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能力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整合能力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社会整合是政党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执政党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这一职责,责无旁贷。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和扩大,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大考验。因此,本文尝试对党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能力加以研究,主要问题涉及到与社会整合能力相关的基本理论以及与提高社会整合能力,发挥社会整合功能密不可分的利益整合、意识形态整合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
     全文由导论和正文(五章)、结语等几部分组成。
     导论部分主要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意义,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集中梳理社会整合能力的一般理论。首先对社会整合的概念、构成,特别是对社会整合理论进行全面介绍,为更好地研究社会整合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其次,着重阐述社会整合能力的基本概念,重点分析了影响社会整合能力的政治文化、选举制度、政党体制、法律制度、社会因素等相关因素。最后,总结了社会整合能力与执政能力的辩证关系,分析社会整合能力在社会转型中的价值,提出构建科学有效的社会整合能力评估体系。
     第二章对中国的社会转型加以全面分析。首先介绍了社会转型理论。其次,对中国社会转型进行了历史考察,重点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新背景和转型期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即劳资对立、干群对立、党群对立、贫富对立和仇富仇官心理。最后,指出社会分层复杂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全球化和信息化、公民社会对党的社会整合能力提出新挑战,要求执政党以新思维来应对。
     第三章从利益整合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社会整合能力。从理论上说,社会整合的本质是利益整合,执政党是利益整合的工具。确立“执政党思维”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利益整合的前提,国外执政党利益整合的成功实践对中国共产党具有借鉴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的利益整合理念发生巨大变迁。面对转型社会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党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规范的利益均衡机制。
     第四章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在转型社会中,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分化、信息化都给执政党带来严峻挑战。根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创新意识形态就成为执政党提高社会整合能力的路径选择。
     第五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提高社会整合能力。无论是利益整合还是意识形态整合,最终目标都是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必须围绕着增进社会和谐来加强,最终落脚到构建和谐社会上。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奋斗目标。在转型社会中,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和构建良性社会阶层结构来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发展社会民主,拓宽民意表达的制度、民间、媒体、民调等渠道,保持民意表达渠道的畅通。要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社会整合功能。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着重处理好发展问题、人才问题、稳定问题等难点问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语从逻辑上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和梳理,指出把社会转型与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问题结合起来,是一个新课题,还有进一步展开的研究空间。除了本文重点论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调整组织形态、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以提高社会整合能力,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重点关注。
The issues of social integration have been paid attention to increasingly.Because social integrationt is the main function of party as well as the duty which the ruling pary must perform. As the unique ruling party, The CPC has to fulfill the obligation, which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governing basis, ruling capacity and leadership. Therefore,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s trying to study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of the CPC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and the main issues relate to the basic theory associated with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as well as interests integration, ideology integration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contribute to enchanc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and fulfill func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Introduction, Main parts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and clarifys this dissertation 's mentality, 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issues. First, the concept and composition of social integration, particularly the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social integration are introduced thoroughly, which lays theoretical basis for better study on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Second, the basic concepts of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relevant elements which have an effect on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such as political culture, electoral system, party system, legal system, social elements, are explained with great emphasis. Finall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and ruling ability, the value of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and proposal of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are elaborated.
     The second chapter makes a full analysis on social transition in China. First, it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social transition. Secondly, it reviews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history, analyses the new background of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and new major social issues, namely the opposition between labour and capital, cadres and masses, Party and masses, the rich and the poor. Finall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Party's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faces new challenges from complex social stratification, values diversity,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ivil society, which requires new thinking.
     The third chapter analyses how to improve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interests integration. Theoretically, interests integration is the essence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the ruling party is a tool of interests integ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uling party thinking"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achieving the interests of integration. Successful interests integration practice of foreign ruling parties has lessons for the CPC.During the past 30 years, the CPC has witnessed tremendous chang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ests integration. Facing the enormous challenges from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CPC should establish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interests articulation, a reasonable mechanism for interests distribution and a normal mechanism for interests balancing.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from the ideological point of view. Ideology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social integration. In social transition, our ideology is facing a very complex situation because of market economy, social structure, division, and informat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social thoughts being led by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novation of ideology has become the ruling path of social integration.
     The fifth chapter analyzes how to improve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from the stand point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Whether interests integration or ideology integration,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build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fore, improving the party's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must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eventually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Social harmony is the goal of the CPC.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to effectively safeguard and realize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the CPC should improv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and build a healthy social class structure. The CPC should develop social democracy, expand expression channel, including system channels, nongovernmental channels, media, polls channels, and so on, to keep channels of expressing public opinions open. The CPC should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es, improve the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multi-party cooperation system. The CPC also should consolidate and develop socialist ethnic relations full of equality, unity, mutual assistance and harmony, settle the issues of development, personnel and stability, uphold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The conclusion part reviews this dissertation logically,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the combination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ability issues is a new topic, as a result, there is room for further study. In addition to the main problems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adjust the morphology of the CPC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CPC scientifically in order to enhance social integration,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udy and should be focused on in the future study.
引文
①卢凤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功能》,《求实》2008年第4期。
    ②季建林:《执政成本论》,时事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③《列宁全集》第1版第1卷,第242页。
    
