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吹响的社会主义“集结号”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主义源于16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周期性经济、政治危机不断显现,社会主义“幽灵”开始在欧洲徘徊,形成了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如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求存图变成为主旋律。虽历经洋务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但仍未改变中国外受列强掠夺、内有军阀割据的现状。到五四时期,中国人更热切地盼望彻底改变国家命运,也更为急切地寻找出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西方各种政治思潮通过各种途径传到中国,而对近现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源自欧洲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在某种程度上,这些社会主义思潮都曾被众多国人所信奉、传播、甚至实践。可以说,五四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已吹响了社会主义的“集结号”。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期,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影响最大的社会主义学说,而其他几派却渐渐式微。马克思主义缘何在百家争鸣中胜出,并成为我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根本指导思想?我们需要回到当时的语境。
     为此,本文主要以五四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社会主义思潮——新村主义、基尔特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仔细梳理它们的传播历史和理论观点,再现当时不同思潮之间的理论交锋,以期探索它们或消亡或壮大的根本原因。
     回顾当时这段历史,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理论观点是通过争论而逐步为人所了解的,其基本主张也在实践层面上逐步开展;作为传播、论战的载体,各种社团或期刊可能同时宣传或支持不同的“主义”;各思潮的拥护者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了解、比较、争论的展开而不断变化的,比如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者很多就曾受过新村主义或无政府主义的吸引。
     总的来看,这几大社会主义思潮可以归纳为“温和”与“激进”两类。新村主义和基尔特主义主张渐进的改良,属于温和派;而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都主张暴力革命,属于激进派。具体而言,新村主义因周作人的推介而在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风行一时。它主张通过建设一个个按照“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为运行原则的新村,由点到面,由新村建设逐渐扩展到改造整个社会,从而达到“平和的造成新秩序”的目的。这种具有改良主义的温馨梦想,对于渴盼改变恶劣现实却又害怕激烈革命的小资产阶级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在激进主义者看来,所谓的新村主义就像在“粪土上盖造花园”,是难以实现的。实际上,在根本制度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这种新村试验也终因资金困难、社会动荡和缺乏制度保障而夭折。如果说“争论”让民众逐渐看到了新村主义的空想性,那么“试验”的失败则更加证明了这种理论的不切实际。
     同样主张改良的基尔特主义,因为其主推者梁启超、张东荪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颇大,加之国际知名学者罗素的助推,也曾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一场耗时一年多、参加者众的社会主义大讨论。这种思潮认为,中国贫穷落后,当务之急应是开发实业,兴办教育;中国不存在无产阶级,不应提倡阶级斗争,而应该走资产阶级的改良之路。这种主张遭到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激进主义的批判。在后者看来,基尔特主义“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因为无论是开发实业还是兴办教育都只有在赶走帝国主义、推翻专制、拥有独立自主权的民主国家中才能实现。
     对于同属激进派的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来说,前者的影响一度远远超过后者。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较早,拥有较长的发展时间和较多的派别,它在各社会阶层中都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尤其是激进青年。作为后起之秀的马克思主义要争取更多的青年,就必须在理论上战胜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主张激进革命,它在反对封建主义和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它反政府、反强权、反专政并主张绝对自由,这显然脱离现实也不符合国情。在当时的中国,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来推翻封建专制、赶走帝国主义,建立无产阶级的强权和政府,从而维护弱者的正义。
     同样赞同激进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不仅与中国文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而且其兼具革命性与科学性于一身的特征也满足了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再加上当时传播者的有效组织,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通过一场场的论战而不断扩大影响、赢得民众,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它已经成长为当时中国最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
     我们承认,“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践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面对救亡图存的现实需求,主张激进革命,兼具革命性与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在中国扎根,并最终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但是,也应该看到,其他的社会主义思潮及其传播者、倡导者、支持者在中国历史上曾发挥过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的主张都抱有一个同样的目的,就是批判现存制度,提出改革方案,而在根本的道路问题上却大相径庭。相比马克思主义,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在众声喧哗中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如果说次要原因可以归结于其传播的组织力量及其理论素养的低下,那么其主要原因则在于它们提供的具体道路和途径无法满足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需要。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originated in Britain of the16th century. At the beginning of20th century, due to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rises of Europe,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flourished and various schools of socialism came into being in Europe.
     And in China, the Opium war opened China's gate to the West, from then, China suffered exploitation of the imperialist and injury of warlordism, to save the nation became the primary duty of Chinese. China urgently needed a guiding theory to lead them to change the fate of China.
     To this aspiration, Chinese sought various schools of socialism through different routes, such as liberalism, socialism and pragmatism, etc. And among all these thoughts, socialism of several schools exerted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oute China took after that which included New Village Communism, guildism, anarchism and Marxism. These four schools of socialism once had a large number of followers and caused ardent debates, but later the former three became silent and almost died out, only Marxism survived the history and became the guiding the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
     What are the reasons behind the different fate of these four schools of socialism? To find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this dissertation tried to trace back to the beginning of these schools in China, to examine their writings, views and debates, in order to find the objective reasons why they failed or succeeded in the history.
     Roughly these four schools of socialism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New Village Communism and guildism belongs to the first category, i.e. the moderate socialism, while the later two belongs to the second, i.e. the revolutionary one
     New Village Communism is a product of utopian socialism, it came to China mainly through Zhou Zuoren. This school aimed to build up a village wherein each does his best and takes what he needs, and following the example, a society could be gradually innovated. So what this school desired was to innovate society peacefully. But without support on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 this desire had no possibility of fulfillment, the revolutionaries at that time pointed out that only bloody revolution could change China, the New Village Communism only was a rosy dream. So the experiment based on this school of socialism only last for a short period and failed. And similarly, the theory itself also became obscure by the end of May4th.
