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思维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长久以来,在形而上学思维影响下,人们都把认知和才智归功于心灵或大脑,而无视思维与身体的内在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人们将以下观念看作是不言自明的真理:思维是超逾于自然之上的心智状态或精神活动,与动物性的、野蛮的、自然的肉体无关;思维是专属于人脑的、高级的信息处理能力,与只进行基本生存活动的躯体无关;思维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和主动的认识活动,与无意识的、本能的和被动的身体无关。形而上学正是借助这种“灵与肉”或者“脑与体”的分割术遮蔽了人们对身体和思维的理解。
     本文强调一种整体性的身体观念。身体是一个包涵着物质结构、心灵结构和文化结构的有机整体。它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体现,是灵与肉、脑与体、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空间与时间、经验与先验、可见与能见、被动性与主动性、稳定性与动荡性、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类属性、现实性与可能性、创造物与刨造者具体而微的统一。思维既不是独立于身体的先验主体或纯粹意识对既定世界的镜像式表征,也不是可以由离开身体和处境的大脑独立发挥认知作用的活动。思维作为人类理解和把握世界、实现自由本性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整体性和生成性的身体功能。正是身体的感知—运动系统、大脑—神经系统、生命冲动、身体意向、生存意识、灵活的行动、细腻的体验、无限的欲望,丰富的情感、无边的想象、大胆的猜测、多样的趣味、敏锐的直觉、顽强的毅力、自由的意志,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表现欲、创造的激情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共生性等一起构成思维的源泉,构成思维的对象世界、工具、标尺、深度、反思的契机以及超越的力量。
     从行为、知觉、语言三个部分,本文阐述了身体思维的内在机制。身体不仅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更是一个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和社会基因的实践模式、知觉方式以及表达系统。换言之,身体不但是积累和储存人类经验、认知图式和类意识的记忆库和意义场,是持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行为场和知觉场,也是产生、发展和更新人类实践经验、体验结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动力场和反思场。思维扎根于整体性的身体之中,而身体的这种整体性存在保证了身体思维能够通过行为结构、知觉抽象、语言媒介等几个维度承载和拓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辩证法,能够将两股力量纳入一个互动的结构化过程,从而生成新的生存情境和意义世界。
For a long ti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etaphysical thinking, people all owe wisdom and cognition to the spirit or brain, and ignore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ingking and the body.This mainly reflects that people always looking upon the following concepts as an unassailable truths: The thinking is one kind of mentality state or spirit activity that exceeds the natural world, and is independent of the body with animality ,savage,and nature.The thinking that is belongs to the human brain is the seni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pability, and it is unrelated to the body of the most basic survival activities only. The thinking is the consciously, self-consciously and actively cognition activity, and is independent of unconscious, instinctve and passive body.Metaphysics depends on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body to "spirit and flesh" or "brain and body", and shields people's understandings to thinking.
     The text stresses on a holistic idea of the body. Body is an organic whole including physical structure, mental structure and cultural structure. Bod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expression of the materialist dialectics. It is the specific and miniature unity of physical and soul, material and spiritual, being and thinking, space and time,spatiality and temporality, experiential and transcendent, visible and invisible, initiative and passive, stable and precarious, nature and society, specific and generic, reality and possibility, creature and creator. Based on the holistic viewpoint of the body, we consider the discusstion of thinking that can't break away from the body foundation. Thinking is not a kind of transcendent logic ability that is independent of the body or the pure consciousness represents to the established world. Of course, it is not also a kind of cognition activity through the brain which throws away the body and circumstances. Actually, it is just those which person's body structure, apperceive—motility system, brain—nervous system, body intention, the impulsion of understanding, curiosity, thirst for knowledge, subconscious, emotion, limitless imagination, diverse interest, sharp intuition, free will, body field, perception field, investigate desire, express desire, vivid activity, infinite desire, creativity and non-logical thinking and with surroundings environment of symbiosis altogether become the source of people's cognizing and intelligence, and compose the thought object world, the implement, intermediary agent, surveyor's rod, scale, depth, motive mechanism and the chance for profoundly rethinking and sublimating.
