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中的日译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现代汉语的日语借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概念词,像观念、经验、自由、精神、方法等这些常用概念词都来自日本。日源概念词大多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翻译日语书籍的热潮中输入我国的,有相当一部分日源概念词是日本学者翻译西方概念术语的成果。
     概念是一种“理解图式”,概念词是“概念的最明确形式”。本文选择概念词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它们和我们的理解密切相关。而汉语中的日译概念词又是一个特别值得研究的词群。它们承载的是西方概念,日本人在翻译过程中又将自己的独特理解融入其中;日本人在翻译西方概念时采用的是从中国传来的汉字,因而他们的理解中还潜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日译词大举传入时,我国正处于传统价值体系崩坏的大变革期,中国人在接纳日语词时又为它染上了中国特色的意蕴。日译概念词呈现出错综的线索,混杂着西方、日本、中国的新旧思想。
     科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近现代西方概念。概念词“科学”是个很常用的词,它并不仅频频出现在理论文章中,也常在日常交谈中被用到。“科学”是日译概念词中的核心词,它能将一大片语词联系起来,对科学的理解关系到对一大片概念的理解。本文选择“科学”作为关键词来展开研究。
     本文围绕“科学”理出了三条线索:
     1.西方科学知识在我国传播的历史线索:从晚明利玛窦来华、与徐光启合译西书开始,到洋务派兴办工业、广译西书,再到二十世纪初形成留日高潮、大批日译西书入华。在这条译书数量如滚雪球般加速激增的渐强线背后,是中国知识分子摆脱儒家传统世界观,从固守“中体西用”到“技进于道”的巨大飞跃。这条线索的内容描画出“科学”入华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也提供了国人接受、选择“科学”一词的心理原因。
     2.“科学”从日-->中的线索。这条短线的重点在于两端。一端是“科学”一词如何在日本诞生,如何成为“science”的译词,另一端则是“科学”融入汉语的过程。
     日语词“科学”最早诞生于兰学时期,意为分科之学。后来明治启蒙思想家西周率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科学”一词。在十九世纪后期,它成为“science”的定义词。“科学”传入我国时,汉语里已经有一个对应“science”的本土词——“格致”。格致本是一个理学概念,出自儒家典籍《大学》。在明末西学东渐时,它被用来指西方传入的科学知识,后来在晚清又成为官方意指西方科学的用语。由于它和儒家世界观难以割断的联系,二十世纪初的激进知识分子们将之抛弃。
     3.从古希腊“episteme”——>拉丁语的“scientia”——>英语“science”——>日语“科学”——>汉语“科学”的线索。英语“science”源自拉丁语“scientia”,本指广泛的知识,并与表示理论知识的古希腊概念“episteme”相关。经过漫长的词义变迁,“science”在十九世纪确立起现代含意。基于实验、运用数学是现代西方科学的特征。“science”在日本被译为“科学”,“科学”又从日本传到了中国。
     本文通过对汉语词“科学(的)”的日常用法的考察,揭示出它的独特意蕴。
     “科学”作为形容词的原初含义是从名词“科学”中引申出来的,可以粗分为两项:A)属于科学的;B)科学性的。B)又可以大致分为几项:B1)运用科学技术、符合科学理论。B2)具备科学特质,采用科学式的方法。科学的种种特质让我们将科学视为合理性、客观性、精确性的代表,于是,“科学的”又可以表示“合理的”、“客观的”、“精确的”,这类含义可以作为B3)。
     此外,在汉语里我们往往在“好”或“正确”的意义上来使用“科学(的)”一词。比如“他的方法科学,你的方法不科学”、“科学的论断”等。表示“正确”的“科学”隐含着权威性和排他的正确性。汉语词“科学(的)”的这种浓烈的褒义色彩和强有力的肯定力量是“scientific”以及日语“科学的”所不具备的。
     对“科学”中国特色意蕴的分析可以将三条线索串联起来。
     汉语“科学(的)”所隐含的权威性和排他正确性是在中国的近现代化历程中形成的。中国人接受科学的概念有其独特的背景,这一独特的意蕴色彩与中国人的科学观息息相关。
     “科学”一词自十九世纪末传入我国,在二十世纪的头十年里,它淘汰了“格致”,而第二个十年,正是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科学”、“科学”逐渐融入汉语、成为“science”明确译词的时期。当时思想界的唯科学主义潮流和科学崇拜者们不遗余力的宣传,将无比崇高的权威性植入了“科学”这个语词之中。
     当“科学”在汉语土壤中扎下根后,中国历史、社会的风吹雨打让它染上了中华民族的色彩。“科学”是一个汉语词汇,它的确是对应于“science”的翻译,然而它和“science”以及日语词“科学”的意蕴并不一样。因为,它生长在中国。
A lot of Chinese concept words are loan-words, they are from Japanese, for example, guannian (idea), jingyan (experience) , ziyou (freedom), jingshen (mind), fangfa (method), etc.. At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of the 20th century, those concept words came to China in the boom of translating Japanese books, most of them are th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concepts by Japanese scholars.