    
    ①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②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7页。
    ③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严强等:《宏观政治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1页。
    
    ①程铁军:《社会整合:西方学者的理念追寻》,《学习月刊》2007年第4期。
    ②[美]E·哈奇著,黄应贵译:《人与文化的理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①《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77页。
    ②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 Group UK Limited.Longman House.Edition published 1987。《朗文当代英语词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546页。
    ③参见张翼:《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社会学者的“整合”观》,《兰州商学院》1994年第1期。
    ④李晓明:《略论思维的共时性整合》,《哲学研究》1988年第5期。
    ⑤张一兵:《实践整合:人类总体行为有序互动的功能机制》,《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
    ⑥既然整合是一种活动,自然整合本身就不是系统,尽管在整合中可以具有某种系统性特点,或是事物经过整合可以成为某种系统,但整合却是系统的活动,系统是整合的担当者。应该指出的是,并不是任意系统的活动都可称之为整合,整合的担当者是由多因素、多层次、多关系的耦合联动构成的结构严谨、功能协调的某种复杂系统——我们把它成为整合体。因为整合作为一种活动,它具有许多特点,如多元综合性、整体协调性、序化定向性等,这些特点是一般客体系统所进行的活动所不具有的,而只能是某种极其复杂系统(如思维系统)所进行的活动。参见邹成效:《整合是什么》,《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3期。
    
    ①邹成效:《整合是什么》,《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3期。
    ②袁阳:《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对现代化的社会负功能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6期。
    ③王志勇、周汝江:《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④朱婧:《“社区整合”研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⑤冯永泰:《构建和谐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3期。
    ⑥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⑦[美]R.C.安吉尔:《社会整合》,《国外社会学》1990年第4期。
    ①张翼:《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社会学者的“整合”观》,《兰州商学院》1994年第1期。
    ②迪尔凯姆,又被译作涂尔干或杜尔克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③戴贵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求实》2003年第3期。
    ④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1页。
    ⑥http://baike.baidu.com/view/2663773.htm?fr=ala0_1
    
    ①程铁军:《社会整合:西方学者的理念追寻》,《学习月刊》2007年第4期。
    ②刘鹏:《论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理论导刊》2005年第1期。
    ③杨信礼、尤元文:《论社会整合》,《理论学习》2000年第12期。
    ④王红光:《社会整合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探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⑤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⑥戴贵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求实》2003年第3期。
    ⑦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①郑杭生:《社会需要“黏合剂”》,《北京日报》2009年11月2日。
    ②刘红凛、李卫华:《论社会整合机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③刘鹏:《论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理论导刊》2005年第1期。
    ④黄世贤、刘雪明:《试论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党建研究》2005年第8期。
    ⑤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③贾绘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④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⑤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2页。
    ①参见张翼:《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社会学者的“整合”观》,《兰州商学院》1994年第1期。
    
    ①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序言部分第11页。
    ②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③[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①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240页。
    ②参见[美]格尔哈特·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③1975年,柯林斯的《冲突社会学:迈向一门说明性科学》一书出版,标志着对冲突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④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页。
    
    
    ①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260页。
    ②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6页。
    ①Silver,H.1995,Reconceptualizing social disadvantage:Three paragigm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Gerry Rodgers, Charles Gore and Jos e B.Figueiredo(eds).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 and response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工业重建与社会排斥概念的形成》,http://www.china-labour.org.hk。黄佳豪:《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研究述略》,《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6期。
    ②Gore,C.1995a,Introduction:Markets,citizenship and social exclusion.In Gerry Rodgers, Charles Gore and Joe e B.Figueiredo(eds.).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 and response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黄佳豪:《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研究述略》,《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6期。
    ③《工业重建与社会排斥概念的形成》,http://www.china-labour.org.hk。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④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2期。
    
    ①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2期。
    ②参见黄佳豪:《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研究述略》,《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6期。
    ①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学术界》2006年第3期(总第118期)。
    
    ①陈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增刊。
    ②邵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理论导刊》2009年第6期。
    ①李葆忠、石岩:《执政党的整合能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②潘鸣:《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③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①[美]小阿瑟·施莱辛格:《美国民主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0页。
    ②[美]弗雷德·I·格林斯坦和尼尔逊·W·波斯比:《非政府的政治学》,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362页。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4页。
    ④[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法治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①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的妇女和有色人种是没有选举权的。这些基本权利的实现是民众长期不懈斗争的成果。1869年的第15条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对有色人种选举权的限制。1920年妇女获得了选举权。
    ③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④林尚立等:《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65—333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33页。
    