     From the action, perception and speech, we expound the inherent mechanism of body thinking. Body isn't only a natural existence of the anmality, but also a practical mode,perception method and expression system which contains history, cultures and society gene. In other words, body is not only a memory data and meaning field which storages and accumulates mankind's experience, cognize diagram type and species consciousness, and a behavior field and perception field which carries on durative information communion and energy commutation with the external world. But also a monmentum field and rethinking field which creat, develop and renew people's experience structure, mode of thinking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inking is rooted in the holistic body. The body's whole structure promises the body thinking which can adopt and expand the dialectics through behavior structure, preception abstract and speech medium. And that thinking can bring the two forces into an interactive structural process. Then it will born new existence circumstances and meaning world.
引文
1[德]海德格尔:《尼采》[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908-910页。
    2[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页。
    3[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3页。
    1[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682页。
    2[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年春,马克思于布鲁塞尔学院。
    1[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曖昧的哲学》,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 1962.p275
    2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45-46
    1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47
    1[法]吉尔·德勒兹:《时间-影像》,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444页。
    1 Morton Hunt:The Story of Psychology.Georges Borchardt,1997.p70
    1[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09页。
    2[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4页。
    3[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3页。
    1[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9页。
    2[美]S.弗林斯:《舍勒的心灵》,张志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84页。
    1[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5-146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9页。
    3[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7页。
    4 根据发展心理学家观察,人类婴儿的面部表情、情绪表达(emotional expression)包含有肌体的、功能性的、社会性的丰富含义(Izard,1982)。出生后四个月的婴儿即可经由面部肌肉活动表现快乐、厌恶、愤怒、痛苦、惊奇等不同情绪,恐惧情绪发展较晚,约在出生后六个月左右。婴儿的“笑”:a.浅睡中的笑,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笑,出现在出生后数周之内。婴儿笑都是闭着眼睛的,是在浅睡中因身体舒适而引起的情绪反应,被称作“内因性笑”(endogenous smile);b.功能性的笑,从第二周开始,婴儿开始睁开眼睛笑,到第四周之后,婴儿会因周围的新奇刺激而笑,每每面对人的面孔(并不区分熟人或陌生人)而发笑,被称作“外因性笑”(exogenous smile);c.社会性的笑,四个月以前的婴儿,见人笑是不加选择的;四个月后,婴儿只对熟面孔笑,对生面孔不但不笑,而且还会出现疑惑、恐惧的表情,此时的笑,已带有社会意义了。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及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出版1998年,第15页。
    2 Erich Fromm,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New York 1975.p247.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7页。
    4 同上,第77页。
    5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112.
    1[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9页。
    2[美]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
    1[法]梅洛-庞蒂:《眼与心》,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30页。
    2[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8页。
    3[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4 此处虽然将心与体区分开来,但它在两个重要方面与二元论不同:1.并非对“心的东西”与“脑的东西”从实体意义上截然分开,而是认为心与脑细胞都是由经验构成的。2.心与其脑的相互因果关系并不是像相互作用一词通常所意指的是一种相互的外在关系。相反,心的每一经验活动都是内在地由心对脑细胞经验(以其客体或超体的形式)的占有而构成。就是说,脑细胞不是单纯地引发我们的经验,它们就是经验的一部分,它们构成经验:许多东西(脑细胞和其它事物)实际上变成了一种东西(即我们瞬间的部分的自决的经验)。反之,当我们的经验变成一个超体,部分地构成了我们神经原的经验时,同样也是这样。
    5 Drew Leder:The Absent Bod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p115
    6 《叔本华论文集》陈晓南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73年,第161页。
    1 John R.Searle: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London:The MIT Press,1992.p128.
    2[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6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5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s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7-268 梅洛-庞蒂解释说:让我们先从一个简单的现象开始。我们有两只眼睛,一个单一物体在我们的双眼视网膜上投下了两个映像,可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一个单一物体的形象?当我的目光聚焦于无限远的时候,我对近处的物体有一个恍惚的双重映象,当我再注视近处物体时,我看到两个映像向着一个单一物体合拢,并最后在该物体中合二为一。这种综合的过程是如何发生的?理智主义把这种综合看作是精神的综合,但如果是精神的综合,那么我应该立即就看到了这两个映象的同一性,而不需要有这样一个逐渐合拢的过程。经验主义则假定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着某种先天装置,它自动地把视网膜的两个映像合而为一。自然,这种综合离不开大脑视觉中枢的作用。但视觉中枢的存在对于正常视觉来说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在视觉中枢存在的情况下仍会产生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超越这两种传统的解释重新理解知觉的综合问题。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6
    3[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39页。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6,p13
    2[美]杜威:《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1页。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1-262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0
