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汉字词与对日汉语教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開放釋放出中國五千年深厚底蘊的文化力與經濟力,造就出近年來綿延不絕的世界性漢語學習熱潮,其中同屬於漢字文化語圈的日本與韓國可說是學習漢語熱度最高的國家。然而,日語與中國漢語雖然均擁有漢字,卻因其發展出包括漢字、平假名、片假名、日語羅馬字等的多文字系統,具備了同時混用多種文字與多語種的特殊性,也使得日本漢字詞拉大了與中國漢字詞的差異性,使得與中國同源的日本漢字詞,反而成為日本人學習中國漢語時的阻礙,負遷移作用甚為明顯。然而,相對地中日的漢字詞既然有差異,必定也有相同;學習上有負面影響,也就必然具有正面效益,也就是語言學上所謂的正遷移作用。本計畫的目的即欲針對對日漢語教學,研究出一套因地制宜,且以漢字與漢詞為槓桿工具,能夠發揮漢字詞正遷移作用的漢語教學新途徑。
     漢字不僅僅是漢語的書面符號,漢字是一個個形音義的統一體,且絕大多數爲有意義的語素,所以對外漢語教學應掌握住漢語的特質,抓住構詞的最小單位「漢字(語素)」來進行教學。特別是至今仍屬漢字文化圈、仍在使用漢字的日本,爲能有效控制日語漢字詞等所帶來的負遷移作用,其中國漢語教學應回歸漢和最相近的日語詞彙體系的「詞根」,重新從中文的漢字本位再出發,遂行在漢字的核心架構下,由詞彙主導,語音、語法爲綱爲輔的漢字本位漢語教學模式;並採用能夠發揮漢字形、音、義與漢詞間緊密巧妙連結等特點的「基本字集中教學法」,快速增加漢語詞彙。
     漢字本位的漢語教學模式需要具有正遷移作用的語料庫支援,方能有效運作。經研究之後,歸納出符合1.常用字,2.高頻字,3.構詞力強的字,4.與日本漢字近似度高的漢字,5.日語的詞根漢字,6.多數日本人認得的漢字,六條件的漢字與漢詞語料,做爲支援對日漢語教學應用的語料,可高度發揮正遷移作用與字本位教學的功能。最後並以質性研究方法深入訪談日本的大學與高中的中國漢語教師與修習中國語課程的日本人學生,評估出測試教材具有高度可行性。
Cultural strength and economic power with 5 thousand years' profound inner details of China was released during the Reform, it recently keep bringing up the craze of learning Chinese in the worldwide, which is ceaseless and continues from miles to miles. Among the countries where the heat to learn Chinese is still increasing,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the ones with the greatest enthusiasm when both of them belong to the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ty. Although Japanese have the same Chinese characters with mainland Chinese, however, it develops a multi-character system including different characters such as Chinese characters, hiragana, katakana, Japanese Roman letters, etc, and it has the particularity of mixing different types of characters and languages together, which also helps Chinese character in Japanese expand the difference with the mainland Chinese characters. As a result, Chinese Characters in Japanese which are cognate with mainland Chinese turns out to be the obstacle for Japanese to learn Chinese, and the effects of negative transfer is obvious. Relatively speaking, since Chinese characters or words using in these two countries remain different, there are certainly something in common, that is to say, positive efficiencies may occur while there are negative effects to language study, which is called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transfer in linguistics.This plan is aimed at working out a suitable way of teaching Chinese to Japanese, while Chinese characters functions as a lever during teaching, and helps to turn the positive transfer effects of Chinese into good account during language teaching.
     Chinese characters are not only the literal symbols of Chinese language, but also a unity of the form, sound and meaning, and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re meaningful morphemes, so we should hold the essential features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grasp the minimal unit of forming a word, the"Chinese morpheme" during teaching Chinese towards foreign people. Particularly in Japan which is still subjected to the Chinese cultural community nowadays, where people there are using Chinese characters, in order to efficiently have control over the negative transfer effects that Chinese Characters in Japanese bring up,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Chinese teaching towards Japanese should return to the roots within the Japanese lexical system which stand for the closest part between Han and Yamato, the language teaching must set out on the Chinese Character Standard again. The Chinese Character Standard Teaching Mode should be carried out while Chinese characters are taken as the core, and the glossary predominates, pronounciation and grammar are the main headings or auxiliaries, at the meanwhile we should exert the "Primary Words-Focused Teaching Method", which contributes to display the distinctive feature that one Chinese character closely and delicately links all of the form, sound and meaning together. Chinese Character Standard Teaching Method can only function successfully when it is supportively equipped with corpus with positive-transfer effects. During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ing process, 6 factors should be meeted: (1)basic vocabulary, (2)high frequency characters,(3)characters with strong word-building potency, (4)characters with high correspondence and resemblance to those of Japanese characters, (5)characters as roots in Japanese, (6)characters that can be recognized by most Japanese people. The corpus builded following the 6 requirements are just qualified as the materials during teaching Chinese to Japanese people. It is no other than the qualified that can greatly take out the positive-transfer effects and Character Standard Teaching funcions into good account. After having been verified through test teaching materials, the result shows that only meet the above 6 requirements can the materials in the corpus have high feasibility. Finally using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the writer thoroughly interviewed teachers teaching Chinese at Japanese universities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Japanese students who took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and now finds out that the test teaching materials have great practicality.
