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主义是影响中国政治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力量。在近代历史上,无论是清末的救国道路探索,还是“五四”的救亡运动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它都被诸多仁人志士视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法宝;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它又逐渐由“幕后”走向“前台”,从知识界中对后殖民主义理论、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回应,及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再兴,到民众在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8年保卫奥运圣火行动和2010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中的民族情绪表达,再到官方在政府有关报告及讲话中“民族复兴”的反复叙述,都可以若见民族主义的身影。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的理论范式对这种重要现象进行研究,可以形成如下的见解:一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具有存在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并因此而展现出维护民族国家主权完整、追求民族国家富强和建构民族新文化的基本诉求,以及应激——反应性、国家中心、“空洞化”内容和“抗争型”相交织等复杂特征。
     二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与话语。从功能论视角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可分为主流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非主流的激进民族主义和反主流的民族分离(裂)主义,其中因反主流的民族分离(裂)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的价值目标相抵牾,故它不在中国民族主义的讨论范畴。从主体差异视角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存在三种话语形式,即以“民族复兴”为主题语的官方话语,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学术话语和以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为主体的大众话语。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民族主义的可操作性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必须承担引领民族主义的重任。在具体的引领路径上,要坚持尊重与包容的引领原则;善于借助与吸纳民族主义积极因素来充实引领动力;重点做好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教育工作;注意在思想、理论与实践三重路向上协同引领。
     四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未来存在“两可”发展趋向。从存在时度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具有相当长时期内存在的现实基础,但其在终极意义上必将消亡;从存在量度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常态中会保持合适“当量”,但在非常态中将会迅速膨胀;从存在质度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宏观层面总体良好,但在微观层面具有“恶向”可能。
Nationalism, one of the key ideologies i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 has been adopted by many patriots to save the nation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in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nationalism is brought into focus again nationwide, from the responses to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and Samuel P. Huntington's article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to the revival of New Confucianism, from the public reactions to issues like Sino-US air collision in2001, protecting Beijing Olympic torch relay in2008and Sino-Japanese Boat Clash in2010, to official reports or speeches concerning "national revival". The paper,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Marxism and nationalism, come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o begin with, modern nationalism in China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hinese history and current reality, including safeguarding national sovereignty, pursuing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constructing new national culture. The nationalism demonstrates various features, such as stimulus-response, nation-centered, formalism and opposition to western nationalism.
     In the second place, modern nationalism in China is developing into various forms and discourses. It can b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its functions, as the mainstream (patriot nationalism), non-mainstream (radical nationalism) and anti-mainstream (nationality splittism). Nationality splittism is not included in this paper since it is contrary to the valu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 differences,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scourses:the official theme of "national revival", intellectual academic discourses and public discourse (mainly youth-centered).
     Besides, modern nationalism in China is based 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hich is the leading ideology in China.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the principle of mutual respect and tolerance, the promotion of the positive elements in nationalism, the value education for youth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e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end, there are two possible tendencies for modern nationalism in China in the future. From the angle of duration, modern nationalism in China will exist fo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n reality, but is going to vanish ultimat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ty, modern nationalism in China will remain stable in normality, but tend to expand in abnormal conditions. As far as quality is concerned, modern nationalism in China stays fine at the macro level, although it is probably to grow " evil" at the micro level.
引文
① Anthony D.Smith,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A Critical Survey of Recent Theories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M].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1998:Preface, p.ⅹⅰ.
    ②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7
    ①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修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①[美]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王春华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3.
    ② Hans Kohn. The Idea of 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46:580.
    ③ Baker, Keith Michael. Inven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271.
    ①[日]柴四郎.佳人奇遇[M].梁启超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01:167-168.
    ②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42.
    ③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A],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94.
    ④[美]爱·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M].曾炳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26.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
    ②[美]迈克尔·C.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31.
    ③[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
    ④ Anthony D.Smith, Nationalism, a Trend Report and Bibliography, Current Sociology, Volume 1,1973, (3):21.
    ① Sir I. Berlin,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edited by Henry Hard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1991:244.
    ② G.de Bertier de Sauvigny, "Liberalism, Nationalism, Socilism, The Birth of Three Words", Review of Politics, Vol.32, April,1970:147-166.
    ③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88.
    ④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61—62.
    ⑤ J. Hutchinson A. D. Smith (eds.), National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41.
    ⑥ 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2.
    ⑦ Hans Khon. The Idea of ationalism:A Study of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46:10-11.
    ① Louis L.Snyder (ed.), The Dynamics of Nationalism, Readings in Its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D.Van Nostrand Company, Inc,1964:23.
    ②[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78.
    ③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Nationalism, a Report by a Study Group of Members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London:Frank Cass and Co. Ltd.,1963:18.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胡宗泽等译,1998:141.
    ⑤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15th edition,1993 (Vol.8):522.
    ⑤李宏图.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J].欧洲,1994,(1):17.
    ⑦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J].战略与管理,1994,(4):21.
    ⑥Elie Kedourie.Nationalis, London, Hutchinson & Co. (Publishers) Ltd., 1960:9.
    ① 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1983:1.
    ②[英]戴维·米勒等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大百科全书[M].邓正来主译,北京: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2:492—494.
    ③ John Breuilly.Nationalism and state,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5:3.
    ④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3.
    ⑤ Carlton J. H. Hayes.Essays on Nationalis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6:6.
    ⑥ Anthony D.Smith.National Identity, Harmondsworth,1991:72.
    ①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96-97.
    ②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6.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委员会(民族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30.
    ④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4134.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85.
    ①[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
    ②[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73.
    ③[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8.
    ①韦磊,刘颖.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J].世界民族,2010,(2):15—22.
    ②崔玉军.西方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范式与主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9,(4):114—121.
    ①唐建兵.刍议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嬗变与走向[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3):39.
    ②吕未林.中国的社会主义:天下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有机统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27.
    ③刘擎.创伤记忆与雪耻型民族主义[J].书城,2004,(12):47.
    ①许纪霖.剖析中国的民族主义: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A],乐山.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
    ② Zheng Yongnian.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③ Zhao Suishe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Pragmatic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Chinese Foreign Policy: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edited by Suisheng Zhao, New York:M·E·Sharpe, Inc,2004.
    ④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征及其影响[J].学海,2004,(1):79.
    ⑤ Allan S.Whiting, "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China Quarterly,1995, (6):297-315.
    ⑤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27.
    ①邵沁妍,夏光辉.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重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1):51.