    5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57
    6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2
    1 《叔本华论文集》,陈晓南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73年,第158页。
    2 同上,第159-160页。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 169
    1 Greening the Building and the Bottom Line.Rocky Mountain Institute,Snowmass,CO.1995.
    2[英]大卫·科恩:《思维世界的语言》,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290-292页。
    3[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382
    5 参见倪梁康主编《面对实事本身》,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573-574页。另见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3-94页。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375
    2[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211页。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reface
    4 Merleau-Ponty: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trans.James M.Edi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p 162
    5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35
    6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474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169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72
    1 卡尔·萨根:《伊甸园的飞龙》,转引自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第67页。
    1[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96页。
    2[法]吉尔·德勒兹等:《游牧思想》,陈永国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6页。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 1962.p275
    2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 preface ⅹⅲ
    3[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06页。
    1[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07页。
    2[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3[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第220页。
    4[法]梅洛-庞蒂在《行为结构》中强调“机体和它的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不是直线因果性关系,而是循环因果性关系。”对这种循环辩证法理解参见Gary B.Madison“the Phenomenology of Merleau-Ponty”。
    5[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09页。
    6[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7[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10页。
    1[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97页。
    2 同上,第210页。
    3 同上,第269页。关于此,美国科技文化学教授克里斯·格雷(Chris Hables Gray)在“Post human possibilities”一文曾提到美国作家金伯纳(A.Kmbrell)提倡严格限制遗传和其它的研究,包括禁止用新尸体(neomort,大脑已经死亡但其它器官功能还靠呼吸器和其它人工手段维持着的尸体)作实验。
    1[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梅洛-庞蒂传》,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2[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0页。
    3 同上,第243页。
    1[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代序
    2[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 刘玉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3[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4[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 刘玉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8页。
    1 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BasicBooks,1999.p4,p17
    1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4
    2 John R.Searle: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2.p90
    1 转引自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王炳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61页。
    2[美]奥特拜因:《比较文化分析:文化人类学概论》,章智源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页。
    3[德]E.卡西尔:《国家的神话》,张国忠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1[瑞士]皮亚杰:《儿童的心理发展》,傅统先译,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2页。
    2[瑞士]皮亚杰等著:《儿童心理学》,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2页。
    3[美]H.加登纳:《艺术与人的发展》,兰金仁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99页。
    1[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2页。
    1[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2 同上,第131页。
    1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New York:Basic Books 1999.p18
    1 M.Sheets-Johnstone,Giving the Body Its Du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p 195
    2 F.J.Varela,The Embodied Mind.London:The MIT Press 1991.p17.
    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州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9页。
    4 M.Sheets-Johnstone,Giving the Body Its Du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p195
    1 M.Sheets-Johnstone,Giving the Bode Its Du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p201
    2[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103页。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7页。
    4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New York:Basic Books,1999,P.16.
    5[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53页。
    6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20.
    1 Hans Jonas:The Phenomenon of Life:Toward a Philosophical Biolog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p4
    2 Lakoff & 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Books,1999.p4
    3 Gelder T.:What Might Cognition Be,If Not Computation.Journal of Philosophy,1992(7).p345-381
    4[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页。
    5[德]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682页。
    6[法]德勒兹:《康德与柏格森解读》,张宇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85页。
    1 John R.Searle: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2.p108
    2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4.
    3[德]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身体的“非特定化”,即人类生命结构的先天的“未特定化”(un-specizlization)。在柏拉图《斐里布》对话篇中,有关于肉体的“非限定性”(indeterminate)的讨论,以这个范畴表征一种“不确定的多样性”:它蕴藏了一种能力或者内在趋势,即总是无法停留在现有状态,总是要变得“更多或更少”。这种趋于变化生成性既体现在时间上(比如衰老的过程),也体现在空间上(比如各种各样的肉体行动),它带来生命的拓展或萎缩、充溢或缺失、强壮或疾病。Plato,Philebus,translated with notes and commentary by J.Goslin,Clarendon Press,Oxford,1975.
