了他们对民主联合政府理解的差异。
    26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6页。
    27 参见刘建军:《中国现代政治的成长》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28 1949年9月21日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278页。
    30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274页。
    3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32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33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34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35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
    36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337页。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
    38 1982年修改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将秘书处改为办公厅。
    39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4—312页。
    40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41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42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43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44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6页。
    45 参见毛泽东:《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1953年9月16日。
    46 沈荣华主编:《社会协商对话》,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47 秘书长工作会议由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1983年1月以后改为政协全国委员会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主持全国政协机关日常工作。具体参考:《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9页。
    48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88页。
    49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410页。
    50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51 《迅速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载于《人民日报》1949年12月10日,第1版。
    52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395页。
    53 《迅速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载于《人民日报》1949年9月17日,第3版。
    54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113页。
    55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载于《人民日报》1949年,12月5日第3版。
    56 《标志首都人民民主建政新阶段,京市长政府委员行就职礼,聂市长等致词决心完成人民重托》,载于《人民日报》1949年12月10日,第1版。
    57 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58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399页。
    59 1951年7月19日,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根据人民政协《组织法》和《关于地方委员会的决定》作出决议,确定了代行政协地方委员会职权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的地区范围并说明:除了“规定外,其他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均不代行本会地方委员会的职权,但在工作上可与本会建立联系。”具体参见《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398—399页。
    60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参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95—696页。
    61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37页。
    62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13页。
    63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15页。
    64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992页。
    65 余光远在建国初期曾经被全国政协的学习座谈会聘请为顾问,帮助民主党派代表和无党 派高级人士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他翻出的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干事会印的《关于讨论“唯物主义基本特征”中几个主要问题的试答》的材料中记录了不少高级民主人士的发言要点。参考余光远:《关丁政协的一则旧资料》载于《湘潮》2004年第3期。
    66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67 双周座谈会讨论的问题主要有:1)听取座谈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情况,如贯彻婚姻法、司法改革、三反五反、粮食统购统销及市场管理、文字改革,以及备战、备荒、为人民等;2)听取座谈国际形势,如朝鲜战争形势及抗美援朝,发动群众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我国加入联合国,中苏分歧,中英边界等;3)研究组织政协全国委员会和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干部以及民主人士参加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如参加土改工作和参观土改情况、参加普选、参加社教运动等;4)研究布置时事政治学习,交流学习情况和经验;5)讨论统一战线工作,如《光明日报》的性质和任务、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情况等。具体可参见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68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69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70 [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71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88页,转引自陈益元著:《革命与乡村——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158页。
    72 《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73 参见《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74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75 《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1页。
    76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4页。
    77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91页。
    78 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组建的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有将近半数的领导成员来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中央人民政府63名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占31名;在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由3位是民主党派人士;在政务院4位副总理中,有2位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在政务院下属机构的93名负责人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42名。这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执政党和参政党的格局。
    79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载于《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720—744页。
    80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7—348页。
    81 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82 《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321页。
    83 《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页。
    84 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85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民主党派历史、政纲、人物》,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中国政党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金安平:《从批斗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6 《李维汉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321页。
    87 江良高:《建国后民主党派存废的三次考验与思考》,载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88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09—410页。
    89 周恩来1950年,4月13日,在全国统战会议上的第二次讲话,提出统一战线性质的国家政权。《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作用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4页。
    90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91 参考《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48—59页
    92 王邦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页。
    9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第19册),第259页。
    94 参考《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下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95 《当代湖南简史》编委会:《当代湖南简史》,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96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97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128页。
    98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0页。
    99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91页。
