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病名概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人类同疾病斗争的历史过程中,中医温病理论在防治外感热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概念是理论创新的基础,温病概念作为温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温病理论实践与研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疾病谱不断变化,新发流行性传染病不断出现。但古代医籍中温病病名纷繁复杂、概念模糊,使人们难以掌握其内涵,制约了中医药防治温病优势的发挥,因此全面整理和研究温病主要病名的源流及概念,有利于温病理论的丰富完善,特别是对发挥中医药防治新发流行性和传染性疾病的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温病病名概念为研究对象,对温病常见病名的概念进行梳理,整理温病病名294个,并对其进行分类和研究。选取现在仍有流行且名称繁多、内涵不清的温病病名为研究对象,主要有温病、瘟疫、温疫、新感温病、伏气温病、痧病类、疫喉类、温毒类、风温、春温、暑温、湿温、冬温、秋燥、伏暑等疾病概念,对其病名的源流和内涵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在中医理论形成之初,温病主要病名就已出现,随着温病种类不断出现,对温病认识逐渐深化,病名日益增多,至明清时期温病理论体系形成,其内涵进一步丰富。
     2.温病是由于感受温热或湿热病邪而致的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外感疾病的总称。按发病学分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按感邪性质可分为温热类和湿热类,按传播性可分为不具有传染性的四时温病和有传染性的温疫类疾病。
     3.“寒疫”概念由感受非时之寒而致的地域性伤寒疾病,发展为感受疠气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疠气致病理论的提出是对瘟疫非时之气致病理论的补充,丰富了瘟疫病因学说。
     4.温病病名的认识是由从属到独立、由狭义到广义、由混乱到清晰的演变过程。这个逐步完善的过程既反映了医家对温病病名认识的不断深入,同时也是温病理论不断完善的过程。
Febrile disease of Chinese Medicin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diseases history of human being. The concept of febrile disease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febrile disease science, which play an indispensable role on the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disease spectrum constantly changes so do the occurrence of new epidemic diseases. So people hardly master connotation of febrile disease name because of its complexity and ambiguity, which restrict Chinese Medicine advantage on treating febrile disease. So synthetically analyzing and researching main disease name origin and concept connotation that may be beneficial to not only understand and enrich the theory of febrile disease but als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o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new epidemic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Chinese Medicine .
     The thesis is focus on disease name concept of febrile disease by applying the method of philology, historiography etc to arrange 294 common disease names concept and classify them, select main disease names such as febrile disease、plague、instant febrile disease、latent evil febrile disease、pestilent abdominal disorder、epidemic throat disorder、virulent heat pathogen、pathogenic wind-dampness、spring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summer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dampness prevalent diseases、winter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autumnal febrile disease、latent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 and so on.
     Conclusion:
     1. Representative febrile disease names trace back before Song Dynasty. At that time febrile disease names and therapeutic methods still belonged to typhoid because febrile disease didn't detach from typhoid. Till Ming and Qing dynasty febrile disease name existed independently and formed system about syndrome and treatment theory.
     2.Febrile disease is general name of exogenous diseases that suffering damp-heat or warm-heat pathogenic evils. Its connotation include all exogenous fever diseases except typhoid. It is classified latent evil febrile disease and instant febrile disease according to pathogenesis, damp-heat febrile disease and warm-heat febrile disease according to pathogenic factor character, noncommunicable four seasons febrile disease and communicable plague disease according to transmissibility.
     3. "Cold plague" was understand and compared to "warm plague". This knowledge was developed from the regional typhoid diseases caused by the abnormal cold evil to the contagious disease caused by the pestilence. In fact, this kind of understanding enriched the etiology theory of plague and is par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n disease caused by infectious pathogen.
     4. The development of febrile disease name was formed from single conception to multiple conceptions. Through arranging concept synonym and classificating medical practitioner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have diversified cognition on disease named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times. There are promoting factors on forming and developing febrile disease between name and theory.
