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村级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嵌入”农村社会的最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的组织核心和领导力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执政党与农村社会沟通和互动的“关节点”,村级党组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分布范围广泛,其自身功能能否得以有效实现,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局。当前,随着我国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度转型,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状态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对村级党组织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所形成的功能定位模式产生了巨大的挑战,致使村级党组织原有的各种功能不断弱化,出现了明显的“功能障碍”现象,在总体上陷入了“软弱涣散”和“毫无作为”的状态。功能障碍的产生降低了村党组织与农村社会进行沟通和互动的能力,造成了村级党组织与农村社会关系的疏离,弱化了执政党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可以说,当前村级党组织在功能实现上的种种困境,严重侵蚀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损害了党的合法性,同时也对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与和谐稳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不断调整村级党组织原有的功能结构,在总体上实现村级党组织功能的转型,就成为学术界不得不面对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本文在研究中以“国家—社会”研究范式为基本分析工具,以建国以来城乡关系的变迁为主要线索,在基本逻辑结构上沿着“概念解析——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提出问题)——发展目标建构(分析问题)——实现路径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展开,层层深入。具体来说,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就是:本文以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变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基本线索,立足于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变化的基本状态,准确界定建国以来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不同阶段,揭示城乡关系变迁对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影响。在历史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着重分析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新变化,以及这种新变化对村级党组织传统的功能定位模式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并为村级党组织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寻找合适的对策,提出具体化的建议。依据上述逻辑架构和主要线索,本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理论支撑部分,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从中国语境下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的基本状态和发展趋势来正确分析和认识“政党功能”和“中国共产党功能”这两个核心概念。本部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政治系统分析的相关方法对政党功能的含义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二是,利用西方传统的“国家—社会”研究范式正确认识政党功能的具体构成、主要特点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三是,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分析“国家—社会”研究范所存在的种种局限,概括在中国语境下国家、政党、社会三者之间关系变化发展的总体历程和主要特点,并把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功能转型的整体历程划分为“全能型”和“行政主导型”两大阶段。
     第二部分为本文的历史分析和考察部分,主要考察建国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发展对村级党组织功能定位和转型的影响。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立足于建国以来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变化发展的不同状态,由此对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具体来说,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把建国以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形成阶段、政策主导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双重导向型城乡二元体制阶段,并根据这三个阶段相应地把村级党组织功能的演变和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革命导向型组织阶段、全能型组织阶段和行政代理型组织阶段。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现实问题分析部分,主要论述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的具体表现,揭示村级党组织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所形成的强控制的功能定位与农村社会自主性不断增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部分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全面认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分析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推进对农村社会成长和发育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其次,根据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社会自主性不断增强的现状,正确分析和认识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的新变化,以此来分析村级党组织功能障碍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第四部分为本文的发展目标建构部分,主要是研究和探讨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针对村级党组织现有的功能定位模式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概念,并在总体上把“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各种功能划分为两大类,即政党类功能和行政类功能。其中,政党类功能是“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功能,行政类功能是“政党导向型”村级党组织的辅助功能。同时,又根据村级党组织与农村社会作用方式的不同,把村级党组织的政党类功能分为两类,即引导性功能和适应性功能。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路径探索部分,主要探索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具体路径。本部分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把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路径归纳为以下六条:1、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物质基础;2、实现自身运行模式的转型,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关键所在;3、实现自身组织设置模式的改变,是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的重要前提;4、不断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是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关键所在;5、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为村级党组织实现自身功能转型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6、进行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为村级党组织功能转型提供良好的外在体制环境。
The rural party branc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organ embedded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into the rural society, the core and leading force of the rural society and also the effective means for CCP to lead and control the rural society. A famous saying goes like this,"Without a solid foundation, the ground will shake and the mountains will move". As a key joint point for CCP to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with the rural society, the rural party branches are great in number and distributed in an extensive area, therefore their effective functioning has a direct bearing on CCP's ruling power over the rural area and also the overall perspective of the caus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nationa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to a deeper level, new change starts to emerge in the basic interactive and gaming condition of the state,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rural society in the rural field. This new change poses great challenges to the function positioning mode formed by the rural party branches under the urban and rural binary system, so as to weaken all the functions of rural party branches. Functional weakening decreases in turn the communicational and interactive capabilities between rural party branches and rural society. Accordingly, rural party branches lose their influences over the rural society, fall into the state of "being weak and slack" and "functionless", and hence the phenomenon of obvious "functional disorder". At present, the rural party branches are stuck with all sorts of functional troubles, which undermines severely CCP's ruling foundation in the rural area, harms party's legality, and in the meantime produces negative influences on the constant development,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the rural society. Therefore, it is a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blem that the academic world have to solve about how to combine the reality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ly adjust existing rural party branches'functional structure, so as to achieve the successfu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party branches' functions.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state-society" paradigm as its basic tool in its study and the shifting of the urban and rural relation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as its thread, and follows in the logical structure the thought train of "concept analysis-historical review-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posing the problem)-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 goals (analyzing the problem)-discussion on the realization paths (solving the problem) to exp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be specific, the major thought of this dissertation lies in that it reviews the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and lies its basis in the basic interactive and gaming state of the state,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rural society in the rural field, and precisely defin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party branches'functions and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above work, this dissertation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ocuses its attention on the new changes emerg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ong the state,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rural society in the rural field and the challenges and influences brought by those changes on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mode of the rural party branches, and therefore puts forward suitable strategies and specific solutions to those challenges.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which can be summarized as that the basic concept of "Political party function" is studi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basic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tate,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society rel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context. To be more specific,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namely, first, an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the party functions'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second,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party functions' major component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trend by studying the "state-society" paradigm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ird, an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ate-society" paradigm within Chinese context, leading to a summary of the overall process and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our country,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society relationship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 and therefore a categorization of the two stages CCP's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process-"all function-oriented" and "administration-oriented".
