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中日贸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各地的分割孤立状态,加强了世界范围的联系,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条件。17世纪前后,随着各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在东亚地区,中日私人海外贸易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国际贸易。从经济上说,双方丝铜贸易数额巨大,而且日本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上说,明朝自与日本断绝朝贡关系后,双方就一直未能建立起官方往来,而入清之后,日本也一直游离于清朝的朝贡体系之外。这样,双方的私人贸易就成为中日保持交往的惟一通道,其意义已经超越了贸易本身。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可以发现此时统一的世界贸易市场已经形成,而中日贸易则是世界海上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欧洲——东南亚——东亚贸易的重要环节,但其重要性却被学术界长期忽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考察明清之际的世界海外贸易格局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以17世纪的百年为主,为了叙述的连续性,在研究中向上追溯至16世纪中叶,向下会延伸到18世纪初。史学界关于这一时期中日贸易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也存在不足,有些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的说明,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与整合性研究。第一,本文力图动态地呈现出广东、福建、江浙等地区对日贸易的兴衰消长,并综合各种因素对这种变动的原因做深入分析。第二,除了中日两国商人的直接贸易以外,还存在着由他国商人进行的转运贸易。本文将对多条间接贸易渠道进行深入探讨,力图使中日贸易的面貌更加完整、清晰。第三,以往的研究都很注意明清政府的政策对中日民间贸易的影响,但对日本方面的贸易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动注意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探讨。第四,关于清初特别是顺治十二年之前的对日海外贸易政策,史学界还存在争论。另外,关于顺治九年回国的苏州商船究竟于何时赴日以及在日本如何开展贸易,学术界现有的结论也值得商榷,有进一步论证的必要。总之,本文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力求对明清之际的中日贸易进行新的探讨,从背景、双边政策、贸易渠道、区域以及贸易的商品、影响等方面阐释明清之际两国贸易的发展演变。
     第一部分介绍明代中日走私贸易兴起的背景。首先,明中期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日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为两国间的海上往来提供了技术条件的支持。最后,在明朝中期,官方的朝贡贸易走向衰落,而中日之间的朝贡贸易更是彻底断绝,双方有巨大的贸易需求,但却缺少一条正常的贸易渠道。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殖民者东来,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活动,加速了当地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这一切构成了中日私人贸易兴起的背景。
     第二、三部分主要介绍这一时期明清政府及日本幕府所采取的双边贸易政策。在明朝后期,由于嘉靖倭患和万历朝鲜之役的负面影响,明政府一直对日本实行严防政策,禁止两国间的贸易往来。而清朝统治者对日态度则有较大转变,顺治帝时允许两国间的执照贸易,特别是康熙开海后,双方的民间贸易往来完全放开,随之迎来贸易高潮。从整体上看,明清政府的对日贸易政策是由消极转向积极的,而日本幕府则恰好相反。江户幕府初期,日本实行自由的海外贸易政策,鼓励华商赴日贸易,但不久就开始向锁国体制下的贸易统制政策转变。康熙开海之后,幕府因为担心贵金属的过量外流而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限制对华贸易。从“贞享令”到“长崎贸易改正令”再到“正德新令”,贸易额和进港船数一减再减,中日贸易也开始由盛转衰。
     第四部分主要考察广东、福建、江浙等东南沿海省份的区域性对日贸易。明朝中后期,广东地区的对日贸易获得较早的发展,这得益于一些政策上的优势。正德时期,抽分政策首先在广州实行,私人海外贸易得到宽松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葡萄牙人盘踞澳门,澳门成为广州的外港,澳门——长崎贸易带动了广东地区对日贸易的发展。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福建地区的对日贸易特别活跃,超过了广东和江浙,这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首先,明后期隆庆开禁的地点就在福建漳州月港,虽然“严禁贩倭奴”,但海商还是想尽办法通过月港赴日贸易;另外,在明末清初特殊的政治环境下,郑氏海商集团以福建为基地,垄断了东南沿海的对日贸易。这些因素都为福建对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康熙开海之后,中日民间贸易获得了合法性,江浙地区凭借其地理、经济优势,再加上清政府的政策支持,很快超越福建,成为中日贸易的中心。也就是说,明清之际中国对日贸易的重心由南而北逐渐发生转移,从广东到福建再到江浙地区。
     第五部分主要考察中日之间的间接贸易渠道。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分别以广东澳门、台湾大员(今台南安平)为基地,经营中日间的转运贸易。此外,日本的对马藩和萨摩藩还分别与朝鲜、琉球保持贸易关系。虽然这两藩并不是国家所属的港口,但这种贸易形式对日本经济而言实具有重要意义,是当时日本输入中国商品的辅助渠道。最后,中国商人主宰的东南亚——长崎贸易也占有不少的贸易份额。可见,在这一时期的中日贸易中,葡萄牙、荷兰、朝鲜、琉球、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纷纷卷入,中日贸易并不仅仅局限于东亚地区,它已经成为连接欧洲——东南亚——东亚贸易的重要环节,是世界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部分对中日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进行分析。中国输往日本的货物主要是生丝、丝织品、砂糖、瓷器、书籍等,变动不大。日本在明末主要以白银为支付手段,进入清朝后,逐渐加大铜的输出量,并因此而掌握了中日贸易的主导权。这一时期,铜的贸易情况成为清政府对日贸易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减少对日本铜的依赖,清政府大力发展滇铜以取代洋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七部分主要阐述中日贸易的影响。首先,中日贸易促进了中国国内手工业、商业性农业以及商业的发展。特别要说明的是,它促进了中国商业交通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市场的一体化,并成为江南早期工业化的推动力之一。其次,日本白银的大量内流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朝银本位制的确立、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一条鞭法的改革都与白银内流有密切的关系,它成为处于变革当中的明朝社会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清朝前期从日本进口了大量的铜,这对于稳定币制、活跃经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再次,中日的贸易往来不仅满足了双方的物资需求,而且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特别是明末大量僧侣赴日以及清初大量书籍东传到日本,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文化事业的发展。
In the period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was very important in the East Asia. In the field of economy, the the Sino-Japanese trade volume was very huge, moreover, the great quantity of silver pouring into China from Japan also ha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the field of politics, the Ming government and Japanese government failed to rebuild the official contacts since the end of the tribute trade and Japan continued to dissociate itself from the tribute trade system in the Qing dynasty. Therefore, the private overseas trade was the only channel to keep the bilateral relations which was of great political significance. With a wider vision, we could find that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ld overseas trade system, however, its significance was ignor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a long time. In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of this period, Portugal、Holland and Southeast Asia were also involved, undertaking the transshipment trade or serving as the Middletown. Therefore, the Sino-Japanese trade was not only limited in the East Asia, but was the important link to connect the Europe -Southeast Asia -East Asia trade circle. Deep research of this subject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on the study of the world overseas trade patterns.
     In the historiography circle, scholars have been probing into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and have achieved some meaningful accomplishments,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s some shortages. Firstly, a systemic and integrated explanation on different regions'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trade has not been given. This text tries to describe the general trade appearance dynamically and give a detailed analysis with various factors taken into account. Secondly, there were some indirect channels besides the direct trade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merchants. These indirect channels need further research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y of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more complete. Thirdly, the former stud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licies of Chinese government without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Japanese policies an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hanges which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inally, there is some dispute about the overseas trade policy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Shunzhi period which needs further textual research.
     This thesis tries to do some integrated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ackground, bilateral trade policies, the indirect channels, goods and regions as well as impact of the trade, to illuminat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Sino-Japanese trade in the period of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It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of the main text plu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otaling about two hundred thousand words.