引文
1《黄帝内经》素问 生气通天论.清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战国·秦越人.《难经》五十八难.清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明万历2年甲戌(1574)剑江李拭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 温病令人不相染易.明嘉靖方东云聚奎堂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清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清光绪10年甲申(1884)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宋·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卷十八温病六条.清宣统3年辛亥(1911)武昌医馆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金·马宗素.《刘河间伤寒医鉴》伤寒医鉴.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吴勉学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映旭斋藏板步月楼梓行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元·朱震亨.《脉因证治》卷一伤寒.清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合志堂刊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元·王覆.《医经溯洄集》伤寒温病热病说.明初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1《黄帝内经》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清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黄帝内经》素问 热论篇.清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明·吴又可《温疫论》下卷 正名.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59.
    4《难经》战国·秦越人五十八难.《难经》.清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5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卷十八温病六条.清宣统3年辛亥(1911)武昌医馆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6清·蒋宝素.《医略十三篇》卷八伏邪.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82.
    7清·喻嘉言.《尚论后篇》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卷之一 尚论春三月温症大意.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9.尚论后篇
    1清·刘世祯.《温热诠真》温病脉证并治.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410.
    2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卷十八 温病六条.清宣统3年辛亥(1911)武昌医馆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俞震.《古今医案按》.清光绪9年(1883)吴江李氏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明·吴又可《温疫论》下卷 正名.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59.
    5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卷一 发表为第一关节辨.《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57.
    6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卷一温病瘟疫之讹辨.《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62.
    1晋·王叔和.《伤寒例》.引自明·赵开美.《伤寒论》卷二 第三篇 伤寒例.1913年上海中华书局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卷四.清道光3年癸未(1823)黄氏士礼居附宋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明·王纶.《明医杂著》卷之一.明嘉靖乙酉(1525)薛氏医案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明·吴又可《温疫论》下卷 伤寒例正误.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60.
    1清·凌德.《温热类编》卷六 类伤寒辨.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67.
    2清·叶霖.《难经正义》卷四 五十八难.《珍本医书集成》医经类难经正义.1936年上海世界书局铅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晋·王叔和.《伤寒例》.引自明·赵开美.《伤寒论》卷二第二篇伤寒例.1913年上海中华书局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唐·王焘.《外台秘要》温病论病源.清通知13年甲戌(1874)广东汉末园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清光绪10年甲申(1884)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卷十八 温病六条.清宣统3年辛亥(1911)武昌医馆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金·刘完素.《刘河间伤寒医鉴》伤寒医鉴.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吴勉学校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映旭斋藏板步月楼梓行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5元·王覆.《医经溯洄集》张仲景伤寒立法考.明初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叶霖.《增订伤暑全书》卷上 辨春夏秋冬温暑凉寒四证病原.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83.
    2明·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杂病 诸伤门.明万历30年壬寅(1026)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卷一 温热总论 论温热伏气与新感不同.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000.
    4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卷一 温热总论 论温热四时皆有.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97.
    1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方第六十六.明万历2年甲戌(1574)剑江李枝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明·朱肃.《普济方》卷三百八 诸虫兽伤门 沙虱毒.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宋·张杲.《医说》卷三 伤寒辨痧病.明嘉靖23年甲辰(1544)上海顾定芳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宋·张杲.《医说》卷三 伤寒辨痧病.明嘉靖23年甲辰(1544)上海顾定芳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明·龚廷贤.《万病回春》卷之三 青筋.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发痧.1926年上海中原书局石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明万历(1577)金陵三山书会松予吴江重梓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明·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伤寒 腹痛.明万历30年壬寅(1026)刻本,中医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沙证.据朝鲜古活字本复制本,中医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叶天士.华岫云编辑《临证指南医案》卷五 痧疹瘰.清乾隆40年乙未(1775)崇德书院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后卷 痧胀麻疹不同辨.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66.
    1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后卷 盘肠痧.《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78.
    2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胡凤昌.《痧症度针》卷上.清同治12年癸酉(1873)浙江赵宝墨斋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郭志邃.《痧胀玉衡》闷痧.《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电子版,不标页。
    2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卷之上 玉衡书要语 慢痧必须速治.《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22.
    3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卷之上 此下细述发蒙论所不尽 暗痧辨.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28.
