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传》词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古词汇为选题,以中土佛教撰述文献《法显传》为研究对象,旨在采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法显传》的词汇作穷尽性的调查,展示其词汇系统的构成和来源情况,并结合同时期其它相关文献,初步揭示出中古时期,尤其是魏晋南北朝这一特殊历史阶段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情况。同时,通过《法显传》的个案研究展现出中古时期汉译佛典词汇逐渐向中土文献扩散(中土化)的动态过程,并对此试作解释。
     通过研究表明,《法显传》中除了部分继承上古的词汇而外,更有大量的外来词汇和口语词汇。与同时期的其它中土文献相比,《法显传》呈现出更高的口语性。其中一些词语的用法为其它文献所未见,一般辞书亦未收录,这些词语的出现可以为辞书提供更早的例证
     另外,对《法显传》中佛典词汇的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部分的佛典词汇,首先是通过《法显传》这样一类由具有汉语母语背景的译经者所著的佛教撰述,逐渐扩散到中土文献中去的。这也是佛典词汇扩散到中土文献一个最重要的步骤,此举为佛典语言增添了新的生命力,象征着佛典词汇融入汉语的开端。
This thesis is on the study of the vocabulary in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and focuses on the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 Faxian's Pilgrimage to India(法显传). 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diachronic and the synchronic analysis methods. We investigate the facts about the vocabulary and try to reveal its composing and origin 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s well a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Make the examination on the other similar literature, the thesis also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vement of Middle Ancient Chinese vocabulary system in Wei, Jin and Period of devis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in Faxian's Pilgrimage to India(法显传), this thesis reflects the spread of Buddhist words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to the native writings, namely the course of localization and try to expound this language phenomena.
     After the study, we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not only some words,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Chinese but also some foreign words and spoken words.The vocabulary in Faxian's Pilgrimage to India(法显传) showed a much more conspicuous spoken tendency than the vocabular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orks. Some of the words haven't been discovered in other literature neither explained in several present dictionaries. It can offer earlier example for dictionaries.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the thesis considers that a lot of Buddhist words are spreaded from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 which is wrote by Chinese Buddhists, to the native writings. It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step in the spreading of Buddhist words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t is injected new blood into the circulation of the language i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signal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fusion of Buddhist words with Chinese.
引文
① 周祖谟《<吕氏春秋词典>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② 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书海出版社,2000年版,页641—642。
    ③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页224。
    ④ 董志翘《<高僧传>词语通释——兼谈佛教典籍口语词向中土文献的扩散》,载《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2000年版。
    ①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373。
    ② 周祖谟《汉语发展的历史》,载周士琦编《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页10。
    ③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173。
    ① 类似“译经复音词的结构模式及语义构成”的研究方法,基本上还是采用了向熹先生1980年在《<诗经>里的复音词》一文中所奠定的研究模式。关于对这一研究模式的批评可参见潘文国、叶步青、韩洋等《汉语的构词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363-365)以及万金川《佛经译词的文化二重奏》(载《普门学报》2003年,第18期,页51-52)。
    ② 如梁晓虹《佛经词语札记》(载《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张联荣《汉魏六朝佛经释词》(载《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吴金华《佛经译文中汉魏六朝词语零拾》(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等。
    ① [英]David Crystal编,沈家煊译《现代语言学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页341。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71。
    ② [唐]义净撰,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页1。
    ③ 详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及章巽《法显传校注·序》相关记载。
    ④ 参见岑仲勉《<佛游天竺记>名称之讨论》,载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外一种)》(上),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⑤ 王邦维《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① 参见董志翘《<高僧传>词语通释——兼谈佛教典籍口语词向中土文献的扩散》,载《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2000年版。
    ① 参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序》,董志翘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
    ② [法]房德里耶斯《语言》(岑麒祥、叶蜚声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页310-311。
    ③ 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页3。
    ④ 本文所指的意译词也包括仿译词。有学者认为意译词并不属于外来词,但我们认为,即使是意译的词,它的所指仍然是外来的,包含着许多与中土文化不同的因子,和中土语词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将意译词也纳入外来词的考察范围。