     Chapter one gives 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First of al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odity economy provided a foundation for the private trade. Secondly, the advancement of the technology of the navigation and shipbuilding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overseas trade. Finally, in the middle of Ming dynasty , the tribute trade declined and the Sino-Japanese tribute trade even broken off. So there was huge trade demand but without a legal trade channel. In this case, the western colonists entered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private overseas trade. All these aspects above constituted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Chapter two and three mainly introduced the bilateral trade policies carried out by the governments of two side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Japanese pirates" in the Jiajing period and the Korean War in the Wanli period, the Ming government forbidden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owever, the attitude of the Oing dynasty rulers changed greatly. The concession trade with Japan was allowed in the Shunzhi period, and the trade even became totally free after the sea forbidding policy was abolished by the Emperor Kangxi. On the whole, the government's trade policy towards Japan changed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 which was contrary to the Japanese government's policy. In the early Edo Period of Japan, the government carried out free trade policy to encourage the Chinese merchants to trade with Japanese, but this kind of policy transformed into Closed-door Policy soon. After the sea forbidding policy was abolished by the Emperor Kangxi,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enacted a series of laws to restrict the trade with China in order to avoid the excess outflow of the Japanese silver and copper.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trade volume decreased and the Sino-Japanese trade went from prosperity to decline.
     Chapter four is mainly focus on the major regions of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Guangdong provinc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ad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During the alternation from Ming to Qing, the Sino-Japanese private trade in Fujian province was very flourishing.After the free policy was carried out by the Emperor Kangxi, the overseas trade in Zhejiang and Jiangsu areas was the most prosperous of all. That is to say, the center of the trade with Japan transited from south to north which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seas trade group and regional economies.
     Chapter five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indirect channels of the Sino-Japanese trade. The Portuguese occupied Macao in Jiajing period and started to control the trade between Macao and Nagasaki. In the same way, the Dutch occupied Taiwan and controlled the trade between Dayuan and Nagasaki. In addition, it was prescribed that only Nagasaki was permitted to have trade relations with Foreign countries in Japan, but the fact was not like this. The Duima state and Samo state also separately kept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Ryukyu and Korea. Although this kind of trade was on behalf of state but not the port of country, it still was significant to Japanese economy. Finally, the trade between Southeast Asia and Nagasaki controlled by Chinese merchants also occupied a certain proportion in the trade markets.
     Chapter six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main goods of the Sino-Japanese trade. The goods exported from china to Japan was raw silk, silk products, sugar, china, books and so on,which were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Japan was lack of goods to be exchanged so the silver served as the main medium of payment.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output quantity of Japanese copper increased rapidly and Japanese government gradually obtained the initiative of the trade. In this period, the bilateral trade policies were ma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uations of the copper trade.
     Chapter seven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Sino-Japanese trade. Firstly, i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handicraft, commercial farming and commerce. It is important to stress that it also promoted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s and served as the driving force of the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in Jiangnan area". Secondly, the large quantity of Japanese silver pouring into china had strong impact on the society and economy which had cloth relations with the establish of silver stand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odity economy as well as the reform of single tax in silver. Finally, the trade contacts promoted the culture communication of the two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Chinese Monks' east journey and books spreading to Japan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culture.
引文
[1]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9-116页。
    [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4,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491页。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24《四夷考一》,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3页。
    [3]梅应发:《开庆四明续志》卷8“竭免抽博倭金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4]加藤繁著,吴杰译:《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47-251页。
    [1]田中健夫:《东亚国际交往关系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载《中外关系史译丛》第2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2]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年版,第119页。
    [3]台北中研院历史文化语言研究所编:《明太祖实录》卷70,洪武四年十二月丙戌,第1300页。
    [4]台北中研院历史文化语言研究所编:《明太祖实录》卷139,洪武十四年十月己巳,第2197页。
    [1]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太宗实录》卷50,永乐四年春正月己酉,第751页。
    [2]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太宗实录》卷50,永乐四年春正月己酉,第752页。
    [1]丘濬:《大学衍义补》卷22《制国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7页。
    [1]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卷8《论三区赋役水利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7页。
    [2]韩浚:《嘉定县志》卷1《市镇》,万历三十三年(1605)刊本。
    [3]俞森:《荒政丛书》卷5《救荒图说》,道光二十八年(1848)刻本。
    [4]袁宗儒:《山东通志》卷8《物产》,明嘉靖十二年(1533)刻本。
    [5]于慎行:《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
    [6]宗源翰等:《湖州府志》卷30《舆地略》,光绪九年(1883)重校刻本。
    [7]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地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页。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7《草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98页。
    [2]舒应元:《宁德县志》卷2《物产》,万历十九年(1591)刊本。
    [3]谢肇淛:《永福县志》卷3《风俗》,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
    [4]谢诏:《赣州府志》卷3《舆地志·土产》,清顺治十七年(1660)刻本。
    [5]宋瑛:《泰和县志》卷6《土产》,清光绪五年(1879)重刻本。
    [6]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穆宗实录》卷26,隆庆二年十一月乙卯,第703页。
    [1]丁元正:《吴江县志》卷38《生业》,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2]李堂:《湖州府志》卷41《物产》,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
    [3]雅尔哈善:《苏州府志》卷3,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4]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8《施润泽滩阙遇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39页。
    [5]沈廷芳:《广州府志》卷4,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6]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7页。
    [1]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卷2《乃服》,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87页。
    [2]喻政:《福州府志》卷37《食货志》,万历四十一年(1613)刊本。
    [3]韩浚:《嘉定县志》卷6《物产》,万历三十三年(1605)刊本。
    [4]嵇曾筠:《浙江通志》卷102《物产》,乾隆元年(1736)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徐光启:《农政全书》卷35《木棉》,中华书局,1956年版。
    [1]刘昌兵:《海外瓷器贸易影响下的景德镇瓷业》,《南方文物》2005年第3期,第72页。
    [2]刘献廷:《广阳杂记》卷2,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04页。
    [3]屈大均:《广东新语》卷27《草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89-690页。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9页。
    [2]笪继良:《铅书》卷1《食货》,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本。
    [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4《经籍会通四》,明崇祯五年(1632)抄本。
    [4]李鼎:《李长卿集》卷19《借箸编》,万历四十年(1612)豫章李氏家刻本。
    [1]张瀚:《松窗梦语》卷4《商贾纪》,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3页。
    [2]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2页。
    [3]叶梦珠:《阅世编》卷7《食货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7页。
    [4]霍与瑕:《霍勉斋集》卷12《上吴自湖翁大司马》,光绪丙戌重刊本。
    [5]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1]笪继良:《铅5》卷1《食货》,万历四十六年(1618)刻本.
