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从主要内容、传播方式和态度立场等方面,重新解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历史面貌和风格特征,并对《学灯》等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报纸副刊之历史地位及当时副刊与杂志之关系进行再评价。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学灯》为代表的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的报纸副刊的出现,是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要求。从外部因素看,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存在问题客观上向新的报刊媒介发出了接续和扩大传播力量的要求;副刊参与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报业发展的历史选择。从内部因素看,《学灯》以最早传播新文化的副刊出现,是五四新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刊物之一,体现了研究系在遭受政治挫折后转向思想文化领域的努力。
     《学灯》在传播内容上表现出坚守文化本位的风格,填补了1919年五四事件前后新文化运动在报刊宣传上的部分空档,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灯》最早从教育入手参与新文化运动,扩大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图景。《学灯》以学术研究为特色建设新文化,从根本上构筑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文化根基。紧接着,它还扩大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是新诗的创作和研讨中心,也担任过现代文学直接扶持者的重要角色。《学灯》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坚守,以及它对新文化运动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使其成为这一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
     《学灯》以构建公共论坛为主要传播方式,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针对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学灯》确立了作为新文化运动公共论坛的自我定位,采取开放的编辑方式,广泛吸纳新文化界的各种言论。创办名牌栏目和设置讨论议题是《学灯》使用的主要方法,它们有利于培育开放、平等的公共讨论空间并实现读者的意见汇聚。通过构建公共论坛,《学灯》聚集了一批以知识阶层为主的读者和作者群,它自身也成为了新文化人的联系纽带。但这个公共论坛是有局限性的。
     《学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所采取的渐进态度是一种重要的思想启蒙方式,为新文化运动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文化动力。在关于新旧文化的讨论中,《学灯》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新旧文化的关系;在新文化运动高歌猛进的发展过程中,《学灯》能较早地反对运动中的各种激进做法,并探索前进的思路,有利于新文化运动的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的结论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学灯》是一份通过传播新思想和新文艺来开展新文化建设的进步刊物,它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新文化运动的关键时刻和重要方面都发挥过主动引领运动深入发展的作用。在运动的深化阶段,副刊对新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作为一股独立的媒介力量,与杂志一道共同推动着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communication method, position and attitude, the research plans to interpret the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a Times supplement, Xuedeng, and reappraisal it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and other newspaper supplement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from 1915-1923, the reformation of Xuedeng, which standed for the newspaper supplement publishing new culture, reflected the needing of deeply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the outside factor,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needed more mass media to communicate because of some problems in it. And the newspaper supplement publishing new culture was the historical choice for Chinese newspaper industry. In the inner factor, Xuedeng, which was the first newspaper supplement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a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ing party at that time.
     The content in Xuedeng focused on new culture and made the crucial impact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Firstly, Xuedeng began with discussing educational problem; secondly, it paied more attention to academic research, to build the basemen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irdly, Xuedeng also made good effect to the modern literature. As a result, Xuedeng improve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beca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New Culture publishing.
     In the form of establishing a public forum, Xuedeng offered an important public active space for intellectuals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Xuedeng editored openly, and absorbed various ideas widely. The mai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the public forum was promoting famous columns and setting topics. According to this public forum, Xuedeng acquired many audiences, who were intellectuals mostly, and it became one of the ligaments of these intellectuals. However, the public forum had limitation.
     Xuedeng holded a gradual attitude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hich was also an important form in Enlightenment Thought. In the discussion about new-old culture, Xuedeng was rational and objectiv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Xuedeng opposed radicalism and explored various new ways.
     So, i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Xuedeng, which published the new thought and new literature,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dia for the new culture construction. It had special style and made crucial effect on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particular factors and stages. In the period of deepening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the newspaper supplement was a kind of indepentent and important mass media, improv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ith magazines.
