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典宁须述古则,行时偶以志今游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解释学是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的哲学思潮之一。它以理解和解释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的核心观点对当代西方艺术理论及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哲学美学理论中实际也蕴含有丰富的体现解释学精神实质的思想理论与方法,并指导了包括诗歌、绘画、园林在内的大量文艺创作,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然而这一优秀传统长期以来却并未得到应有的关注,相关的研究尚呈现为空白与缺环。本文即以此为契机,以中国古代园林为考察对象,依托古代文艺理论及相关园林文献,结合当代西方解释学理论展开研究,旨在揭示并系统梳理古代园林创作中的解释学传统。
     全文分为四个层次。首先,指出中国古代“文以载道”、“以艺载道”的价值观是一种体现着本体论解释学智慧的观念,艺术是古人精神的栖居;而在“礼乐复合”的模式下,古代宫宅与园林正分别体现了“礼”和“乐”的不同精神实质,由此,确证了园林精神栖居的本质,阐明了园居活动的解释学本体论意义。在此基础上,论文第二层次分别从“用典”和“兴于诗”两方面进行方法论的探讨。一方面,以“温故知新”、“述而不作”,即“解释作为再创造”的精神实质为核心,梳理园林运用典故创作传统的发展沿革,概括出“意象物化”与“意象点化”两种不同的具体创作手段,强调了古代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地阐释传统,实现和传统的“视界融合”,是通达精神栖居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以传统解释学“言、象、意”范畴体系为本,厘清意象——兴象——意境范畴的发展脉络,指出意境作为精神栖居的真实涵义;并围绕意境的综合性、主体性、无限性的解释学特征,论述园林凭借“兴于诗”的方法建构园林意境的创作传统。同时也对园林形式构成当中为追求意境,运用解释学审美规律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论文在第三层次中,从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角度对解释学传统的文化根源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指出“象”这一独特的思维范畴是促成传统解释学在中国文化当中获得充分发展的根源所在。最后,论文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对清代皇家园林创作所运用的解释学方法进行了详实的分析与论证,充分显现出清代皇家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所具有的高度艺术成就,足为当代建筑、景观实践提供借鉴。
With the view of considering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as the fundamental form of being, hermeneutics exerts considerable influences on contemporary aesthetics and practices of fine arts in the West. While in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a large amount of ideas and theories presenting a hermeneutical sense can also be found. It has gone even further in directing art practices including poetry, paintings, and garden and has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s. This outstanding tradition, however, has not received enough attention deserved. Research concerned still remained undone. Under this condition, this thesis conducts a research on ancient gardens. On the basis of ancient aesthetics theories, documents, and introducing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 it aims to reveal the hermeneutical tradition within Chinese ancient garden design.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four parts. I. it points out that ancient Chinese’s view of value of“words bearing Tao”,“arts bearing Tao”presents an ontological hermeneutics wisdom. Arts was where anci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spirit inhabited. While under the compound dwelling pattern of Rites(li) and Arts(Yue), ancient houses and gardens bore the character of rites and arts respectively. It therefore can be concluded that garden—as a form of arts—was with the nature of spirit inhabitation. II. On the level of methodology, it discussed the tradition from two aspects. On one hand, based on the thoughts of Confucius’“gaining the new from the old”and“re-creating by interpreting”, it made an analysis on the tradition of creation by citing literary. It also summarized two ways of creation—“image reproduced”and“image revealed”. In this way, it emphasized that the way of interpreting tradition in a creative way was the means for ancient Chinese to fulfill“fusing of horizon”and the way to practice“spirit inhabi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hermeneutical category system“word (yan)-image (xiang)-meaning (yi)”, it analyzed the sequence of development of a series of categories“image(xiang)-image beyond image(xing xiang)-field of images and meanings (yi jing)”, revealing the connotation of“spirit inhabitation”of yijing. It then centered on the hermeneutical character of yi-jing, which is integration, subjectivity and infinity, to discuss the tradition of creating yi-jing by producing poetry. It also analyzed the phenomenon that hermeneutical theories have been employed in garden design on the level of forms, in order to create yi-jing. III. The thesis explored the origin of hermeneutics in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language, characters and way of thinking. It pointed out that xiang was the ultimate cause of Chinese hermeneutics. IV. It conducted several case studies, focused on imperial gardens of the Qing Dynasty. Based on literary and document concerned, especially the poetry of Emperor Qianlong’s, it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hermeneutical methods employed by garden designers. It illustrated the great achievements that the hermeneutical tradition of garden design has obtained. And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contemporary practices of garden design.
     Key words: hermeneutics, ancient garden design, spirit inhabitation, yi-jing (field of images and meanings), yi-xiang(image), citing literary, xing (producing poetry when inspired by the Nature)
引文
2 从狭义上说,文本特指文学的、书面的作品;而从广义来看,则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都可作为文本来阅读理解,建筑、法律体系、文献、乐曲,乃至整个人文世界都可看作是有待解释的文本。见狄尔泰,狄尔泰全集,第 5 卷,1958 年德文版,318. 转引自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5.
    3 王岳川.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11.
    4 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语言与神话.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2.
    5 也即“理解的前结构”,由三方面构成:“前有”(Vorhabe)即人们“预先已有的东西”,泛指社会文化状况、传统风俗、乃至民族心理等;“前见”(Vorsicht)具体指人们思考问题时所使用的语言、观念及语言的方式;“前设(Vorgriff)即人们在进行理解和解释之前预先已有的观念、前提和假设等。三者共同构成了任何解释活动的先决条件。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191. 转引自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150-152。
    6 生活世界是以具体的“人”作为中心,所直接知觉到的世界。黄光国. 知识论与方法论. 课程讲义.
    7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175.
    8 海德格尔认为,“意义是理解的根据。某事物作为某物因此而变得可知;它从前见、前有、前设中获得它的结构。” “意义乃是事物对于我们的可能性。它首先是一种存在方式。”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193。转引自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153.
    9 Nietzsche, Friedrich. Human, All too human. Trans. By Marion Faber.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4, p.25.
    10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132,134.
    11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194, 251.
    12 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 Journal 102(Fall 1991): 115-133.
    13 Johanne Wolfgang Goethe(1794). Werke vol.47, p313. Quoted in 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 Journal 102(Fall 1991): 115-133.
    14 伽达默尔语:“解释学的核心问题在于这一而且是同一传统必须被一次又一次地以不同方式来加以理解。”Gadamer, Hans-Georg. 1975.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Seabury Press. p278. 转引自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 Journal 102(Fall 1991): 115-133.
    15本文认为,情境的概念可以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情景、意境等范畴相联系进行理解,主体的情、意和客体的物象相交融才形成情景、意象,情境作为“体验的贮藏所,也是有着特定意义的事件的贮藏所,意义在其中不是被动地积淀,而是在不断地主动增生。情境赋予体验以可持续性……情境的丰富性取决于意义的历史纵深所引发的共鸣. ”也具有这一主客交融的特征。参见Veseley, Dalibor. Architecture and continuity. London: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1983. p9. 另见张祥龙.“生存与形式指引”. http://www.douban.com/group/ topic/1063733/。本文第三章对此有进一步讨论。
    16 詹姆斯·康纳曾指出,在景观建筑学当中,传统即是由大量“情境”构成的,景观建筑应当体现为对“情境”的不同理解与解释。 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 Journal 102(Fall 1991): 115-133.
    17 参见王向荣, 林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17-126.
    18 参见Udo Weilacher ; with forewords by John Dixon Hunt and Stephen Bann. Betwe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 Art.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Felicity Gloth) Birkhauser, c1999.
    19 阿卡迪亚(Arcadia)是古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一片区域,当地居民与其它著名文明世界相对隔绝,以过着简朴和田园式的生活著称。阿卡迪亚由此成为西方文化中的世外桃源,也是重要的艺术原型之一。17 世纪法国画家普桑的作品即诠释了这一原型:一些牧羊人无忧无虑地置身于田园景色中,他们偶然发现了一座墓碑,上刻“我曾住在阿卡迪亚”……参见[美] 鲁·阿恩海姆著. 郭小平, 翟灿译. 艺术心理学新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132.
    20 Udo Weilacher ; with forewords by John Dixon Hunt and Stephen Bann, Betwe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 art,[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Felicity Gloth] Birkhauser, c1999. 98. 这一观点实际具有着中国古代美学理论“情景兼融”,也即意境论的精神,详见第三章的论述。
    21 [美] 鲁·阿恩海姆著. 郭小平, 翟灿译. 艺术心理学新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136。这一分析反映了西方思哲对诗在园林中“存在”的现象的理解。
    22 [宋] 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23 《旧唐书г李纾传》:“诏曰:‘帝德广运,乃武乃文,文化武功,皇王之二柄,祀礼教敬,国章孔明。’” 文化与武功、武威相对,即“以文化之”之意。另参法国汉学. 第九辑. 北京:中华书局. 2004. 106.
    24 例如王贵祥. 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建筑师. 69 期. 1996. 另如侯幼彬、朱光亚先生也均有述及。
    25 王戈. 移植中的创造:清代皇家园林创作中类型学与现象学[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993
    26 吴晓敏. 效彼须弥山. 作此曼拿罗:清代皇家宫苑中藏传佛教建筑的原型撷取与再创作[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997.
    27 庄岳. 数典宁须述古则,行时偶以志今游:清代皇家园林创作的解释学意象探析[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0.
    28 汤一介先生就曾五论应当建构中国的解释学。见汤一介. 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载《学人》(第 13 辑).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 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载《中国社会科学》第 1 期. 2000. 三论创建中国解释学的问题. 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 年夏之卷. 关于僧肇注《道德经》问题——四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载《学术月刊》第 7 期. 2000. “道始于情”的哲学诠释——五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 以上五文皆收入: 汤一介. 和而不同.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1-55.
    29 成中英编. 本体与诠释. 北京: 生活. 读者. 新知三联书局. 2000.
    洪汉鼎主编. 中国诠释学 ( 第一辑 )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Lonxgi Zhang, The Tao and the Logos: Literary Hermeneutics, East and West.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2. 中译本: 张隆溪著, 陈川译. 道与逻各斯.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董洪利. 古籍的阐释. 辽宁: 教育出版社, 1993.
    李清良. 中国阐释学.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周光庆. 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在建筑美学研究领域,国内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汲取解释学的理论对建筑作品意义进行评价的专著和论文,但却还是从西方到西方,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仍然是这些研究者的盲区。
    例如赵巍岩. 当代建筑美学意义.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刘婉华,梁涛,论后现代建筑的哲学解释学意义,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10, No.1, pp: 69-72, 2004. 01
    30 庄岳,王其亨. 诗性思维与中西方自由式造园传统刍议. 中国园林,2006(3): 92-94.
    庄岳,王其亨. 浮玉楼台似,江天入企情: 北海琼岛延楼建筑群创作意匠探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8, No.1, pp:7-12, 2006. 01
    庄岳,王其亨,邬东璠.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 中国园林,2005(5):71-76.
    庄岳, 王其亨. 有人斯有乾坤理,各蕴心中会得无:北海镜清斋解释学创作意象探析. 建筑师,2003,(103):70-73.
    庄岳,邬东璠. “柳浪闻莺”的语言阐释:关于汉语与园林意象的问卷调查分析. 东亚建筑历史国际会议. 南京. 2004.1355-1374.