    ② Suisheng Zhao, "A State-Led Nationalism ThePatriotic Education Campaign in Post-Tiananmen China",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1998, (3):299-291.
    ②王兆国.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24-33.
    ③陈培永.中国民族主义语境下的民族精神培育[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69.
    ④许纪霖.中国的民族主义: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J].书摘,2005,(1):30.
    ①高钟,罗萍.虚骄,虚无,理性——中国近代语境中的民族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2):53—54.
    ②周庆智.民族主义与传统价值取向[J].世界民族,1998,(4):37.
    ③ Michael Ignatieff, Blood and Belonging, London:BBC Books and Chatto and Windus.1993:3.
    ③石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6,(1):20.
    ⑤Edward Friedman, "Chinese Nationalism, Taiwan Autonomy and the Prospects of a Larger Wa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March 1997.
    ①王兆国.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24—33.
    ②王金良.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6,(6):25.
    ③刘晓丰.中国民族主义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习与实践,2006,(7):128.
    ④危丽萍.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外关系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13—32.
    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9.
    ①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4):93.
    ②穆立立.欧洲民族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6.
    ③ Hans Khon.The Idea of Nationalism:A Study of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46: 4.
    ④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9.
    ⑤[美]哥伦比斯,沃尔夫.权力与正义[M].白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62—63.
    ①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149.
    ②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博士学位论文,2005,(5):18.
    ③海涅.论浪漫派[A],西方文论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44.
    ④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4-25.
    ①Hans Kohn.The Age of Nationalism:the First Era of Global History,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1962:12.
    ②徐波,陈林.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言序[A],[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9.
    ③[美]爱·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27.
    ④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7:15.
    ①徐波,陈林.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言序[A],[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7.
    ②列宁.亚洲的觉醒(1913年5月7日)[A],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6.
    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9:620.
    ①潘润涵,林承节.世界近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32.
    ②注释:1960年是“非洲独立年”,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他们是: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刚果(利)(后名扎伊尔,1997年改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索马里、达荷美(现名贝宁)、尼日尔、上沃尔特、象牙海岸、乍得、乌班吉沙尔(现名中非)、刚果(布)、加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利亚。这样在1960年,非洲独立的国家就达到26个,其面积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3,人口约占非洲总人口的3/4.
    ③王军.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90.
    ①林伯海.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16.
    ②刘清华.全球化及冷战后民族主义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9):52.
    ③陈林.论民族主义对20世纪历史的重构[J].欧洲(北京),1995,(5):23.
    ④以1994年为例,当年发生过的民族问题和骚乱的国家就有120个之多,共292起,其中涉及15个西方发达国家,共计31起;涉及25个东欧和原苏联继承国,共计59起;涉及21个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共计61起;涉及11个北非和中东国家共计27起;涉及30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共计81起;涉及18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计32起。参见Ted Robert Gurr.Communal Conflicts and Global Security, Current History, May,1995:212-217.
    ①林伯海.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17.
    ②注释:前苏联解体为15个国家,即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亚美尼亚十五个国家;南斯拉夫一分为六,即塞尔维亚、黑山、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共和国(波黑)、马其顿共和国。资料来源于王联.世界民族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2:278-282.
    ③[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96.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6.
    ②注释:梯利(Tilly)就强烈坚持把格尔茨的这种文化原生主义理论看做是“建构主义的”。参见Umut Ozkirimli, Theories of 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algrave Macmillan,2010:73.
    ③[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52,
    ①王军.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6.
    ②注释:现代主义学者们关于民族主义的起始时间存在分歧。多数学者认为,民族主义产生于18世纪的西欧和北美;部分学者对此不赞同,如格林菲尔德认为民族主义缘起于16世纪的英国,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则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才是民族主义的真正开端。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57.
    ④闫伟杰.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述论[J].民族研究,2008,(4):101.
    ⑤[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张京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①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1.
    ②John Breuilly. Nations and the Stat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5:3.
    ③[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
    ④[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⑤[英]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3.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
    ②于福坚.民族主义理论:流派众多,期待整合[N].中国民族报,2009—09—18.
    ③注释:“现代主义”学者绝大多数都把西欧和北美视为民族主义思想的发源地。本迪尼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主义发端于南美,或许是其中的特例。但是她的理论还是有意无意地把西方文明作为民族主义产生的必要背景因素,最终仍然不免落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0.
    ⑤闫伟杰.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述论[J].民族研究,2008,(4):103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0.
    ②[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8.
    ③闫伟杰.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述论[J].民族研究,2008,(4):104.
    ④Umut Ozkirimli.Theories of 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 Palgrave Macmillan,2010:215-216.
    ①注释:在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第二国际时期的卢森堡、考茨基以及鲍威尔等人虽都对民族主义问题做过一定的论述,但是他们的理论都不同程度上受到列宁和斯大林的批判,一般来讲已经不能视为马克思主义观点了。因此,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理论,从其本源上说只能推及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那里。王希恩.批判、借鉴和吸纳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2007,(5):1—2.
    ②马克思.六月革命[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9.
    ③恩格斯.英国[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3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8.
    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波兰的演说[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0—311.
    ②[南]爱德华·卡德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J].世界民族,1983,(2):2.
    ③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2.
    ⑤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819.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②马克思恩格斯.论波兰[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④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115.
    ⑤叶江.19世纪马克思与阿克顿对民族主义批判的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7,(4):82.
    ⑥恩格斯.德国的对外政策[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②马克思.致齐·迈耶尔和奥·福格特(4月9日)[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284.
    ④[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帕米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00.
    ①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8.
    ②恩格斯.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564.
    ③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832.
    ④注释:“一个民族的生命结成一种果实;因为民族活动的目的在于贯彻它的原则。然而这一个果实并不回归到产生它和长成它的那个民族的怀中去:相反地,它却变成了那个民族的鸩毒。那个民族又不能撒手放过这种鸩毒,因为它对于这样的鸩毒具有无穷的渴望:这个鸩毒一经入口,那个民族也就灭亡,然而同时却又有一个新的原则发生。”因此,“世界历史”乃是唯有“历史性民族”才有权参加的接力跑。反过来说,“历史性民族”就是一个在“世界历史”中创造新纪元的民族。如黑格尔在考察法国大革命和世界历史的关系时,认为正是法兰西民族的革命创造了人类新纪元,因而它是“历史性民族”。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82—83.
    ①恩格斯.马克思和《莱茵报》(1848—1849年)[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②恩格斯.匈牙利的斗争[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01.
    ③恩格斯.民主的泛斯拉夫主义中国社[A],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185.
