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军事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军事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三大学科体系,即地理科学、军事科学和历史学。在历史军事地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古代都城的防御问题曾受到过重视。作为国家的首位城市,都城不仅仅是国家政治经济中心,往往也是经济中心,同时,都城是一个国家存在的重要标志。这样的一座城市,安全就成为首位要素。没有安全保证,都城的其他功能将会受到很大威胁。历史时期,乃至当代,都城往往是国家防御体系的核心,也是一个国家防御力量最为集中、结构最为完善的地区。研究都城防御体系,有助于认识国家防御体系,认识城市的规划布局思想、建筑艺术、建筑设施,认识都城选址的原则等问题,进而认识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
     唐代长安城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座都城,其所在的关中地区也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地区。这么多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必然有其内在规律可循。研究表明:关中地区的地形特点便于防御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构建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过程中地形是一个重要要素,除此之外,还需要其他要素的建设。本文以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试图构建出一个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研究框架。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讨论了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基本研究框架(第一章)。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等。军事防御理论是城市起源的一个重要假说。城市防御体系是指根据敌情、地形、任务等条件建立起来的,由阵地编成、兵力部署、火力配置、障碍设置、各种保障等要素构成的城市及其周边相关区域的系统。从军事地理角度分析,防御体系应该包括各种防御要素在空间上的配置、流变过程。军事防御体系的构成要素中既包括物质领域,也包括制度领域和精神领域。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地图法、考古资料与田野调查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空间分析法等方法。
     第二,讨论了关中的军事地形条件及唐长安城的防御设施(第二、第三、第四章)。研究表明:唐代长安城的外围地形条件非常有利于防御,关中地区三面高山、高原,东面有黄河阻隔,极大地增加了攻击者的交通困难。长期以来,人们在进出关中的险要之处构建了诸多关口很好的发挥了保护关中安全的作用。外围的地形条件和防御关口是关中地区最重要的防御屏障。关中平原也构筑起城市群和交通网络,便于内部军队调动。但是,由于这里平原广阔,无险可守,就需要建设城市群以支撑长安防御。唐代关中地区的华州、咸阳、武功、凤翔、奉天等城市为长安城提供了防御支撑点。唐代长安城由于规模巨大,郭城的防御设施极为简陋,基本不能发挥防御作用。长安城的三座宫城建设有一定防御设施,在抵御进攻方面发挥过作用,皇城和禁苑也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长安城位于唐代版图的中部,唐代初期和中唐以后,长安城处在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攻击范围内,可以说是皇帝守边,是西北防御的重要支撑。
     第三,讨论了唐代长安城的军队布防情况(第五章)。在所有的防御要素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也是决定性因素。唐代我国军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长安城的防御部队也经历数次变化。初期以府兵为主,高祖、太宗不断完善了府兵制,在关中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府兵基地,形成了举关中以临四方的格局。这一时期,长安城的防御力量主要来自府兵,统兵为十六卫。高祖时期长安城内还有王子兵等军队,是一种不稳定因素,太宗予以撤销。府兵制至玄宗朝走向衰败,同时期,形成于太宗时期的北衙禁军得到迅速发展,逐渐代替府兵成为长安城防御主力,特别是在宫城防御中,北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玄宗时期出于拓边的需求,方镇得到快速发展,长安城的防御军队不断弱化,安史叛军一路攻进长安后唐朝皇帝仓皇出逃。平定安史之乱后长安城防御军队得到加强,代宗时期神策军编入北衙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维护唐王朝稳定和长安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方镇势力逐渐强大,长安城无兵可用,最终被灭亡。在长安城防御部队中宦官也发挥了作用,京兆府,万年和长安两县也有一些防御部队,这些主要是治安力量。
     第四,讨论了唐代长安城的军事后勤补给系统。在防御作战中,武器装备、粮食马匹等军事物资的后勤补给同样不可或缺。唐代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但是,由于气候、人口、纳粮制度、府兵占田、担负西北粮食供应等多种原因,曾经出现了数次重大粮食危机。因此,唐王朝始终将漕运作为关中地区生存之命脉予以高度重视,不断修筑、疏浚漕运设施。同时,采取和籴等政策补充关中粮食供应。长安城及其关中地区建有几座大型仓廪,是长安城粮食储备基地。西北地区是长安城军马供应的基地,唐代骑兵发展比较成熟,对军马依赖程度较高,关中地区同样建有牧场。唐代长安城的武库建在太极宫内,保证了皇帝对武器的绝对控制,之后,移往军器监。
     第五,本文通过例证对唐代长安城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了评价。本文按照全国性战争,突发的遭遇战,宫庭内战等三种战争形式选择了安史之乱、泾原兵变和甘露之变三个战例,力图说明不同情况下,唐长安城的防御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利弊得失。之后,又与西汉长安城、明清时期长安城的防御体系进行了比较。比较认为,唐代长安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尤其自身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的基本面貌。其特点如下:一,唐代长安城的防御设施形成了圈层,由外至内有三层,外围的作用更为突出;二,有唐一代,长安城遇到的外来和内在威胁发生了多次变化,每次变化都迫使唐廷对长城城防御重点做出新的部署;三,有唐一代长安城防御部队的军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唐代军制变化相一致;四,唐代长安城十分重视物资供应和储备。
     通过研究,本文初步建立起了一个研究中国都城防御体系的基本框架,今后将在此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以期构建起我国古代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演进过程。并从这个演变过程中探索人地关系的变化。
Abstract:Military historical geography that is the important research content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s also one of the Military science. It is relate to three subjects system, which are Geographical science, Military science and History. The problem of defensive of Ancient capital had been concerned over in the research process of Military historical geography. As a capital city of country, not only is it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er of country, but also is the economic center. As the sometime, the capital is a sign of existence of country. So security will be the first element in the city. If there no security guarantees and other functions, it will be greatly threatened.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capital often is the core of a national defense system, and is the best focus of national defense strength and to improve the area of structure. Research the capital defense, Helps to know the national defense system, recognizing the City planning layout ideas, architecture and construction facilities, to meet the principle of site selection and other problem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geography in historical period.
     City of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largest invasion force in our history of a capital, It in the area of Guanzhong is the most capital construction Dynasty in our history and the longest history. There are so many dynasties and the government build the capital must have inherent law to follow.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one important reason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for defense of Guanzhong.
     Geographical shap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build capital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This article researched Chang'an city of military defense systems in the Tang Dynasty. Through the research tried to construction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capital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In the proces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we discusse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s basic research in the framework. It include study the main contents, methods and so on. Military defense theory is an important hypothesis of civic origin. City defense system is based on the enemy's forces, the terrain and the conditions established, The city and its periphery adjacent regions consist of organization of the ground、force tabs、fire allocation system、obstacle construction、all kinds of security and etc. Military historical geo-analysis of defense system, it should include all kinds of defense elements in space configuration, rheological process.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constitutes elements include the material realm, both the political and spiritual realms. This paper applies documental, map method, confirming the archaeology material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system analysis, comparative method, spatial analyses, etc.
     Second, the concern of the military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errain Tang Dynasty Chang an City defenses (second and third, fourth chapter. The results showing that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city of the conditions are conducive to the area of concern on three sides mountain, plateau, a block east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greatly increased the traffic problems. For a long time past, people build a lot of export where is the heat allowed to Guanzhong, and play the role of the security to protection guanzhong. The most important defensive barrier are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of terrain and defense place. Guanzhong plain was also constructed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raffic network, this is contributed to troop movements of internal. But because of the wide plains,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defense. So they must to build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area of concern Huazhou, Xianyang, Wugong, Fengxiang Fengtian and other cities to provide defense for Changan。Changan was the largest scale in the Tang Dynasty. But the defenses very pool of the city wall. Not give full scope to defence. The building of three imperial palace have a certain defenses facilities and resist an attack. In addition, the royal city and prohibited place has also a certain function of guarding against. Changan located in the central Tang Dynasty territory. During the early to middle stages of tang dynasty, Changan was within striking distance of the Regimes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other words, as defend national frontier, it is the important supporting of Xibei defense.