    庄岳,王其亨,中国传统解释学与避暑山庄园林艺术, 纪念避暑山庄肇建三百周年暨承德国际清史研讨会. 承德. 2003.
    ZHUANG Yue. Similar or Dissimilar: Restudy of Scenery Nam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Design. Korean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Modern Asia. Seoul, Korean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2002. 667-678. (庄岳. 相同不同之间: 中国古典园林点景题名艺术再探. 东亚建筑历史国际会议. 韩国汉城. 2002.)
    31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32 李鲁宁. 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33 .
    34 [美]郝大维. 安乐哲. 孔子哲学思微. 蒋弋为. 李志林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35 张祥龙. 从现象学到孔夫子.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36 甘阳. 语言与神话(序). 载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语言与神话.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7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载李泽厚十年集. 3 卷上. 合肥:安徽出版社. 1994.
    38 朱良志.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39 汪裕雄. 意象探源.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40 张皓. 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41 古风. 意境探微.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42 胡雪冈. 意象范畴的流变.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43 袁济喜.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44 叶朗主编. 现代美学体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45 成复旺. 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46 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47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8 [美] 陈汉生 (Chad Hansen). 中国古代的语言和逻辑. 周云之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49 王树人、喻柏林著. 传统智慧再发现:常青的智慧与艺魂.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
    50 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载李泽厚十年集. 3 卷上. 合肥:安徽出版社. 1994.
    51 杨儒宾, 黄俊杰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探索》,台北:中正书局, 1996.
    52 叶舒宪. 诗经的文化阐释.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53 袁济喜.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54 童庆炳.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 北京:中华书局. 1992.
    55 户晓辉. 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56 冯川. 神话人格.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6
    57 叶维廉. 中国诗学. 北京:三联书店. 1992.
    58 葛兆光.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札记. 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1989.
    59 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0 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 Journal 102(Fall 1991): 115-133.
    61 阿摩斯·拉普普特著,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2 陈伯冲. 建筑形式论:迈向图象思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63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64 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1.
    65 王毅. 园林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66 王佩琴. 说园:从《金瓶梅》到《红楼梦》[D]. 台北: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2004.
    67 刘彤彤.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9.
    68 赵晓峰. 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中国古典园林的禅学渊涵与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禅学创作意象[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3.
    69 傅晶. 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70王其亨,刘彤彤,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试论“乐”与中国古典园林,规划师, Vol.49, No.1,pp38-41, 1997.01
    71 王蔚. 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6.
    72 官嵬. 松桧阴森绿映筵,可知凤阙有壶天:清代皇家内廷园林研究 [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6.
    73 张宇. 中国传统建筑与音乐共通性史例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74 赵春兰. 周裨瀛海诚旷哉,昆仑方壶缩地来:乾隆造园思想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8.
    75 盛梅. 画意诗情景无尽,春风秋月趣常殊:清代皇家园林景的构成与审美[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7.
    76 赵向东. 参差纵目琳琅宇,山亭水榭那徘徊: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类型与审美[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1.
    77 丁垚.“三山”的沉浮——关于汉唐宫苑建置的一种园林史解读. 纪念《营造法式》刊行 900 周年暨保国寺大殿建成 990 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3.
    78 陈雍. 清代皇家园林叠山艺术初探:兼析中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5.
    79 邬东璠. 说与寻常问景者,诗情画意此称灵:中国古典园林意的“言象系统”初探[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5.
    80 吴莉萍. 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先秦园林史探析[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81 孙炼. 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汉代园林史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82 丁垚. 园林场所与园林活动:隋唐园林史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83 永昕群. 两宋园林史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84 赵熙春. 明代园林史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85 张凤梧. 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样式雷图档》所反映的圆明园变迁史[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86 张龙. 济运疏名泉,延寿创刹宇:乾隆时期清漪园山水格局分析及建筑布局初探[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87 殷亮. 宜静原同明静理,此山近接彼山青:清代皇家园林静宜园、静明园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88 李峥. 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北京西苑历史变迁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1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146. 利科. 解释的冲突. 16. 转引自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174. 260.
    2 海德格尔语。转引自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174. 269.
    3 参见朱良志. 中国艺术论十讲:曲院风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另见刘方等.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M].成都:巴蜀书社,1999.
    4 相关研究包括: 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1943):“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者,乐也,凡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但它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
    李泽厚. 华夏美学. 载:李泽厚十年集. 1 卷. 合肥:安徽出版社. 1994。
    《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
    王其亨、刘彤彤.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试论“乐”与中国古典园林. 规划师, 1997.1: p38-p41
    王其亨、官嵬. 礼乐复合的居住图式. 规划师, 1997.3: p19-p23
    5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 《礼记·文王世子》
    7 《荀子·乐论》
    8 《荀子·乐论》
    9《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10 张载《正蒙》:“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人能至诚则性尽而神可穷矣,不息则命行而化可知矣。”
    1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载于:十年集. 李泽厚十年集. 3 卷上. 合肥:安徽出版社. 1994. 309.另见李煌明. 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 5.
    12 刘方. 艺术化人生: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审美理想. 成都: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1 (1 ): 65-73.
    13 [晋] 阮籍《咏怀诗五首》之一
    14 [晋] 谢灵运《晚出西射堂》
    15 [唐] 白居易《池上篇序》
    16 [明] 屠隆《论琴》
    17 [宋] 周敦颐《通书·文辞》
    18 朱良志. 中国艺术论十讲:曲院风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254.
    19 [明] 焦竑《雅娱阁集序》
    20 《春渚纪闻》卷六《东坡事实》
    21 《答张仲藻书》
    22 《东坡题跋》卷四
    23 《东坡题跋》卷四
    24 《袁宏道集笺校》卷五
    25 朱良志. 中国艺术论十讲:曲院风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254.
    
    26 [明] 张萱《西园闻见录》卷 24《田宅》,收入《续修四库全书》第 1168 册,子部杂家类,59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7 郭店书简《六德》:26-31 简
    28 郭店书简《六德》:26-31 简
    29 《大戴礼记》
    30 对于宫宅和园林的差异,学界此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儒道互补”的文化解释。如安德鲁·博伊德(Andrew Boyd)就认为:“房屋和城市由儒家的意念所组成:规则、对称、直线条的,等级森严,条理分明,重视传统的一种人为形制。花园和风景由典型的道家观念所构成:不规则、非对称的,曲线的,起伏和曲折的形状,对自然本来一种神秘的、本源的、深远和持续的感受。”李允鉌,华夏意匠,306. 香港:广角镜出版社 1984 第二版. 将园林简单归为道家思想的产物,而忽视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贡献,是学界长期以来的认识误区。园林实际具有深刻的儒学基因,孔子儒家思想则是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根源。参见刘彤彤.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及其影响下的清代皇家园林. [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9.
    31 虽然园林建筑之间仍存在着某种相互关系,但这种关系通常是出于空间组织多义性的考量,而并非是礼制意义的。详见第三章论述。
    32 童寯说:“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画艺术,既无理性逻辑,也无规则。例如弯曲的径、廊和桥,除具有绘画美以外,没有什么别的解释。” 童寯. 园论.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5. 这一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它反映了由于不了解园林“乐”的本质而产生的认识误区。
    33 [明]郑元勋《题词》,收入计成《园冶》。
    34 [明]郑元勋《题词》,收入计成《园冶》。
    35 [明]计成《自序》,收入《园冶》。
    36《论语·子路》
    37 这一力量可以得到列维·布留尔所发现的原始思维中的“互渗律”的阐释。在原始思维模式下,“名字和被命名物之间存在着互渗的作用。”“名字作为互渗的记号,非同寻常,富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的含义能够制约和限制着被命名的存在。”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语言与神话.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0.例如中华民族的第一个朝代“夏”的命名就有特殊涵义。在神话思维中,植物生命最旺盛的时期同太阳生命最旺盛的时期两相吻合,以“夏”命名,即取其盛长阜昌之义。
    38 引自王毅. 园林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12.
    39 《礼记·郊特性》:“器用陶瓠,以象天地之性。”葫芦,在史前人类的诗性思维看来,是地母、女性及植物母体的代表和象征。《晋书·礼志上》言:祭器用陶瓠,事返其始,故配以远祖。
    40 《史记·秦始皇本纪》
    41 《述异记》:“梁孝王筑平台,台至今存。有蒹葭洲、凫藻洲、梳洗潭。”
    42 《南史》:“豫章王于邸内起土山,山上植桐竹,号‘桐山’,武帝幸之,问临川王映:‘王邸亦有嘉名乎?’映说:‘臣好栖静,以为名。’又问晔,答曰:‘臣山卑,号首阳山。’” 《南齐书·高帝上》:“初,勔高尚其意,托造园宅,名为‘东山’,颇忽时务。” 《南史·列传》:“(刘慧斐)因不仕,居东林寺。又于山北构园一所,号曰‘离垢园’,时人仍谓为‘离垢先生’。”
    43 《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任城王》
    44 [明] 张岱《与祁世培书》.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97.
    45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贾政语。
    46 [明] 王思任 《名园咏序》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37.
    47 “题名”与“类名”的称谓,引用了赵向东硕士论文中提出的概念,见参差纵目琳琅宇,山亭水榭那徘徊: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类型与审美,赵向东. 天津大学硕士论文[M]. 2001. 5.
    51 《四库全书》(网络版)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卷三百八十七,文衡山书拙政园记并诗巻
    52 引自圆明园图咏. 见于《圆明园》(四).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09-182. “圆明园四十景图”有木刻本行世,并有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为御制诗作注一并刊行,书名题为《御制圆明园图詠》,分上下两卷,各二十图,前有雍正、乾隆的记与后记,卷尾附注者的跋,全文由通政使张若霭书写。中国圆明园学会将此书文学部分重新排印,发表。本文部分用典出处的考证即引用了图咏中鄂尔泰、张廷玉的原注,并以上角标的形式注明了页码。
     53 《国语·齐语》:“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54 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合肥:安徽出版社, 1998. 172.
    55 《九歌·湘君》
    56 《九歌·思美人》
    57 李泽厚. 论语今读.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227.
    58 《论语·先进》
    
    59 《庄子·知北游》。对待孔子的这种山林之乐,庄子其实是批判的态度,在引述孔子之语后,他紧接着就指出:“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庄子所主张的是槁木死灰般的冷漠而保身,是摒弃一切物态寄托的绝对精神自由和超越。不少研究者往往断章取义,误将这一孔子美学思想当作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应当予以纠正。
    60 见《后汉书·仲长统传》:“(长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61 《世说新语》卷二《言语》
    62 《晋书·王羲之传》
    63 《世说新语·言语》
    64 [南朝梁] 徐勉《为书诫子崧》载于《梁书·列传十九》。
    65 [南朝宋] 谢灵运《山居赋(并序)》载于《宋书·列传二十七》
    66 [南朝梁] 刘孝标《山栖志》
    67 [北周] 庾信《小园赋》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76.
    68 《洛阳伽蓝记·城东》记张伦宅园:“卜居动静之间,不以山水为忘。庭起半丘半壑,听以目达心想。进不入声荣,退不为隐放。”
    69 《艺文类聚·产业部 上》
    70 [宋] 冯多福《研山园记》
    71 [宋] 张耒《双槐堂记》
    72 [宋] 韩元吉《东皋记》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59.