     Guildism, due to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its supporters, that is, Liang Qichao and Zhang Dongsun, once won the belief of a large number of followers. And the famous Guildist Bertrand Russell who visited China at that time and gave lectures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uprising of Guildism in China. And also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Bertrand Russell, Guildism argued that China should put efforts in develop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stead of socialism, this view ignited a most significant debate at the beginning of1920s. The Chinese Guildist denied class struggle and the need for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like the New Village Communism, they tried to reform the nation gradually and peacefully. But without the building of an independent, sovereign and democratic nation, how could the industry and education be developed? So only revolution could reach the aim put up by the Guildism. So the guildism is not wrong in their aim, but wrong in the means they endorsed.
     For Chin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20th century, the primary duty was to save the nation. It could not be fulfilled through moderate route. Only revolution could. And that's why anarchism and Marxism both had more impact than the former two schools.
     Buy why anarchism, which was revolutionary and had more followers at the beginning became obscure and almost deserted later? When we examine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 we find anarchism diverted too far away from reality and practice. It argued against any kind of dictatorship, sovereignty and state, arguing for absolute freedom. These views lead it to failure, for without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the fruit of revolution could not be guarded, the justice for the weak could not be guaranteed. After its debate with Marxism, Anarchism took on a downward development,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
     Marxism argued for violent revolution and proletarian dictatorship, which was very practical and could lead Chinese revolution to the last victory. And in addition, the Marxists were good at disseminating their ideas to the youth and won their support. All these contributed to its uprising after several debates with other schools of socialism.
     We should admit that, a theory must meet the desire of a nation, then it could survive and took roots in that nation. And meanwhile, we also should admit the values of the former three schools of socialism, they had the positive aims, only failed due to the means they chose.
引文
1 徐觉哉.思想史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现实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史若干问题新探[N].社会科学报,2013-05-16.
    1 沈贞伟.新村主义在现代中国的影响及破产原因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5):35-39.
    2 朱金瑞,王少卿.启蒙和救亡的纠缠与五四时期:新村主义的演变[J].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50,(1):71-75.
    3 彭伟伟.李大钊与新村主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2-97.沈骏.关于五四时期新村主义若干问题的探讨[J].社会主义研究,1989,(2):41-45.
    4 张春海,任学岭.新村主义理想对毛泽东晚年思想的影响——新村主义理想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比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5 涂志明.张东荪与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潮[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2):29-33.
    1 胡成.二十世纪初中国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矛盾[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6,(1):82-89.
    2 李奕,基尔特社会主义争论的影响及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42-45.
    江大伟,王茂森.“五四”时期“三次大论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1):70-73.
    3 丁伟志.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J].中共党史研究,1999,(3):23-30.4 周鼎.文化保守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从中心到边缘——“五四,,后期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潮研究[J].社
    会科学研究,2006.(3):146-150.
    1 周宏.无政府主义:无根的社会学说[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5-69.
    2 参阅:(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刘小枫.无政府主义与现代中国社会思想的嬗变[A].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501.
    1 侯建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研究(博士论文,2008);王凤.论蔡和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中的贡献(硕士论文,2008);张艳凤.陈独秀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论文,2012)。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网的硕博论文数据库。
    2 宋连胜,侯建明,丁刚.“社会主义论战”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刊,2008(6):13-16.
    3 邵维正.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成为新思潮主流的[J].中共党史研究,1986,(7):32-36.
    1 见: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
    1 魏源.海国图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65.
    1 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15.
    1 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2 胡先骗.说今日教育之危机[J].学衡,1922,(4).
    3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上篇二、四)[M].海:东方出版社,2006.
    4 周恩来.旅欧通信.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79:(183).
    5 罗罗(即胡愈之).一九一九年与世界大势[J].东方杂志(17卷1号),1919.
    6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上篇五)[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
    1 蔡和森.法国最近的劳动运动[J].少年世界,第1卷第11期,1920年6月13口
    2 坚瓠.国民之精神病[J].东方杂志,18卷第4号.
    3 见:战后之世界病[J].东方杂志,17卷14号.
    4 罗素.中国人到自由之路[J].东方杂志(18卷第13号),1921.
    1 严复译.天演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986.
    2 梁启超.干涉与放任.新民丛报[J].1902,第17号.
    1 转引自:吴雁南.廖仲恺与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J].学术研究,1993(5).
    2 转引自:杨奎松、董士伟.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27.
    3 参考:杨奎松、董士伟.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中国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 日本近代日本思想史研究会.近代日本思想史(第三卷).那庚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
    1 根据法国无政府主义的历史资料显示,法国个人无政府主义(Individualist Anarchism)者Henri Zisly(1872-1945),此人曾于1902年与Georges Butaud 和 Sophie Zaikowska一起,在法国北部靠近比利时的皮卡迪大区(Picardy)建立过实验性的无政府主义村落。
    2 张继.张溥泉先生回忆录[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68.
    3 1885年5月12日—1976年4月9日。
    4 1910年,武者小路实笃与志贺直哉、有岛武郎、有岛生马等人创刊文学杂志‘白桦’。因此被称为白桦派。
    1 武者小路实笃:周作人和我[A].夏亨译,张菊香,张铁荣.周作人研究资料选 [A]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100.
    2 武者小路实笃.周作人译.与支那未知的友人[J].新青年,第7卷第3号:48,1920-2-1.
    1 蔡元培为《与支那未知的友人》所写的附记,见《新青年》第7卷第3号第51、52页,1920-2-1.
    2 周作人访问日本新村的详情见《访日本新村记》,《新潮》,第2卷,第1号,1919年10月。
    3 周作人.访日本新村记[J].新潮,第2卷,第1号,1919年10月.
    1 新人约.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66.
    1 新人约.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66.
    2 《批评》发刊词.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178.
    3 《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12月16日提醒读者说:“‘新村,自近来一件最可注意的事体,本刊有见及此,特于第四、第五两期特出《新村号》,并登载有极有价值的著作,为留心‘文化运动’所不可不看者”。
    4 周作人日记(中)[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115.