    4 参见斯坦利·科伦:《狗智慧》,江天帆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23-27页。
    1[美]L.桑代克:《人类的学习》,李月甫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页。
    2[德]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在古代希腊罗马,两种思维方式已经形成对立。阿那克萨哥拉认为,由于人有双手,所以才是最聪明的动物。阿那克萨哥拉并不因此从反题推出正题,而是从生理上的正题推出精神上的正题。然而,亚里士多德坚持反对这一观点,认为由于人是最聪明的动物,所以他才有双手。
    3 同上,第168页。由于驯化了的动物(体温恒定、有脑、有脊椎的动物都可以被训化,形成条件反射)本能上也变得软弱,结论似乎可能是:人是驯化的结果--可以说是自我驯化(洛伦茨语)。在被驯化了的动物中,本能退化了,因为它习惯于由于另一种生物(即人)来照料,不能发展其它其它能力来补偿退化了的本能。然而,人从开始就没有各种本能,因为他具有完全不同的能力,由于这个原因,他不需要本能。相应地,人的“野蛮形式”尽管具有天赋本能,但却绝不可能存在。--原注
    4[美]布伦诺斯塔:《科学进化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1 《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81-182页。
    2[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0-121页。
    3 同上,第86页。
    4 同上,第209页。
    1[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页。
    2[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9页。
    1[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2[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页。
    3 同上,第13页。
    1[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15页。
    2 同上,第16页。
    3[美]保罗·费耶阿本德:《知识、科学与相对主义》,陈健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10页。
    4[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446页。
    5 同上,第179-180页。
    6[美]保罗·费耶阿本德:《知识、科学与相对主义》,陈健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1 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BasicBooks,1999.p3
    1 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BasicBooks,1999.p 13
    2 John R.Searle: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 1992.p106-107
    3 John R.Searle: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2.p129这里采用柏格森的用法,它在塞尔那里被称为“非意识的”,即非主观心智的无意识情形。
    4 同上,Searle称之为“无意识的”,即指虽然是主观心智而又处于无意识的情形。
    1[苏]鲁宾斯坦:《存在和意识》,赵璧如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第329-33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12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1[德]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2[英]大卫·科恩:《思维世界的语言》,唐韵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261页。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02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 1962.p210
    2 人类深刻的情感铭刻于肌体之中,如果曾经经历过、体味过某种情感、共鸣、心灵震颤,会被储存在身体内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弥足珍贵。这不同于电脑存储器中的符号,可以随意删除,不占空间、不留痕迹。
    3 Moshe Feldenkrais: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New York:Harper Collins,1977.p6-7
    4[美]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97页。
    1[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2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10-11
    3 Stewart W Holmes:The inner game of life.Et Cetera(ETC),Spring 2002,59,1.p16
    1[法]梅洛-庞蒂:《眼与心》,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37页。
    2 Stewart W Holmes,The innergame of life.Et Cetera(ETC),Spring 2002,59,1.p11
    3 Stewart W Holmes:The inner game of life.Et Cetera(ETC),Spring 2002,59,1.p13-14
    4[美]A.怀特海:《思想方式》,韩东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i998年,第29-30页。
    1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 1958.p299
    2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299
    3[美]舒斯特曼:《生活即审美--审美经验和生活艺术》,彭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6页。
    4[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1-23页。
    5 Herbert Benson:Timeless Healing:The Power and Biology of Hope.New York:Scribner1996.
    6 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s Are Turning to Spiritual Healing.New York Times,December 26,1995《卫生保健组织正在转向精神治疗》。另外见,安德鲁·韦尔德《自然痊愈》、克里丝汀·诺丝拉普德《女性的身体,女性的智慧》以及伯聂·希格的《爱、医学与奇迹》。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2[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页。
    3[英]科恩:《思维世界的语言》,唐韵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206页。
    4[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427页。
    1[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111页。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75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8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51页。
    1[美]阿西摩夫:《人体和思维》,阮芳赋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161-164页。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8
    3[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9页。
    1[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2 同上,第125页。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8页。
    4[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158页。这里,我们对于行为的理解采用梅洛-庞蒂现象学中的分析,而不是其它更为人所熟知的行为分析,譬如怀特海经常会使用activity,entertainment和enjoyment表达不同的行为或活动类型。这种划分主要强调主动的(active)而非被动的(passive)意义上的人类活动的特征,保持着与自然之间的距离。在怀特海的用法中,“activity”通常是指物体尤其是身体的活动,entertainment指抽象、推理等心智游戏活动,而enjoyment则是经验性的、情感的和价值的感性享受活动。而梅洛-庞蒂是对与自然、其它动物具有连续性的行为形式的分析。
    5 同上,第125-126页。
    1[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186页。卡西尔曾区分了机体的“反应”(reaction)与人的“应对”(response)行为,前者是一种信号活动,后者是一种符号活动。他由此把人的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参见卡西尔《人论》第二、三章。梅洛-庞蒂的观点与之相近,可变动形式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信号行为,而象征形式的行为则是一种符号行为。只是在梅洛-庞蒂的分析中还多了一种更为原始的行为“混沌形式的行为”。
    2[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暖昧的哲学》,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页。
    1[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176页。
    2 同上,第294页。
    3 同上,第131页。
    4 同上,第181页。
    5 同上,第184页。
    6 同上,第206页。
    1[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页。
    2 同上,第37页。
    3[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0页。“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卷下册,第219页。
    4 同上,第31页。
    5[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6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114
    1[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3页。
    2 同上,第94页。
    1 陈志良:《思维的建构与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93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197
    3[法]梅洛-庞蒂:《眼与心》,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60页。
    4 同上,第128页。
    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2页。
    2 同上,第142-143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4-565页。
    1 Hans Jonas:The Phenomenon of Life:Toward a Philosophical Biolog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p101
    2 Hans Jonas:The Phenomenon of Life:Toward a Philosophical Biolog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2.p186
    1[德]马丁·海德格尔:《尼采》(上卷),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8-109页。
    1 R.D.Beer,Dynamical approaches to cognitive sci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Volume:4,Issue:3,2000.p91-99.