    73 [宋] 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74 [明] 王世贞《太仓诸园小记》
    75 [清] 杨兆鲁《近园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105
    76 [明] 屠隆《灌木园记》
    77 [明] 陆树声《适园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308.
    78 [明]王心一《归田园居记》.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260
    79 [明] 萧士玮《春浮园记》.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60
    80 [清] 张昭潜《十笏园记》记南宋真德秀《南康曹氏观莳园记》中语. 陈从周,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74.
    81 [清] 李果《墨庄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245.
    82 [东晋] 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83 [南宋] 陆游《谈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古人处丘园,如彼不嫁女。终身秉大节,敢恨老环堵。”
    84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205.
    85 [南宋] 朱熹《朱子语类》
    86 [明] 陈继儒《青莲山房》
    87 《论语·雍也》
    
    88 [清] 叶燮《原诗·内篇·卷下》
    89 [清] 严虞惇《重修绣谷园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277.
    1 金元浦. 文学解释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8.
    2 “(春秋时)考古人赋诗,据从《左传》、《国语》所获资料,自僖公二十三年至定公四年(公元前 637-505年)约百年间,共赋诗六十七篇次,用诗五十八篇。……计往来交际之国,共有鲁、晋、郑等十国。” 黄振民编著:《诗经研究》,台湾正中书局,1982 年,294-295 页。 而韩非也描述了战国时期的类似现象:“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 《韩非子·难言》,见《诸子集成》。《汉书·艺文志》也总结道:“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亦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见叶舒宪. 诗经的文化阐释.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424。
    3 (法)弗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81。具体实例请参看(清)劳孝舆《春秋诗话》第一章《赋诗》
    4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从解释学的眼光看,尤其对比西方的“误读”理论,断章取义显然具有其合法性。原因在于,任何理解都是主体在已有传统下的理解,都带有“前见”,因此,理解者按照自己的取舍来理解和言说已有的文本,就应该是阐释者的权利。断章取义代表的就是这样一种以意义理解为指归,而并非理解作者原意的阐释思想。
    5 《论语·季氏》
    6 《论语·子路》
    7 《论语·八佾》
    8 《诗经·国风·硕人》
    9 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62。
    10 《论语·学而》
    11 《诗经·卫风·淇澳》:“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2 叶秀山. 解释学的哲学基础. 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思想史研究室. 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第 1 辑. 2004.
    13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4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关于《春秋》与《易传》的作者,历史上曾有争议。然而,正如李学勤考证指出:孔子晚年好《易》,《易传》或出其手,或为门弟子所记,与《春秋》同样,孔子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作者。“述而不作”,实是他自谦而已,因为在他的时代,“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词之谦也。”(《四书集注》),参见李学勤,孔子与《周易》,孔子与《春秋》,载: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16 传统对社会的连续性推崇备至,并认为连续性就是把过去的思想和行动具体化,并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和西方的理论科学的历史就很好地表明了这种差异。在中国哲学中,能以最恰当贴切的方式把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加以扩展,并解释和运用于它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而在西方传统中,人们则把哲学史看作是个别人提出的一系列革命性观点的历史。(美)郝大维. 安乐哲. 孔子哲学思微. 蒋弋为. 李志林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 14.
    17 《史记》
    18 《报佑安书》
    19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20 [晋] 郭象注《庄子·天运》
    21 [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
    22 宋人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将用典分为“语用事”和“意用事”。语用事,属于一种固定的借喻、象征,即引述某个典故来比喻或代替某一事物,本体喻体关系确定;“意用事”中的典故传递的则不是某个语词的表层意义或某种比喻的具体意义,而是引用者即时的情感意蕴,具有多层次的丰富内涵。本文所讨论作为解释学式创作的“用典”,就是指这种“意用事”。参见董洪利.古籍的阐释.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3. 213-220.
    23 [清] 钱大昕《瓯北诗话》卷十
    24 荣格创立分析心理学派,主张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荣格的“原型(Archtype)”就在集体无意识的层次上。本文使用的“原型”更多是指本初意义上的意象,两个概念有一定联系但也存在差异。
    25 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原型的关系,转引自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91.
    26 转引自冯川. 荣格与西方当代思潮,载:神话人格,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256.
    27 荣格. 理学与文学,转引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北京:中华书局,1992. 169-176.
    28 《荀子·乐论》
    29 《荀子·乐论》
    30 李泽厚. 李泽厚十年集. 3 卷上. 合肥:安徽出版社. 1994. 308
    31 (美)郝大维. 安乐哲. 孔子哲学思微. 蒋弋为. 李志林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14, 60.
    32 (美)郝大维. 安乐哲. 孔子哲学思微. 蒋弋为. 李志林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54.
    33 如陕西临潼姜寨一期村落遗址所显现的向心性布局就反映了当时的宇宙观。参见王鲁民.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10.
    34《山海经·大荒西经》
    35 昆仑神话在汉代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典型地表现在高台的营建中,如甘泉宫泰畤坛三层高台、神明台九丘模式、孝宣许皇后三层昆仑式陵台、以及《梁孝王兔园赋》中所述的“故(坂)径(正)于(字衍)昆仑”等等。
    37 《太一歌》是中国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祭祀太阳神的仪式古歌。汉时仍保存这一仪式,其本义已经几乎散失殆尽,发展成为官方礼乐活动的一部分。叶舒宪. 中国古代神话哲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11。《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僮男僮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歌《朱明》,秋歌《西皞》,冬歌《玄冥》。世多有,故不论。”《太一歌》全文见于《汉书·礼乐志》。
    38 此结论系据丁山先生的考证,见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161 页。转引自叶舒宪. 中国古代神话哲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163.
    39 《汉书·礼乐志》
    40 除“渐台”见于《晋书·天文志上》引汉人之说外,均见《史记·天官书》,转引自王毅. 园林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56.
    41 此皆未央宫殿堂名,班固《西都赋》,《文选》卷一。
    42 《汉书·扬雄传》。“骀荡”与“馺娑”源出《楚辞》。骀,见于《楚辞·九辩》:“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骀荡形容马行舒缓。”馺,见于《楚辞·九叹·远游》:“雷动电发,馺高举兮。”馺娑,马行疾貌。前者描绘了宫中春色的徐徐荡漾,后者则含蓄地言说宫中之大。
    43 凫藻。谓凫戏于水藻,以喻欢悦。《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弋鳧与鳫。”《后汉书·杜诗传》:“陛下起兵十有三年,将帅和睦,士卒凫藻。”李贤注:言其和睦欢悦,如凫之戏于水藻也。蒹葭,芦苇。《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泛指思念异地友人。“无限蒹葭意,殷勤对此图。”(胡惠生《题亚子分湖归隐图》)雁婺,鹅和鸭。《战国策·燕策二》:“赖得先王鴈鹜之余食,不易臞。臞者,忧公子之且为质于齐也。”
    44《易》本有“变易”之义,文本所指示之“象”、所象征之“道”不断处于变动不居之中。而《诗》,尤其是《风》,多用“比兴”的手法,“托事于物”、“取譬引类”,有隐喻类推义。其中的象征和隐喻并非一对一的关系,或有一个圈定的死义,而是能够接受不同解读的进入。参见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8。这种以象征、隐喻为特征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解释学的文化基因,详见本文第四章论述。
    45 无独有偶,西方的“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反映的也正是这种不同欣赏者对同一文本会出现多样性理解的现象。强调的均是观照主体的不同,而导致意义生成的差别。这也正显现出中国古代阐释学思想的超前性。
    46 《孟子·万章》
    47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 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195.
    48 《孟子·尽心上》
    49 对照西方解释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从源于古希腊学者的文献诠释考证,直到 18 世纪启蒙时代施莱尔马赫、狄尔泰等人基于方法论的探讨,贯穿始终的都是如何帮助读者去把握文本与作者原意的诉求,而建立于 20 世纪的本体论解释学,其革命性贡献正是赋予了读者阐释和理解的权利和主体性,受其启发产生的接受美学的核心也正是强调对读者因素的重视。
    50《春秋繁露》
    51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 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194.
    52 [宋]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唐薛稷书跋》
    53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
    54 [清 ]王昱《东庄论画》
    55 [清] 谭献《复堂诗话》
    56 [清] 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凡例》
    57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意境。诗歌、绘画、园林等中国古代艺术“意”不是一个单纯的对象客体,而是主客交融的产物,是包容了观赏对象与主体自我,承载着无尽的意蕴和体验的领域。详见第四章有关“境”的主体性论述。
    58 [清] 高凤翰《原麓山庄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81.
    59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 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6.
    60 阿摩斯·拉普普特著,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1.
    61 [清] 钱大昕《网师园记》
    62 [北魏] 姜质《庭山赋》
    63 [唐] 王维《辋川集》
    
    64 [唐] 裴迪《辋川集二十首》
    65 金元浦. 文学解释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59
    67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四).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33.
    68 魏晋玄学的本体之学,并不是突然产生的,它和两汉哲学如《淮南子》,及后来的《道德指归》、《论衡》等存在着继承关系,是两汉哲学的自然论、反目的论、“崇本息末”思想、以“无”为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见傅晶. 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 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3. 52-62. 另见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38.
    69 汤用彤,魏晋玄学和文学理论,《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 年第 1 期。转引自袁济喜. 六朝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211.
    70 《文心雕龙·明诗》
    71 参见刘彤彤.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9.
    73 “象”是中国最具特色的美学基本范畴。一般认为,“象”的概念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着物质性,如《周易·系辞》“见乃谓之象”中的卦象;同时又是人的主观意识根据客观对象的图形发挥想象而形成的“心想图形”,即一般所说的“意象”,只在人心目中显现。本文则主要是在“意象”的层面上进行讨论。可参张皓. 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155-156.
    74 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 视觉思维.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1986. 341.
    75 康德. 判断力批判. 转引自诗歌意象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186.
    77 《庄子·逍遥游注》
    78 详见傅晶. 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46. 张立伟. 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 北京:三联书店, 1995. 195.
    79 《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任城王传》载北魏孝文帝语。
    80 《颜氏家训·文章》
    81 陆侃如. 牟世金译注. 文心雕龙译注. 山东:齐鲁书社. 1995. 460.
    82 陆侃如. 牟世金译注. 文心雕龙译注. 山东:齐鲁书社. 1995.
    83 《洛阳伽蓝记·城东》
    84 《艺文类聚·产业部 上》
    85 《世说新语》
    86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鰷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87 《三国志·魏书》卷 25《高隆堂传》:“帝(按:指曹睿)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凿太行之石英,采穀城之文石,起景阳山于芳林之园,建昭阳殿于太极之北,……”
    88 参见丁垚. “三山”的沉浮——关于汉唐宫苑建置的一种园林史解读. 纪念《营造法式》刊行 900 周年暨保国寺大殿建成 990 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3.
    89 萧晔是齐武帝萧赜之弟,因曾有术士言萧晔有帝王之相,故遭武帝排挤压制。这里,萧晔用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的典故命名园林,显露自己的不满。见傅晶. 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3. 131
    90《南齐书·高帝上》:“初,勔高尚其意,托造园宅,名为‘东山’,颇忽时务??