    ④马克思.致恩格斯(1869年12月10日)[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98.
    ①马克思.致齐·迈耶尔和奥·福格特(4月9日)[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9.
    ①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7.
    ②列宁.再论按民族划分学校事业[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275.
    ③斯大林.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3.
    ④斯大林.在靴鞍——巴什基里亚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大会筹备会议上的讲话[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21.
    ⑤王希恩.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2007,(5):4.
    ⑥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A],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
    ①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236.
    ②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225.
    ③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联共(布)中央土作的总结报告[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423.
    ④注释:一种是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仅仅把民族问题限于欧洲某些“文明”的问题,而无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事实的荒谬做法;另一种是左派社会民主党人如卢森堡、拉狄克等人,以及俄国社会民主党内布哈林、皮达可夫等人所持的“任何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都会导致另一个同这个帝国主义竞争的大国的介入而转化成为帝国主义战争”的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特殊性问题的变相否定。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5.
    ①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A],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5.
    ②列宁.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A],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①列宁.论民族自决权[A],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386.
    ②列宁.立宪会议选举和无产阶级专政[A],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0.
    ③列宁.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年版,1987:756.
    ④斯大林.党和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222—223.
    ⑤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年版,1987:225—227.
    ①斯大林.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416—417.
    ②注释: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运用“民族文化自治”这类改良主义旗号,如1908-1909年,罗莎·卢森堡在《民族问题和自治》一文中,就批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纲承认“民族自决权”是形而上学的空谈,并说这种承认实质上就等于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此后,谢姆柯夫斯基、李普曼、尤尔凯维奇等人也继承和重复这些观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9.
    ③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A],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57.
    ①斯大林.论列宁主义的基础[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292.
    ②列宁.革命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自决权[A],列宁全集(2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5.
    ③王希恩.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2007,(5):12.
    ①列宁.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文献(1921年6月~7月)[A],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1—42.
    ①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在斯维尔德洛夫大学的讲演)[A],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4.
    ②列宁.在俄共(布)莫斯科组织积极分子大会上关于租让的报告(1920年12月6日)[A],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3—74.
    ③列宁.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准备的文件(1920年6月~7月)[A],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1.
    ④列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1923年3月2日)[A],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6.
    ⑤斯大林.十月革命的国际性质[A],斯大林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08.
    ①斯大林.和第一个美国工人代表团的谈话(1927年9月9日)[A],斯大林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90.
    ②[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67.
    ①恩格斯.1888年英文版序言[A],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1.
    ①列宁.卡尔·马克思[A],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人民出版社年版,2009:15.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
    ①斯大林.十月革命和民族问题[A],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8.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7.
    ②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一)[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380.
    ③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上册)[C].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4:2.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330.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A],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
    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A],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①复兴——中国的发展正为世界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EB/oL].http://www.zynews.com/n/2011-05/19/contenc_837205. htm.2011-5-19.
    ②陈金龙.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华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
    ①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0.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26-627.
    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6.
    ④邓小平.关于思想战线上的问题的谈话(1981年7月17日)[A],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2.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委员会(民族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30.
    ②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年中苏关系回忆录[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583.
    ③王军.论毛泽东时代的民族主义与外交[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1):6.
    ④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1.
    ①注释:在中共二大文件中出现的是“民族自治”一词,具体为:“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为民主自治邦;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参见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8.)但据学者许彬的考证,这里的“民族自治”实质为“民族自决”之意。参见许彬.从“民族自治”到“民族区域自治”——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基本政策的历史转型[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57—59.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41—142.
    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75.
    ①许彬.从“民族自治”到“民族区域自治”——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基本政策的历史转型[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75.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19.
    ①注释:事实上,早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提法。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其中第十四条规定“蒙、回、藏、苗、黎、高丽人等,凡是居住在中国的地域内,他们有完全自决权加入或脱离中国苏维埃联邦,或建立独立的自治区域。”但那时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既没有突破民族自决的基本政策框架,也没有系统的理论阐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755.
    ②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84.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95.
    ④许彬.从“民族自治”到“民族区域自治”——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基本政策的历史转型[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209.
    ①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5-27.
    ②注释:据郭树勇,爱国主义的提出只是一种术语转换,它实指那种可“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旨在实现合理的民族国家利益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民族主义。郭树勇.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2):70.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
    ④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0.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41—642.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42.
    ③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55.
    ①尹占文.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1):45.
    ①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9.
    ①高明士.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M].台北:台大出版社,2004:61.
    ②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232.
    ③徐继瘐.瀛寰志略(卷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90.
    ①梁廷枬.海国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3:50.
    ②魏源.魏源集(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9:873.
    ③文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9.
    ④冯桂芬.校邠庐抗议·制洋器议[A],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57:30.
    ①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1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10-11.
    ②郑振铎编.晚清文选(卷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75.
    ③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A],戊戌变法(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57:167.
    ①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9:16.
    ②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9:35.
    ③余一.民族主义论[A],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3:487.
    ④国民报汇编发刊词·国民报(1901年8月)[A],罗家伦主编.国民报汇编[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印行,1968:1.
    ⑤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9:20.
    ⑥梁启超.新民说[A],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9:3--4.
    ⑦梁启超.新民说[A],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3:121.
    ⑧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A],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9.
    ①鲍家麟.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思潮[J].中华学报,1974,(1):110.
    ②叶晓青.民族主义在上海[A],刘青峰编.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263-274.
    ③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演变[A],高瑞泉主编.民族主义及其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9.
    ④尤列.杨衡云略史[A],广东文物展览会编.广东文物(中册)[M].香港:中国文化协进会,1941:437.
    ①孙中山.驳保皇派[A],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232.
    ②章太炎.定复仇之是非[A],民报[N].第16期.
    ③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A],新民丛报[N].第76期(1906年3月)
    ④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611-612.
    ⑤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9:16.
    ⑥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98.
    ⑦余一.民族主义论[A],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3:487.
    ①柳亚子.民权主义!民族主义![A],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3:814.
    ②汪精卫.民族的国民[A],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3:100.
    ③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9:76.
    ④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本部特设驻粤办事处的演说(1921年3月6日)[A],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473-474.
    ⑤王续添.社会转型视角下的“五四”与民族主义建构[J].中共党史研究,2009,(6):26.
    ①陈独秀.敬告青年[J].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②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J].新青年(第6卷第1号),1919年1月15日.
    ③毛丹.陈独秀的民主神话及其思想资源[A],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164.
    ④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A],李大钊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8.