引文
[1]徐通鏘(1997)《語言論》,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25頁。
    [2]李如龍(2004)《漢語應用研究》,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48頁。
    [1]李秀琴(1998)<從中西文字體系看漢字文化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4期。
    [2]大陸與臺灣雖常皆是漢語文的使用地區,但因環境與文化的差異,而有某些相同辭彙卻用語不同的情形產生。如「錄影」為臺灣用語,「錄像」則是大陸用語:「雷射」與「鐳射」亦同。
    [1]阿尔泰语系東部的满州语支與通古斯语支,中間的蒙古(Mongolic),西边的土耳其(Turkic:古为突厥)三大语族。
    [2]Hartmann,R.R.K.(1980).Contrastive Textology: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n Applied Linguistics.Heidelberg:Julius Groos Verlag,22.
    [3]所以對比语言學(Contrastive Linguistics)又稱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或對比研究(Contrastive Studies),這三個名經稱常互相通用。
    [1]索緒爾的弟子Charles Bally及Albert Sechehaye等於1916年於將課堂講義的內容寫成《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或稱《通用語言學》)一書,119頁。也可參考許余龍(2005)《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緒論中所做的相關解析,1-4頁。
    [2]許余龍(2005)前揭書,pp.1-4。
    [1]本文所指的國際音標為1996年版本的國際音標IPA表。
    [1]《日中基本漢字の比較研究(日中基本漢字的比較研究)》作者城地X舟,姓名總共有四字,城地為姓,「X舟」為名,但名的第一字中日字典均無法查出,應為自製漢字,故以X代替。該書為作者自行出版,現已絕版。
    [1]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12-13、222-228頁。
    [2]Williamson,J.B.,Karp,D.A.,Dalphin,J.R.and Gray,paul D.(1982).The Research Craft:An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Method,2nd ed.Boston:Little brown,182-186.
    [3]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150-151頁。
    [1]或再加入已公告的284個人名用漢字。
    [1]1871年(明治四年),日本政府於外務省下設置「漢語(華語)學所」與「洋語學所」,培養外語人才。可視為日本近代華語教育的發端。
    [2]由於漢語為現代日語的語種之一,為避免使用「漢語」一詞時,無法清楚辨識為中國漢語或是日本漢語,形成的混淆,故本章使用「華語」代替中國漢語。
    [3]安藤彦太郎(1988),《中国語と近代日本》,(岩波書店),p23。
    [1]#12
    [2]第二次大戰結束以前有关日本的华语教材(當時日本稱為支那语教材),日本著名华语育史學者六角恒廣所著的(1961)《近代日本的中國語教育》、(1988)《中國語教育史研究》、(1989)《中國語教育史論考》、(1992~1997)《中國語教本集成》(全10集40卷)、(1994)《中國語教學書志》等有詳細資料與解說。
    [3]古川裕,2006年的現任日本中國語教育學會會長,(2006)。<日本漢語教育的現狀與未來的課題>,韓國首爾:《漢語教育的發展方向》第8屆韓中教育文化論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韓國外國語大學。
    [1]余維(2007),<日本華語文市場的發展現況、前景及需求:日本華語文市場現況報告》,「2007台日韓數位內容產業發展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論文。
    [2]根據TJF小溪資料室2007年的資料顯示,已有652所高中開設中國語課程。
    [3]數據來源,日本文部科學省中等初等教育局國際教育課,2005:http://www.mext.go.jp/a_menu/01_f.htm
    [4]該書內容公開分享,亦可下載。http://www.tjf.or.jp/jp/publication/wakaru/meyasu2007v00.html
    [5]日本稱華語或漢語為「中國語」,本文為重視原作者使用之專有名詞,乃使用原文「中國語」。其它則一律使用「華語文」。
    [1]安藤彥太郎,前揭書,p.188.