    91《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任城王传》
    92 清徽,指清美的音声,高雅的谈吐。《晋书·宗室传论》:“清徽至范,为晋宗英。”
    93《周易·系辞上》:“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94《诗经·小雅·鱼藻》
    95《诗经·大雅·灵台》
    96《礼记注疏·射义》
    97《礼记·孔子闲居》:“孔子闲居。子夏侍。……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98 《墨子》:“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99 李冲(450─498),北魏孝文帝时大臣,曾领将作大匠主持新都洛阳的修建工程。
    100 “元凯”,一作“元恺”,即八元八恺,尧帝时十六贤人,《左传·文公十八年》:“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煜轮瘢街蒜8?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于尧……”
    101 该句典出《鱼藻》,其下句为“王在在镐,岂乐饮酒”,据毛《传》,此诗有隐刺之意。
    102 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05, 206. 另见葛兆光. 中国古代思想史(一).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463.
    103 [唐]元结《窊樽诗》,《元次山集》卷三
    104《墨子》:“墨者亦尚尧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翦,采椽不刮。’”
    105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106 葛兆光. 中国古代思想史(一).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131
    107 [唐]元结《殊亭记》:“癸卯中,扶风马向兼理武昌。……且为凉亭。亭临大江,复在山上,佳木相荫,常多清风,巡回极望,目不厌远。吾见公才殊、政殊、迹殊,为此亭又殊,因命之曰殊亭,斫石刻记,立于亭侧,庶几来者无所憾焉。” 《全唐文》卷三八二
    108 [唐] 韩愈《燕喜亭记》
    109 [唐] 白居易《白蘋洲五亭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345.
    110 [南朝梁] 柳恽《江南曲》
    111 关于这种历史类比的思维方式与传统解释学之间的深刻关联,将在第四章详细论述。
    112 《朱子语类》卷六十七
    113 《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 395.
    114 江西诗派诗人曾几在《南宋群贤小集》中认为:“学诗如学禅,慎无参死句,纵横无不可,乃在欢喜处。”
    115 《文章精义》
    116《豫章黄先生文集·答洪驹父书》
    117 参见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67.
    118 [南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同时还有“语用事”,属于一种固定的借喻、象征,即引述某个典故来比喻或代替某个事物,本体喻体关系基本确定。
    119 [南宋]张炎《词源·用事》
    120 [元] 陈绎曾《文说》
    121 [明] 屠隆《论诗文》,《鸿苞节录》卷六
    122 [明] 袁宗道《论文上》,《白苏斋类集》卷二
    123 [南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二《春风花草》
    124 这一观点是引申周维权对园林创作的论述,他曾指出,园林创作“有先置物境,再引经据典地点化以文字标题;也有先立己意,再依原型意象加以经营。”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125 在这种情况中,较为极端的甚至“园未成时,不可莅观,即成后主人亦不宜常往,始得奇趣。” 董其昌《兔柴记》亦云:“亦仅付园丁筦鑰,作者游者,宾主谁分?”相类似地,日本小堀远州造园,与主人的约法三章中也有“未成之前,不可莅观”的说法。参见童寯.江南园林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45.
    127 童庆炳.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 北京:中华书局. 1992. 237
    128 参见绪论部分的论述。
    129 [宋] 司马光《独乐园记》
    130 [宋] 司马光《独乐园诗·读书堂》
    131 [宋] 司马光《独乐园诗·读书堂》
    132 [唐]杜牧《题池州弄水亭》
    133 [宋] 司马光《独乐园记》
    134 《四库全书》(网络版)晁补之《鸡肋集》卷 31
    135 朱良志.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275-276.
    136 《容斋随笔·亭榭立名》
    137 [明] 张岱《与祁世培书》.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97.
    138 [明] 萧士玮《春浮园记》载春浮园内景有:公安亭、金粟堂、芙蓉池、婵娟径、杯山、听莺弄、宿云墩、愚山、浮山、秋声阁、萧斋、瑶山等。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60.
    139 [明] 祁彪佳.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21.
    140 [明] 王守仁《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141 《四库全书总目·凡例》,转引自周积明. 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1. 128.
    142 这一运动的目的不是恢复古圣前贤的信仰权威,而是企求恢复古代经传的真实面目和本来意义。正是借助于清儒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典得以从千年缭绕的历史云雾中显露出较为清晰的“本文”轮廓,其意义是无庸置疑的。
    143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
    144 [清]金圣叹《金圣叹选批杜诗》. 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 1983. 112.
    145“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而见于载籍者寥寥。然如苏文忠、真文忠及朱文公撰语,尚有存者。则大贤无不措意于此矣。元明以后,作者渐夥,而传者甚稀……”[清] 梁章钜. 楹联丛话,北京:中华书局, 1987.
    146 明末计成著《园冶》,从设计到施工,细处谈到栏杆的花饰和铺地的图案,对匾联却未著一字,的确是值得关注的现象。清康熙朝李渔著《闲情偶寄》,在“居室部”中对匾联首次加以专述。
    147 [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
    148 [清] 王昱《东庄论画》
    149 [清] 谭献《复堂诗话》
    150 [清] 沈德潜 《唐诗别裁集·凡例》
    151 [清]金圣叹《金圣叹批本西厢记》,21-22。转引自古风. 意境探微.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242.
    152 《国朝宫史续编》卷四,训谕四。
    153 《咏六艺·书》.《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 17,507.
    154 《题宋版〈尚书详解〉》.《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 97,770.
    155 《读史汉书有感》.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 21,444.
    156 《咏六艺·史》.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 21,444.
    157 《咏六经·易》.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 17,507.
    158 《题画舫斋》.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 35,811 页。
    159 《题正凝堂》.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 47,80 页。
    160 [清] 钱大昕《瓯北诗话》,卷十。
    161 《题画舫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 62,309.
    162 《题不遮山楼》.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 26,601.
    163 《治镜阁八韵》.《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 12.
    165 [唐] 徐坚《棹歌行》
    166 [汉] 枚乘《梁孝王兔园赋》
    167 《春秋榖梁传·僖公三年》
    168 详见第三章论述。
    169 冯川. 荣格与西方当代思潮. 载:神话人格.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6. 160.
    170 [唐] 李白《山中问答》
    171 [唐] 晏殊《无题》
    172 [唐] 王勃《滕王阁》
    173 [唐] 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174 [唐] 孙逖《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等诸公》
    175 [唐] 杜甫《曲江对雨》
    176 [唐] 李白《把酒问月》
    177 《梅花草堂笔谈》。转引自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0. 230.
    178 [宋] 苏轼《哨偏·为米折腰》
    179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80 [宋] 苏轼《哨偏·为米折腰》
    181 [宋] 苏轼《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
    182 [宋] 苏轼《水龙吟·楚山修竹如云》
    183 [宋] 苏轼《行香子 丹阳寄述古》
    184 [宋] 欧阳修《沧浪亭》
    185 [宋] 苏舜钦《过苏州》)
    186 [清] 钱大昕《网师园记》:“吴中为都会,城廓以内,宅第骄阗,肩摩趾错,独东南隅,负廓临流,树木丛蔚,颇有半村半廓之趣。带城桥之南,宋时为史氏万卷堂故址,与南国沧浪亭相望,有巷曰‘网师’者,本名‘王思’。襄卅年前,朱光禄悫庭购其地,治别业为归老之计,因以网师自号,并颜其园,盖托于渔隐之义,亦取巷名音相似也。”
    187 [清] 俞樾《留园记》:“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而都人士女亦或 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以嘉名乎?’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人口,然则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昔袁子才得隋氏之园,而名之曰随园,今吾得刘氏之园而名之曰留园。斯二者将毋同。’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
    188 [清] 俞樾《留园记》
    189 [清]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二,《随园记》
    190《题含德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 33,787.
    191 奥旷室.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 1,226.
    192 题正凝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 23,604.
    193 素尚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 33,773.
    194 清代帝王,尤其是康熙、乾隆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皇家园林规划设计的全过程,本身即为重要的园林设计师。参见赵春兰. 周裨瀛海诚旷哉,昆仑方壶缩地来:乾隆造园思想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8. 崔山. 期万类之乂和,思大化之周浃::康熙时期的园林创作意匠[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195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196 王先谦云:“《南山有台》,言太平之治以贤者为本,爱友贤者为邦家之基,民之父母,既欲其身之寿考,又欲其德音之长也。”转引自陈子展撰述,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197《万树园》诗序.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 50.
    198 《热河志》卷 32
    199 《左传·昭公二年》
    200 《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诗。”后遂以“甘棠”称颂循吏的美政和遗爱。《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201 《热河志》卷 32.
    202 纪念康熙的嘉树轩“构于荫下”,召公决狱政事于甘棠树下,也都含有上古时候在社树之下建置宗庙的原型意象。
    203 《嘉树轩》,见《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 8.
    204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 ·考工典(影印本),斋部,画舫斋记
    205 《铜牛》.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 96.
    206 《耕织图口号》.《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 57.
    207 关于这一内容,详见赵春兰. 周裨瀛海诚旷哉,昆仑方壶缩地来:乾隆造园思想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8. 30-32.
    1 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
    2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37.
    3 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 图宾根德文版. 1975. 141. 转引自王才勇. 略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 社会科学家. 1991(6):31~37. 95.
    4 《蔡宽夫诗话·玉堂壁画》
    5 《麓堂诗话》
    6 《说诗晬语》
    7 [清] 冯班《严氏纠缪》
    8 [晋] 何晏《论语集解·阳货》引孔安国语。
    9 [晋]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
    10 《宋书·谢灵运传》
    11 《文心雕龙·比兴》
    
    12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
    13 《诗经·小雅·采薇》
    14 《世说新语·言语》
    15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二十三,评王维《辋川闲居》云:“三四句(‘时倚瞻前树,远看原上村’)自然流出,兴象天然。”
    16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六,评王维云:“辋川于诗,亦称一祖。然比之杜公,真如维摩之于如来,确然别为一派。寻真所至,只是兴象超远,浑然元气,为后人所莫及;高华精警,极声色之宗,而不落人间声色,所以可贵。”
    17《梁书·陶弘景传》
    18 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
    19 胡雪冈. 意象范畴的流变.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235.
    20 参见胡雪冈. 意象范畴的流变.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287.
    21 《说文解字》
    22 《诗经》毛传
    23 [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
    24 [唐]权德舆《左武卫胄曹许君集序》
    25 [唐]司空图《与王驾论诗书》
    
    26 皎然《诗议》:“夫境象非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凡此等,可以偶虚,亦可以偶实。”
    27 谭德晶,通感的两个基本类型——兼及艺术感觉的几种特性,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 文艺研究. 1995. 35.
    28 转引自杨清. 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0. 276.
    29 於贤德. 论联觉、统觉和通感的联系与区别. 文艺研究. 1995. 44-46.
    30 古风. 意境探微.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163.
    31 《文心雕龙·总术》
    32 [明] 谢榛《四溟诗话》
    33 [清] 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
    34 [清] 胡应麟《诗薮》
    35 [清] 袁枚《随园诗话》
    36 [清] 高凤翰《原麓山庄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81.
    37 [清]吴恭亨撰. 喻岳衡校注. 对联话. 长沙:岳麓书社, 2003. 1.
    38 西方美学侧重于门类艺术之间的区别性、独立性、不相关性。西方里程碑式的名著——莱辛的《拉奥孔》主要就是划清诗画的界限,开宗明义地批评了“希腊的伏尔泰”(西摩尼德斯)关于“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而诗则是一种有声的画”的对比语。自称写书之“目的就在于反对这种错误之趣味和这些没有根据的论断。”莱辛. 拉奥孔——或称论诗与画的界限.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2-3. 转引自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240.