    1 湖南教育月刊一卷二期.
    2 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07.
    3 李大钊.青年与农村[A].见: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648.
    4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A].见: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29.
    5 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A].见: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37-238.
    6 1920年“新村”热之际,还出现了“北京共读互助团”,其目的是想帮助北京的青年实行半工半读主义,实现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这一组织更广泛地得到了一拨北大老师的支持,如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周作人也为其募款。可惜工读互助团的路也不好走,那时的北京工厂并不多,半工难以维持半读。
    1 李大钊.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J].星期评论,(31).
    2 恽代英日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652-653.转引自彭明.《五四运动史》:510,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恽代英.未来之梦[A].恽代英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44.
    4 郑振铎.自杀[A].郑振铎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5 郭绍虞:新村研究[J].新潮,第2卷,第1号,1919(10).
    6 郭绍虞.新村运动的我见[J].《批评》第四期《新村号》,1920-12-8.
    1 今属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青年村。
    2 窦克武.王拱璧文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267.
    3 冯巽.三民主义下之地方自治[M].上海:南京书店,1930:356.
    1 见:窦克武.王拱璧文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1 周作人.中国的思想问题[A].周作人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44.
    2 周作人.人的文学[J].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12-15.
    3 周作人.新村的精神[N].民国日报 副刊,1919-11-23.
    4 周作人.新村的理想与实际[J].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4号.
    1 周作人.新村的理想与实际[J].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4号.
    2 罗敦伟.艺术复活与新村[J].批评,1920(5).
    1 邰光典.组织新村商榷书[J].批评,1921(6).
    2 周作人.新村的理想与实际[J].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4号.
    3 周作人.中国的思想问题[A],周作人文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44.
    4 周作人.人的文学[J].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15日.
    1 周作人,日本的新村[J].新青年第6卷第3期,1919-3-15.
    2 周作人.新村的理想与实际[J].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4号.
    3 南星.新人的环境改[J].新人,第1号,1920-4-3.
    4 积石.新人最应该做的事[J].新人,第1号,19204-3.
    1 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A].胡适文集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64-572.
    1 缪金源.新村与新人[J].批评,1921(6).
    2 邰光典.组织新村商榷书[J].批评,1921(6).
    3 同上.
    1 周作人.新村运动的解说[N].晨报副刊,1920-1-24.
    2 周作人.人的文学[J].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12-15.
    3 周作人.新村的理想与实际[J].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4号.
    4 同上.
    1 黄绍谷.新村的讨论[J].批评,1920(5).
    2 郭绍虞.新村运动的我见[J].批评,1920(4).
    1 新村的讨论[J].(“黄绍谷与周作人的讨论”这一部分).批评,1920(5).
    2 罗敦伟复正厂[J].批评,1920(5).
    3 郭绍虞.新村运动的我见[J].批评,1920(4).
    1 缪金源.新村与新人[J].批评,1920(6).
    2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序言[N].晨报副镌,1923-8-1.
    3 周作人.新村的讨论[J].批评,1920(5).
    1 梁启超.驳孙中山演说中关于社会革命论者[N].新民丛报,1905(86).
    1 梁启超.欧游中之一般观察及一般感想[A].欧游心影录(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2.
    1 见:袁刚、孙家祥编.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独秀.三论上海社会[M].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381.
    3 李泽厚.青年毛泽东[J].河北大学学报,1987,(1):36.
    1 张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N].时事新报,1920-11-5.
    2 同上。
    1 李季.社会主义与中国[J].新青年,第8卷第6号,1921-4-1.
    2 李达.张东荪现原形[N].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11-7.
    3 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J].新青年,第9卷第l号,1921-5-1.
    1 邵力子.再评东荪君的“又一教训”[J].觉悟,1920-11-8.
    2 陈独秀.独秀致罗素先生的信[J].载:新青年.1920(8卷4期)。
    3 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A],《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07.
    4 《李大钊文集》(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55.
    5 爱世.人的生活[J].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12.
    6 (陈)望道.评张东荪底“又一教训”[N].民国日报,副刊 觉悟,1920-11-7.
    1 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J].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2号,1921-3-20.
    2 张东荪.现在与将来[J].《改造》第3卷第4号,1920-12-15.
    1 张东荪.改造要全体和谐[J].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5号,1920-3.
    2 同上。
    3 公展.社会主义的误解[J].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2号,1920.3.
    4 公展.社会主义的误解[J].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2号,1920.3.
    1 李季.社会主义与中国[J].新青年,第8卷第6号,1921.4.1.
    2 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新青年.第9卷第1号,1921,5.1.
    3 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新青年.第9卷第3号,1921.7.1.
    1 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新青年.第9卷第3号,1921.7.1.
    1 张东荪.世界共同之一问题[N].时事新报,1919-1-15.
    1 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新青年.第9卷第1号,1921.5.1.
    2 同上。
    3 李泽厚.青年毛泽东[J].河北大学学报,1987,(1).
    1 刘少奇.1948年7月1日在干部会议上的讲话[J].党史研究,1980(5)。
    1 早期常常译作“安那其主义”,“安那其”,音译自古希腊文anarchia,意指“无权力、无秩序的状态”.
    2 William Godwin,1756-1836,英国人,也被称作无政府主义哲学的预言家.
    3 Max Stirner,1806-1856,德国政治思想家,代表作有The Ego and Its Own.
    4 Proudhon, Pierre-Joseph,1809-1865,法国政论家,经济学家,小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创始人之一.
    5 Bakaume,1814-1876.
    6 Kropotnine,1842-1921.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30.
    1 两文分别载《民报》第17号和第26号.
    2 刘师培.在社会主义讲习所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载《新世纪》第22期,1907-11-16.