     Concept is an image of comprehend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word is the clearest form of the concept. This essay focuses on concept words, because they are connected with our comprehending. And the group of Japanese translation of concept words Adopted by Chinese is a research question of great value for discussion. They are from western concepts, and the Japanese translators put their own notion in them. They translated them with kanji. Kanji is from China, so the Chinese culture is in the words, too. When those concept words came in, China was in the era of change that old cultural system were collapsing, Chinese people put something special meaning into the words. . The concept words are complicated, they have western, Japanese, new Chinese and old Chinese ideas in them.
     Science is a significant modern western concept. The word "kexue" (science) is used frequently, we use it when we talk and write. And "kexue" is a keyword in the concept words from Japanese. The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many concept. So, this essay focuses on the word "kexue" .
     This essay gives three routes about "kexue" .
     1. The spread of western knowledge in China. It' s from Matteo Ricci coming to China, translating western books with Xu Guangqi, to the westernization developing industry, translating a lot of western books, to the boom of studying in Japan and Japanese books coming to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re is something at the back of this route that is the changing of the world view of Chinese scholars, from "Zhong Ti Xi Yong" to "Ji Jin Yu Dao" . This route gives a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shows us the inner reason why Chinese people took "kexue" .
     2. "Kagaku" in Japan→"kexue" in China. This route is shor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At the beginning, there' s the birth of "kagaku" in Japan, and the course how it becoming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 At the end is the course how the word "kexue" was absorbed by Chinese.
     The naissance of the Japanese word "kagaku" was at the period of Rangaku, it meant the branches of knowledge. Nishi Amane, the famous thinker in Mei ji, used it with its modern meaning first. At late 20th century, "kagaku" became the translation of "science" . When "kexue" (the Chinese version of "kagaku" ) came to China, there were already a translation of "science" in Chinese. It was "gezhi" . Gezhi is a conception of Confucianism, this word is from Daxue. At the late Ming dynasty, "gezhi" was used to indicate knowledge from west. At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became an official name. Because of the connection with Confucianism, it was thrown over by new clerisies at the early of 20th century.
     3. acient Greek word "epistem"→Latin word "scientia"→English word "science"→Japanese word "kagaku"→Chinese word "kexue" . The origin of "science" is "scientia" which means all kinds of knowledge, and has a relation with "episteme" which means theoretical knowledge. The meaning of "science" was changing, at 19th century it arrived its modern meaning. Basing on experiment and depending on mathematics are the particularity of modern science. In Japan, people translated "science" to "kagaku", and the word came to China, becam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 "kagaku"——"kexue" .
     We can find the special meaning of "kexue" by analyzing the ways we use it.
     As an adjective, "kexue" means: A) of science, B) characterized by science. Meaning B) can be analyzed to B1) using technology, based upon science, B2) acting with the manner of science, B3)reasonable, objective, accurate. And we also usually used "kexue" with the meaning good or correct. For example, "His method is scientific, Your method is not scientific. " "a' scientific judgement" . I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context, "Kexue" is a commendatory word and it usually means absolutely correct. Those meanings are special. English word "scientific" and Japanese word "kagakuteki" haven't such means.
     The special meanings of "kexue" are from the historical situation 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connected with the thought of Chinese people.' At the early of the 20th century, when "kexue" was being absorbed into Chinese, scientism was the main current in Chinese academia. People who believe science gave the word "kexue" a very important status. The meaning of authority was immitted into "kexue" .