    [2]此訊息為筆者訪谈秋收吉教授所得。
    [3]日本中國話學會編,《日本的中國語教育2002》,東京,好文出版社,2003年。
    [4]2007/9/20搜尋日本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大学振興課網頁資料http://www.mext.go.jp/a_menu/koutou/kaikaku/index.htm
    [1]2007/9/21搜尋立命館孔子學院網站:http://www.ritsumei.ac.jp/mng/cc/confucius/program.html
    [2]第一所孔子學院為2004年11月21日於韓國首爾江南區設立的「漢城孔子學院」。
    [3]2007/8/24:http://www.kmzx.org/Article/wenhua/200704/1208.html
    [4]2008/04/15 http://www.hanban.org/cn_hanban/content.php?id=3258 如其網頁所敘述:「……各地孔子學院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和文化活動,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辦學模式,成為各國學習漢語言文化、瞭解當代中國的重要場所,~」。
    [1]http://www.b-chinese.com/course/kyufu.htm#top 2006/11/23
    [2]文部科学省編、《文部科学白書2006》、p.369。
    [1]#12
    [2]歐孝明、淺野一志<日本漢語教學和網路資源之應用與成果》,日本新潟,p.p1-3。
    [1]另外著名的有千葉商科大學的「電子漢語教室」、新潟經營大學的「網路中文自習教材」等等。
    [1]日本法務省編、《法務白書 2005》、p.275。其實這個統計還不能反映在日中國人的全貌。因為,這個數字不包含已歸化日本國籍的所謂「歸化者」(歸化者包括因婚姻而歸化、國際結婚者以及「歸國者」),以及在日本沒有正式居留身分的違法居留者。如果將他們全部納入,保守估計也近80萬人。
    [2]在日本他們被稱為「歸國者」。他們雖然是日本血統,但因為已在中國生活超過40年,且與中國人結婚生子,思想與生活習慣等皆被同化。
    [3]文部科学省編、《文部科学白書2006》、p.369。
    [1]此乃筆者2006年春訪問神戶同文中華學校時,金翼校長親述。
    [1]以上日本華僑學校等相關資料為筆者本人於2006年春親自訪查日本五所僑校與各地華僑團體之記錄。
    [1]此數目乃以漢語拼音方案為計算基準,若以國語注音計算22個聲母、40個韻母。
    [2]元音(vowel)的字源是拉丁文,意即為聲音(voice)。元音可獨立發聲,凡由氣流振動聲帶發出的聲音,引起口腔的共鳴,且不受其他發音器官阻塞的樂音,皆為元音。元音在分析漢語時習慣稱為「韻母」,分析日語時則稱為「母音」,由於在一個音節裡它總是在後頭發音,所以也叫「後音」,其可包括單元音、複元音、鼻化元音等。與元音配對的則是輔音(consonant),其拉丁文的本意是「協同成聲」,因為當它獨立發聲不附元音之時,音量微弱,聽話者難以從聽覺上分辨出是哪一個輔音,所以總是與元音搭配發 音,漢藏語系將其稱為「聲母」,日語則稱為「子音」。
    [3]#12
    [1]日本人主要使用符合日語特性的「拍」,拍與音節有些差異。拍是聲音化時所產生的韻律單位,音節則 是子音與母音結合而成的音組。日語的特殊拍:鼻音「ん」、促音「つ」、長音「一」都算為獨立的一拍,而音節通常是以母音為計算音節數的基準,日語特殊拍的鼻音、促音、長音都視為附屬音,附屬於鄰接的母音不可以獨立。
    [2]這並非意味著日語的音節多,因為音節少是日語的特徵之一,世界各種語言之中,可能除了波里尼西亞語之外,就属日語的音節最少。從理論上而言,日語只有112個(一說113個)單音節,而且幾乎所有的音節都是一個輔音加上一個元音的單純開音節。
    [1]王力(1985)《漢語語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P.22頁。
    [2]李如龍(2004)《漢語應用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50-51頁。
    [1]李如龍(2004)前揭書,92-93頁。
    [1]賈穎(2001)<字本位與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漢語學習》第8期,53頁。
    [2]朱全安(2004)<中国語教育の現状と趨勢》,《千葉商大紀要》(42-2),112頁。
    [1]李如龍、何穎(2004),<試釋對外漢語教材編寫的「詞本位」>,《海外華文教育》2004年第2期,廈門 大學海外教育學院,27頁。
    [2]中華語文研習所教材編研中心(2003)《實用漢語上冊》,中華語文出版社。
    [1]由於研究途徑與觀點差異的影響,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日本不僅擁有漢字、漢文,也擁有漢語。
    [2]王順洪認為在接觸、感知漢語和中國文化的過程中,自然會產生親近感與認同慼。但根據筆者長年來對日本研究所得,認為日本人所認同的是已經日本化的漢文化與漢字,是日本的語言與文化而非對中國語 言與文化的認同感,是因為兩者間的相似性而對中國的文化、語言、漢字產生親近感。王順洪(2008)《日本人漢語學習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57頁。
    [1]林國立(1996)<建構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因素體系>,原收錄於《北京语言文化大學入選第五屆國際漢 語教學討論會論文匯編》,後重新編入周思源主編(1997)《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引自P.21。
    [1]上述對外漢語教學的概念原來出自於:北京語言學院漢語學院編(1996),《語言文化教學研究》一書中所編入的周思源的論述,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後來又編入周思源主編(1997)《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引自P.P.4-5。