     Third, the tang dynasty of the city of the defense case. (the fifth chapter) At all defensive factors, the human fac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ecisive factor. in our army made a tremendous change in the city's defense forces has changed several times. early in the army, great-great-grandfather than drong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 troops, in the area of concern to establish powerful army base of the concern raised by the four patterns. The same period, the city's defenses were mainly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ldiers to defend the city of sixteen. Great-great-grandfather period is also princely The same period, the city's defenses were mainly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ldiers to defend the city of sixteen. Great-great-grandfather period is also princely wait for the army is an unstable factors than drong be rescinded. the soldiers made to Xuan zong towards going to the dogs, the same period, a period of than drong Beira the army have been developed gradually for the defense of the city government to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soldiers, particularly in the defensive, mirage Beir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ait for the army is an unstable factors than drong be rescinded. the soldiers made to xuanzong towards going to the dogs, the same period, a period of thandrong beiya the army have been developed gradually for the defence of the city government to become the main body of soldiers, particularly in the defensive, miyagi beiya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xuan zong period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emand for rapid development, fang Zhen, the city's defense forces continued weaken yasushi the rebels stormed in, all the chang an the Later Tang Dynasty emperors fled away. Pacify yasushi about the city of defence after the army was strengthened, and of god for the period for beiya after a long time for the lead to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cit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hen the power of strong, the city is gradually soldiers and eventually death. These are mainly in the city of defense forces of the eunuchs also played an omen, Beijing, wan nian and changan two counties are defense and security.
     Fourth, the city of the military logistics supply system in defensive operations, horses and weapons and equipment and food supplies of military logistics supply is also essential. The city where once our concern areas are important food production based. But as climate, the population, grain up system and government of the northwest field army and take food supply for many reasons and have a food crisis of several majors. Therefore, always will lead to some areas of concern for the existence of operation lifeline shall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had to build, dredging fac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to buy such concern, the city of supplementary food supply and its areas of concern for a few major cities of grain reserves; and base. The northwest area is the base of the city of supply, the cavalryman to develop more mature, the armies depend on the higher the area of concern in the pasture. The tang dynasties have built the city of the armory in tai chi palace, the emperor to the absolute control of arms and to imprisonment and the army.
     Fifth, this example about the city by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is for comment.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war, and suddenly turn into a15- kilometer-wide inside-Palace war, war and three forms for the mess, Jingyuan yasushi mutiny and dew of the same three which to show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the city's defense system role, an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fter the Han and the city,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the city's defense system has more regard, the tang dynasty. the city of.
     By the above analysis, the paper established the city of the military defense of the basic features.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these:A city's defenses, the tang dynasty formed layers, the out to is the third floor, a more prominent role; Second, the generation of the city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threat to many changes happened, the changes were forced to focus on the defensive wall Tang Dynasty make new deployment; Third, generations have the defense of the city of the army made a great change and make changes in; Fourth, the tang dynasty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ity of supplies and reserves.
     Through study, the preliminary establish a research on Chinese city in defense of the basic framework in this respect, will further explore and to build up an ancient city in china's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and this evolutionary proces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loration of land.
引文
①史念海著:《河山集·四集》自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页。
    ②史念海著:《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页。
    ③谭其骧:《序言》,见史念海《河山集·四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页。
    ④《河山集·四集》自序,第2页。
    ①钱耀鹏著:《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0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Ⅰ》,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
    ①这里需要提及中国古都学会的作用非常重要,学会对发展中国古代都城的系统研究做出了贡献。都城研究必然涉及军事问题,从而推动了都城军事问题研究。
    ②史念海:《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载《中国古都研究》第4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又见《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第17-27页。
    ③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1、3期。
    ④侯甬坚:《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历史地理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①蓝勇著:《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本书第九章以历史军事地理为目,但并不涉及都城防御体系。
    ②《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第464-486页。
    ③王社教:《对西安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长安历史文化》第1辑,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①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载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42页。
    ①L·贝纳沃罗著:《世界城市史》,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②解光云:《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
    ①杨宽著:《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17页。
    ②[周]吕望著:《六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其中之豹韬主要著录军事战术,强调积极防御思想。
    ③《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之《虚实篇》,中华书局,2006年,第6页。
    ④《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之《威王问》,第58页。
    ⑤《武经七书》之《尉缭子》卷6《守权》,中华书局,2007年。
    ⑥《诸子集成·墨子》第4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墨子》一书中有大量关于城市防御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非常具体。不难看出,这些成果应该取自当时真实的城市防御战争之中,其理论和实践意义都非常突出。
    ⑦岑仲勉著:《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中华书局,1987年。