引文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17页。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17页。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
    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第145-147页。
    冯并还在“四大副刊”的基础上加上的天津《新民意报》,提出了“四大一系列”的概念。参
    见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82页。
    胡适:《文学革命运动》,载赵家璧主编、阿英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十集)史料索
    引》,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6年,第18页。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77页。
    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36
    页。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页。
    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
    第1期,第21-40页。
    方汉奇、曹立新:《多打深井多做个案研究——与方汉奇教授谈新闻史研究》,《新闻大学》,
    2007年第3期,第1-4页。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2-13页。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撰:《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第228页。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2页。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4-18页。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撰:《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第228页。
    耿云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第4期,第8-11页。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撰:《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第1906页。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撰:《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第1906页。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周策纵、余英时、金耀基、史华兹、汪荣祖、李慎之等多位史学家持类似的观点。
    25 “1923年,创办于1915年而作为启蒙之思想路标的《新青年》杂志,在上海改刊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同年,知识界发生‘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凸显了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对立冲突的意识形态格局。这两个事件,表征着启蒙运动的分裂和历时八年的新文化运动的落幕”。见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275页。
    26 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4页。
    27 周作人著、陈子善选编:《知堂集外文·四九年以后》,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第27页。
    28[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页。
    29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30 王东:《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问题辨析》,《哲学动态》,1999年第4期,第36-39页。
    31 这里的思路受到彭鹏的启发。
    32 “欧战以后,一切社会制度,皆入于怀疑之状态,此后须另觅新知识,为生活之指导,于是报纸上时见讨论学问之文。”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第200页。
    33 胡道静:《民国丛书(第三编41)文化、教育、体育类: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上海:上海书店,1927年,第31-34页。
    34 胡道静:《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上海:上海通志馆,1935年,第54页。
    35 参见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第145-147页;
    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北:中央日报社,1981年,第62-64页;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29页。
    36 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第145-147页。
    37 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吴廷俊的《中国新闻史新修》、黄瑚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李彬的《中国新闻社会史》、陈昌凤的《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的视角》、刘家林的《中国新闻通史》都在“新文化运动中报刊业务改进”一目中简单介绍报纸副刊的改革。
    38 姚福申在《报纸副刊学》中研究了五四时期《时报》的副刊改革,冯并在《中国文艺副刊史》介绍了五四时期天津《新民意报》副刊和湖南、四川、广东及海外华人报纸副刊的改革,还有陈昌凤的《蜂飞蝶舞:旧中国著名报纸副刊》也值得留意。
    39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40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
    41 参见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17、329页;
    宁树藩:《中国近代报刊的业务演变概述》,《新闻大学》,1981年第1期,第84-90页。
    4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183页。
    4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上册),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271页。
    44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
    45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
    46 见吴海发:《<学灯>编发郭老诗稿的是谁?》,《人文杂志》,1981年第2期;吴从发:《郭沫若与<学灯>关系之辩论》,《郭沫若学刊》,1987年第1期。
    47 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48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3页。
    1 主要参考自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2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页。
    3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页。
    4 《灵学丛志》第2、3期广告,载上海《时报》,1918年4月10日;转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5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6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5期。
    7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6期。
    8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9 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10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11 胡适:《文学革命运动》,载阿英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十集)史料索引》,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6年,第18页。
    12 于根元:《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41页。
    13 金观涛、刘青峰:《<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年12月号,第29-40页。
    14 李石岑:《学灯之光》,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2日,第四张第一版。
    15[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6页。
    16 陈独秀:《陈独秀答王庸工》,《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期。
    17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18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19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20 《本志编辑部启事》,《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3号。
    21 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第32-44页。
    22 Y.Z:《对于“新青年”的意见种种——Y.Z致记者》,《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3号。
    23 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32页。
    24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4期。
    25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一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787-803页。
    26 参见金观涛、刘青峰:《新文化运动与常识理性的变迁》,《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年 4月号,第40-54页。
    27[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6页。
    28 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二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6页。
    29 陈独秀:《陈独秀答陈恨我》,《新青年》,1916年,第2卷第1期。
    30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第333-334页。
    31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39页。
    32[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7页。
    33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17页。
    34 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北:中央日报社,1981年,第62页。
    35[德]马克思、恩格斯:《<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页。
    36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17页。
    37 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北:中央日报社,1981年,第59页。
    38[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7页。
    39[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
    40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41 宁树藩:《我国的副刊是怎样诞生的》,《新闻学研究》,1980年12月,第41-43页。
    42 黄旦:《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1998年,第17页。
    43 黄旦:《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1998年,第17页。
    44 黄旦:《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博士论文),上海:复旦大学,1998年,第17页。