    [2]主張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區分為「知識文化」與「交際文化」的學者以及相關論述不少,可參考:黎天睦主編,張占一等共著(1987),《現代外語教學法—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張占一(1990),<試論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三期,北京:北京語 學院出版。趙賢州(1989),<文化差異與文化導入論略>,《語言教學與研究》,1989年第一期,北京:北京語學院出版。北京語言學院漢語學院編(1996),《語言文化教學研究》一書中所編入的周思源的相關論述,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等等。
    [1]呂必松(1990),《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概要》,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56頁。
    [2]以上詞彙文化與交際行為文化參考中國華文教育網站專文<海外華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著者姓名不詳。http://www.hwjyw.com:82/gate?oig5/www.hwjyw.com/hlsxx/200711/t20071123_9482.shtml
    [1]相關內容可參考: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芻議》,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呂必松(2007),《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呂必松(2005),《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張占一(1990),<試論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三期,北京:北京語學院出版。
    [3]李映霏(2006),<試論外漢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對外漢語論叢》,第五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67頁。
    [1]京都為盆地地形(京都盆地)。
    [2]長谷川如是閑(1969),《日本人的性格》、《世界教養全集》に編入、東京:平凡社、37頁。
    [3]語出《史記》中的<孔子世家>。
    [4]或稱儒家思想。
    [1]李澤厚<中日文化心理比較試說略稿—從中日儒學在各自文化中的實際位置頗不相同說起>,本文由網 際網路查詢所得,查詢日期2008/4/5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12130:日本儒學最盛的時代為德川幕府時代(1603~1867),其中尤以朱子學派與陽明學派為翹楚。
    [2]Ruth Benedict(1946),”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中譯為潘乃德(1974),《菊花與劍》,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原著為英文,至今已有數十個國家,數十種版本出版,另有中文簡化字譯本,書名譯為《菊與刀》。
    [1]潘乃德(1974)前揭書,226頁。
    [1]日本從西元618年至907年,共計派遣了16梯次的遣唐使,除了使節之外包括留學生、學問僧(即留學僧人)、以及語音學家等至唐朝首都長安,當時所學得的漢語語音即是所謂的「漢音」。
    [2]潘乃德(1974)前揭書,19頁。
    [3]安藤彦太郎(1988),《中国語と近代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3頁。
    [1]潘乃德(1974)前揭書,108-109頁。
    [2]致良日語工作室編譯(1998),《日本剖析》,台北:致良出版社,48-50頁。
    [1]周思源主編,林國立等共著(1997),《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6頁。
    [1]侯穎(2007),<語言學理論在華文教學中的作用>,中國華文教育網:http://www.hwjyw.com:82/gate/big5/www.hwjyw.com/jxyd/xskj/200708/t20070822_4402_2.shtml。
    [1]魯健骥(1990),<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语言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一期,北京:北京語學院出版,198頁。
    [1]彭增安(2007),《跨文化的語言傳通—漢語二語習得與教學》,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61頁。
    [2]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130頁。
    [1]李梵(2005),《漢字簡史》,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1頁。
    [2]許余龍編著(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77-278頁。
    [1]東漢和帝永元十二年(西元100年),汝南召陵人(今河南郾城),許慎(字叔重)作《說文解字》,以“形”“義”為主,收錄了9353個字,分為540個部首。使文字有了歸類。但許慎卻等到東漢安帝建光元年(西元121年),才獻給皇帝。不到幾十年便流行於天下,是文字學最早的一本書。
    [2]中國古代的文字學家稱獨體的字為「文」,合體的字為「字」。獨體的結構不能再分解,故說明之,此即為「說文」之意:合體的結構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偏旁,故剖解之,即為「解字」。以上兩層意義合而為一,即為《說文解字》之名的含意。