    ①吴虞.吃人的礼教[J].新青年(第6卷第6号),1919年11月1日.
    ②梁启超.外交方针质言(参战问题)[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9:4-5.
    ①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爱国运动资料[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307.
    ② Chow Tse—tsung.The May Fourth Movement:Intellectual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8-227.
    ②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869.
    ①张梓生.青岛接收及其交涉之经过[J].东方杂志,1923,(1):63.
    ②[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231.
    ①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M].温恰溢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3:409.
    ②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656.
    ③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A],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1.
    ①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49.
    ②李大钊.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A],李大钊文集(第26卷)[M]沈阳:辽宁电子图书有限责任公司,2003:30
    ③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李大钊文集(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70.
    ④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177.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519.
    ②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343.
    ③康藏民众代表慰问前线将士书[N].新华日报,1938-07-12.
    ④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年2月创刊号.
    ①顾潮编.顾颉刚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265—266.
    ②蒋中正.中国之命运(增订本)[M].重庆:中央训练团印行,1943:2.
    ③周恩来.论中国的法西斯主义—新专制主义[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47.
    ①王明.目前抗战形势与如何坚持持久战争争取最后胜利[A],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992.
    ②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年2月创刊号.
    ③蒋介石.革命哲学的重要(1932年5月)[A],蒋总统集[M].台北:台湾国防研究院,1950:581.
    ①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200—201.
    ②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A],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7.
    ①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14日)[A],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A],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89.
    ①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三)[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668.
    ②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1937年9月23日)[A],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590—591.
    ③毛泽东.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1938年7月2日)[A],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0.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M].生活书店,1939年版//转引自柳媛.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38.
    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年5月3日)[A],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6.
    ③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1937年5月8日)[A],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4.
    ①宋连胜,牟广东.民主党派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J].史学集刊,2005,(10):59.
    ②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884.
    ③孟广涵.国民参政会纪实(下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1349.
    ④[日]池田诚.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M].杜世伟,梁作新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4—5.
    ①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50.
    ②安京.论抗日民主运动的历史作用[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4):62.
    ①高良佐.民族教育与历史教育[J].建国月刊,1935,(12):1.
    ②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34.
    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A].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5.
    ④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J].独立评论(150号),1935,(5):4—5.
    ①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C],文献资料出版社,1983:18-25.
    ②秦孝仪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32)[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刊行,1984:121-123.
    ③注释:李颖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抗战时期“中国民族主义最终定型”的论点,其论据是:中国民族主义克服狭隘性、主体改变、获得政党支持、最高目标的实现等(李颖.抗日战争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第6章第4节),本文与此观点不同.
    ①沈侨松.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兼论民族主义的两个问题[J].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台北),2002,(3):82
    ①列宁.论民族自决权(节选)(1914年2月~5月)[A],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5.
    ②俞可平.全球化主题书系总序[A],[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陈志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
    ①贺东航,慕良泽.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国家构建——检视与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93.
    ②刘丽.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定位[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4):80.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07.
    ① Allan S. Whiti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China Quarterly,1995:297-315.
    ②专家论“中国威胁论”新嬗变:反映西方霸权逻辑[EB/oL].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2-28/2872667.shtml, 2011-02-28.
    ③吴普.“中国威胁论”可以休矣[N].人民日报,1992-10-10.
    ④[英/美]威廉·A.卡拉汉.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中国威胁论”:建构认同的一种手段[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6.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80.
    ②高瑞泉,杨扬.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9.
    ①王兆国.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24.
    ①阎学通.西方人看中国的崛起[J].现代国际关系,1996,(9):36—45.
    ②[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M].郑文彬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35.
    ③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315.
    ④[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格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86.
    ①徐迅.解构民族主义:权力、社会运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EB/oL].http://bbs.tiexue.net/post2_3288747_1.html, 2009-1-4.
    ①李军虎.浅论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的内涵及特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4.
    ②阮次山.沙祖康回顾银河号事件始末:弱国无外交压[EB/oL].http://phtv.ifeng.com/program/fydh/200910/1013-_2144_1385787_1.shtml,2009-10-21.
    ③赵林.《文明的冲突?》再反思——一种客观预测还是一种主观倡导?[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3.
    ④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外交事务(美国),1993(夏季号):22.
    ③[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260.
    ①王兆鹏.2008,中国人的爱国表情[J].政工研究动态,2008,(22):9.
    ①何功德等.倾听中国——新冷战与未来谋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404.
    ②何功德等.倾听中国——新冷战与未来谋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398.
    ①房宁.全球化阴影下得中国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41.
    ①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249.
    ②[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利[M].侯健,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25.
    ①[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289.
    ②王兆国.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28.
    ①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2.
    ①Peter H.Gries. China's New Nationalism:Pride, Politics and Diplomacy,p.15.
    ①季羡林.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J].新华文摘,1992,(5):33.
    ②张宽.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与西方的汉学研究[J].瞭望新闻周刊,1995,(27):37.
    ②夏光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0,(6):92.
    ①注释:在当前民族国家是参与全球化进程基本单位的现实条件下,以民族国家发展与合作为基本原则来奉行国际主义即为“民族国际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话题。尹占文.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1,(11):42.
    ②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A],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9.
    ①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0-10.
    ①现代新儒学研究·导言[A],刘雪飞编.现代新儒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1.
    ②萧功秦.百年变革中的三种思想选择[A],高瑞泉.思潮研究百年反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40.
    ③严复.读经当积极提倡[A],严复集(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330.
    ①房宁,王炳权.论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4.
    ①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27.
    ①王志国.试论马列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基本观点[D].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8):7.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M].郭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64-27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①[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M].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38.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A],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8—539.
    ①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日)[A],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①致中国人的演讲·策划者言[A],林语堂,陈季同.致中国人的演讲[M].张宝明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③冯书泉.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理论的发展和创新[A],严书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48.
    ①曹天予.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民族主义[J].中国税务,2006,(11):23.
    ①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1982年9月1日)[A],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①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316.
    ①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33.
    ①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76.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658.
    ②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A],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3.
    ①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A],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②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1983年10月12日)[A],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4.
    ③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A],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6.
    ①高进.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47.
    ②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A],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9.
    ①宁先圣,石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74.
    ①陈学明.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63.
    ②王海洲.合法性争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101.
    ①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375.
    ②[英]以赛亚·伯林.论民族主义[J].战略与管理,2001,(4):54.
    ①陈学明.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65
    ②许纪霖.中国的民族主义: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J].书摘,2005,(1):30.