    ①王长江、姜跃主编:《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370页。
    ②王长江、姜跃主编:《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370页。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0—381页。
    ①刘红凛:《“政党法”的世界概况与主要成因》,《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①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①转引自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27页。
    ②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原载于俞可平:《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③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原载于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①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原载于俞可平:《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①姚俊梅、李卉:《产业结构变革与现代科技革命》,《理论前沿》2001年第5期。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第三卷),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③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④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第三卷),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⑤资料来源:张暮辉:《近距离看日本大选:年轻一代何以“政治冷淡”》,中国网,2009年8月26日。《日本众院选举投票率创现行投票制度最高纪录》,新华网东京2009年8月31日电(记者刘赞)。
    ①张暮辉:《近距离看日本大选:年轻一代何以“政治冷淡”》,中国网2009年8月26日。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第三卷),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杨雪冬、薛晓源:《“第三条道路”与新的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②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第三卷),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①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党要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参见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②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③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④王学春、李葆华:《社会整合视角下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前沿》2005年第9期。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0页。
    ②唐皇凤:《风险社会视野下的民主政治再造》,《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②转引自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0页。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
    ②《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中国学者孙立平强调了三层含义:第一,这个社会的基本结构特征和运作逻辑已经与原来的社会有了根本的不同。第二,这样的结构特征和运作逻辑已经无法用“过渡性的”或“处于转型中”的概念来概括,而是开始定型和固化下来。第三,对于所谓“定型下来的结构因素”,我们特别强调的是可以影响和定型社会基本走势的主要社会力量集团的生成和发挥的作用。参见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②[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2页。
    ③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①《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544页。
    ②国内社会学界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社会转型”概念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现实,而真正使这种以“社会转型”为概念基础的理论研究成为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关注焦点,主要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的。参见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③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1页。转引自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④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⑤参见王晓明:《1997年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研究的新进展》,《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转引自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⑥袁聚录:《社会转型视阀内的中国民主文化转型》,《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①参见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②从历史的角度看,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过程(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18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2—48页。
    ②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页。
    ③S Eisenstadt, Moder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Englewooe Cliffs: Prentice-Hall,1966.转引自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页。
    ④谢立中:《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社会》2008年第3期第28卷。
    ①一般而言,学界普遍接受桑托斯关于依附的定义,即某些国家的经济受到它们所依从的一些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扩大的影响。
    ②1949年5月,普雷维什向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及其主要问题》的报告,系统和完整地阐述了他的“中心—外围”理论。他指出:“在拉丁美洲,现实正在削弱陈旧的国际分工格局,这种格局在19世纪获得了很大的重要性,而且作为一种理论概念,直到最近仍继续发挥着相当大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落到拉丁美洲这个世界经济体系外围部分的专门任务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结果的不同而划分成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外围。”见: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p.251.
    ③弗兰克:《不发达的发展》,萧新煌编《低度发展与发展》,中国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162页。
    
    ①[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②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2页。
    ①萧新煌编《低度发展与发展》,中国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313页。
     ①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马克思关注的是资本主义中的生产关系,特别是其中的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韦伯探讨的是资本主义文明形成的精神条件,尤其是与基督教伦理之间的关系;迪尔凯姆所面对的是,如果说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整合的机制是人们在共同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机械联系”的话,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新的社会整合机制则是“有机联系”,这种“有机联系”是建立在由劳动分工所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基础上的。参见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2页。
    ②参见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2—433页。
    ③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页。
    ①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4—449页。
    ②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分为两个基本阶段,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的社会转型,二是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转型阶段。参见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③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1994——19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38—339页。
    ②丁世洵:《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几个问题》,《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见《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2页。
    ③参见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49页。
    ①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文史哲》1992年第5期。
    ②《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四),第129页;《万木草堂遗编外编》(蒋贵麟编)1979年版,第9页。
    
    ①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236页。转引自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6—17页。
    ②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①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258页。
    ④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①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张英洪:《给农民以宪法关怀》,长征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②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①孙立平教授使用了“断裂社会”这个概念来分析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断裂社会‘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社会等级与分层结构上一部分人被甩到社会结构之外,而且在不同的阶层与群体之间缺乏有效整合的机制;二是在地区之间表现为城乡社会的断裂;三是社会的断裂表现为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参见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7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9—54页。
    ④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①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②杨琳:《劳资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瞭望》2009年第50期。
    ③王才亮:《推倒拆迁制度:两条战线上的抗争》,《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10年1月31日。
    
    ①朱文强、孙晓青:《我国拆迁形成复杂利益链条专家建议推出问责制》,《小康》杂志2010年2月5日。
    ②朱文强、孙晓青:《我国拆迁形成复杂利益链条专家建议推出问责制》,《小康》杂志2010年2月5日。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页。
    ①《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动群众的关键何在?》(《人民日报》社论),引自《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第415—419页。张巨成:《论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⑤常红、黄丽丽:《两会热点调查:七成网友认为县处级干部腐败最严重》,人民网2010年1月29日。
    
