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如今,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面临的焦点话题,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本文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制约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因素,指出社会吸纳、参与式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多层面意义。
     该研究对传统社会发展动力理论进行了再审视和民族学意义的反思,探析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动力要素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论文的分析集中于“内源”动力及其聚合和“外源”动力及其最大化模式上,落脚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内”、“外”源动力的聚合机理,由此构建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论文指出:自主性发展和创新是该动力机制的生长点;民族生产力及其提升是源泉;其突破口则在于社会吸纳和社会参与,并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动态的学理分析。
     本研究认为:社会发展观的不断演变是人类智慧的再现,也表征和折射着时代的兴趣。同时,社会发展观的演变进程中也蕴藏着非常丰厚的民族意义,对这种意义做出分析和追问,无疑能够引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方向并凸显民族社会发展的时代性意义。据此,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视阈背景,内容还延伸到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创新和民族社会运行规范化及民族社会发展的和谐,也展望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景。在论文结语部分,本文围绕着研究主题甚或是民族学研究本身也作了一些的说明和引伸。
Nowadays,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focus topic of the time confronted by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nationalities. It is the corn value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thus tak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in Gansu minority regions as the point departure,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ose regions. 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e multi-layers of meaning of "social assimilation" and "participative development"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areas in minority regions.
     On the other hand, this study reconsiders and then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social dynamism in the sense of ethnology. It then further probes into the dynamic factor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in Gansu minority regions. On the above basis, this study concentrates on the analysis of both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and its collection and the external motive force and its maximum model, focusing on the collective mechanism of the internal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motive force of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in Gansu minority regions, thus constructs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mechanism. Therefore, it concludes that: the initiative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is the growing point of this mechanism; national productive forces are the fountainhead; social assimilation and participation i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n the paper carries out a dynamic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rural social development in Gansu minority regions.
     This study holds that the constant evolvement of social developing view is the embodiment of human intelligence, it reflects the interest of the times. Meanwhile, the evolvement of social developing view contains very rich ethological meaning, the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which undoubtedly guides the overall orient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epochal significance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regions. On these grounds, this paper takes scientific developing view as its visual threshold, the content of which further extends to the policy-mak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harmoniz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Gansu minority regions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in these regions comprehensively. In the concluding remarks of the paper, some explanations and extensions have been made, centering on the research topic of the paper and the ethnology study itself.
引文
①彭兆荣:《人类学研究之于“和谐关系”》,《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②岳天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及其民族意义追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参阅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⑤谢遐齡:《注重理论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① 参见麦科洛斯基等著,许宝强等编译:《社会科学的措辞》,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专题导论 语言与政治”,第1—7页。
    ② 参阅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科学·知识·权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2—42页。
    ③ 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④ 参见郑杭生:《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新视野》,2002年第5期。
    ⑤ 岳天明:《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学》,《学海》,2002年第6期。
    ⑥ 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⑦ 参阅马曼丽、李国栋:《论构建中国发展民族学的理论框架与视角特色》,《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⑧ [美]阿图罗·埃斯科瓦尔:《人类学与发展》,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⑨ 在2004年12月21日—24日,由西南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上,学者们结合多年来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经验,着重阐述了中国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路。比如郝时远教授就指出,对我国而言,发展是主要任务,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发展更是主要任务,为此,那些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利于少数民族繁荣进步的传统是需要改变的。参见王珏,吴定勇:《关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视野互动与观点交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⑩ 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1 国内有的学者将这一点概括为社会学学科的“广泛性”,它是指:一方面在一切学科中,恐怕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像社会学那样,不仅可以广泛地几乎与已有的每一门学科相结合,而且也可以广泛地关注社会中尚未被现有学科深入研究或完全未被研究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根据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切薄弱点和空白点,从而形成一系列分支社会学(据陆学艺先生的观点,在发达国家,分支社会学学科目前已经有167个, 而在中国,社会学旗帜下的分之学科也已有二、三十个);另一方面,在考察某一社会要素和社会现象时,社会学还必然广泛地综合一系列相关学科的研究,因为它总是着眼于诸相关社会要素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社会学的这种广泛综合,能够有效地消除不同学科之间的传统界限,从而成为促进学科融合的骨干。参见陆学艺先生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文库”撰写的“总序”和吴方桐主编:《社会学教程》(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5页。
    ②比方说,“在正常时期,农民社会的变化是很缓慢的,一种新事物在那里只有看起来不再‘新’的时候,才真正被接受了,因为那时它已经并入了既有的系统。”[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③[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321页。
    ④[美]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⑤[美]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费孝通先生就曾指出,许多在西方早巳看不见的事情,在中国还存在。比如,“前现代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现代问题 和后现代的问题却已经拥上来了”。“在中国一些边远农村,还处在农业时代,但许多地方已经是工业时代了,而在大城市信息文明也已经进来了。也就是在中国,前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的发展是重叠和和交织在一起的”(参阅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61-67页)。事实上,不仅中国,即便在欧洲,“每一个较大的国家都是由较小的国家或地区性社会构成的,它们都是多文化、多族群、远非通体同质”。参见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①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陈庆德:《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108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④陈庆德、潘盛之、覃雪梅:《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⑤谭必友、陆群:《民族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任务》,《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①龙远蔚先生曾撰文写道:“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仅仅关注民族地区经济而忽视少数民族的倾向是一很大的缺陷。”(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据笔者的体会,龙先生所说的“忽视少数民族的倾向”意指忽视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倾向,包括对于各种民族制度、民族政策研究的忽视。如果笔者的这种体悟是正确的,那么,少数民族研究的落脚点就应该在于民族社会的发展。这样,也从一个向度上凸显了民族社会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的意义。
    ②更有甚者指出:“中国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自从由西方借入,就承担着抵御外侮,修齐天下的重任,其政治义务大于学术意义,虽世道更替而不迁。”纳日碧力戈等著:《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③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④杨建新:《甘肃古代的少数民族》,收入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⑤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1页。
    ⑥马正亮:《甘肃少数民族人口》,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⑦赵利生先生认为,民族社会学的研究视角主要有:结构与过程的视角,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视角,冲突与均衡的视角,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视角以及微观与宏观的视角等。参阅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63—66页。
    ⑧民族范畴的自为性是指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民族的出现和民族关系的形成是与人们的社会建构行为难以分割。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是人们构建的产物,也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参阅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参见《甘肃日报》,2006年7月12日。
    ②[匈]卢卡奇著,杜章智等译:《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6页。
    ③周大鸣编著:《现代都市人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④[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⑤陈庆德等:《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⑥参阅许宝强:《发展、知识、权力》,收入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⑦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页。
    ⑧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0页。
    ②比如,吴文藻先生就指出:社会是描述集合生活的抽象概念,而社区是某一地方人民生活的“具体表词”,它有物质的基础,是可以观察到的,所以,要“从社区着眼,来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功用》,《社会研究》,1935年第66期。转引自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③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④美国学者桑德斯在《社区论》第三章中专门论述“社区是一个地方”。参阅桑德斯著,徐震译:《社区论》,国立编译馆主编,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82年版,第52—82页。
    ⑤[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⑥应该说,这些相关的概念是互不相同的。对于它们之间关系的分析,可参见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⑦联合国于1955年发表了《通过社区发展促进社会进步》(Social Progress Through Community)的专题报告,指出社区发展的目的在于动员和教育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和国家建设,充分发挥创造性,与政府一起大力改变贫穷落后状况,以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最初,联合国的社区发展计划侧重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意图通过“扶贫性”计划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后来,其社区 援助项目又延伸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如城市住宅和贫民区的计划改造等;英国社会学界多数将社区发展视为“第三世界的发展工作及发展中国家的自助计划”;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区发展部在1986年发表的《社区发展立场书》中,吸收融合了有关观点,对社区发展作了全新的解释,认为“社区发展是一个提升社会意识的过程,以集体参与鼓励居民识別和表达本身需要,并因此而采取适当行动。这种社区导向性的社会工作方法,内容包括一系列经过计划的行动,最终目标是谋取社会正义和改良社区生活的素质。”与此相关,香港政府社会福利署在1991年的《五年规划回顾》报告中,对社区发展的目标作了这样的界定:“社区发展的整体目标是促进社会关系,在社区内培养自我依赖、社会责任及社会凝聚的精神,并鼓励民众参与解决社区问题及改善社区生活的素质”。
    ①应该指出,对于“社区发展”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解释是不尽相同的,歧义也较大,但对这一概念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解释是当代具有趋势性的潮流,学者们总是非常重视“社区参与”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参阅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③每个民族在面对他们所能获得的发展资源的不同,都要以本民族自身获得最大利益为动力,但他们到底如何选择又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条件,所以,文化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用马克斯·韦伯的形象比喻,那就是“利益是火车头,思想就是扳道工。”
    ④参见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⑤参见黎文魁:《发展的三个方面》,收入阿卜杜勒—马利克、黄高智、贝尔纳.罗西埃、黎文魁著:《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版。
    ①[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复杂性系统探究方式强调的是非线性思维、整体思维、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这种探究方式提供了观察自然和社会的新思路。可参阅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维:自觉的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④《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2页。
    ⑤龙远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
    ⑥参阅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从发展观的演变来看,各种新的发展观都是通过对于经济主义的否定来形成的。这是在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指出,可持续发展的范围基本上由三大部分构成,即: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所以,经济的发展毕竟是一维的,而社会发展是一个多维的系统,也正是因为如此,社会发展的确定性也在逐渐减退。换言之,当我们在比较宽广的背景当中来考察社会发展的向度时,很难确定事物的实际意义(参阅张琢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12—113页)。但就“社会发展”本身而言,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那就是要构建“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
    ②杨圣敏:《近年来国内民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③彭英明:《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民族社会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11期。
    ④叶舒宪:《人类学质疑发展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⑤查阅现有的相关研究,总体的感觉在于,学人们大多是在哲学层面上来展开的,这固然很重要,因为哲学对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无疑会使我们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其内涵,这有激发思路、提供导向的作用。同时,在社会发展动力及其机制构建问题研究中融入哲学层面的思考也有助于反映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但是,对此保持敏感的关注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应该陷入纯思辨的探求。正如安东尼·吉登斯对哲学与一般社会理论关系的认识,“开展经验性的社会研究与进行形而上层次上的哲学探讨,这两方面应该是能够相互借鉴的。”(参阅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再比方说,在同一门学科内部(如经济学)也存在着高度抽象的学科理论和学科所涉及的日常生活的差异。所以,建立在一定学科理论基础上,而又富有现实意义的分析视角尤为重要和可贵。
    ⑥郑杭生:《社会和谐——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① 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费孝通先生也早就指出:“少数民族的发展必须(以)抓住它们的特点作为起点。”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4页。