    4清·梅启照.《验方新编》心烦嗜睡痧.1934、1937年上海吴承记印书局铅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5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6清·陈景岐.《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寒痧.1935、1939年上海大通图书社铅印本,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7清·王凯.《痧症全书》卷中.清道光2年壬午(1822)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胡凤昌.《痧症度针》卷上.清同治12年癸酉(1873)浙江赵宝墨斋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陈景岐.《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热痧.1935、1939年上海大通图书社铅印本,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4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5清·王凯.《痧症全书》卷中.清道光2年壬午(1822)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6清·何英.《文堂集验方》卷一.清乾隆40年乙未(1775)文堂刻本本堂藏板,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7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8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欧阳调律《治痧要略》紫疱痧.见《痧法备旨》.清咸丰2年壬子(1852)苍溪管氏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王凯.《痧症全书》卷中.清道光2年壬午(1822)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清·王凯.《痧症全书》卷中.清道光2年壬午(1822)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5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6清·觉因道人.《异痧奇验方》缠丝痧.清咸丰1年辛亥(1851)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伤寒兼痧.1932、1933、1934年上海六也堂书药局铅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张璐.《张氏医通》卷九.清康熙48年己丑(1709)宝翰楼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何京.《文堂集验方》卷一.清乾隆40年乙未(1775)文堂刻本本堂藏板,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后卷 盘肠痧.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 版社,2007年,第1版:78.
    1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清宣统1年己酉(1909)石印本,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胡凤昌.《痧症度针》卷上.清同治12年癸酉(1873)浙江赵宝墨斋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清·郭志邃.《痧胀玉衡》卷之中 痧烦痧睡.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9.
    5清·梅启照.《验方新编》心烦嗜睡痧.1934,1937年上海吴承记印书局铅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郑梅涧.《重楼玉钥》卷上.清道光19年己亥(1839)苏城喜墨斋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张绍修.《时疫白喉捷要》专治时疫白喉咙症论.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489.
    1清·张绍修.《时疫白喉捷要》白喉咙看法.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490.
    2清·易方.《喉科种福》卷三.清光绪25年己亥(1899)益元书局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录慈溪邵琴夫“喉痧有烂喉白喉之异论”.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27.
    4清·郑承瀚.《喉白阐微》白腐论.《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45.
    1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伤寒杂病论》1932年长沙石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二 治伤寒时气温病方.明万历2年甲戌(1574)剑江李栻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金德鉴.《烂喉丹痧辑要》附.清光绪18年壬辰(1892)海上陆氏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清·陈继宣.《疫痧草》卷上 辨论疫毒感染.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67.
    1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清嘉庆14年己巳(1809)尽心斋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陈继宣.《疫痧草》卷上 辨论疫毒感染.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67.
    3清·顾玉峰《丹痧阐解》.附.清光绪18年壬辰(1892)海上陆氏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金德鉴.《烂喉丹痧辑要》.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丁甘仁《喉痧症治概要》烂喉丹痧辑要.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29.
    2清·沈善谦.《喉科心法》.清光绪30年甲辰(1904)石刻本.
    3清·曹心怡.《喉痧正的》论证.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566.
    4清·陈继宣.《疫痧草》卷上辨论疫邪所由来.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69.
    5晋·王叔和.《伤寒例》.引自明·赵开美.《伤寒论》卷二 第三篇 伤寒例.1913年上海中华书局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第六卷.清光绪10年甲申(1884)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明·吴绶《伤寒蕴要全书》.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雷丰《时病论》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温毒.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109.
    4清·石寿棠《温病合编》卷一 温毒大纲.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94.
    5清·邵步青.《温毒病论》.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23.
    1清·熊立品.《治疫全书》卷四 附坏症考.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271.
    2清·邵步青.《温毒病论》述古.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24.
    3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卷之一 温热总论 论温热四时皆有.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997.
    1明·吴绶.《伤寒蕴要全书》.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熊立品.《治疫全书》卷四 附坏症考.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 出版社,2007年,第1版:272.
    1清·熊立品.《治疫全书》卷四 温毒主治.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269.
    2清·汝锡畴.《治温阐要》疹癍辨.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91.
    3清·凌德.《温热类编》卷一证治篇 温毒斑疹.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729.
    4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卷之一 温热总论 论温热兼症疗法.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018.
    1金·李杲.《东垣先生试效方》杂门方 时毒治验.明刻本,上海图书馆藏,不标页.