    [2]钱泳:《腹园丛话》卷24《杂记下》,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44页。
    [3]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甲编),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923页。
    [4]王毓铨:《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下)》,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709页。
    [1]唐文基:《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47页。
    [2]丁元正:《吴江县志》卷4《镇市村》,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3]张惟骧:《民国乌青镇志》卷5《形势》,民国二十五年(1936)刊本。
    [4]王士性:《广志绎》卷4,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5页。
    [5]朱衣:《汉阳府志》卷3《创置志》,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
    [6]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1]谢肇淛:《五杂俎》卷4《人部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2]王直,又名汪直,汪五峰。
    [3]黄启臣:《明清广东商帮的形成及其经营方式》,载《十四世纪以来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13页。
    [1]张燮:《东西洋考》卷9《舟师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70页。
    [1]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1《周髀算尺》,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页。
    [1]向达校著:《两种海道针经》,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76页。
    [1]吴自牧:《梦粱录》卷12《江海船艦》,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一料即一石,五千料相当于三百吨左右。
    [2]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4页。
    [3]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4《琉球》,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1页。
    [4]李伯重:《明清江南地区造船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26页。
    [1]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世宗实录》卷189,嘉靖十五年七月壬午,第3997页。
    [2]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3,《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05页。
    [1]李言恭、郝杰:《日本考》卷1《倭船》,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页。
    [2]不单指从南京,而泛指从苏州、松江、扬州、常州、淮安、镇江等开出的船只。
    [3]关于各地赴日贸易唐船的具体形制、尺寸,可参见大庭修:《关于平户松浦史料博物馆收藏的“唐船之图”》,载中外关系史学会编:《中外关系史译丛》,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页。
    [1]邱炫煜:《明帝国与南海诸蕃国关系的演变》,台北兰台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184页。
    [2]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孝宗实录》卷73,弘治六年三月丁丑,第1368页。
    [3]郑舜功:《日本一鉴·穷河话海》,民国二十八年(1939)排印本。
    [4]张廷玉:《明史》卷77《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82页。
    [1]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英宗实录》卷236,景泰四年十二月甲申,第5140页。
    [2]张廷玉:《明史》卷322《日本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48页。
    [3]张翀:《杜狡夷以安中士疏》,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292,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75页。
    [1]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武宗实录》卷58,正德四年十二月乙卯,第1301页。
    [1]《明实录》将此事记在嘉靖二年三月,《明史》也据此记为嘉靖二年事,实误,嘉靖二年为嘉靖帝批复时间。实际上,葡人于嘉靖元年十月败回满刺加,参见张维华:《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
    [1]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7-82页。
    [2]William Lyrie Schurz,The Manila Galleon,New Yank,1939,P63。
    [1]宾托:《东洋纪行》,转引自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5页。
    [1]范表:《玩鹿亭稿》卷5《海寇议》,齐鲁书社,1997年版。
    [2]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2“降宣谕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0页。
    [3]傅维麟:《明书》卷161《乱贼传》,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
    [4]郑若曾:《筹海图编》卷5“浙江倭变记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0页。
    [1]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世宗实录》卷347,嘉靖二十八年四月庚戌,第6285页。
    [2]徐光启:《海防迂说》,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91,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37页。
    [3]张廷玉:《明史》卷205《朱纨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5405页。
    [4]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中华书局,1977年,第847页。
    [1]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世宗实录》卷396.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甲戌,第6971页。
    [1]唐枢:《复胡梅林论处王直》,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270,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50页。
    [2]采九德:《倭变事略·附录》,上海书店,1982年版,第114页。
    [1]归有光:《论御倭书》,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295,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10页。
    [2]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260,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47页。
    [3]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2“通贡道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5页。
    [1]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2“开互市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00页。
    [1]郑晓:《答方湖王都宪》,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218,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75页。
    [2]许孚远:《疏通海禁疏》,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00,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334页。
    [3]张燮:《东西洋考》卷首《周起元序》,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7页。
    [4]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31页。
    [5]许孚远:《疏通海禁疏》,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00,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333页。
    [6]王胜时:《漫游纪略》卷1《闽游》,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笔记小说大观本,第17页。
    [1]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神宗实录》卷476,万历三十八年十月丙戌,第8987页。
    [1]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卷4,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54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756页。
    [2]张位:《论东倭事情揭帖》,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08,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440页。
    [1]徐光启:《海防迂说》,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91,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43页。
    [2]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神宗实录》卷496,万历四十年六月庚午,第9342页。
    [3]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神宗实录》卷496,万历四十年六月戊辰,第9341页。
    [1]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神宗实录》卷513,万历四十一年十月乙酉,第9689页。
    [2]台北中研院历史语吉研究所编:《明神宗实录》,卷498,万历四十年八月丁卯,第9389页。
    [3]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神宗实录》卷496,万历四十年六月戊辰,第9340页。
    [1]汪楫:《崇祯长编》卷41,崇祯三年冬十二月乙巳,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1967年版。
    [2]汪楫:《崇祯长编》卷48,崇桢四年秋七月丙申条,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1967年版。
    [3]汪楫:《崇祯长编》卷66,崇祯五年冬十一月戊申条,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1967年版。
    [4]傅元初:《诸开洋禁疏》,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1辑),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689页。据晁中辰先生考证,傅元初上疏是在崇祯十一年一月,而并非像顾炎武所记的在崇祯十二年三月。《崇祯实录》卷11载:崇祯十一年一月“戊寅,工科给事中傅元初请开福建海禁,通市佐饷。(崇帧帝)命部议行之”。
    [1]汪楫:《崇祯长编》卷11,崇祯元年秋七月癸未条,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1967年版。
    [2]邹漪:《明季遗闻》卷4《福建两广》,《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5辑),大通书局,1987印版,第98页。
    [1]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593-3594页。
    [1]《清世祖实录》卷22,顺治二年十一月乙酉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6页。
    [2]《清世祖实录》卷30,顺治四年二月壬午,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51页。
    [3]中川忠英编:《清俗纪闻》,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已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5页。
    [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已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72页。
    [2]安双成、关嘉录:《清代的西起中日民间贸易活动》,《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1期,第31页。
    [3]魏能涛:《明末清初苏州商船滞日八年辨伪》,《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第72页。
    [1]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22-3823页。
    [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已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5页。
    [2]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已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11页。
    [3]岩生成一:《朱印船と日本町》,东京至文堂,1966年版,第35页。
    [1]《大清律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27-328页。
    [2]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已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9页。
    [1]张寿镛:《皇朝掌故汇编》(内编)卷19《钱法》,光绪二十八年(1902)求实社铅印本,第1-2页。
    [2]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52-3753页。
    [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已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16页。
    [1]昆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629《绿营处分条例》,《续修四库全书》第80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53页。
    [2]夏琳:《闽海纪要》卷上,《台湾文献丛刊》第6辑,大通书局,1987年版,第28页。
    [3]江日昇:《台湾外记》卷5,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5页。
    [4]王来任:《王来任遗疏》,载何福海:《新宁县志》卷14《事纪略下》,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1]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4《伪郑附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2辑),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81页。
    [2]范承谟:《条陈闽省利害疏》,载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84,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第3032页。
    [3]杜臻:《粤闽巡视纪略》卷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953页。
    [1]靳辅:《靳文襄奏疏》卷7《生财裕饷第二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30册),第681-683页。
    [2]慕天颜:《慕天颜请开海禁疏》,载席裕福:《皇朝政典类纂》卷118,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5页。
    [3]朱彝尊:《曝书亭集》卷66《尚书社公疆理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18册,第382页。
    [4]嵇璜:《清朝文献通考》卷33《市籴考》,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第5155页。
    [5]《清圣祖实录》卷116,康熙二十三年九月甲子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2页。
    [6]史学界对于江海关的始设地点却有四种不同观点。一是“淮安府云台山”,二是“松江府上海县”,三是“镇江府云台山”,四是“先设于云台山,后迁上海”。据赵树廷考证,江南省海关始设于两地,除松江府上海县设有海关外,另一处在淮安府庙湾镇,淮安府云台山和镇江府云台山均未设立海关。参见:赵树廷:《江南省海关设于庙湾考》,《江海学刊》2006年第2期,第90页。
    [1]姜宸英:《日本贡市入寇始末拟稿》,载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83,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第2958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94-189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第55、56、67页。
    [2]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3页。
    [3]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207-4208页。贞享三年(1686)后长崎奉行一职三人同任,驻长崎者二,驻江户者一;元禄十二年(1699)后为四人同任,驻长崎、江户各二。文中所谓“江户三太守”应指长崎奉行驻江户者。所谓“关白”即幕府将军。
    [1]松浦章:《康熙帝和日本的<海舶互市新例>》,载《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75页。
    [2]林春胜、林信笃:《华夷变态》,东洋文库,1958年版,第2692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起居注》,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3页。
    [2]朱彝尊:《曝书亭集》,载《万有文库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印,第292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03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73页。
    [1]《清圣祖实录》卷271,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庚辰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58页。
    [2]《清圣祖实录》卷270,康熙五十五年十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49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5册),第298号《闽浙总督满保奏陈严禁商船出洋贸易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载《鹿洲初集》卷3,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
    [1]《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17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0-201页。
    [2]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3页。
    [1]《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卷17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3-234页。
    [1]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页。
    [2]嵇曾筠:《浙江通志》卷96,乾隆元年(1736)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17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4-305页。
    [1]#12
    [2]村上直次郎译:《异国往复书翰集》,东京骏南社,1929年版,第86页。
    [1]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5页。
    [2]尤建设:《试论德川幕府时期日本与东南亚的朱印船贸易》,《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第90页。
    [1]岩生成:《朱印船贸易史的研究东京》,东京弘文堂,1958年,第291页。
    [1]刘小珊:《活跃在中日交通史上的使者—明清时代的唐通事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171页。
    [2]大庭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5页。
    [1]吴廷璆:《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1]中田易直:《崎阳群谈》,转引自高淑娟、冯斌:《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史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5页。
    [1]速水融.宫本又郎编:《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第148-149页。
    [2]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68页。
    [3]所谓附町,是指被排定的为华商服务的街道,如负责救火或被雇佣劳动。
    [1]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91页。
    [2]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70页。
    [3]翁广平:《吾妻镜补》卷16《通商条规》,北京图书馆抄本.