     The second part embraces the historical review, which carries research into the binary system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on th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function positioning and transformation. This part is based on the overall forming and developing historic process of this binary system, the basic state of the stat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society's relationship in the rural field, and precisely epitomizes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To be more specific, this part is mainly set to divide urban and rural binary system into three different phases, namely, the forming phase, the policy-oriented phase and the double-guidance-oriented phase, and accordingly to further divide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rural party branches' functions into three phases, namely, the revolution-oriented organization phase, the all-function-oriented organization phase, and the administration-oriented organization phase.
     The third part deals wit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problems, which mainly states the increasing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caused between the strong-controlling function mode formed under the binary system and the increasing rural autonomy. To be more detailed, this part expands itself in two perspectives,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analyze the major influence on the growing and maturing of the rural society brought by its implementation; second,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creasing rural social autonomy, the new changes emerging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tate, the political party and the society in the rural field, therefore to further analyze the underlying reasons and exterior embodiment of the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 functional disorder.
     The fourth part constructs the development goals, mainly studying the major goals and direction of the rural party branches' function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is dissertation points out the function positioning mode's existing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rural party branches, and separates the functions of "political party-oriented" rural party branches into two types, namely, the political-party-oriented func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oriented function. Among the two, the political-party-oriented type is the core function of the "political party-oriented" rural party branches. In the meanwhil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in functions between rural party branches and rural society, the political party functions can fall into two types as well, namely, the guiding function and the adjusting function.
     The fifth part is to explore possible paths for the rural party branches to transform their own functions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possible paths put forth in this part embrace the following:firs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village party organizations to transform their functions; second, transforming their own operational mode is the key point; third, changes in their own organization setting mode is the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urth, increasing upgrade their own managing capabilities is the key point; fifth,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rural party team provides solid organization guarantee; sixth, a reform in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villages and towns provides good exterior mechanical environment.
引文
①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②本文所使用的“村级党组织”这一概念,如不做特殊说明均特指为中国共产党设置在村一级的组织。同时,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不同农村地区的村级党组织所面临的情况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按经济结构与群体构成的划分,我国的农村可以分为:未分化类型乡村(低于10%的人口从事非农职业)、低度分化型乡村(低于40%的人口从事非农职业)、中度分化型城郊村落(40%以上人口从事非农职业)、高度分化型涉农小城镇(超过90%的人口从事非农职业)。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来看,以第一产业为主的未分化类型乡村、低度分化型乡村以及中度分化型城郊村落占我国村庄总数的绝大部分,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高度分化型涉农小城镇仅仅存在于个别经济发达地区。所以,本文中所指的“村级党组织”特指为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乡村中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村级党组织。这种村庄的划分标准转引自郭素华:《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乡村治理》,载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具体参见陆学艺主编:《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的实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郭虹:《城乡统筹制度框架下的农村社区建设》,载骆玲等:《成渝试验区与社会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吴广庆、白峥:《基层党组织的结构功能分析》,载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②周敬青、吴海红:《中外政党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3月号。
    ③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论文。
    ③瞿昌民:《乡村政治视域中的党建研究——天津是武清区村民自治实践中的农村党建》,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246-250页。
    ⑤陈晓莉:《功能转换与实现:多元化治理模式中的村级党组织》,载于《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
    ⑥李少裴:《经济制度变迁与党的组织资源开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34页。
    ⑦赵理富:《村民自治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载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⑧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政治学思考》,载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①王志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的探析》,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②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9—291页。
    ③方开淇、孙道同等:《党的基层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功能的比较研究》,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年3月号。
    ④卢再鸣、龚春明:《党政关系视野下村级党组织职能的历史考察》,载于《农业考古》2010年第3期。
    ⑤张振平:《改革开放以来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变化和功能变迁》,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10月号。
    ①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行政化及其矫正》,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谢方意:《嬗变与挑战: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换研究》,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③张振平:《改革开放以来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变化和功能变迁》,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10月号。
    ④王久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4-125页。
    ①毕孟琴、杨赛楠:《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载于《前沿》2010年第23期。
    ②郑长忠:《基层党组织转型:走出“边缘化”处境的根本出路》,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5期。
    ③周敬青、吴海红:《中外政党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3月号。
    ④卢再鸣、龚春明:《党政关系视野下村级党组织职能的历史考察》,载于《农业考古》2010年第3期。
    ⑤武三中:《农村变革中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和功能转换研究》,载于《探求》2009年第6期。
    ⑥吴梅芳、陈定洋、玄富春:《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变迁》,载于《理论视野》2008年第6期。
    ①张宝军:《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载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②张宝军:《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载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③龙观华:《农村基层党组织影响力弱化现象探讨》,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④白仙畔:《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乡村治理结构问题研究》,载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①谢方意:《嬗变与挑战: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换研究》,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②赵理富:《村民自治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载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①姚锐敏等:《乡村治理中的村级党组织领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158页。
    ①杨龙:《政治系统分析略评》,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②杨龙:《政治系统分析略评》,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③毕思文、俞纪化、杨东红:《系统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④[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③转引自秦国民:《政治环境对政治系统的作用分析》,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具体参见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①孔凡义、郭坚刚:《政党的概念、特征和边界》,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②秦国民:《政治环境对政治系统的作用分析》,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刘红凛:《论政党的类型与功能及其差异比较》,载于《岭南学刊》2010年第5期。
    ②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①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6期。