    ②吴玉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J].北京教育(高教),2011,(Z1):91
    ①Monterrat Guibernau. Nationalisms:The Nation-State and Natio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lity Press, P.42.
    ②张三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15.
    ①王希恩.批判、借助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2007,(05):17.
    ②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9:35.
    ①[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695.
    ①刘晓丰.中国民族主义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习与实践,2006,(7):129.
    ②注释:“进言——辩白”型民族主义是把民族主义作为中国现代化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的新思想资源,竭力求证中国的民族主义为应激型,以世俗理性为基础的“自卫反应”,而非其他民族那种具有进攻扩张性、宗教狂热行的民族主义;“警告——批判”型民族主义痛斥中国存在着激进、病态、刚愤、极端、非理性等民族主义或反西方主义,呼吁理性、开放、现代的民族主义。刘建平.在比较历史研究中理解民族主义:伪问题与真问题[J].阴山学刊,2008,(2):88..
    ③刘建平.在比较历史研究中理解民族主义:伪问题与真问题[J].阴山学刊,2008,(2):92.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委员会(民族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30.
    ⑤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4134.
    ⑥徐波.陈林.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序言[A],[英]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3.
    ①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A].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236—237.
    ②凌志军.马立诚.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292—295.
    ①焦润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6,(4):104.
    ②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99.
    ①宋新伟,范成忠.民族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观点评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7,(2):44.
    ①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15.
    ①张三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58.
    ②[关]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36.
    ③[英]以赛亚·伯林.民族主义:往昔的被忽视与今日的威力[A],[英]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414.
    ①李卫宁,粟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构建群众心理认同基础[J].理论前沿,2009,(3):31.
    ②[罗]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131.
    ③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64.
    ①山小琪,郭展新.新世纪“愤青”与青年的爱国主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9,(1):18.
    ①史正宪,王秋凤.论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形态与正向引导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0,(1):23.
    ①张军,王清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三重路径[J].理论前沿,2008,(8):40.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
    ②张峰.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多元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2010,(5):58—59.
    ①徐波,陈林.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代序言[A],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13.
    ②刘靖华.全球化及冷战后民族主义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9);51.
    ③[美]乔治·索罗斯.开放的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经济[M].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9.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国家[M].郭忠华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324.
    ②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06.
    ③吕鸿,任毓骏,王如君.共同谱写中美关系新篇章[N].人民日报,2003-12-11.
    ④美国的任务[N].美国新闻周刊,2004年11月份//转引自马振岗.国际格局中日显重要的中国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05,(3):1.
    ①周恩来.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A],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周恩来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23.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①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A],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418—427.
    ①庄家鸿.报告盘点中国转型陷阱症状——假借维稳拒绝改革[N].中国青年报,2012-1-8.
    ①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25.
    ①曹锦清.陈保平.中国七问[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107—108.
    ②《礼记·礼运》
    ③《老子·八十章》
    ④康有为.大同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①盛洪.从民族主义到天下主义[A],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7.
    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9-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2010,(4):2.
    ①军事科学战略研究部.毛泽东军事战略论[M].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220.
    ②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1985年3月4日)[A],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4.
    ③陈学明.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5.
    ②Taguieff Pierre—Andre, "Political Science Confronts Populism ", Telos, Spring.1996, p.38.
    ③王兆国.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3):3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列宁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9]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0]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列宁全集(第38-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人民出版社年版,2009.
    [13]斯大林选集(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5]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6]斯大林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7]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0]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1]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2]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3]周恩来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24]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6]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7]孙中山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8]孙中山全集(第5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9]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0]李大钊文集(上、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819.
    [32]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上、下册)[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
    [34]中共中央党校.列宁论党的建设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斯大林论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3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3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9]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第1-3册)[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40]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上、下)[C].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4.
    [41]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党内秘密文件(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4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3]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C].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4]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一)[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5]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抗日战争时期(上)[C].北京:人民出版社,]979.
    [4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总编辑委员会(民族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中、下)[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49]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315.
    [50]穆立立.欧洲民族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1]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52]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下)[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3]余建华.民族主义—历史遗产与时代风云的交汇[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54]王军.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55]林伯海.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与青年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6]王联.世界民族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2.
    [57]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58]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年中苏关系回忆录[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9]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0]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1]高瑞泉主编.民族主义及其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62]高瑞泉,杨扬.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3]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4]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5]刘青峰编.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66]徐继瘐.瀛寰志略(卷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67]梁廷枬.海国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8]魏源.魏源集(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9]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70]严复.严复集(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1]文庆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49)[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72]李鸿章.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1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73]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下)[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4]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一)[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57.
    [75]中国史学会编,戊戌变法(二)[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57.
    [7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五-之三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9.
    [78]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1-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3.
    [79]罗家伦主编..国民报汇编[C].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印行,1968.
    [80]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81]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82]林语堂,陈季同.致中国人的演讲[M].张宝明编,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83]顾潮编.顾颉刚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84]蒋中正.中国之命运(增订本)[M].重庆:中央训练团印行,1943.
    [85]蒋总统集[M].台北:台湾国防研究院,1950.
    [86]高明士.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M].台北:台大出版社,2004.
    [87]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88]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M].生活书店,1939.
    [89]广东文物展览会编.广东文物(中册)[M].香港:中国文化协进会,1941.
    [90]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1]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2]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93]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爱国运动资料[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94]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
    [95]史景迁.追寻现代中国:1600—1912年的中国历史[M].温恰溢译,台北:时报文化出版社,2003.
    [96]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97]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
    [98]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99]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100]孟广涵.国民参政会纪实(下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101]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C],文献资料出版社,1983.
    [102]军事科学战略研究部.毛泽东军事战略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
    [103]秦孝仪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32)[M].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刊行,1984.
    [104]何功德等.倾听中国—新冷战与未来谋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105]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06]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107]郑永年.中国民族主义的复兴——民族国家向何处去?[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
    [108]房宁.全球化阴影下得中国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09]房宁,王炳权.论民族主义思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0]梅荣政.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111]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12]宋新伟.民族主义在中国的嬗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13]刘雪飞主编.现代新儒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4]严书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115]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116]王立新.美国对华政策与中国民族主义运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7]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118]潘润涵,林承节.世界近代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732.
    [119]宁先圣,石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20]王海洲.合法性争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21]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122]凌志军,马立诚.呼喊——当今中国的五种声音[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9.