    [1]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71页。
    [1]汪鹏:《袖海编》,转引自易惠莉:《清代中前期的对日关系认识》,载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第5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1]大庭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5页。
    [1]新井白石:《长崎贸易新令》,载《折焚柴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1-172页。
    [2]林春胜、林信笃:《华夷变态》,东洋文库,1958年版,第626页。
    [1]新井白石:《折焚柴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1页。
    [2]高淑娟:《略谈长崎会所与十三行》,《日本研究》2003年第3期,第60页。
    [1]新井白石:《折焚柴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页。
    [2]新井白石:《折焚柴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4页。
    [1]新井白石:《折焚柴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3页。
    [1]翁广平:《吾妻镜补》卷16《通商条规》,北京图书馆抄本。
    [2]《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卷17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16页。
    [1]翁广平:《吾妻镜补》卷16《通商条规》,北京图书馆抄本。
    [1]新井白石:《折焚柴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页。
    [2]新井白石:《折焚柴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4-185页。
    [1]新井白石:《折焚柴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1]高淑娟:《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史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页。
    [2]山胁悌二郎:《近世日中贸易史的研究》,吉川弘文馆,1960年版,第110页。
    [3]伊藤智夫:《绢》,法政大学出版局,1992年版,第236页。
    [1]清初称江南省,设立于顾治二年(1645),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范围大致相当于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康熙六年(1667)析为江苏、安徽两省。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2页。
    [2]霍与瑕:《霍勉斋集》卷12《上海大巡广州事宜》,光绪丙戌重刊本。
    [3]郑若曾:《筹海图编》卷3“广东事宜”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0页。
    [4]茅元仪:《武备志》卷213,台北宗青华世出版社,1996年版。
    [5]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4《食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1-372页。
    [6]周硕勋修:《潮州府志》卷40《艺文》,清乾隆二十七年修光绪十九年重刊本。
    [7]谢肇淛:《五杂俎》卷4《地部二》,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1]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卷1《海寇》,《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54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686页。
    [2]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4-625页。
    [1]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68页。
    [2]林春胜、林信笃:《华夷变态》,东洋文库,1958年版,第202、310页。
    [1]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武宗实录》卷149,正德十二年五月辛丑,第2911页。
    [2]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武宗实录》卷194,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己丑,第3631页。
    [3]张廷玉:《明史》卷325《佛郎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8432页。
    [4]王临亨:《粤剑编》卷3《志外夷》,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1页。
    [1]龙思泰著、吴义雄等译:《早期澳门史》,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1]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31页。
    [2]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熹宗实录》卷58,天启五年四月戊寅条,第2661页。
    [3]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世宗实录》,卷321,嘉靖二十六年三月乙卯条,第5963页。
    [1]王在晋:《越镌》卷21《通番》,《网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04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497页。
    [2]陈自强:《略论明代中后期福建的对日交通》,《海交史研究》,1985年第2期,第49页。
    [3]陈锳:《海澄县志》卷15《风俗》,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刊本。
    [1]张燮:《东西洋考》7《饷税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7页。
    [2]何乔远:《闽书》卷38《风俗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安海志修志小组:《新编安海志》卷12《海港》,1983年刊本。
    [1]中国科学院编:《明清史料》(丁编),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第315页。
    [2]谢杰:《虔台倭纂》卷上《倭利·论海市》,《玄览堂丛书续集》第17辑,国立中央图书馆影印明万历刊本,1947年版。
    [3]嵇竹筠:《浙江通志》卷180《海防一》,乾降元年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许孚远:《疏通海禁疏》,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00,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334页。
    [2]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7页。
    [1]江日昇:《台湾外记》卷3,福建人比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页。
    [2]周峥:《日本平户岛上的郑成功史迹》,《文物天地》1985年第4期。
    [3]山胁悌二郎:《长崎の唐人贸易》,吉川弘文馆,1964年版,第30页。
    [1]徐晓望:《论隆武帝与郑芝龙》,《福建论坛》2002年第3期,第11页。
    [2]徐鼐:《小腆纪年》卷12,《台湾文献丛刊》第5辑,大通书局,1987年版,第599页。
    [1]余宗信:《明延平王台湾海国纪》,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73页。
    [2]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4《伪郑附略》,《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81页。
    [3]江日昇:《台湾外记》卷4,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38页。
    [4]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4《伪郑附略》,《台湾文献史料从刊》(第二辑),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80-81页。
    [5]江日昇:《台湾外记》卷3,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页。
    [1]杨彦杰:《一六五○——一六六二年郑成功海外贸易的贸易额和利润额估算》,载《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续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4页。
    [2]曹永河:《从荷兰文献谈郑成功之研究》,载《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57-358页。
    [1]南栖:《台湾郑氏五商之研究》,载《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
    [2]江日昇:《台湾外记》卷6,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2页。
    [1]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十七世纪台湾英国贸易史料》,台北:众文图书公司印行,1960年版,第27页。
    [2]沛廉一:《延平王户官郑泰日本存银诉讼之研究》,转引自张菼:《关于台湾郑氏的“牌饷”》,《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1页。
    [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己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7-409页。
    [2]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刊行:《十七世纪台湾英国贸易史料》,“台湾研究从刊”第57种,第24页。
    [3]张菼:《关于台湾郑氏的“牌饷”》,载《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19页。
    [1]倪在田:《续明纪事本末》卷7《闽海遗兵》,顺治八年八月条,清光绪二十九年铅印本。
    [2]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己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77页。
    [3]南柄:《台湾郑氏五商之研究》,载《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6页。
    [1]南栖:《台湾郑氏五商之研究》,载《台湾郑成功研究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
    [2]中国科学院编:《明清史料》(丁编),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第298-299页。
    [1]陈东有:《试论郑氏集团在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地位》,《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53页。
    [1]朱纨:《双屿填港工完事》,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205,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64页。
    [2]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2“开互市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97页。
    [3]朱纨:《议处夷贼以明典刑以消祸患事疏》,陈子龙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60。
    [4]宾托:《东洋纪行》,转引自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5页。
    [5]朱纨:《双屿港填工完事》,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65页。
    [6]郑若曾:《筹海图编》卷5“浙江倭变记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29页。
    [1]俞大猷:《正气堂集》卷7《论海势宜知海防宜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20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1]唐枢:《复胡梅林论处王直》,载陈子龙辑:《明经世文编》卷270,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50页。
    [2]谈迁:《国榷》卷62,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931页。
    [3]朱德兰:《清开海令后的中日长崎贸易商与国内沿岸贸易》,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3辑),台北:中山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年版,第408页。
    [1]徐明德:《论清代中国的东方明珠—浙江乍浦港》,《清史论丛》,辽宁出版社1996年,第37-40页。
    [2]《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奏折》,《史料旬刊》第40期,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31年,第477-478页。
    [1]姚士麟:《见只编》卷上,从书集成初编本,第50-51页。
    [2]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26《福建》,四部丛刊三编本。