    ①《武经七书》之《卫公兵法辑本》卷下《攻守战具》。
    ②[唐]李荃著:《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卷5《预备》,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中华书局,1957年,第187册,第7326页。
    ②[宋]曾公亮,丁度等:《武经总要》前集卷10《攻城法》、前集卷11《水攻》、前集卷12《守城法》,见《四库全书》。
    ③李瑞著:《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
    ④[宋]陈规著,林政才注释:《守城录注释》,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
    ①成一农:《宋、元以及明代前中期城市城墙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见中村圭尔,辛德勇编:《中国古代城市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②[清]顾祖禹著:《读史方域纪要》,见《四库全书》。
    ③[清]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见《四库全书》。
    ④[清]毛凤枝著,李之勤校注:《南山谷口考校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①[德]克劳塞维茨著:《战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65页。
    ②《战争论》,第373-385页。
    ③《战争论》,第413页。
    ④《战争论》,第415-422页。
    ①《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第465页。
    ②《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第469页。
    ③穆渭生著:《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④饶胜文著:《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著作第二章第一节分析了关中的地形条件及其军事战略价值,认为是“四边”(关中、河北、东南、四川)的重要一边。
    ①[唐]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见《白居易集》卷25,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薛平拴著:《陕西历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9页;王社教:《论唐长安的人口数量》,载史念海主编:《汉唐长安与关中平原——中日历史地理合作研究论文集》第二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增刊,第88-116页。
    ①《史记》卷99《刘敬传》,第2715-2718页。凡二十四史文献,本文均引自中华书局点校版,1975年版,下面不另著出处。
    ①《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第465页。
    ①谢玉杰编:《中国历史文献学》,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172页。
    ②《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第17页。
    ①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历时教学问题》1982年第1、3期;侯甬坚:《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载《中国古都研究》第4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朱士光:《汉唐长安地区宏观地理形势与微观地理特征》,载《中国古都研究》第2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第59页。
    ③朱士光:《汉唐长安地区宏观地理形势与微观地理特征》,原载《中国古都研究》第2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转引自朱士光《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①《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387-388页
    ②史念海在《中国历史地理纲要》设专章讨论军事地理,讨论了长安与关中防御,在《河山集》第4集中更是对关中外围的军事地形条件进行了细致分析,尤其值得称道。
    ③《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第54-55页。
    ①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②《史记》卷2《夏本纪》第二,第49页。
    ①朱士光:《汉唐长安地区宏观地理形势与微观地理特征》,载《中国古都研究》第2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2-93页。
    ②《汉书》卷43《娄敬列传》,第1635页。
    ①《汉书》卷40《张陈王周传》,第1574页。
    ②龚良著:《中国古代都城选地刍议》,《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90-94页。
    ③《河山集·四集》,图袋,图1。
    ④《史记》卷5《秦本纪第五》,第136-139页。
    ①《史记》卷69《苏秦传》,第136-139页。
    ②《史记》卷11《孝景本纪第十一》,第2247-2249页。如:汉景帝三年,发生的七王之乱,对汉王朝中央统治造成极大威胁。正是因为如此,汉王朝最终决心剥夺了诸王的权利。
    ③《旧唐书》卷1《高祖本纪》,第1页。
    ④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4年,第199页。
    ①《河山集·四集》,第166页。
    ②《河山集·四集》,第165-166页。
    ③《新唐书》卷2《太宗上》,第27页。
    ④《史记》卷14《十二诸侯年表第二》,第509-510页。
    ⑤《汉书》卷27中之下《五行志第七中之下》,第1161页。
    ⑥谭其骧著:《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44-45页。
    ①《旧唐书》卷200下《黄巢传》,第5393页;《新唐书》卷225下《黄巢传》,第6451-6472页。
    ②温大雅著:《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8页。
    ③《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26页。
    ④[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卷218《玄宗》,中华书局,1975年,第6967页。
    ⑤《资治通鉴》卷254《僖宗》,第8239页。
    ⑥《资治通鉴》卷264《昭宗》,第8614页。
    ①《旧唐书》卷200下《黄巢》,第5393页。
    ②《新唐书》卷39《地理三》,第999页。
    ③《资治通鉴》卷184《恭皇帝下》,第5741-5742页。
    ④《新唐书》卷39《地理三》,第1000页。
    ⑤《资治通鉴》卷172《宣帝》,第576页。
    ⑥《新唐书》卷39《地理三》,第1000页;经过多方努力,1989年,山西省永济县发现黄河铁牛,证明开元时期确实改建了这座桥。铁牛每个重30吨,还有铁人、铁柱等文物。
    ①《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
    ②《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
    ③《旧唐书》卷57《裴寂、刘文静》,第2285-2303页。
    ④《资治通鉴》卷184《恭皇帝下》,第5757页。
    ⑤《隋书》卷71《诚节》,第1655页。
    ⑥《资治通鉴》卷212《玄宗》,第6748页。
    ⑦[宋]王溥著:《唐会要》卷86《奴婢》,中华书局,1957年,第1577页。
    ⑧《资治通鉴》卷222《代宗》,第7131-7132页。
    ①《资治通鉴》卷218《肃宗》,第6995页。
    ②《资治通鉴》卷254《僖宗》,第8245页。
    ③《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下。
    ④《资治通鉴》卷183《炀皇帝下》,第5720页。
    ①《史记》卷6《始皇帝本纪第六》,第159-200页。
    ②《资治通鉴》卷3《慎靓王》,第83页。
    ③侯甬坚:《论唐以前武关的地理位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④《新唐书》卷6《肃宗》,第159页。
    ⑤《资治通鉴》卷223《代宗》,第7152页。
    ①《资治通鉴》卷229《德宗》,第7372页。
    ②《旧唐书》卷19下《僖宗》,第714页。
    ③《资治通鉴》卷184《恭皇帝下》,第5754页。
    ①《资治通鉴》卷184《恭皇帝下》,第5754页。
    ②《新唐书》卷53《食货志三》,第1368页。
    ③《资治通鉴》卷229《德宗》,第7379页。
    ④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第33-35页。
    ①《资治通鉴》卷254《僖宗》,第8241页。
    ②《资治通鉴》卷256《懿宗》,8310-8346页。
    ③《资治通鉴》卷256《懿宗》,8310-8346页。
    ④《资治通鉴》卷237《宪宗》,第7626页。
    ①《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上、中。
    ①《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29页。
    ②《资治通鉴》卷185《高祖》,第5800页。
    ③《旧唐书》卷56《梁师都》,第2281页。
    ④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26页。
    ①《旧唐书》卷194《突厥传》,第5153-5194页。
    ①《旧唐书》卷58《刘弘基列传》。
    ①《旧唐书》卷195《回纥》,第5195-5318页。
    ②《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第5219-5240页。
    ①《资治通鉴》卷223《代宗》,第7150页。
    ②《新唐书》卷37《地理一》,第970页。
    ①李林甫等著:《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中华书局,1992年,第196页。
    ②李林甫等著:《唐六典》卷6,尚书刑部,中华书局,1992年,第196页。
    ①[唐]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卷2《京兆府下》,中华书局,1983年,第37页。
    ②《河山集·四集》,第602页。
    ③《旧唐书》卷195《回纥》,第5199页。
    ①《资治通鉴》卷231《德宗》,第7445页。
    ②《旧唐书》卷144《尚可孤传》,第3912页。
    ③《旧唐书》卷200下《黄巢》,第5394页。
    ④《旧唐书》卷19下《僖宗》,第723页。
    ⑤《新唐书》卷217上《回鹘》,第6111-6128页。
    ⑥《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883页。
    ⑦《新唐书》卷48《食货上》,第2085-2110页:
    ⑧《新唐书》卷225中《逆臣中》,第6445页。
    ⑨《新唐书》卷7《德宗》,第158页。
    ⑩《旧唐书》卷1《高祖》,第4页。
    11《旧唐书》卷20上《昭宗》,第735-783页。
    12《长安志》卷17《泾阳县》。
    13《新唐书》卷39《地理三》,第999-1025页。
    ①《旧唐书》卷59《屈突通》,第2319-1338页。
    ②《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25页。
    ③《旧唐书》卷38《地理一》,第1399页。
    ①《资治通鉴》卷224《代宗》,第7193页。
    ②《旧唐书》卷120《郭子仪》,第3473页。
    ③《旧唐书》卷38《地理一》,第1399页
    ①《旧唐书》卷105《韦坚》,第3222页。
    ②《旧唐书》卷11《代宗》,第284页。
    ③《唐朝仓廪制度初探》,张弓认为太仓不仅包括宫城内的太仓,还应包括东渭桥仓,第31-33页。
    ④《隋书》卷24《食货志》,第683页。
    ⑤《隋书》卷24《食货志》,第683页。
    ⑥《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第206页。
    ①《河山集·第四集》。
    ②《资治通鉴》卷184《恭皇帝下》,第5754页。
    ①仆固怀恩引吐蕃、党项军等军东西齐进,极大的威胁了长安的安全(事见《资治通鉴》卷223);李世民进军长安后也是从渭北绕过了长安,形成了对长安的包围之势(事见《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遣敦煌公率统军刘弘基、长孙顺德、杨毛等诸军数万人,往高陵道,定泾阳、云阳、武功、盩厔、鄠诸县等,慰抚使人掾殷开山等受节度焉。”)
    ①[宋]宋敏求:《长安志》卷14,中华书局,1990年。
    ②《旧唐书》卷1《高祖》,第1页;卷2《太宗》,第28页。
    ③《旧唐书》卷11《代宗》,第273页。
    ④《旧唐书》卷12《德宗上》,第342页。
    ⑤《旧唐书》卷19下《僖宗传》,第687-732页。
    ①《旧唐书》卷38《地理一》,第1402页。
    ②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③《资治通鉴》卷224《代宗》,第7218页。
    ④唐长孺著:《唐书兵志笺正》,中华书局,1962年。
    ⑤《册府元龟》卷413《召募》,中华书局,2003年。
    ①《旧唐书》卷12《德宗上》,第326页。
    ②《旧唐书》卷191《方伎》,第5113页。
    ③《长安志》卷19《富平》。
    ④[唐]赵元一:《奉天录》卷1,《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
    ①《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38-7268页。
    ②《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第5239页。