    45 徐宝璜:《新闻学》,见:余家宏等编:《新闻文存》,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第284页。
    46 东荪:《论报纸》(上),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5月27日,第三张第一版。
    47 Lee-hsia Hsu Ting(1974):Government Control of the Press in Modern China(1900—1949),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pp.49-57.
    48 黄瑚:《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0页。
    49 黄瑚:《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1页。
    50 黄瑚:《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1页。
    51 左笑鸿:《世界日报和世界晚报的副刊》,《新闻研究资料》(第19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10页。
    52 方汉奇:《鲁迅的报刊活动和他的办报思想》,《报史与报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第329页。
    53 方汉奇等:《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事编年》(二十一),《新闻研究资料》(第29辑),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第212页。
    54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55 宁树藩:《我国的副刊是怎样诞生的》,《新闻学研究》,1980年12月,第41-43页。
    56 谢庆立:《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第22页。
    57 《本刊今后的趋向和任务》,载《新民意报》;转自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58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59 李崎:《李崎致编辑》,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17日,第三张第二版。
    60 李崎:《李崎致编辑》,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17日,第三张第二版。
    61 谢庆立:《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第30页。
    62 该观点参考自彭鹏的研究。
    63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3页。
    64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3页。
    65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3页。
    66 三份报刊经常互相发表对方文稿,《时事新报》广告中有言:“本报为迎接世界新潮流起见,共同延揽海内外同志从事著译,由三家轮迭发表。此后凡有转录此类文字者,务请注明转录字样为要”。——《北京国民公报、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紧要启事》,载《时事新报》,1919年7月16日,第一张第一版。
    67 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1页。
    68 左玉河:《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7页。
    69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28页。
    70 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71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72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23页。
    73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页。
    74 梁启超:《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梁启超著、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2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59页。
    75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1-272页。
    76 周佳荣:《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与新民丛报》,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2005年,第22页。
    77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1-272页。
    78 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9页。
    79 梁启超:《伤心之言.吾今后所以报国者》,梁启超著、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9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805页。
    80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01页。
    81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74页。
    82 藉忠寅:《困斋文集》(卷三)线装本,北京大学藏:转自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83 《北京国民公报、北京晨报、上海时事新报紧要启事》,载《时事新报》,1919年7月16日,第一张第一版。
    84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24页。
    85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86 张东荪:《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正谊》,1914年,第1卷第4号;转自左玉河:《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87 张东荪:《学灯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第三张第一版。
    88 《本报启示》,载《时事新报》,1918年12月8日,第一张第二版。
    89 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北:中央日报社,1981年,第63页。
    90 姚福申在《报纸副刊学》一说为“1918年12月起,每周出版三次。1919年1月,《学灯》改版为日刊”。
    91 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第145-147页。
    92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93[美]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序》,《重寻胡适历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
    94 谢庆立:《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上海:复旦大学, 2004年,第108页。
    95 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第46-47页。
    96 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北:中央日报社,1981年,第63页。
    97 《本报大扩充广告》,载《时事新报》,1919年12月12日,第一张第一版。
    98 曾虚白:《中国新闻史》,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1969年,第324页。
    99 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北:中央日报社,1981年,第62页。
    1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2 《社告》,《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期,第1页。
    3 张东荪:《学灯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第三张第一版。
    4 《本栏之提倡》,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9月30日,第三张第一版。
    5 《本报扩充大广告》,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12日,第一张第一版。
    6 梁启超:《自由书·传播文明三利器》,梁启超著、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2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59页。
    7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论教育当定宗旨》,梁启超著、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911页。
    8 周佳荣:《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与新民丛报》,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2005年,第22页。
    9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论教育当定宗旨》,梁启超著、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第4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911页。
    10 《本报特设学灯一栏预告》,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2月25日,第一张第一版。
    11 《本报特设学灯一栏预告》,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2月25日,第一张第一版。
    12 原文为:“本栏征求全国中等以上学校调查报告(详述历史沿革及现在状况,如能将校长照片及校舍摄影附寄,尤所欢迎”。——《本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8月22日,第三张第一版。
    13 黄森学:《“黑幕小说”研究(之一)》,《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13-20页。
    14 《征稿启事》,载《时事新报》,1916年9月1日,第三张第四版。
    15 《本报裁撤黑幕栏通告》,载《时事新报》,1918年11月7日,第一张第一版。
    16 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上海:上海光华书店,1928年,第33页。
    17 《木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25日,第三张第一版。
    18 《本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4月1日,第三张第一版。
    19 《各地文化运动的调查——批评之(一)上海报界的文化运动》,《新人》,1920年第5期;转自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9-60页。
    20 君潜:《今之办学者》,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11日,第三版第一张。
    21 好学:《教育家不当自行标榜》,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6月17日,第三版第一张。
    22 好学:《二大病》,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9月9日,第三版第一张。
    24 君潜:《青年之今昔》,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第三版第一张。
    25 好学:《青年之堕落》,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8月26日,第三版第一张。
    25 章垚:《中国之教育》,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4月8日,第三版第一张。
    26 隐青:《吾国国民教育之实况》,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4月8日,第三版第一张。
    27 杜成宪、丁钢:《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页。
    28 曹孚:《曹孚教育论稿》,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29 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30-169页。
    30 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30-169页。
    31 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30-169页。
    32 金观涛、刘青峰:《<新青年>民主观念的演变》,《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年12月号,第29-40页。