    100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101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171页。
    102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103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潘汉年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104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关于全国人民捐献武器运动的总结》,载于《人民日报》1952年6月25日第4版。
    105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页。
    106 参考叶国文:《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当代中国土地政策的政治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107 参考《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71—72页。
    108 杨尚昆:《杨尚昆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2页。
    109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89页
    110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65页。
    111 黄炎培早在1932年与周恩来、李维汉就地土改问题有过争吵,对解放区土改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1950年新区土改开始以后,黄炎培收到不少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和家乡地主的告状信,黄炎培看了心情恨不安,便将信件交传给了毛泽东。参考袁小伦:《摸史集—中国现代人物新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112 卢之超主编:《毛泽东与民主人士》,华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748页。
    113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33—434页。
    114 资料米源:《上海市反革命审夯委员会怎样协助政府处理反革命问题》载于《人民日报》1951年6月11日第3版。
    115 “三反”运动是1951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始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从性质上说,这场运动是反对资产阶级腐蚀的斗争,也是改造国家机关、移风易俗的社会改革运动。
    116 “五反”运动是1952年1月在资本主义工商业中开始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也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运动。
    117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118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60页。
    119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120 美国学者杜赞奇提出的“内卷化”概念是指,即近代中国国家建设中,国家力图从民间抽取资源,进行政权建设以强化自身,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资源被各种掠夺性经纪人用来谋取私利,结果国家权力的延伸导致社会的进一步被压榨和破产。具体参见[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版。以及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等。
    121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122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页。
    123 案例资料摘自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124 案例资料摘自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234页。
    125 “内发性发展”指的是,在力图保持固有文化基础的同时,积极地导入外来文化并加以实践从而促进本国发展的一种模式。参见[日]三石善吉:《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中文版序。
    126 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载于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127 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128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67页。
    129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130 谭其骧著,葛剑雄编:《谭其骧日记》,文汇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131 王沪宁等主编:《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页。
    13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页。
    1 《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08页。
    2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3 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4 《当代中国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5 参考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全国政协历届负责人人名录》,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
    6 《当代中国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7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8 《当代中国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34页。
    9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4月版,第800页。
    10 在中央层面上,是全体会议代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与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委会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分工。
    11 材料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5页。
    12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13 神仙会是一个形象化的用语,意思是用和风细雨、说服教育的办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改造思想,加强团结的目的,从而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改造思想,加强团结的目的。主要体现为三自和三不的办法。即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神仙会是一种思想改造比较温 和的方式。
    14 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载于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15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165页。
    16 李维汉:《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载于《人民日报》1956年9月26日第3版。
    17 李维汉:《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载于《人民日报》1956年9月26日第3版。
    18 邓小平:《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19 具体参见章伯钧:《<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草案)的说明》,即其在1954年12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报告,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203页。
    20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21 参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54年12月25日通过,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22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6页。
    23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6页。
    24 参见政协秘书处编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资料选集》(第二册),1962年版,第43—45页。
    25 参见《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26 参见政协秘书处编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资料选集》(第三册),1962年版,第13—17页。
    27 参考周恩来:《关于政协章程和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问题》,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28 政协秘书处编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资料选集》(第一册),1962年,第47—48页。
    29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0页。
    30 参见袁瑞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4页。
    31 毛泽东:《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载于《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32 李维汉:《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载于《人民日报》1956年9月26日第3版。
    33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34 参考周恩来:《关于政协章程和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问题》,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35 李维汉:《进一步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载于《人民日报》1956年9月26日第3版。
    36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37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38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39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162页。
    40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339页。
    41 具体参考《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175页。
    42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页。
    43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44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45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46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339页。