    ①陈方南:《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论考察——“国家一社会”理论是否适用》,载于《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
    ②这里所指的“不受控制”或“相对独立”并不是指社会完全不受制于国家。一般来说,社会的存在和运行是建立在国家法制基础之上的。国家通过立法、司法等活动从宏观规范和引导着各种社会组织。所以说,社会的独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③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④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⑤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①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②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2页。
    ③陈方南:《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论考察——“国家一社会”理论是否适用》,载于《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
    ④唐士其对这种模式有着比较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社会具有相对独立性;第二,在尊重社会及其各种组织在法律上独立地位的前提下,国家作为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积极介入社会生活过程;第三,建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合作、互相监督的良性互动机制。他还强调,国家与社会“双强”模式的核心在于两者的沟通与协作,实现社会与国家、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协调发展。具体参见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⑤转引自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⑥[美]萨托利:《政党与政党制度》,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台湾),2000年版,第44页。
    ②刘红凛:《论政党的类型与功能及其差异比较》,载于《岭南学刊》2010年第5期。
    ①本部分内容的核心观点参见高奇琦:《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刘红凛:《论政党的类型与功能及其差异比较》,载于《岭南学刊》2010年第5期。
    ①李路曲:《论欧美政党组织形态和权力结构的变迁》,载于《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4期。
    ①转引自高奇琦:《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①转引自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6期。
    ②樊红敏、贺东航:《农村政治学研究范式的检视与拓展》,载于《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①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第6期。
    ②这里所指的“不受控制”或“相对独立”并不是指社会完全不受制于国家。一般来说,社会的存在和运行是建立在国家主权基础之上的。国家通过立法、司法等活动从宏观规范和引导着各种社会组织,实现国家在其领土范围内的主权存在。所以说,社会的独立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③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①林尚立:《集权与分权:党、国家与社会权力关系及其辩护》,载于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1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153页。
    ①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③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④林尚立:《执政党执政的功能体系》,载于《学习时报》2001年第1期。
    ⑤周玉蓉、陶维兵:《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转换:历史、依据及路径》,载于《理论月刊》2005年第11期。
    ①郭亚丁:《社会生态与政党的功能作用》,载于《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68页。
    ②叶国文:《执政的逻辑:政党现代化与手段性回归》,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③关于“政党国家”的含义与特点,中外学者进行了不同的论述。匈牙利学者乔纳蒂在《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一书中使用了“政党国家”这一概念,并利用PS模型详细分析了在“政党国家”中,政党和国家之间同构性结构(a fractal-like structure)的形成过程和运行规则。具体参见[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1页。中国学者任建涛也对“政党国家”有着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政党国家”就是独大的政党对于国家一切权力的垄断。这些权力既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可以实体化的社会权力,也包括观念、教育、文化等虚化的话语权力。这种权力结构,从结构上可以分解为两个层面:第一,从国家自身结构上看,党国—党军—党政的一体化结构显示了这一结构的权力渗透状态。“党国”将国家党化,“党军”将暴力党化,“党政”将国家日常权力运行党化。从而使得掌握国家绝对权力的政党可以没有挑战者和替代者地行使种种权力。第二,从国家日常运行上看,全能国家的定位,使得政党全方位地渗透到国家与社会之中。党纲—党权—党化教育的一体化结构就显示了这一结构的特质。“党纲”将建党与建国相统一,“党权”将党内支配与党外支配相统一,“党化教育”将党员教化与民族教化相统一,从而使得“政党国家”的运作显得自然而然。具体参见任剑涛:《政党、民族与国家——中国现代政党-国家形态的历史-理论分析》,载于《学海》2010年第4期。
    ①蒯正明、杨新宇:《党、国家与社会格局演变60年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启示》,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②任剑涛:《政党、民族与国家——中国现代政党一国家形态的历史—理论分析》,载于《学海》2010年第4期。
    ③师晓霞:《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34页。
    ④“全能主义”概念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邹谠在《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书中提出。他认为,全能主义政治是20世纪中国政治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所谓的“全能主义”是指“政治机构的权力可以随时地无限制地侵入和控制社会每一个阶层和每一个领域的指导思想。全能主义政治指的是以这个指导思想为基础的政治社会”。具体参见[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席晓勤、郭坚刚在邹谠论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全能主义政治”的基本特点,即:政党、国家的一体性和政治中心的一元性;政治权力的无限性和政治执行的高效性;政治动员的广泛性和政治参与的空泛性;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和国家对外的封闭性。具体参见席晓勤、郭坚刚:《全能 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①蒯正明、杨新宇:《党、国家与社会格局演变60年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启示》,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有学者认为,在政府权力系统发育不良的情况下,过早强调“党政分开”事实上会削弱国家(执政党)的权力,这对转型国家无异于灾难。中国政治体制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不是简单通过实现“党政分开”就可以解决的,更为根本的措施是在民主和法制的原则下规范党的权力运作。具体参加师晓霞:《中国共产党执政期间执政党与社会关系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②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王红光、黄颖:《政党、国家与社会:现代政治基本架构的分析》,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②所谓的“农村微观环境”就是指农村场域内国家、政党、农村社会三者关系的基本状态和发展趋势。
    ①奚建武:《治理视域下我国城乡关系的变迁》,载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①武力:《略论五十年代前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载于《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5期。
    ②陆学艺、李培林:《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③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版,第10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7页。
    0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年版,第455页。
    ②柳建辉主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7卷),四川出版集团,2011年版,第164页。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
    ①参见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载于《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①江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59页。
    ②江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③《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9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9页。
    ④张明楚:《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①张明楚:《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217页。
    ②张明楚:《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6页。
    ③戴利朝、杨吉安:《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①戴利朝、杨吉安:《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①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②周作翰、张英洪:《城乡二元体制的建立:农民与市民的制度分野》,载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委员会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1949—1957)》上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628页。
    ②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新中国商业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版,第488-491页。
    ①李泉:《中国城乡发展关系:反思与检讨》,载于《调研世界》2006年第10期。
    ②李海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载于《东南学术》2007年第2期。
    ③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④具体参见《人民公社是我国农村致穷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中华网论坛,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36/72/12/4_1.html。
    ①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论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农业的矛盾》,载于《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
    ①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①《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47页。
    ②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24/content_2500797.htm。
    ③肖冬连:《崛起与徘徊一十年农村的回顾与前瞻》,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9一11页。
    ④李飞龙:《政治社会化: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路径选择》,载于《领导科学》2011年第6期(中)。
    ①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②四清运动最初是“清工分,清账目,清财物,清仓库”,后来扩大为“大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农村的“四清”运动与城市里的“五反”运动统称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①徐焕云:《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人民公社制度》,载于《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②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7页。
    ③数据来源:根据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整理。转引自刘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载于《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
    ①方松海、白瑜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革回眸——工农城乡关系30年变迁》,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载于《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③胡书东:《中国农民的负担有多重——农民负担数量及减负办法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
    ①李茂岚:《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99-100页。
    ②徐冰:《城乡差距:世纪难题求解》,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3月9日。
    ③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④郭少峰:《专家称中国失地农民约4千万愿回乡民工不足1成》,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10/31/10276893_0.shtml.