    ①《社会调查:反腐仍是市民关注焦点应铲除腐败土壤》,中国新闻网2002年1月21日。
    ②金蓉:《3万网友参与调查关注反腐倡廉社会公正》,《重庆商报》2007年10月14日。
    ③毕研韬:《“国富民穷”与“你富我穷”》,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④吴毅:《如何化解民情的仇官与仇富》,《长江商报》2009年8月15日。
    ①吴毅:《如何化解民情的仇官与仇富》,《长江商报》2009年8月15日。
    ②《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人民日报》社论2009年9月18日。
    ①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19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329、321页。
    ①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②郑杭生:《中国社会大转型》,《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1期。
    ③在社会学的社会分层研究中存在两种传统:一是按照依附关系进行社会分层;二是按照等级关系进行社会分层。前者又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基于市场关系的社会分层;另一个是基于生产关系的社会分层,这其中又分为依据是否占有生产资料或剥削关系而进行的社会分层、依据权力关系而进行的社会分层、依据劳动技术分工而进行的社会分层。后者也有两个分支:其一是依据经济收入进行的社会分层,其二是依据社会身份进行的社会分层。参见K.Mayer&W.B.Buckley,1970,Class and Society,New York:Randon Hause.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①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②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76—78页。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③毕研韬:《“国富民穷”与“你富我穷”》,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①何增科:《全球化与国家的权力》,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③陈向阳:《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中国政治》2005第8期。
    ④苏咏喜、郭群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及特点》,《理论月刊》2008年第9期。
    
    
    ①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②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3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①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①参见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②对于“政党”一词的一般性探讨,参见萨托利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哈珀和罗出版公司1967年版。
    ③[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7页。
    ①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②施雪华、李莉:《国外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做法及其启示》,《学习月刊》2005年第2期。
     ①王长江:《执政意识与执政党意识》,《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1期。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7页。
    ①2003年,代表右派的温和党曾公开挑战福利制度,结果在大选中惨败。2006年当它卷土重来,小心翼翼地表示“我们喜欢瑞典现有的东西,但应适度进行调整”,这才击败了社民党。
    ②史哲:《瑞典社民党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南方周末》2007年6月14日。
    ③徐世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5页。
    ①所谓“派阀”是指在某一个集团内部形成的非正式的小集团。这些小集团形成的基点是它们在思想、出身、利益、憎恶、对特定人物的忠诚等方面的某些共同点。它们通过连续性的共同行为,试图对该集团的意识决定行使影响力。参见徐万胜:《日本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②王长江、姜跃主编:《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①王振锁:《自民党派阀初探》,载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4),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②参见王长江、姜跃主编:《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114页。
    ①《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新华网北京11月12日电。
    ②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2004年2月21日。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民主是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政治统治。这种解释被称为“古典民主理论”,洛克、卢梭、密尔、柏尔、麦迪逊等人是代表人物。这一理论的缺陷是以虚构的社会契约为前提,具有唯心主义性质;其所说的人民缺乏社会历史内容,含糊不清。(2)民主是人民投票决定权力的归属。这一理论又被称为“精英民主理论”,熊彼特是这一民主观的代表。这一观点的缺陷是把民主仅限于政治选择,削弱和减少了民主的政治含义;把少数政治寡头控制的社会政治称之为民主政治,本身就是对于民主的悖逆。③民主的三个核心特征是:第一,对“人民”的强调意味着政治平等,即对政治权力和影响的平等分配。第二,政府“由”(by)着人民强调了大众参与的重要性。第三,政府“为”(for)着人民突出了民主意味着按公共利益实施的统治理由。参见[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156页。
    ④[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页。
    ⑤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一种国家制度或国家形式。马克思就此指出:“民主制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列宁则进一步明确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0页;《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96页;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6页。
    ⑥列宁认为:“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使用有系统的暴力的组织”。参见《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78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5页。
    ①朱江华:《当代中国公民利益表达缺失的现状及路径创新》,《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9期。
    ①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所谓利益集团,是指有某种共同利益、共同愿望和共同要求的人们形成的集合体。狭义的利益集团指人们为维护自己利益而组成的团体,而广义的利益集团则往往也包括客观上按共同利益而划分的群体,他们有可能因为共同的利益而组织起来,故被看作是潜在的集团。利益集团有利益表达的功能,包括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参见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167页。
    ③李炳炎:《利益分享: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改革报》2007年2月16日。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页。
     ①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求是》2010年第7期。
    ①参见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孙立平:《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8年12月28日。
     ①[英]G·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9页。
    
    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5页。
    ②转引自[美]詹姆斯·M·伯恩斯:《领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2页。
    ③[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④[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6页。
    ⑤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页。
    
    ①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③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3—524页。
    ②中共中央党校党章研究课题组:《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3页。
    ①政党意识形态是一个政党在成立之时提出并在长期活动中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理论体系和是非标准;它是阶级意识的固定化、理论化、系统化,是政治集团参与政治的行为准则。执掌公共权力、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即执政党)所信奉的价值观念、理论体系和是非标准,就是执政党意识形态执政党意识形态是在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其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故又被称为“官方意识形态”。一般政党成为执政党,其意识形态经过转化可以成为执政党意识形态。参见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改革成本是1996年版,第90页。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①陈弘:《市场经济中的意识形态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评论》2004年第8期。
    