    2 T.Van Gelder.What might cognition be if not computation? Journal of Philosophy,1995 91,345-38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1页。
    4 William James,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p378;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Carbondale:Southern lllinolis University Press,1988,p227-232.
    5 Merleau-Ponty: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 p92.94.140-141.
    6 Merleau-Ponty,The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 1962,p92.146.
    7[法]梅洛-庞蒂:《眼与心: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28页。
    1[奥]茨威格:《三大师之巴尔扎克》,中文林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8-109页。
    3[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导言
    4[德]尼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5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9页。
    1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36.
    1[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页。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7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3页。
    4[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8页。
    1[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9页。
    2[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3页。
    3 译者翻作“其余的,仅是宁静”。似乎不太妥当。译作“死亡即寂静”或者“长眠不过是绵长的沉默”似乎较为妥贴.这是哈姆雷特完成了复仇的使命,在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3页。
    1[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2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5页。
    3[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0页。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35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8-270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1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9-10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11
    3[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10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30-31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33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40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39
    4[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1页。
    5[法]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王东亮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6 同上,第11-12页。
    7[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1[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梅洛-庞蒂传》,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44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1930
    4[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220页。
    5 同上,第219页。
    1[美]乔治·汉弗莱:《人类心灵的故事》,郭本禹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7页。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4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41
    4 John R.Searle: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92.p133
    1[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梅洛-庞蒂传》,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67
    3[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梅洛-庞蒂传》,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9
    5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115
    1[法]梅洛-庞蒂:《眼与心》,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60页。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51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46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50
    5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50
    1[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2[法]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王东亮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9页。
    3 同上,第9-10页。
    4[法]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1页。
    1[法]梅洛-庞蒂:《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王东亮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2[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的现象学》,倪梁康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57-58页。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71
    1[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2页。
    2 Hans Jonas:The Phenomenon of Life:Toward a philosophical Biolog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p 147
    3 Hares Jonas,"The Nobility of sight:A Study in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ense",in The Phenomenon of Life:Toward a Philosophical Biolog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6.p135
    4 Jean-Paul Sartre,Being and Nothingness.Philadelphia:Philosophical Library,1956.p739
    1[美]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朱生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
    2[瑞]J·皮亚杰《理智心理学》第14页(Paris:Armand colin,1947)。引自阿恩海姆:《视觉思维》,第61页。
    3[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341页。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s.London:Routledge,1962.p236
    1[奥]达·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2 加登纳曾指出:动物的感知方式主要是“定向知觉”和“偏向知觉”,而人的感知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完形知觉”、“超完形知觉”和“符号知觉”三种。在此,我们无法从微观研究各种类型知觉的特征,只是宏观描述一般意义上的知觉的特点。
    3 Merleau-Ponty: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trans.James M.Edi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p16
    4 Merleau-Ponty: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trans.James M.Edie,Northwestem University Press,1964.p16
    5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354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388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57-58
    3[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0页。
    4[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5年,第65页。
    5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 136
    1[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95页。
    1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47
    2[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109页。
    2[法]梅洛-庞蒂:《眼与心》,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60页。
    3 同上,第160页。
    1[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267页。
    2 同上,第270页。
    1[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273页。
    2[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49页。
    1[美]奥尔德里奇:《艺术哲学》,程孟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第178页。
    1[法]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2[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8页。