    ③《隋书》卷24《食货》,第683-692页。
    ④《旧唐书》卷55《薛举》,第2246页。
    ⑤《资治通鉴》卷264《昭宗》,第8609页。
    ①《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22页。
    ①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0-125页。
    ①钱耀鹏对于中国城市起源及其筑成技术的文献较多,如他所著:《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文物》1997年第8期;《试论城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文物世界》1998年第1期;《半坡聚落与黄河流域夯筑城址的发生》,《文博》2000年第2期等,分别讨论了我国城市起源与防御的关系问题。
    ①《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第252-254页。
    ②《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文物》,1997年第8期。
    ①《长安志》卷11《万年县》。
    ②[宋]程大昌著:《雍录》卷6《东渭桥》,中华书局,2005年,第126页。
    ③[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7《桥渡》,中华书局,1990年,第203页。
    ④辛德勇:《汉唐长安交通地理研究》系列文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4辑,1989年第1、2辑。
    ⑤黄寿成:《说唐代的东渭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2辑)中提到了东渭桥自开元设渭桥仓后,接纳存储江淮漕运之粮,战略意义重大,为兵家必争之地,藩镇割据后藩镇不再供奉朝廷,渭桥仓没有粮食也就失去了战略地位,不为兵家所重视了;马正林:《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陕西师范那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⑥《旧唐书》卷11《代宗传》,第299页。
    ⑦《资治通鉴》卷229《德宗》,第7372页。
    ⑧《旧唐书》卷12《德宗上》,第340-341页。
    ①《资治通鉴》卷230《德宗》,第7402页。
    ②《资治通鉴》卷226《代宗》,第7287页。
    ③《资治通鉴》卷230《德宗》,第7412贝。
    ④《旧唐书》卷163《崔元略》,第4261页。
    ⑤《资治通鉴》卷219《敬宗》,第7023页。
    ⑥《长安志》卷13《咸阳》。
    ①《旧唐书》卷10《肃宗传》,第247页。
    ②《旧唐书》卷134《马燧传》,第3704页。
    ③《新唐书》卷150《长孙无忌》,第4028页。
    ④《类编长安志》卷7《古迹》,第233-239页。
    ⑤《河山集·四集》,图22,关中形势图。
    ⑥《旧唐书》卷1《高祖》,第1-20页。
    ⑦《资治通鉴》卷223《代宗》,第7151-7152页。
    ①《资治通鉴》卷218《玄宗》,第6961-7000页。
    ②《新唐书》卷147《鲁炅》,第4751页。
    ③《旧唐书》卷12《德宗上》,第319-358。
    ④《资治通鉴》卷219《肃宗》,第7017-7018页。
    ⑤《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55页。
    ⑥《旧唐书》卷8《玄宗上》,第203页。
    ⑦《旧唐书》卷10《肃宗》,第240页。
    ⑧《旧唐书》卷43《职官二》,第1841页。
    ①黄永年:《李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424-431页。黄所分析的很有道理,从李晟离开李怀光占领东渭桥的举动上看,也是对李怀光极为不利的军事行动,更加证明了李晟有意防范李怀光的真正用意。
    ②《资治通鉴》卷229《德宗》,第7372-7373页。
    ①[北魏]郦道元著,[清]杨守敬,熊会贞撰,段熙仲、陈桥驿点校:《水经注疏》卷16《谷水》,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48页。
    ②《类编长安志》卷6《山水·泉渠》,第172。
    ③《类编长安志》卷7《古迹》,第201页。
    ④《旧唐书》卷43《职官二》,第1841-1842页。
    ⑤《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第4041页
    ⑥《长安志》卷11《长安县》。
    ⑦《旧唐书》卷12《德宗上》,第319-258页。
    ⑧《长安志》卷6《东宫》,第159208页。
    ①《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159208页。
    ②《资治通鉴》卷255《僖宗》,第8294页。
    ③《史记》卷7《项羽本纪》,第210-240页。
    ④《长安志》卷13《咸阳》。
    ①《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2页。
    ②《旧唐书》卷105《韦坚》,第3222页。
    ③《长安志》卷7《皇城》。
    ④《类编长安志》卷6《山水》,第173页。
    ⑤《水经注疏》卷19《渭水下》,第371页。
    ①《水经注疏》卷19《渭水下》,第369页。
    ②《长安志》卷12《长安县》。
    ③《汉书》卷29《沟洫志》,第1340页。
    ④《资治通鉴》卷219《德宗》,第7001-7003页。
    ①《资治通鉴》卷220《德宗》,第7033页。
    ①《隋书》卷1《高祖上》,第18-19页。
    ②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唐代长安城考古记略》,《考古》1963年第11期。
    ③《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第79-93页;《唐代长安城考古记略》,第595-611页。
    ④辛德勇著:《隋唐两京丛考》,三秦出版社,1998年。
    ⑤《隋书》卷4《炀帝下》,第84页。
    ⑥《隋书》卷4《炀帝下》,第83页。
    ⑦《隋书》卷37《李穆》,第1124页。
    ①《隋书》卷3、4《炀帝》,第59-98页。
    ②《隋书》卷22《五行上》,第636页。
    ③《新唐书》卷1《高祖传》,第2页。
    ①《资治通鉴》卷192《高祖》,第6022页。
    ②《唐会要》卷72《京城诸军》,第1291页。
    ③《旧唐书》卷4《高宗上》,第73页。
    ④《旧唐书》卷8《玄宗上》,第194页。
    ①《资治通鉴》卷213《肃宗》,第6788-6789页。
    ②《唐六典》卷7《校勘记》,第179-238。
    ③《旧唐书》卷8《玄宗上》,第198页。
    ④《旧唐书》卷13《德宗下》,第384页。
    ⑤《旧唐书》卷14《德宗上》,第421页。
    ⑥《旧唐书》卷107《玄宗诸子》,第3271页。
    ①《旧唐书》卷37《五行》,第1347页。
    ②《唐会要》卷86《奴婢》,第1584页。
    ③《唐会要》卷30《大内》,第564页。
    ④《新唐书》卷35《五行二》,第906页。
    ⑤陈振冲:《雉堞初探》,《文物春秋》2007年第2期。
    ⑥《旧唐书》卷93《张仁愿》,第2982页。
    ⑦《旧唐书》卷152《高固》,第4077页。
    ⑧《旧唐书》卷15《宪宗下》,第448页。
    ⑨《旧唐书》卷110《李光弼》,第3307页。
    ①《隋书》卷29《地理上》,第808页。
    ②《隋书》卷7《礼仪二》,第130页。
    ③《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第79-93页。
    ④《旧唐书》卷49上《食货下》,第2113-2130页。
    ①《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1-7352页。
    ②《资治通鉴》卷209《中宗》,第6622页。
    ③《旧唐书》卷152《张万福》,第4076页。
    ④《资治通鉴》卷252《懿宗》,第8158页。
    ⑤《旧唐书》卷110《李光弼》,第3305页。
    ①《考古发现唐长安城城墙宽度为6米左右》,《陕西日报》2006年3月13日。
    ②《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见《四库全书》。
    ③《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第五章第四、五节,第272-287页。
    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二《礼仪》附:都城建筑,第69页。
    ①《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21-37页。
    ②《旧唐书》卷7《中宗睿宗》,第135-164页。
    ③《旧唐书》卷8《玄宗上》,第165-206页。
    ④此方面研究颇多,较早研究者有陈寅恪,在其《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就提出了夺取玄武门是政变的关键这个问题,由此提出玄武门的重要性;孙英刚从政治学角度讨论了四次宫廷政变中各种力量的关系,讨论了玄武门地理位置、军队与宫廷政变关系(见《唐代前期宫廷革命研究》,《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63-287页);承宗才讨论了从东宫前往太极宫的道路问题(见《建成元吉何以比走玄武门》,《新疆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黄永年根据常何墓碑记载讨论了李世民动用府兵的问题(见《敦煌写本常何墓碑和唐前期宫廷政变中的玄武门》,《1983年全国敦煌学学术讨论会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黄永年还在其《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中讨论了玄武门之变中玄武门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里是屯营所在地;刘蓬春提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玄武门及太极宫内的伏兵可能达到数百人,还指出常何、敬君弘均为李世民死党的观点(见《玄武门之变伏兵考辩》,《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①《旧唐书》卷74《马周》,第2613页。
    ②《唐会要》卷30《大内》,第553页。
    ①《类编长安志》卷7《古迹》,第233-239页。
    ②《资治通鉴》卷243《穆宗》,第7852页。
    ①《长安志》卷9《兴庆坊》。
    ①孙英刚:《唐代前期宫廷革命研究》,见荣新江等编《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7页。
    ②《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1963年。
    ③《资治通鉴》卷208《中宗》,第6611页。
    ①《资治通鉴》卷190《高祖》,第5958页。
    ①《资治通鉴》卷208《中宗》,第6611页。
    ②《唐代长安城考古纪略》,598-599页。
    ③《资治通鉴》卷184《恭皇帝下》,第5763页。
    ①《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
    ②黄永年认为李建成在攻击长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根据相关史实对唐史中有关李世民的诸多记载提出了质疑,见《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不过,有关雷永吉是否就是从景风门入的问题还存在断句的问题。黄先生是这样的断句的:才至景风门,东面军头雷永吉等已先登而入(见121页)。还有一种断句法:才至景风门东面,军头雷永吉等已先登而入。即使说雷永吉等先登而入,也可以理解为李渊看到了他们登城,而在西北边的部队是何情况则未必能够准确的记录下来。按照当时李渊军队的攻城分布状况看,皇城和宫城四周都是李渊义军,有可能是四面共同攻入。其次,即使李渊军占领了景风门并不等于拿下了宫城。虽然,大兴城的皇城和宫城连在一起,毕竟还有横街阻隔,宫城也是一个封闭的防御体系。因此,可以想象,当时攻击长安皇城和宫城的部队一拥而上,从几个方面涌入可能更为可信。对雷永吉的出身问题至今也没有更明确的记载,很难判断是那支部队。还有一种情况也需要考虑,从宫城的位置上看,东、南、西三面并不利于进攻。三面都有街道、坊墙的限制。反倒是从禁苑向宫城攻击比较容易,这里地势比较开阔,比较有利于进攻。李晟平定朱沘之乱时就选择了从禁苑进攻宫城的路线。
    ③《旧唐书》卷15《宪宗上》,第428页。
    ④《长安志》卷7《乾佑》。
    ⑤《旧唐书》卷7《中宗》,第138页。
    ⑥《旧唐书》卷18下《宣宗》,第622页。
    ⑦《旧唐书》卷20上《昭宗》,第757页。
    ⑧《新唐书》卷224下《叛臣下·王行瑜》,第6406页。
    ⑨《新唐书》卷83《诸帝公主》,第3667页。
    ①《长安志》卷9《兴庆坊》。
    ②[韩]朴汉济:《唐长安城三苑考——与前汉时三苑的功能比较》,《历史学报》188,2005年。
    ③[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三苑》,三秦出版社,1996年。
    ④《唐代长安城考古记略》,第596页。
    ⑤《唐六典》卷7《尚书·工部》,第216页。
    ①《资治通鉴》卷231《德宗》,第7429-7458页。
    ①《旧唐书》卷1《高祖》,第4页。
    ②《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见《四库全书》。
    ①《新唐书》卷50《兵》,第1324页。
    ①《新唐书》卷50《兵》,第1325页。
    ②《旧唐书》卷68《尉迟敬德》,第2499页。
    ③《资治通鉴》卷191《太宗》,第5999页。
    ④《新唐书》卷49下《百官四下》,第1307页。
    ①《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31页。
    ②《旧唐书》卷68《尉迟敬德》,第2497页。
    ①《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31页。
    ②《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5页。
    ①张沛:《唐折冲府汇考》,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②陆贽:《陆宣公翰苑集》卷11《论关中事宜状》,见《四库全书》
    ③《新唐书》卷49上《百官四上》第1279页。