    39 宗白华. 美学散步·中国书法的美学思想.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163 页
    40 发音和文字意象的关系存在着心理学的基础。“例如 m 音是唇与唇的接触,而接触的部位很广泛,程度也很宽,不像破裂音的逼促,这时我们就起了一种宽泛的感觉;而发鼻音时又有一种沉闷的感觉,于是凡有 m 音的字,多含有宽泛沉闷的意义,例如渺、芒、绵、邈……等是。”朱桂耀,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载晨报副刊,1924 年 6 月 20 日,转引自潘德荣. 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18. 葛兆光也曾指出,明母字(唇音)多“表示黑暗或有关黑暗的概念”,喉音有不少与“黑暗和忧郁”相关,日母字(半齿音)中又有一些表示柔弱软弱等。葛兆光.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札记. 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1989.
    41 中国古代戏曲中有“十三辙”,对韵脚进行了归类,在其象征意义上可大别为洪亮、柔和、细微三类。表达激越,常用高昂的江阳、中东、寒山韵,表示愤悲惆怅,常用尤韵,委婉凄楚则多用灰韵。昭示着汉字韵调中的深层情愫。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54.
    42 贺贻孙《诗筏》
    43 [清]吴恭亨撰. 喻岳衡校注. 对联话. 长沙:岳麓书社, 2003. 39.
    44 音律是在特定格式中,由汉语音韵要素的固有特色组成的音节群,借助平仄、押韵、韵脚色彩制造的一种音节的律动——由押韵而产生的句与句之间的旋律回环,由对仗而构成的整齐鲜明的节奏,由平仄相间而形成的抑扬顿挫、起伏有致的声浪,共同构成的一种寄托情怀与表达感受的音响符号系统。谷木. 论汉语音韵的文化内涵. 江苏社会科学 1994.4. 120-125
    45 戴里克·柯克. 音乐语言.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 30 页,转引自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46.
    46 黑格尔. 美学. 第三卷上 商务印书馆. 1979. 349 页,转引自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46.
    47 [清] 沈德潜《说诗晬语》:“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48 王才勇. 略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 社会科学家. 1991(6):31~37. 95.
    49 《摩诃止观》引《华严》语
    50 [唐] 皎然《昼上人集》卷八
    51 [元] 方回《心境记》
    52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惟心》
    
    53 与范仲淹《求记书》)
    54 《邕州马退山茅亭记》,《柳河东集》卷二十七
    55 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
    56 [宋] 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
    57 [明] 顾起云《竹浪斋诗序》
    58 [清] 吴乔《围炉诗话》
    59 [清]吴乔《围炉诗话》
    60 [清]王夫之《姜斋诗话》
    61 [明]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62 [清]尤侗《百城烟水》序
    63 [明]王思任 《名园咏序》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37.
    [64] 《国朝宫史》,卷十六,373 页。
    65 [清]沈源等《御制避暑山庄诗》. 河北美术出版社影翻印为《避暑山庄图咏》. 1984.
    66 《热河志》
    67 《热河志》
    68 [清]沈源等《御制避暑山庄诗》. 河北美术出版社影翻印为《避暑山庄图咏》. 1984.
    69 《热河志》
    70 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本表未能对乾隆朝所有景题更替现象进行完全统计,仅供参考,留待后补。
    71 《咏六经·易》,《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十七,507.
    72 当然,这也可能是胤禛特意作出低调的姿态,以适应当时特殊的政治形势。
    73 《论语·述而》
    74 《四知书屋记》,《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
    75 《檐曝杂记》
    76 《热河志》卷二五,行宫一
    77《四知书屋记》,《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文三集,卷七。
    78 [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
    79 [宋]严羽《沧浪诗话》
    80 [清]叶燮《原诗·内篇·卷下》
    81 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
    82 [德]谢林. 论造型艺术与自然关系. 转引自刘小枫. 诗化哲学[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83 [德] 谢林. 论造型艺术与自然关系. 转引自刘小枫. 诗化哲学[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84 成复旺. 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350.
    85 叶朗主编. 现代美学体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142.
    86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268.
    87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268.
    88 李清良,中国阐释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7-81.
    89叶朗主编. 现代美学体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144.
    90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57.
    91 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439.
    92 王国维《人间词话补遗》
    93 叶燮《原诗·内篇·卷下》
    
    94 转引自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228.
    96 叶朗主编. 现代美学体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142.
    97 《唐诗别裁集》卷五评语
    98 《全唐文》卷二四二
    99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0 [唐]宋之问《灵隐寺》
    101 张文襄题。自[清]吴恭亨撰. 喻岳衡校注. 对联话. 长沙:岳麓书社, 2003. 1.38.
    128
    102 [明]王稚登. 寄畅园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173.
    103 [清]张惠言. 鄂不草堂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86.
    104 Victor Segalen, 1878-1918. Victor Segalen, Steles, oevres completes, ‘Edition établie et présentée par Henri Bouiller, P.21-125, Ed. Robert Laffont, Paris, 1995. 中译参见谢阁兰《碑》(车槿山、秦海鹰译注)译文序,北京:三联书店,1993 年。
    105 这首诗有四十种解读的可能性。例如星淡月华艳,岛幽椰树芳,晴岸白沙乱,绕舟斜渡荒。引自叶维廉.中国诗学. 北京:三联书店,1992. 27.
    106 叶维廉. 中国诗学. 北京:三联书店,1992. 146.
    107 曾坚,从传统园林到当代的解构:藤井的解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建筑学报,1997. (9):35-39.
    108 [北魏] 姜质《庭山赋》
    109 [南朝]宗炳《画山水序》谈到“旨微于言象之外”,谢赫《古画名录》说“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
    110 [唐]司空图《与极浦书》引戴容州语。
    111 [宋] 包恢《书徐致远无弦稿后》
    112 [清] 恽格《南田论画》
    113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14 [唐] 柳宗元《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115 [宋] 郭熙 《林泉高致》
    116 [明] 邹迪光《愚公谷乘》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176.
    117 [明] 郑元勋《题词》,收入计成《园冶》
    118 [明] 郑元勋《影园记》.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122.
    119 [清] 徐乾学《依绿园记》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251.
    120 《与李生论诗书》
    121 《苏东坡集》后集卷九
    122 范温《潜溪诗眼》,此书已亡佚。钱钟书引于《永乐大典》卷八○七《诗》字下所引一则。钱钟书,管锥编(四),北京:中华书局 1979,1361.
    123 [晋] 谢灵运《山居赋》
    124 [晋] 谢灵运《山居赋》
    125 [唐] 杜甫《绝句四首》
    126 [唐]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27 [唐] 王维《韦给事山居》
    128 [唐] 李商隐《板桥晓别》
    129 [唐] 白居易《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之高亭》
    130 [宋] 司马光《独乐园记》
    
    131 [明]祁彪佳《寓山注》.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431.
    132 [清] 袁枚《西碛山庄记》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247.
    133 成复旺. 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362.
    1 引自维柯. 新科学.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155。
    2 俞建章,叶舒宪. 符号:语言与艺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120.
    3 维科,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03. 转引自汪裕雄. 意象探源.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194.
    4 柏拉图著名的《理想国》卷十以“诗人的罪状”为靶子,就很有代表性地说明了当时诗(神话)与哲学之争的引人注目的局面。
    5 马克斯·布莱克. 隐喻. 中译文见《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第 3 辑,商务印书馆。转引自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433.
    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1 卷(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87.
    7 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哲学发生“语言学转向”,对逻辑进行根本性的质疑,人们重新发现了隐喻思维的价值,这一态势才得到改变。参见本文绪论部分论述。
    8 马林诺夫斯基(Malinovsky),原始心理中的神话(Myth in Primitive Psychology),伦敦,1936,24-26. 转引自叶舒宪. 诗经的文化阐释.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418.
    9 《诗经》在古代中国,是被当作一种具有伦理或法律的规范效用的“公理”而被称引的。引诗者的动机不过是为了说明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或论证自己要求的正当性。这同原始社会中引用神话作为法典的普遍倾向是一脉相承的。叶舒宪. 诗经的文化阐释.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417.
    10《论语·阳货》。 “兴”,并非是单纯的诗歌修辞手段,而是“人类神话思维的类比方式发展到文明社会时期的自然遗留物。” 叶舒宪. 诗经的文化阐释.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404.
    11 [东汉] 郑玄《周礼·大师》引郑众语。
    12 [魏] 何晏《论语集解·阳货》引孔安国语。
    13 [唐] 孔颖达《毛诗正义》
    14 [宋] 朱熹《诗集传》
    15 台湾学者黄俊杰提出的“具体思维方式”的观点,即包含有这一内容。参见杨儒宾, 黄俊杰主编.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探索. 台北:中正书局, 1996. 19.
    16 [日]中村元著. 林太,马小鹤译.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26-127.
    17 [美]霍尔兹曼,孔子与古代中国的文学批评,瑞克特编,中国的文学批评法:从孔子到梁启超,普雷斯顿大学出版社,1987, 21. 转引自叶舒宪. 诗经的文化阐释.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423.
    18 《易传·系辞》
    19 历代学者注意到易之象和《诗》之比兴的共通处,如章学诚:“《易》之象也,《诗》之兴也,变化而不可方物矣。……《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易》象通于《诗》之比兴。”《文史通义新编》内篇一《易教下》。转引自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3.
    20 列维·布留尔. 原始思维.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460.
    21 《论语·雍也》
    22 《淮南子·要略》
    23 [西汉] 刘向《说苑·善说篇》
    24 《潜夫论·释难》
    25 《淮南子·要略》
    26 《论语·雍也》
    27 《论语·子罕》
    28 《礼记·礼器》
    29 [东汉] 王逸《离骚经序》
    30 明末文人陈子龙语。
    31 [唐] 皎然《诗式·用事》
    32 胡寅《斐然集》卷十八《致李叔易书》载李仲蒙语曰:“索物以托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
    33 “原始兴象”作为一种积淀着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系统,出现在诗歌中,能引起特定的“原型意象”的联想,从潜意识的层次对人产生深沉的影响力,如飞鸟之于父母祖先,鱼之于爱情婚媾,社树之于故国乡里,龙凤之于福禄国祚。赵沛霖. 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34 黑格尔. 美学. 第 2 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3。
    35 袁济喜.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145.
    36 《周易·归妹》彖辞
    37 《庄子·知北游》
    38 《论语·子罕》
    39 [宋] 朱熹《论语集注》
    40 西方哲学的传统是以概念作为最基本的形式和符号,而中国哲学传统的思维形式和符号中既有名、又有象。名相当于概念;象即意象,二者共存共用、互渗互动,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照。参见刘文英. 中国传统哲学的名象交融. 哲学研究, 1999. 06. 27-33, 53。汪裕雄的“言象互动”说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符号,既非单纯的语言系统,也非单一的意象系统,而是两者互动的“言象”系统,与“名象交融”有相通的精神实质。但其论述更为充分深入。参见汪裕雄. 意象探源.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41 钱钟书. 管锥编. “诗也者,有象之言,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是无诗矣。”转引自张皓. 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164.
    42 金克木. 艺术科学丛谈. 三联书店. 1986, 86. 转引自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417.