    ① 佛经翻译时代和译者的确定大致依据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1980),但也注意吸收当前学者关于佛经翻译年代研究的最新成果。
    ②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页100。
    ① 文中有关佛教词语的释义首先参考《汉语大词典》的释义,如《汉语大词典》未收则主要参考《佛学电子辞典》(V2.2.2版及V3.5.30版)所收录相关专业佛学辞典的释义。
    ② 参见辛岛静志《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载《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512。
    ③ 参见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载《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又收入王云路、方一新编《中古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页131。
    ① 参见万金川《佛经语言学论集:佛典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南投]正观出版社,2005年版,页240。
    ② [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页208。
    ③ 参见[印]R·塔帕尔著,林太译,张荫桐校《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页36。
    ① 杨博文注释云:“大食非产沉香,或因大食人之船舶载贩沉香,致被人误以为其产沉香也。”参见[宋]赵汝适原著,杨博文校释《诸蕃志校释》,中华书局,2000年版,页174。
    ② 白化文《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页163-164。
    ① 参见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00。
    ② 参见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汇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页10-11。
    ③ 参见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90。
    ① 具体讨论可参见陈明娥《敦煌变文词汇研究》,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页26。
    ② 如朱庆之先生指出:“口语词是相对于书面语词而言的,主要是指只用于日常口语(包括方言)而不用于书面语的那些词。”其特点是“极少出现在正统典雅的书面语中”。(《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页58)蒋绍愚先生也曾说过:“口语词汇指的是一般很少在书面语和正式谈话中使用,而通常只在日常谈话中使用的词汇。”(《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74)
    ③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四川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页104。
    ④ 同上,页103。
    ① 王小莘《<高僧传>词汇研究》,载《语言学论丛》第22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页141。
    ② 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91。
    ③ 罗竹风《回顾与展望——记<汉语大词典>的出版》,载《辞书研究》1986年第6期。
    ① 《汉语大词典》收作“稀旷”,误.今检《中华大藏经》、《大正大藏经》均作“希旷”,四库全书本《佛国记》及《说郛》引《佛国记》作“稀旷”,《大词典》或沿此误。
    ① 我们所列举的词语后面括号中的义项为《大词典》中该词的义项,下同。
    ①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页2。
    ② 参见方一新《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
    ③ 承董志翘师告知,当初编纂《汉语大词典》时曾有凡例,尽量不采用佛经文献作为书证,因为佛经的年代问题存在着较多的争议。如今看来,这一考虑是有一定道理的。
    ④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321。
    ① 参见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50-151。
    ② “转转”二字,《敦煌变文校注》录作“转身”,细辨原卷,“身”为重文符号,此据原卷改为“转转”,义为纷纷,一个紧接着一个。参见曾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99。
    ① 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1988年版,页12。
    ①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四川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页129。
    ②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页109。
    ③ 李维琦《佛经词语汇释》,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54。
    ④ 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页52。
    ① 吴玉贵释译《佛国记》,[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96年版。
    ① 朱庆之先生在《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1992)中初次提出“佛教混合汉语”这一概念,2001年又发表《佛教混合汉语初论》(载《语言学论丛》,第24辑),指出Buddhist Hybrid Chinese其实是西方汉学界早已有之的说法。
    ② 万金川《佛经语言学论集:佛典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南投]正观出版补,2005年版,页61。
    ③ 朱庆之《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上)》,载《普门学报》2003年第15期,页23。
    ④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① 参见颜洽茂《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113。
    ② “五种不翻”理论虽然公认是玄奘提出,但具体刊出却是在宋代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中。另外在唐末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二中有对“五种不翻”更详细的论述,参见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59。
    ③ 本文第一章中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将仿译词归入意译词当中去,其实仿译词和意译词还是略有不同的。参见[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④ 参见朱庆之《佛经翻译中的仿译及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载《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一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⑤ 参见王士元(竞争性演变是残留的原因》,载《王士元语言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⑥ 参见董志翘《<高僧传>词语通释——兼谈汉译佛典口语词向中土文献的扩散》,原载《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又收入其《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2000年版,页1-2。
    ① 董志翘《<高僧传>词语通释——兼谈汉译佛典口语词向中土文献的扩散》,原载《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又收入其《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2000年版,页3。
    ① 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载《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
    ① 梅祖麟《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载《语言研究》创刊号,1981年。
    ②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③ 参见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113-114。