    47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页。
    48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
    49 资料米源:《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50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39—442页。
    51 沈荣华主编:《社会协商对话》,春秋出版社,1988年版,第82页。
    52 《新编中国统一战线基本教程》,华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156页。
    53 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新民主主义的社会阶级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毛泽东从政党之间相互制衡以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之目的出发,提出了“两个万岁”,党的八大制定了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遗憾的是从1957年开始,由于毛泽东错误的指导思想和个人权力的逐渐膨胀,违背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初衷,使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工作受到很大的摧残,多党合作处于停滞状态,最终造成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回顾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创建历程,可看出其最初是为实现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斗争目标;写入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政权的合法性米源和对整个社会结构代表性的思考;在建国初坚持和维护它则是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高度出发,确立中共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目的是“互相监督”,是从防止共产党“做坏事和发生官僚主义”着眼的。参见周淑真:《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载于《学习时报》269期。
    54 《刘少奇选集》(下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7页。
    55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7页。
    56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1页。
    57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页。
    58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59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07页。
    60 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61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页。
    62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918页。
    63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99页。
    64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第838页。
    65 所谓“五不变”政策,即定息政策不变,高薪不变,政治上适当安排的方针不变,学衔制不变,根本改造的政策不变。
    66 195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庐山会议住后期错误地发动对彭德怀的批判,进而在全党开展了“反右倾”运动。
    67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页。
    68 1963年至1965年间,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和文艺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人物进行了错误的、过火的政治批判,这种批判破坏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妨碍了文艺事业和学术工作的健康发展,并使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
    69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232页。
    70 参考《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35—236页。
    71 虞崇胜、宋俭著:《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72 Machel Foucault: Power/Knowledge, pp. 146-165,转引自于海著:《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7页。
    73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论统一战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41页。
    74 参见《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36—242页。
    1 参考林尚立:《走向现代国家:对改革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解读》,载于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家建设以民主法治为基本的追求目标,这个目标实际上也是现代国家的本质要求。
    3 转引自李瑞环在政协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4 改革开放以米,政协章程先后经历了1978年,1982年,1994年,2000年,2004年五次修改。
    5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1982年3月8日),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13页。
    7 虞崇胜、宋俭:《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8 刘澜涛是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成立的政协章程修改委员会副主任。
    9 刘澜涛1982年11月24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草案)的说明,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的五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11 李瑞环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12 虞崇胜、宋俭:《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8页。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14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44页。
    15 虞崇胜、宋俭:《人民政协与利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3页。
    16 虞崇胜、宋俭:《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17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18 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的新提法新精神》,载于《解放日报》2006年3月3日第2版。
    19 李瑞环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20 朱训:《邓小平人民政协理论形成与发展》,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21 中央统战部组织编写的《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学习问答》,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22 李瑞环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23 《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2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台湾问题是最大的统战问题。现在可以提第三次国共合作。
    25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26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80页。
    27 《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页。
    28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29 李瑞环1995年6月5日,在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143页。
    30 李瑞环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31 李瑞环1995年6月5日,在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32 李瑞环1997年3月12日,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33 李瑞环1995年6月5日,在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34 李瑞环1997年3月12日,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35 李瑞环1993年5月21日,在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36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37 具体可参见《泽国经验:政府上项目,公民来拍板》,载于《半月谈》,转引自《黄山日报》2006年6月12日。
    38 具体可参见Robert Nisbet: Community and Power,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39 G. Bingham Powell, Jr.: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Participation, Stability and Viol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P74.
    40 政治一体化这一术语最一般的是指政治体系的结合。迈伦·韦纳鉴别出五种这类用法:1)国家一体化是指把文化和社会方面分离的集团结合进一个单一的领土单位和建立民族特性的进程。这常常涉及有着不同种族、宗教、语言或其他集团和阶层的多元社会。因此,国家一体化意味着不同集团或阶层的个人对国家所怀的主观感情;2)领土一体化是对附属的政治单位或地区确立国家中央权力;3)精英—群众一体化是指把政府同被统治者联系在一起,假设这两者之间存在距离;4)一体化还可能是指维护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价值一致:一个民族共同的神话、象征、信仰和共同参加的历史;5)一体化还可能是一个民族为某个共同目的组织起米的能力。参见[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28页。
    41 改革开放前,国家高度垄断稀缺资源,并实行高度集权的体制,但在经济活动上却没有高度整合,而是集权中有大量分权的“蜂窝状”的经济结构。具体可参见Audrey Donnithorne: "China's Cellular Economy: Some Trends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Quarterly, No.52, P605-619.
    42 虞崇胜、宋俭:《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43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44 T.H. Marshall: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T. Bottomore (ed.), London: Pluto, 1992, P24.