    [1]參考史料:《明末羅馬字注音文章》,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重印:羅常培(1930)《耶穌會士在音韻學上的貢獻》,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2]羅常培(1934)的《國音字母演進史》、黎錦熙(1934)的《國語運動史綱》、陳望道(1939)的《中國拼音文字的演進》、倪海曙(1959)的《清末漢語拼音運動編年史》、以及周海光(1961)的《漢字改革概論》中,皆依據各自屬性,有大同小異的分期。但由於年代久遠,多少與實際發展狀況有些差距,筆者乃重新歸納分期。
    [1]#12
    [2]瞿秋白,(1929年)《中國拉丁式字母草案》、(1930年)《中國拉丁化字母》,莫斯科:中國勞動者共產 主義大學出版社。
    [1]1954年,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改為國務院直屬的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其間收到1600多個各種中文拼音方案。主要有下列幾種形式:漢字筆劃式、拉丁字母式、斯拉夫字母式、幾種字母的混合形式、速記式、圖案式、數位形式等,最後考量便於國際間的交流和合作等要因,決定採用拉丁字母作為中文拼音的符號系統。
    [2]1977年,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決定採用《中文拼音方案》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1982年8月1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文獻工作技術委員會決議採用中文拼音作為世界文獻工作中拼寫中國專有詞語的國際標準,標準號:ISO7098-1982。《中文拼音方案》已經從中國標準發展成為國際標準。
    [1]《古事記》撰述於西元712年,依據現代考證,內容多有誇大成分,但仍不失為重要文獻史料之價值。
    [2]王順洪(2008),《日本人漢語學習研究》,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3-7頁。
    [1]根據歷史記載,西元630~894年的260餘年間,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共計有16次之多,當時派出了遣唐使、留學生、留學僧、語音學家等至唐朝(618~907)首都長安,其等所學得的發音即為漢音。
    [1]林史典(1982)<日本の漢字>,《日本語の世界》,日本東京:中央公論社。
    [1]渡辺実(1996)《日本語概說》,日本東京:岩波書店,44頁。另有方言學者東条操,依據語法差異將方言分為本土與琉球,本土方言則再區分為東部方言、西部方言與九州方言等。東条操(1953)《日本方言学》,日本東京:芳川弘文館。
    [2]相對於標音作用的漢字萬葉「假名」,直接沿用其形、音、義的漢字稱為「真名」,亦有正式文字的意思。萬葉假名中尚可分利用漢字的音的音假名與利用漢字的訓的訓假名。
    [3]阿爾泰語系係指以阿爾泰山脈為中心,包括東邊的滿通(Manchu-Tungus,含滿州語支與通古斯語支),中間的蒙古(Mongolic),西邊的土耳其(Turkic:古為突厥)三大語族。日本語的起源有多種理論。許多學 者認為,就語法而言,日語近似如土耳其語和蒙古語之類的阿爾泰語言,且日語在語法上與朝鮮語相似的觀點已得到廣泛的認可;但也有證據顯示日語的詞法和辭彙在史前受到南島族群語系的馬來—波利西亞語言的影響,而主張日語屬於馬來—波利西亞語系。
    [1]金田弘、和田利政(2003)《国語要說(五訂版)》,日本東京:大日本図書,50-51頁。
    [2]由於天主教的傳播,其教義威脅到幕府與地方藩主的統治,1612年幕府下達禁教令,1639年禁止葡萄牙等國船隻入港,進行锁國,獨留長崎一港允許中國人與荷蘭人通商。
    [1]新井白石的著作《西洋紀聞》與《東雅》,雖然完成於1715年與1717年,但公開出版則是遲至1882年與1903年。
    [2]何群雄(2001)《漢字在日本》,香港:商務印書館,220頁。
    [3]#12
    [4]諦忍(1763)《以呂波問辨》。
    [5]「皇國正音」意指由純粹、雅正的五十音所構成的日本古代語言。本居宣長(1785)《漢字三音考》。
    [6]平田篤胤(1776~1843),於1819年完成著作《神字日文傳》、《古事徵》。
    [7]日本的江戶時代又稱德川幕府時代,約計230年左右。德川家康戰勝群雄之後,於1603年將幕府所在地設置於江戶(現在的東京日本橋一帶),開創了以德川家為核心的德川幕府的時代,直至1867年當時的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將政權歸還朝廷,還政於明治天皇為止。
    [8]伊呂波(或寫作以呂波等),亦以假名寫做「いろは(i ro ha)」,係指假名的一種排列順序,相當於英語的ABC,故常被用為代表假名的另一種指稱。
    [1]「平文式日語羅馬字方案」為羅馬字會寫法調查委員會中的外山正一等6名方案起草委員所提,為了推廣,請美國傳教士J.C平文(J.C.Hepburn 1815~1911)將方案用於其所編的著名《和英語林集成》(1886年、第三版),故而得名。「日本式羅馬字方案」則為物理學家田中館愛橘依據日語的音韻體系(亦即依照假名的五十音圖)所設計。
    [2]主張減少使用漢字的人士當中,有許多為19世紀後期與20世紀前期,具有重要影響力且身居要職的重要人物,如福澤諭吉、加藤宏之、原敬等。
    [3]後來經協商修正:包括增減百餘字:專有名詞表內所無之字得以用漢字書寫;除中國以外,外國的人名、地名必須用假名書寫;外來語用假名書寫等規定。
    [1]「常用漢字」指與生活關係密切,使用頻率高,要求小學生能讀會寫的字。「準常用漢字」指使用頻率略低,於義務教育中只要求會讀,不要求會寫,寫的時候可以用假名的字。「特別漢字」指在皇室典範、帝國憲法、歷代天皇的謐號、全文出現於國定教科書的詔敕等特別文書中,為常用漢字與準常用漢字以外的字。
    [2]笹原広之(2006)(日本の漢字》,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5頁。
    [1]甚至有以注音符號從(?)到(?),將中日對應漢字與字音依序排列,編輯成書者。陳子博(1957)《日本漢 字音與國音的比較研究》,臺灣台南,自行出版。
    [2]對應讀音可分為古音讀音、方言讀音、無介讀音等幾種。
    [1]通常音節是指「字音+母音」合組成一個音的單位,日語的「拍」則是「等時的韻律單位」,亦即以等長 時間讀一個假名的音韻基本單位(包含拗音、促音、鼻音、長音均為一拍)。黃華章(2004)《華人的日語 語音學》,臺北:致良出版社,頁13-14。