    ④ Harbsmeier, Christoph. The Classical Chinese Modal Particle yi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logy, Section on Linguistics and Paleography , Taipei, Academy Sinica, 1989. 转引自蒋绍愚(2000)。
    ⑤ 朱庆之《汉译佛典语文中的原典影响初探》,载《中国语文》1993年第5期。
    ⑥ 辛岛静志《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载《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 蒋绍愚《<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贤喻经>,<百喻经>中的“已”、“竟”、“讫”、“毕”》,载《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② 王云路《试说翻译佛典新词新义的产生理据》,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转引自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80。
    ③ 参见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版,页79。
    ④ 参见遇笑容《汉语语法史中的语言接触与语法变化》,载《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参见邹嘉彦《语言接触与词汇衍生和重整》,载邹嘉彦,游汝杰士编《语言接触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页1。
    ② 参见张全真《<法显传>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语法比较研究》,南京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
    ③ 参见[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中华大藏经》,第六十一册,1993年。
    ④ 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⑤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四川大学2001年博土论文,页66。
    ⑥ 朱庆之《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上)》,载《普门学报》2003年第15期,页27。
    ①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页26。
    ② 陆俭明《周遍性主语及其他》,载《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
    ③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页107。
    ④ 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248。
    ⑤ 参见竺家宁《<慧琳音义>与佛经中的名词重叠现象》,载徐时仪等编《佛经音义研究——首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① [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80。
    ② 太田辰夫引此例作“……不敢苦留。”误。松按:“留苦”犹留难,阻难。见上书,页80。
    ③ 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257。
    ④ 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页66-67。
    ⑤ 朱庆之《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下)》,载《普门学报》2003年第16期。
    ① 笔者这一思路是受万金川先生所启发,参见其所著《佛经语言学论集:佛典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之“缘起第一”,[南投]正观出版社,2005年版。
    ②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页283。
    ③ [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④ 万金川《佛经语言学论集:佛典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南投]正观出版社,2005年版,页74。
    ⑤ 参见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载《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⑥ 参见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31。
    ① 参见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119-124。
    ② 参见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页180-184。
    ③ 参见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88。
    ① 参见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页288。
    ② 参见李宗江《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和演变》,原载《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巴蜀书社,1998年;收入其所著《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页186-188。
    ③ 我们所参照的同时期文献指李宗江先生调查统计的《三国志》、《西京杂记》和《陶渊明集》。
    [1] 白化文,《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 蔡镜浩,《魏晋南北朝词语例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 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外一种)》(上),中华书局2000年版。
    [4] 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 陈明娥,《敦煌变文词汇研究》,山东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6] 陈秀兰,《敦煌变文词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7] 陈秀兰,《敦煌俗文学语汇溯源》,岳麓书社,2001年版。
    [8]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
    [9] 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0] 董志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 董志翘,《中古文献语言论集》,巴蜀书社,2000年版。
    [12] 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3] 方一新,《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
    [14] 方一新、王云路,《中古汉语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 郭在贻,《训诂学》(修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6] 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汇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
    [17] 胡湘荣,《鸠摩罗什同支谦、竺法护译经中语词的比较》,《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3期。
    [18] 胡竹安、张锡德,《<法显传>词语札记》,《语文研究》1986年第4期。
    [19] 化振红,《<洛阳伽蓝记>词汇研究》,四川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20] 季琴,《三国支谦译经词汇研究》,浙江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1] 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1988年版。
    [22] 蒋绍愚,《<世说新语>、<齐民要术>、<洛阳伽蓝记>、<贤喻经>、<百喻经>中的“已”、“竟”、“讫”、“毕”》,《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23]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 李维琦,《佛经词语汇释》,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 李维琦,《佛经释词》,岳麓书社,1993年版。
    [26] 李维琦,《佛经续释词》,岳麓书社,1999年版。
    [27] 李宗江,《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版。