    3 刘师培.论共产制易行于中国[A].见:汪宇.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274.4 刘师培.论共产制易行于中国[A].见汪宇: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277.
    5 公权.社会主义讲习所第一次开会纪事[A].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1.
    6 参见:《礼运》大同释义[J].新世纪(第38期),1908-3-14:2.
    1 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979:502.
    2 刘师培及其妻何震,于1907年6月10日创办《天义》报(半月刊),1908年停刊,改出《衡报》,出了11期,被日本政府禁止.
    1 刘师培.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李妙根编.刘师培论学论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382.
    2 刘师培.废兵废财论[A].李妙根编.刘师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121.
    3 刘师培.人类均力说[J].天义报.1907,(3).
    4 刘师培.悲佃篇[N].民报,1907(15).
    1 张继.无政府主义[M].1903.此书由张继根据日文的无政府主义资料译编,前由燕客写的序言.1906年古今图书公司作为《荡虏丛书》的第三种再版,1916年民声社重印.
    1 即吴稚晖.
    2 新世纪之革命[N].新世纪,1907(1).
    3 普列汉诺夫.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M].上海:三联书店,1980:139.
    1 今中山县.
    2 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原载《民声》第5号,1914年4月11日.收录于:师复文存[M].广州:革新书局1928:13-20.
    3 师复死后,由林君复,梁冰弦等人先后主持,1916年11月,出至第29期停刊.1921年又在广州复刊,由梁冰弦,区声白等主持,出至第34期,再次停刊.
    1 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原载《民声》第5号,1914年4月11日.收录于:师复文存.广州:革新书局1928:13-20.
    2 刘师复.无政府浅说[J].晦鸣录.1913.8.20.
    1 刘师复.无政府共产党之目的与手段[A].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314.
    2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3.
    3 刘师复.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宣言.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34.
    4 刘师复.无政府共产党之目的与手段[A].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314.
    1 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N],原载《民声》第5号,1914-4-11.录自《师复文存》,广州:革新书局,1928:13-20.
    2 刘师复.致吴稚晖书[A].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60.
    3 见:师复文存.广州:革新书局,1927:138,170.
    1 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N],原载《民声》第5号,1914-4-11.录自《师复文存》,广州:革新书局,1927:13-20.
    2 王奋强.刘师复:坚强战士无畏行者[N].深圳特区报,2011-10-15.
    3 景定成(1882-1959,字梅九)的序言见:师复文存.广州:革新书局,1927.
    1 黄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J].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2 易家钺.我们反对“布尔札维克”[J].奋斗(第2号),1920年2月.
    1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3.
    2 公权.续社会主义讲习会第一次开会纪事[A].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23-24.
    3 易家钺.我们反对“布尔札维克,,[N].奋斗(第二号),1920-2-24.
    4 A·F.为什么反对布尔雪维克[N].奋斗第8-9号,1920-4-30.
    1 黄凌霜.克鲁泡特金的社会学说与未来[N].学汇(国风日报副刊).1923-2.
    2 安.劳动劳动[N].互助月刊第一期.1923-3-15
    3 区声白再答陈独秀书[J].新青年(第9卷第4号).1921-8-1.转引自: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412.
    4 施存统.我们要怎样干革命[J].共产党(第五号),1921-6.
    5 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第8卷第1号,收录于: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54.
    1 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第8卷第1号,收录于: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54.
    2 同上。
    3 同上。
    4 新青年社.民国丛书:社会主义讨论集[C].上海:上海书店,1922.
    5 同上。
    6 郑贤宗.致陈独秀.无政府主义资料选[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560.
    1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4.
    2 A·A.革命的目的与手段[N].奋斗第4号,1920-3-20.
    3 三泊.俄国共产主义失败之原因及其补救的方法[J].工余(九月号).1922-12.
    1 伍豪.俄国革命是失败了么?——质工余社三泊君[J].少年(第六号).1922-12.
    2 易家钺.我们反对“布尔札维克,,[J].《奋斗》第2号,1920-2-24.
    3 区声白.答陈独秀的疑问.学灯.1922-10-14.
    4 同上.
    1 区声白.答陈独秀的疑问.学灯,1922-10-14.
    2 安.劳动运动.互助月刊,1923-3-15.
    3 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J].新青年第9卷,第4期.
    4 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给毛泽东信,见: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3)[C].新民学会,1920.
    1 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723-724.
    2 李达.社会革命底商榷[N].共产党,1920-12-7.
    3 同上.
    1 告非难无政府主义者[J],民声,1921(30):3-15.
    2 师复.论社会党(A).见:葛懋春,蒋俊,李兴芝.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4:299.
    3 师复启事[J].晦鸣录,1913(2).
    4 菊化.我们为什么要革命[N].学汇,1922-11.
    5 师复.论社会党(A).见:葛懋春,蒋俊,李兴芝.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4:299.
    6 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宣言书[J].民声,1914(17).
    1 三泊.俄国共产主义失败之原因及其补救的方法.工余.1922.9.
    2 伍豪.俄国革命是失败了么?——质工余社三泊君[J].少年杂志第六号,1922.
    3 A·F.为甚么反对布尔雪维克[N].奋斗(第8.9号),1920-4-30.
    1 同上.
    2 A·F,为甚么反对布尔雪维克[N].奋斗,1920(8/9).
    1 安.劳动运动.互助月刊,1923(1).
    2 区声白.讨论无政府主义.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402.
    3 区声白.讨论无政府主义.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404.
    1 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1993:312.
    1 斯诺.西行漫记[M].1979:128.
    2 施存统.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J].共产党,1921年6月7日第5号.
    3 李达.无政府主义之解剖[A].李达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 区声白.答陈独秀(A).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444-445.
    2 黄凌霜.凌霜致某君函[J].春雷,1949年第1卷第1期.
    3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A).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43.
    4 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89.
    1 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J].《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5.
    1 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J].《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5.