    2明·吴崑.《医方考》大头瘟门 第七.明万历亮明斋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景日珍.《蒿崖尊生书》卷六.清道光4年甲申(1824)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何梦瑶.《医碥》头痛.清同文堂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顾世澄.《疡医大全》颐发门主论.清同治9年庚午(1870)敦仁堂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明·龚信.《古今医鉴》瘟疫.清钱季昭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明·张介宾.《景岳全书》瘟疫.清康熙49年庚寅(1710)会稽鲁超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5明·虞传.《医学正传》瘟疫.明万历(1577)金陵三山书会松予吴江重梓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卷之一 温热总论 论温热兼症疗法.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018.
    2清·顾世澄.《疡医大全》颐发门主论.清同治9年庚午(1870)敦仁堂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晋·王叔和.《伤寒例》.引自明·赵开美.《伤寒论》卷二 第三篇 伤寒例.1913年上海中华书局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伤寒杂病论》1932年长沙石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周禹载.《温热暑疫全书》温病方论卷一 附:风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28.
    1清·雷丰.《时病论》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风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109.
    2清·汝锡畴.《治温阐要》风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89.
    3清·刘世祯.《温热诠真》温病脉证并治.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410.
    1晋·王叔和.《伤寒例》.引自明·赵开美.《伤寒论》卷二 第三篇 伤寒例.1913年上海中华书局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民国刘世桢.《温热诠真》温病脉证并治.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第1版:1047.
    1清·喻嘉言.《尚论后篇》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卷之一 尚论春三月温症大意.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9.
    2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清乾隆40年乙未(1775)崇德书院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民国刘谦吉.《伤感合编·外感编》卷二 温病门证治 伤寒温病.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33.
    4清·周禹载.《温热暑疫全书》温病方论卷一 春温病论.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0.
    5清·王庚.《温病指南》温病条目.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65.
    1民国吴瑞普.《中西温热串解》卷一 温热病候.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90.
    2清·吴贞,邵仙根评.《感症宝筏》卷之一 类伤寒诸感证 类伤寒诸感证辨 春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538.
    3清·雷丰.《时病论》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 春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108.
    4民国初·刘谦吉.《伤感合编·外感编》卷二 温病门证治第三 春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33.
    1清·尤在泾.《金匮心典》.清雍正刻本遂初堂藏板.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晋·王叔和.《伤寒例》.引自明·赵开美.《伤寒论》卷二 第三篇 伤寒例.1913年上海中华书局印,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明·王纶.《明医杂著》卷之一.明嘉靖乙酉(1525)薛氏医案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明·王肯堂.《杂病证治准绳》杂病 第一册 诸伤门 伤暑.明万历30年壬寅(1026)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 暑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18.
    1清·石寿棠.《温病合编》卷一 暑温伏暑大纲.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95.
    2清·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卷之一 论温热四时皆有.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97.
    1清·雷丰.《时病论》卷四 夏伤于暑大意.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150-1152.
    2民国吴瑞甫.《中西温热串解》卷六 治温热方法 上焦篇 暑温治法.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64.
    3战国·秦越人.《难经》五十八难.清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清光绪10年甲申(1884)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朱兰台.《疫证治例》软脚瘟.清光绪18年壬辰(1892)易知堂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清道光3年癸未(1823)黄氏士礼居覆宋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4清·熊立品.《治疫全书》卷四 附风温湿温等证.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一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270.
    1宋·朱肱.《类证活人书》.清光绪10年甲申(1884)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缪遵义.《温热朗照》卷之三 附周氏集补温热证治诸方 附湿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86.
    3清·邵登瀛.《四时病机》卷六阐发湿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480.
    4宋·许叔微.《类证普济本事方》.清乾隆42年丁酉(1777)云间王陈梁校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石寿棠《温病合编》卷一 湿温大纲.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96.
    2清《医宗金鉴》.清强龙武英殿聚珍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沈灵犀.《温病方书》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合篇上.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021.
    4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 湿温 寒湿.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24.
    1清·雷丰.《时病论》卷六 秋伤于湿大意 湿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189.
    2民国初·刘谦吉.《伤感合编·外感编》卷二 温病门证治第三 温热温病.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33.
    3清·周禹载.《温热暑疫全书》疫病方论卷四 软脚瘟.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69.