    ③ 牟本理主编:《民族学与西北民族社会》,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④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 樊胜岳等:《西北地区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海洋出版社2003年版。
    ⑥ 徐建华等:《中国西部地区迟发展效应与后发优势及创新对策研究》,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
    ⑦ 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⑧ 周毅:《西部反贫困研究——迈向小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⑨ 1998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基金项目。
    ⑩ 该课题现已结项,将在年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1 关连吉等:《西部大开发与甘肃区域经济》,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 关连吉、赵颂尧、吴晓军主编:《西部大开发与甘肃民族区域经济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 妥进荣主编:《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 妥进荣主编:《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 周大鸣、刘志扬、秦红增:《寻求内源发展——中国西部的民族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 刘敏、岳青主编:《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17 王永亮:《西北回族社会发展机制》,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 如李文亮、冯俊、周宁、赵学文、温军的:《河州调查——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课题组:《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西藏发展论坛》,2004年第6期。杨操:《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任务及对策》,《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钱宁:《谁是西部发展的主体——论少数民族在西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李含琳:《论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打开发的宏观环境和应对策略》,《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应该指出,相关方面的研究论文是非常多见的,但在笔者看来,过多的列举也许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①赵利生先生的《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转换机制》(发表于《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是这方面不多见到的研究成果。
    ②[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前言”第6页。
    ③转引自萧功秦:《知识分子与观念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④[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0页。
    ⑤格尔茨曾经说:“一项研究,如果比先于它的研究更加深刻——无论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是一种进步; 但是,与其说它踩在它们的肩膀上,不如说它受到挑战且进行挑战,从它们身旁冲奔而过。”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①[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②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Geertz)在其名著《文化的解释》开篇中指出,当一些带着强大冲击力的观念突现在知识图景上时,这些大观念突然之间就流行了开来,因为所有敏感而活跃的头脑都转向了对这个观念的探索和开发,然而,这一新观念的实际用途总会趋于平衡,它的风靡一时的过分状态总会结束,总会不再具有它曾经有过的那种貌似宏伟阔大、处处实用的无限多用性。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够使我们摆脱这些观念在其最初盛极一时之际所导致的大量的伪科学的纠缠。为此,他借用了吉尔伯特·赖尔的一个概念,详细进行了关于“深描”的分析。在他看来,深描说就是一种迈向文化的解释理论,“深描”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格尔茨用这一概念来指称在社会人类学研究中对于文化现象的详尽描述,以求对于文化现象背后的文化规律或对文化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9页。
    ① “琼斯村即美国”是一些人类学家所强调的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即面对非常巨大的美国,研究者难能对其进行全貌性的研究,只能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村落展开研究,从而在一个向度上展现整个美国的风貌。参阅[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②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③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④ 凌纯声、林耀华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⑤ 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⑥ 参阅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八章。
    ⑦ [美]F.普洛格D.G.贝茨著,吴爱明、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页。转引自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286页。
    ⑧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⑨ 例如,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指出:在21世纪将会有这样的前景,“科学与人文学科这所谓的两种文化在认识论上的重新统一;各门社会科学在组织上的重新统一与重新划分;在知识世界中社会科学承担中心角色”等(参阅[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冯炳昆译:《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页)。美国学者马尔库斯、费彻尔也借克利福德·吉尔兹之言指出,当代学术发展的趋势在于各个学科之间观念与方法的流动性借用(参阅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生活·读书·新知 三 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①赵利生先生在分析了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后指出,民族社会学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现实性、实证性和实践性。参阅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71-73页。
    ①陶孟和:《定县社会调查·序》
    ②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③[英]齐格蒙特·鲍曼著,郇建立译:《被围困的社会》,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④可参阅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3页。
    ②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39-240页。
    ③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
    ④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
    ⑤《古兰经》中这样说,“不义的人们曾追随他们所享受的豪华生活。他们是犯罪的人。”(11:116,同上书第175页)“你不要挥霍,会或者确是恶魔的朋友,恶魔原是辜负主恩的。”(17:26—27,同上书第214页)
    ①费孝通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1页。
    ②张永庆:《塞上求真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③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第160—16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④岳天明:《关系意识与西北乡村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
    ⑤“农民亚文化”是罗吉斯等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其中心内容包括:①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不信任;②认为财富是有限的;③对政府权威既依赖又敌视;④家庭主义;⑤缺乏革新精神;⑥宿命论;⑦有限的志向;⑧不能延迟满足;⑨地方局限的世界观;⑩移情能力低。在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于农村的观察和记录中,反复印证着上面的内容。详参埃弗里特·M·罗吉斯等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3—334页。
    ⑥秦臻、马国忠主编:《东乡族——甘肃省东乡县韩则岭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⑦秦臻、马国忠主编:《东乡族——甘肃省东乡县韩则岭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2页。
    ①张永庆:《塞上求真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②张永庆:《塞上求真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③秦臻、马国忠主编:《东乡族——甘肃省东乡县韩则岭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76页。
    ①《草原好曼巴——旦正草》,http://www.economicdaily.com.cn/no4/newsmore/200605/12/t20060512-121097.shtml
    ②金振蓉:《遏制农村封建迷信活动须出重拳》,《光明日报》,1999年2月23日。
    ③岳天明:《科技理性、价值理性和人文关怀》,收入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反邪教协会编印:《拒绝邪教 崇尚真理》,2003年。
    ①王惠岩:《政治学原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②潘乃谷:《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1页。
    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的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124页。
    ②如,东乡县坪庄乡韩则岭村的第四任党支部书记铁福海从1986年上任一直连任至今。锁南镇毛毛村的马光辉连任村支书也已经14年。
    ③党国英:《实行“民选”后村里谁当家?》,《中国国情国力》,2000年第9期。
    ④笔者根据在东乡县锁南镇毛毛村对马光辉村支书的采访录音整理。
    ①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73—82页。
    ②赵树凯:《纵横城乡——农村流动的观察与研究》,中国农村出版社1998年版,第8—11页。
    ③徐勇:《挣脱土地束缚后的乡村困境及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④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⑤[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的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195页。
    ⑥根据笔者的调查录音整理。
    ⑦陆益龙:《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估》,《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
    ①参见岳天明:《试论我国民族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②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8页。
    ③[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6页。
    ④萧新煌编:《低度发展与发展——发展社会学选读》,巨流图书公司1985年版,第78页。
    ⑤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1页。
    ⑥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44页。
    ⑦陈庆德:《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 [英]F.A.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页。
    ② 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50页。费孝通先生说得更为直接和到位,他认为,“真正的社会转变就是人的转变嘛。”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61页。
    ③ 王铭铭:《想像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④ 乌格朋:《社会变迁》,收入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⑤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⑥ [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⑦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⑧ 德国学者兰德曼指出,我们虽然属于社会结构,但仅凭此还能以形成我们人性的完整性,除非努力参与到文化的好处当中。我们的文化是通过社会结构传递而来的,参与文化的道路经过了参与社会的道路。参阅[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苏克校:《哲学人类学》,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页。
    ⑨ 陈庆德等著:《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⑩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1 关于反映民族特征的要素,这里采用的是王希恩先生的看法(参见王希恩:《民族国家与过程》,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事实上,对民族特征的认识并不统一,而且也很难作到统一。但在笔者看来,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的路径。
    ①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② [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03页。
    ③ 笔者对于这个过程的概括和总结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文化人类学知识的长期学习和思考,但这里的概括直接获益于陈庆德先生等著的《发展人类学引论》。当然,不妥之处当由笔者学力层次和范围所限。
    ④ 陈庆德等著:《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⑤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⑥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在哈维兰看来,我们对其他民族及其习俗的无知是产生诸如武力冲突、恐怖主义或“宗族主义”等影响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现代严重社会问题的原因。因此,民族学对当代人的生活方式的关注就是对于对于世界各民族的理解力和承认以及看待世界各民族的方式的改变,这也是我们在现代世界里求得生存的基本技艺。参阅[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1页。
    ⑦ 参阅[美]威廉·A·哈维兰著,霍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⑧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468页。
    ⑨ 参阅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① 参阅岳天明:《浅谈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②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③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④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收入《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443页。
    ⑤ [美]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页。
    ⑥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王铭铭校:《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00页。
    ⑦ 岳天明:《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① 赵利生:《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内容、特征与必然性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② 岳天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及其民族意义追问》,参见中国社会学学术网站:http://www.sociology.cags.cn/shxw/shll/t20060208_8114.htm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③ 陈庆德等:《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④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⑤ [美]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谭晓勤等,王建民校:《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⑥ 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年版,第80页。
    ⑦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⑧ 乌格朋:《社会变迁》,参见《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9页。
    ⑨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等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⑩ [美]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谭晓勤等译,王建民校:《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11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① 妥进荣主编:《东乡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8页。
    ② 高丙中主编:《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105页。
    ③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收入《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443页。
    ④ 岳天明《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① 赵利生:《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内容、特征与必然性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②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收入《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452页。
    ③ 有的论著指出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特征之一在于其变迁动力的外生性(可参阅赵利生:《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内容、特征与必然性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或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以现代化理论观之固然很有道理,但结合特定的少数民族区域,它对于外在动力的接受和认同程度则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④ 王宗礼、谈振好、刘建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有的学者根据我国少数民族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的不同,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大体上分为四种主要的类型:山地文化类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文化类型、高原文化类型和草原文化类型(参见龙远蔚、李欣光:《寻求均等的发展机会——中国少数民族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40-42页)。这四种文化类型有一个基本的特征,那就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少数民族文化都有自然屏障将其他文化与之隔绝开来”.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53页。
    ⑤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0页。
    ⑥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⑦ 马克林、岳天明:《甘、青特有民族法文化特色及法制建设的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① 张琢、马福云著:《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② 赵利生:《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内容、特征与必然性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也可参阅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③ 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9-140页。
    ④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收入《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450页。
    ⑤ 王铭铭:《想像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9页.