    45 参见陈家刚《协商民主:民主范式的复兴与超越》(代序)载于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8—9页。
    46 参见王邦佐、朱勤军:《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载于《联合时报》2006年9月15日第7版。
    47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8日。
    48 袁峰:《论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中的执政党角色定位》,载于《中国共产党》(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7期。
    49 邓小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50 李瑞环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载于《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1页。
    5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8日。
    5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006年2月8日。
    1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4页。
    2 参见孙中山:《建国大纲》(1924年4月20日),载于《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69页。
    3 参见孙中山:《建国大纲》(1924年4月20日),载于《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70页。
    4 参见孙中山:《建国大纲》(1924年4月20日),载于《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7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2、17、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62、1963、1973。
    3、《列宁选集》第1、2、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列宁全集》第26、29、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956、1985。
    5、《毛泽东选集》第1、2、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77。
    6、《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88、1990。
    9、《邓小平文选》第1、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1994、1993。
    10、《邓小平论统一战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994。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991、199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997、1999。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珍贵档案》(上册),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8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9、胡乔木著:《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
    10、《孙中山选集》(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
    11、《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12、施复亮:《中间派的政治路线斗争》,载于《时与文》创刊号,1947年3月14日。
    13、施复亮:《第三方面的主张和态度》,载于1947年1月8日《文汇报》。
    14、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15、薄一波著:《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16、《中国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上、下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17、《民进会史料选辑》(第一卷)。
    18、陕西省档案馆,陕西社会科学院合编:《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九辑),北京:档案出版社,1990。
    19、《周恩来年谱(1989-1949)》(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0、李勇、张仲田著:《统一战线大事记》(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卷),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22、《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中国民主党派历史、政纲、人物》,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4、《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2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7、《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8、《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执政党建设》(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制度》,台北: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
    3、[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7、[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8、[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美]丹尼斯·朗:《权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0、[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美]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美]王景伦:《毛泽东的理想主义和邓小平的现实主义》,北京:时事出版社,1996年。
    13、[美]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4、[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5、[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6、[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
    17、[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8、[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9、[美]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0、[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的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
    21、[美]G.A.阿尔蒙德、G.B.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2、[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新范式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4、[美]詹姆斯·R.汤森:《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5、[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26、[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
    27、[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8、[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9、[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30、[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2、[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3、[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4、[美]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5、[美]布兰特利·沃马克、詹姆斯·R·汤森著:《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6、[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北京:三联书店,1996。
    37、[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和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38、[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9、[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0、[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41、[美]亨廷顿著:《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42、[美]约瑟夫·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3、[英]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4、[英]戴维·米勒等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5、[英]艾伦斯温杰伍德:《社会学思想简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46、[英]詹姆斯·布赖特:《现代民治政府》,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7、[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
    48、[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0、[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52、[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3、[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4、[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5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6、[法]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7、[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8、[日]冈泽宪芙:《政党》,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59、[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60、[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61、[日]三石善吉:《传统中国的内发性发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62、[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63、[澳]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64、[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6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
    66、《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67、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68、王沪宁主编:《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9、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0、王邦佐、李惠康:《西方政党制度社会生态分析》,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71、王邦佐:《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2、孙关宏、胡雨春、任军锋主编:《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3、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4、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75、林尚立:《党内民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76、林尚立:《政党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77、林尚立等编:《政治与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78、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79、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80、陶东明、陈明明著:《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1、刘建军等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和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82、刘建军:《单位中国——社会调控体系重构中的个人、组织与国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83、浦兴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4、程全生:《政党与政党政治》,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4。