    33 王汎森:《<新青年>如何影响了旧中国》,载《国际先驱导报》,2005年9月15日,第4版。
    34 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第37页。
    35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36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37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38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39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40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41 孙立军:《李石岑人生哲学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南昌大学,2007年,第5页。
    42 刘立平:《徘徊于科学与玄学之间——试论李石岑的人生哲学》,《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期,第18-21页。
    43 李石岑:《学灯之光》,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2日,第四张第一版。
    44 编者:《学灯的第九年》,载《时事新报·学灯》,1926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45[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46 胡适:《归国杂感》,《新青年》,1919年,第4卷第1期,第20-27页。
    47[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8页。
    48 李石岑:《学灯之光》,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2日,第四张第一版。
    49 《今后的学灯》,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8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50 李石岑:《学灯之光》,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2日,第四张第一版。
    51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52 《我们的启事(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7月29日,第四张第一版。
    53 《本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54 白华:《新人生观问题底我见》,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4月19日,第四张第一版。
    55 胡适:《文学革命运动》,载阿英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十集)史料索引》,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6年,第18页。
    56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76页。
    57 鲁迅:《导言》,鲁迅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四集)小说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年,第8页。
    58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77页。
    59 凌宇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60 胡适:《文学革命运动》,载阿英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十集)史料索引》,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6年,第18页。
    61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77页。
    62 《宣言:本栏之大扩充》,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2月4日,第三版第一张。
    63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洙若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45,46页。
    64 郭洙若:《凫进文艺的新潮》,《文哨》1945年,第一卷第二期;转引自《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三辑,第34页。
    65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4-65页。
    66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67 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第39页。
    68 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69 沈泽民:《沈泽民致宗白华》,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9日,第四张第一版。
    70 李思纯:《李思纯致白华》,《少年中国》1920年,第2卷第3期。
    71 朱自清:《现代诗歌导论》,蔡元培等:《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导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公司,1940年,第349页。
    72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83页。
    73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83页。
    74 邵华强:《徐志摩文学系年》,《徐志摩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311-316页。
    75 该诗原发表于1923年3月12日的《时事新报·学灯》,后因排版格式不对,25日又重排发表。
    76 赵景深:《志摩师哀辞》,陈从周编:《民国丛书(第三编77)历史、地理类徐志摩年谱》,上海:上海书店,1926年,第2页。
    77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293页。
    78 姜涛:《“为胡适改诗”与新诗发生的内在张力——胡怀琛对<尝试集>的批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第140卷第6期,第130-136页。
    79 耿云志:《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选》(第40卷),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第280页。
    80 已有的研究仅为两篇:姜涛:《“为胡适改诗”与新诗发生的内在张力——胡怀琛对<尝试集>的批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第40卷第6期,第130-136页;
    黄德生:《给胡适改诗的笔墨官司》,《读书》,2001年第2期,第44-46页。
    81 姜涛:《“为胡适改诗”与新诗发生的内在张力——胡怀琛对<尝试集>的批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第40卷第6期,第130-136页。
    82 姜涛:《“为胡适改诗”与新诗发生的内在张力——胡怀琛对<尝试集>的批评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第40卷第6期,第130-136页。
    83 《学灯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第三张第一版。
    84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第82页。
    85 郑振铎:《郑振铎致张东荪》,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8日,第四张第二版。
    86 郑振铎:《郑振铎致宗白华》,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4月22日,第四张第二版。
    87 陈学超、张大明:《“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年第1期,第25-27页。
    88 林木:《论郑振铎早期的文学活动》,《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科版),1999年第3期,第23-28页。
    89 李石岑:《介绍“小说月报”并批评(上)》,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31日,第四张第一版。
    90 沈雁冰:《沈雁冰致石岑》,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3日,第四张第二版。
    91 李石岑:《李石岑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7月17日,第四张第一版。
    92 矛盾:《复杂而紧张的生活、学习与斗争(下)——回忆录(五)》,《新文学史料》(第五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13页。
    93 陈福康:《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郑振铎文学史意义再认识》,《福建论坛》(人文科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第78-82页。
    94 《今后的学灯》,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8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95 《我们极欢迎下面四类的稿件》,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7月26日,第四版第一张。
    96 陈福康:《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郑振铎文学史意义再认识》,《福建论坛》(人文科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第78-82页。
    1 参见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刘增合:《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237-265页。
    2 《社告》,《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期。
    3 《本报编辑部启事》,《新青年》,1918年,第1卷第1期。
    4 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三期,第32-44页。
    5 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触摸历史进入五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6 王敬轩、半农:《文学革命之反响》,《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3号。
    7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页。
    8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页。
    9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页。
    10 《学灯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第三张第一版。
    11 《本栏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5月9日,第三张第一版。
    12 《今后的学灯》,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8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13 《各地文化运动的调查——批评之(一)上海报界的文化运动》,《新人》,1920年第5期;转自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9-60页。
    14 《本栏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5月23日,第三张第一版。
    15 东荪:《新闻纸与舆论》,载《时事新报》,1921年2月23日,第一张第二版。
    16 《学灯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第三张第一版。
    17 《本报特设学灯—栏预告》,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2月25日,第一张第一版。
    18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撰::《辞海》(1999年版彩图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106页。
    19 《学灯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第三张第一版。
    20 《本报学灯栏六大征求》,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6日,第一张第二版。
    21 《本栏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10日,第三张第一版.