    ⑥ 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3-84页。
    ⑦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347页。
    ⑧ 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年版,172-173页。
    ① 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年版,178页。
    ② 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③ [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237页。
    ④ 岳天明:《浅谈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⑤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文版序》,《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页。
    ⑥ 吴敬琏:《路径依赖于中国改革》,收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页。
    ⑦ 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8页。
    ⑧ [美]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著,刘能译,秦明瑞校:《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
    ⑨ [美]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1页。
    ① 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序人类学的应用与中国实践”第5页。
    ②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③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④ 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1页。
    ⑤ 黄宝玖:《国家能力:涵义、特征与结构分析》,《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4期。
    ⑥ 有人撰文指出,西部地区目前正处于“信息饥饿”或“信息贫困”状态。以1998年我国城镇电脑普及率为例,西部地区的信息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8-3.05个百分点(重庆市除外),全国城镇平均每100户拥有电脑3.78台,其中北京15台,上海13.2台,广东12.37台,而青海为0.37,新疆为1.13台,宁夏为1.47台(司莉:《试论西部大开发中信息产业发展战略》,《情报科学》,2001年第8期)。每百人口互联网的用户数,北京为25.17,甘肃为0.37,青海为0.23,宁夏为0.56,新疆为0.16;电话的普及率北京为25.14,甘肃为3.78,青海为4.43,宁夏为6.97,新疆为6.8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
    ⑦ 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
    ① [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② [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③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④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⑤ E.E.Eagen.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hange.(The Dorsy Press 1962.)转引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⑥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⑦ 社会变迁理论认为,社会需要的增长是社会变迁的前提,新要素的产生和导入是社会变迁的初始动因,新要素的传播和扩散是社会变迁的具体途径,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整合是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参见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67—378页。
    ① [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0页。
    ② 高丙中主编:《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③ [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58页。
    ④ 孟德拉斯曾经这样分析过一个新事物被采纳的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新事物的被采用似乎要经历三个时期。起初是若干先行者对新事物进行几年的实验;随后是大多数人追随他们,这要么是由于新事物的益处使人们信服,要么是由于产生了某种需求;最后,最落后的人也决定采用新事物了。”([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应该说,这种分析是很有代表性的,笔者由此得出的思考在于:根据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W.F.Ogburn)的文化惰距(culture lag)理论(中文译本可参阅[美]威廉·奥格本著,王晓毅译:《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6-107页。也可参阅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80-108页),在文化系统中,由于相互依赖的各部分在发生变迁时,其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而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和错位。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两者的不同步就会产生差距。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来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是不一致的,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的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而价值观念的变迁则最慢也最迟.以此为理论分析依据的话,则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就更为缓慢,变迁的任务也更为艰巨。
    ⑤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⑥ 若从结构意义而非现实意义上去理解,则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类似于“文化”的概念(参阅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8页),这个理解的向度就会提升人们对于生态问题的重视。墨菲认为:“生态环境和社会系统间相互交换、相互影响的直接性,以及技术在此过程中的显著作用,表明生态学是社会变迁和进化的重要因素。”[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9页。
    ⑦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7页。
    ⑧ 恩格斯:《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8页。
    ①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202页。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
    ③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93页。
    ④ 秦臻、马国忠主编:《东乡族——甘肃东乡县韩则岭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 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② 这是十多年前,刘敏先生对于当时和以后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趋势的一种概括,其涵义在于:它不是那种以单项经济指标为标准的超常发展,而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己的自然地理区位优势,实行沿边开放战略,从而带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向。参阅刘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征与转型》,《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期。
    ① 李向平:《重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社会学家茶座》,2005年第4期。
    ② 周平:《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探讨》,《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③ 邓伟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8期。
    ④ 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7页。
    ⑤ 国内有的学者也曾这样指出过:多年来各国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是,社会协调是社会运作的关键,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瓶颈机制。参见韩明谟:《社会系统协调论——关于社会发展机理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① 本节的内容也以同名题目发表在2006年9月29日的中国社会学学术网站(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上。
    ② 对于传统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分析和反思,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但由于其理论的庞杂和学术话语背景等原因决定了笔者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确有很大的难度。这部分内容是笔者学习过程中的部分心得和体会,现将之表述出来,以求得到批评和校正。必须指出的是,邹诗鹏先生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上的《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反思》和张秀琴先生的《论意识形态的功能》(发表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对笔者有很大的启迪,特此说明并向二位顺致谢意!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④ 参见邹诗鹏:《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反思》,《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① 参阅徐伟新、刘德福:《社会动力论》,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 郭建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③ 参阅谷书堂等著:《社会主义经济学新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④ 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9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页。在《费尔巴哈》中,马克思和恩格 斯指出,为考察人类历史的存在,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的事实就是个人的存在以及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但紧接着他们又指出,“我们”“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遇到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① 邹诗鹏:《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反思》,《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③ 邹诗鹏:《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反思》,《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④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⑤ 谷书堂等著:《社会主义经济学新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0页。
    ⑥ 参阅郑杭生、杨敏:《现代性过程中“个人”的创生与集体化——行走在自我创新前夜的“个人”》,《社会》,2006年第2期。
    ⑦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2页。
    ⑧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0页。
    ⑨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⑩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234页。
    11 比如有的论者就指出,既是物质关系的观念表现又直接构成思想关系和精神生活本身的意识形态,它所具有的实践性特征使其在现实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社会维护意识”的意识形态以及作为“人类文化发展载体”的意识形态。参阅张秀琴:《论意识形态 的功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① 张秀琴:《论意识形态的功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②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2页。
    ③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6页。
    ④ 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有的学者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脱离现实和生活世界的状况不是属于“被边缘化”,而是属于“自我放逐”。参见《边缘化还是自我放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⑤ 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6页。
    ⑥ [俄]C·谢·弗兰克著,王永译:《社会的精神基础》,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② 参见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58页。
    ③ 陈庆德:《理论存在中的科学与人类学》,《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④ 德国学者鲁道夫·哈曼认为,“发展是一个具有目的取向的概念,而且在这个意义上,始终是规范性的。”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
    ⑤ [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⑥ 谷书堂等著:《社会主义经济学新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⑦ [法]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326页。
    ① 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②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收入《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340页。
    ③ 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68页。
    ④ 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4页。
    ⑤ 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⑥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⑦ [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⑧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⑨ 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260页。
    ⑩ [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2-343页。
    11 [德]齐美尔著,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34页。
    12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2页。
    ① [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③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黃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④ [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01页。
    ⑤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⑥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0页。
    ⑦ 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⑧ 陈庆德等:《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① 丹尼尔·贝尔虽然曾经指出,他所理解的“文化”一词的含义“略小于人类学涵盖一切‘生活方式’的宽大定义”,但认为“文化本身(也)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所以,传统在保障文化的生命力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它使记忆连贯,告诉人们是如何处理同样的生存困境的”([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4页)。站在这个立场上,则民族文化便具有了保障和求生意味。
    ② 人们在认识并找到文化的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以之服务于实践(周大鸣:《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布朗则更坦率地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为了使土著行政官员更好地从事他们的工作,什么样的人类学教学更合适。我认为,……附属民族中的行政官员和教育者首先需要的是有关社会组织、土著居民的习俗和信仰的详细知识以及对它们的意义和功能的认识。”[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5-86页。
    ③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④ 参阅[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⑤ 以色列的哲学教授塔米尔这样指出:“除非现代的个体在文化多元的环境中,否则他们就不能实践他们的文化选择权利,注意到这个事实至关重要。因为我们已经假设人必须具体生活在文化中,所以,如果存在与他们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以供比较,那么,批判性地反思他们的文化只会产生积极的结果,他们可以从这种不同的文化中学习与借鉴,他们也可能归化到这种文化中。”[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⑥ 参阅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5页。亦可参阅陈庆德等:《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03-104页。
    ⑦ 托卡列夫著,汤方正译:《外国民族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7页。
    ⑧ 小摩里斯·N·李克特著,顾昕、张小天译:《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5页。
    ⑨ 小摩里斯·N·李克特著,顾昕、张小天译:《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7页。
    ⑩ 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①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导读一”第19页。
    ② [美]史蒂芬·科尔著,林建成、王毅译:《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5-288页。
    ③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74-75页。
    ④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⑤ [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收入《费孝通译文集》,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340-341页。
    ⑥ 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⑦ [美]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4页。
    ⑧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⑨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⑩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①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241页。
    ②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瑄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页。
    ③ 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页。
    ④ [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5页。
    ⑤ 秦红增:《农民再造与乡村发展》,《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① 叶敬忠:《创造变化的空间——农民发展创新的原动力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4期。
    ② 来仪:《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评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③ 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④ 详参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⑤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3页。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9-104页。