引文
1 数据资料转引自《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新汉语の生成と受容》,沈国威著,东京,笠 书院,1994,第21页至22页。
    1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005年重印),第609页。
    2 本文的“日语借词”概念相当于非常广义上的日源外来词概念,但“日源外来词”这个术语比较拗口,同时也不太通用,许多研究日源外来词的著作采用的都是“日语借词”说法。为了行文之便,本文也采用“日语借词”。关于外来词含义的界定,详见史有为的《汉语外来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页。
    3 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78-80页。
    4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54页。
    1 《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78页。
    2 详见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27页以下,第五章第一节概念与语词。以下两段基本上可以看作对这一节的综述,段落中两处“”中的引文出自该书129页。
    3 本论文的标题也是在概念词的含义上使用“概念”这个词的。
    1 在编制最后的《日语借词中的概念词词表》时就碰到了区分概念和名称这个让人头痛的问题,详见附录。
    2 《文化与教育》第69期,1935年10月20日,第70期,1935年10月30日,文化与教育旬刊社出版。
    1 《中国语文》总68期,中国语文杂志社,1958年,第91页。
    2 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第184页。
    3 该统计数字来自《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新汉语の生成と受容》,沈国威著,笠间书院,1994年,第65页。
    1 刘正琰等《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第182页;《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马西尼著,黄河清译,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225页。
    1[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5页。
    2 在这十个词中,关系、时间、主动是日译词,参见《汉语外来词词典》刘正琰等编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1 在马礼逊《华英字典》第三部分的英汉字典中,没有专门收录SCIENCE,但有相关的句子,“SCIENCE of numbers included in 1ines,superficies,and solids.算术之学不外于线面体。”)从词义上来看将SCIENCE翻译为学颇为确切。(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Macao,The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s Press,1822,第378页)
    2[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9页。
    1[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34-37页。
    2 不过,关于这些书在日本大受欢迎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日本人对于西学采取了更开放的接受态度。《海国图志》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传入日本。当时正值佩里舰队威胁日本,书中的海防研究很可能对当时的日本人更有吸引力。详见增田涉,《西学东渐与中日文化交流》,由其民、周启乾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第24页。
    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569页。
    2[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01页。
    3[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52页
    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53页。
    2 详见 A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Elman,Benjamin A.,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第138-141页。
    1 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2 艾尔曼,《1860-1895年间海战失败及自强运动在科技方面的失败》,《中国学术》第15辑。
    1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1页。
    2 艾尔曼,《1860-1895年间海战失败及自强运动在科技方面的失败》,《中国学术》第15辑。
    3 详见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34页以下,表26《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摘要。
    4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3页。
    1[日]杉本勋,《日本科学史》,郑彭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34页。
    2 同上,第235页。
    1[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24页。
    2[日]杉本勋,《日本科学史》,郑彭年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29页。
    3 同上,第330页。
    4[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85页。
    5 出自康有为的《自述年谱》,转引自沈国威《康有为及其<日本书目志>》,载《或阀》第五期。
    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饮冰室文集之一,第124页。
    1[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28页。
    2 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第638页。黄富庆提供的留日学生数据和熊月之的有出入,没他所说的那么多:“自1896年首批留日学生东渡开始,而后与年俱增,至1899年,已有一百余人,1902年,增加为六百余人,次年,已有一千三百余人,1904年,已超过三千人,人数之激增,至1906年,已达八千以上,盛况空前。”见《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75年,第84页。
    1 《清末留日学生》,黄富庆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75年,第90页。
    2 详细资料见《清末留日学生》,黄富庆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75年,第163页。
    1[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夺史》,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第286页。
    1 数据转引自沈国威的论文《明治の学问の用语》,《日本语学》第22-12卷。
    2 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上册,第23页。
    1 金文明主编,《中华古汉语字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5页。
    2 林尹、高明编,《中文大辞典》(修订版),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1973年,第10411页。
    3 同注1,第723页。
    4 同注2,第3828页。
    1[汉]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第67页。