    [28]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9] 梁晓虹,《佛教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30] 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华书局,1965年版。
    [31]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重排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2]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3] 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 陆俭明,《周遍性主语及其他》,《中国语文》,1986年第3期。
    [35] 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齐鲁书社,1980年版。
    [36] 罗竹风,《回顾与展望——记(汉语大词典)的出版》,《辞书研究》1986年第6期。
    [37]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中、下三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38] 梅祖麟,《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语言研究》创刊号,1981年。
    [39] 潘文国、叶步青、韩洋等,《汉语的构词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 饶宗颐,《饶宗颐史学论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1] 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 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版。
    [43] 释德安,《<无量寿经>译者考——以佛经语言学为研究主轴》台湾南华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44]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
    [45] 万金川,《佛经译词的文化二重奏》,《普门学报》.2003年第18期。
    [46] 万金川,《佛经语言学论集:佛典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南投]正观出版社,2005年版。
    [47]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 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
    [49] 王邦维,《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50] 王士元,《竞争性演变是残留的原因》,载《王士元语言学论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1] 王小莘,《<高僧传>词汇研究》,《语言学论丛》第22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2] 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3] 王云路、方一新编,《中古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4]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5] 吴玉贵释译,《佛国记》,[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96年版。
    [56] 向熹,《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7] 徐时仪,《<众经音义>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58] 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全一册),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5年版。
    [59] 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书海出版社,2000年版。
    [60] 颜治茂,《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1] 俞理明,《佛经文献语言》,巴蜀书社,1993年版。
    [62] 遇笑容,《汉语语法史中的语言接触与语法变化》,《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3] 曾良,《敦煌文献字义通释》,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 曾昭聪,《中古近代汉语词汇论稿》,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5] 张曼涛主编,《佛教文史杂考》,[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66] 张全真,《<法显传>与<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语法比较研究》,南京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
    [67] 张双棣等编,《吕氏春秋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8]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69] 张永言、汪维辉,《关于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1995年第6期。
    [70] 章巽,《法显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71]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72] 周祖谟,《汉语发展的历史》,载周士琦编《周祖谟语言文字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3] 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4]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版。
    [75] 朱庆之,《佛教混合汉语初论》,《语言学论丛》第24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76] 朱庆之,《佛经翻译中的仿译及其对汉语词汇的影响》,《中古近代汉语研究》(第一辑),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7] 朱庆之,《汉译佛典语文中的原典影响初探》,《中国语文》1993年第5期。
    [78] 朱庆之,《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上)》,《普门学报》2003年第15期。
    [79] 朱庆之,《论佛教对古代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影响(下)》,《普门学报》2003年第16期。
    [80] 朱庆之,《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中国语文》1992年第4期。
    [81] 竺家宁,《<慧琳音义>与佛经中的名词重叠现象》,载徐时仪等编《佛经音义研究——首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82] 邹嘉彦,游汝杰主编,《语言接触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3] [英]David Crystal编,《现代语言学词典》,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4] [印]R·塔帕尔著,林太译,张荫桐校,《印度古代文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5] [法]房德里耶斯(J.Vendryes),《语言》(Le langage:Introduction linguistiquea I'histoire),岑麒祥、叶蜚声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86] [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87] [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商务印岀馆,1985年版。
    [88] [日]太田辰夫著,蒋绍愚、徐昌华译,《中国语历史文法》(修订译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9] [日]辛岛静志,《<撰集百缘经>的译出年代考证——出本充代博士的研究简介》,《汉语史学报》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0] [日]辛岛静志,《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载《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1] [荷]许理和(E·Zürcher),《佛教征服中国》(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1972),李四龙、裴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2] [荷]许理和(E.Zürcher),《最早的佛经泽文中的东汉口语成分》,载《语言学论丛》第14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 《长阿含十报法经》[东汉]安世高译,[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下同),第1卷