    [1]王順洪(2008),《日本人漢語學習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65頁。
    [1]王順洪(2008)前揭書,61-67頁。
    [2]方麗娜(2004),<華語辭彙的認知途徑與教學策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第17期,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出版,頁17。
    [1]李如龍(2004),《漢語應用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114-115頁。
    [1]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家標準局編(1985),《最常用的漢字是哪些—三千高頻漢字字表》,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
    [2]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字處編(1988)《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北京:語文出版社。
    [3]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1986)《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編(2006),《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5)》上下册,北京:商務印書館。又稱「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
    [2]除了第二次大戰後所公告實施的漢字表外,之前最早有1898年1200字的《尋常小學教授用漢字》:1931年1963字的《常用漢字表》:1942年2528字的《標準漢字表》。笹原広之(2006)、《日本の漢字》、東京:岩波書店岩波新書、頁60-63。国際日本語研修協会編(1999)、(やさしい日本語指導7 文字/表記》、東京:国際日本語研修協会発行、頁18-23。《文部科學省白書2006》、東京:文部科學省、頁347。
    [1]亦即以1945個日本常用漢字(或加上日文人名漢字)的數目為基準,以高頻順序及等量的中日漢字進 行對比。
    [2]有關詞根的解析,將於下一節(本章第三節)中詳述。
    [1]森岡健二(2004)《日本語の漢字》、東京:明治書院、頁148-155.
    [1]李如龍、吳茗(2005),<略論對外漢語詞彙教學的兩個原則>,《語言教學與研究》 2005年第2期,北京:北京語言大學,頁23。
    [2]相關論述可參考趙金銘主編(2006)《對外漢語詞彙及詞彙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書中納編了相關學者的論述。
    [3]何容主編,(1982)《國語日報辭典》,台北:國語日報社,頁213-214。
    [1]史有為(1997)<伊地智善繼先生談日本的漢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1997年第4期,北京:北京語 言學院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出版。
    [2]HSK《漢語水平考試》把基礎詞彙分為甲乙丙丁四類,初級水平的標準之一就是必須掌握甲乙兩類共約 3000詞,中級水平的標準之一是掌握甲乙丙三類共約5000詞,高級水平則必須掌握甲乙丙丁四類共約 8000詞。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頁361。
    [3]史有為(2005)《關於語篇—詞彙主導教學:從對日漢語教學中詞彙的地位談起>,原發表於《對外漢 語研究》2005年第一期,後收錄於趙金銘主編(2006)《對外漢語詞彙及詞彙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97-418。
    [1]李如龍(2004),《漢語應用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頁155-160。
    [1]凸版印刷的頻度調查漢字語料,除了常用漢字字數均包含在內之外,其餘類別的字數均有變動。
    [2]日本文部省文化廳文化部國語課(2000)漢字頻度調查報告,《漢字出現頻度数調查(2)》。
    [1]森岡健二(2004)《日本語と漢字》、東京:明治書院、頁221-229.
    [2]#12
    [1]日語漢字的頻度數據乃依據日本文部省文化廳文化部國語課(2000)漢字頻度調查報告,《漢字出現頻 度數調查(2)》的「新凸版調查」數據所示。
    [1]包含極近似詞在內的日漢同義詞的選取是參考與搜尋包括1.日本文部省文化庁(1978)、《中国語と对応する漢語》東京:文化庁日本語教育研究资料。2.日本文部省文化庁(1983)《漢字音読語の日中对応》、東京:文化庁日本語教育研究资料。3.金田一春彦等監修(1989)、《日本語大辞典》。東京:講談社。4.謝逸朗主編(1992),《現代日華辭典》,台北:萬人出版社。5.日本(株)旺文社编着,王萍等译(2002),《日汉双解学习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三位日籍學者、二位台灣學者,五位皆通曉中日語。
    [2]葉至誠、葉立程,(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P.P.214-223。
    [1]S.L.Yelon著,劉錫麒等譯(2000).教學原理[M].台北:學富書局.
    [2]坂本英子(1990).從華語看日本漢語的發音[M].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1986).現代漢語頻率詞典[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4]編輯小組(1973).日語漢字讀音手册[M].北京:商務印書館.
    [5]曹瑞泰(2007),中日語言文字與語音發展過程之對比分析[J].《通識研究集刊》第10期.
    [6]常瀛生(1984).日語讀音指南[M].北京:知識出版社.