    [3]徐新吾:《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1]嵇璜:《清朝文献通考》卷14《钱币考二》,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第4980页。
    [2]1贯相当于3.75公斤,6000贯银相当于45万两银。
    [1]松浦章:《清代福建的海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97-104页。
    [1]王在晋:《海防纂要》卷8《禁通番》,《续修四库全书》(第739册),上海古藉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2]王在晋:《越镌》卷21《通番》,《四库禁毁书从刊》(集部第104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495页。
    [1]张廷玉:《明史》卷325《佛郎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430页。
    [1]郭棐:《广东通志》卷69《澳门》,万历三十年(1602)刊本。
    [2]郑舜功:《日本一鉴》卷6“海市条”,民国二十八年(1939)排印本。
    [3]张廷玉:《明史》卷325《佛郎机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433页。
    [4]许孚远:《请计处倭酋首》,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00,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336页。
    [1]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
    [2]庞尚鹏:《百可亭摘稿》卷1《陈末议以保海隅万世治安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29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130页。
    [3]速水融、宫本又郎编:《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3-134页。
    [4]全汉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中国海外贸易》,载张彬村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5辑),台北:中山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年版,第7页。
    [1]全汉异.:《明代中叶后澳门的海外贸易》,载《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2年第5卷第1期。
    [2]全汉晟、李龙华:《明中叶后太仓岁入银量研究》,《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2年第5卷第1期。
    [1]郑舜功:《日本一鉴》卷6“海市条”,民国二十八年(1939)排印本。
    [2]厦门大学郑成功历史调查研究组编.:《郑成功收复台湾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15页。
    [3]利玛窦著,何济高等译:《利玛窦中国札记》(上册),中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1](葡萄牙)徐萨斯著,黄鸿钊、李保平译:《历史上的澳门》,澳门基金会,2004年版,第40页。
    [2]全汉晟:《明代中叶后澳门的海外贸易》,《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2年第5卷第1期。
    [3]转引自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32页。
    [1]1636年,葡萄牙在日本的领袖莫罗写信给西班牙国王,向国王报告说日本的暴动者企图与葡人一起推翻幕府的统治。这封信被荷兰人在好望角海域截获的一艘葡人商船上发现,并交给日本幕府。
    [2]转引自黄鸿钊:《明清时期澳门海外贸易的盛哀》,《江海学刊》1999年第6期,第124页。
    [3]嵇璜:《清朝文献通考》卷298《四裔考六》,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第7473页。
    [1]梁廷枏:《粤海关志》卷26《夷商一》,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1]黄文鹰:《荷属东印度公司统治时期吧城华侨人口分析》,南洋研究所1981年版,第74页。
    [2]许孚远:《议处海坛疏》,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00,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342页。
    [3]徐学聚:《初报红毛番》,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33,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26页。
    [1]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乙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05页。
    [2]陈弟:《东番记》,载沈有容辑:《闽海赠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版,第26-27页。
    [3]程绍刚译注:《荷兰人在福尔摩沙》,台北联经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页。
    [1]Compbell,Formosa under the Dutch,Taipei:Chengwen publishing company,p55.
    [2]汪楫:《崇祯长编》卷41,崇祯三年冬十二月乙巳,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1967年版。
    [3]傅元初:《请开洋禁疏》,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忐》,《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1辑),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689页。
    [1]荒井政治:《经济社会史入门》,东洋经济新报社,1980年,第114页。
    [2]岩生成一:《近世初期的对外关系》,岩波书店,1934年,第44页。
    [1]W.Campbell,Formosa under Dutch,载《郑成功收复台湾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5页。
    [2]村上直次郎译:《长崎荷兰商馆日记》,1643年8月2日条,岩波书店,1980年版。
    [3]杨英:《从征实录》,永历十一年六月丁酉条,《台湾文献史料从刊》(第6辑),大通书局,1987年版,第113页。
    [1]《施琅题为恭陈台湾弃留事本》,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9-310页。
    [1]陈仁锡:《皇明世法录》卷80,中国史学丛书影印明崇祯刻本。
    [1]木宫泰彦:《日本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4页。
    [2]稻叶君山著,但焘译:《清朝全史》,台湾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0页。
    [3]杨亮功主编:《琉球历代宝案选录》,台湾开明书店,1975年,第43-44页。
    [1]周煌:《琉球国志略》,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9-80页。
    [2]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神宗实录》卷501,万历四十年十一月乙已条,第9498页。
    [1]昆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510,《续修四库全书》第80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2]赖正维:《清康乾嘉时期的中琉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58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9页。
    [4]傅农凌:《福建琉球通商史迹调查记》,载《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6页。
    [1]徐葆光:《中山传信录》卷1《封舟》,台湾文献丛刊第306种,大通书局,1987年版,第8页。
    [2]《岛津家列朝制度》卷21,转引自何慈毅:《明清时期琉球日本关系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1]速水融、宫本又郎编:《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第165页。
    [2]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56页。
    [3]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66页。
    [1]速水融、宫本又郎编:《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第165页。
    [2]永积洋子:《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1637—1833》,创文社,1987年版,第347页。
    [3]速水融、宫本又郎编:《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第166页。
    [4]国中健夫:《中世对外关系》,东京大学出版社,1975年,第235页。
    [5]滨下武志:《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再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32页。
    [1]张廷玉:《明史》卷323《吕宋》,中华书局,1974年,第8370页。
    [2]张燮:《东西洋考》卷5《吕宋》,中华书局,2000年,第89页。
    [3]徐光启:《海防迂说》,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91,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38页。
    [1]岩生成一:《朱印船と日本町》,至文常,1966年,第35页。
    [1]西川如见:《增补华夷通商考》,转引自陈荆和:《清初华舶之长崎贸易及日南航运》,《南洋学报》1957第13卷1辑。
    [1]林春胜、林信笃:《华夷变态》,东洋文库,1958年版,第1048、1185页。
    [1]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卜册),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364-365页。
    [2]徐光启:《海防迂说》,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491,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42页。
    [3]阿比拉·菲诺:《日本王国纪》,转引自陈小冲:《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扩张》,《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
    [1]傅元初:《请开洋禁疏》,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台湾文献史料从刊》(第1辑),大通书局,1984年版,第689页。
    [2]范金民:《明清时期中国对日丝绸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第32页。
    [1]山胁悌二郎:《长崎の唐人贸易》,吉川弘文馆,1964年版,第30页。
    [1]端:纺织品的长度单位,一端约等于二丈六尺。
    [2]大庭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4页。
    [1]矢木明夫:《制丝業》,转引自:高淑娟:《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史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2]伊藤智夫:《绢》,法政大学出版局,1992年版,第232页。
    [1]村上直次郎:《长崎荷兰商馆日记》,转引自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页。
    [2]韩昇:《清初福建与日本的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62页。
    [3]李金明:《十七世纪初荷兰在澎湖、台湾的贸易》,《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2期,第68页。
    [1]岩生成一:《关于近世日支贸易数量的考察》,《史学杂志》第62编第11号。
    [2]大庭修著,戚印平译:《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1]大庭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8-70页。
    [2]永积洋子:《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1637—1833》,创文社,1987年版,第102页。
    [1]陈万里:《宋末—清初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瓷器》,《文物》1963年第1期。
    [2]大庭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6页。
    [1]速水融、宫本又郎编:《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6页。
    [2]张寿镛:《皇朝掌故汇编》卷19《钱法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求实社铅印本,第1-2页。
    [1]嵇璜:《清朝文献通考》卷14《钱币考二》,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第4980页。
    [1]嵇璜:《清朝文献通考》卷17《钱币考五》,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第5011页。
    [2]山胁悌二郎.《长崎的唐人贸易》,吉川弘文馆,1964年,第1页。
    [3]刘序枫:《清康熙—乾隆年间洋铜的进口与流通问题》,汤熙勇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7辑).台北: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版,第111页。