    22 《今后的学灯》,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8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23 《本栏特别启示》,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24 黄仲苏:《改良本报的讨论》,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8月11日,第三张第二版。
    25 赵康:《对于“教育革命”之管见》,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0月18日,第三张 第一版。
    26 汪柢纯:《“废弃试验”问题之讨论》,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0月30日,第三张第一版。
    27 克书:《考试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4月11日,第四张第一版。
    28 《南京青年会学生自杀纪闻:因私有挟带而轻生》,载《时事新报》,1919年12月22日,第一张第三版。
    29 雪梅女士:《对于“废止学校现行考试法”的意见》,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30日,第三张第一版。
    30 雪梅女士:《对于“废止学校现行考试法”的意见》,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30日,第三张第一版。
    31 王崇植:《我对于玄庐君的“考试与毕业”的讨论》,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3月7日,第四张第一版。
    32 王崇植:《学校现在考试制度的改造》,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23、24日,第四章第一版。
    33 丁晓先:《“废弃试验”问题之讨论》,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27日,第四张第一版。
    34 施存统:《施存统给张东荪的信》,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14日,第三张第二版。
    35 张东荪:《张东荪给施存统的信》,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14日,第三张第二版。
    36 康白情:《康白情致魏时珍》,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3日,第三张第二版。
    37 《本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38 《本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39 张东荪:《青年的烦恼》,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2日,第四张第一版。
    40 三种方式部分参考李静、李奕萱的文章《启蒙之一种:<晨报>副刊的问题意识》而提出。
    41 王娜:《管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公育问题》,《安徽文学》,2007年第7期,第170-171页。
    41 王娜:《管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公育问题》,《安徽文学》,2007年第7期,第170-171页。
    42 王娜:《管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公育问题》,《安徽文学》,2007年第7期,第170-171页。
    43 康有为:《孟子微·中庸注·礼运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40页。
    44 康有为:《大同论二种》,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50、268页。
    45 王娜:《管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公育问题》,《安徽文学》,2007年第7期,第170- 171页。
    47 杨效春:《非“儿童公育”》,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3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48 杨效春:《非“儿童公育”》,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3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49 杨效春:《再论儿童公育》,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6日,第四张第一版。
    50 恽代英:《再驳杨效春君非儿童公育》,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6月21日,第四张第一版。
    51 杨效春:《答恽代英君再驳非儿童公育》,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6月21日,第四张第一版。
    52 李小鹰,李定开:《中国近代儿童公育与非儿童公育思潮对婴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推进》,《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7卷第2期,第49-54页。
    53 《第一次悬赏辩论》,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5月6日,第三张第一版。
    54 白华:《讨论译名底提倡》,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4月12日,第四张第一版。
    55 《本栏特别征文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6月19日,第四张第一版。
    56 虞:《一个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0月28日,第三张第一版。
    57 虞:《一个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0月28日,第三张第一版。
    58 虞:《一个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0月28日,第三张第一版。
    59 虞:《一个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0月28日,第三张第一版。
    60 雁冰:《“一个问题”的商榷》,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0月30日,第三张第二版。
    61 雁冰:《“一个问题”的商榷》,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0月30日,第三张第二版。
    62 张东荪:《我对于解决一个问题的意见》,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19日,第三张第一版。
    63 《本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18日,第三张第一版。
    64 《本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25日,第三张第一版。
    65 《本栏特别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4月1日,第三张第一版。
    66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67 《本栏特别征文》,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2月28日,第三张第一版。
    68 《本栏特别征文》,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月3日,第三张第一版。
    69 《本报优待学生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7月3日,第一张第一版。
    70 《本馆取消优待办法》,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7月28日,第四张第一版。
    71 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上海:上海光华书店,1928年,第33页。
    72 参见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词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73 《今后的学灯》,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8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74 参见左玉河:《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75 罗家伦:《罗家伦致张东荪》,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25日,第三张第一版。
    76 施存统:《施存统给张东荪的信》,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1月17日,第三张第一版。
    77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出现的一个影响很大的重要社团。它以“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少年中国”'为组织宗旨,试图寻找一条改造中国的道路,并聚集起了一批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的优秀者。具体参见吴小龙:《“少年中国”的理想追求及其分化——简评少年中国学会》,《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127-132页。
    78 《本报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12月8日,第一张第二版。
    79 《学灯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3月4日,第三张第一版。
    80 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页。
    81 姚琦:《民初创办报刊热潮评析》,《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6期刊,第112-117页。
    1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2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撰:《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1185页。
    3 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3页。
    4 萧功勤:《危机中的变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页。
    5 萧功勤:《危机中的变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页。
    6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1页。
    7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具体研究成果还有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8 陈独秀:《敬告青年》,《新青年》,1915年,第1卷第1期,第1-2页。
    9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8页。
    10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1917年,第2卷第6期。
    11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1页。
    12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73页。
    13 钱玄同:《钱玄同致陈大齐》,《新青年》,1918年,第5卷6号。
    14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72页。
    15 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1页。
    16 陈独秀:《敬告青年》,《新青年》,1915年,第1卷第1期,第1-2页。
    17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1915年,第1卷第4期。
    18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19 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见胡适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影印版,第208页。
    20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5卷第1号。
    21[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5页。
    22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1919年,第7卷第1期。
    23 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4页。
    24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25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26页。
    26 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期。
    27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
    28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29 恽代英著、中央档案馆等编:《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153页。
    30 恽代英著、中央档案馆等编:《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439页。