    43 《周易·系辞》
    44 [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
    45 [晋] 挚虞《文章流别志论》
    46 [南宋] 朱熹《朱子语类》
    47 申小龙.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19.
    48 为验证汉语这种望文生义的特征,论者设计了一次以“柳浪闻莺”为主题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如果直接向受调者读出该景名,或请其根据拼音诵读来解释意义,仅有 14%的受调者能准确反映出对应的汉字;但在给出对应的汉字之后,虽然有超过 60%的人从未听说过这一景名,却无一例外地明确感受到包含有柳树、莺啼甚至其他超出字面语素所构成的优美环境意象。问卷详细情况见附录。
    49 转引自申小龙. 语文的阐释.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50 葛兰言. 中国人的思想. 1934. 载于: [中]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 跨文化对话 13 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2.
    51 [葡]安文思语。Mungello, Curious Land,.96. 转引自张国刚编. 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52 [法]米修(Henri Michaux, 1899-1975)语。转引自钱林森. 中国文字:法国作家世纪性的命题. 载于: [中]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 跨文化对话 13 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5.
    53 指李白的《渌水曲》:“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转引自钱林森. 中国文字:法国作家世纪性的命题. 载于: [中]乐黛云,[法]李比雄主编. 跨文化对话 13 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6.
    54 [美] 鲁·阿恩海姆著. 郭小平, 翟灿译. 艺术心理学新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128.
    55 见绪论部分的介绍。
    56 [德] 格罗塞著. 蔡慕晖译. 艺术的起源.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66.
    57 引自古风. 意境探微.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177.
    58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48.
    59 《释名》
    60 《白虎通》
    61 《白虎通义》
    62 《三辅黄图》
    63 王树人, 喻柏林著. 传统智慧再发现:常青的智慧与艺魂.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 16.
    64 事实上,在西方文明起源的时期,事物的命名也同样缠绕着事物的意象。如维柯在《新科学》中指出,“名称”和事物的“本性”是同义的,如拉丁人根据雷声把天帝叫做“幼斯”,希腊人根据电闪雷鸣把天帝的名象交融. 哲学研究, 1999. 06. 27-33, 53. 叫做“宙斯”,转引自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5-6。然而为了追求逻辑的明确性和系统性,柏拉图等古希腊哲学家极力排除语言当中意象的干扰,亚里士多德就明确地说:“所谓名词,我们是指因约定而有意义的声音。”周昌忠. 西方现代语言哲学.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15.
    65 《尹文子·大道上》
    66 《尹文子·大道上》
    67 《邓析子·无厚》
    68 刘文英. 中国传统哲学
    69 《墨子·小取》
    70 参见刘文英. 中国传统哲学的名象交融. 哲学研究 , 53。 合名词,而短语和句子也都是一连串安乐哲. 孔子哲学思微. 蒋弋为 人民出版社. 1996.. 230. , 1999. 06. 27-33
    71 古汉语不靠句子和命题来表达语义,因为所有的汉字都是名词、复名词。[美] 郝大维. . 李志林译. 南京:江苏
    72 [美] 陈汉生 (Chad Hansen). 中国古代的 语言 和逻辑 . 周云之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90页。
    73[美] 郝大维. 安乐哲. 孔子哲学思微. 蒋弋为. 李志林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74《论语·微子》
    75所谓“孤立语”是指其中的词本身不能显示与其它词的词法关系,没有形态变化,它们的形式也不受其它词的约束,因而具有孤立的性质。汉语是代表。与之相对的是屈折语,后者中的词除表示词汇意义的词根外.还有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词根和附加成分结合得非常紧密。屈折浯的主要特点是依靠词的内部曲折和外部屈折来形成词的语法形式。代表有德语、法语等。
    76王树人, 喻柏林著. 传统智慧再发现:常青的智慧与艺魂(上).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31.
    77[美] 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蒋弋为,李志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211 页。
    78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Journal 102 (Fall 1991): 115.
    79Nietzsche, Friedrich. Human, All too human. Trans. By Marion Faber.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84, p.24.
    80 Gadamer, Hans-Georg. Reason in the Age of Scien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81.
    81 因为名本身又是字,言也就不是单纯的言辞或言说,也指书面文字,如祝允明的《祝子罪知录》就曾指出“文即言也,言即文也。”
    82 《吕氏春秋·离谓》
    83 《荀子·正名》
    84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85 《论语·八佾》
    86 由于 道贯 穿一 切事物现象之中或超越一切事物现象之上,所以任何一个“名”都无法和它恰切对应,任明。也即《老子》开篇所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5. 何一种言说都无法将它准确阐
    87 《庄子·知北游》
    88 《庄子·寓言》。寓言,即书中寄寓作意的各式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重言,指流传既久的格言警句、无心之言,吊诡之言。谬悠荒唐,无端无崖,恣纵不傥,能通于深广而幽远的境界。主要是指客观之意的范畴,而援引,这里的“意”一般是指主体感悟之意,主观之意被视作对客观之意(即“道”的别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俗谚野语之类;卮言,见汪裕雄. 意象探源.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205。
    89 [德]夏瑞春.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201.
    90 《庄子·外物》
    91 这里的意与原先的“言意之辨”中的“意”有所不同,原先的“意”到文艺理论领域之后名)的体悟与意识。言意之辨是指人们在从事理性认识时,不能凭借语言来穷尽对象的本质,而用来说明文艺现象时,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审美与文艺之中的“意”,是指一种复杂的审美情感与理性交融之意,它具有语言无法确指、概念所不能穷尽的特征。
    92 王弼所说的象指周易卦象,但他对言、象、意三者关系的阐述,恰好能说明文学及艺术语言符号明象与存意的三层次关系,具有美学价值。参见张皓,中
    93皮尔士曾指出,“客体”一词,既可以指实际的存在物,也可以指想象的存在物,既可以指一个复杂的事件,也可以指一种状态,还可以指一种相对抽象的关系。卢德平,论符号的本质特征--皮尔士研究札记之一.
    94 “在一个记号,它的意义和它意指的东西之间的固定联系有如下性质,与该记号相对的是某确定的意义,而与该意义相对的是某确定的意指事物。”A.P.马提尼奇,1985, 201. 转引自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16-218.
    97 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 Journal 102(Fall 1991): 115-133.
    95 由于皮尔士符号体系不仅仅包括语言符号,还包括非语言符号,并给予它们相同的认识论的地位,这使得他的符号学区别于语言学派生出来的分析哲学,而具有鲜明的特色。
    96 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34-536.
    97 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 Journal 102(Fall 1991): 115-133.
    95 由于皮尔士符号体系不仅仅包括语言符号,还包括非语言符号,并给予它们相同的认识论的地位,这使得他的符号学区别于语言学派生出来的分析哲学,而具有鲜明的特色。
    96 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34-536.
    1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于《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闇而不明,郁而不发。”这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荀子》“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故学者以圣、王为师”共同表达的儒家积极入世态度和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宋明理学也强调,“儒家绝不满足于只讲内圣而不讲外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外王事业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即位前就饱读儒家典籍的乾隆对此自然感悟颇深。详余敦康. 内圣外王的贯通. 268. 另赵春兰. 周裨瀛海诚旷哉,昆仑方壶缩地来:乾隆造园思想研究: 学位论文.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8. 4.
    2 《画舫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九十九,852.
    3 《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影印本),斋部,《画舫斋记》
    4 戴逸. 乾隆帝及其时代.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 《唐太宗论》,《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乐善堂全集,卷五,83.
    6 《唐太宗论》,《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乐善堂全集,卷五,83.
    7 《创业守成难易说》,《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文初集,卷三,338.
    8.《画舫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五,309.
    9.《题画舫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八十七,733.
    10《题画舫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十三,417.
    11《乾隆七年三月廷试贡士策问》,《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文初集,卷十四。
    12《题画舫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三十,668.
    13《坐冰床至画舫斋题句》,《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九,361.
    14 参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5 玲珑也用以形容美石。上海豫园(故明潘恭定公尚书恩之别墅)中有石名玉玲珑,为石中异宝。色青黝,高一丈有余,朵云突兀,万窍灵通。陈从周,梓室余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6“窗外扶踈种幽竹,因风亦戛珮玲珑。”玲珑,玉声。竹,美誉为碧玉。
    17《赋得小玲珑》,《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八十四,700.
    18《诗经·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荀子·法行》:“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19 参见赵晓峰. 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中国古典园林的禅学渊涵与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禅学创作意象[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3. 另见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
    20《小玲珑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 54,157. 另“团圝”,也指月宫。
    21《赋得小玲珑》,《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八十四,700.
    22《赋得小玲珑》,《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八十四,700.
    23 《沧浪亭记》:“前竹后水,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而廊桥环水迂曲回绕,更不啻为沧浪亭园的重要特征。
    24《孟子·离娄上》
    25《论语·颜渊》
    26《论语·泰伯》
    27 [宋]苏舜钦《沧浪亭记》
    28 沧浪亭在历史上几经兴废,而后人的重建多以苏舜钦《沧浪亭记》及相关诗文为蓝本。如清人宋荦重修沧浪亭,其中“观鱼处”即本苏舜钦《沧浪观鱼》诗:“瑟瑟清波见戏鳞,浮沉追逐巧相亲。我嗟不及群鱼乐,虚作人间半世人。”“自胜轩”基于《沧浪亭记》“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直到今天,仍有一系列景点再现苏诗意象:如“面水轩”再现《沧浪亭》诗中“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的情景,“明道堂”用《沧浪亭记》“观听无邪则道以明”的意境。“翠玲珑”,取意于诗人《沧浪怀贯之》中“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也契合于《沧浪亭记》中“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的意境。“步碕”综合《沧浪亭记》“构亭北碕”及《沧浪静吟》“独绕虚亭步石矼”等等。正是在这种解释学式的诗文与园林互动的创作当中,这一名园千年来历久弥新。
    29《沧浪屿》,《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三,696.
    30《沧浪屿》,《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350.
    31《题画舫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八十七,733.
    32《古柯庭》,《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二,278.
    33 参看《北海及团城古建筑》
    34 赵岐注:“所谓是旧国也者,非但其有高大树木也,当有累世修德之臣,常能辅其君以道,乃为旧国可法则也。”另,有关研究表明,在《诗经》中以树木“起兴”的诗所与宗族乡里之思和福禄国祚观念有关,前面介绍的《小雅·南山有台》就属于后者。赵沛霖,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42-43.
    35 此地先后为金中都的大宁宫,元大都的大内御苑,明代的大内御苑。
    36 出自“庭固弗如古柯古,忘年之交结俯仰。”《古柯庭》,《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六十二,277.
    37 《古柯庭》,《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二十八,636.
    38 《古柯庭》,《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二十八,636.
    39 《古柯庭》,《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六十二,277.
    40 《古柯庭》,《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六十二,277.
    41 《绿意廊》,《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九十三,759.
    42 《绿意廊》,《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九十三,759.
    43 绿意廊位于东方,从方位意义上说,东方含有生机不尽的意义。《绿意廊》,《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九十三,759.
    44《古柯庭》,《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八十一,526.
    45 《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十一,405.
    46 “一室内空外复空,石林护径写王蒙。”《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六十九,387.
    47 《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八十五,627.
    48.《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三集,卷七十七,508.
    49 《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八五,627.