    [7]陳復華(1983).漢語音韻學基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陳章太、于根元、趙金銘、郭樹軍、李泉、馬劍飛、鄭豔群等(2004).對外漢語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
    [9]程雨民(2003).漢語字基語法—語素層造句的理論和實踐[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0]丁光贊編(日期未明).日文漢語手册[M].(地點不明):百泉出版社.
    [11]方麗娜(2004).華語辭彙的認知途徑與教學策略研究[J].《高雄師大學報》第17期.
    [1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音教材編輯委員會(2004).國音學[M].台北:正中書局,6版.
    [13]何華珍(2004).日本漢字和漢字詞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4]何繼昉(2004).漢語語源學[M].重慶:重慶出版社.
    [15]何群雄(2001).漢字在日本[M].香港:商務印書館.
    [16]何容主編(1989).國語日報辭典[M].台北:國語日報出版社.
    [17]胡明揚(1997),對外漢語教學中語彙教學的若干問題[J].《語言文字應用》第1期.
    [18]黃華章(2004).華人的日語語音學[M].台北:致良出版社.
    [19]黃錦章、劉焱(2004).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理論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黃沛榮.(2003)漢字教學的理論與研究[M].臺北:樂學書局.
    [21]金田一春彥(1985).日語的特點[M].北京:北京出版社.
    [22]金田一春彦等監修(1989).日本語大辞典[M]。東京:講談社.
    [23]黎天睦主編,張占一等共著(1987).現代外語教學法—理論與實踐[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
    [24]李大遂(2003).簡明實用漢字學修訂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李梵(2005).漢字簡史[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6]利玛窦(1957):明末羅馬字注音文章[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57年重印.
    [27]李如龍(2004).漢語應用研究[C].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28]李如龍、吳茗(2005),略論對外漢語詞彙教學的兩個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29]李秀琴(1998).從中西文字體系看漢字文化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J].《中國哲學史》第4期.
    [30]李映霏(2006).試論外漢教學中的文化教學[A].對外漢語論叢第五集[C],上海:學林出版社.
    [31]聯合晚報新聞.[N].台北:聯合報,2006/01/27.
    [32]林寶山(2000).教學原理[M].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3]劉靜(2006).文化語言學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
    [34]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35]劉重德(1994).英漢語比較研究[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36]魯寶元(2005).日漢語言對比研究與對日漢語教學[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37]魯健驥(1990).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J].《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
    [38]羅常培(1 930).耶穌會士在音韻學上的貢獻[J],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39]呂必松(1990).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概要[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40]呂必松(2005).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1]呂必松(2007).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2]彭澤潤(2005)詞司和字的研究[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43]彭增安(2007).跨文化的語言傳通—漢語二語習得與教學[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4]齊瀘揚、陳昌來等(2004).應用語言學綱要[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45]日本(株)旺文社編著,王萍等譯(2002).日漢雙解學習辭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6]日本文部省文化廳文化部國語課(2000).漢字頻度調查報告.漢字出現頻度數調查(2)[M].日本東京:文部省文化廳文化部.
    [47]商務印書館(2004).新華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
    [48]邵榮芬(1979).漢語語音史講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49]史有為(1997).伊地智善繼先生談日本的漢語教學[J].《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
    [50]史有為(2005).關於語篇—词彙主導教學:從對日漢語教學中詞彙的地位談起[J].《對外漢語研究》第1期.後收錄於趙金銘主編(2006).對外漢語詞彙及詞彙教學研究[C].北京:商務印書館.
    [51]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董鵬程(2004).從社會變遷看全球華語文教育的前景及學習環境[Z].於高雄師範大學專題演講稿,2004年12月8日.
    [52]束定芳、庄智象(1996).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53]唐作藩(1958).漢語音韻學常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54]王建勤(2003).第二與研習得順序研究的理論爭議[A].對外漢語研究的跨學科探索—漢语學習與認知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55]王建勤主編(1997).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56]王開揚.漢字現代化研究[M].山東:齊魯書社,2004.
    [57]謝逸朗主編(1992).現代日華辭典[M].台北:萬人出版社.
    [58]許余龍(2005).對比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59]續三義(2000).對日漢語語音教程[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60]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芻議[M].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61]張良民(2006).海外僑教現況與展望[A].華語教師成長研習會論文集[C],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編印.
    [62]張其昀(2005).漢字學基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63]張世忠(2001).教學原理—統整與應用[M].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64]張占一(1990).試論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J].《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
    [65]趙金銘、崔希亮(1997).新視角漢語語法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66]趙金銘、齊瀘揚、范開泰、馬劍飛、郭熙等(2007).華文教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
    [67]趙金銘主編(2006).對外漢語詞彙及詞彙教學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68]趙賢州(1989).文化差異與文化導入論略[J],《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
    [69]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字處編(1988).現代漢語常用字表[M].北京:語文出版社.