    2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网页:http://www.sikuquanshu.com/main.aspx
    3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卷八第57页。
    4 见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的《陈亮集》上册第176页,1987年出版的《陈亮集(增订本)》下册第263页。
    5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73页。
    6 《叶适集》,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一册第167页。
    7 电子版《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浪语集/二十五卷,宋朝薛季宣的《答徐元德书》中有“以惰不为科学之习”,在《薛季宣》(张良权点校,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330页为:“以惰不为科举之习”;集部/象山集/卷二十/南宋陆九渊的《送毛元善序》中有:“则悼科学之不偶”,在《陆九渊集》(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1页为:“则悼科举之不偶。”
    1 董诰等编,《全唐文》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729页。
    2[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马西尼著,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225页。
    3 中华书局1989年初版的《饮冰室合集》中《饮冰室文集一》第9页:“科学不改,聪明之士,皆务习帖括,以取富贵,趋舍异路,能俯就乎?”朱发建在《最早引进“科学”一词的中国人辨析》(《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梁启超刊载在《时务报》(1896年8月19日)上的原文是“科举不改”。
    4 高野长英和井上毅的例子都出自周程刊载于《科学史研究》1999年总第221期的论文《福沢论吉の科学概念--“窮理学”“物理学”“数理学”を中心にして》。
    1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75页。
    2 #12
    1 #12
    2 原著序言中的“the science”西周译为“此学”,见西周译,《心理学》,东京,明治书房,1887年,绪言部分第1页,以及Joseph·Javen,Metal Philosophy:including the Intellec8 Sensibilities,and Will,BOSTON:GOULD AND LINCOLN,1862,第ⅲ页。
    3 周程,《福沢瀚吉の科学概念--“窮理学”“物理学”“数理学”を中心にして》,《科学史研究》1999年总第221期。
    4 同上。
    5 井上哲次郎,《哲学字汇》,东京,东京大学,1881年,第82页。
    6 同上,第21页。
    7 同上,第66页。
    8 原文拼写有误,应为“empirical philosophy”。
    1 井上哲次郎,《哲学字汇》,东京,东京大学,1881年,第58页。
    1 陈启伟,《“哲学”译名考》,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2 周程,《福沢论吉の科学概念--“窮理学”“物理学”“数理学”を中心にして》,载《科学史研究》1999年总第221期。
    1 关于是谁最早引入“科学”一词,详见朱发建的论文《最早引进“科学”一词的中国人辨析》,载《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2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75页。
    1 杨文衡,《“科学”一词的来历》,载《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3期。引文对原文的个别地方进行了删减。
    2(1)(2)(3)点引号中的内容皆引白杨文衡的《“科学”一词的来历》一文,载《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3期。有若干省略。
    1 三种含意具体内容见前文。
    2 邱若宏,《传播与启蒙--中国近代科学思潮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饮冰室文集十一》第4页。
    4 同上,《饮冰室文集十二》第79页。
    1 该数据库总字数约六千万,由五类文献构成:1、近代重要论著;2、档案文献;3、近代期刊;传教士中文著译;5、近人编重要政论选辑,基本上将重要文献都收纳其中。
    2 金观涛、刘青峰《“科举”和“科学”:重大社会事件和观念转化的案例研究》,载《科学文化评论》第2卷第3期,2005年。所附图表也来自该论文。
    1 金观涛、刘青峰《“科举”和“科学”:重大社会事件和观念转化的案例研究》,载《科学文化评论》第2卷第3期,2005年。他们所引的两段议论皆出于欧阳仲涛在“宗教救国论”中的一段话。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8页。
    2 王果明,《从“格致学”到“科学”--近代中国对“科学”认识的深化》,载《中州学刊》,1990年第2期
    1 艾尔曼,《从前现代的格致学到现代的科学》,蒋劲松译,庞冠群校,载《中国学术》2000年第2期。
    2 这和“理性”一词在日本的命运类似。源自宋明理学的“理性”被兰学家用来指称西学, 后来作为“science”的译词和“科学”共存了一段时间,但最终遭到“科学”的淘汰。
    1 艾尔曼,《从前现代的格致学到现代的科学》,蒋劲松译,庞冠群校,载《中国学术》2000年第2期。
    1[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2 胡明编,《陈独秀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2页。
    3[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165页。
    1 谢大任主编,《拉丁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93页。
    2 第(3)条含义后有两个用例:~juris;~medicinae;但词典没有给出翻译。经查分别为法律学;医学。从中可以看出scientia的外延包括自然科学之外实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
    3 Glare.P.G.w,Oxford Latin Dictiona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80,卷7第1703页。
    4 “εΠΙσΤ(?)μη”的“ε”上方应该有一个不送气符“'”,但由于没有古希腊文字库,这里无法将确切的古希腊词打出来。
    1 李醒民,《“科学”和“技术”的源流》,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5月号。
    2 罗念生、水建馥编,《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15页。
    3 同上,第215页,“δóζα”还有另一方面的含义是声望、荣誉、名声;光荣、荣华。
    4 同上,第884页,“T(?)χνη”有以下几项含义:Ⅰ.1)技艺,技术,技巧:2)手腕,诡计,奸计;3)手法,方法;Ⅱ.手艺,行业,职业;Ⅲ.工艺品,手工制品。
    5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页注1和第5页注1。
    6 J.A.Simpson,E.S.C.Winer,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Edi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卷14第648页。提供了早期出处:1340年,“God of seiens is lord”;1374年,"be soule whiche pat hap in it self science of goode werkes"。
    1 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上卷,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573页。
    2 J.A.Simpson,E.S.C.Winer,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卷14第648页。:1654年,"A wilfull perverting of it,contrary to his own science & conscience."