    ⑤韩国明、钟守松:《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载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参见徐勇:《政权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社会的整合》,载于《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①韩国明、钟守松:《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载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②徐增阳、任宝玉:《“一肩挑”真能解决“两委”冲突吗——村支部与村委会冲突的三种类型及解决思路》,载于《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1期。
    ①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页。
    ①陈喜梅:《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①陈喜梅:《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②转引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单志芬、王明生、黄禹:《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思路与举措的探讨》,载于《学术交流》2006年第1期。
    ②张杰:《关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理性思考》,载于《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①李林杰、石建涛:《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载于《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路小昆:《新中国城乡关系60年——历程、特征与启示》,载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①王彦生:《把握着力点,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载于《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②陈喜梅:《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③李炳坤:《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载于《理论参考》2009年第1期。
    ①张明龙、杨剑:《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载于《学术交流》2008年第1期。
    ①张明龙、杨剑:《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载于《学术交流》2008年第1期。
    ②陈喜梅:《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③胡进祥:《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载于《学术交流》2004年第2期。
    ①王彦生:《把握着力点,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载于《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反哺”只是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转型。从农村实际来看,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巨大惯性和影响,当前的农村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彻底摆脱“资源输出地”的角色。但是,与以往城乡二元体制下所不同的是,当前农村的这种资源输出往往是在国家既有政策之外,主要通过非程序化途径,甚至是非法的途径来实现的。如当前仍就存在一些地方政府不顾国家耕地保护政策,以暴力等非法手段强征农民土地的现象。
    ③韩国明、钟守松:《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载于《湖南农业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路小昆:《新中国城乡关系60年——历程、特征与启示》,载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②鲁可荣、王景新:《中国城乡基层社会组织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4-65页。
    ①陈燕:《挑战与应战:公民社会下的村级党组织领导》,载于《桂海论丛》2010年第6期。
    ②龚少情:《略论政党功能视角下的执政能力建设》,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①田珍、秦兴方:《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的运转分析——以江苏为例》,载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张振平:《改革开放以来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变化和功能变迁》,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10月号。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173页。
    ②具体参见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206-213页。
    ①孟宏斌:《资源动员中的问题化建构:农村征地冲突的内在形成机理》,载于《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第5期。
    ②赵理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生态学考察》,载于《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6期。
    ①陈晓莉:《农村社会管理中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载于《理论探讨》2011年第3期。
    ①胡利群:《行政村区域调整后农村党组织设置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东阳党建网,http://www.dongyang.gov.cn/zzb/synr/dywz/1487.shtml。
    ②王久高:《撤乡并镇合村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①王久高:《撤乡并镇合村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据报道,2001年,发展受到地域限制的华西村利用“一分五统”并村理念(即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人员统一安排、干部统一使用、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开始了并村扩张。通过并村,华西村陆续兼并了周边的华明村、前进村、泾浜村、三金巷等20个村庄,形成了超过35平方公里的面积(原华西村只有0.96平方公里),人口近到3.5万人(原华西村人口只有2000人)的大华西村。原先20个村,被划分为13块区域,命名上依次是华西一村、华西二村,一直到华西十三村。可是并村之后,在利益分配上的各种矛盾也随之凸显。首先,周边村村民并不能和中心村村民“平等”分享华西村的发展成果,无法获得华西村给村民的干股分红。不过,这些周边村村民要的“平等”,在中心村的人看来,却是“不公平”。其次,周边村村民质疑华西村占有本村土地资源,并转移污染源,破坏本村生态环境。具体参见凤凰网:华西村周边村与中心村矛盾公开化村民密谋游行,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11/27/10933218_0.shtml?_from_ralated.