    [70]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編(2006).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5)上下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
    [71]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選編(1987).日語教學研究論文集[C].北京:商務印書館.
    [7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辭典編輯室(2005).現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
    [73]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國家標準局編(1985).最常用的漢字是哪些—三千高頻漢字字表[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
    [74]周慶華(2007).語文教學方法[M].台北:里仁書局.
    [75]周思源主編,林國立等共著(1997).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76]周有光(1961)漢字改革概論(修訂版)[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77]城地X舟(1994).日中基本漢字の比較研究(日中基本漢字的比較研究)[M].日本長野:自版.
    [78]#12
    [79]Hartmann,R.R.K(1980).Contrastive Textology:Compar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Heidelberg:Julius Groos Verlag.
    [80]安藤彦太郎(1988).中国语と近代日本[M].日本东京:岩波书店.
    [81]#12
    [82]大野晋(1994).日本語の起源(新版)[M].日本東京:岩波書店.
    [83]渡辺実(1996).日本語概說[M].日本東京:岩波書店.
    [84]古川裕(2006).日本漢語教育的現狀與未來的課題[A].漢語教育的發展方向 第8屆韓中教育文化論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C],韓國首爾:韓國外國語大學.
    [85]国際日本語研修協会編(1999)、やさしい日本語指導7文字/表記[M]、東京:国際 日本語研修協会発行.
    [86]加藤彰彦等(1989).日本語概說[M]、日本東京:(株)ぉうふう.
    [87]金田弘、和田利政(2003).國語要說(五訂版)[M].日本東京:大日本図書.
    [88]鞠柏嶺(1991).中國人為什麼只會賣炸醬麵?[J].月刊朝鮮.
    [89]#12
    [90]歐孝明、淺野一志(2003).日本漢語教學和網路資源之應用與成果[A].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臺北: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
    [91]歐孝明、淺野一志.日本漢語教學和網路資源之應用與成果[Z].日本新潟.
    [92]彭飞(2003).日本语の特征[M].日本东京:凡人社.
    [93]#12
    [94]日本法務省編(2006).法務白書2005[M].日本東京:法務省.
    [95]日本文部科學省(2007).文部科學省白書2006[M]、東京:文部科學省.
    [96]日本文部省文化庁(1978).中国語と対応する漢語[M].東京:文化庁日本語教育研究资料.
    [97]日本文部省文化庁(1983).漢字音読語の日中対応[M]、東京:文化庁日本語教育研究资料.
    [98]日本文部省文化廳文化部國語課(2000).漢字頻度調查報告,《漢字出現頻度數調查(2)》.
    [99]日本中国語学会(2003).日本の中国語教育2002[M].日本東京:好文出版社.
    [100]森岡健二(2004).日本語と漢字[M].東京:明治書院.
    [101]笹原広之(2006).日本の漢字[M].東京:岩波書店岩波新書.
    [102]笹原広之(2006).日本の漢字[M].日本東京:岩波書店.
    [103]文部科學省編(2007).文部科學白書2006[M].日本東京:日本文部科學省.
    [104]文化庁日本語教育研究資料(2001).漢字音読語の日中对店[M],日本東京:文化庁.
    [105]文化庁日本語教育研究資料(2001).中国語と对応する漢語[M],日本東京:文化庁.
    [106]#12
    [107]#12
    [108]日本文部科學省高等教育局大學振興課網頁:http://www.mext.go.jp/a_menu/koutou/kaikaku/index.htm
    [109]財團法人國際文化論壇TJF(The Japan Forum):http://www.tjf.or.jp/jp/publication/wakaru/meyasu2007v00.html.
    [110]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
    [111]侯穎(2007),語言學理論在華文教學中的作用,中國華文教育網:http://www.hwjyw.com:82/gate/big5/www.hwjyw.com/jxyd/xskj/200708/t20070822_4402_2.shtml.
    [112]李作基(1997).韓華的過去 現在和未來[Z].美國三藩市:全美韓華聯合總會举辦「韓 華青年夏令營研習會」講稿.http://hanhwafoundation.org/.
    [113]立命館孔子學院網站:http://www.ritsumei.ac.jp/mng/cc/confucius/program.html.
    [114]僑務委員會:http://www.ocac.gov.tw.
    [115]僑務委員會網頁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korea_best&MsgID=160.
    [116]于心華(1999).韓國華僑教育的現況和展望[Z].首爾:華僑網路與中國城論壇發言稿.http://www.seoulchinatown.com/china_jt/seminar_hwakyo_contents1_7.htm.
    [117]張守鑫(2004).探析韓國政策對華僑經濟發展的影響[Z].http://web.wenxuecity.com/BBSView.php?SubID=korea_best&MsgID=160
    [118]中國華文教育網:http://www.hwjyw.com:82/index_12.shtml
    [119]中央社網路新聞,2007年6月23日記者姜遠珍首爾專電:http://www.epochtimes.com/b5/7/6/23/n1752748.htm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