    3 资料来源于李醒民的论文《“科学”和“技术”的源流》,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5号。
    4[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423页。现代意义上的“science”和“art”的对照是科学和艺术的对照,主要立足于理性和感性,与那个时代不同。
    5 参见J.A.Simpson,E.S.C.Winer,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J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年,卷14第649页,science词条释义部分的3.b.
    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484页。
    2 引文所出文献同上,第423页。所提及内容的原文可以在 J.A.Simpson,E.S.C.Winer,The Oxford English Dicictionary Second Edi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年,卷14第649页找到,原文为:"The word science,is usually applied to awhole body of regular or methodical observations or propositions,……concerning any subject of speculation."
    3 同注1,第425页。他这里的“经验”(experience)概念是和“实验”(experiment)概念相对的,说明理论知识和实用知识的区分。
    4 资料来源于李醒民的论文《“科学”和“技术”的源流》,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5月号。
    5 同上。
    1 含义(1)是《牛津英语大辞典》(J.A.Simpson,E.S.C.Wirier,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年,卷14第649页)" science"词条解释5.a.和4.a.的结合。5.a指出科学是一种知识和智性活动,其特点由特定学科表现,这种含义包括早期用法和现代用法,现代用法中所谓的特定学科指的是4.a.中对科学的阐述,其原文如下:"A branch of study which is concerned either with a connected body of demonstrated truths or with observed facts systematically classified and more or less colligated by being brought under general laws,and which includes trustworthy methods for the discovery of new truth within its own domain."
    2 含义(2)来自同上注中的5.a.,原文为 "often treated synonymous with 'Natural and Physical Science,' and thus restricted to those branches of study that relate to the phenomena of the material universe and their laws,sometimes with implied exclusion of pure mathematics."
    3[芬]冯·赖特,《知识之树》,陈波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7页。
    4 汪荣宝、叶澜编,《新尔雅》,上海,上海文明书局发行,1903年7月初版,1906年4月三版,第59页。
    1 转引自钟少华,《词语的知惠--清末百科辞书条目选》,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95页。该书所摘引内容来自黄摩西著,上海国学扶轮出版社出版,1911年5月1版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
    2 方毅等编,《辞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9月印刷10月初版,午集第211页。
    1 高希圣等编,《社会科学大词典》,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第422页
    2 《现代语辞典》,李鼎声编,上海光明书局,1933年6月初版,12月三版,第338页。
    3 “科学的艺术”这个词让人摸不着头脑,然而该辞典第700页对“艺术”的解释为:“是表现个人的或集团的情感生活与意识而籍以紧结人与人的精神交通的组织的手段。”这个解释晦涩含糊,不太能让人明白其所谓“艺术”究竟是指什么,进而也很难搞清“科学的艺术”的含义。
    4 舒新城等主编,《辞海》(合订本),上海,中华书局1947年3月初版,1948年10月再版,第107页。林尹、高明的《中文大辞典》(修订版)(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3年)中的科学词条内容与之完全相同。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八卷第57页。
    2 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965页。
    3 不过其引用的例句不可靠,本文第三章第一节提到了这个问题。
    1 例句借鉴自王如霖的论文《“不科学”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词?》,载《中国语文》1958年3月号。
    1[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一1950》,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1 转引自[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9,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2 胡明编,《陈独秀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3页,《再论孔教问题》。
    3 同上,第64页。
    4 同注1,第73、74页。
    5 同上,详见第80页。
    6 《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页,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这篇文章发表于1923年,胡适所说的三十年来是个约数,三十年前科学是否己传入“中国”尚不确定。
    1 九鬼周造,《「ぃき」の构 造他二篇》,东京,岩波书店,2004年,第12页至14页。
    1.[汉]许慎,《说文解字》,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1年
    2.[清]张玉书,《康熙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汪荣宝、叶澜,《新尔雅》,上海,上海文明书局发行,1906年
    4.方毅等编,《辞源》,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
    5.樊炳清编,《哲学辞典》,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6.高希圣等编,《社会科学大词典》,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
    7.李鼎声编,《现代语辞典》,上海,上海光明书局,1933年
    8.沈志远,《新哲学辞典》,北京,笔耕堂书店,1933年
    9.新辞书编译社,《新知识辞典》,上海,童年书店,1935年
    10.舒新城等编,《辞海》(合订本),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
    11.林尹、高明,《中文大辞典》(修订版),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3
    12.刘正琰、高名凯、麦永乾、史有为,《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
    13.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14.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词源修订本》(合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15.夏征农主编,《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
    16.金文明主编,《中华古汉语字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编辑委员会,《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