    ③陈晓莉:《功能转换与实现:多元化治理模式中的村级党组织》,载于《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
    ④肖勇、龚晓、伍晓雪:《“多元”对“一元”的否定:村庄“多元”治理模式及其构建》,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①袁建伟:《论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载于《学习论坛》2003年第8期。
    ①张诺夫:《加强和改进经济社会多样化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7期。
    ②舒永久、何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四川农村的调研》,载于《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
    ②舒永久、何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四川农村的调研》,载于《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
    ①罗义云:《税费改革与村级权力的类型分析》,载于《理论导刊》2007年第7期。
    ②王久高:《零农业税时代的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载于《探索》2007年第4期。
    ③《龙泉镇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方案([2010]2号)》,即墨政务网,http://www.jimo.gov.cn/government/inc/webmenupagegongweninfo.asp?newsid=64660&dqtypeid=&id=。
    ①“悬浮型”概念具体参见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载于《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①吴梅芳、陈定洋、玄富春:《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变迁》,载于《理论视野》2008年第6期。
    ①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行政化及其矫正》,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这种国家、政党、农村社会互动的理想模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执政党与国家公共权力适度分离,保证国家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二是,国家公共权力与农村社会适度分离,并依法保障农村社会日常事务的自治化;三是,执政党依托于自身在嵌入农村社会的组织体系,通过政党自身的有活动不断深入、有效影响农村社会。最终,在国家、政党、农村社会之间构建一种类似于三角形的互动式结构。在这个三角型结构中,执政党位于三角形的顶部,对国家和农村社会来说居于宏观领导地位。相关内容参见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①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政治学思考》,载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①殷焕举、李毅弘等:《结构功能视阈下转型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点探析》,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①王志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的探析》,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②李勇华:《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塑与再构》,载于《探索》2006年第5期。
    ③韩国明、钟守松:《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载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安贞元:《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建设服务型村级党组织》,载于《学习月刊》2008年第5期下半月。
    ①安贞元:《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建设服务型村级党组织》,载于《学习月刊》2008年第5期下半月。
    ②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2页。
    ③从客观效果来说,政治社会化的作用也不都是正面的。在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政治亚文化的影响和干扰。亚文化上的分裂常常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冲突,从而对整个政治体系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具体参见[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②毛力熊、冯梦成:《执政党的功能定位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载于《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①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政治学思考》,载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页。
    ①石国亮:《政党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载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
    ①范应力、王水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定位》,载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陈晓莉:《功能转换与实现:多元化治理模式中的村级党组织》,载于《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
    ③甘信奎:《新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方式创新探析》,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④所谓的“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善治的本质特征就是政府和公民实现对社会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不断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建构起一种全新的关系。具体参加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引论》,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第5期。
    ①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页。
    ①张颖等:《中国农村社区合作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坛综述——新农村呼唤社区合作组织》,载于《中国改革》2006年第8期。
    ②周斌:《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竞争力分析》,载于《经济体制改革.》2008年第3期。
    ③国土资源部:《鼓励有条件地方进行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凤凰网,http://house. ifeng. com/news/detail_2011_ 11/20/10779804_0. shtml。
    ①安贞元:《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建设服务型村级党组织》,载于《学习月刊》2008年第5期下半月。
    ①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行政化及其矫正》,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①王玉杰:《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创新》,载于《理论导报》2008年第11期。
    ②马宝成:《村治理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2期。
    ①赵晓荣:《重构农民的实践空间的实证研究——基于山西柳村的农民协会》,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
    ②俞可平:《走向善治:30年来中国的治理变迁及其未来趋势》,载于俞可平主编:《中国治理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①谢方意:《嬗变与挑战: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换研究》,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②吴素雄、杨华等:《村级民主治理制度化研究——以浙江温岭、新昌、瑞安为例》,载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③马华:《村民自治中的草根式权力平衡与民主能力培育——广东“蕉岭模式”对我国乡村治理的启示》,载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①徐勇、徐增阳:《论村民自治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4期。
    ①周挺:《村庄治理中的阶层博弈——论经济能人治理村庄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挑战及对策》,载于《行政论坛》2008年第4期。
    ①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载于《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页。
    ①黄锡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证研究》,载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贾晋:《“省直管县”视野的乡镇政府改革框架设计》,载于《改革.》2009年第8期。
    ①孙小燕、温琦:《财政压力与体制变迁——后农业税时代的乡镇机构改革》,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12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6.《刘少奇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7.《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选编》,人民出版社2007版年。
    10.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11.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2.陈登才、卢先福:《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13.卢先福、端木婕:《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7.俞可平主编:《中国治理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8.林尚立:《党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9.王贵秀:《论民主和民主集中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0.刘益飞:《党员主体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1.唐君、辛易:《.国外政党执政镜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23.周民锋:《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比较》,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郭亚丁:《政党差异性研究——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比较》,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6.徐育苗:《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7.荣敬本:《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8.徐勇、项继权:《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徐勇、吴毅:《乡土中国的民主选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徐勇:《现代国家: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中国物质出版社2009年版。
    31.詹成付:《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讲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32.黄辉祥:《村民自治的成长:国家建构与社会发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4.汪燕:《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6.戴利朝、杨吉安:《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7.陈益元:《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县为个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8.余振波、邵峰:《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