    31 高力克:《现代中国思想中的文化激进主义》,《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1页。
    32 具体参见李欧梵:《五四文化的浪漫精神》,《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英》,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
    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章清:《传统作为“知识资源”的失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9年12月号,第42-50页。
    33 杜威:New Culture in China,Asia 21:7(1921),p.584,转引自:[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34 恽代英著、中央档案馆等编:《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483页。
    35 恽代英著、中央档案馆等编:《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第517页。
    36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册),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37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撰:《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辞海》,第1147页。
    38 匡僧:《批判的精神》,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5日,第三张第一版。
    39 匡僧:《批判的精神》,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5日,第三张第一版。
    40 匡僧:《批判的精神》,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5日,第三张第一版。
    41 匡僧:《读<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一号杂评》,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15日,第三张第一版。
    42 匡僧:《德莫克拉西之威力》,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24日,第三张第一版。
    43 匡僧:《思想之生命》,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10、11日,第三张第一版。
    44 张东荪:《突变与潜变》,载《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日,第一张第二版。
    45 张东荪:《突变与潜变》,载《时事新报》,1919年10月1日,第一张第二版。
    46 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2页。
    47 匡僧:《调和病》,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9日,第三张第一版。
    48 俞颂华:《论张东荪》,《人物杂志》,1947年6月20日,第2卷第6期:转引自左玉河:《张东荪传》,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49 北洋政府国务院档案[(一00二)51];转引自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页。
    50 高力克:《调和思想与中国现代性》,《求索现代性》,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0页。
    51 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96页。
    52 张汝伦:《现代中国的理性主义》,《读书》,2005年第7期,第132-141页。
    53 张汝伦:《现代中国的理性主义》,《读书》,2005年第7期,第132-141页。
    54 东荪:《论报纸(上)》,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5月27日,第三张第一版。
    55 《本栏之提倡》,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9月30日,第三张第一版。
    56 《本栏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23日,第三张第一版。
    57 《本栏之提倡》,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9月30日,第三张第一版。
    58 《本栏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23日,第三张第一版。
    59[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60 张东荪:《东荪答胡适书》,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15日,第三张第一版。
    61 张东荪:《我辈对于新思想之态度》,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7日,第三张第一版。
    62 《学灯栏宣言》,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63 张东荪:《思想问题》,载《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6月23日,第三张第一版。
    64[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65 《本栏之提倡》,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9月30日,第三张第一版。
    66 《本栏启事》,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4月23日,第三张第一版。
    67 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55页。
    68 张东荪:《东荪答胡适书》,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15日,第三张第一版。
    69 张东荪:《新潮杂评》,载《时事新报》,1919年1月21-22日,第一张第二版。
    70 东荪:《新……旧》,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12月14日,第三张第一版。
    71 傅斯年:《破坏》,《新潮》,1919年,第1卷2期。
    72 傅斯年:《答<时事新报>记者》,《新潮》,1919年,第1卷第3期。
    73 宗白华:《复克之书》,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8日,第三张第一版。
    74 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1918年,第4卷第4期。
    75 聊止斋:《对于新青年的批评》,载《时事新报·学灯》,1918年11月27日,第三张第一版。
    76 匡僧:《闻北京大学教员被逐消息警告各方面》,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11日,第三张第一版。
    77 张东荪:《东荪答胡适书》,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15日,第三张第一版。
    78 匡僧:《辩论者之态度》,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20日,第三张第一版。
    79 匡僧:《辩论者之态度》,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20日,第三张第一版。
    80 匡僧:《竞争与冲突》,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1日,第三张第一版。
    81 静观:《北京大学新旧之暗潮》,载《申报》,1919年3月6日,第6版。
    82 《京华短简》,载《申报》,1919年3月31日,第7版。
    83 匡僧:《为驱逐大学教员鸣不平》,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5日,第三张第一版。
    84 匡僧:《革新家之勇气》,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3月6日,第三张第一版。
    85 参见《每周评论》,1919年4月30日,第17号。
    86 《今后的学灯》,载《时事新报·学灯》,1921年8月1日,第四张第一版。
    87 “反思”的提法来自彭鹏的启发。
    88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1919年,第7卷第1期。
    89 孙中山:《与海外国民党同志书》,见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编:《孙中山全集(第五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2页。
    90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1920年,第7卷第5期。
    91 罗家伦:《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7-9日,第四张第一版。
    92 李石岑:《学灯之光》,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2日,第三张第一版。
    93 王崇植:《新文化运动的前途与危机》,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3月14日,第三张第一版。
    94 陈独秀:《告上海新文化运动底诸同志》,载《时事新报·增刊》,1920年1月1日,第三张第三版。
    95 丁晓先:《新时代的危机》,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3月14日,第四张第一版。
    96 瑞书:《箴出版界》,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4月4日,第四张第一版。
    97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第5-26页。
    98 陈独秀:《告上海新文化运动底诸同志》,载《时事新报·增刊》,1920年1月1日,第三张第三版。
    99 白华:《我对于新杂志界的希望》,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22日,第三张第三版。
    100 参见[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1-371页;
    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6-169页;
    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5-439页。
    101 李石岑:《学灯之光》,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2日,第三张第一版。
    102 谢承运:《新文化运动之意义及其促进之方法》,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12月17日,第三张第一版。
    103 李石岑:《学灯之光》,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2日,第三张第一版。
    104 宗白华:《我对于新杂志界的希望》,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22日,第四张第一版。
    105 宗白华:《我对于翻译丛书的意见》,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27日,第四张第一版。
    106 邹士方:《宗白华评传》,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9年,第52页。
    107 宗白华:《我对于翻译丛书的意见》,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27日,第四张第一版。
    108 舜生:《有力的文化运动》,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4月4日,第四张第一版。
    109 陈独秀:《告上海新文化运动底诸同志》,载《时事新报·增刊》,1920年1月1日,第三张第三版。
    110 宗白华:《我对于新杂志界的希望》,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1月22日,第四张第一版。
    111 吴熙绩:《我对于沪上现行的小报的意见》,载《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7月24日,第三张第二版。
    112 忏华:《文化运动应当有的两种精神》,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3月23日,第四张第一版。
    113 效春:《文化运动与群众》,载《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4月8日,第四张第一版。
    1 陈思和:《序言》,见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2 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第145-147页。
    《时事新报》及其副刊《学灯》(1918—1923)(上海图书馆微缩胶卷)
    《晨报》副刊(1919—1921)(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
    《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19—1921)(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
    《新青年》(1915—1923)(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版)
    [1]陈昌凤.蜂飞蝶舞:旧中国著名报纸副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陈福康.郑振铎年谱[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3]陈力丹.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平原.触摸历史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7.