    [2] 《普法义经》
    [3] 《七处三观经》 第2卷
    [4] 《转法轮经》
    [5] 《道地经》 第17卷
    [6] 《道行般若经》[东汉]支娄迦谶译 第8卷
    [7] 《兜沙经》 第10卷
    [8] 《阿閦佛国经》 第11卷
    [9] 《般舟三昧经》 第13卷
    [10]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第14卷
    [11] 《中本起经》[东汉]昙果共康孟详译 第4卷
    [12] 《修行本起经》[东汉]竺大力共康孟详译 第3卷
    [13] 《成具光明定意经》[东汉]支曜译 第15卷
    [14] 《菩萨本缘经》[三国·吴]支谦译 第3卷
    [15] 《月明菩萨经》
    [16] 《撰集百缘经》 第4卷
    [17] 《大明度经》 第8卷
    [18] 《菩萨本业经》 第10卷
    [19] 《维摩诘经》 第14卷
    [20] 《六度集经》[三国·吴]康僧会译 第3卷
    [21] 《旧杂譬喻经》 第4卷
    [22] 《法句经》[三国·吴]维衹难等译 第4卷
    [23] 《普曜经》[西晋]竺法护译 第3卷
    [24] 《生经》
    [25] 《正法华经》 第9卷
    [26] 《弥勒下生经》 第14卷
    [27] 《贤劫经》
    [28] 《海龙王经》 第15卷
    [29] 《摩诃僧衹律》[东晋]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 第22卷
    [30] 《长阿含经》[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第1卷
    [31] 《出曜经》[姚秦]竺佛念译 第4卷
    [32] 《百喻经》[南齐]求那毗地译 第4卷
    [33] 《贤愚经》[元魏]慧觉等译 第4卷
    [34] 《大庄严论经》[姚秦]鸠摩罗什译 第4卷
    [35] 《妙法莲华经》 第9卷
    [36] 《大智度论》 第25卷
    [37] 《根本说一切有部昆奈耶杂事》[唐]义净译 第24卷
    [38] 《汉书》[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版。
    [39] 《后汉书》[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
    [40] 《三国志》[晋]陈寿撰,[刘宋]裴松之注,陈乃乾校点,中华书局,1982年版。
    [41]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吴则虞等点校,中华书局,1974年版。
    [42] 《宋书》[梁]沈约撰,王仲荦点校,1974年版。
    [43]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44] 《魏书》[北齐]魏收撰,唐长孺校点,中华书局,1974年版。
    [45] 《北史》[唐]李延寿等撰,陈仲安点校,中华书局,1974年版。
    [46] 《旧唐书》[后晋]刘昀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47]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48]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49] 《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960年版。
    [50] 《管子校正》,[清]戴望校正,中华书局,1986年版。
    [51] 《吕氏春秋校释》[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52] 《韩非子新校注》,[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3] 《战国策》[西汉]刘向辑录,[东汉]高诱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54] 《楚辞章句》[东汉]王逸注,[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5] 《新书校注》,[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56] 《吴越春秋》[东汉]赵哗撰,[元]徐天祜音注,苗麓点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7] 《比丘尼传校注》[梁]释宝唱撰,王孺童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58] 《高僧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59] 《经律异相》[梁]僧曼、宝唱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60] 《出三藏记集》[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版。
    [61] 《法苑珠林校注》[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
    [62] 《祖堂集》[南唐]静、筠二禅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63] 《太平经合校》王明校,中华书局,1997年版。
    [64] 《续高僧传》[唐]释道宣撰,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中华大藏经》,第六十一册,中华书局,1993年版。
    [65] 《大唐西域记校注》[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66] 《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唐]义净撰,王邦维校注,1995年版。
    [67]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唐]义净撰,王邦维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版。
    [68]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编,李永晟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版。
    [69] 《诸蕃志校释》[宋]赵汝适原著,杨博文校释,中华书局,2000年版。
    [70]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99年版。
    [71] 《洛阳伽蓝记校注》[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72] 《穆天子传》[晋]郭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3] 《世说新语校笺》[刘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
    [74] 《搜神记》[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75]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
    [76] 《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77] 《齐民要术校释》(第二版)[北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78]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79] 《敦煌变文集新书》潘重规编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80] 《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
    [81] 《敦煌变文选注》项楚著,中华书局,2006年版。
    [82] 《朝野佥载》[唐]张鷥,赵守俨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版。
    [83]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1年版。
    [84]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85] 《全元散曲》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
    [86] 《儿女英雄传》[清]文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87] 《方言校笺》[西汉]杨雄撰,周祖谟校笺,中华书局,1993年版。
    [88] 《说文解字注》[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89] 《大广益会玉篇》[梁]顾野王,中华书局,1987年版。
    [90] 《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增订本),[隋]陆法言撰,[宋]陈彭年等重修,余廼永校注,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91]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编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