    ④《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898页。
    ⑤《唐折冲府汇考》,第17页。
    ①《新唐书》卷49上《百官四上》,第1279-1304页。
    ②《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5页。
    ③《隋书》卷28《百官志》,第793页。
    ④《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901页。
    ①《新唐书》卷49上《百官四上》,第1279页。
    ②俞鹿年:《中国官制大词典(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027-1029页
    ③岑仲勉:《唐史余沉》,中华书局,2004年,第334-335页;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2页。
    ④《隋书》卷28《百官志》,第800页。
    ⑤《旧唐书》卷43《职官二》,第1834页。
    ⑥《旧唐书》卷43《职官二》,第1833-1834页。
    ⑦《隋书》卷28《百官志》,第800页。
    ⑧《唐六典》卷24《诸卫》,第623页。
    ⑨《册府元龟》卷345《将帅部·佐命六》,第4091页。
    ⑩《旧唐书》卷61《窦威传》,第2367页。
    ①《唐六典》卷25《诸卫府》,第623页。
    ②《新唐书》卷49上《百官四上》,第1280页。
    ③《旧唐书》卷42《职官一》,第1788页。
    ④《旧唐书》卷83《薛仁贵传》,第2783页。
    ⑤《新唐书》卷49上《百官四上》,第1280页。
    ⑥《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第2893页。
    ⑦《新唐书》卷215《突厥传上》,第6044页。
    ⑧《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900页。
    ⑨《旧唐书》卷82《李义府传》,第2771页。
    ⑩《新唐书》卷210《藩镇·魏博传》,第5935页。
    ①《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905页。
    ①《唐六典》卷24《诸卫》,第617页。
    ②蒙曼:《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页。
    ①《旧唐书》卷187上《忠义上》,第4872页。
    ①《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1页。
    ①口《唐六典》卷25《诸卫府》,第642页。
    ①[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秦王太尉陕东行台制》,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48页。
    ②《唐大诏令集·秦王兼凉州总管制》,第148页
    ③《唐大诏令集·秦王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制》,第149页。
    ④《旧唐书》卷64《高祖二十二子》,第2421页。
    ⑤《旧唐书》卷60《宗室·淮安王神通》,第2341页。
    ⑥《旧唐书》卷187上《忠义上》,第4872页。
    ⑦《新唐书》卷191《忠义上》,第5510页。
    ①《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第37页。
    ②《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0-1331页。
    ③《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0-1331页。
    ④《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3-1340页。
    ⑤《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3-1340页。
    ⑥《旧唐书》卷64《巢王元吉传》,第2421页。
    ⑦《旧唐书》卷58《刘弘基》,第2310页;《柴绍传》,第2314页。
    ①《旧唐书》卷56《罗艺传》,第2279页。
    ②《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911-1913页。
    ①《新唐书》卷49上《百官四》,第1302页。
    ②《唐六典》卷28《太子左右卫及诸率府》,第718页。
    ③《旧唐书》卷64《隐太子建成传》,第2416页。
    ④《资治通鉴》卷191《高祖》,第6010页。
    ⑤《新唐书》卷49上《百官四》,第1307页。
    ①《旧唐书》卷5《高宗下》,第96页。
    ②《旧唐书》卷91《桓彦范传》,第2928-2929页。
    ①孙英刚提出的“一君两储三方”中分析了太子的作用。见孙英刚《唐代前期宫廷革命研究》。从历次政变过程来看,政变者只有控制了皇帝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②《资治通鉴》卷210《睿宗》,第6663页。
    ①《资治通鉴》卷196《太宗》,第6173页。
    ①《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上》,第5226页。
    ②《长安志》卷6《宫室》。
    ③《类编长安志》卷4《园》,第124页。
    ①《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2页。
    ②《资治通鉴》卷227《德宗》,第7395页。
    ③《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39页。
    ④《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1页。
    ⑤《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第31页。
    ①《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第164-178页。
    ②《资治通鉴》卷199《太宗》,第6291页。
    ①《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
    ②《新唐书》卷44《选举制上》,第1170页。
    ③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545页。
    ④《旧唐书》卷43《职官二》,第1827页。
    ⑤《新唐书》卷4《则天皇后》,第89页。
    ⑥《旧唐书》卷7《中宗》,第144-145页。
    ①《旧唐书》卷65《高士廉、长孙无忌》,第2441-2456页。
    ②《旧唐书》卷8《玄宗上》,第166页。
    ①《旧唐书》卷67《李勣传》,第2487页。
    ②《资治通鉴》卷199《高宗》,第6291页。
    ③《旧唐书》卷4《高宗上》,第71页。
    ①《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1页。
    ②《旧唐书》卷91《桓彦范》,第2928页。
    ③《旧唐书》卷86《高宗中宗诸子》,第2838页。
    ④《资治通鉴》卷210《中宗》,第6664页。
    ⑤《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1页。
    ①《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0-1331页。
    ②《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903页。
    ③《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7页。
    ④《旧唐书》卷12《德宗上》,第354页。
    ①《旧唐书》卷1《高祖》,第2页。
    ②《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21-38页。
    ③《资治通鉴》卷197《太宗》,6214页。
    ④《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7页。
    ①《旧唐书》卷1《则天皇后》,第127页。
    ①按《新唐书》记载是废神武军,此说与后记载的内容矛盾,《唐书兵书笺正》认为是英武军,此说应正确,故此处选英武军之说。
    ②《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上》,第6087页。
    ③《资治通鉴》卷217《玄宗》,第6927页。
    ④《旧唐书》卷104《哥舒翰》,第3212-3213页。
    ①这方面研究比较多见,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何永成:《唐代神策军研究——兼论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台湾商务,1990;齐勇峰:《说神策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②《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2页。
    ①《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3页。
    ①《资治通鉴》卷254《僖宗》,第8236页。
    ②《资治通鉴》卷254《僖宗》,第6237页。
    ③《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35页。
    ④杜文玉,于汝波著:《中国军事通史》第10卷下,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479-483页。
    ①《旧唐书》卷184《宦官·杨复恭》,第4778页。
    ①《雍录》之《宫北禁军营图》
    ②《旧唐书》卷184《宦官》,第4753页。
    ①《旧唐书》卷184《宦官》,第4754页。
    ②《新唐书》卷47《百官二》,第1217页。
    ③《资治通鉴》卷219《肃宗》,第7013页。
    ④《新唐书》卷47《百官二》,第1217页。
    ⑤《资治通鉴》卷203《中宗》,第6417页。
    ⑥《旧唐书》卷83《程务挺》,第2785页。
    ①《旧唐书》卷186上《酷吏上·来俊臣传》,第4840页。
    ②《旧唐书》卷184《宦官·杨思勖》,第4756页。
    ③《资治通鉴》卷210《玄宗》,第6686页。
    ①《旧唐书》卷184《宦官·高力士传》,第4757页。
    ②《新唐书》卷134《宇文韦杨王》,第4566页。
    ③《旧唐书》卷184《宦官·高力士》,第4758页。
    ④陶仲云,白心莹:《陕西浦城县发现高力士残碑》,《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①《旧唐书》卷184《李辅国》,第4759页。
    ②《资治通鉴》卷218《玄宗》,第6974页。
    ①《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904页。
    ②《旧唐书》卷184《李辅国传》,第4761页
    ③《资治通鉴》卷222《肃宗》,第7123页。
    ④《旧唐书》卷184《程元振传》,第4762页。
    ⑤《资治通鉴》卷222《肃宗》,第4762页。
    ①《旧唐书》卷184《鱼朝恩传》,第4763页
    ②《旧唐书》卷145《李希烈传》,第3944页。
    ①《旧唐书》卷135《鲁杞传》,第3716页;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8《德宗》。
    ②《旧唐书》卷184《窦文场传、霍仙鸣传》,第4766页,
    ①史念海:《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辑。
    ①《新唐书》卷49上《百官四上》,第1284页。
    ②《旧唐书》卷44《职官三》,第1868页。
    ③《资治通鉴》卷245《文宗》,第7922页。
    ①《旧唐书》卷15下《宪宗》,第441-472页。
    ②《旧唐书》卷184《宦官·杨思勖传》,第4754页。
    ①T.N.杜普伊著:《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②《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7页。
    ①白建钢:《论秦俑军队“长矛手”及其战术》,《文博》1994年第4期。
    ②《唐六典》卷16《两京武库》,第463页
    ③《中国军事通史》第10卷《唐代军事史下》,第487-494页。
    ④《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5页。
    ①《旧唐书》卷2《太宗上》,第26页。
    ②《旧唐书》卷68《尉迟敬德传》,第2499页。
    ③《唐会要》卷72《京城诸君》,第1300页。
    ④《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八》,第385页。
    ⑤《长安志》卷3《宫室一》。
    ⑥《汉书》卷63《武五子传第三十三》,第2743页。
    ①《新唐书》卷34《五行一》,第872页。
    ②《长安志》卷6《宫室》。
    ③《资治通鉴》卷238《宪宗》,第7679页。
    ④《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5页。
    ①《新唐书》卷48《百官三》,第1275页。
    ②《资治通鉴》卷238《宪宗》,第7663-7694页。
    ③《旧唐书》卷37《五行》,第1366页。
    ④《旧唐书》卷9《玄宗下》,第230页。
    ①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史念海,萧正洪,王双怀:《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张岂之,史念海,郭琦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史记》卷29《河渠》: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李令福认为:合今280万市亩,而实际耕种60万亩(见《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0-52页)。
    ③《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第133页。
    ①《资治通鉴》卷232《宪宗》,第7469页。
    ②《通典》卷19《职官一》,第106页。
    ①《资治通鉴》卷200《高宗》,第6308页。
    ②《通典》卷19《职官一》,第109页。