    2 李达.无政府主义之解剖[A].李达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56.
    3 毛泽东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4.
    4 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二号)[A].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59.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18:448.
    6 伍豪.欧洲的赤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6-27.
    7 瞿秋白.饿乡纪程[A].见:瞿秋白.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0-21.
    1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A].见: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93-94.
    2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A].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7:93-94.
    1 (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 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A].见: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7):91.
    1 蔡元培.蔡元培文集(3)[M].北京:线装书局,2009:434-437.
    1 广学会1887年在上海成立,前身是1884年成立的同文书会。1949年该会中的外国人撤离中国。1956年与其他基督教出版单位合并,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
    2 后来在《共产党宣言》的中文全文版中,陈望道将这段话译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3 Benjamin Kidd,1858-1916。
    3 《大同学》,刊载于《万国公报》第121卷(1899年2月)。此文共十章,前四章在《万国公报》看出,同年5月全文单行出版,印数达2000册。
    5 “泰西”旧时泛指西方国家,一般指欧美各国。
    1 李季(1892-1967),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15名成员之一。1915年,李季进入北大英文科学习,深受辜鸿铭器重,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季深受影响,开始钻研社会学,这阶段,李季遭遇了社会主义思潮。他首先从历史下手,为了弄清楚风行国际的社会主义思潮之来龙去脉,开始着手翻译克卡朴的《社会主义史》,出版之后就广受好评。
    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8-379.
    3 林乐知,字荣章,英文名Young John Allen,生于美国乔治亚州,基督教美国监理会传教士。咸丰十年(1860年),偕夫人来上海传教。同治三年(1864年)3月经冯桂芬介绍,担任上海广方言馆首任英文教习,聘期6个月。期满后参加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工作,后又再次受聘担任英文教习,直到光绪七年(1881年)。期间,他上午教书,下午译书,16年中译述了《欧罗巴史》、《万国史》、《格致启蒙化学》、《格致启蒙天文》、《列国陆国制》等10余本有关外国历史、地理及自然科学的著作。林长期担任《中国教会新报》以及后期更名为《万国公报》的主编,中日甲午战争前后,他宣传中国变法维新。主要编著有《中东战纪本末》与《文学兴国策》。1907年在上海去世。
    4 又名《教会新闻》,英文原名为Church News。
    5 万国公报介绍,华文报刊文献数据库,2012-12-26。
    1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上海:三联书店,1983:35.
    2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上海:三联书店,1983:37.
    1 黄见德.西方哲学东渐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7.
    2 有贺长雄.(1860年11月13日-1921年5月17日,即日本万延元年-大正10年),字帚川;法学博士、文学博士;是当时世界一流的国际法专家,在中国清末留学日本热潮中,他是很多中国青年的老师。1913年3月起出任中华民国政府法律顾问,经历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四任大总统,1919年辞职。
    3 王继平.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19:238.
    4 高一涵.回忆李大钊同志.五四运动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6.
    5 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0.
    1 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J].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12-1.
    2 李达.什么叫社会主义[N].民国日报副刊,1919-6-18.
    3 李达.社会主义的目的[N].民国日报副刊,1919-6-19.
    1 《天义报》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卷四册合刊(春季增刊)。
    2 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427.
    1 刘师培.欧洲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异同考(N).天义报.1907(6).
    2 朱执信.德意志社会主义革命家小传(N).民报(第2号).1905-11-26.
    3 戴季陶.马克思资本论解说(N).团结报.1990-8-11.
    1 参考:M.列文.创始人的一代[M].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93.
    2 1922年9月起任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主编,组织发表并亲自撰写大量文章,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纲领、主张等,揭露和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为维护、推动国共合作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大量工作。
    3 赵世炎从法国回国后,应李大钊的要求担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并主办北方区委的《政治生活》,亲自撰写文章,分析时局,指导党的工作,该期刊曾广受好评。
    4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郑超麟随新中央秘密回到上海,担任新党报《布尔什维克》的主编。
    1 周恩来旅日日记[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1997:56.
    2 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463.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268.
    1 均见: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 湖南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湖南历史资料(1)[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157.
    1 《湖南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湖南历史资料(1)[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162.
    2 即陈独秀。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36.
    4 毛泽东.“七大”工作方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
    1 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与无血的社会革命[N].晨报,1919-2-7.
    2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J].湘江评论,1919,(4):5-7.
    1 刘勇强.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党史博览,2012,(7):23-26.
    1 李大钊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4.
    1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88.
    2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91.
    3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79.
    4 同上。
    5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86.
    6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86.
    1 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A].李大钊文集(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84.
    2 程伟礼.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3):10-13.
    3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8.
    4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9.
    1 李大钊.社会主义之实业.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2。
    2 同上。
    3 李大钊.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A].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80.
    4 李大钊.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A].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47.
    5 李大钊.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A].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63.
    1 李大钊.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A].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8.
    2 李大钊.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A].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89.
    3 李大钊.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A].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80.
    1 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J].独立评论.1953,(153)。
    2 胡适口述自传[M].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195.
    3 胡适.我的歧路.原载《努力》周报第7期,1922年6月18日出版;后收入《胡适文存二集》,引文见上海亚东图书馆1929年3月版,卷三,第96页。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重排本经作者删改,本篇被删去。
    4 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645-646.
    5 蓝公武(1887-1957),字志先,吴江人。中国近代政治人物、翻译家,文章当时署名为“知非先生”。
    1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J].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28.
    1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88.
    2 同上。
    1 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81.
    2 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373.
    1 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90.
    2 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J].每周评论,1919(18).
    3 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515.
    4 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J].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12.
    1 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第8卷第1号,收录于: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54.
    2 同上。
    1 陈独秀.马克思学说[J].新青年.1922年第9卷第6期。
    2 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178.
    1 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第8卷第1号,收录于: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54.
    2 同上。
    3 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A].陈独秀文章选编(中).上海:三联书店,1994:85-98.
