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审美文化观:僭越、困境与新走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历史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由后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波及哲学、文化、艺术、生活等诸领域的轩然大波似已平息下去,但它留下的问题还有待展开进一步的清理和学理上的辨析,以便汲取其合理有价值的精华部分,疏离其含混、偏颇、极端的颠覆传统的虚无主义倾向。对其进行学术清理和学理辨析的价值主要在于为当代审美文化建构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当代思维方式的更新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主要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僭越中分析它在当代消费主义语境中的正面价值与意义,它对感性审美的强调,对个性的强调,对多重意义的强调都有其出现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并从其陷入的困境中阐明了后现代主义的局限和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笔者注意到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虽然已成为“昨日黄花”,但它的余波依然在探索如何在全球化和世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历史语境中,在解构之后的废墟上建构的有效途径。
     笔者的创造性发现在于认识到后现代主义尽管在具体的审美形态上既有被人赞赏之处,又多有被人诟病之处,人们在对其作出评价时往往呈现出一种矛盾心态,但它在思维方式和理论上表现出一种多元流动立体式的思维模式,从而有别于以往的一元、二元对立式思维,线形发展的思维模式必然会被多元立体的思维模式所取代。所以“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当代审美文化就不会是一种审美方式的独霸天下,而是多种审美文化形式的并存。精英和大众、高雅和通俗、现代和后现代交织渗透,呈现出一种多元审美文化景观,这恰恰符合了人们多层次多维度的审美需求。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内涵和缘起。主要考察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过程、产生背景和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其产生背景主要表现在:
     1、科技促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玻尔的“互补性”原理的出现,使科学看待自身的方式以及推理程序之合法性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哲学反思:后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突出成就是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
    
    式,将人们从形形色色的“先验”、“自明”、“公理”、“原则”和“绝对”中
    解放出来.
     第一、反理性主义:反对理性的无限性,反对理性的同一性、统一性和
    整体性。
     第二、反基础主义:认为基础主义首先是一种同一性思维,追求整体化
    的表现。另外,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否弃了基础主义的“等级”观念.
     第三、反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者主张多元论,反对一元论,反对任何
    形式的统一,对人进行“非中心化”的尝试和探索。
     3、社会变迁:表现在:第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实现了交流
    方式的范式转换。
     第二、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些与战前社会根本断裂的
    生活特征。
     第三、中产阶级的出现,他们嫌弃传统的价值观,热衷于参与文化娱乐
    活动,缺乏完整的阶级意识,充满游戏精神,在政治上表现出消极离心的态
    度.
     第二部分:僧越与困境。后现代主义实现了对现代主义的借越并表现出
    了鲜明的特征:
     (一)特征
     1、强调感性: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人不仅应该是理性的存在,而且同
    时应该是感性的存在。审美主体无时无刻不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所
    以需要感性审美的存在。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由于一个社会的审美群体的
    多类型多层次的特点,也需要在理性的超越性审美之外,有感性审美文化形
    态的存在。
     2、强调个性、差异、与众不同: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崛起,网络空间
    的开辟,娱乐休闲方式的普及流行,同一的生活方式被多元化的选择所取代。
    后现代审美文化崇尚艺术风格的多元性,拒斥同一,热衷多样。后现代主义
    审美文化强调差异为人们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创造开拓了空间,把人们从单一
    的审美文化形式中解放出来。在中国强调差异的审美文化,其意义和西方也
    有所不同。追求差异性、个性化的表达,在中国表现为对以往政治中心话语
    