    [123]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4]罗岗,倪文尖..90年代思想文选(第2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125]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
    [126]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修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7]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论丛(第九辑)民族和民族问题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128]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29]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30]王建娥,陈建樾.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31]徐晓萍、金鑫.中国民族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32]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33]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34]胡涤非.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政治变迁[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35]乐山.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6]吴鼎.民族主义与中国伦理[M].台北:中央文献供应社,1982.
    [137]曹锦清,陈保平.中国七问[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138]礼记·礼运
    [139]老子·八十章
    [140]康有为.大同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141]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M].台北:扬智出版社,1997.
    [142]王鹏令.民族主义与中国前途[M].台北:时英出版社,1997.
    [143]尹占文.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44]张三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的论述及当代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45]张淑娟.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10.
    [146]王冰.中国和平崛起与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7]骆文浩.新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媒介表达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8]夏光辉.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0.
    [149]王兆国.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50]束凌燕.从“情绪发泄”到“理性出击”——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图景呈现[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51]雷艳.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路径思考[D].西南大学说是学位论文,2009.
    [152]许璐.冷战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53]赵传海.中国社会主义路径走向的民族文化解析[D].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54]许彬.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基本政策的历史转型[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55]王洪伟.论中国共产党对民族主义的认识与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56]王金良.全球化时代我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6.
    [157]王志国.试论马列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基本观点[D].新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158]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博士学位论文,2005.
    [159]李万里.论民族主义与中国和平崛起战略[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60]原晶晶.当代民族主义思潮的政治思想评析[D].东南大学说是学位论文,2005.
    [161]陈钊.民族主义的传统化表象与现代化实质[D].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62]李葆华.论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4.
    [163]危丽萍.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思潮及其对外关系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64]暨爱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19-1949)[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165]李颖.抗日战争与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
    [166]杨勇兵.论民族主义起源的社会心理机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美]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王春华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2][美]里亚·格林菲尔德.资本主义精神—民族主义与经济增长[M].张京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美]爱·麦·伯恩斯.当代世界政治理论[M].曾炳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美]迈克尔·C.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M].帕米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美]哥伦比斯,沃尔夫.权力与正义[M].白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8]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9.
    [9][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黄丽玲等铸,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1][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12][美]卡尔·瑞贝卡.世界大舞台——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中国的民族主义[M].高瑾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3][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5][美]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16][美]乔治·索罗斯.开放的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经济[M].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7][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M].王宪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8][美]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M].徐昕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19][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20][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M].李金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3][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M].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4][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M].叶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5][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6][英]安东尼·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龚维斌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11.
    [28][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时代的民族国家[M].郭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9][英]休·斯顿—沃森.民族与国家—对民族起源与民族主义的政治设计[M].吴洪英,黄群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0][英]戴维·米勒等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大百科全书[M].邓正来主译,北京: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1992.
    [31][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化与反全球化[M].陈志刚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2][英]伊·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33][英]阿克顿.自由的历史[M].王天成,林猛,罗会钧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4][英]爱德华·莫迪默,罗伯特·法恩.人民·民族·国家:族性与民族主义的含义[M].刘泓,黄海慧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5][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利[M].侯健,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6][英]弗·哈利迪.革命与世界政治[M].张帆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38.
    [37][英]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M].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38][法]吉尔·德拉诺瓦.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M].郑文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9][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40][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1][法]塔基耶夫.种族主义源流[M].高凌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2][日]柴四郎.佳人奇遇[M].梁启超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01.
    [43][日]池田诚.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M].杜世伟,梁作新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
    [44][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5][印度]帕尔塔·查特吉.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M].范慕尤,杨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46][罗]F·马赫列尔.青年问题和青年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1]Anthony D. Smith,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A Critical Survey of Recent Theories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1998.
    [2]Anthony D.Smith, Nationalism, a Trend Report and Bibliography, Current Sociology, Volume 21 (1973).
    [3]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 Harmondsworth,1991.
    [4]Allan S. Whiti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Deng", China Quarterly,1995.
    [5]Baker, Keith Michael:Inventing the French Revolu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6]Bruce Kapferer, Legends of People Myths of State:Violence, Intolerance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Sri Lanka and Australia.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1988.
    [7]Carl ton J.H.Hayes:Essays on Nationalism,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8.
    [8]Edward Friedman, Chinese Nationalism, Taiwan Autonomy and the Prospects of a Larger Wa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997.
    [9]Elie Kedourie, Nationalism, London, Hutchinson & Co. (Publishers) Ltd.1960.
    [10]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England,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1983.
    [11]G.de Bertier de Sauvigny, "Liberalism, Nationalism, Socilism, The Birth of Three Words"Review of Politics,1970.
    [12]Hans Kohn,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46.
    [13]Hans Kohn.The Age of Nationalism:the First Era of Global History, 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1962.
    [14]J. Hutchinson & A. D. Smith (eds.), Nationalis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5]John Breuilly.Nationalism and state,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5.
    [16]Louis L. Snyder (ed.), The Dynamics of Nationalism, Readings in Its Mea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Company, Inc.1964.
    [17]Michael Ignatieff, Blood and Belonging, London:BBC Books and Chatto and Windus,1993.
    [18]Monterrat Guibernau,Nationalisms:The Nation-State and Natio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Polity Press, November.1995.
    [19]Peter H.Gries, China s New Nationalism:Pride, Politics and Diplomacy, University of Galifornia Press, Ltd.London, England,2004.
    [20]Rana Mitter, The Manchurian myth:nationalism,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td.London, England,2000.
    [21]Sir I. Berlin,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edited by Henry Hardy, New York:Alfred A. Knopf, Inc.1991.
    [22]Simon Shen, Redefining Nationalism in Modern China:Sino-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Public Opin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algrave Macmillan,2007.
    [23]Taguieff Pierre—Ahndre, "Political Science Confronts Populism", Telos, Spring.1996.
    [24]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Nationalism, a Report by a Study Group of Members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London:Frank Cass and Co.Ltd.1963.
    [25]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1993,
    [26]Umut Ozkirimli, Theories of Nationalism: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2000.
    [27]Zheng Yongnian.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8]Zhao Suisheng.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Pragmatic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Chinese Foreign Policy:Pragmatism and Strategic Behavior, New York:M·E·Sharpe, Inc,2004.
    [29]Zhao Suisheng, "A State-Led Nationalism ThePatriotic Education Campaign in Post-Tiananmen China"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1998,(3)
    [1]庄家鸿.报告盘点中国转型陷阱症状——假借维稳拒绝改革[N].中国青年报,2012-1-8.
    [2]吴玉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J].北京教育(高教),2011,(Z1)
    [3]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0-10.