    ①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8页。
    ③《傅立叶选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7—58页。
    ④贾西津:《以私权的名义:公民意识崛起》,《决策》2008年第4期。
    ①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④[德]托马斯·迈尔等:《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①意识形态中间化的趋势就是与这种时代变化密切联系的产物。王长江教授将适应这种环境变化的意识形态称作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参见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马艳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内涵》,《决策探索》2007年第6期(下)。
    ②参见聂北茵:《我们无法逃避信仰》,《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5日。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②《胡锦涛:坚决打赢防治非典攻坚战》,新华社北京2003年4月29日电。
    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231页。
    ①《打牢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人民日报》第1版2006年12月25日。
    ②参见刘云山2008年4月9日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讨会上的讲话《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②张秀琴:《论意识形态的功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①[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7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①陶倩、朱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23期。
    ②公方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五大原则》,《北京日报》2007年6月4日。
    ①田培炎:《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①李西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5-17。
    ②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它与社会心理、社会精神、社会文化是同一系列的概念,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往往由一定的理论或思想主导,是理论形态与人们的社会心理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意识的综合表现形式;同时社会意识还具有变动性、流逝性,一种社会思潮在一定时期可以迅速形成和传播,但很可能又被另一种社会思潮所取代。参见申小翠、李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其他文化思潮的冲突与整合研究》,《社科纵横》2008年12月,总第23卷。
    ①参见申小翠、李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其他文化思潮的冲突与整合研究》,《社科纵横》2008年12月,总第23卷。
    ②参见鄢本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须警惕五大社会思潮》,《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③意识形态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涉及多方面因素。本文所探讨的内容仅仅限于意识形态的内容方面,至于意识形态的手段等不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④王长江教授认为,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应该是符合时代和人们变化了的要求的意识形态,应该是顺应求变的意识形态,应该是能对环境变化及时作出回应的意识形态,应该是能把社会的大多数都聚集起来的意识形态。参见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①毛泽东:《致罗璈阶信》(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④赵曜、王伟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362—363页。
    ⑤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包括两方面含义:第一,它有比较广阔的边界,能够把许多不同的观念和价值整合在一个思想体系之内;第二,它有较大的空间,能够为尽可能广泛的政策选择提供理论支持。参见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页。
    ⑥在政党政治的发展中,人们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对各种主义的信奉和追随,不是随着政党执政实践的延续而增强,相反,“主义”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往往随着政党执政时间的延长而削弱。这就是执政党意识形态困境。参见姜跃:《国外政党执政面临的几个共同问题及其应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①姜跃:《国外政党执政面临的几个共同问题及其应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②[意]圭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③姜跃:《国外政党执政面临的几个共同问题及其应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92页。
    ②俞吾金:《新时期意识形态的特性》,《人民日报》2005年6月1日。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于建嵘:《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2009年12月26日在北京律师协会的演讲,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①张世平:《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最大的不公平》,新华网2010年3月8日。
    ②社会流动是社会转型的重要社会标志,也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动力机制和协调机制。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A.Sorokin,1889—1964)的著作《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奠定了流动在社会学中的地位。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由某个社会位置向其他位置的移动,它既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更,也表现为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根据流动的向度,可以将社会流动划分为纵向流动和横向流动,又称为垂直流动(vertical mobility)和水平流动(horizontal mobility)。前者又分为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即社会地位上升或下降;后者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从一个社会位置移到另一个同等或同一水平的社会位置上,即流动前后的社会位置在经济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声望等方面基本相同。人口迁徙或人口流动与社会流动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交叉关系。参见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286页。
    ①孙立平:《走向社会重建之路》,《经济观察报》2009年10月10日。
    ③参见景天魁等:《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新阶段》,《理论前沿》2009年第11期。
    ①潘泽泉:《从社会排斥视角解读农民工:一个分析框架及其运用》,《学术交流》2008年第5期。
    
    ①潘泽泉:《从社会排斥视角解读农民工:一个分析框架及其运用》,《学术交流》2008年第5期。
    ②哑河:《“蚁族”:从哪里来,往哪里去?》,《青年文化评论》2010年第2期。
    ①陆学艺认为,未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可能趋势有三种:⑴从现在的“洋葱头形”—即底层很大但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演变为理想状态,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⑵成为病态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可能继续保持现在的“洋葱头形”。⑶从现在的“洋葱头形”退化为“蜡烛台形”———最底层越发庞大,自底部往上就一路孱弱始终无法壮大,中间阶层不大,头也不大———的畸形社会形态,一种瘦弱无力的社会骨架。参见陈娉舒:《未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可能趋势有三种》,《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30日。
    ②陈娉舒:《未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可能趋势有三种》,《中国青年报》2004年7月30日。
    ①王长江等主编:《党的建设十五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①王琳:《面对截访权力不能“打酱油”》,《南方农村报》2009年11月28日。
    ②马怀德:《“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值得高度警惕》,《学习时报》2010年2月5日。
    