    [6]陈曾寿著,陈勤译.五四运动在上海[M].台北:经世书局,1981.
    [7]程光炜,刘勇等.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程光炜.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戴元光.戴元光自选集:传学札记:心灵的诉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0]杜成宪,丁钢.20世纪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1]方汉奇.报史与报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12]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1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4]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1895—191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5]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6]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7]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18]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19]高力克.求索现代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20]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21]顾昕.中国启蒙的历史图景[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
    [22]沙健孙,龚书铎主编.五四运动与20世纪中国的历史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3]胡道静.上海新闻事业之史的发展[M].上海:上海市通志馆,1935.
    [24]胡道静.报坛逸话[M].上海:世界书局,1946.
    [25]胡道静.新闻史上的新时代[M].上海:世界书局,1946.
    [26]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7]黄瑚.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8]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9]洪峻峰.思想启蒙与文化复兴——五四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0]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1]赖光临.中国新闻传播史[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2.
    [32]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M].台北:中央日报社编印,1981.
    [33]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7.
    [34]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5]李桂林.中国现代教育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36]李龙牧.五四时期思想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37]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M].北京:三联书店,2000.
    [38][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39][美]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40][美]林毓生等.五四:多元的反思[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
    [41]刘贵生,张步洲编撰.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论著撷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42]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3]罗贤梁.报纸副刊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
    [44]马光仁.上海新闻史(1850—194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5]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46]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7]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1920年前后为中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8]钱理群,吴福辉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49]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50]任白涛.民国丛书(第三编40)综合新闻学[M].上海:上海书店印行,据商务印书馆,1941.
    [5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M].香港:香港昭明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
    [52][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53]王文彬.中国报纸的副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54]王晓渔.知识分子的“内战”——现代上海的文化场域(1927—1930)[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5]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M].合肥:黄山书社,2008.
    [56]夏禹龙主编.中国文化发展的转机[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9.
    [57]萧功勤.危机中的变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58]萧延中等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59]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60]许纪霖.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61]徐铸成.报海旧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2]薛国林,候东阳.中国报纸专副刊文化[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63]严家炎.五四的误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64]严家炎.考辨与析疑——“五四”文学十四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65]俞祖华,赵慧峰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研究通览[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6]姚福申,管志华.中国报纸副刊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7][美]余英时.五四新论——既非文艺复兴,亦非思想启蒙[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
    [68]袁伟时编著.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69]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起源与新文学发生[M].长沙:岳麓书社,2006.
    [70]曾虚白.中国新闻史[M].台北: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印行,1969.
    [71]邹士方.宗白华评传[M].香港:香港新闻出版社,1987.
    [72]左玉河.张东荪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73]张宝明.转型的阵痛: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文化启蒙论衡[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74]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75]张静庐.中国的新闻纸[M].上海:上海光华书店,1928.
    [76]张涛甫.报纸副刊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以《晨报》副刊为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7]张耀南.张东荪[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98.
    [78]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79]郑尔康,盛巽昌.郑振铎和儿童文学[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8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编.五四时期期刊介绍》[G].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79
    [8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82][美]周策纵.五四运动——近代中国的思想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3]周佳荣.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与新民丛报[M].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2005.
    [1]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编.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五四精神的解咒与重塑——海峡两岸纪念五四七十年论文集[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
    [3]国立政治大学文学院编.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 鸿柏印刷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
    [4]欧阳哲生,郝斌主编.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上)(下)[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1]陈福康.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郑振铎文学史意义再认识[J].福建论坛(人文科会科学版),2008(10):78-82.
    [2]陈伟军.“欲望”理性化叙述的盲视——“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前瞻性思考[J].学术论坛,2005(5):150-153.
    [3]陈学超,张大明.“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8(1):25-27.
    [4]陈玉申.中国近现代报纸副刊的沿革[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69-71.
    [5]冬烘刚.张东荪视角下的五四东西文化论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4):24-27.
    [6]樊亚平,吴小美.“‘晨副',我的喇叭”——论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J].甘肃社会科学,2000(1):78-81.
    [7]樊亚平,吴小美.一个新式副刊的诞生——《晨报》副刊研究之一[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0(2):25-31.
    [8]耿云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J].中国文化研究,1999(4):8-11.
    [9]郭武群.民国报纸文艺副刊的相对独立性[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77-180.
    [10]黄翠,徐迎红.在“排他”与“包容”间行走——《新青年》中的“读者论坛”栏目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8-70.