    4 同上。
    1 陈独秀.孙中山三民主义中之民族主义是不是国家主义?[A]陈独秀文章选编(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12.
    1 陈独秀.孙中山三民主义中之民族主义是不是国家主义?[A]陈独秀文章选编(下)[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13.
    2 陈独秀.给戴季陶的一封信[A].陈独秀文章选编(下)[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86-89.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136.
    2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上海:三联书店,1979:130.
    3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上海:三联书店,1979:132-133.
    4 瞿秋白.多余的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3.
    1 瞿秋白.多余的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3.
    2 瞿秋白.读《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A].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85。
    3 瞿秋白.革新的时机到了.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8.
    4 瞿秋白.劳动底福音.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5.
    5 瞿秋白.读<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83.
    6 瞿秋白.多余的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12.
    7 翟秋白.多余的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13.
    1 瞿秋白.多余的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4.
    2 马良(1875-1974),字子贞,河北清苑人,回族,民国时期军阀,亲日派汉奸,曾两次担任山东军政重要职务,推行反动的对内对外政策,对山东造成极大祸害,最后以汉奸罪名病死在济南狱中。
    3 现在常译为克鲁泡特金。
    4 瞿秋白.饿乡纪事[A].瞿秋白诗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4.
    5 瞿秋白.饿乡纪事[A].瞿秋白诗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
    1 瞿秋白.饿乡纪事[A].瞿秋白诗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8.
    2 同上。
    3 同上。
    4 瞿秋白.赤都心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61-162.
    1 瞿秋白.最低问题[A].瞿秋白文集(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198.
    2 即辩证唯物主义。
    1 后易名为《新哲学——唯物论》。
    2 瞿秋白:赤都心史[A].瞿秋白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22:187.
    3 瞿秋白.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J].我们的生活.1926,(4).
    1 王占阳.新民主主义与新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4:12.
    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1979:10.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40.
    2 陈独秀.新青年宣言[J].新青年第八卷第1号,1920.9.1.
    1 李大钊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4.
    2 参见:黄凯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变迁、内化、共生[J].社会科学,2011(7).
    3 参见: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二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1册)[M].1979:512-514.
    4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152.
    1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153.
    2 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A].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143-208.
    1 李大钊.青年与农村[N].晨报,1919.2.20-23.
    2 瞿秋白.多余的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3.
    3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4.
    4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5.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6.
    6 姚守中,马光仁,耿易.瞿秋白年谱长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63-64.
    7 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和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2.
    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
    2 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和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2.
    3 参阅: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158;朱学勤.毛泽东和他的民粹主义倾向[J].书林,1988(9);胡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J].中共党史研究.1998(6).
    4 萧延中.美国学者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读后[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4).
    1 胡秋原.一百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纲[M].台北:台北学术出版社,1983:43.
    2 王造时.中国社会原来如此[A].新月3卷5、6期合刊[C].1930年8月:25-30.
    3 胡秋原.一百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纲[M].台北:台北学术出版社,1983:127.
    4 摇予.现代政治思想与中国政治[N].天津《大公报》(10),1932-3-28.
    1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A].列宁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5-576.
    2 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 李大钊.新纪元[J].每周评论(第3号),1919-1-5.
    2 中国革命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4.
    3 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 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5-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1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0-1471.
    2 原文用的就是“急进”,而非按照常理该用的“激进”。
    3 张国焘.我的回忆(1)[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49.
    1 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325-326.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6(2)[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65-166,176.
    1 上海革命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史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37.
    1 张国焘.长辛店工人发起劳动补习学校[J].劳动界,1920,(15).
    1 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A].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 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
    1 牛婷婷整理.李泽厚、童世骏对话录.哲学分析,2012(1).
    2 礼记[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102.
    3 墨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95.
    1 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90.
    2 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471-
    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8.
    1 恩格斯.论权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4-227.
    2 英文原文为:There is as little Marxism in this as there would be if we were to say:We are opposed to violence!" 见:Lenin. The "Disarmament" Slogan in Collected Works (Vol.23),1964: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4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编著.毛泽东生活档案:上卷[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9:89.
    1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75
    2 胡秋原.一百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纲[M].台北:台北学术出版社,1983:127.
    3 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色号,1991:1468-1482.
    1 周作人.新村的理想与实际[J].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4号.
    2 积石.新人最应该做的事[J].新人,第1号,1920-4-3.
    3 黄绍谷.新村的讨论[J].批评,1920(5).
    4 王璩常.严几道年谱[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6.
    5 毛泽东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4.
    6 李达.无政府主义之解剖[A].李达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56.
    7 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务报告(第二号)[A].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59.
    [1]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J].每周评论(30期),1919-07-20.
    [2]高华.对五四激进主义的再思考[J].同舟共进,2009(5).
    [3]陈汉楚.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社会科学》1982年第8期
    [4]程伟礼.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3):10-13.
    [5]武者小路实笃.周作人译.与支那未知的友人[J].新青年,第7卷第3号:48,1920-2-1.
    [6]罗敦伟.艺术复活与新村[J].批评,1920(5).
    [7]邰光典.组织新村商榷书[J].批评,1921(6).
    [8]周作人.访日本新村记[J].新潮,第2卷,第1号,1919年10月.
    [9]周作人.新村的精神[N].民国日报副刊,1919-11-23.
    [10]周作人.人的文学[J].新青年, 第5卷第6号.1918年12月15日.
    [11]周作人.日本的新村[J].新青年第6卷第3期,1919-3-15.
    [12]周作人.新村的理想与实际[J].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14号.
    [13]周作人.《自己的园地》序言[N].晨报副镌,1923-8-1.
    [14]周作人.新村的讨论[J].《批评》.1920(5).
    [15]周作人.新村运动的解说[N].晨报副刊,1920-1-24.