    
    ①参见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通过并施行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②伍俊斌:《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结构性要素》,《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6期。
    
    ①伍俊斌:《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结构性要素》,《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6期。
    ②彭永辉:《改进密切党群关系的方式方法》,《学习时报》2006年11月15日。
    ①即社会团体同时要有两个“婆婆”,一个是“登记管理机关”,另一个是“业务主管单位”;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行政管辖范围,必须与社团的活动范围相一致。“双重分层管理体制”实际上建立了一套“条块分割”式的社团管理体制。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号。
    ②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号。
    ③一方面,“双重管理体制”使社团处于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成为政府的附庸,它不可能具备完整意义上独立性或自治性,因此它决不是纯粹的民间组织。另一方面,社团毕竟不是政府机关,它既没有行政权力,又没有财政拨款,因此它也决不是纯粹的政府机构。而且许多社团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会员的某种自治需求,因而必然具有追求自治的内在冲动。参见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号。
    ④林尚立:《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7-608页。
    ②徐勇:《上下衔接与互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3月4日。
    ①Tang,W.F.,Public Opn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dford Junior University.胡赣栋、张东锋译:《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①刘建明:《“第四种权力说”的历史滑落》,《现代传媒》2006年第4期。
    ②《郑州经适房土地建别墅记者采访被质问替谁说话》,中广网郑州2009年6月17日消息(记者任磊萍、河南台何岩)。
    ③喻国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④邵道生:《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缺失症”》,光明网。
    
    ①[美]Tang.W.F.著,胡赣栋等译:《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0-71页。
    ②喻国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③王多:《健全媒体的民意表达机制》,《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①http://bbs.yzdsb.com.cn/thread-60318-1-1.html
    ②闵大洪:《2009网络媒体:发展态势喜人传播景象斑斓》,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年12月28日。
    ①姜卫平:《党内民主的保障:构建真实有效的监督体系》,《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9期。
    ②黄月平:《民意是怎样被发现和表达?》,人民网党建政法版,2006年7月31日。
    ③毕研韬、李燕燕:《传播学视角下的民意与管治》,《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④长平:《真实的民意从哪里来》,《新闻晨报》2009-11-11。
    ⑤毕研韬、李燕燕:《传播学视角下的民意与管治》,《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⑥张鸣:《民意调查的自信与他信》,张鸣博客。
    ①喻国明等:《民意怎样被发现和表达》,《北京日报》2006年7月31日。
    ②林尚立:《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①林尚立等:《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②林尚立:《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③毛泽东:《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的谈话提纲》,载于《中国人民政协全书》,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④林尚立:《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建设》,《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①参见林尚立等:《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6—127页。
    ①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②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287页。
    ①浦兴祖:《用足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功能》,《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①《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②纪赟:《中国新疆地区暴乱的原因与对策》,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年7月8日。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05年5月27日电。
    