    ⑥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类型上的划分是笔者受到学术界关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思考成果的多方面启发,尤其是刘敏先生对于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更是促成了笔者的写作向度,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调查更 是坚定了我们对于这种类型上划分的认同性。
    ① 陈庆德:《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②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4页、第1290页。
    ③ [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页。
    ① 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页。
    ② [美]马格丽特·波洛玛著,孙立平译:《当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③ 详参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① [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序言”第5页。
    ② 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③ 参阅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页。
    ④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等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⑤ 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3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这样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页。
    ① 钟国兴:《社会选择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33页。
    ③ 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4页。
    ④ 章韶华、王涛:《需要一创造论——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页。
    ⑤ [英]F.A.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 第155页。
    ① [德]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6-97页。
    ② [德]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③ [英]F.A.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40页。
    ④ [英]F.A.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5页。
    ⑤ [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0页。
    ⑥ 岳天明:《我国东西部差距的非正式制度成因考察》,《开发研究》,1999年第3期。
    ① T·H·埃里克森著,王亚文译:《族群性与民族主义:人类学透视》,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② 因为,“我们时常惊异地发现,以民族为基础的各种方式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冲突竟是如此顽固和显著”。N·格莱泽(Nathan Glazer)、D·P·莫尼汉(Daniel P.Moynihan):《民族与民族研究》,参见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8页。
    ④ 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9页。
    ⑤ N·格莱泽(Nathan Glazer)、D·P·莫尼汉(Daniel P.Moynihan):《民族与民族研究》,参见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⑥ 马平:《少数民族利益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⑦ 参见雷振杨:《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利益探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我们在东乡县调研时发现有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实施整村推进的项目村,政府在暖棚养殖的推广过程中,为每户农民投资相当于800元的材料而不是资金,这些材料包括:砖、门、木料等,而其他所需要的材料如水泥、沙子和劳力等需要农户自己筹集,根据农户的经验,这些费用大概需400元左右,这样看来,盖一座暖棚需要1200元,大概说来,政府和农户各出资2/3和1/3。然而,有的农户因为没有钱购买其他的材料而子能放弃。据相关的农户讲,盖一座暖棚其实用不了那么多的钱,如果政府不要给相当于800元的实物,而是资助800元的现金,再由农户自己采购材料来盖的话,有400元就能盖好,也就不需要农民自己再单独投资了(不过,需要补充的是,笔者就此间及县扶贫办的张秘书时,他说根据他们的经验,如果那样做的话,好多人会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不会用来盖暖棚,这是不符合扶贫资金使用规定的。看来,这里面还有一个不断的探索和完善的过程),这样,无疑会提高农民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①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② 陈庆德等著:《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③ 诸如村落、集镇等的“地域”几乎是社区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属性,但随着社区研究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社区”概念的看法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例如,埃杰尼(A.Etzioni)就认为社区是由两个基本因素构成的:一是以情感为粘合剂的关系网络,二是成员间共同的价值观念、规范以及身份认同等。[参阅Etzioni,A.,Creating good coaununities and good societies.Contemporary Sociology,2000.29:p188-195.转引自文军、张赛军:《社会资本与社区脱贫——对社会资本独立性功能的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他的定义就没有提及地域,这似乎与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从而使诸如情感、认同感等原来构成社区的一些要素可以脱离地域而独立存在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在实际的应用中特别是在民族社区的规定中,地域仍然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④ [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0-161页。
    ⑤ 诸如“语言、传统文化、民族心理素质、民族认同”等。参阅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⑥ 庄锡昌、孙志民:《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⑦ 参阅李亦园:《环境、族群与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⑧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⑨ 参阅岳天明、高永久:《民族社区文化冲突及其积极意义》,收入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9页。有必要指出的是,在郑杭生教授主编的《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单独列出了“民族社区”一章(这在同类相关教材中是非常少见的),由云南民族大学的张桥贵教授分工撰写,张先生对“民族社区”有非常到位的界定,他认为,民族社区就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域,成员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是以某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几个民族杂居的,由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 化认同感而强有力地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构成的区域。”(参阅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这和笔者的认识是不谋而合的。
    ①[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1页。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81页。
    ③马志勇主编:《东乡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④阿卜杜勒—马利克、黄高智等著:《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71页。
    ①参阅岳天明:《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②Lucian W. Pye, Politics, Personality, and Nation Building. (Yale Paperback. 1968.)见Preface. &E. Eagen.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Change. (The Dorsy Press 1962.)转引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吴仕民:《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民族研究》,1991年第6期。
    ①张天路:《一面新的镜子——PQLI:最新人口研究方法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民族团结》,1996年第1期。
    ②甘孜州教委:《甘孜州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甘孜州》,1997年4月11日。
    ③岳天明:《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④有的学者指出:“信任、互惠和参与构成了社会资本的三大基本要素”。参阅周红云:《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运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⑤[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1页。
    ⑥[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第69-74页。
    ①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57-258页。
    ③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尤婷婷、叶萌:《记省政协委员、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马福财》,《甘肃日报》,2006年8月4日。引用时有调删。
    ②原报道出自《甘肃日报》,2003年8月6日。
    ①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②[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页。
    ③徐黎丽:《论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④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①东乡县委、县政府:《省民委一行来东乡调查时的汇报提纲》,2003年3月10日。
    ②资料来源:http://www.gansudaily.com.cn/ds/index.htm,笔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在引用时有调删。
    ③马亚萍:《伊斯兰教与东乡民族教育》,资料来源:http://.www.slm.cc/zazhi/xyh/dydq/200512/1900.html
    ①[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社会化的实质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③钱宁:《文化建设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内源发展》,《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三卷第一期。
    ④张利洁、王希隆:《山区东乡族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⑤张利洁、王希隆:《山区东乡族小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⑥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7页。
    ⑦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②笔者认为,“社会运行的可持续”作为社会运行规范化的基本要求之一,和郑杭生先生提出的满足需要原则并非没有一致性,只不过满足需要原则仅仅基于人是社会运行的主体、社会活动的承担者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而简单地强调人类需要的满足程度,这固然是正确的,但是,这里绝少看到对于社会运行的可持续的强调。如果细细琢磨的话,则对于满足需要原则的过分强调很有可能造成社会运行的不安全、非持续和不和谐。参阅岳天明:《社会运行规范化与西北民族社会的和谐》,《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③[美]林南著,张磊泽:《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④[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3页。
    ⑤参见叶敬忠:《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
    ⑥[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7页。
    ①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8页。
    ②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64页。
    ③这部分内容主要依照刘敏先生的相关论述。参阅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④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
    ⑤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法国学者H·孟德拉斯在1967年出版的《农民的终结》一书中曾经指出:在“今天,人们仍可看到社会保障制度向农业领域的扩展所遭遇的各种困难”(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②[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页。
    ③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④[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4页。
    ⑤世界银行:《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①参见《甘肃日报》,2006年5月30日。
    ②为了提升兰州市的城市地位,优化和调整城市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在2004年4月的兰州市城镇体系规划方案中初步确定,在未来20年内,逐步奠定“大兰州”都市经济圈的雏形,兰州市将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组团式”的圈层城镇空间布局(参阅齐蓉辉:《〈兰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绘就蓝图:“大兰州”经济圈显雏形》,《兰州晚报》,2000年4月8日)。这就是对城市化及市场作用认识基础之上的规划性使用。
    ③详参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及社区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章。
    ④[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⑤[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①参见马志勇主编:《东乡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①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②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135页。
    ③[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8页。
    ④[美]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瑟著,刘进等译,林地校:《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①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①参见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2—375页。
    ②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民族社会问题和民族社会发展问题是几个并不相同的概念。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民族活动的范围的广泛性(在杨建新先生看来,民族活动的基本范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涉及本民族自身的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民族基于自身发展而进行的主动行为;第二是在它的生存中,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系统;第三是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这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互相影响,必须联系起来考察。参见杨建新:《关于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该文也收入杨建新主编:《民族学论集——兰州2001民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决定了民族社会问题虽然也是一般社会问题的有机组成,但是,由于它特殊的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和其他相关属性,所以,除了具有社会问题的一般属性以外,还具有民族社会的民族属性、地域属性及其得以发生的主体属性,所以,民族社会问题一方面包括民族地区的一般社会问题,即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民族地区的典型反映,另一方面也包括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问题。所以,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去理解民族社会问题。就广义而言,民族社会问题是对发生于民族地区的社会问题和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问题的总称,它不涉及这些社会问题是否是社会普遍存在的,而泛指民族地区存在的一切社会问题。狭义的民族社会问题特指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问题。这里强调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问题并不是说非民族地区甚至整个社会不存在相类似的问题,而是说较之于非民族地区或整个社会而言,问题的严重性更为突出,问题的覆盖面更为宽广,问题的发生更具有民族的地域色彩,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更为突出(笔者有关于民族社会问题及其特殊性的分析文章,参阅岳天明:《试论民族社会问题及其特殊性》,《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该文收入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03年第6期);而民族社会发展问题应该特指民族社会在其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民族社会成员的动员及与此相关的问题等等。
    ①阎丽娟、江波:《民族政策的核心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
    ②在金炳镐先生看来,民族社会政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中介作用,即民族政策是民族理论付诸于社会实践的中介;第二,调控作用,即民族政策是协调差别和调控矛盾的措施;第三,标尺作用,即民族政策是我国民族工作的依据、准绳;第四,催化作用,即民族政策也是一种“资源”,是影响“产出”效果的催化剂(参见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377页)。有的学者从民族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出发,认为合理而又平等的民族政策的社会功能主要在于:社会整合、社会互动、社会发展和社会均衡。详参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274页。
    ③本节是在笔者撰写的论文《以社会政策及其发展理路为视角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发表于2006年第2期的《民族教育研究》上)的基础上,加工、修改而成的,特此说明。
    ④白秀雄:《社会福利行政》,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93页。转引自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⑤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①[英]迈克尔·希尔著,刘升华译,李秉勤校:《理解社会政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②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③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详参[英]蒂特马斯著,江绍康译:《社会政策十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十章“价值与选择”中的有关部分。他在该书的其他地方也指出:“以中立的价值立场讨论社会政策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参阅该书第15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著,杨富斌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③[英]蒂特马斯著,江绍康译:《社会政策十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页。
    ④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南开学报》,2005年第1期。