    18.王均熙编,《当代汉语新词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
    19.宋文军主编,《现代日汉大词典》,中国商务印书馆,日本小学馆,北京,1997年
    20.《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1.潘在平等主编,《新德汉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22.《法汉词典》编写组,《法汉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23.罗念生、水建馥编,《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4.谢大任、张廷琚、李文澜编,《拉丁语汉语小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
    25.谢大任主编,《拉丁语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26.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哲学译丛》编辑部,《英汉哲学术语词典》,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27.方克立主编,《中国哲学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8.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29.陈嘉映主编,《西方大观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30.井上哲次郎,、《哲学字汇》,东京,东京大学,1881年
    31.井上哲次郎,有贺长雄,《哲学字汇》(改订增补版),东京,东洋馆,1884年
    32.大槻文彦,《言海》(1-4册),东京,大槻文彦,1889-1891年
    33.郁文舍编辑部,《社会新辞典》,东京,郁文舍,1901年
    34.小西友七等,《英和中辞典》,东京,小学馆,1980年
    35.藤堂明保,《学研汉和大字典》,东京,学习研究社,1982年
    36.日本大辞典刊行会,《日本国语大辞典》,东京,小学馆,1982年
    37.R.Morrison,D.D.,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Macao,The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 s Press,1822
    38.W.H.Medhurst,Sen.,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Shanghae,The Mission Press,1848
    39.Fowler,H.W.,A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usage,Oxford,London,Clarendon Press,1926
    40.Onions,C.T.,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41.Glare.P.G.W,Oxford Latin Dictiona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80
    42.J.A.Simpson,E.S..C.Winer,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
    43.Wiener,Philip P.,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studies of selected pivotal ideas,New York,Scribner,1973
    44.陈嘉映,《哲学 科学 常识》,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
    45.钟少华,《中国近代新词语谈薮》,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46.萧致治、杨卫东,《西风拂夕阳: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7.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8.陈嘉映,《从感觉开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
    49.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 书局,2004年
    50.邱若宏,《传播与启蒙--中国近代科学思潮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1.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3.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4.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55.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56.赵德宇,《东学西渐与中日两国的对应--中日西学比较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57.黄兴涛,《文化史的视野:黄兴涛学术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
    58.王扬宗,《傅兰雅与近代中国的科学启蒙》,科学出版社,2000年
    59.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0.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61.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6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
    63.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64.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65.吴廷璎,《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
    66.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67.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005年重印)
    68.黄富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5年
    69.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70.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
    71.[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7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73.[芬]冯·赖特,《知识之树》,陈波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74.[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75.[美]泽诺·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陈嘉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76.[美]戴维·林德博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王珺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77.[日]杉本勋,《日本科学史》,郑彭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78.[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79.[意]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黄河清译,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80.[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81.[日]增田涉,《西学东渐与中日文化交流》,由其民、周启乾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82.[日]依田意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卞立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83.[美]赫伯特·巴特菲尔,《近代科学的起源》,张丽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84.[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85.[日]实藤惠秀,《明治时代中日文化的连系》,陈固亭译,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出版,1971年