    [4]王军.论毛泽东时代的民族主义与外交[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1)
    [5]张峰.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中国多元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2010,(5)
    [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9-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R].北京,2010,(4)
    [7]陈金龙.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华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8]唐建兵.刍议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嬗变与走向[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3)
    [9]李建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抗日战争历史背景下党的政治和文化策略民族主义转向的象征[J].现代哲学,2010,(2)
    [10]韦磊,刘颖.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中国民族主义研究[J].世界民族2010,(2)
    [11]李乐.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关系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0,(1).
    [12]史正宪,王秋凤.论民族主义在大学生中的表现形态与正向引导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13]鲍常勇.2]世纪以来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9,(11).
    [14]高进.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15]于福坚.民族主义理论:流派众多,期待整合[N].中国民族报,2009-09-18.
    [16]任剑涛.窘迫的民族主义——在国家认同与怨恨记忆之间[J].中国图书评论,2009,(8)
    [17]王续添.社会转型视角下的“五四”与民族主义建构[J].中共党史研究,2009,(6)
    [18]薛忠祥.全球化对中国人民族认同的价值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9,(6)
    [19]侯万锋.民族主义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20][英]安东尼·史密斯(著)、涂文娟(译).文化、共同体和领土——关于种族与民族主义的政治学[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4)
    [21]周平.对民族国家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09,(4)
    [22]刘丽.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定位[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4)
    [23]崔玉军.西方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研究:范式与主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9,(4)
    [24]关凯.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5]叶江"Nation"(民族)概念辨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6]靳凤林.民族主义政治伦理的道德悖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3)
    [27]李卫宁,粟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构建群众心理认同基础[J].理论前沿,2009,(3)
    [28]丰子义.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2).
    [29]罗福惠.关于民族主义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30]高永久,陈纪.论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31]山小琪,郭展新.新世纪“愤青”与青年的爱国主义[J].中国青年研究,2009,(1)
    [32]张友国.民族国家:理论与现实[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1)
    [33]王兆鹏.2008,中国人的爱国表情[J].政工研究动态,2008,(22)
    [34]董海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民族主义[J].党史文苑,2008,(18).
    [35]张军,王清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三重路径[J].理论前沿,2008,(8)
    [36]朱士群.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回应与引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
    [37]李军虎.浅论当代中国新民族主义的内涵及特征[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38]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
    [39]郑永年(Zheng Yongnian)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形态与反思[J].理论观察,2008,(5)
    [40]陈舟.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表现形态与反思[J].理论观察,2008,(5)
    [41]王军.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从实体论迈向关系实在论初探[J].民族研究,2008,(5)
    [42]闫伟杰.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研究范式述论[J].民族研究,2008,(4)
    [43]王天孜.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44]谢晓娟.民族主义、民族精神及其当代中国意蕴[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45]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46]常春红.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矛盾冲突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7]柳媛.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
    [48]王春风.冲击与觉醒——当代中国文化民族主义的重兴语境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8,(2)
    [49]刘建平.在比较历史研究中理解民族主义:伪问题与真问题[J].阴山学刊,2008,(2)
    [50]陈培永.中国民族主义语境下的民族精神培育[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2)
    [51]贺东航,慕良泽.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国家构建—检视与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1)
    [52]叶江,沈惠平.民族主义:过去、现在和未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1)
    [53]吴永红.认同的分化与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的挑战[J].学术探索,2008,(1)
    [54]王明珂.反思性研究与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1).
    [55]郭树勇.民族主义、国际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12)
    [56]沈云波.反思性民族主义——关于中国民族主义的一个一般性思考[J].理论界,2007,(11)
    [57]赵林.《文明的冲突?》再反思:一种客观预测还是一种主观倡导?[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
    [58]张睿丽.当代民族主义思潮评析[J].理论月刊,2007,(7)
    [59]王宁.全球化、民族主义及超民族主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
    [60]王希恩.批判、借鉴和吸纳——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主义论述的再认识[J].民族研究,2007,(5)
    [61]叶江.19世纪马克思与阿克顿对民族主义批判的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7,(4)
    [62]沈惠平.海外学者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J].贵州民族研究,2007,(4)
    [63]花永兰.民族主义: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路径选择—中华民族民族主义分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64]宋新伟,范成忠.民族主义及其在当代中国观点评析[J].新疆社会科学,2007,(2)
    [65]花永兰.试论“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2)
    [66]花永兰.建设和谐世界与民族主义趋势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07,(2).
    [67]李盟(Alexander Liebman)外部威胁与民族主义[J].国际政治科学,2007,(2)
    [68]冯静.民族主义、现代化与国家——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诠释与反思[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69]曹天予.后冷战时代的中国民族主义[J].中国税务,2006,(11)
    [70]刘晓丰.中国民族主义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习与实践,2006,(7).
    [71]陈学明.论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
    [72]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2).
    [73]赵凯荣.马克思主义:如何面对民族主义?——马克思、列宁、卢森堡相关思想的分歧及其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6(00)
    [74]崔明德、曹鲁超.近十年来中国民族主义研究述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75]邵沁妍,夏光辉.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重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1).
    [76]彼得·海斯·格里斯.浅析中国民族主义:历史、人民和情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
    [77][英/美]威廉·A.卡拉汉.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中国威胁论”:建构认同的一种手段[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
    [78]宋连胜,牟广东.民主党派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J].史学集刊,2005,(10)
    [79]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5-27.
    [80]马振岗.国际格局中日显重要的中国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05,(3)
    [81]杨昌儒.试论民族主义与国家建设[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82]许纪霖.中国的民族主义:一个巨大而空洞的符号[J].书摘,2005,(1)
    [83]刘湘平.中西文化的不平等交流与积极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建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1)
    [84]刘擎.创伤记忆与雪耻型民族主义[J].书城,2004,(12)
    [85]美国的任务[N].美国新闻周刊,2004,(11)
    [86]徐友渔.民族主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4,(11)
    [87]王建光.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探索与争鸣,2004,(10)
    [88]黄鹏.民族、民族—国家、民族主义问题的再认识[J].世界民族,2004,(6)
    [89]吴仲柱.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演化的现实导因[J].广西民族研究,2004,(4)
    [90]高钟,罗萍.虚骄,虚无,理性—中国近代语境中的民族主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2)
    [91]张永红.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透视[J].新疆大学学报,2004,(1)
    [92]任丙强.中国民族主义的重新兴起:原因、特征及其影响[J].学海,2004,(1)
    [93]高全喜.论民族主义——对民族主义问题的一种自由主义考察[J].学海,2004(1)
    [94]吕鸿,任毓骏,王如君.共同谱写中美关系新篇章[N].人民日报,2003-12-11.