    ⑤在社会排斥的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帕金(Frank Parkin)又提出了“集体排他”概念。他认为,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的无限性,任何社会都会建立起一整套的程序或规范体系,使得社会上的某些人在享有社会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同时页无情地排斥了其他人,这种现象就叫做社会排斥,它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体排他”,如以种族、民族、宗教为区分标准,而将某些社会群体整体性地排斥在资源的享有之外;另一种是“个体排他”,如通过考试、竞争上岗来选拔人才。“集体排他”实际上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所以,现代社会的基本趋势应该是从“集体排他”转向“个体排他”。
    ⑥参阅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南开学报》,2005年第1期。
    ⑦[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⑧“赋权”和“增权”虽然都是面对“权力”不足的现状而作出的一种学术回应,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的“权”都是指“权力”(power)而非权利(rights),主要指个体或群体具有的对于外界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等能力,强调的是人们对他人、组织或社会的拥有、控制和影响,所以,更能反映人的主观能动性。鉴于“现在,赋权一词经常被使用,但是很少被定义”,有人认为,赋权的最核心的含义不是外在的给予和允许,而是对内在能力的确认和自立自强的行动(参见冯媛:《“赋权”、“权能”或“引爆”》,《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1期)。笔者以为,这固然是赋权的本真含义,但它的实现则却是以外在的“被赋予”和“给予”为前提,否则,内在能力的确认和自立自强的行动也不能实现。“增权”是近30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和整个社会中无所不在的一个话语,有的学者(古铁雷斯和刘易斯)认为,权力产生于社会互动过程之中,一方面,权力赋予人们影响其生活过程的能力和其他人共同控制公共生活的能力以及加入公共决策机制的能力;另一方面权力也可以被用来阻碍被打上耻辱烙印群体的机会,把其他人及他们的关注排斥于决策之外,以及控制其他人。因此,作为人们拥有的能力,权力不仅表现为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也表现为人们 的一种主观感受,亦即权力感,正是这种权力感可以增进人们的自我概念、自尊、尊严感、福祉感及重要感。(参阅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如果我们承认权力很难被简单地赋予和移交的话,那么增权并不是“赋予”案主权力,而是挖掘或激发案主的潜能,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发展理念的转变和一种介入方式的提升,这必须以强调权力在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性、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伙伴关系为前提,以强调案主的长处而不是短处、承认案主是积极的主体为基本出发点,同时以被去权的弱势人群为关注对象等等。这样一来,从起点来看,赋权是前提,增权是结果,而如果从终点来看,赋权和增权又是合而为一的。
    ①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②[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③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④[英]蒂特马斯著,江绍康译:《社会政策十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页。
    ⑤参见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第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⑥蒂特玛斯就指出过,研究社会政策的基础知识中包括着少数民族这一内容。参见[荚]蒂特马斯著,江绍康译:《社会政策十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页。
    ⑦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⑧详见黄承敏:《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第1期。
    ①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②[英]迈克尔·希尔著,刘升华译,李秉勤校:《理解社会政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页。
    ③检索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以“民族政策学”为题的为数不多的学术论文(大体上有杨昌儒:《试论民族政策学的研究对象》,《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石亚洲:《关于建立民族政策学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第3期;牛海桢:《民族政策学初探》,《西北第二民院学报》,2001年第3期;牛海桢:《关于民族政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几乎都提到了民族政策学学科特点的民族性。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民族政策的民族性才使得民族政策学有了民族性,换言之,民族政策的民族性是民族政策学的民族性的表征。
    ④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页。
    ⑤国内有的学者撰文指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加入WTO,原有的许多民族优惠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自行中止或功能减弱,保护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难以有效实施。参阅郭家骥:《中国的民族政策:成就与挑战》,《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①金东海主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203页。
    ②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③参阅段云学:《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历史发展》,《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④[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40页。
    ⑤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⑥阿论·阿格拉瓦尔:《本土知识与分类战略》,《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3年第3期。
    ①[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也可参见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457页。
    ②[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人文类型》,收入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453页。
    ③[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④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发展、知识、权力”第19页。
    ⑤王鉴:《民族教育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
    ⑥即“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也要担负传递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参见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43页。
    ⑦[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5页。
    ⑧庄孔韶:《认识社会歧视的思想与行为》,《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⑨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①[英]迈克尔·希尔著,刘升华译,李秉勤校:《理解社会政策》,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页。
    ②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③王希恩:《民族过程与国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④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⑤岳天明:《“文化社会学”的发展方向》,《社会科学报》,2001年3月8日。
    ⑥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⑦[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
    ⑧阎丽娟、江波:《民族政策的核心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
    ⑨吴忠民:《从平均到公正:中国社会政策的演进》,《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⑩[英]戴维·米勒著,应奇译:《社会正义原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①[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②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3页。
    ③岳天明:《学校教育要突出学生社会化个性的培养》,《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④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⑤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⑥可详参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第十章“民族教育”的相关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阎丽娟、江波:《民族政策的核心及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
    ⑧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5月27日
    ①[美]R.K.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上册),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8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④罗树杰、徐杰舜:《世纪之交中国民族政策调整的思考》,《广西民院学报》,1999年第2期。
    ⑤参阅岳天明:《以社会政策及其发展理路为视角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在我国,最早在文章题目中出现“整合”一词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文章是1985年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的《科学理论评价的双标尺系统和整合观》,文章指出:“整合是指由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通透、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有序化过程。”参见邱仁宗:《科学理论评价的双标尺系统和整合观》,《自然辩证法通讯》,1985年第4期,需要说明的是,该资料来源于严庆:《解读“整合”与“民族整合”》,《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在社会学理论中,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也称社会一体化,指的是将社会不同的因素和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参阅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2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59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66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刘琛、张建忠校译:《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页。
    ⑤周林刚:《论社会排斥》,《社会》,2004年第3期。
    ①这也是笔者在前面认为社会接纳很难表现出它和社会排斥相对的涵义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50页。
    ③《辞海(缩印本)》(音序),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页。
    ④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①“约前文化因素”又称“前定文化因素”,指在某种社会结构、制度或秩序定型化之前就已内化于行动者心中并决定该结构、制度或秩序内在取向和使之合法化的文化因素,它可以由价值观、信仰、伦理道德和文化传统所组成。详参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519—522页。
    ②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③岳天明:《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稳定》,《社会科学报》,2001年9月13日第3版。
    ④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①可参阅[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②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诸理论》,上海三联书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8页。
    ③周平:《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
    ④周平在其《民族政治学导论》中单列一章专门论述“民族政治发展”,指出民族政治发展的道路上暗藏着许多陷阱,如政治不稳定、行政不力、政治腐败等,他虽然更多地是在宏观层面上论及这一问题的,但对于我们的分析也不无意义。
    ⑤[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①[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②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农村扶贫方式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③[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④[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⑤[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⑥[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⑦参阅杨庭硕:《地方性知识的扭曲、缺失和复原——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三个少数民族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①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第27页。
    ②杨庭硕:《地方性知识的扭曲、缺失和复原——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三个少数民族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③罗隆康:《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2页。
    ④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页。
    ⑤比如,由于受到与近代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以机械唯物论和理性主义为特点的传统哲学的影响,传统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还原或肢解,这导致传统社会发展理论往往只看重局部的变化而忽视了整体的发展,进而认为经济增长即为社会发展的全部,如果真是这样,则社会发展就会简单的多,但 问题恰恰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会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的变革,而且,这些变革终究会波及到与已拥有现代化各种模式的国家有所接触的一切民族。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让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思路及其理论是经过不同历史条件的发展演变完成的。关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笔者将会在本研究的其他章节有专文论述,此处不赘。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②事实上,人们对于这些性因素的重视是有背景原因的,那就是:“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力推动和广大的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发展要求的结合。这种结合让人们认识到,所谓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不是完全内生和自发的,而是对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发达国家已有的发展模式的“复制”,认为,“发展即铺设道路,好让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复制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典型环境:工业化、高度都市化和高度普及南等教育、农业技术化,对现代化价值观和法则的广泛接受,包括特定的秩序、理性和个人目标。这种意义的发展既承认又否认差异的存在;第三世界的存在体现着差异,而发展则正是消灭差异的机会。在每一个项目或战略中,对差异的承认和否认反复出现,人们不仅想到发展的许诺落了空,还想到发展的基本特点本身就是一种失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这一发展思路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从而促发了人们对于发展问题的重新思考。
    ③参阅[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48-53页。
    ④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⑥参阅[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①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②参见[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③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④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⑤比如,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的保安族,1952年的人均耕地面积为3.9亩,2003年则下降到0.94亩。参见陈庆德、潘盛之、覃雪梅:《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①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②参见《甘肃经济日报》,2003年6月26日。
    ③[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④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8页。
    ⑤对此精彩的学理分析,可参见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的相关论述(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⑥[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⑦[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⑧关于“逆向学习”和“摒弃偏见”,可参见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 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①正如格尔茨所说:“没有人类当然就没有文化,但是同样,更有意义的是,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②陈庆德等:《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④有必要指出,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样态的自信,实际上就是民族社会成员对于民族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前景的自信,其意义是不能小视的。台湾学者曾这样指出:“乡村发展中,乡民自发努力的自信心,是为乡村发展的手段,又是乡村发展的目的。”蔡明哲著:《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195页。
    ①[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②陈庆德等:《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③[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④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页。
    ⑤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151页。
    ⑥[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4页。
    ①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页。
    ②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③可详参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374页。
    ④这种分析是借用了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项目“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项目批号:04CMZ004)中的分析视角。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她必须在特定的空间中获得生存的依靠,所以,在笔 者看来,所谓潜在驱动力主要是从民族生态的角度来考察民族特有的生存环境;而现实驱动力是建立在民族生存环境基础之上的民族生活的社会形貌和社会环境。
    ①临夏回族自治州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临夏回族自治州综合年鉴(1986-1995)》,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540页。
    ① 陈庆德等著:《发展人类学引导》,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1页。