    [4]严中平:《清代云南铜政考》,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4页。
    [5]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80-681页。
    [1]《世宗宪皇帝觫批谕旨》卷174,《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65页。
    [2]王士祯:《居易录》卷9,从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13页。
    [3]嵇璜:《清朝文献通考》卷15《钱币考三》,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第4982页。
    [1]鄂尔泰:《云南通志》卷29,乾隆元年(1736)刻本。
    [2]《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卷12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58页。
    [3]转引自刘序枫:《清康熙——乾隆年间洋铜的进口与流通问题》,汤熙勇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7辑),台北: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版第101页。
    [1]嵇璜:《清朝文献通考》卷16《钱币考四》,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第4993页。
    [2]嵇璜:《清朝文献通考》卷16《钱币考四》,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第4994页。
    [3]阮元:《云南通志稿》卷76《食货志》,道光十五年(1835)刊本。
    [1]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6《器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40页。
    [2]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卷10《锤锻》,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69页。
    [3]林春胜、林信笃:《华夷变态》,东洋文库,1958年版,第75页。
    [4]江日昇:《台湾外记》卷3,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2页。
    [1]大庭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67页。
    [1]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81页。
    [2]速水融、宫本又郎编:《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0页。
    [1]李东有:《略论近代世界市场互动中的中国东南中外贸易带》,《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8页。
    [2]范金民:《江南丝绸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第253页。
    [1]王世懋:《闽部疏》,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2页。
    [1]郑若曾:《筹海图编》卷12“行保甲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86页。
    [2]姚士麟:《见只编》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第50-51页。
    [3]胡宗宪:《广福浙兵船当会哨论》,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267,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5页。
    [1]王在晋:《海防纂要》卷8《禁通番》,《续修四库全书》(第73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68页。
    [2]中国科学院编:《明清史料》(丁编),商务印书馆,1951年版,第215页。
    [1]吴承明:《论清代前期我国国内市场》,《历史研究》1983年第1期。
    [2]李伯重:《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1500—1840年》,《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53页。
    [1]参见: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审编:《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黑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关于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学术史的详细回顾,可参见仲伟民:《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学术界》2003年第4期。
    [2]参见: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结》,《读书》1996年第8期;《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历史研究》2000年第2期。王家范:《特型化的市场与商人阶层》,载《中国历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王学典:《“五朵金花”;意识形态语境中的学术论战》,《文史知识》2002年第1期。
    [3]唐文基:《16至18世纪中国商业革命和和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第143页。
    [1]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4页。
    [2]全汉昇:《略论新航路发现后的海上丝绸之路》,载《中国近代史研究通讯》第2期,第30-37页。
    [1]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2]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2期,第46页。
    [1]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卷14《五金》,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44页。
    [2]吴承明:《十六与十七世纪的中国市场》,载《货殖:商业与市场研究》(第1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3]张居正:《请停取银量疏》,载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卷324,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56页。
    [4]李隆生.:《明末白银存量的估计》,《中国钱币》2005年第1期,第5页。
    [1]吴昑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65页。
    [2]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第150页。
    [3]李言恭、郝杰.:《日本考》卷1《倭好》,第30-31页。
    [4]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入》,载《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6页。
    [5]全汉昇:《明代中叶后澳门的海外贸易》,载《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3年第5卷第1期。
    [6]程绍刚译注:《荷兰人在福尔摩莎》,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年版,第61页。
    [1]Ernst van Veen,Dutch Trade and Navig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17th Century,in Revista de Cultura(RC),International Edition 11,July 2004,p.72.
    [2]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入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6页。
    [3]全汉昇:《中国经济史研究》,香港新亚出版社,1991年版,第617-619页。
    [4]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40页。
    [5]张燮:《东西洋考》卷7《饷税考》,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2页。
    [1]陆容:《菽园杂记》卷10,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3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7页。
    [2]叶梦珠:《阅世编》卷7《食货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57页。
    [3]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货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6页。
    [4]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下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页。
    [5]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46页。
    [1]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神宗实录》卷220,万历四十年十一月乙巳,第9498页。
    [1]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河北学刊》2004年第3期,第150页。
    [2]顾炎武:《亭林文集》卷1《钱粮论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3]黄宗義:《明夷待访录·财计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页。
    [1]刘序枫:《财税与贸易:日本锁国期间中日商品交易之展开》,《财政与近代历史论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1999年版,第282页。
    [1]山本纪纲:《长崎唐人屋敷》,谦光社,1883年版,第151-180页。
    [2]村上专精:《日本佛教史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87页。
    [1]大庭修著,魏丽莎译:《江户幕府红叶山文库汉籍的搜集》,载王勇主编:《中日汉籍交流史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2]大庭修:《江户时代中日秘话》,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70-75页。
    [3]大庭修著,戚印平等译:《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51页。关于对这些书籍的进一步研究情况可参见酬孝德:《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得泰船笔语》,转引自冯佐哲:《略述中日文献典籍交流》,载《清史论丛》.江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朱亚非:《明清时期儒学东渐日本简论》,《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第95页。
    [1]林春胜、林信笃:《华夷变态》,东洋文库,1958年版,第49-50页。
    [2]王之春:《清朝柔远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3页。
    《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8年版。
    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明)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故宫博物院清档案部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清)世宗敕编:《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6-42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七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己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版。
    (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版。
    (清)席裕福:《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版。
    (清)昆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续修四库全书》(第79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张荣铮点校:《大清律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明)傅维麟:《明书》,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版。
    (明)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明)谢杰:《虔台倭纂》,玄览堂丛书续集,影印明万历刊本。
    (明)郑若曾:《筹海图编》,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明)郑若曾著:《郑开阳杂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明)张燮:《东西洋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明)李言恭、郝杰:《日本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明)茅元仪:《武备志》,台北:宗青华世出版社,1996年版。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明)陆容:《菽园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张瀚:《松窗梦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明)王临亨:《粤剑编》,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明)谢肇淛:《五杂俎》,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明)采九德:《倭变事略》(中国历史研究资料丛书),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版。