    [16]南星.新人的环境改[J].新人,第1号,1920-4-3.
    [17]积石.新人最应该做的事[J].新人,第1号,1920-4-3.
    [18]缪金源.新村与新人[J].批评,1921(6).
    [19]邰光典.组织新村商榷书[J].批评,1921(6).
    [20]郭绍虞.新村运动的我见[J].批评,1920(4).
    [21]缪金源.新村与新人[J].批评,1920(6).
    [22]梁启超.驳孙中山演说中关于社会革命论者[N].新民丛报,1905(86).
    [23]张东荪.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N].时事新报,1920-11-5.
    [24]张东荪.现在与将来[J].《改造》第3卷第4号,1920-12-15.
    [25]张东荪.改造要全体和谐[J].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5号,1920-3.
    [26]张东荪.世界共同之一问题[N].时事新报,1919-1-15.
    [27]邵力子.再评东荪君的“又一教训”[J].觉悟,1920-11-8.
    [28]陈独秀:《独秀致罗素先生的信》,载《新青年》1920年8卷4期。
    [29]爱世.人的生活[J].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12.
    [30]陈望道.评张东荪底“又一教训”[N].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11-7.
    [31]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J].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2号,1921-3-20.
    [32]公展.社会主义的误解[J].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2号,1920.3.
    [33]李季.社会主义与中国[J].新青年,第8卷第6号,1921-4-1.
    [34]李达.张东荪现原形[N].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11-7.
    [35]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J].新青年,第9卷第1号,1921.5.1.
    [36]李达.什么叫社会主义[N].民国日报副刊,1919-6-18.
    [37]李达.社会主义的目的[N].民国日报副刊,1919-6-19.
    [38]李泽厚.青年毛泽东[J].河北大学学报,1987,(1).
    [39]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J].每周评论 (35期),1919-98-07.
    [40]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J].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12-1.
    [41]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与无血的社会革命[N].晨报,1919-2-7.
    [42]李大钊.青年与农村[N].晨报,1919-2-20-23.
    [43]李大钊.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J].星期评论,(31).
    [44]刘少奇.1948年7月1日在干部会议上的讲话[J].党史研究,1980(5).
    [45]刘师培.在社会主义讲习所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载《新世纪》第22期,1907-11-16.
    [46]刘师培.欧洲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异同考[N].天义报,1907(6).
    [47]刘师培.人类均力说[N].天义报第三期,1907-7-10.
    [48]刘师培.悲佃篇[N].民报第15号,1907-7-5.
    [49]刘勇强.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党史博览,2012,(7):23-26.
    [50]刘师复.无政府浅说[J].晦鸣录.1913.8.20.
    [51]黄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J].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52]易家钺.我们反对“布尔札维克”[J].奋斗第2号,1920-2-23.
    [53]A·F.为什么反对布尔雪维克[J].奋斗第8·9号,1920-4-30.
    [54]黄凌霜.克鲁泡特金的社会学说与未来[N].学汇(国风日报副刊).1923-2.
    [55]安.劳动劳动[N].互助月刊第一期.1923-3-15.
    [56]A·A.革命的目的与手段[N].奋斗第4号,1920-3-20.
    [57]三泊.俄国共产主义失败之原因及其补救的方法[J].工余(九月号).1922-12.
    [58]伍豪.俄国革命是失败了么?——质工余社三泊君[J].少年(第六号).1922-12.
    [59]易家钺.我们反对“布尔札维克”[J].《奋斗》第2号,1920-2-24.
    [60]区声白.答陈独秀的疑问.学灯.1922-10-14.
    [61]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J].新青年第9卷,第4期.
    [62]李达.社会革命底商榷[N].共产党.1920-12-7.
    [63]菊化.我们为什么要革命[N].学汇,1922-11.
    [64]三泊.《俄国共产主义失败之原因及其补救的方法》[J].《工余》1922.9.
    [65]伍豪.俄国革命是失败了么?——质工余社三泊君[J].少年杂志第六号,1922.
    [66]A·F.为甚么反对布尔雪维克[N].奋斗第8.9号,1920-4-30
    [67]A·F.为甚么反对布尔雪维克[N].奋斗,1920(8/9).
    [68]施存统.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J].共产党,1921年6月7日第5号.
    [69]黄凌霜.凌霜致某君函[J].春雷,1949年第1卷第1期.
    [70]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J].《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5.
    [71]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J].《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5.
    [72]朱执信.德意志社会主义革命家小传[N].民报(第2号),1905-11-26.
    [73]戴季陶.马克思资本论解说[N].团结报,1990-8-11.
    [74]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J].湘江评论,1919,(4):5-7.
    [75]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J].独立评论,1953,(153)。
    [76]瞿秋白.国民革命中之农民问题[J].我们的生活.1926,(4).
    [77]黄凯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变迁、内化、共生[J].社会科学,2011(7).
    [78]朱学勤.毛泽东和他的民粹主义倾向[J].书林,1988(9);胡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J].中共党史研究.1998(6).
    [79]牛婷婷整理.李泽厚、童世骏对话录[J].哲学分析.2012(1).
    [80]陈独秀.谈政治[J].新青年(第八卷第1号).1920.9.1.
    [81]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J].每周评论,1919(18).
    [82]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J].新青年(第7卷第1号),1919-12.
    [83]陈独秀.马克思学说[J].新青年.1922年第9卷第6期.
    [84]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J].新青年.第9卷第3号,1921.7.1.
    [85]陈独秀.新青年宣言[J].新青年第八卷第1号,1920.9.1.
    [86]张国焘.长辛店工人发起劳动补习学校[J].劳动界.1920,(15).
    [87]萧延中.美国学者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读后[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4).