    50 《奥旷室有会》,《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九,362.
    51 《国朝宫史》,卷十六,373.
    52 《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一,226.
    53 转引自姜广辉,理学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4 《二程遗书》
    55 乾隆深受理学的濡染,尤其是对周敦颐、程灏、张载几位较为放达的人物更为推崇,在园林艺术创作当中,频繁地引用他们的语录与典故,如濂溪乐处、廓然大公等等。而乾隆造园当中这种广泛的灵活用典、甚至“牵强附会”的解释学精神,很大程度即来源于理学大师这种不拘泥于考证、放达洒脱的治学风度。
    56《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十九,531.
    57《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十九,531.
    58《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十七,508.
    59《奥旷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六十二,309.
    60 镜清斋现名静心斋,据《三海闻志》记载:“静心斋,清代原名镜清斋,门内旧额犹存,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始改为静心斋。”
    62《镜清斋小憩即景得句》,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五十四,156.
    63 《镜清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十一,405.
    64 《抱素书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九,361.“抱素怀朴出《汉书》。”
    65 在 24 首咏“抱素书屋”的诗中,有 12 首集中表达了“绘事后素”的主题,一首与《老子》相关,四首与《庄子》相关,一首与《汉书》(即原典)相关。
    66 《诗经·国风·硕人》
    
    67 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462.
    68 《抱素书屋》.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四十三,862.
    69 《抱素书屋》.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五十四,157.
    70 《抱素书屋》.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九十四,783.
    71 《抱素书屋》.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六十二,277.
    72 《说文解字》:琴者,禁也。
    73 《韩詩外传》卷一
    74 《后汉书·陈宠传》
    75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司马贞索隐引蔡邑曰:“凡弦以緩急为清浊。琴,紧其弦则清,縵其弦则浊。”宋苏轼《听贤师琴》诗:“大弦春溫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贝何拢禾斓奈屡A郏稚呖骸⒔谧?明快。《淮南子·泰族训》
    76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77 紫禁城内琴德簃,其名与此意匠相近。避暑山庄玉琴轩本名“图史自娱”,也因众多泉水流经其旁,琤琮如琴而更名。“玉自无言比桃李,水因不竞中宫商。五言政是薰风节,治慕虞庭化日长。”
    78 在关于韵琴斋的 15 首诗中有 6 首描写“春温”。
    79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司马贞索隐引蔡邑曰:“凡弦以緩急为清浊。琴,紧其弦则清,縵其弦则浊。”宋苏轼《听贤师琴》诗:“大弦春溫且平,小弦廉折亮以清?贝何拢禾斓奈屡A郏稚呖骸⒔谧?明快。
    80 《韵琴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九十四,783.
    81 关于韵琴斋理水以象琴音的详细考证分析,参见张宇. 中国传统建筑与音乐共通性史例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114-117.
    82 《韵琴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三十四,824.
    83 《焙茶坞》,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八十二,585.
    84 对仅占总人口百分之二的少数统治多数的满族人而言,学习汉文化、适应汉族习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满清入关后,在江南曾遭到极为顽强的抵抗,为巩固自身统治,需要安抚民心;而江南人杰地灵,物质与精神文化均十分发达,清代统治者借南巡的机会,体察民情,巡视河工,笼络文人,拉动商业发展,对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繁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85 以竹炉为主题,玉泉山静明园上有竹鑪山房,建于乾隆十五年至乾隆十八年(1750-1753 年)。
    86 《焙茶坞》,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五十四, 157.龙山,即九龙山,惠山别称。
    87 《焙茶坞》,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八十五,626.
    88 乾隆十六年(1751 年)乾隆《观采茶作歌》
    89 乾隆二十二年,《观采茶作歌》。
    90 《焙茶坞》,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七十六,598.
    91 《焙茶坞》,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六十二, 309.
    92 《焙茶坞》,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六十二, 309.
    93 《罨画窗》,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八十一,654.“试问罨何画,大癡富春岭。”《罨画轩》,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三十四,824.“命笔问谁氏,依稀赵翰描(北宋赵翰雪景为《石渠》上等)。”《罨画轩》,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十七,509.“宿雨初收晓烟畔,米家画法正如斯。”《罨画轩》,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八十二,585.“罨画今朝又觉殊,红霞影衬绿云铺。分明倩马和之笔,写得《荷亭纳爽》图。”《罨画轩》,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六,324.
    94 《罨画窗》,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五十一,118.
    95 《罨画窗》,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九十四,783.
    96 《画峰室作歌》,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九十三,810.
    97 《画峰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三十四,824.
    98 《二程遗书》载程颢语“放卷用不同”。
    99 《画峰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九,362.
    100 康熙二十五年(1686 年)秋七月,《金山江天寺碑》. (清)高得贵修 张九徵等纂 清朱霖等增纂.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28)乾隆镇江府志二.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1. 30.
    101 康熙五十年(1711 年)《热河三十六景诗·天宇咸畅》. (清)沈源等绘. 避暑山庄图咏. 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1984. 25.
    102 《雪中漪澜堂》.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三集,卷十七,491.
    103《漪澜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三集,卷七,341.
    104《漪澜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三集,卷四十四,23.
    105《坐冰床至镜清斋因题四绝句(之二)》.《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四集,卷二十五,657.
    106 《游蕉山作歌叠旧作韵》,诗三集,卷二十,524.
    107 《清可轩》,《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三十三,30.
    108 《看画廊》,《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六十一,265.
    109 《蟠青室》,《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七十七,508。
    110 《清可轩》,《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三十三,30。
    111《惠山园八景序》,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112 [宋] 洪迈《重建佛殿记》:“金焦两山,崒然天立,镇乎中流,皆有大兰若,岧嶤其上,古记谓紫金浮玉者是矣。” 黄成助.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3693.
    113 黄成助.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3136.
    114 黄成助.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3693.
    115 《长江夕照歌辛未暮春重过金山作》,载黄成助.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2552.
    116《壬午仲春遊金山寺三叠苏东坡韵》,载黄成助.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2560.
    117 黄成助.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3099.
    118 黄成助.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3122.
    119 [宋]梅尧臣《金山寺》并序.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3111.
    120 [元]徐世隆《广寒殿上梁文》.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2855.
    121 [宋]苏辙《金山寺》. 京口三山志(金山志). 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3124.
    122 《题漪澜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三集. 卷四十,122.
    123 《远帆阁》,《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三集,卷六,331.
    124 《题漪澜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二集,卷四十,122.
    125 《题漪澜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三集,卷十七,491.
    126 《太液池泛舟即事(之二)》,《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诗三集,卷二,278.
    127 《月地云居》.《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初集,卷二十二。
    128 《题漪澜堂》.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二十三,563.
    129 《漪澜堂小憩》.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六,33.
    130 《题漪澜堂》.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二集,卷四十,122.
    131 《题道宁斋》.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二十五,595.
    132 《题道宁斋》.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十七,510.
    133 《题碧照楼》.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四十四,23.
    134 《题苏东坡玉带三叠旧作韵》:竟与山僧忽若遗,有为法却寓无为。弃如敝屣契真偈,藏以华箱究假仪。(苏轼玉带留与佛印镇金山寺者,后遭回禄缺数版,壬午南巡时曾为补足制匣仍镇山门云。)印老徒称其语胜,苏公应悔此名垂。冁然自笑兹拈句,于不宜中坤不宜。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八,337.
    135 《登金山塔顶之叠旧韵》,“了知未似东坡句,却喜依他韵屡拈。” 《金山妙高台和苏轼韵》,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三集,卷四十六,37,38.
    136 《题苏东坡玉带三叠旧作韵》,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五集,卷八, 337.
    137 《漪澜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三,563.
    138 《妙高堂》:“碧海分明是,金山仿佛猜。妙高诚在此,玉局小乎哉。”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十五. 《妙高寺》:“飞兴设因妙高会,民天端复胜江天(金山江天寺妙高台苏东坡遗迹也。)”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卷六。《玉岑精舍》:“精舍围玉岑,朗润轩楹映。触目入静观,摛吟出澄性。”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五集,卷六十七。
    139 《妙高堂》,(清)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诗四集, 卷八十二,549.
    140 《妙高堂》,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三。
    阿恩海姆(美).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 郭小平译. 长沙:湖南出版社. 1992.
    阿恩海姆(美). 郭小平, 翟灿译. 艺术心理学新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阿摩斯·拉普普特(美),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艾柯(德). 诠释与过度诠释. 王宇根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7.
    爱新觉罗·弘历(清)《清高宗(乾隆)御制诗文全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影印). 1993.
    布鲁诺·塞维(意). 建筑空间论. 张似赞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陈伯冲. 建筑形式论:迈向图象思维.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
    陈从周, 蒋启霆选编. 赵厚均注释. 园综.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陈道德. 言、象、意简论. 哲学研究. 1997(6)
    陈汉生(Chad Hansen) (美). 中国古代的语言和逻辑. 周云之等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
    陈嘉映.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北京:三联书店. 1995.
    陈梦雷(清)等编《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影印本). 中华书局、巴蜀书社影印.
    陈少明. 六经注我:经学的解释学转折. 哲学研究(京). 1993(8):48~53. 78
    陈同滨. 吴东. 越乡主编. 中国古代建筑大图典.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6.
    陈薇主编.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全 24 卷). 18: 私家园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陈志华. 外国造园艺术.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陈子展撰述. 诗经直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3.
    成复旺. 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承德师专避暑山庄诗文研究小组. 乾隆三十六景诗注. 承德师专学报编辑部. 1986
    程金城. 原型批判与重释. 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
    崔清田. 名学、辩学与逻辑. 广东社会科学. 1997(3):58~63
    戴逸. 乾隆帝及其时代.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邓乔彬. 有声画与无声诗.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3.
    丁宁. 接受之维.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2.
    丁宁. 美术心理学.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1994.
    丁宁. 绵延之维:走向艺术史哲学. 北京:三联书店. 1997.
    丁垚. “三山”的沉浮——关于汉唐宫苑建置的一种园林史解读. 纪念《营造法式》刊行 900 周年暨保国寺大殿建成 990 周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3.
    董洪利. 古籍的阐释.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3.
    董志铁. 名辩艺术与思维逻辑.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
    杜顺宝主编.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全 24 卷). 19:风景建筑(H)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鄂尔泰. 张廷玉等编(清)《国朝宫史》.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7
    樊美筠. 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冯川. 荣格与西方当代思潮. 载:神话人格.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6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弗朗索瓦·于连(法). 迂回与进入. 杜小真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8.
    傅嘉仪编著. 中国瓦当艺术.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2.
    葛兆光.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札记. 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1989.
    葛兆光. 中国古代思想史(一).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古风. 意境探微.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故宫博物院古建管理部编. 紫禁城宫殿建筑装饰:内檐装修图典.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95
    谷木. 论汉语音韵的文化内涵. 江苏社会科学 1994.4. 120-125
    郭俊纶编著. 清代园林图录.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
    韩林德. 境生象外. 北京:三联书店. 1995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德). 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 洪汉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194.
    郝大维(美). 安乐哲(美). 孔子哲学思微. 蒋弋为. 李志林译.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赫尔曼·施密茨(德). 新现象学. 庞学铨. 李张林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胡雪冈. 意象范畴的流变.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户晓辉. 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发生学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计成(明)《园冶注释》. 陈植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姜广辉. 理学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姜建强. 论尧斯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 社会科学辑刊(沈阳). 1992(6):119~123
    蒋文光. 圆明园兰亭八柱. 载:圆明园. 第三集. 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金克木. 文化猎疑. 上海:三联书店. 1991.