    1宋·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清光绪10年甲申(1884)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刻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2清·周扬俊.《温热暑疫全书》温病方论卷一 附:冬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28.
    3清·王庚.《温病指南》温病条目.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66.
    4清·汝锡畴.《治温阐要》冬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001.
    5清·薛承基.《伤寒经正附》冬温.姜秋农抄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6清·周岩.《六气感证要义》暑 集说.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457.
    1民国刘谦吉《伤感合编·外感编》卷二 温病门证治第三 伤寒温病.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33.
    2清·雷丰.《时病论》卷八 冬伤于寒大意 冬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204.
    3清·雷丰.《时病论》卷八 冬伤于寒大意 冬温.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205.
    4民国刘世祯.《温热诠真》温病脉证并治.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408.
    1清·沈灵犀.《温病方书》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合篇上.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021.
    2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 秋燥伤寒.1932、1933、1934年上海六也堂书药局铅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3清·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 秋燥伤寒.1932、1933、1934年上海六也堂书药局铅印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不标页.
    1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 伏暑.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23.
    2清·吴贞.《感症宝筏》卷之四 伤寒类证 伏暑晚发.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757.
    3清·雷丰.《时病论》卷五 夏伤于暑秋必痃疟大意 伏暑.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175.
    1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 伏暑.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325.
    2清·沈灵犀.《温病方书》伏暑暑湿合篇.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034.
    3清·汝锡畴.《治温阐要》伏暑.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994.
    4清·刘恒瑞.《伏邪新书》伏暑.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二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1363.
    5民国刘谦吉.《伤感合编·外感编》卷三 暑病门证治第六 暑病证治.引自曹洪欣等.《温病大成·第三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1版:858.
    [1]肖培新.张锡存温病观探析.湖南中医学院院报,2000,20(1):31-32.
    [2]石显方,傅文录.试论张锡纯对伏气温病的认识及治疗.四川中医,2005,23(9):13-14.
    [3]朱华定.喻嘉言与《尚论后篇》述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9):642-642.
    [4]孙立.浅析《尚论后篇》对伏气温病证治的贡献与局限.中国中医基础杂志,2006,12(10):765,783.
    [5]苏中昊,余小萍.颜亦鲁治疗暑温病的独特思路.陕西中医,2008,24(2):11-12.
    [6]曾林.石恩全教授治疗暑温夹湿的经验.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7,19(1):12-13.
    [7]周波,梁爽,牛阳.未刻本叶氏医案暑病证治特点管窥.山西中医,2008,24(2):44-45.
    [8]刘玉玮.《治温阐要》及其温病证治特点.陕西中医,2006,27(12):1593-1595.
    [9]刘宏艳,韩娟,萧照岑.《温病条辨》温热类温病治法研究.河南中医,2008,28(2):23-25.
    [10]苏颖,鞠煜洁.论《治疫全书》的医学思想.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1-2.
    [11]刘兰林.刘平伯风温治疗学思想浅探.河南中医,1997,17(6):339.
    [12]庄严,李佳.探源析流话春温.吉林中医药,1996(3):1.
    [13]吕文亮.湿热相关概念的界定.江苏中医药,2003,24(8):47.
    [14]赵阳,伍昱,薛伯寿.略论寒疫源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12):7-9.
    [15]高飞.说寒疫.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5):296-297.
    [16]包来发.痧症简史.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1):17-19.
    [17]杨金生等.“痧”的基本概念与刮痧的历史沿革.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2):104-106.
    [18]胡智阗,夏蓉,车念聪.春温“伏气”辨.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113-3114.
    [19]周丽雅.中医温病学—春温病提要.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4):12-14.
    [20]周丽雅.中医温病学—暑温病提要.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4,2(6):6-7.
    [21]何任.时病诊治说略.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1):21-22.
    [22]刘军.湿温证治几个问题的探讨.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1):72-73.
    [23]王震河.浅论中医湿温证治.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3):315-316.
    [24]吴国水.暑病证治浅探.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7,21(10):38-39.
    [25]曹洪欣,于友华,王喜军.中医药在防治SARS中的作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9):3-5.
    [26]仝小林.中医肺毒疫辨识.中医杂志,2003,44(12):885-887.