    ①柴爱新:《协调“社会主义与宗教”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瞭望东方周刊》2010年1月11日。
    ④杨琳:《科学谋划统战布局》,《瞭望》2010年2月13日。
     ①马启智:《新中国60年民族法制建设》,《求是》2009.2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邱柏生:《调适社会心理气氛与构建和谐社会》。转引自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1][美]小阿瑟·施莱辛格:美国民主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美]弗雷德·I·格林斯坦和尼尔逊·W·波斯比:非政府的政治学[M].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4.
    [3]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 [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法治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 [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7]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8]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9] [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10] [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1] [英]G·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社会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2] [美]詹姆斯·M·伯恩斯:领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3] [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4] [美]格尔哈特·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5] [美]Tang.W.F.著.胡赣栋等译: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16] [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7] [意]圭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8]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9] [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0]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
    [21] [美]E·哈奇著.黄应贵译:人与文化的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22]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三联书店,1989.
    [23] [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季建林:执政成本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3]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中华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
    [4]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傅立叶选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8]吴美华:当代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9]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0]林尚立等: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1]蔡志强:社会危机治理:价值变迁与治理成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严强等:宏观政治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3]王长江:政党的危机——国外政党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14]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6]王长江、姜跃:世界政党比较概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7]王长江、姜跃:世界执政党兴衰史鉴[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18]王长江:中国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9]王长江等:党的建设十五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20]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1]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2]王邦佐等:执政党与社会整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3]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24]中共中央党校党章研究课题组: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25]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6]徐世澄:墨西哥革命制度党的兴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27]徐万胜:日本自民党一党优位制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8]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编:日本研究论集(4).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9]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0]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1]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32]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4]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5]俞可平:政治与政治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6]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国外政党专题研究报告(第三卷)[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37]杨雪冬、薛晓源:“第三条道路”与新的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0]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41]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2]雷龙乾:中国社会转型的哲学阐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3]袁方等:中国社会结构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44]刘祖云:社会转型解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5]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6]萧新煌:低度发展与发展[M].中国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5.
    [47]陈尧:新权威主义政权的民主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8]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1994—1995)[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0]张英洪:给农民以宪法关怀[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3.
    [51]俞可平:思想解放与政治进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2]赵曜、王伟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卢凤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功能[J].求实,2008年第4期.
    [2]程铁军:社会整合——西方学者的理念追寻[J].学习月刊,2007年第4期.
    [3]张翼:社会整合与文化整合——社会学者的“整合”观[J].兰州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4[]李晓明:略论思维的共时性整合[J].哲学研究,1988年第5期.
    [5]张一兵:实践整合——人类总体行为有序互动的功能机制[J].求是学刊,1989年第5期.
    [6]邹成效:整合是什么[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3期.
    [7]袁阳: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对现代化的社会负功能分析[J].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6期.
    [8]王志勇、周汝江:“整合”一词探源与概说[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9]朱婧:“社会整合”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0]冯永泰:构建和谐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
    [11] [美]R.C.安吉尔:社会整合[J].国外社会学,1990年第4期.
    [12]戴贵斌: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J].求实,2003年第3期.
    [13]刘鹏:论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J].理论导刊,2005年第1期.
    [14]杨信礼、尤元文:论社会整合[J].理论学习,2000年第12期.
    [15]王红光:社会整合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16]程美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合体系的演变[J].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1期.
    [17]张巨成:论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J].荆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8]郑杭生:中国社会大转型[J].中国软科学,1994年第1期.
    [19]陈向阳: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现状及挑战[J].中国政治,2005第8期.
    [20]苏咏喜、郭群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及特点[J].理论月刊,2008年第9期.
    [21]施雪华、李莉:国外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做法及其启示[J].学习月刊,2005年第2期.
    [22]王长江:执政意识与执政党意识[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1期.
    [23]刘红凛、李卫华:论社会整合机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4]黄世贤、刘雪明:试论提高党的社会整合能力[J].党建研究,2005年第8期.
    [25]黄佳豪:西方社会排斥理论研究述略[J].理论与现代化,2008年第6期.
    [26] [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27]景晓芬:“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2期.
    [28]李强: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J].学术界,2006年第3期.
    [29]陈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增刊.
    [30]邵宇: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执政党社会整合能力建设[J].理论导刊,2009年第6期.
    [31]李葆忠、石岩:执政党的整合能力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2]刘红凛:“政党法”的世界概况与主要成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1期.
    [33]姚俊梅、李卉:产业结构变革与现代科技革命[J].理论前沿,2001年第5期.
    [34]王学春、李葆华:社会整合视角下的执政能力建设[J].理论前沿,2005年第9期.
    [35]唐皇凤:风险社会视野下的民主政治再造[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第3卷第4期.