    [11]黄旦.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8):5-13
    [12]黄森学.“黑幕小说”研究(之一)[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4):13-20.
    [13]姜红.“人”的发现与遮蔽——“五四”新闻传播未完成的启蒙使命[J].新 闻大学,2004(3):50-56.
    [14]姜涛.“为胡适改诗”与新诗发生的内在张力——胡怀琛对《尝试集》的批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130-136.
    [15]李静、李奕萱.启蒙之一种:<晨报>副刊的问题意识[J].理论学刊,2006(9):117-119.
    [16]李鹏,邹建锋.理性、传统与我国渐进现代化的思考[J].兰州学刊,2003(3):40-42.
    [17]李平科.“五四”前后的“四大副刊”与新文学运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7(3):92-94.
    [18]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32-44.
    [19]李小鹰,李定开.中国近代儿童公育与非儿童公育思潮对婴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推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49-54.
    [20]李新丽.《新青年》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07(4):18-22.
    [21]刘震.《新青年》与“公共空间”——以《新青年》“通信”栏目为中心的考察[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79-83.
    [22]林木.论郑振铎早期的文学活动[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科版),1999(3):23-28.
    [23]刘增合.媒介形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研究的拓展[J].近代史研究,2000(2):237-264.
    [24]罗义华.晨报副镌的出现和蒲伯英的贡献[J].新闻大学,2005(2):40-43.
    [25]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J].开放时代,1999(4):5-26.
    [26]宁树藩.中国近代报刊的业务演变概述[J].新闻大学,1981(1):84-90.
    [27]宁树藩.我国的副刊是怎样诞生的?[J].新闻学研究,1980(12):39-43.
    [28]彭明.关于半个世纪以来五四运动史研究的若干情况[J].中共党史研究,1997(6):30-36.
    [29]钱晓文.五四时期<晨报>激进原因初探[J].新闻大学,1998(3):76-77
    [30]钱晓文.试析北京《晨报》的编辑方针[J].新闻大学,1999(4):51-54
    [31]邵书峰.“五四”激进文化抉择的历史动因及价值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4(5):58-60.
    [32]史云波.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23-28.
    [33]王东.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问题辨析[J].哲学动态,1999(4):36-39.
    [34]王娜.管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公育问题[J].安徽文学,2007(7):170-171.
    [35]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1):21-40.
    [36]王烨.文学研究会与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21-128.
    [37]吴小美,樊亚平.理性启蒙中的《晨报》副刊——晨报副刊研究之二[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38]徐胜萍,熊润妹.海外与港台学者五四运动史研究概况[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39]杨士泰.近二十年国内“新文化运动”研究综述[J].廊坊师专学报,2000(3):30-34.
    [40]叶再春.《新青年》的公共领域图景[J].江西社会科学,2006(1):87-91.
    [41]元青.杜威的中国之行及其影响[J].近代史研究,2001(2):130-169.
    [42]袁阳.溺于情感的理性——五四理性的觉醒与迷失[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63-68.
    [43]袁义勤.上海《民国日报》简介[J].新闻学研究资料,1989(3):132-147.
    [44]曾宪明,黄月琴.论近代报刊与中国现代化意识的交互关系[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4-98.
    [45]张芹.《晨报》附刊与五四时期科学启蒙运动[J].新闻界,2006(5):103-105.
    [46]张汝伦.现代中国的理性主义[J].读书,2005(7):132-141.
    [47]张涛甫.李大钊改革《晨报》副刊的贡献[J].学术界,2002(4):245-254.
    [48]张涛甫.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J].江淮论坛,2004(2):137-142.
    [49]张艳.五四“启蒙运动”说的历史考辨[J].史学月刊,2007(6):88-95.
    [50]张之华.五四运动时期新闻舆论作用评析[J].新闻学研究资料,1989年12月,总48期:94-105.
    [51]周立民.论文学副刊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及地位[J].大连大学学报,1996(9):288-292.
    [52]周石峰.趋同与离异:张东荪与文化激进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9):74-70.
    [53]朱寿桐.《学灯》与“新文艺”建设[J].新文学史料,2005(3):179-183.
    [54]朱志敏.八十余年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6(2):37-46
    [1]陈叙.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
    [2]黄旦.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D].上海:复旦大学,1998.
    [3]赖斯捷.《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4]谢庆立.中国早期报纸副刊编辑形态的演变(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D].上海:复旦大学,2004.
    [5]张涛甫.《晨报》副刊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0.
    [1]Hugo de Burgh(2003).The Chinese Journalist:Mediating information in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country[M].London:Routledge Curzon.
    [2]Chow Tse-tsung(1960).The May—fourth Movement—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Leo—Ou fan Lee(1973).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M].Cambridge,Mass.:Havard University Press.
    [4]Lee-hsia Hsu Ting(1974).Government Control of the Press in Modern China (1900—1949)[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Joseph T.Chen(1971).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Shanghai:The Making of a Social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M].Leiden:E.J.BRILL.
    [6]Hung-Yok IP,Tze-Ki HON,Chiu-Chun LEE.The Plurality of Chinese Modernity:A Review of Recent Scholarship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J].Modern China,Vol29 NO4:PP490-50.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