    85、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6、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87、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8、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9、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0、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1、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2、胡伟:《政府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93、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4、萧超然:《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95、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6、高民政主编:《中国政府与政治》,济南:黄河出版社,1993。
    97、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98、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和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9、杨爱珍:《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100、迟福林、田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101、张志明:《从民主新路到依法治国——为人民民主奋斗八十年的中共共产党》,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
    102、邓野:《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1944年至1946年间国共政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3、闻黎明:《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104、胡照洲著:《中国人民政协论》,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105、丘钱牧:《中国民主党派史》,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106、王永祥:《中国宪政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7、袁方等著:《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108、郑杭生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9、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10、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和交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11、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12、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三联书店,2002。
    113、杨敏:《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14、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115、冷溶主编:《海外邓小平研究》,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116、卢先福、端木婕:《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7、孙宽平主编:《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8、徐湘林主编:《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19、荣敬本、高新军主编:《政党比较研究资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20、胡盛仪等:《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1、张恒山等著:《法治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22、程竹汝等:《政治文明:历史纬度与发展逻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23、姜士林等编:《中国民主党派与国共合作论丛》,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124、黄卫平、汪永成主编:《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25、郑长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126、黄大熹:《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27、甄小英、李清华:《党内民主建设问答》,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128、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9、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0、刘晔:《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近代中国国家建设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31、李路曲:《当代东亚政党政治的发展》,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32、张忆军主编:《风雨同舟七十年——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关系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33、王振锁著:《战后日本政党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34、马永顺著:《周恩来与人民政协》,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135、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36、《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137、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潘汉年在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38、何干之:《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39、《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北京:档案出版社,1993。
    140、《中国政党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14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42、谭其骧著,葛剑雄编:《谭其骧日记》,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
    143、沈荣华主编:《社会协商对话》,春秋出版社,1988。
    144、《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145、虞崇胜、宋俭:《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146、杜行健主编:《团结与民主:新时期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工作全书》,北 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
    147、笑蜀:《历史的先声》,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148、虞崇胜、宋俭著:《人民政协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1、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
    2、Charles Tilly: Coercion, Capital and European States, AD990-1990,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0.
    3、James Sheridan: China in Disintegration: The Republican Era in Chinese History: 1912-1949, The Free Press, 1969.
    4、David Waldner: State Bulid and Late Development,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9.
    5、Volker Bornschier: State-building in Europe—the Revitalization of Western European Integre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6、Robert Nisbet: Community and Power,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7、G. Bingham Powell, Jr.: Contemporary Democracies: Participation, Stability and Viol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8、Thomas Ertman: Birth of Leviathan—Building States and Regimes in Medieva and Early Modern Europ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9、Lucian Pye: The Spirt of Chinese Politics: A Psychocultural Study of the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M.I.T Press, 1968.
    10、Nina P. Halpern: "Studies of China Politics ", in David Shamban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Woodrew Wilson Center Press, 1933.
    11、Theda Skocopol: "Reconsider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 in World—Historical Perspective ", Social Research, 56,1, 1989.
    12、Apter David: "The Role of Traditionalism in the Political Modernizaion of Ghana& Uganda ", in World Politics. 12 (Oct.1960).
    13、Almond G.A.: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in Almond & J.S. Coleam (ed.),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14、Audrey Donnithorne:"China's Cellular Economy: Some Trends sinc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China Quarterly, No.52.
    1、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载于《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
    2、王邦佐、朱勤军:《协商民主的内涵和中国协商民主的特征》,载于《联合时报》2006年9月15日第7版。
    3、赵瀚豪:《解放初期党在甘南藏区建立“三三制”政权的实践与经验》,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2期。
    4、江良高:《建国后民主党派存废的三次考验与思考》,载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
    5、李燕奇:《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派关系观》,载于《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6期。
    6、杨火林:《新中国建国程序的调整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过渡性特点》,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6期。
    7、余光远:《关于政协的一则旧资料》,载于《湘潮》2004年第3期。
    8、周淑真:《用历史的眼光看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载于《学习时报》269期。
    9、郑永年:《政治改革与中国国家建设》,载于《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10、汪玉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及其形式的探索》,载于《中共党史研究》1991年4月刊。
    11、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
    12、周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3、王智:《政治文明视野中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协商性政治的历史与逻辑》,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14、袁峰:《论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中的执政党角色定位》,载于《中国共产党》(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7期。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