    [36]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37]王晓明:1997年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研究的新进展[J].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4期.
    [38]袁聚录:社会转型视阀内的中国民主文化转型[J].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
    [39]谢立中:实证、诠释与话语——以现代化研究为例[J].社会,2008年第3期第28卷.
    [40]丁世洵: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几个问题[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4期.
    [41]皮明麻: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J].文史哲,1992年第5期.
    [42]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43]于建嵘: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
    [44]于建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45]王多:健全媒体的民意表达机制[J].探索与争鸣,2006(1).
    [46]伍俊斌: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结构性要素[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6期.
    [47]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9年冬季号.
    [48]林尚立:民间组织的政治意义[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9]景天魁等: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新阶段[J].理论前沿,2009年第11期.
    [50]潘泽泉:从社会排斥视角解读农民工:一个分析框架及其运用[J].学术交流,2008年第5期.
    [51]刘建明:“第四种权力说”的历史滑落[J].现代传媒,2006年第4期.
    [52]喻国明: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J].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53]姜卫平:党内民主的保障:构建真实有效的监督体系[J].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9期.
    [54]毕研韬、李燕燕:传播学视角下的民意与管治[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5]浦兴祖:用足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功能[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56]朱江华:当代中国公民利益表达缺失的现状及路径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9期.
    [57]陈弘:市场经济中的意识形态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2004年第8期.
    [58]贾西津:以私权的名义:公民意识崛起[J].决策,2008年第4期.
    [59] [德]托马斯·迈尔等: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4期.
    [60]马艳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内涵[J].决策探索,2007年第6期(下).
    [61]陶倩、朱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23期.
    [62]田培炎: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63]姜跃:国外政党执政面临的几个共同问题及其应对[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
    [64]申小翠、李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其他文化思潮的冲突与整合研究[J].社科纵横,2008年第12期.总第23卷.
    [65]鄢本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须警惕五大社会思潮[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66]林尚立:中国政党制度与国家建设[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9期.
    [67]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68]贾绘泽: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整合[D].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69]罗峰:变革社会中的政党权威与社会整合[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版.
    [9]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1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毛泽东: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的谈话提纲.中国人民政协全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1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毛泽东:致罗璈阶信(1920年11月25日).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20]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4]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5]温家宝: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2004-2-21.
    [26]温家宝: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年第7期. [27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2009-9-2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1]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 Group UKLimited.LongmanHouse.Edition published 1987
    [2]Silver.H.1995.Reconceptualizing social disadvantage:Three paragigms of social exclusion. InGerry Rodgers.CharlesGoreandJoseB.Figueiredo(eds).Socialexclusion:Rhetoric.realityand response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
    [3]Gore.C.1995a.Introduction:Markets.citizenship and social exclusion.In Gerry Rodgers. Charles Gore and Joe e B.Figueiredo(eds.).Social exclusion:Rhetoric.reality and responses.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Studies).
    [4]S Eisenstadt. Moder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Englewooe Cliffs: Prentice-Hall.1966. Raúl Prebisch.Commercial Policy inthe Underdeveloped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XLIX.May 1959.
    [5]Tang.W.F..Public Opn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dford Junior University.
    [1]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张暮辉:近距离看日本大选:年轻一代何以“政治冷淡”.中国网,2009-8-26.
    [2]日本众院选举投票率创现行投票制度最高纪录[EB/OL].新华网,2009-8-31.
    [3]闵大洪:2009网络媒体:发展态势喜人传播景象斑斓[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2009-12-28.
    [4]郑杭生:社会需要“黏合剂”[N].北京日报,2009-11-02.
    [5]工业重建与社会排斥概念的形成[EB/OL].http://www.china-labour.org.hk.
    [6]胡锦涛:坚决打赢防治非典攻坚战[EB/OL].新华网,2003-4-29.
    [7]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EB/OL].新华网,2007-11-12.
    [8]聂北茵:我们无法逃避信仰[N].中国青年报,2005-5-5.
    [9]打牢基础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N].人民日报,2006-12-25.
    [10]李西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5-17.
    [11]俞吾金:新时期意识形态的特性[N].人民日报,2005-6-1.
    [12]孙立平: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08-12-28.
    [13]孙立平:走向社会重建之路[N].经济观察报,2009-10-10.
    [14]杨琳:劳资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J].瞭望,2009年第50期.
    [15]朱文强、孙晓青:我国拆迁形成复杂利益链条专家建议推出问责制[J].小康杂志,2010-2-5. [16王才亮:推倒拆迁制度:两条战线上的抗争.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2010-1-31.
    [17]常红、黄丽丽:两会热点调查:七成网友认为县处级干部腐败最严重[EB/OL].人民网,2010-1-29.
    [18]社会调查:反腐仍是市民关注焦点应铲除腐败土壤[EB/OL].中国新闻网,2002-1-21.
    [19]金蓉:3万网友参与调查关注反腐倡廉社会公正[N].重庆商报,2007-10-14.
    [20]毕研韬:“国富民穷”与“你富我穷”[EB/OL].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9-12-18.
    [21]吴毅:如何化解民情的仇官与仇富[N].长江商报,2009-8-15.
    [22]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人民日报,2009-9-18.
    [23]史哲:瑞典社民党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N].南方周末,2007-6-14.
    [24]李炳炎:利益分享: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N].中国改革报,2007-2-16.
    [25]公方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五大原则[N].北京日报,2007-6-4.
    [26]于建嵘:守住社会稳定的底线.2009年12月26日在北京律师协会的演讲,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27]张世平: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是当前最大的不公平[EB/OL].新华网,2010-3-8.
    [28]黄月平:民意是怎样被发现和表达?[EB/OL].人民网.
    [29]陈娉舒:未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可能趋势有三种[N].中国青年报,2004-7-30.
    [30]蔡定剑:修改选举法的几点建议[EB/OL].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31]马先权: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EB/OL].光明网,2010-3-3.
    [32]王琳:面对截访权力不能“打酱油”[N].南方农村报,2009-11-28.
    [33]马怀德:“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值得高度警惕[N].学习时报,2010-2-5.
    [34]彭永辉:改进密切党群关系的方式方法[N].学习时报,2006-11-15.
    [35]哑河:“蚁族”:从哪里来.往哪里去?[J].青年文化评论,2010年第2期.
    [36]徐勇:上下衔接与互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3-4.
    [37]邵道生: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缺失症”[EB/OL].光明网.
    [38]长平:真实的民意从哪里来[N].新闻晨报,2009-11-11.
    [39]喻国明等:民意怎样被发现和表达[N].北京日报,2006-7-31.
    [40]纪赟:中国新疆地区暴乱的原因与对策[N].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7-8.
    [41]柴爱新:协调“社会主义与宗教”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瞭望东方周刊,2010-1-11.
    [42]杨琳:科学谋划统战布局[J].瞭望,2010-2-13.
    [43]马启智:新中国60年民族法制建设[J] .求是,2009.20.
    [44]孙立平:穷人的尊严与不羞辱.孙立平博客.
    [45]张鸣:民意调查的自信与他信[EB/OL].张鸣博客.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