    39.朱宇:《中国乡域治理结构:回顾与前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张翼之:《中国农村基层建制的历史演变》,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1.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刘红凛:《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3.陈方勐:《转型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44.张明楚:《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5.吴新叶:《农村基层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吴新叶:《城市草根政治的治理逻辑与展开——执政党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7.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8.王世谊:《当代中国基层党建问题新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9.李俊伟:《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50.高国舫:《新经济社会组织党建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51.郑长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制度创新》,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2.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农村社区化发展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山东省诸城市创新农村发展方式构建农民新生活的实践探索》,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3.王乃波:《基层党建新格局》,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
    54.王久高:《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村级组织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5.林尚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56.高新民:《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7.郭献功:《新农村建设中的村级党组织建设》,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8.姚锐敏、汪青松、易凤兰:《乡村治理中的村级党组织领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翟昌民等:《乡村政治视域中的党建研究——天津市武清区村民自治实践中的农村党建》,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
    60.王敬华、陈田:《城乡统筹发展途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61.楚成亚:《当代中国城乡居民权利平等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陈瑞莲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3.徐汉国:《中国城乡基层组织体系重构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64.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65.铁明太:《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6.刘京希:《政治生态轮——政治发展的生态学考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7.毕思文、俞纪化、杨东红:《系统政治学》,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8.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9.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0.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1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7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72.[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3.[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出版,2006年版。
    74.[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7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76.[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7.[匈]玛丽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8.[美]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9.[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与政府——自由民主国家的政府于支持性政党关系探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法]让·布隆代尔、[意]毛里齐奥·科塔:《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秦国民:《政治环境对政治系统的作用分析》,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杨龙:《政治系统分析略评》,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
    3.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4.苑晓杰、马士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结构选择与功能分析》,载于《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3期。
    5.商红日:《政治系统调适与执政党—基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分析》,载于《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6.黄璐:《公共行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基于系统论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载于《学习月刊》2010年第3期中旬刊。
    7.杨文彬:《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看中国政府机构改革》,载于《学习论坛》2010年第8期。
    8.张浩:《社会资本、政党权威与现代国家构建》,载于《天府新论》2010年第6期。
    9.郭亚丁:《社会生态与政党的功能作用》,载于《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0.刘明合:《论党的意识形态的利益整合功能》,载于《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3期。
    11.汤志华:《政党利益整合功能析》,载于《理论探讨》2008年第6期。
    12.[美]乔瓦尼·萨尔托里:《政党的类型、组织与功能》,胡小君、朱昔群编译,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13.李春峰:《政党功能的维度分析》,载于《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14.孔凡义:《论政党的基本功能及派生功能》,载于《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8期。
    15.刘红凛:《论政党的类型与功能及其差异比较》,载于《岭南学刊》2010年第5期。
    16.习裕军:《政党的社会功能:构建和谐社会之视角》,载于《求实》2007年第9期。
    17.顾永平:《政党的功能结构与执政模式》,载于《政治学研究》1986年第4期。
    18.金莎:《政党基层组织的现代化转型初探》,载于《党政论坛》2009年10月号。
    19.高民政、姜崇辉:《“政党再造”:政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载于《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8期。
    20.姜崇辉:《治理视阈下的政党现代化刍议》,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21.高奇琦:《新中国政党与公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政党类型学和功能主义路径的分析》,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2.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23.郭定平:《我国市民社会的发展与政治转型》,载于《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
    24.郭定平:《当代中国政党与国家关系模式的重构:比较的视野》,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1期。
    25.陈方南:《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的方法论考察——“国家—社会”理论是否适用》,载于《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
    26.唐利平:《国家与社会:当代中国研究的主流分析框架》,载于《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27.邓正来:《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载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3期。
    28.俞田荣:《“市民社会”批判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9.樊红敏、贺东航:《农村政治学研究范式的检视与拓展》,载于《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30.许开轶、李晶:《当代政治转型研究的理论范式评析》,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
    31.张恒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执政辨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2.周玉蓉、陶维兵:《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现代化转换:历史、依据及路径》,载于《理论月刊》2005年第11期。
    33.叶麒麟:《政党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研究》,载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34.冯惠敏、程铁军:《中国共产党政党功能调适刍论—一种基于现代化视角下的解读》,载于《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
    35.任剑涛:《政党、民族与国家——中国现代政党-国家形态的历史-理论分析》,载于《学海》2010年第4期
    36.蒯正明、杨新宇:《党、国家与社会格局演变60年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启示》,载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7.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38.席晓勤、郭坚刚:《全能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
    39.王红光、黄颖:《政党、国家与社会:现代政治基本架构的分析》,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40.景跃进:《党、国家与社会:三者维度的关系——从基层实践看中国政治的特点》,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1.闫东:《党、国家与社会三者关系的系统分析——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创新问题》,载于 《攀登》2003年第6期。
    42.陆海发、宋燕金:《国家、政党、社会三者关系视域中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究》,载于《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43.姚远:《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演进》,载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4.罗兴佐:《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述评》,载于《学术界》2006年第4期。
    45.贺雪峰:《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的路径选择——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双强关系的构建》,载于《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46.何海兵:《“国家—社会”范式框架下的中国城市社区研究》,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7.王国生:《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载于《求是》2007年第1期。
    48.梁妍慧:《党在构建新型社会管理体制中需要树立哪些新理念》,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0期。
    49.王晓林:《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调整与定位研究》,载于《理论观察》2004年第2期。
    50.张宝军:《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功能》,载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1.曹桂华:《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6期。