    86.九鬼周造,《「ぃき」の构造 他二篇》,东京,岩波书店,2004年
    87.沈国威,《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新汉语の生成と受容》,东京,笠间书院,1994年
    88.#12
    89.Elman,Benjamin A.,A cultural history of modern science in China,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90.Elman,Benjamin A.,On Their Own Ferms:Science in China 7550-7900,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91.Joseph·Javen,Metal Philosophy:including the Intellect,Sensibilities,and Will,BOSTON:GOULD AND LINCOLN,1862
    92.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93.姚淦铭,王燕主编,《王国维文集》,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
    94.钟少华,《词语的知惠--清末百科辞书条目选》,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年
    95.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96.胡明编,《陈独秀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97.钟叔河主编:《罗森:日本日记/何如璋等: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王韬:扶桑游记/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长沙,岳麓出版社,1985年
    98.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9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研究室、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0.[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1.[宋]薛季宣,《薛季宣》,张良权点校,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102.[宋]叶适,《叶适集》,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04.[宋]陈亮,《陈亮集(增订本)》,邓广铭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05.[宋]陈亮,《陈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06.大久保利谦编,《西周全集》(第一卷),东京,高宗书房,1960年
    107.大久保利谦编,《西周全集》(第二卷),东京,高宗书房,1961年
    108.顾宏亮,《梁漱溟的“科学”概念》,载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三期
    109.陈力卫,《语词的漂移:近代以来中日之间的知识互动与共有》,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5月28日
    110.熊贤君,《清末赴美日留学生教育绩效归因比较》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11.李醒民,《“科学”和“技术"的源流》,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5月号
    112.沈国威,《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对新名词的反应》,载《亚洲文化交流研究》 第二期,2007年
    113.沈国威,《黄遵宪的日语,梁启超的日语》,载《或问》第11期,2006年
    114.艾尔曼,《1860-1895年间海战失败及自强运动在科技方面的失败》,载《中国学术》第15辑,2006年
    115.陈嘉映,《从移植词看当代中国哲学》,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16.高黎平,《晚清翻译机构与在华美国传教士》,载《德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17.
    118.朱发建,《最早引进“科学”一词的中国人辨析》,载《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19.金观涛、刘青峰,《“科举”和“科学”:重大社会事件和观念转化的案例研究》,载《科学文化评论》第2卷第3期,2005年
    120.洪汉鼎,《西方诠释学的定位及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本质特征》,载《中国思想史研究通讯》2004年第2辑
    121.金观涛、刘青峰,《从“格物致知”到“科学”、“生产力”--知识体系和文化关系的思想史研究》,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6期,2004年
    122.沈国威,《康有为及其<日本书目志>》,‘载《或问》第5期,2003年
    123.吴洪成、李兵《洋务运动时期西学科学与科技知识的引入及相关教科书的编译》,载《亚太科学教育论坛》第四期第二册,2003年
    124.朱发建,《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从“格致”到“科学”的词义考辨》,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25.雷颐,《从张之洞厌恶“日本新词”说起》,载《光明日报》2002年12月3日
    126.陈启伟,《“哲学”译名考》,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127.龚颖,《“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128.艾尔曼,《从前现代的格致学到现代的科学》,蒋劲松译,庞冠群校,载《中国学术》2000年第2期
    129.叶舒宪,《中西文化关键词研究:经验》,载《跨文化对话》集刊(第二辑),乐黛云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130.潘钧,《中日同形词词义差异原因浅析》,载《日语学习与研究》1995年 第3期
    131.王果明,《从“格致学”到“科学”--近代中国对“科学”认识的深化》,载《中州学刊》,1990年第2期
    132.王扬宗,《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史略》,载《中国科技史料》1984年第3期
    133.杨文衡,《“科学”一词的来历》,载《中国科技史料》1981年第3期
    134.马祖毅,《中国翻译史话--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载《安徽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
    135.王树槐,《清末翻译名词的统一问题》,载《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一期,1969年
    136.王立达,《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载《中国语文》1958年2月号
    137.郑奠,《谈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载《中国语文》1958年2月号
    138.王如霖,《“不科学”的“科学”究竟是什么词?》,载《中国语文》1958年3月号
    139.余又荪,《日译学术名词沿革》,载《文化与教育》第69、第70期,1935年
    140.沈国威,《明治の学问の用语》,载《日本语学》第22-12卷,2003年
    141.沈国威,《中国の近代学术用语の创出と导入--文化交流と语汇交流の视点から》,载《文林》第29卷,2000年
    142.周程,《福沢论吉の科学概念--“窮理学”“物理学”“数理学”を中心にして》,载《科学史研究》1999年总第221期
    143.三省堂《大辞林第二版》:http://www.excite.co.jp/dictionary/japanese/http://dictionary.goo.ne.jp/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