    ② “无限制地使用一种资源会导致其无效率性。”关于这个道理,诺思在其著作中有非常精彩的分析。参阅[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9-91页。比如,法国学者毛斯(亦译作莫斯)在“论爱斯基摩人社会的季节性变化:社会形态学研究”中就指出:“任何逾越,任何对不可改变的物理法则的不慎重的改动,任何对气候不适当的臆测,都会造成居民人数下降这一致命的后果。”[法]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页。
    ③ [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1页。
    ④ [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⑤ [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苏克校:《哲学人类学》,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页。
    ⑥ [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苏克校:《哲学人类学》,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页。
    ⑦ 墨菲指出:“人类及其行为与动植物和自然地域的面貌一道,构成了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3页。
    ①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8页。比如,法国学者毛斯(亦译作莫斯)在“论爱斯基摩人社会的季节性变化:社会形态学研究”中就指出,土地的作用只能在和它不可分割的成千上万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时才能得到发挥。比如,为了让人们聚积起来而不过分散的生活,单有地理或适宜的气候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可以让他们过上群居生活的道德的、法律的与宗教的组织。他进而指出:“以一言以蔽之,土地因素必须被纳入与完整的和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关系之中。它是不能与社会环境分割开的。”[法]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页。
    ②[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3页。
    ③[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④[英]埃文思·普里查德著,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⑤[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5页。
    ⑥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9页。
    ⑦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187页。
    ①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东乡族自治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240页。
    ②东乡林业经历了开始发展、遭受破坏、巩固提高、再次破坏和大发展五个阶段。1950年,东乡有林地200亩,1957年发展到4.9万亩,1965年为14.59万亩,1978年下降到3万亩,1985年发展到15.3万亩。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东乡族自治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226页。
    ③《东乡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东乡族自治县概况》,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195页。
    ①郝苏民主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②参见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4页。
    ③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18页。
    ①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0-281页。
    ②叶坦:《论民族文化的发展特性与动力——兼及区域经济与民族振兴》,《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
    ③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东乡族自治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
    ④[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9页。
    ⑤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84页。
    ⑥国内有的学者就指出:“我们也不能否认,我国在大跃进、文革期间在牧区常套用农区的做法,搞集中建队,有的还仿农村的样式建立‘牧民新村’,以定居多少作为衡量牧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政策由于未考虑合理安排定居地点和草场的关系,使其布局大多地方不甚合理,居民点附近的草场因过牧和牲畜往来践踏而过早地退化、沙化,远一点又不能利用,畜草矛盾突出,有的草场大面积退化。这是在决策过程中忽视民族文化传统,,又找不到现代科学方法所致。”麻国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1期。
    ①[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1-402页。
    ②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③樊纲:《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第49-50页。
    ④据马光辉支书讲,当年他最多一共养了小尾寒羊40多只。顺便要说到,他的二儿子就因为当时放羊连一天书都没有读过,虽说当时确实也是没有办法,但是,现在想来也是很愧疚的。所以,在两个儿子分家产时,马光辉“给二儿子分得多,以作补偿”。
    ①这里所用的历史事实参阅马志勇主编:《东乡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部分内容亦可参见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东乡族自治县志》第七章“农业”中的相关内容,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②秦臻、马国忠主编:《东乡族——甘肃东乡县韩则岭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③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东乡族自治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第153页。
    ④李强主编:《中国扶贫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①李强主编:《中国扶贫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22页。
    ②详参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李强主编:《中国扶贫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④李强主编:《中国扶贫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17页。
    ⑤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9页。转引自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理论,第151页。
    ①在这方面,东乡县已经早有打算和行动。在2004年,东乡县提出今后5年内发展“良种洋芋20万亩、饲草20万亩、柠条20万亩、花椒20万亩、水浇地20万亩,养羊100万只,每年输转劳务5万人以上,实现创收1亿元”的产业开发目标。在洋芋产业方面,目前,全县推广种植的脱毒马铃薯5万亩以上,与目标的差距还较大;在羊产业方面,东乡县近几年通过良种羊引进和繁育推广,逐渐形成了规模,年羊存栏达74万多只,“东乡手抓”品牌商标正在抓紧注册,但是,县上还没有一家羊肉深加工企业和“东乡手抓”包装企业,为了尽快向“产+加+销”链条式规模发展,东乡县计划在县城、达板开发区各建设1处“东乡手抓”深加工企业;在花椒产业方面,近几年来通过项目扶贫和群众自发种植,全县的花椒种植面积达到11.8万亩,年产花椒900吨以上,而县上无一处花椒加工和包装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加快扶贫步伐,东乡县计划在河滩镇、东塬乡等乡镇建花椒深加工企业2处年可深加工花椒1000吨以上,实现加工收入600多万元。
    ②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③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④高丙中主编:《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3页。
    ⑤笔者在这里之所以使用了“民族生产力的提升”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云南大学陈庆德先生关于“生产力流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论述的启发,特此说明并致谢意!
    ①参阅陈庆德等著:《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也可参阅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页。
    ②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③岳天明:《试论个人社会化的标准与目标》,《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④陈庆德等著:《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①马翀伟、陈庆德著:《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英]蒂特马斯著,江绍康译:《社会政策十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2页。
    ③岳天明:《以社会政策及其发展理路为视角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④详参李培林:《社会公正、黄金分割与和谐社会》,《社会学家茶座》,2006年第2期。
    ⑤[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271页。
    ①比如,就业机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有研究表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回族、东乡族等穆斯林群众,他们以务工与经商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大多是非正规就业。除了部分少数民族能够集中在相对稳定的清真行业领域中就业之外,大多在大众行业中从事某些文化要求不高、技术含量较低、待遇较差、保障较少的“三D行业(Dangerous、Difficult、Dirty)”从事体力消耗型底层工作,如 “抡大锤”,“收旧家具”等,这相应造成了城市歧视、工资拖欠、子女教育、违法犯罪等许多问题。(参见汤多先:《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研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笔者于2006年8月坐车前往东乡县调查时,身边正好坐着一位东乡族小伙,“闲聊”中得知,这位18岁的达板小伙子已于去年结婚,他和父亲在兰州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多年,这次回家是帮助家人锄草,锄完草再去回到建筑工地。当笔者问他是否想像过以后他的孩子的生活状况时,他嘿嘿一笑:“没怎么想过,也就这样吧”。他说得很轻松和随意。望着这位长相本很英俊的东乡族小伙儿,我听后好长时间无言以叙(续)。毫无疑问,如此的恶性循环难能实现民族社会生产力的提升。
    ②任维德:《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发展》,《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马志勇主编:《东乡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274-275页。
    ②这里未注明出处的有关资料,均来自于笔者对东乡县农林局的调查。
    ③《积石山县农业局二00四年工作要点》,第6页。
    ①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②[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③笔者去东乡调查,在和汪集乡咀头村牟书记的交谈中间及“在生活中,大家想的最多的事情是什么?”时,针对小尾寒羊的养殖及其现状,牟书记的回答是,国家和政府推广优良品种的力度还可以加大。他另外非常强调了应该继续不断地改变农民的饮水难的问题,在他的话语里,笔者感觉到,在他所在的村,农民们买水吃的现象还依然存在。在提到当地农民的饮水问题时,笔者真切地感到,这位现年事已长、耳朵并不好使的村支书,目光里充满的是一种深深的企盼和真切的渴望。
    ①[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冯炳昆译:《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世纪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①[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②按照S·沃尔曼(Wallman)的分析,贫困者愿意追赶富有者的信心和愿望是一种强大的助推器,保持人们的独立自主与获得物质上的利益或许同样的宝贵。参见[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9页。
    ③周大鸣、秦红增:《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④[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⑤有关文化的交流、理解和尊重以及无处不在的相互依赖的精彩分析,可以参阅[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248页。
    ⑥森就曾经指出,社会排斥会导致人们丧失自立心和自信心,损害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⑦陈庆德等著:《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⑧[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①阿卜杜勒-马利克等:《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版,第6页。
    ②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③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东乡县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其他的基本原则分别是:“坚持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先行”和“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多元投入机制”)。规划指出:“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着力发展农村经济,更要突出抓好农村社会事业,确保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所有农民得到实惠,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规划的实施,要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政府加以合理引导扶持,围绕农民需要谋划,根据农民意愿推进,依靠农民力量建设。要突出实效而不搞形式主义,量力而行而不盲目攀比,突出特色而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而不包办代替,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参见《东乡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年规划》(二稿)]。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作为社会吸纳的主体一方往往在思想意识中是非常在意群众意愿的,但让他们困惑的是,在政策引导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要真正的贯彻下去还确有麻烦和困难,这种困难一方面来自于群众意愿的政策要求之间的不相吻合,也会来自于群众意愿的难以把握和难以捉摸。根据笔者的调查,至少在有些主体看来,群众的意愿随机性比较强,比较缺乏长期性和计划性,而这往往是不能够为社会政策和相关扶贫项目所允许的。
    ④[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⑤参阅[瑞典]缪尔达尔著,方福前译:《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也正因如此,有的学者认为,参与式发展在近几年的发展文献中相当的时髦并不意味着“参与”本身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比较早、比较显著地体现参与概念的发展战略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小云主编:仅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②[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③[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他甚至认为,非民主国家尽管粮食供给状况很好,但却多次经历了未能防止的饥荒。所以,对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饥荒的防止,民主具有非常正面的影响。正如他所认为的,如果说对于发展的挑战,既要消除持续的地方性剥夺,也要防止突然发生的严重贫困的话,那么,民众声音的空白只能使他们的要求被压抑并毫无效果,这样,民主的保护作用便凸显了出来。参阅[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七章。
    ④[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⑤参见杨善华、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⑥[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150页。
    ⑦[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151页。
    ①笔者在东乡县汪集乡就群众的参与现状问及牟书记时,他的回答让人感到很是兴奋。他说,群众非常乐意参与有关自身发展的项目和活动,尤其在农籽的选择、洋芋品种的选定等事关他们生活实际的项目上,更是积极而又主动,“巴不得多参与和表达意愿”。
    ②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③笔者非常有幸能够参与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刘曼元、李育红主持的福特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妇女生存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来,并于2005年5月参与到积石山县、东乡县等农村妇女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当中,通过调查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在甘肃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妇女不仅在社会经济生活被边缘化,而且在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也被边缘化了。
    ④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44页。
    ①[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①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4页。
    ②钱宁:《谁是西部发展的主体——论少数民族在西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
    ③[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237页。
    ④[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⑤柳莉:《日常生活视野下的农村妇女公共参与——对宁夏Y市郊区巴村的个案研究》,北京大学2003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4页。转引自杨善华、柳莉:《日常生活政治化与农村妇女的公共参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⑥参阅本研究第四章第一节。
    ⑦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⑧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4-425页。
    ⑨[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103页。
    ①陈尧:《民主时代的参与》,《读书》,2006年第8期。
    ②[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③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①在拉德克利夫-布朗看来,任何问题不管它多么地微不足道,都属于文化这个总的、基本的问题的一部分,但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我们还是有必要将具体的问题局部地孤立起来。[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②[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7-178页。
    ①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②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③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④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2页。
    ①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②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6页。
    ③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3-84页。
    ④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46、347页。
    ⑤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7页。
    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众参与就成为“二源动力”转换机制的重要内容。参阅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笔者将在本文后面的相关章节展开与此有关的分析。
    ⑦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4页。
    ①[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②张雄:《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③这在很大程度上应验了马克斯·韦伯的观点:“表面上相似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一种极不相同的经济伦理结合起来,就会按照各自的特点产生出极不相同的历史作用。”[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页。
    ④樊钢:《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242页。
    ⑤张富强:《广州商业文化的近代化及其特点》,《学术研究》,1996年第3期。