    ③《唐会要》卷72《京城诸军》,第1291-1308页。
    ④《旧唐书》卷97《张说传》,第3053页。
    ⑤《旧唐书》卷17下《文宗本纪下》,第567页。
    ⑥王培华:《长安粮食供应与关中天地人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余蔚:《浅谈唐中叶关中地区粮食供需状况——兼论关中衰落之原因》,《中国农史》1999年第1期。
    ②《旧唐书》卷83《张俭传》,第33页。
    ③《旧唐书》卷93《娄师德传》,第2975页。
    ①《新唐书》卷53《食货三·校刊记》,第1374页。
    ②《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第134-141页;朱士光《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西安出版社,2003年,第330页等。
    ③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
    ④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43页;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见岑仲勉:《唐史余藩·外一种》,中华书局,2004年,第347页;《唐折冲府汇考》有关考证。
    ⑤《唐会要》卷72《京城诸军》,第1291-1308页。
    ①《唐六典》卷3《户部尚书》,第76页。
    ①《府兵制度考释》,第125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7《食货七》,中华书局,1988年,第42页。
    ②《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上》,第5158-5159页。
    ③《资治通鉴》卷197《太宗》,第6209-6210页。
    ④《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甲表23,第78页。
    ⑤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中华书局,1986年,第107-110页。
    ⑥《资治通鉴》卷196《太宗》,第6172页。
    ①《旧唐书》卷4《高宗上》,第69页。
    ①《资治通鉴》卷223《代宗》,第7152页。
    ①《旧唐书》卷114《周智光》,第3369页。
    ①《新唐书》卷52《食货二》,第1352页。
    ②《旧唐书》卷48《食货上》,第2090-2091页。
    ①《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第132页、第137页图对比。
    ②《浅谈唐中叶关中地区粮食供需状况——兼论关中衰落之原因》,第3-9页。
    ①《旧唐书》卷133《李晟》,第3666页。
    ②《唐朝的仓廪制度》,第57-67页。
    ③《旧唐书》卷98《裴耀卿传》,第3081页。
    ①《旧唐书》卷49《食货下》,第2114页。
    ②《旧唐书》卷49《食货下》,第2115页。
    ③《旧唐书》卷48《食货上》,第2086贞。
    ①有关关中地区有唐一代的漕运和仓廪制度,见毛汉光:《唐宋帝国与运河》,商务印书馆,1933年:张弓:《唐朝的仓廪制度》,第26-50页;李令福:《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史念海:《中国的运河》等。
    ①关于太仓位置张弓根据史料和考古发现认为在太极宫掖庭宫北是可信的,《唐朝的仓廪制度》,第57-58页。
    ②《旧唐书》卷9《玄宗下》,第216页。
    ③《旧唐书》卷48《食货上》,第2086页。
    ④《新唐书》卷37《地理一》,第964页。
    ⑤《旧唐书》卷105《韦坚传》,第3222页。
    ⑥《旧唐书》卷17上《文宗上》,第520页。
    ⑦《唐会要》卷87《转运盐铁总叙》,第1587页。
    ⑧《资治通鉴》卷234《德宗》,第7536页。
    ①[唐]沈亚之:《东渭桥给纳使新厅记》,摘自《全唐文》卷8。
    ②《旧唐书》卷133《李晟》,第3667页。
    ③《资治通鉴》卷182《炀皇帝中》,第5680页。
    ④《雍録》卷9“唐东宫图”,第184-204页。
    ①《通典》卷7《食货七》,第39-42页。
    ②《旧唐书》卷185上《良吏上》,第4787页。
    ③《旧唐书》卷105《韦坚》,第3222页。
    ④《新唐书》卷6《肃宗、代宗》,第155-181页。
    ⑤《新唐书》卷53《食货三》,第1369页。
    ⑥《资治通鉴》卷232《德宗》,第7469页。
    ①《旧唐书》卷129《韩晃》,第3601页。
    ②《新唐书》卷53《食货三》,第1369页。
    ③《新唐书》卷39《地理三》,第1001页。
    ④《新唐书》卷50《兵志》,第1325页。
    ①《隋书》卷28《百官下》,第784页。
    ②《隋书》卷29《地理上》,第812页。
    ③《资治通鉴》卷103《太宗》,第3254页。
    ①《唐代的仓廪制度初探》。张弓从各道不同时期水利发展情况进行的推测是可信的,第47-49页。
    ②《旧唐书》卷48《食货志》,第2090页。
    ①《旧唐书》卷200上《安禄山》,第5367-5382页。
    ②《资治通鉴》卷219《肃宗》,第7024页。
    ①《资治通鉴》卷219《肃宗》,第7031页。
    ②《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第3451页。
    ③《资治通鉴》卷219《肃宗》,第7023页。
    ①《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第4600页。
    ②《资治通鉴》卷219《肃宗》,第7023页。
    ③《资治通鉴》卷220《肃宗》,第7033页。
    ①《资治通鉴》卷220《肃宗》,第7034页。
    ①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第30-31页。
    ②《中国军事通史·唐代军事史》(下),第584页。
    ③《资治通鉴》卷226《代宗》,第7281页。
    ④《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1页。
    ⑤《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2页。
    ⑥《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2页。
    ⑦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第75-77页。
    ①《长安志》卷7《唐京城》,第61页。
    ①《唐代长安城考古记略》,第596页
    ②《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2页。
    ③《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3页。
    ①《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5页。
    ②《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4页:
    ③彭铁翔:《唐代建中时期的“泾原兵变”性质考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6期,第101-107页。
    ④《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4页。
    ⑤《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6页。
    ①□《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4页。。
    ①《资治通鉴》卷228《德宗》,第7354页。
    ①《资治通鉴》卷245《文宗》,第7919页。
    ①《旧唐书》卷169《李训传》,第4396页。
    ②《旧唐书》卷15下《宪宗》,第446页。
    ①《旧唐书》卷169《李训》,第4396-4397页。
    ①《资治通鉴》卷245《文宗》,第7911页。
    ①《资治通鉴》卷245《文宗》,第7916页。
    ①《新唐书》卷179《李训传》,第5312页。
    ①《资治通鉴》卷245《文宗》,第7910页。
    ②《旧唐书》卷184《宦官》,第4770页。
    ①《旧唐书》卷184《宦官》,第4756页。
    ①《旧唐书》卷167《赵宗儒 窦易直 李逢吉 段文昌 宋申锡 李程传》,第4371页。
    [1]《史记》,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2]《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3]《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4]《隋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5]《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6]《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7][周]吕望著:《六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8][北魏]郦道元著,[清]杨守敬,熊会贞撰,段熙仲、陈桥驿点校:《水经注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9][唐]道宣,《续高僧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0][唐]段成式著:《酉阳杂俎》,民国二十五年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缩本。
    [11][唐]封演撰,赵贞信点校:《封氏闻见记校注》选自《唐宋史料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2][唐]冯贽,《云仙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3][唐]李荃著:《神机制敌太白阴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唐]李肇,《唐国补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5][唐]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唐]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7][唐]李林甫等著:《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8][唐]赵元一著:《奉天录》,《续修四库全书》423·史部·杂史类。
    [19][唐]赵磷,《因话录》,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983年。
    [20][唐]陆贽著:《陆宣公翰苑集》卷十一,论关中事宜状,见《四库全书》。
    [21][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22][唐]吴兢撰:《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3][唐]刘餗撰:《隋唐嘉话·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4][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选自《唐宋史料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5][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6][唐]温大雅著:《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7][唐]韦述著:《两京新记》,[日]尊经阁文库藏旧抄本,南菁札记本。
    [28][唐]韦述等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29][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0][唐]姚汝能撰,[五代]王仁裕撰,曾贻芬点校:《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31][唐]长孙无忌撰:《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2][唐]张鷟著:《朝野佥载》,唐宋史料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33][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4][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35][宋]王溥著:《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36][宋]程大昌著:《雍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37][宋]宋敏求撰:《唐大诏令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8][宋]宋敏求著:《长安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39][宋]曾公亮,丁度等撰:《武经总要》,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 兵家类》,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40][宋]陈规著,林政才注释:《守城录注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
    [41][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2][宋]李昉等撰:《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
    [43][宋]李昉著:《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1年版。
    [44][宋]李昉等著:《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第1960年版,1998年第6次印刷。
    [45][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