    52.牛余庆:《利益分化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社会整合方式转型研究》,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53.毕孟琴、杨赛楠:《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定位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思考》,载于《前沿》2010年第23期。
    54.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行政化及其矫正》,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5.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政治学思考》,载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56.张振平:《改革开放以来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变化和功能变迁》,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年10月号。
    57.周敬青、吴海红:《中外政党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载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09年3月号。
    58.吴梅芳、陈定洋等:《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变迁》,载于《理论视野》2008年第6期。
    59.吴梅芳、周建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与实现途径》,载于《求实》2010年第4期。
    60.吴梅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载于《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61.武慧:《关于当前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的思考》,载于《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62.范应力、王水现:《农村基层党组织角色的历史演变和现实定位》,载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63.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课题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载于《理论建设》2009年第2期。
    64.王志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的探析》,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65.卢再鸣、龚春明:《党政关系视野下村级党组织职能的历史考察》,载于《农业考古》2010年第3期。
    66.武三中:《农村变革中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和功能转换研究》,载于《探求》2009年第6期。
    67.白仙畔:《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乡村治理结构问题研究》,载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8.赵理富:《村民自治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载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69.赵理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治生态学考察》,载于《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6期。
    70.谢方意:《嬗变与挑战:村民自治背景下村级党组织功能转换研究》,载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71.陈崎:《从西方国家政党功能的演变看“政党衰落”论》,载于《理论月刊》2005年第8期。
    72.吴海红:《论社会转型与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载于《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5期。
    73.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课题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调适及启示》,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4.甘信奎:《新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方式创新探析》,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
    75.姜维:《当前我国城市基层党组织功能变迁的制度创新》,载于《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5期。
    76.高新民:《论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转换》,载于《理论学刊》2003年第4期。
    77.韩国明、钟守松:《税费改革前后村级组织职能的转变——兼论国家与农村社会的关系》,载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78.张诺夫:《加强和改进经济社会多样化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7期。
    79.杨群红:《改革开放30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载于《中州学刊》2008年第5期。
    80.王世谊、冯治:《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模式选择》载于《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81.袁建伟:《论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载于《学习论坛》2003年第8期。
    82.黄锡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证研究》,载于《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8年第1期。
    83.舒永久、何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对策——基于四川农村的调研》,载于《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
    84.郭秀丽:《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载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5.王久高:《村民流动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载于《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86.王久高:《零农业税时代的村级党组织建设问题》,载于《探索》2007年第4期。
    87.王久高:《撤乡并镇合村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88.郭献功:《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载于《学习论坛》2008年第1期。
    89.徐建华:《当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因素》,载于《理论前沿》2008年第11期。
    90.高淑云:《农村党组织领导方式与方法需不断创新》,载于《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3期。
    91.罗义云:《税费改革与村级权力的类型分析》,载于《理论导刊》2007年第7期。
    92.李勇华:《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塑与再构》,载于《探索》2006年第5期。
    93.李勇华:《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建设》,载于《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年第2期。
    94.杨晓峰:《对村级党组织书记公职化的思考》,载于《新长征》2007年第5期
    95.安贞元:《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建设服务型村级党组织》,载于《学习月刊》2008年第5期下半月。
    96.陈燕:《挑战与应战:公民社会下的村级党组织领导》,载于《桂海论丛》2010年第6期。
    97.陈晓莉:《功能转换与实现:多元化治理模式中的村级党组织》,载于《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3期。
    98.陈晓莉:《农村社会管理中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功能》,载于《理论探讨》2011年第3期。
    99.殷焕举、李毅弘、杨雅涵:《结构功能视阈下转型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点探析》,载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100.李飞龙:《政治社会化: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路径选择》,载于《领导科学》2011年6月中。
    101.熊敏:《新农村视野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的着力点》,载于《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102.胡其加:《对农村党组织与新农民组织关系的探讨》,载于《唯实》2004年第5期。
    103.王玉杰:《浅谈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创新》,载于《理论导报》2008年第11期。
    104.曹桂华:《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6期。
    105.苏瑞珍、杜焕英:《论无税农业时代乡镇政府的角色困境及其走向——基于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变迁的思考》,载于《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06.南俊英:《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走出“边缘化”困境的根本出路》,载于《中州学刊》2005年第9期。
    107.董江爱、郭正阳:《村民自治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载于《理论探索》2006年第1期。
    108.牛君:《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难点及对策探究》,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0期。
    109.孙剑霖:《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载于《党建研究》2008年第1期。
    110.吴鹏:《村级党组织现实定位:政策与法律出现背反》,载于《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11.周挺:《村庄治理中的阶层博弈——论经济能人治理村庄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挑战及对策》,载于《行政论坛》2008年第4期。
    112.易强:《我国现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载于《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113.郭素华:《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乡村治理》,载于《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14.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载于《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15.郑有贵:《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与政策》,载于《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4期。
    116.许经勇:《我国新型城乡关系的演变》,载于《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17.武力:《略论五十年代前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载于《中共党史研究》1995年第5期。
    118.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19.武力:《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的两次转变》,载于《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0期。
    120.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载于《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
    121.肖冬连:《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论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农业的矛盾》,载于《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
    122.方松海、白瑜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革回眸——工农城乡关系30年变迁》,载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23.江俊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城乡关系政策的演变及其经验研究》,载于《党史研究与教 学》2010年第6期.