    (明)郑舜功:《日本一鉴》,民国二十八年(1939)排印本。
    (明)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明)诸葛元声:《两朝平攘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5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
    (明)王在晋:《海防纂要》,《续修四库全书》(第739—74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清)王之春:《清朝柔远记》,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续修四库全书》,(第59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嘉庆五年(1800)重刊本。
    (清)江日昇:《台湾外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清)叶梦珠:《阅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二辑),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版。
    (清)杜臻:《粤闽巡视纪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清)夏琳:《闽海纪要》,《四库禁毁书丛刊》(史部第3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清)张寿镛:《皇朝掌故汇编》,光绪二十八年(1902)求实社铅印本。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7—131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清)靳辅:《靳文襄奏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3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清)梁廷柑:《粤海关志》,清末民初史料丛书第21种,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杨亮功丰编:《琉球历代宝案选录》,台北:台湾开明书店,1975年版。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宋祥瑞丰编:《明清史料丛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台)郑棵牛:《明代倭寇史料》,1—5辑,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1997年版。
    (明)何乔远:《闽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明)袁宗儒:《山东通志》,嘉靖十二年(1533)刻本。
    (明)朱衣:《汉阳府志》,嘉靖二十五年(1546)刻本。
    (明)舒应元修:《宁德县志》,万历十九年(1591)刊本。
    (明)于慎行:《兖州府志》,万历二十四年(1596)刻本。
    (明)郭棐:《广东通志》,万历三十年(1602)刊本。
    (明)韩浚:《嘉定县志》,万历三十三年(1605)刊本。
    (明)谢肇涮:《永福县志》,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
    (明)阳思谦:《泉州府志》,万历四十年(1612)刻本。
    (明)喻政:《福州府志》,万历四十一年(1613)刊本。
    (清)谢诏:《赣州府志》,顺治十七年(1660)刻本。
    (清)嵇曾筠:《浙江通志》,乾隆元年(1736)刻本。
    (清)鄂尔泰:《云南通志》,乾隆元年(1736)刻本。
    (清)丁元正:《吴江县志》,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清)雅尔哈善:《苏州府志》,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
    (清)李堂:《湖州府志》,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
    (清)沈廷芳:《广州府志》,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清)周硕勋:《潮州府志》,乾隆二十七年修光绪十九年重刊本。
    (清)陈鍈:《海澄县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刊本。
    (清)阮元:《云南通志稿》,道光十五年(1835)刊本。
    (清)宋瑛:《泰和县志》,光绪五年(1879)重刻本。
    (清)宗源翰等:《湖州府志》,光绪九年(1883)重校刻本。
    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陈尚胜:《开放与闭关—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对外关系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尚胜:《“怀夷”与“抑商”—明代海洋力量兴衰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希育:《中国帆船与海外贸易》,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戴裔煊:《明代嘉隆间的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中日关系史论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东北地区中日关系史研究会编:《中日关系史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方豪:《中西交通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
    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范中义,仝晰纲:《明代倭寇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高淑娟、冯斌:《中日对外经济政策比较史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何慈毅:《明清时期琉球日本关系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黄启臣:《黄启臣文集》,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3年版。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梁容若:《中日文化交流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罗晃潮:《日本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孙乃民:《中日关系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汪高鑫、程仁桃:《东亚三国古代关系史》,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汪向荣:《中日关系史文献论考》,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汪向荣:《明史日本传笺证》,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王辑五:《中国日本交通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王晓秋、大庭修丰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王勇:《中日关系史料与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王勇:《中日“书籍之路”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王建朗:《中日关系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王毓铨:《中国经济通史·明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吴廷璆主编:《日本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徐晓望:《妈祖的予民——闽台海洋文化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杨正光:《中日关系简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张维华:《明代海外贸易简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张维华:《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张声振:《中日关系史》,北京:社会科学院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台)郑樑牛:《明代中日关系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版。
    (台)郑樑牛:《中日关系史》,台北:五南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版。
    章巽主编:《中国航海科技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周景濂:《中葡外交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朱亚非:《明代中外关系史研究》,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年版。
    朱亚非:《明清史论稿》,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编辑委员会主编:《中国海洋史发展史论文集》(1—8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二民丰义研究所,1984——2002年版。
    安双成、关嘉录:《清代的两起中日民间贸易活动》,《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1期。
    (美)安乐博著,王绍祥译:《中国海盗的黄金时代:1520—1810》,《东南学术》2002年第1期。
    陈荆和:《清初华舶之长崎贸易及日南航运》,《南洋学报》1957年第13卷第1辑。
    陈自强:《略论明代中后期福建的对日交通》,《海交史研究》1985年第2期。
    陈自强:《就<华夷变态>谈康熙年间海外交通贸易的若干情况》,《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2期。
    晁中辰:《论明代的海禁》,《山东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晁中辰:《论明代实行海禁的原因——兼评西方殖民者东来说》,《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1期。
    晁中辰:《王直评议》,《安徽史学》1989年第1期。
    晁中辰:《论明中期以后的海外贸易》,《文史哲》1990年第2期。
    晁中辰:《论明代的私人海外贸易》,《东岳论丛》1991年第3期。
    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
    陈东林:《康雍乾三朝对日本的认识及贸易政策比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1期。
    陈东有:《明末清初的华东市场与海外贸易》,《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陈东有:《略论近代世界市场互动中的中国东南中外贸易带》,《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陈抗牛:《嘉靖“倭患”探实》,《江汉论坛》1980年第2期。
    陈君静:《明中叶浙东海上私人贸易及其影响》,《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陈尚胜:《明代海外贸易及其世界影响——兼论明代中国在亚太地区贸易上的历 史地位》,《海交史研究》1989年第1期。
    陈尚胜:《“闭关”或“开放”类型分析的局限性——近20年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研究述评》,《文史哲》2002年第6期。
    陈尚胜:《明与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比较——从万明<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一书谈起》,《历史研究》2003年第6期。
    陈学文:《论嘉靖时的倭寇问题》,《文史哲》1983年第5期。
    陈伟明:《明清粤闽海商的海外贸易与经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陈小冲:《十七世纪的御朱印船贸易与台湾》,《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2期。
    邓坚雄:《浅论康熙的开海政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刁书仁:《中国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日关系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3期。
    范金民:《明清时期中国对日丝绸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1期。
    樊树志:《“倭寇新论”—以“嘉靖大倭寇”为中心》,《复旦学报》2000年第1期。
    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复旦学报》2003年第1期。
    冯立军:《清初迁海与郑氏势力控制下的厦门海外贸易》,《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4期。
    冯佐哲:《清代前期中日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史学集刊》1990年第2期。
    冯佐哲:《乍浦港与清代中日贸易和文化交流》,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高淑娟:《略谈“长崎会所”与“十三行”》,《日本研究》2003年第3期。
    管宁:《日本德川幕府锁国的原因及其影响》,《世界历史》1983年第1期。