    [46][宋]张礼著,陈元方等辑注:《游城南记》(外二种),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89年版。
    [47][宋]郑樵著:《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8][宋]王存等,《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3年。
    [49][宋]王象之著:《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50][宋]王谠,《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3年。
    [51][南宋]王应麟辑,《玉海》,元刊明修清康熙补刊本。
    [52][元]骆天骧著:《类编长安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53][元]李好文,《长安志图》,台湾影印文渊阁本四库全书。
    [54][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
    [55][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56][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7][清]顾祖禹著:《读史方域纪要》,见《四库全书》。
    [58][清]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见《四库全书》。
    [59][清]顾炎武著:《历代宅京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0][清]顾炎武著,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1][清]毛凤枝著,李之勤校注:《南山谷口考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62][清]毕沅纂著:《关中胜迹图志》,西安:西京日报社,民国23年。
    [63]《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64]《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5]《诸子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
    [66]《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67]《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68][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9]庄林德、张京祥著:《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朱士光著:《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1]朱士光,吴宏岐编:《西安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年版。
    [72]周绍良著:《唐代墓志汇编》(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73]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74]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
    [75]赵雨乐著:《唐宋变革期之军政制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
    [76]赵雨乐著:《从宫廷到战场:中国中古与近世诸考察》,香港:中华书局,2007年版。
    [77]张永禄著:《唐都长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8]张永禄主编:《唐代长安词典》,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9]张沛著:《唐折冲府汇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80]张岂之,史念海,郭琪等编著:《陕西通史隋唐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1]张岂之,史念海,郭琪等编著:《陕西通史历史地理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2]张国刚:《试论唐代藩镇的类型划分与动乱特点——兼论河朔长期割据的原因》,《研究生论文选》(中国历史分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3]张弓著:《唐朝仓廪制度初探》,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84]俞鹿年著:《中国官制大词典(上下)》,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5]姚坚著:《唐代的长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86]杨宽著:《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7]杨鸿年著:《隋唐两京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严耕望著:《唐代交通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89]薛平拴著:《陕西历史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0]辛德勇著:《隋唐两京丛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91]辛德勇著:《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92]谢玉杰编:《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93]肖爱玲著:《唐代长安城》,西安:西安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4]向达著:《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上海:三联书店,1957年版。
    [95]武进著:《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96]武伯纶著:《西安历史述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7]武伯纶:《古城集》,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98]吴廷燮著:《唐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99]吴存浩著:《中国农业史》,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0]王永兴著:《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01]王双怀著:《荒冢残阳:唐代帝陵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2]唐长孺著:《唐书兵志笺正》,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04]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历史教学问题》,1982年第1、3期。
    [105]孙英刚:《唐代前期宫廷革命研究》,见荣新江等编《唐研究》第七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孙旺,郁贤皓:《唐代文选》,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7]史念海著:《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8]史念海著:《中国的运河》,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9]史念海著:《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0]史念海著:《河山集》四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1]史念海著:《河山集》二集,上海:三联书店,1981年版。
    [112]史念海著:《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版。
    [113]史念海主编:《西安历史地图集》,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版。
    [114]石云涛著:《安史之乱》,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15]饶胜文著:《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年版。
    [116]全汉升著:《唐宋帝国与运河》,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117]钱耀鹏著:《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8]彭兴业:《首都城市功能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9]牛致功:《唐高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0]牛致功:《李渊建唐史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1]牛致功:《安禄山史思明评传》,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
    [122]宁越敏等著:《中国城市发展史》,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123]穆渭生著:《唐代关内道军事地理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4]穆渭生著:《郭子仪评传》,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125]蒙曼著:《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6]马正林著:《丰镐—长安—西安》,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127]马正林编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28]马正林:《古今西安》,陕西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9]马俊民,王世平著:《唐代马政》,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0]马驰著:《唐代蕃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1]马驰著:《李光弼》,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2]吕思勉著:《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33]刘向阳著:《唐代帝王陵墓》,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134]刘运勇:《西汉长安》,中华书局,1982年版。
    [135]刘庆柱著:《长安春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6]梁思成著:《中国建筑史》(高等学校交流讲义),1955年油印本。
    [137]梁方仲著:《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8]李瑞著:《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6年版。
    [139]李令福著:《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0]李健超:《汉唐两京及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论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
    [141]李鸿宾著:《唐朝朔方军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42]李浩著:《唐代园林别业考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3]李斌城著:《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4]蓝勇著:《中国历史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5]黄永年著:《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46]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7]胡戟著:《武则天本传》,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年。
    [148]胡戟等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9]侯甬坚著:《渭河》,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50]贺业钜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
    [151]何永成著:《唐代神策军研究——兼论神策军与中晚唐政局》,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版。
    [152]顾朝林主编:《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3]谷霁光著:《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54]耿占军著:《唐代长安的休闲娱乐文化》,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版。