    的反拨,对政治中心话语的一统天下的消解,主张话语的多元化。
     3、强调多符码化、多重意义:与庄严性、纯粹性及个体性等现代主义
    价值观相对立,后现代主义展现了一种新的随心所欲,新的玩世不恭和新的
    折衷主义。后现代主义者借助以往的题材,模仿和拼凑,时序的交错和颠倒,
    地点与空间的置换,高级话语与低级话语的杂处,严肃题材和大众题材的交
    汇,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增强了原有文本的生命力。
     (二)、意义:首先,巨大的解放意义。将在现代主义坚持的二元对立中
    受压抑的一方解放出来。
     其次,强烈的民主意识对现代主义的精英意识的挑战,对霸权主义的消
    解,对通俗艺术的肯定,对折中主义的偏爱,以及对普通大众的关注,无不
    显示出一种面向大众的民主意识。
     再次,大胆地使用新手段新材料。
     (三)、困境:首先是虚无主义倾向。其次,物化倾向。
     第三部分:新走向:后现代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一些新变化,它不
    断对自身的缺陷进行反思,后现代审美文化打破了理性对感性的压抑,强调
    差异和多意义的同时,又开始对自身的困境进行反思,积极寻求走出虚无主
    义的泥沼,建构“第二种理性”的?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debates about post-modernism has been clamed down, But it is hard to say that the problems, which bring about by the post-modernism have been solved completely.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ound and pro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revolution of thinking of post-modernism by study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he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and art, the value of the influences and the shortcomings simultaneou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post-modernism aims at free the man's thinking from the rational dictatorship and from the dogmas and myths of omnipotent sciences, although it is somehow the result of academic commercialization bearing the trend and color of strong skepticism, relativism and nihilism. As a new made of thinking, post-modernism provides a new vision for people to reflect again man himself, the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 relations among people. As a leading model of western culture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post-modernism spurs people to recognize the side effect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some west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mind the counties on the way to modernization that they should learn from lessons and should not recommit the same errors. And it also encourages peoples to break though and makes innovations. Post-modernism's greatest influence may be the manner of thinking.
    Now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and its ways of practicing is a complex problem to which should b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because both creator and appreciater's manner of thinking have changed subtly.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may not be understand simplified
引文
[1]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61页
    [2]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2年,“致中国读者”。
    [3] [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75页。
    [4] 见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88页。
    [5] 同前注,第61页。
    [6] [美]马尔,现代后现代与文化的多元性(J)国外社会科学,1995,(2)38。
    [7]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序第6页。
    [8] 同前注,第9页。
    [9]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10] 转见赵光武编:《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11] 同前注[9],第2页。
    [12] 潘知常:《美学的边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13]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著:《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
    [14] 同前注[9],序第4页。
    [15] 同前注[9],第108页。
    [1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9页。
    [17] 雨果·斯特伯格:《基础与应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2页。
    [18] [荷]佛克马、伯顿斯编:《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19] 谢尔登·切尼编:《邓肯论舞蹈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第10页。
    [20] N·沃尔斯托夫:《艺术与宗教,工人出版社,1988年,第28页。
    [21] 同前注[13],第112页。
    [22]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序第6页。
    [23] 同前注[18],第35页。
    [24] 转见[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页。
    [25] 王岳川、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4页。
    [26] 同前注[9],第97页
    [27] 张旭东:《读书》,1999年,12期。
    [28] [德]乌·贝克、哈贝马斯等著:《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29] [法]热尔曼·巴赞:《艺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571页。
    [30] 同前注[18],第31页。
    [31] [美]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第151页。
    [32]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33] 同前注[18],第260页。
    [34] 同前注[4],第295页。
    [35] [法]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5页。
    [36] 同前注,第56页。
    [37]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页。
    [38] 同前注[25],第53页。
    [39] 同前注[24],第317页。
    [40] [美]保罗·曼:《前卫艺术的理论死亡》,第23页,转见易英:《现代主义之后与中国当代艺术》,载《美学研究》,1996年,第1期。
    
    
    [41] [美]大卫·格里芬编:《超越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序第6页。
    [42] 福柯:《性史》,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63页。
    [43] 同前注[28],第7页。
    [44] 同前注[7]1998年,第94页。
    [45] 托·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转见《西方现代诗论》,花城出版社,1988年,第73-74页。
    [46] S·南达:《文化人类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51页。
    [47] 同前注[7],序第12页。
    [48] 同前注[7],第83页。
    [49] 同前注[25],笫53页。
    [50] 拉什:《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见人民网,网址: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54/1/class005400018/hwz37977.htm。
    
    
    1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法]布尔迪厄:《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
    3 [法]利奥塔:《后现代状况》,三联书店,1997年版。
    4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5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三联书店,1989年版。
    6 [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
    8 《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0 [荷]佛克马、伯顿斯编:《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著:《后现代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2 [美]大卫·格立芬编:《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超越解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3 [法]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 [英]麦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5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6 [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8 [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9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0 [美]史蒂文·塞德曼编:《后现代转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 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 柳鸣九:《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4 肖鹰:《形象与生存》,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25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6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 王治河:《扑朔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28 陈永国:《文化的政治阐释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 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年版。
    30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1 潘知常:《反美学》,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