    [95]万军.当代民族主义新浪潮的特征及成因[J].社会科学,2003,(7)
    [96]彭萍萍.族主义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1)
    [97]黄兴涛.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2002,(2).
    [98]沈侨松.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兼论民族主义的两个问题[J].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台北),2002,(3)
    [99]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
    [100]以赛亚·伯林.论民族主义[J].战略与管理,2001,(4)
    [101]张汝伦.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民族主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1,(3)
    [102]赵雪波.民族主义和民族包容性——中国的选择[J].世界民族,2000,(4).
    [103]金太军.全球化与民族主义[J].现代哲学,2000,(2)
    [104]王小东.民族主义和中国的未来[J].天涯,2000,(2)
    [105]吕未林.中国的社会主义:天下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有机统一[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106]马宝成.试论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J].西北师大学报,1999,(2)
    [107]陈晓律、李永刚.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J].史学月刊,1998,(6)
    [108]周庆智.民族主义与传统价值取向[J].世界民族,1998,(4)
    [109]庞中英.经济全球化、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兼评“民族国家消亡论”和“积极的民族主义论”[J]. 太平洋学报,1997,(5).
    [110]牟钟鉴.中国人的现代化呼唤理性民族主义[J].探索与争鸣,1996,(11)
    [111]阎学通.西方人看中国的崛起[J].现代国际关系,1996,(9)
    [112]焦润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J].社会科学辑刊,1996,(4)
    [113]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J].战略与管理,1996,(2).
    [114]皮明勇.民族主义与儒家文化—从梁启超的民族主义理论及其困境谈起[J].战略与管理,1996,(2)
    [115]石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民族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6,(1)
    [116]赵军.“天下为公”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民族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6,(1)
    [117]张宽.萨伊德的“东方主义”与西方的汉学研究[J].瞭望新闻周刊,1995,(27)
    [118]陈林.论民族主义对20世纪历史的重构[J].欧洲,1995(5)
    [119]安京.论抗日民主运动的历史作用[J].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4)
    [120]刘靖华.全球化及冷战后民族主义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9)
    [121]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J].世界历史,1994,(6)
    [122]萧功秦.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J].战略与管理,1994,(4)
    [123]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观念及类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3)
    [124]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J].太平洋学报,1994,(2)
    [125]李宏图.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J].欧洲,1994,(1)
    [126]陈方正.论中国民族主义与世界意识[J].21世纪,1993,(10)
    [127]亨廷顿:文明的冲突?[J],外交事务(美国),1993,(夏季号)
    [128]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J].欧洲,1993(5)
    [129]姜新立.民族主义的几种类型[J].21世纪,1993,(4)
    [130]吴普.“中国威胁论”可以休矣[N].人民日报,1992—10—10.
    [131]季羡林.二十一世纪:东方文化的时代[J].新华文摘,1992,(5)
    [132]白鲁恂(Lucian W Pye)中国民族主义与现代化[J].二十一世纪,1992,(2)
    [133][南]爱德华·卡德尔.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J].世界民族,1983,(2)
    [134]鲍家麟.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思潮[J].中华学报,1974,(1).
    [135]康藏民众代表慰问前线将士书[N].新华日报,1938-07—12.
    [136]高良佐.民族教育与历史教育[J].建国月刊,1935,(12)
    [137]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J].独立评论(150号),1935,(5)
    [138]张梓生.青岛接收及其交涉之经过[J].东方杂志,1923,(1)
    [139]民报[N].第16期
    [140]新民丛报[N].第76期
    [141]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
    [142]新青年(第6卷第1号、6号)
    [143]任剑涛.中国对“西方”的建构[EB/oL]..http://www.sociologyol.org/,2011-06-3.
    [144]复兴—中国的发展正为世界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EB/oL].http: //www.zynews.com/n/2011_05/19/content_837205.htm.2011-5-19.
    [145]萧功秦.科索沃危机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EB/oL].http: //www.aisixiang.com/data/12242.html,2006-12-17.
    [146]专家论“中国威胁论”新嬗变:反映西方霸权逻辑[EB/oL]. http: //www.chinanews.com/gn/2011/02-28/2872667.shtml,2011-02-28.
    [147]国家统计局.2010中国统计年鉴[DB/oL].http://www.stats.gov.cn/,2011-11-4.
    [148]徐迅.解构民族主义:权力、社会运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EB/oL].http: //bbs.tiexue.net/post2_3288747_1.html,2009-1-4.
    [149]阮次山.沙祖康回顾银河号事件始末:弱国无外交压[EB/oL].http: //phtv.ifeng.com/program/fydh/200910/1013_2144_1385787_1.shtml,2009-10-21
    [150]民族主义兴起的现实与认同危机[EB/oL].http://class.wtojob.com/class91_6850.shtml#,2006-06-06.
    [151]1999..反美游行民族主义新浪潮[EB/oL]. http: //news.ifeng.com/opinion/specials/thinking/200812/1211_4817_917898.Shtml61,2008-12-11.
    [152]时嵩巍.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个案研究——以6.9圣战为例[EB/oL].http://media. People. com.cn/GB/22114/150608/150616/13451284.html,2010-12-10
    [153]大国崛起文字版(电子书)[EB/oL].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310934.html,2009-12-24.
    [154]丛日云.当代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化进程[EB/oL]. http: //wenku.baidu.com/view/ede1628483d049649b6658f4.html,2011-02-11
    [155]中国政府白皮书:“东突厥斯坦”问题的由来[EB/oL]. http: //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tjdt/462343.htm,2003-5-26.
    [156]郑永年.民族主义的民族性在哪里?[EB/oL]. http: //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5/forum_zp070925.html,2007-09-25.
    [15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EB/oL]. http: //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8/c_122207720.htm,2011-10-28.
    [158]深度分析:应更加重视美国升级亚太战略[EB/oL]. http: //news.xinhuanet.com/mil/2011-11/30/c_122357462.htm,2011-11-30.
    [159]许纪霖.中国需要利维坦?—近十年来中国国家主义思潮之批判[EB/oL]. http: //www.chinaelections.org/,2011-7-7.
    [160]易中天对话李泽厚:警惕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合流[EB/oL]. http: //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9/18/2551347_1.shtml,2010-09-18.
    [161]徐友渔.评中国九十年代的新左派—说崔之元、甘阳、汪晖[EB/oL].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12661,2007-01-08.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