    韩昇:《清初福建与日本的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
    韩振华:《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前期中国海外贸易航运业的性质和海外贸易商人的性质(上)》,《南洋问题研究》1996年第2期。
    韩振华:《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前期中国海外贸易航运业的性质和海外贸易商人的性质(下)》,《南洋问题研究》1996年第3期。
    胡孝德:《清代(1644——1840)中日两国贸易管理之比较》,《史学月刊》2001 年第5期。
    胡孝德:《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华立:《“唐船风说书”与流传在日本的乾隆南巡史料》,《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
    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黄启臣:《明代广州的海外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4期。
    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丰导地位——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l期。
    黄盛璋:《明代后期海禁开放后海外贸易若干问题》,《海交史研究》1988年第1期。
    黄盛璋:《明代后期船行之东南亚贸易港及其相关的中国商船、商侨诸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3期。
    李金明:《清初中日海上贸易》,《南洋问题研究》1993年第1期。
    李金明:《十六世纪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与漳州月港的崛起》,《南洋问题研究》1994年第1期。
    李金明:《清初迁海时期的海外贸易形式》,《南洋问题研究》1995年第3期。
    李金明:《清初中日长崎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3期。
    李蕾:《十七世纪中前期台湾地区对外贸易网络的展开——以荷兰大员商馆经营的贸易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李隆生:《明末白银存量的估计》,《中国钱币》2005年第1期。
    李映发:《明代中日关系述评》,《史学集刊》1987年第1期。
    刘莲:《中日关系的变化对明朝“海禁”政策的影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刘小珊:《活跃在中日交通史上的使者——明清时代的唐通事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林仁川:《明代私人海上贸易商人与“倭寇”》,《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
    林仁川:《明末私人海上贸易的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
    林仁川:《明后期海禁的开放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安徽史学》1992年第3期。
    林瑞荣:《明嘉靖时期的海禁与倭寇》,《历史档案》1997年第1期。
    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9年第6卷第2期。
    刘序枫:《清康熙—乾隆年间洋铜的进口与流通问题》,载汤熙勇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7辑),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版。
    刘序枫:《清代的乍浦港与中日贸易》,载张彬村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5辑),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3年版。
    柳岳武:《清初清、日、朝鲜三国关系初探》,《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
    聂德宁:《试论明代中日官方贸易向民间贸易的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2期。
    聂德宁:《郑成功与郑氏集团的海外贸易》,《南洋问题研究》1993年第2期。
    戚印平:《明末澳门葡商对日贸易的若干问题》,《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全汉昇:《明代中叶后澳门的海外贸易》,《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3年第5卷第1期。
    全汉昇:《明中叶后中日间的丝银贸易》,《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55本第4分册。
    任鸿章:《明末清初郑氏集团与日本的贸易》,《日本研究》1988年第4期。
    孙玉琴:《关于明代“倭寇”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些问题——与唐力行同志商榷》,《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
    时晓红:《明代的中日勘合贸易与倭寇》,《文史哲》2002年第4期。
    沈燕清:《明清时期福建的旅日僧侣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八桂侨刊》2000年第2期。
    唐力行:《徽商人物:王直》,《徽州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童家洲:《明末清初中日私商贸易与华侨》,《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2期。
    王慕民:《明代宁波在中日经济交往中的地位—兼论官、民贸易方式的转变与嘉靖“大倭乱”的起因》,《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王日根:《元明清政府海洋政策与东南沿海港市的兴衰嬗变片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王晓秋、冯佐哲:《从<吾妻镜补>谈到清代中日贸易》,载《文史》第15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王勇:《“丝绸之路”与“书籍之路”——试论东亚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英]威廉·S·阿特韦尔:《国际白银的流动与中国经济(1530—1650)》,《中国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9期。
    魏能涛:《明清时期中日长崎商船贸易》,《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2期。
    魏能涛:《明末清初苏州商船滞日八年辨伪》,《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3期。
    尉安宁:《1600——1850年间中日两国的官商》,《日本研究》1988年第4期。
    吴松弟:《明清时期我国最大沿海贸易港的北移趋势与上海港的崛起》,《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谢必震:《试论明代琉球中介贸易》,《南洋问题》1986年第1期。
    徐明德:《论十六世纪浙江双屿港国际贸易市场》,《海交史研究》1985年第2期。
    徐明德:《论清代中国的东方明珠——浙江乍浦港》,《清史研究》1997年第3期。
    杨翰球:《十五至十七世纪中西航海贸易势力的兴衰》,《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杨国桢:《十六世纪东南中国与东亚贸易网络》,《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易惠莉:《论入关前后的清与日本关系》,《学术月刊》2001年第1期。
    易惠莉:《清康熙朝后期政治与中日长崎贸易》,《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尤建设:《试论德川幕府时期日本与东南亚的朱印船贸易》,《南洋问题研究》2006年第4期。
    于植元、冯兴盛:《试论明代中日贸易》,载《中日关系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张凯:《晚明中国与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张劲松:《从长崎荷兰商馆日记看江户锁国时期日郑、日荷贸易》,《外国问题研究》1994年第1期。
    张显清:《关于明代倭寇性质问题的思考》,载朱诚如、王天有丰编:《明清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
    郑克晟:《郑成功海上贸易及其内部组织之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郑以灵:《浅论郑芝龙的海上商业活动》,《史学集刊》1996年第1期。
    朱德兰:《清开海令后的中日长崎贸易商与国内沿岸贸易(1684—1722)》,载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3辑,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89年版。
    朱亚非:《略论明后期的中日贸易》,《东岳论丛》1985年第4期。
    朱亚非:《明代沿海城镇对日贸易浅谈》,《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5期。
    朱亚非:《明后期中日两国的双边贸易政策及其演变》,《烟台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
    朱亚非:《明清两度“日本研究热”观察与比较》,《山东师大学报》1997年第5期。
    朱鉴秋:《<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的研究》,《海交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林春胜、林信笃编:《华夷变态》,东京:东洋文库,1958年版。
    木宫泰彦著,陈捷译:《中日交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木宫泰彦著,胡锡年译:《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林炜编:《通航一览》,东京:国书刊行会,1912年版。
    新井白石著,周一良译:《折焚柴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永积洋子:《唐船输出入品数量一览:1637—1833》,东京:创文社,1987年版。
    松浦章:《清代海外贸易史の研究》,东京:京都朋友书店,2002年版。
    西川如见:《华夷通商考》,1695年版。
    西川如见:《增补华夷通商考》,1708年版。
    大庭修著,徐世虹译:《江户时代日中秘话》,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大庭修著,戚印平译:《江户时代中国典籍流播日本之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山胁悌二郎:《长崎の唐人贸易》,东京:吉川弘文馆,1964年版。
    岩生成一:《朱印船贸易史の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85年版。
    井上清著、天津市历史研究所译:《日本历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速水融、宫本又郎编,厉以平译:《经济社会的成立:17——18世纪》,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藤家礼之助:《日中交流二千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田中健夫著,杨翰球译:《倭寇——海上历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田久川:《古代中日关系史》,大连:大连工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村上直次郎:《增订异国日记抄》,东京:骏南社,1969年版。
    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唐通事会所日绿》,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55年版。
    依田熹家:《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中村新太郎:《日中二千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中村质:《近世长崎贸易史の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94年版。
    岩生成一:《关于近世日支贸易数量的考察》,《史学杂志》第62编第11号。
    大庭修:《关于平户松浦史料博物馆收藏的<唐船之图>》,载《中外关系史译丛》第2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大庭修著,高洪译:《关于江户时代中国船漂流日本的资料》,《日本研究》1987年第3期。
    大庭修:《江户时代后期输入日本的汉籍及其影响》,《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
    松浦章著,孙世春译:《满文档案和清代日中贸易》,《日本研究》1985年第1期。
    松浦章著,郑振满译:《清代福建的海外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松浦章著,常家勤译:《康熙帝与日本的“海舶互市新例”》,《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2期。
    松浦章:《明末清初中国商船带到日本的海外政治情报》,《海交史研究》1990年第1期。
    松浦章:《明代末期中国商船的日本贸易》,《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4期。
    松浦章著,罗晃潮译:《清初广东商人麦灿宇和日本的长崎贸易》,《岭南文史》1994年第2期。
    松浦章:《明代末期的海外贸易》,《求是学刊》2001年第2期。
    永积洋子著,刘序枫译:《由荷兰史料看十七世纪的台湾贸易》,载汤熙勇主编:
    《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7辑,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
    佐藤三郎:《“江户时代”日本漂流民对中国的认识》,《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1期。
    神户辉夫著、曾丽民译:《16世纪中期九州丰后和中国东南沿海的交流》,《海交史研究》1999年第1期。
    滨下武志著,朱荫贵译:《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一些问题的再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