    3[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25页。
    4[法]梅洛-庞蒂:《眼与心》,刘韵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25页。
    5 同上,第126页。
    6 同上,第128页。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3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03
    2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169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03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06
    5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169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06
    2 张之沧 王小锡:《人性与伦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第9页。
    3 同上,第10页。
    4[法]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7页。
    1[奥]达·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8页。
    2[英]大卫·科恩:《思维世界的语言》,唐韵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第247页。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08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9
    5 Merleau-Ponty:Phenomenoi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7-218
    1[美]詹姆士:《心理学原理》,围绕着“感情与表现”的问题写道:“不是因为悲哀才哭泣,而是因为哭泣才悲哀”;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一卷第244节:“这么说,你用‘痛苦'一词是表示发出哭声吗?”“哪儿的话!痛苦的言语表现是代替哭声,而不是描述哭声。”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3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6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1
    1 引自《思维发生学》,A.T.斯皮尔金:《意识的起源》,莫斯科1960俄文版第120页。
    2[美]A.怀特海:《思想方式》,韩东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29-30页。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3
    4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09
    5[法]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9页。
    6[法]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数馆2005年,第77页。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6
    2[法]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5-46页。
    3 同上,第46页。
    4 同上,第46页。
    5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24
    6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26
    7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185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29
    2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20
    3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30
    4[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28页。
    5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168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2 同上,第84页。
    3 同上,第85页。
    1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50
    1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27
    2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36
    3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36-37
    4 张牿:《思维发生学: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44页。
    1 Lakoff,G.,& Johnson,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3
    2 张浩:《思维发生学: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30页。
    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79页。
    1 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London:Routledge,1962.p212
    2[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出版1998年,第25页。
    3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174
    4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180-181
    5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168
    1[美]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第341页。
    2[法]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7页。
    3[法]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89页。
    1 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p498
    2[美]A.怀特海:《思想方式》,韩东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3 Merleau-Ponty: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p8-9。
    4 张之沧:《当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5[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1[法]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5页。
    2 同上,第65页。
    3 同上,第73页。
    4[法]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87页。
    1[法]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9页。
    2 参见汪丁丁“面向综合的时代”《回家的路》,第285页。Terrence Deacon,The Symbolic Species:The Co-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Brain.1997
    1 这里,我们采用康德对“知识”和“意义”的区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德文的两个关键词做过区分:Verstand,按照康德和后来叔本华(《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解释就是“理解力”(英文通常译作“understanding”);Vernunfi,按照康德的解释是“理性”(英文的“reason”)。人类理解力的功用在于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和技术性地改造世界,亦即理解提供“知识”。而人类理性(或者思想)的功用在于思考世界,为生活世界提供“意义”和对技术的运用提供思想指导。康德说:“我们应当推拒知识,以便为信仰留出空间(I have therefor found it necessary to deny knowledge,in order to make room for faith)。”
    2[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2页。“陌生化”、“反常化”在美学理论中颇得重视。锡尼德的“另一个自然”,卡斯特尔维屈罗的“新奇性”、诺瓦利斯的“奇异性”,以及康德指出的:“新颖,甚至那种怪诞和内容诡秘的新颖,都使注意力变得活跃。因为这是一种收获,感性表象因此而获得加强。日常和普通的事情则淡化这种现象。”
    3[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9页。
    1 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p174
    2[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梅洛-庞蒂传》宋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3[美]艾·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3页。
    1.A.Riegler,"When is a cognitive system embodied?" 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 Volume3,Issue3.2002.
    2.Anthony J.Sanford,The Mind of Man:Models of Human Understanding.The Harvester Press Ltd.,1987.
    3.Clark,"An embodied cognitive science?"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Volume3,Issue 9,September 1.1999(3)
    4.David W.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9.
    5.Drew Leder,The Absent Bod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0.
    6.E.Thompson & F.Varela,"Radicale mbodiment:neural dynamics and consciousness".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Vol.5 No.10.2001.
    7.Francisco J.Varela,Evan Thompson,& Eleanor Rosch,The embodied mind: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experienc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1.
    8.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
    9.Hans Jonas,The Phenomenon of Life:Toward a philosophical Biology.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6.
    10.Herbert Benson,Timeless Healing:The Power and Biology of Hope.New York:Scribner,1996.
    11.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s Are Turning to Spiritual Healing.New York Times,December 26,1995.