    124.仲德涛:《城乡一体化探索实践与路径选择》,载于《前沿》2011年第21期。
    125.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26.王建增:《论城乡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27.曹萍、王彬彬:《城乡一体化下的乡村治理——以成都为例》,载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28.汪宇明、崔庆仙:《城乡一体化条件的体制创新、现实响应及其下一步》,载于《改革》2011年第2期。
    129.包宗顺:《苏南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制约与对策》,载于《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30.张永岳;陈承明:《论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兼论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联动机制》,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
    131.常艳:《城乡一体化的理性定位及其实现路径》,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132.胡金林:《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载于《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133.陈建胜:《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农村社区建设》,载于《浙江学刊》2011年第5期。
    134.段禄峰、张鸿:《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载于《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5期。
    135.周斌:《我国东、中、西部统筹城乡发展比较研究》,载于《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11期。
    136.郭俊敏:《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及路径选择》,载于《农业经济》2011年第11期。
    137.王春蕊:《对城乡统筹发展中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模式的解读》,载于《河北学刊》2011年第5期。
    138.张秋、何立胜:《城乡统筹制度安排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载于《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第5期。
    139.张秋:《城乡统筹发展制度的新选择》,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6期。
    140.葛立成、闻海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浙江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载于《浙江学刊》2010年第3期。
    141.王卫星:《我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进展与对策》,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42.易兵等:《我国城乡一体化差别的具体特征及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选择》,载于《特区经济》2011年第1期。
    143.陈勇:《在推进城乡统筹和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载于《求是》2010年第2期。
    144.刘成玉:《内驱式城乡统筹:概念与机制构建》,载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10期。
    145.谢建芬、庞明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载于《调研世界》2010年第6期。
    146.张建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2期。
    147.杜晓溪、俞思念:《社会治理范式转换中的政府主导——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主导及其限度分析》,载于《求索》2011年第5期。
    148.李伟:《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42期。
    149.陈红宇:《浅析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与区域布局》,载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7期。
    150.张玉欣:《论城乡一体化的必然性及实践特色》,载于《商业时代》2011年第24期。
    151.管廷莲:《公共政治学视阈中的城乡一体化制度构建》,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52.张建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新型城乡形态》,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2期。
    153.康胜:《城乡一体化:浙江的演进特征与路径模式》,载于《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6期。
    154.蔡玉胜:《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经济组织创新》,载于《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11期。
    155.张秋:《城乡统筹制度的逆向安排及其矫正》,载于《财经科学》2009年第10期。
    156.张明龙、杨剑:《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载于《学术交流》2008年第1期。
    157.厉以宁:《走向城乡一体化:建国60年城乡体制的变革》,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58.厉以宁:《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基于乡村调查考察的几点认识》,载于《理论导报》2008年第1期。郭建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载于《经济参考研究》2007年第1期。
    159.彭金发:《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载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5期。
    160.王国敏:《城乡统筹: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载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9期。
    161.杨立新、蔡玉胜:《城乡统筹发展的理论梳理和深入探讨》,载于《税务与经济》2007年第3期。
    162.叶帆:《试析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因、问题及对策》,载于《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163.王旭宽:《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城乡统筹发展》,载于《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64.王彦生:《把握着力点,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模式》,载于《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165.张杰:《关于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理性思考》,载于《理论学刊》2007年第4期
    166.冯雷:《中国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载于《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1期。
    167.曾万明:《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城乡一体化建设》,载于《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
    168.宋海英、姜长云、杜妍妍:《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述评》,载于《调研世界》2004年第10期。
    169.葛立成、闻海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浙江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载于《浙江学刊》2010年第3期。
    170.孙海波、刘俊昌:《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研究进展及评价》,载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71.解奎:《城乡统筹机制形成研究》,载于《中国发展》2005年第4期。
    172.张红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载于《农村经济》2004年第2期。
    173.姜作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战略抉择》,载于《求索》2004年第2期。
    174.孔祥敏:《统筹城乡发展:障碍及对策》,载于《长白学刊》2004年第6期。
    175.何独明、谷继建:《新特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载体》,载于《长白学刊》2008年第4期。
    176.赵培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城镇化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载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77.吴妤、刘玉莹、秦小辉:《城乡统筹的城市化模式探索——以成都市为例》,载于《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5期。
    178.陈喜梅:《城乡统筹发展——基于“城市偏向”对策的研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2期。
    179.姜林康:《统筹城乡要素配置的对策研究》,载于《乡镇经济》2007年第3期。
    180.李林杰、石建涛:《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载于《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中共中央组织部:《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01/content_11634894_1.htm。
    2.中国农经信息网:《农村民间组织的兴起与政策建议》,http://www.caein.com/index.asp?xAction=xReadNews&NewsID=26051。
    3.农业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1.16万家》,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12-17。
    4.梅必主、覃国强等:《宜昌市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三峡宜昌农业信息网http://www.3xiagri.gov.cn/ReadNews.asp?NewsID=895。
    5.侯大伟等:《贫困县49个乡镇38个没有派出所——四川贫困县基层政权弱化非法宗教组织自拟“省长”》,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215329。
    6.胡利群:《行政村区域调整后农村党组织设置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东阳党建网,http://www.dongyang.gov.cn/zzb/synr/dywz/1487.shtml。
    7.庞凤喜:《从农民税收负担的构成看取消农业税》,《长江日报》2006年1月5日,转引自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34727/56414/56457/56502/4135830.html。
    8.辽宁省委组织部课题组:《关于农村党员发展与管理问题的调查报告》,辽宁党建研究网,http://www.lndj.gov.cn/public/page/djyjnews?uid=61f63453-8745-4bf7-95c3-b3505c4ddc27o
    9.彭继德:《农村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保靖县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bjzf.gov.cn/html/zjbj/baojingdangjian/lilunyanjiu/2006/0725/14118.html。
    10.《关于农村党员情况的考察报告》,华龙网两江论坛,http://bbs.cqnews.net/thread-1488200-1-1.html。
    11.吴静:《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研究》,重庆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网站,http://cq.cqnews.net/cqztlm/sz/kxfzg/ldgbt/200906/t20090615_341648.htm。
    12.王金洪:《村民自治制度背景下农村党支部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以广东经验为例的探讨与分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58540。
    13.李昌金:《透视农民负担——来自基层的报告》,中国改革论坛,http://www.chinareform.org.cn/ad/E-joumal/NOl-text-09.htm。
    14.《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意见>等五个文件的通知》(鲁办发[2006]15号),http://www.lyjgdj.gov.cn/Read.asp?ID=1517。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新华网北京2月21日电。
    4.《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新华社2008年10月19日电。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层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新华社北京2010年1月31日电。
    1.邹庆国:《论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变迁》,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2.胡茫:《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定位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3.黄晓龙:《“支部下乡”:建国初期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以鄂东C村为研究对象》,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4.康晓君:《村民自治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研究》,天津大学2009年公共管理MPA学位论文。
    5.肖纯柏:《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6.陈方猛:《转型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1997年博士学位论文。
    7.樊建政:《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研究:结构——功能互动分析的视角》,复旦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8.黄大熹:《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发展路径的历史考察》,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9.张湘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0.袁卫祥:《农村治理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1.黄辉祥:《村民有治的生长:国家建构与社会发育》,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