    ①张永庆:《塞上求真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8页。
    ③邹东涛、杨秋宝:《经济竞争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④[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页,
    ⑥[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页。
    ⑦盛洪:《分工与交易——一个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非专业化问题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①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的增长:发现和反映》,《现代国外经济论文选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转引自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②张永庆:《塞上求真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97页。
    ③张永庆:《塞上求真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④[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美]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①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页。
    ②《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410页。
    ③[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5页。
    ④[德]恩斯特·卡西尔著,沉晖、海平、叶舟译,冯俊校:《人文科学的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156—158页。
    ①[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科学的实验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9页。
    ②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页。
    ③关于这些问题,可参阅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8页。
    ④美国发展伦理学研究的先驱者德尼·古莱认为:“原先,发展被视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研究主题。”参见[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⑤[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⑥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沃勒斯坦还非常相近地指出:“获得更多,就是‘发展’,这是普罗米修斯式的神话,是一切欲望的实现。”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⑦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再比方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所主任西尔斯就指出:发展研究和发展政策制订的共同基础在于,“为了解决诸如失业之类的社会问题,并取得作为现代国家的体面地位,穷国需要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的‘发展’。事实上,经济增长就是发展。”这种基本上属于新古典主义的发展范式,在60年代已经丧失可信性了。[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⑧[美]塞缪尔·P·亨廷顿:《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⑨[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页。
    ⑩[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32页。
    ①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100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53页。
    ④[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页。
    ⑤[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9页。
    ⑥阿卜杜勒—马利克、黄高智等著:《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页。
    ⑦[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页。
    ⑧[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⑨[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①[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3页。
    ②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2,New York:Oxford Oniversity Press,1992,p.2.转引自[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③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④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⑤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①岳天明:《社会运行规范化与西北民族社会的和谐》,《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②英国学者雷蒙德·弗思饶有韵味地指出:通向发展之门被关上了,因为民族学者不可能找到打开它的钥匙,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常常能够找到些许的润滑油并涂在发展之门的合页上,因为他们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地对发展的困境作出基本的分析,以缓和日益紧张的发展进程和发展局面。参阅[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七章“人类学在现代生活中”,也可参见《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458-459页。
    ③他写道:“当时我应该事十岁左右。一天下午,我正在达卡(Dhaka)市——即现在孟加拉国的首都——家中的院子里玩,有一个人从大门走进来,他痛苦地叫喊着,身上血流如注;他背上被人刺了一刀。那些天当地一直处于骚乱中(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互相残杀),那是发生在印度独立和印度-巴基斯坦分治之前的动乱。那个被刺伤的人叫卡德尔·米亚,是个穆斯林,打短工为生。为了一点点钱,他到我们附近一家人打工,结果在这个大半市印度教徒的社区,被街上的暴徒刺了一刀。我给他水喝、哭喊家中大人来帮助,稍后我父亲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去。在这个过程中,卡德尔·米亚告诉我们,他的妻子叫他不要在这骚乱的时候到有敌意的地区去。但他还是不得不出来兆工做,挣一点钱,因为他家里没有任何东西吃。结果,他的经济不自由带来的惩罚市死亡,那是后来在医院发生的。”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④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⑤[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沈原、陈育国、迟刚毅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7—58页。
    ①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80—381页。
    ②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2页。
    ⑥[德]西美尔著,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44页.
    ⑦[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⑧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⑨叶坦:《全球化、民族性与新发展观——立足于民族经济学的学理思考》,《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⑩阿卜杜勒—马利克、黄高智等著:《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6页。
    ①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科学的实验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8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③[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等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⑤[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⑥阿卜杜勒—马利克、黄高智等著:《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33页。
    ⑦李文亮,冯俊、周宁,赵学义、温军:《河州调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⑧[美]理查德·罗蒂著,黄勇编译:《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66页。
    ①[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导论”第3页。
    ②德尼·古莱认为,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生存、尊重与自由。详参[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4页。
    ③[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导论”第6页。
    ④岳天明:《浅论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⑤[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8页。
    ⑥[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中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61页。
    ⑦[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中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4-85页。
    ⑧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9页。
    ①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77页。
    ②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中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1页。
    ④“当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而不是‘更加充裕’时,社会才更加人道或更加发达。发展的主要标准并不是生产或物质福利的增加,而是人们生活质量的充实。”[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
    ⑤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0页。
    ⑥朱伦:《走出西方民族主义古典理论的误区》,《世界民族》,2000年第2期。
    ⑦岳天明:《社会运行规范化与西北民族社会的和谐》,《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⑧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收入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第403页。
    ①[印度]阿马蒂亚·森著,任赜等译:《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③岳天明:《试论个人社会化的标准与目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科学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②[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84页。
    ③蒂特玛斯著,江绍康译:《社会政策10讲》,(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1-12页。
    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的要素》,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24页。
    ②[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③[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昌银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④[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⑤[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页。
    ⑥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①岳天明:《从社会政策及其发展理路的角度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②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20—225页。
    ③根据笔者的调查录音整理而得。
    ①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2006年第8期。
    ②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5页.
    ③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边界是由其认同框架来决定了的。正是由于遵循了认同的秩序并在认同的框架范围内活动,所以人们的消费活动也就有了其活动的范围。参阅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三章。
    ④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93-99页。
    ⑤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2页。
    ⑥[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⑦[法]菲利普·柯尔库夫著,钱翰译:《新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①[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②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2006年第8期。
    ③[美]杨懋春著,张雄、沈炜、秦美珠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
    ④[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0页。
    ⑤[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⑥参阅[法]让·卡泽纳夫:《社会学十大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⑦参见岳天明:《科技理性、价值理性与人文关怀》,收入《拒绝邪教崇尚真理》,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反邪教协会编2003年版。
    ①[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28-35页。
    ②关于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后果的衡量中的成功的适应与失败的适应的分类是童恩正先生提出来的。他指出,生物机体只能用有限的手段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它们无法预见这一反应在下一次变动来临时又将发生什么后果。一般而言,最佳的适应应该是一种代价最低的适应——最大限度地保持对于未来的适应力最小限度地固有的灵活性。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称之为成功的适应;否则,即为失败的适应。参见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7页。
    ③[美]德尼·古莱著,高锸、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145页。
    ④[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⑤赵跃龙、张玲娟:《脆弱生态环境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地理科学》1998年第1期。
    ①郑杭生:《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新视野》2002年第5期。
    ②可参阅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7页。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311页。
    ③参阅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1页;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1-71页。马戎先生一直坚持认为,民族社会学就是主要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当代的民族现象和民族关系的,这确实为民族社会学框设了极高的学科使命,真是不失新意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科规定。参见岳天明:《本土风格 全球视野——郑杭生教授主编的〈民族社会学概论〉评介》,2005年未刊稿。
    ④贾春增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页。
    ⑤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①详参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8页。
    ②有关于此的详细论述可详参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5页。
    ③比如,郑杭生先生后来在不少著述中反复提到,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的社会运行状况。
    ④比如,郑先生指出:“所谓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就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几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所谓社会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而“所谓社会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18页。也可参见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⑥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366页。
    ①参见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56页。
    ②岳天明:《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稳定》,《社会科学报》,2001年9月13日。
    ③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和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④杨雪冬:《全球化,治理失效与社会安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⑤在中国,“许多原则性的规定是通过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话语做出的”,这些话语本身的清晰性有赖于决策者或执行者在特定条件下的解释。如今,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新的话语系统,较之于老话语,其解释性更强,从而给便桶提供了更大的余地和机会。参见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8页。
    ⑥[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⑦[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周红云等译:《为社会学辩护》,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②参阅[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③[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④在古莱看来,在无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中,要明确识别哪些是核心价值观的中心是有困难的,但是有生物性需求所形成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总是来自于文化价值观的。在这个意义上,人类行为的基础是价值观而不是一系列的需要。比如,承认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自然的规律和约束,一切自然物和人类的命运是共同生长和销蚀的。等等参阅[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178页,143-144页。
    ①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②郑杭生:《社会和谐——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③可参见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的提出——对社会学学术传统的审视和快速转型期经验现实的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④鉴于我们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讨论和研究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问题的,所以,学术界有人提出将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观点统称为“和谐民族观”。参阅桑杰:《关于和谐民族观的思考》,《学习时报》,2005年11月28日第10版。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使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
    ⑤胡守均:《社会共生论》,《社会科学论坛》,2001年第1期。
    ①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7页。
    ②《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69页。
    ③王铁志:《新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时代特点》,《民族研究》,1999年第5期.