    12.Jaegwon Kim,Philosophy of Mind.Westview Press,Inc.,A Subsidiary of Perseus Books,L.L.C.1998.
    13.John R.Searle,Expression and Meaning: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14.John R.Searle,Intentionality: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15.John R.Searle,The Rediscovery of the Mind.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 1992.
    16.John R.Searle,Mind,a Brief Introduc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17.John Dewey,Experience and Nature.Dover Publications,Inc.New York,1958.
    18.J·Habermas,The Philosonhic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MIT Press.1987.
    19.J·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1990
    20.Lyotard,Postmodern Condition,Manchester University,reprinted in 1992.
    21.Maxine Sheets-John stone(ed.),Giving the Body Its Due.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
    22.Merleau-Ponty,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trans.Colin Smith,London:Routledge,1962.
    23.Merleau-Pontv.The Primacy of Perception.trans.James M.Edi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64.
    24.Merleau-Ponty,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Evanston,1968.
    25.Paul-Antoine Miquel,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 and Evolution of life.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MLN;Dec 2005.
    26.Richard Shusterman,Pragmatist Aesthetics:Living beauty,rethinking art.Blackwell Publishers,Ltd,Oxford UK& Cambridge USA,1992.
    27.R.D.Beer,"Dynamical approaches to cognitive scienc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Volume:4,Issue:3.2000.
    28.Susanne K.Langer,Mind:An Essay on Human Feeling,Volume Ⅱ,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ore and London,1972.
    29.Susanne K.Langer,Mind:An Essay on Human Feeling,Volume Ⅲ,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Baltimore and London,1982.
    30.Stephen P.Stich,Deconstructing the Mind 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1.Stewart W Holmes,"The inner game of life ".Et Cetera,Spring 2002.
    32.T.Gelder,"What Might Cognition Be,If Not Computation".Journal of Philosophy,1992(7).
    33.William James,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3
    34.William G.Lycan(ed.),Mind and Cognition,Basil Blackwell,1990.
    35.N.C.Andreasen,"Creativity and Mentall illnes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44,1288-92,1987.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3.[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4.[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1983年。
    8.[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9.[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10.[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11.[德]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杨恒达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尹溟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13.[德]尼采:《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李超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4.[德]韦尔海姆·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童奇志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15.[德]韦尔海姆·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16.[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7.[法]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8.[法]亨利·柏格森:《材料与记忆》,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9.[德]格奥尔格·西美尔:《生命直观:先验论四章》,刁承俊译,北京:三联出版2003年。
    20.[德]格奥尔格·西美尔:《叔本华与尼采-一组演讲》,莫光华译,上海译文2006年。
    21.[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1997年。
    2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邓晓芒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23.[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4.[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6年。
    25.[德]马丁·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6.[法]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出版1987年。
    27.[法]保罗·萨特:《自我的超越-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杜小真译,北京商务印书2001年。
    28.[法]保罗·萨特:《影象论》,魏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29.[法]梅洛-庞蒂:《行为的结构》,杨大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0.[法]梅洛-庞蒂:《符号》,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1.[法]梅洛-庞蒂:《世界的散文》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2005年。
    32.[法]梅洛-庞蒂:《哲学赞词》,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2003年。
    33.[法]梅洛-庞蒂:《眼与心--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文集》,刘韵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34.[法]安德烈·罗宾耐:《模糊暧昧的哲学--梅洛-庞蒂传》,宋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法]吉尔·德勒兹《尼采与哲学》,周颖、刘玉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6.[法]吉尔·德勒兹:《康德与柏格森的解读》,张宇凌等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7.[法]吉尔·德勒兹:《斯宾诺莎的实践哲学》,冯炳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8.[法]吉尔·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杨开麟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9.[法]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游牧思想-吉尔·德勒兹、费利克斯·瓜塔里读本》,陈永国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0.[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41.[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畲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等泽,北京:三联2003年。
    43.[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44.[法]米歇尔·福柯:《不正常的人》,钱翰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5.[法]米歇尔·福柯:《主体解释学》,畲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4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译,,译林出版2002。
    4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
    49.[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50.[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胡塞尔现象学中的符号问题导论》,杜小真译,北京: 商务印书1999年。
    51.[法]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52.[美]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53.[美]理奄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54.[美]阿尔弗莱德·怀特海:《思想方式》,韩东晖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