    [27]王小平,庞声航.试述非典型肺炎与温病的关系.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729-729.
    [28]郝建梅,刘存莲.从叶天士《温热论》浅析非典.陕西中医,2004,25(11):1054-1055.
    [29]世界卫生组织-禽流感-最新简报http://www.who.int/csr/disease/avian_influenza/updates/zh/index.html
    [30]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商讨.中医药及早参与防治禽流感.医院管理,2004,14(1):37.
    [31]狄冠麟,尹新中.中医药防治人禽流感研究概况.山东中医杂志,2006,25(5):306-307.
    [32]聂广,林巧.人禽流感中医病因病机的探讨.亚太传统医药,2007,(5):12-14.
    [33]赵雯.中医专家提出中医防治人禽流感思路.http://www.jstcm.com/news/detail.asp?newsid=83.
    [34]张雯,韩文宁,王明香.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研究探要.中医药学刊,2003,21(11):1868-1869.
    [35]徐雯.手足口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实用中医药杂志,1995,(5):39-40.
    [36]张发平.解毒消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6例报导.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4(6):27.
    [37]周玉佩.清开灵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0例.天津中医,1995,12(4):21.
    [38]周朝进.儿科杂症诊治一得.中医杂志,2000,11(12):721-722.
    [39]郑明.辨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6例.新中医,1999,31(2):4.
    [40]求医问药网:http://qe.qe.cn/HTML/294678.shtml
    [41]羊城晚报数字报刊: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09-04/29/content_486645.htm
    [42]邱红.艾滋病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的研究.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20):5-7.
    [43]覃丕恩.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80例.广西中医药,2005,28(1):19-20.
    [44]殷文秀.清热消肿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95例.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8):1073.
    [45]王凤英,牛继庆.清热止痉汤治疗重型乙脑12例.吉林中医药,2002,(2):12.
    [46]张祖云.治疗“乙脑”配用大黄的体会.实用中医药杂志,1998,14(7):41.
    [47]曹洪欣等.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版:929.
    [48]曹洪欣等.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基础理论与疾病分册).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版:281.
    [49]曹洪欣等.温病大成(四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全文.
    [50]曹洪欣等.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版:全文.
    [51]李经纬.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2版:全文.
    [52]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文献教研室.温病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年第一版,1987:1-60.
    [53]郭谦亨.温病评述.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1987年,第1版:1-732.
    [54]邓铁涛,欧明.温病辑要.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年,第1版:52-61.
    [55]王季儒.温病刍言.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1年,第1版:65-130.
    [56]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温病纵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1版:9-12.
    [57]蒋士英.蒋士英温病医论及学术经验.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40-49.
    [58]刘学华,赵聚山.温病临证备要.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102-206.
    [59]刘景源.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1版:109-270.
    [60]闫洪臣.温病学析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5-462.
    [61]金寿山.温病释要.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版:12-16.
    [62]赵进喜,张金宝,吴书君.温病学与中医现代临床.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第1版:1.
    [63]刘学华,赵聚山.温病临证备要.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2.
    [64]刘景源.刘景源温病学讲稿.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1版:29-30.
    [65]闫洪臣.温病学析要.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版:1-3.
    [66]江苏医药编辑部.温热病专辑.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1年,第1版:1.
    [67]武明钦.伤寒温病瘟疫证治会通诀要.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4:2.
    [68]包来发.痧证释义.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12):36-37.
    [69]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等.中华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473.
    [70]张梦欣.保健刮痧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6.
    [71]谢诵穆.中医病名研究.中医新生命,1936,19:43.
    [72]余新忠.烂喉痧出现年代初探.中华医史杂志,2001,31(2):81-85.
    [73]李顺保.温病学大辞典.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第1版:1562.
    [74]张志斌.中国古代疫病流行年表.福州:福建科技出版社,2007,第1版:89.
    [75]孟澍江.温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第1版:52.
    [76]彭胜权.温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第1版:73.
    [77]杨进.温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第1版:160.
    [78]周永学.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的浅析.陕西中医函授,2000,6:5.
    [79]彭胜权.温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第1版:65.
    [80]杨进.温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第1版:141.
    [81]彭胜权.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第1版:135.
    [82]孟澍江.温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第1版:141.
    [83]李经纬.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2版:458.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