    [155]葛承雍著:《华夏文化的丰碑——唐都建筑风貌》,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6]国家文物局古籍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吐鲁番出入文书》1-9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57]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158]方积六:《黄巢起义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59]杜文玉著:《唐高祖与唐太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0]杜文玉,于汝波著:《中国军事通史》第十卷上下,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
    [161]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2]董鉴泓著:《中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163]董鉴泓著:《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4]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65]陈桥驿编:《中国六大古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166]岑仲勉著:《唐史余沉(外一种)·府兵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67]岑仲勉著:《隋唐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68]柏明:《唐长安太平坊与实际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9][意]L·贝纳沃罗著,薛钟灵等译:《世界城市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0][日]足立喜六著,王双怀等译:《长安史迹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171][日]平冈武夫著:《唐代的长安与洛阳地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72][日]古川道雄著,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73][日]池田温著:《唐研究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4][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等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版。
    [175][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76][美]T.N.杜普伊著,李志兴等译:《武器和战争的演变》,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77][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78][德]克劳塞维茨著:《战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9]朱士光、王元林、呼林贵:《历史时期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纪研究》1998年第1期。
    [180]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城队:《唐大明宫含元殿遗址1995—1996年发掘简报》,《考古学报》1997年第3期。
    [181]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城队:《唐长安兴庆宫发掘记》,《考古》1959年第10期。
    [182]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城队:《唐长安明德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1期。
    [183]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城队:《唐长安皇城含光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7年第5期。
    [18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发掘队:《唐代长安城考古记略》,《考古》1963年第11期。
    [185]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的特征及历史意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86]张永禄:《唐长安城坊里管理制度》,《人文杂志》1981年第3期。
    [187]张国刚:《唐代藩镇类型及其动乱特点》,《历史研究》1983年第4期。
    [188]朱士光:《论周秦汉唐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规制之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189]詹宗祐:《隋唐时期终南山区研究》,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2年。
    [190]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1980年第3期。
    [191]余蔚:《浅谈唐中叶关中地区粮食供需状况--兼论关中衰落之原因》,《中国农史》1999年第1期。
    [192]于光建,闫婷婷:《唐代河西边防组织补证》,《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93]雍际春:《隋唐都城建设与六朝都城之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辑。
    [194]辛德勇:《汉唐长安交通地理研究》系列文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3、4辑,1989年第1、2辑。
    [195]吴宏岐:《论唐末五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特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辑。
    [196]吴宏岐:《隋唐行宫制度与中央政治空间格局的变化》,载《暨南史学(第五 辑),2007年版。
    [197]王永新著:《论唐代前期河西节度使》,《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8]王维坤:《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的比较研究——中日古代都城研究之》,《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199]王维坤:《试论隋唐长安城的总体设计思想与布局》,《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200]王维坤:《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构造与里坊制的起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
    [201]王社教:《论唐长安的人口数量》,载史念海主编:《汉唐长安与关中平原—中日历史地理合作研究论文集第二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12月增刊。
    [202]王社教:《对西安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长安历史文化》第1辑,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03]王培华:《长安粮食供应与关中天地人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04]陶仲云,白心莹:《陕西浦城县发现高力士残碑》,《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辑。
    [205]宿白:《隋唐长安与洛阳》,《考古》1978年第6期。
    [206]史念海:《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辑。
    [207]史念海:《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载《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又见《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208]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长安城地基初步探测》,《考古学报》1958年第3期。
    [209]钱耀鹏:《试论城的起源及其初步发展》,《文物世界》1998年第1期。
    [210]钱耀鹏:《关于环壕聚落的几个问题》,《文物》1997年第8期。
    [211]钱耀鹏:《半坡聚落与黄河流域夯筑城址的发生》,《文博》2000年第2期。
    [212]齐勇峰:《说神策军》,《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213]彭铁翔:《唐代建中时期的“泾原兵变”性质考辨》,《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6期。
    [214]欧阳华,焦媚霞:《唐代粮食亩产量辨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15]马正林:《渭河水运和关中漕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216]马正林:《唐长安城平面布局的地理特征》,载《历史地理》,1983年版。
    [217]马世之:《关于春秋战国城址的探讨》,《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4期。
    [218]马得志:《唐代长安与洛阳》,《考古》1982年第6期。
    [219]马得志:《唐长安发掘新收获》,《考古》1987年第4期。
    [220]黎虎:《唐代军镇关津的涉外事务管理职能》,《北方论丛》,2000年第2期。
    [221]李小波:《古都形制与规划思想流变》,《城市问题》,2000年。
    [222]李令福:《隋大兴城的兴修及其对原隰地形的利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23]李令福:《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与夏商都城的布局》,《太原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224]李健超等:《唐翠微宫遗址考古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6期。
    [225]解光云著:《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历史教学》2004年第8期。
    [226]姜捷:《陕西隋唐考古述要》,《考古与文物》1998年第5期。
    [227]黄利平:《中晚唐京西北八镇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辑。
    [228]黄寿成著:《说唐代的东渭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年第2辑。
    [229]侯甬坚:《论唐以前武关的地理位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30]侯甬坚著:《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历史地理学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1]郭声波:《隋唐长安城龙首渠流路新探》,《人文杂志》1985年第3期。
    [232]龚良著:《中国古代都城选地刍议》,《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233]成一农著:《宋、元以及明代前中期城市城墙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见中村圭尔,辛德勇编:《中国古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234]程喜霖:《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镇戍与烽堠》,《敦煌吐鲁番学研究文集》,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年版。
    [235]陈忠凯:《唐长安外郭城区域结构之研究》,《文博》2001年第2期。
    [236]陈振冲著:《雉堞初探》,《文物春秋》2007年第2期。
    [237]陈弱水:《关于长安宦官社群的研究构想》,《“东亚城市史与环境史——新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238]曹尔琴:《唐代长安城的里坊》,《人文杂志》1982年第2期。
    [239]曹尔琴:《唐长安住宅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增刊。
    [240]白建钢:《论秦俑军队“长矛手”及其战术》,《文博》1994年第4期。
    [241]《考古发现唐长安城城墙宽度为6米左右》,《陕西日报》2006年3月13日。
    [242][日]妹尾达彦:《唐代洛阳城の官人居住地》,《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133,1997年,第67-111页。
    [243][日]妹尾达彦:《唐长安城の官人居住地》,《东洋史研究》,1996年,第35-74页。
    [244][日]妹尾达彦:《唐代长安、洛阳城の城郭构造と的都市社会史研究》,文部省科学研究费一般研究(C)研究成果报告书,筑波,1995年。
    [245][韩]朴汉济:《唐长安城三苑考——与前汉时三苑的功能比较》,《历史学报》188,2005年。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