    55.[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傅统先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56.[美]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7.[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8.[法]莱昂·罗班:《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陈修斋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9.[美]普特南:《理性、真理与历史》,李小兵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60.[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61.[美]保罗·费耶阿本德:《无根基的知识:知识、科学与相对主义》,陈健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62.[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63.[德]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王玖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64.[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65.[德]赫尔曼·施密茨:《新现象学》,庞学铨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6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6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出版1998年。
    70.[德]瓦尔特·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99年。
    71.[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72.[英]齐格蒙特·鲍曼:《废弃的生命:现代性及其弃儿》,谷蕾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73.[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泽林出版社2001年。
    74.[匈]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
    75.[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出版2006年。
    76.[德]彼得·毕尔格:《主体的隐退》,陈良梅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7.[英]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78.[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79.[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80.[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81.[英]G.弗雷泽:《金枝》(上下),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
    82.[意]达·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桂林:广西出版社2003年。
    83.[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
    84.[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85.[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86.[保]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穆等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
    87.[美]弗洛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2000年。
    88.[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李健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89.[美]朱立安·李布,杰布罗·赫士曼:《癫狂抑郁与创造力》,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
    90.[美]布莱思·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译,春风出版社2002年。
    91.[美]理查德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两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92.[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93.[美]彼德·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朱生坚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94.[法]米歇尔·沃维尔:《死亡文化史》,高凌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95.[美]托马斯·内格尔:《人的问题》,万以译,上海译文2004年。
    96.[德]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阎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97.[德]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98.[美]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郭宾译,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7年。
    99.[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0.[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101.[美]罗伯特·J.斯滕伯格:《心理学:探索人类的心灵》,李锐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2.[美]乔治·汉弗莱:《人类心灵的故事》,郭本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3.[美]理查德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王垒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104.[美]卡伦·霍尔奈:《精神分析新法》,雷春林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05.[瑞]古塔斯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106.[瑞]J·皮亚杰:《生物学与认识:论器官调节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尚建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
    107.[瑞]J·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08.[奥]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9.[英]吉尔伯特·赖尔:《心的概念》,徐火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10.[美]约翰·R·塞尔:《心、脑与科学》,杨音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11.[美]约翰·麦克道威尔:《心灵与世界》,刘叶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2.[美]I.阿西摩夫:《人体和思维》,阮芳赋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年。
    113.[美]沃尔克、小皮克主编:《知觉与经验》,喻柏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年。
    11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115.[德]G.福尔迈:《进化认识论》,舒远招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6.[美]L.桑代克:《人类的学习》,李月甫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7.[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
    118.[美]威廉·卡尔文:《大脑如何思维》,杨雄里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19.[英]大卫·科恩《思维世界的语言》,唐韵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
    120.[美]简·盖洛普:《通过身体思考》,杨莉馨译,南京:江苏出版社2005年。
    121.[美]尼古拉斯·米尔左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2.[美]黛安娜·阿克曼:《感觉的自然史》,路旦俊译,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
    1.张之沧:《揭开科学的奥秘》,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年。
    2.张之沧 王小锡:《人性与伦理》,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年。
    3.张之沧:《后现代理念与社会》,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张之沧、林丹编著:《当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5.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6.倪梁康:《现象学的始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7.高宣扬:《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
    8.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5年。
    9.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
    10.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出版社1997年。
    11.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赵鑫珊:《天才与疯子-天才的精神构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
    13.刘奎林:《灵感--创新的非逻辑思维艺术》,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张浩:《思维发生学:从动物思维到人的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5.丁俊:《身心关系与进化动力论》,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
    17.汪民安主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曹荣湘选编:《后人类文化》,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年。
    19.赵光武主编:《思维科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20.刘爱伦主编:《思维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1.陈烜之主编:《认知心理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2.庞学铨:《身体性理论:新现象学解决身心关系的新尝试》,载《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3.佘碧平:《论梅洛-庞蒂的肉体概念》,载《复旦学报》,2005年第3期。
    24.王柯平:《柏拉图的身体诗学观》,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7期。
    25.陈立胜:《身体:作为一种思维范式》,载《东方论坛》,2002年第2期。
    26.杨人春:《从法国哲学看身体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命运》,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
    27.杨人春:《含混的自然概念--梅洛-庞蒂对笛卡尔白然观的批判反思》,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1期。
    28.杨大春:《肉身化主体与主观的身体--米歇尔·亨利与身体现象学》,载《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29.张之沧:《“后人类”进化》,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
    30.张之沧:《后现代身体论》,载《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