    金克木. 无文探隐. 上海:三联书店. 1991.
    金学智. 中国园林美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金元浦. 接受反应文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金元浦. 文学解释学.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蓝华增. 意境论.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6.
    乐黛云. 勒·比雄主编. 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乐黛云. 李比雄(法)主编. 跨文化对话 13 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乐黛云. 李比雄(法)主编. 跨文化对话 16 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李浩. 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6.
    李红.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诠释学的融合.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李煌明. 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
    李兰芝. 朱熹的易学解释学. 周易研究. 1997(2):54~61
    李鲁宁. 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研究.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李清良. 中国阐释学. 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李学勤. 缀古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李学勤. 走出疑古时代.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 北京: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李泽厚. 李泽厚十年集. 1 卷. 合肥:安徽出版社. 1994.
    李泽厚. 李泽厚十年集. 3 卷上. 合肥:安徽出版社. 1994.
    李泽厚. 论语今读.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
    郦芷若, 朱建宁. 西方园林.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刘方等. 审美与生存——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蕴及其现代意义. 成都:巴蜀书社,1999.
    刘江峰,王其亨.《园林与中国文化》引文分析及其思考. 建筑师, Vol. 120, pp:93-96, 2006. 04
    刘开会. 从解释学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甘肃社会科学. 1996(2):13~15
    刘天华. 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 北京:三联书店. 1994.
    刘文英. 中国传统哲学的名象交融. 哲学研究, 1999. 06. 27-33, 53.
    刘义庆(南朝梁)《世说新语》. 长沙:岳麓书社. 1989.
    陆侃如. 牟世金译注. 文心雕龙译注. 山东:齐鲁书社. 1995.
    吕景云. 朱丰顺. 艺术心理学新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9
    罗强烈. 原型的意义群.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1.
    瑙曼(德). 作品、文学史与读者. 范大灿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聂崇正主编. 清代宫廷绘画.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潘德荣. 文字·诠释·传统:中国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化.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齐仰之. 外八庙碑文注释.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85.
    钱维城等编(清)《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地质出版社. 199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建筑的传世绝响. 台北建筑师工会出版社.
    任晓红. 禅与中国园林.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1994.
    山田庆儿(日). 古代东亚哲学与科技文化.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6.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申小龙. 语文的阐释.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申小龙. 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沈源等(清)《御制避暑山庄诗》. 河北美术出版社影翻印为《避暑山庄图咏》. 1984.
    司有仑主编. 当代西方美学范畴辞典.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特伦斯·霍克斯(英).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瞿铁鹏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滕守尧. 审美心理描述.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编. 清代内廷宫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6.
    天津大学建筑系、北京市园林局编著. 清代御苑撷英.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0.
    天津大学建筑系. 承德市文物局编著. 承德古建筑.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86.
    童寯. 江南园林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45.
    童寯. 园论.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童庆炳. 艺术创作与审美心理.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2.
    童庆炳. 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 北京:中华书局. 1992.
    汪裕雄. 意象探源.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王才勇. 略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 社会科学家. 1991(6):31~37. 95
    王立山. 建筑的隐喻.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8.
    王鲁民. 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王佩琴. 说园:从《金瓶梅》到《红楼梦》(D). 台北: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研究所,2004.
    王其亨, 官嵬. 禊赏亭:宁寿宫花园的点睛之笔. 紫禁城学术论文集. 1996.
    王其亨, 庄岳. 数典宁须述古则. 行时偶以志今游:北海画舫斋的古典解释学创作意象探析. 建筑师(91):76~86
    王其亨,刘彤彤,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试论“乐”与中国古典园林,规划师, Vol.49, No.1,pp38-41, 1997.01
    王树人,喻柏林著. 传统智慧再发现:常青的智慧与艺魂.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5.
    王毅. 园林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王向荣, 林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17-126.
    王岳川. 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韦特海默(德). 创造性思维. 林宗基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7.
    尾关周二(日). 卞崇道, 刘荣等译. 共生的理想:现代交往与共生、共同的思想.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邬东璠,庄岳,王其亨. 景以代质,文以寄情:中国语文与传统园林创作. 中国园林,2005(4):39-43.
    吴功正. 中国美学的艺术思维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0(3):96~104
    吴兆基编译. 文白对照古文观止.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夏昌世. 园林述要.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5.
    谢丰泰. “言意”之辩及其语言哲学的意义.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咸阳):1999(1):56~62
    杨儒宾, 黄俊杰主编.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探索. 台北:中正书局, 1996.
    杨天在. 避暑山庄碑文释译.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85.
    尧斯(德). 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 顾建光等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叶朗主编. 现代美学体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叶舒宪. 诗经的文化阐释.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4.
    叶舒宪. 言意之间:从语言观看中西文化. 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 1992(8)
    叶舒宪. 中国古代神话哲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叶维廉. 中国诗学. 北京:三联书店. 1992.
    叶秀山.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伊瑟尔(德). 阅读活动. 周宁、金元浦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于民. 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于敏中(清)《日下旧闻考》.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俞建章,叶舒宪. 符号:语言与艺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圆明沧桑编辑委员会编. 圆明沧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
    袁济喜. 兴:艺术生命的激活.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1.
    约翰内斯(德)·恩格尔坎普. 心理语言学.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张岱年主编. 孔子大辞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
    张恩荫. 清五帝御制诗文中的圆明园史料. 圆明园. 第五集. 中国圆明园学会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张皓. 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张立伟. 归去来兮:隐逸的文化透视. 北京:三联书店, 1995.
    张隆溪. 走出文化的封闭圈. 北京:三联书店. 2004.
    张沛. 隐喻的生命.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张汝伦. 思考与批判.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9.
    张汝伦. 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6.
    张汝伦编. 理性与良知.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
    张祥龙. 从现象学到孔夫子.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赵沛霖. 兴的源起:历史积淀与诗歌艺术.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赵云田,刘凤云. 乾隆皇帝全传. 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4.
    中村元(日). 林太, 马小鹤译. 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中国承德市文物局编. 清帝与避暑山庄.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中国古代绘画图录.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1.
    中国历史博物馆编著. 华夏文明史(第四卷). 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2.
    周光庆. 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 北京: 中华书局, 2002.
    周积明. 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周山. 智慧的欢歌:先秦名辩思潮. 北京:三联书店. 1994.
    周维权, 楼庆西主编. 中国建筑艺术全集(全 24 卷). 17: 皇家园林.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周维权. 中国古典园林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周裕锴. 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周振甫主编. 文心雕龙辞典. 北京:中华书局. 1996.
    朱狄. 当代西方艺术哲学.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朱家溍、李艳琴辑. 清五朝《御制集》中的圆明园诗(续二). 圆明园. 第四集. 中国圆明园学会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朱家溍、李艳琴辑. 清五朝《御制集》中的圆明园诗(续二·补). 圆明园. 第五集. 中国圆明园学会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朱家溍、李艳琴辑. 清五朝《御制集》中的圆明园诗(续一). 圆明园. 第三集. 中国圆明园学会筹备委员会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朱良志.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朱良志. 中国艺术论十讲:曲院风荷.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朱熹(宋)《朱子语类》.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庄岳, 王其亨. 有人斯有乾坤理,各蕴心中会得无:北海镜清斋解释学创作意象探析. 建筑师,2003,(103):70-73.
    庄岳,王其亨,邬东璠. 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解释学传统. 中国园林,2005(5):71-76.
    庄岳,王其亨. 浮玉楼台似,江天入企情: 北海琼岛延楼建筑群创作意匠探析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 8, No.1, pp:7-12, 2006. 01
    庄岳,王其亨. 诗性思维与中西方自由式造园传统刍议. 中国园林,2006(3): 92-94.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孔子圣迹图》. 天津:天津杨柳青书画社. 1997.
    《钦定书经图说》(清). 光绪三十一年本.
    Corner, James. Three Tyrannies of Contemporary Theory and the Alternative of Hermeneutics." Landscape Journal 10,2(Fall 1991): 115-133.
    Gadamer, Hans-Georg. Reason in the Age of Science. Cambridge: MIT Press, 1981
    Nietzsche, Friedrich. Human, All too human. Trans. By Marion Faber.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4
    Udo Weilacher ; with forewords by John Dixon Hunt and Stephen Bann. Betwe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 Art. (translation into English, Felicity Gloth) Birkhauser, c1999.
    Geoffrey and Susan Jellicoe. The Landscape of Man : Shaping the Environment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Day / New York, N.Y. : Thames and Hudson, 1995.
    
    王戈. 移植中的创造:清代皇家园林创作中类型学与现象学 [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993.
    李倩枚. 何分西土东天. 倩他装点名园:清代皇家园林中宗教建筑的类型与意义[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996.
    官嵬. 松桧阴森绿映筵. 可知凤阙有壶天:清代皇家内廷园林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996.
    何捷. 石秀松苍别一区:清代御苑园中园设计分析[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996.
    吴晓敏. 效彼须弥山. 作此曼拿罗:清代皇家宫苑中藏传佛教建筑的原型撷取与再创作[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1997.
    吴晓敏. 因教仿西卫,盖以示中华:曼荼罗原型与清代皇家宫苑中藏传佛教建筑的创作[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1.
    刘彤彤.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9.
    赵晓峰. 廓如明圣应相让,心寄空澄天地宽:中国古典园林的禅学渊涵与清代皇家园林中的禅学创作意象[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2003.
    傅晶. 魏晋南北朝园林史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官嵬. 松桧阴森绿映筵,可知凤阙有壶天:清代皇家内廷园林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6.
    赵春兰. 周裨瀛海诚旷哉,昆仑方壶缩地来:乾隆造园思想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8.
    盛梅. 画意诗情景无尽,春风秋月趣常殊:清代皇家园林景的构成与审美[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1997.
    赵向东. 参差纵目琳琅宇,山亭水榭那徘徊:清代皇家园林建筑的类型与审美[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1.
    陈雍. 清代皇家园林叠山艺术初探:兼析中国古代园林叠山艺术的发展演变[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5.
    邬东璠. 说与寻常问景者,诗情画意此称灵:中国古典园林意的“言象系统”初探[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5.
    吴莉萍. 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先秦园林史探析[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孙炼. 大者罩天地之表,细者入毫纤之内:汉代园林史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丁垚. 园林场所与园林活动:隋唐园林史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永昕群. 两宋园林史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赵熙春. 明代园林史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崔山. 期万类之乂和,思大化之周浃::康熙时期的园林创作意匠[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3.
    张凤梧. 重构枕平川,湖山万景全:《样式雷图档》所反映的圆明园变迁史[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张龙. 济运疏名泉,延寿创刹宇:乾隆时期清漪园山水格局分析及建筑布局初探[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李峥. 平地起蓬瀛,城市而林壑:北京西苑历史变迁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殷亮. 宜静原同明静理,此山近接彼山青:清代皇家园林静宜园、静明园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张宇. 中国传统建筑与音乐共通性史例研究[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6.
    庄岳. 数典宁须述古则. 行时偶以志今游:清代皇家园林创作的解释学意象探析[M].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0.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