    ④[德]盖奥尔格·西美尔著,林荣远译:《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40页。也可参见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页。
    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岳天明:《浅谈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③[美]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主编,白凤森等译:《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5页。
    ④参见慈继伟:《正义的两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4页、第206页。
    ⑤[英]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13页。
    ⑥有关社会保障的伦理道德功能和意蕴的分析,笔者有专门的探析性文章。可参阅岳天明:《试论社会保障的伦理道德功能和意蕴》,《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
    ⑦[美]T.帕森斯著,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02页。
    ⑧[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文军、赵勇译:《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①我们认为,这样的分析和有的学者指出的将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大开发的战略阶段分为战略准备阶段和战略实施阶段(王文学、李含琳:《甘肃民族地区大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战略设计》,《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是相一致的。
    ②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③金炳镐先生认为,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三种,即:民族的常态发展、民族的异态发展和民族的跳跃发展。他认为异态发展和跳跃发展都是民族发展的非常态类型,但因跳跃发展的总趋向是向前的,因而单列为一种形式。参阅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7-128页。
    ④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⑤高永久:《二十一世纪中国西北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展望》,《西北史地》,1994年第1期。
    ①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页。
    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9日第二版。
    ③可参阅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289页。
    ④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⑤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页。
    ⑥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⑦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①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
    ②胡鞍钢:《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以甘肃为例(上)》,《开发研究》,2004年第3期。
    ③岳天明:《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与民族教育》,《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④陈庆德等:《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⑤如有的学者指出,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会出现土地征用的问题、资源开发的问题、重大项目的利益分成问题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问题等。参见段超:《对西部大开发中影响民族发展几个问题的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①参阅岳天明:《西部开发背景下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特点》,《民族论坛》,2006年第6期。
    ②吴琼:《西部开发:民族关系的变动及原因分析》,《贵州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③“社会酬赏”是美国学者密尔顿·M·戈登(Milton M.Gordon)用于说明种族和民族群体之间关系的最有用的四个变量之一,是“衡量社会平等程度的维度”,意指“少数民族与多数民族相比较,在经济、政治、制度等领域内争取获得利益的条件”。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118页。
    ④例如,有的学者就指出:“处于贫穷落后地区的甘肃少数民族为了生存,在向大自然不断挑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为争夺水源和一些自然资源与其他民族发生冲突”,进而认为,“甘肃省少数民族所处自然环境极不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经济与文化事业,也不利于发展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①[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②岳天明:《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③就像民族本身包含着不同层次的群体关系一样,群体意识也是有层次的。可参阅郑凡、刘薇琳、向跃平:《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国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5—255页。
    ①参阅岳天明:《试论民族社会问题及其特殊性》,《民族问题研究》(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6期。
    ②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③郑凡、刘薇琳、向跃平:《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国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④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⑤郝时远:《构建和谐社会与民族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5月13日。
    ①笔者根据对东乡县锁南镇毛毛村支书马光辉的采访录音整理而成。
    ②这是杨建新先生为《东乡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一书所撰写的序言中对东乡族作出的评价。参见妥进荣主编:《东乡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序二”第1页。
    ③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628页。
    ④《河州志》卷6。转引自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628页。
    ⑤这是已故的费孝通先生对于中华民族发展未来的前景的展望(见费孝通先生于1989年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泰纳讲座上的讲演:《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⑥费孝通:《我有一个梦想》,《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①参阅岳天明:《试论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②[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著,王晓毅泽:《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及其先天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③[美]克利福德·吉尔茨著,王海龙、张家碹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④[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5页。
    ⑤[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⑥西方学者指出,19世纪中晚期,受一种关注人类社会进步的意识形态气氛的影响,西方学术界(当然也包括人类学)总是以富有个性的路线比较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在这种比较中,研究者主体总是将西方社会当成标准化的参照,而与西方同时期的那些“野蛮”、“原始”的社会文化资料就成为检视历史的“活化石”。所以,“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类学是‘摇椅上的民族学’”。[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⑦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58页。
    ⑧岳天明:《论社会保障的伦理道德功能与意蕴》,《西北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4期。当然,我们强调对于研究对象的“理解”,并不是应该放弃研究的客观性的理由。“客观性绝不是不参与——因为后者(指“不参与”——笔者注)从根本上处于主观的和客观的行为举止之外,不参与就无所谓主观或可观,而是参与的一种正面的特殊方式——正如一种理论观察的客观性绝不意味着精神就是一张被动的白纸,各种事物都把它们的品质写到上面去,而是按其固有的规律发挥作用的精神的充分活动,惟有如此,它才排除了偶然的变化和强调重点。”参见[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4页。
    ⑨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158页。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②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③[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④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本研究中对于“民族社会发展的人道性”的重视、对于“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和谐共生的民族关系的分析和思考就是面对这种呼唤的背景而作出的尝试性的回应,笔者非常希望以此使自己的民族学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但愿这种不成熟的回应能够为我国民族社会发展以及发展的秩序化提供些许的经验性思考。
    ⑤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5页。
    ⑥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5页。
    ⑦参阅[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铦等译校:《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36-137页。
    ①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第137页。
    ②参阅周星:《中国民族学的文化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开放时代》,2005年第5期。
    ③参阅高永久、岳天明:《中国新疆周边地区社会运行规范化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④参阅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①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8页。
    ②陈庆德等:《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③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比方说,1993年国务院制定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战》中的“八”的含义,指的就是当时8000万的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在这一数据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到40%,有3200万,而当时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还不到10%。参见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④郝时远、张世和、纳日碧力戈:《“驯鹿之乡”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猎民现状研究——34年后的追踪调查(1960-1994)》,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94,第51页、第70页。转引自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⑤[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①[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177页。
    ②[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③格尔茨曾经这样指出:“每一个研究都竭力要从特殊的例子中得出广泛的普遍性,要足够深入地渗透进细节以便从中得到比细节更多的东西。”[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70页。
    ④[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98—99页。
    ⑤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88页。
    ⑥关于“文化社会性”和“处理文化接触”的论述,可参阅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 2004年版,第190-197页。
    1.[印]阿马蒂亚·森著,任赜、于真译,刘民权、刘柳校:《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印]阿马蒂亚·森:《论社会排斥》,《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3期。
    3.阿卜杜勒—马利克、黄高智、贝尔纳·罗西埃、黎文魁著:《发展的新战略》,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版。
    4.[以]S.N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等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5.[美]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缪勒著,刘能译,秦明瑞校:《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7.[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0年版。
    8.[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王铭铭校:《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 1998年版。
    9.[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黄平校:《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0.[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刘琛、张建忠校译:《社会学》(第4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鲍宗豪主编:《当代社会发展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蔡明哲:《社会发展理论——人性与乡村发展取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7年版。
    14.陈庆德:《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5.陈庆德:《经济人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6.陈庆德等:《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陈庆德、潘盛之、覃雪梅:《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18.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19.慈继伟:《正义的两面》,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年版。
    20.[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铦等译校:《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21.[美]丹尼尔·贝尔著,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22.[英]蒂特马斯著,江绍康译:《社会政策十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3.[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东乡族自治县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编:《东乡族自治县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25.[美]德尼·古莱著,高铦、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6.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文化的传统与创造》,岳麓书社2005年版。
    27.费孝通:《学术自述与反思:费孝通学术文集》,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年版。
    28.费孝通:《费孝通译文集》(上册),群言出版社2002年版。
    29.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30.[英]F.A.冯·哈耶克著,邓正来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年版。
    31.[美]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2.[法]弗朗索瓦·佩鲁著,张宁、丰子义译:《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3.[美]弗朗兹·博厄斯著,刘莎、谭晓勤等,王建民校:《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4.高永久主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谷书堂等著:《社会主义经济学新论》,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6.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7.[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38.郝苏民主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39.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2006年第8期。
    40.[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41.胡鞍钢主编:《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年版。
    4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3.[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44.[美]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5.金炳镐著:《民族理论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6.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美]克利福德·吉尔茨著,王海龙、张家碹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4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3页。
    49.[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0.[德]M.兰德曼著,阎嘉译,苏克校:《哲学人类学》,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51.雷振杨:《民族地区自然生态利益探析》,《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52.李强主编:《中国扶贫之路》,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3.李亦园:《环境、族群与文化》,《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54.李小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6.[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刘敏:《山村社会——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8.刘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征与转型》,《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1期。
    59.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60.陆学艺主编:《社会学》,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61.[美]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黄欢译:《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2.[美]罗伯特·路威著,吕叔湘译:《文明与野蛮》,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84年版。
    63.[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4.罗康隆:《文化人类学论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6.[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67.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8.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9.[法]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70.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1.马克林、岳天明:《甘、青特有民族法文化特色及法制建设的思考》,《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72.马曼丽、李国栋:《论构建中国发展民族学的理论框架与视角特色》,《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73.马志勇主编:《东乡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74.[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著,刘珩、石毅、李吕银译:《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75.[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76.彭华民:《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南开学报》,2005年第1期。
    77.[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8.[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9.钱宁:《谁是西部发展的主体——论少数民族在西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6期。
    80.[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著,王铭铭、蓝达居译:《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81.秦红增:《农民再造与乡村发展》,《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82.秦臻、马国忠主编:《东乡族——甘肃东乡县韩则岭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美]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1989年版。
    84.[美]塞缪尔·亨廷顿等著,罗荣渠主编:《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85.[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86.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87.[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虞和平校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88.[美]史蒂芬·科尔著,林建成、王毅译:《科学的制造——在自然界与社会之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9.宋蜀华:《中国民族学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0.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1.吴仕民:《现代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问题》,《民族研究》,1991年第6期。
    92.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当代西方人类学思潮评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3.王宁:《消费社会学——一个分析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94.王铭铭:《漂泊的洞察》,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95.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96.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98.[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99.萧新煌编:《低度发展与发展——发展社会学选读》,巨流图书公司1985年版。
    100.肖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1.小摩里斯·N·李克特著,顾昕、张小天译:《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2.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3.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04.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5.杨建新主编:《民族学论集——兰州2001民族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6.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07.杨团:《社会政策研究范式的演化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08.杨庭硕:《地方性知识的扭曲、缺失和复原——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三个少数民族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109.杨圣敏:《近年来国内民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年第5期。
    110.叶坦:《论民族文化的发展特性与动力——兼及区域经济与民族振兴》,《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
    111.叶坦:《全球化、民族性与新发展观——立足于民族经济学的学理思考》,《民族研究》 2005年第4期。
    112.叶敬忠:《创造变化的空间——农民发展创新的原动力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4期。
    113.[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1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5.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与社会科学范式转换》,《光明日报》,2006年2月14日。
    116.[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117.岳天明:《试论我国民族社会变迁的制约因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18.岳天明:《试论民族社会问题及其特殊性》,《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119.岳天明:《试论民族学中的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20.岳天明:《以社会政策及其发展理路为视角全面理解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第2期。
    121.岳天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及其民族意义追问》,参见中国社会学学术网站: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shll/t20060208_8114.htm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22.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123.赵利生:《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内容、特征与必然性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24.章韶华、王涛:《需要一创造论——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125.张秀琴:《论意识形态的功能》,《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26.张利洁:《东乡族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27.张永庆:《塞上求真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128.郑杭生、李强等著:《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9.郑凡、刘薇琳、向跃平:《传统民族与现代民族国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0.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1.郑杭生主编:《民族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2.周大鸣、刘志扬、秦红增:《寻求内源发展——中国西部的民族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3.周大鸣:《参与式社会评估:在倾听中求得决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4.周星:《中国民族学的文化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开放时代》,2005年第5期。
    135.邹诗鹏:《传统社会发展动力学说的解释性难题及其反思》,《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5期。
    136.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37.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38.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