    [1]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A].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2]蔡和森.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A].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A].蔡和森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陈独秀.三论上海社会[M].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6]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7]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8]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10]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研究通览[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11]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12]朱学勤.五四以来的两个精神病灶[A].见:丁守和、殷叙弃.从五四运动启蒙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13]蔡韦,张静如等.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反对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1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5]詹姆士.实用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6]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7]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卷)[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1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陈端志.五四运动之史的评价[M].生活书店,1936.
    [20]胡秋原.一百三十年来中国思想史纲[M],台北学术出版社,1983.
    [21]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2,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2]胡适.胡适留学日记[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23]魏源.海国图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
    [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5]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6]米歇尔·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东方出版社,1986.
    [27]周恩来.旅欧通信.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79.
    [28]严复译.天演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1.
    [29]杨奎松、董士伟著《海市蜃楼与大漠绿洲——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0]张继.张溥泉先生回忆录[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31]夏亨译,张菊香,张铁荣.周作人研究资料选(上)[A].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32]张允侯等编.五四时期的社团(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33]周作人日记(中)[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34]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35]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6]恽代英.恽代英日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37]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8]恽代英.未来之梦[A].恽代英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9]郑振铎.自杀[A].郑振铎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40]窦克武.王拱璧文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41]冯巽.三民主义下之地方自治.[M].上海:南京书店,1930.
    [42]窦克武.王拱璧文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
    [43]周作人.中国的思想问题[A].周作人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4]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A].胡适文集2[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5]梁启超.欧游心影录[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
    [46]参见:袁刚、孙家祥编.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8]刘师培.论共产制易行于中国[A].见:汪宇.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49]公权.社会主义讲习所第一次开会纪事[A].见: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50]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979.
    [51]李妙根编.刘师培论学论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52]李妙根编.刘师培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53]张继.无政府主义[M].1916年民声社.
    [54]普列汉诺夫.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M].上海:三联书店,1980.
    [55]师复.师复文存[M].广州:革新书局,1928.
    [56]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57]高军.无政府主义在中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58]民国丛书:社会主义讨论集[C].上海:上海书店,1922.
    [59]毛泽东.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C].新民学会,1920.
    [60]蔡尚思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61]葛懋春,蒋俊,李兴芝.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84.
    [62]斯大林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63]李达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4]毛泽东年谱(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5]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18.
    [67]伍豪.欧洲的赤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运动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68]瞿秋白.饿乡纪程[A].见:瞿秋白.瞿秋白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9]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A].见: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70](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1]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72]蔡元培.蔡元培文集(3)[M].北京:线装书局,2009.
    [7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4](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上海:三联书店,1983.
    [75]黄见德.西方哲学东渐史(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6]王继平.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77]高一涵.回忆李大钊同志.五四运动回忆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8]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
    [79]周恩来.周恩来旅日日记[M].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社,1997.
    [80]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早期文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81]湖南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湖南历史资料(1)[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
    [8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83]毛泽东.“七大”工作方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84]李大钊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5]胡适口述自传[M].台北: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
    [86]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87]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1)[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8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89]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上海:三联书店,1979.
    [90]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1]瞿秋白.多余的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料室编印(内部发行),1973.
    [92]瞿秋白.饿乡纪事[A].瞿秋白诗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93]瞿秋白.赤都心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95]王占阳.新民主主义与新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4.
    [9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1979.
    [97]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8]李大钊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9]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1册)[M].1979.
    [100]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01]姚守中,马光仁,耿易.瞿秋白年谱长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102]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主义和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4]王造时.中国社会原来如此[A].新月3卷5、6期合刊[C].1930.
    [105]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A].列宁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6]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7]李大钊.新纪元[J].每周评论(第3号),1919.
    [108]中国革命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0]张国焘.我的回忆(1)[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111]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3.
    [112]李新,陈铁健.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1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6(2).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114]上海革命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史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115]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6]礼记[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117]墨子[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118]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19]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20]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21]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编著.毛泽东生活档案:上卷[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9.
    [1]Bernal, M. "The Triumph of Anarchism over Marxism," China in Revolution. Ed M.C Wrigh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1.
    [2]Zarrow, Peter:He Zhen and Anarcho-Feminism in China, i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47, No.4, Nov.1988.
    [3]Chu Ho Chung, "The Record of European T'ung Meng Hui, in Lo Chia-lun." (Documents of the Red Revolution), vol II Taipei 1953.
    [4]Chtu, Min-I "Looking to the Past" Hsin Shin-chi no 24, Nov.30 1907.
    [5]Zarrow, Peter:Anarchism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 cop.1990.-XI,343 p; 24 cm.-Studies of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6]Shifu, "Goals and Methods of the Anarchist-Communist Party," Anarchism: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Libertarian Ideas-Volume One:From Anarchy to Anarchism (300CE-1939), ed. Robert Graham).
    [7]Dirlik, Arif.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A, CA.1991.
    [8]Scalapino, R. and Yu, GT. (1961).The Chinese Anarchist Movement Berkeley: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9]Gasster, Michael: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the birth of modern Chinese Radicalism (1969).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0]Krebs, Edward S. Shifu, Soul of Chinese Anarchism. Lanham, MD: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98.
    [11]Michel Beaud. A History of Capitalism,1500-1980.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1.
    [12]Scalapino, R. and Yu. GT. The Chinese Anarchist Move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CA 1969.
    [13]Jerome B. Grieder, HuShih and the Chinese Renaissance:Liberal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17-1937,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14]John Dewey, "New Culture in China, "Asia, Vol.21, No.7, July1921.
    [15]Lucien Bianca,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15-49,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16]Levine, Marilyn. The Found Generation. 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3.
    [17]Meisner, Maurice.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18]Nakamura Tetsuo. The Influence of Kemuyama Sentaro's Modern Anarchism 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Eto, Shinkichi und Schiffrin, Harold Z. (Hg.) (a):The 1911 Revolution in China-Interpretive Essays (1984). 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19]Stuart Schram. The Thought of Mao Tse-tung.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Benjuamin I.Schwartz.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