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授权的电子资金划拨损失分担规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由于磁条式银行卡易被伪造和冒用,使得未经授权的电子资金划拨不断发生,由此而造成的系统内的损失承担也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考察我国各发卡银行制定的银行卡章程及领用合同中确定损失分担的条款,发现这些条款违背了《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应当认定为无效。通过考察美、英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规定,结合笔者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当本着保护持卡人利益的原则、有利于损失降低的原则、有利于损失分散的原则及降低诉讼成本的原则,制定我国的损失分担规则,损失主要由发卡银行承担,持卡人对其可能控制的风险造成的损失承担有限的责任。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EFT) which began from 1960s can be divided into big quantum and small quantum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s, according to the magnitude of the money and service object. This paper is to research how to allocate the loss which caused by the third unauthorized party outside the system on the small quantum of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s. The small quantum of EFT(merely because of the convenience of writing, it will use the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s directly), whose service object is individual customers, mostly use the Bank Card as launch tool to institute direct debit or lend individual customers account. As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s mainly use the Bank Card as launch tool, however, the present Bank Card itself has inhesion defaults, such as easily be forged and illegally used, so there have many unauthorized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s, and then it becomes a problem that any country which want to develop it.The loss caused by the third party outside the system is that party, such loss should be beard by the third party, just for sustaining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of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s, when the third party disappears, the loss should be allocated among parties in the system. Because the requirement of fault liability or fair liability is that the loss caused by the actor, since there has no necess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ss and the activity of the holder or the bank, so both of them merely took advantaged by the third party. Therefore, it could be request the holder or bank to bear obligation based on the fault liability or fair liability, but only to seek new regulation of allocate loss.
引文
[1]李蒙:《中国银行卡市场季度发展分析报告》,“中国银联网”,http://www.chinaunionpay.com/showcontent.aspx?newsid=二十四47,2006 年 2 月 16 日。
    [2]中国银联,《元旦期间中国银联跨行转接交易创历史新高》,“中国银联网”,http://www.chinaunionpay.com/shownews.aspx?newsid=二十四 44,2006 年 2 月 16 日。
    [3]参见李蒙:《中国银行卡市场季度发展分析报告》,“中国银联网”,http://www.chinaunionpay.com/showcontent.aspx?newsid=二十四 47,2006 年 2 月 16 日。
    [4]参见李蒙:《中国银行卡市场季度发展分析报告》,“中国银联网”,http://www.chinaunionpay.com/showcontent.aspx?newsid=二十四47,2006 年 2 月 16 日。
    [5]参见苏号朋:《格式合同条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第 260 页。
    [6]参见孟勤国、刘生国:《私人密码在电子商务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法学研究》2001 年第 2 期,第 104—108 页。
    [7]裕诉:《银行职员破解存单密码吞人存款被起诉》,“中国人民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81701&k_title=密码&k_content=&k_author=,2006 年 3 月 26 日。
    [8]董创:《储蓄员破译密码 造存折冒领巨款》,“中国人民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65847&k_title=密码&k_content=&k_author=,2006 年 3 月 26 日。
    [9]参见《银行职员违规帮老乡修改他人银行卡密码银行被判赔偿储户损失 26 万多元》,“中国人民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95508&k_title=密码&k_content=&k_author=,2006 年 3 月 26 日。
    [10]参见刘丹、潘巳:《申银行卡密码被盗 存款损失由谁负责?》,“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143717&k_title=密码被盗&k_content=&k_author=,2006 年 3 月 26 日。
    [11]参见詹森林:《定型化约款之基本概念及其效力之规范》,《法学丛刊》第 158 期,第 146 页。
    [12]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79—80 页。
    [13]参见王泽鉴:《论诚信原则仅适用于债之关系?》,载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第 303 页。
    [14]参见[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下),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第 793 页。
    [15]苏号朋:《格式合同条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第 280 页。
    [16][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第 1 版,第 60 页。
    [17]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79—80 页。
    [18]刘颖:《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106 页。
    [19]刘颖:《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107 页。
    [20]参见刘颖:《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 年月第1 版,第 108 页。
    [21]See Benjamin Geva,Consumer Protection in 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s,http://www.osgoode.yorku.ca/gevapaper/gevaconspapermarch21.pdf,P.1,2005 年 4 月 28 日。
    [22]参见刘颖:《电子资金划拨及其法律问题王泽鉴》,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7 卷),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第 1 版,第 8 页。
    [23]刘颖:《电子资金划拨及其法律问题》,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7 卷),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第 1 版,第 9 页。
    [24]See Code of Banking Practice(ed.2, March 1994),Art.18.2.
    [25]参见刘鹏:《电子资金划拨中的民事责任研究》(北京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01 年 6 月,第 21 页。
    [26]参见蒋志培主编:《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第 419 页。
    [27]参见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律师世界》2002 年第 5 期,第 6 页。
    [28]参见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律师世界》2002 年第 5 期,第 6—7 页。
    [29]See Robert D. Cooter and Edward L. Rubin, A Theory of Loss Allocation for Consumer Payments, Texas Law Review , 66(1987), P.73.
    [30]孙淑云:《略论银行电子化风险控制中的法律问题》,《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第 99 页。
    1.孟勤国、刘生国:《私人密码在电子商务中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法学研究》2001 年第 2 期。
    2.詹森林:《定型化约款之基本概念及其效力之规范》,《法学丛刊》第158 期。
    3.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律师世界》2002 年第 5 期。
    4.汪世虎:《票据伪造的风险责任问题研究》,《河北法学》2005 年第 8期。
    5.郑孟状:《伪造票据、冒领钱款的风险责任》,《法学》1999 年第 7 期。
    6.刘丰名:《电子资金划拨的法律问题》,《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5 期。
    7.刘颖:《英国对消费者电子资金划拨不公平合同条款的管制》,《商业研究》2002 年 24 期。
    8.白晨航:《契约自由原则相对化与定式合同的性质》,《河北法学》2004年第 3 期。
    9.山文岑:《票据变造的责任划分与风险负担》,《西南金融》2005 年第2 期。
    10.杨淑琴:《票据变造的法律责任划分与风险责任负担》,《喀什师范学 院学报》2005 年第 4 期。
    11.林鸿:《银行卡持卡人风险防范与相关法律责任思考》,《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 1 期。
    12. 肖祖平:《信用卡中的民事责任分析》,《律师世界》2003 年第 8 期。
    13. 杨翰辉、姜丽勇:《契约自由下的弱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律师世界》1997 年第 11 期。
    14. 唐春秋:《未经授权电子资金划拨的法律责任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2 年第 6 期。
    15. 李永军:《定式合同问题研究》,《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6 年第 10期。
    16. 李永军:《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 3 期。
    17. 李萌:《票据伪造中风险责任负担之比较研究》,《河北法学》1998 年第 6 期。
    18. 钱辉、薄舟军:《信用卡被伪造并刷卡消费后的法律分析》,《上海金融》2005 年第 12 期。
    19. 孙淑云:《略论银行电子化风险控制中的法律问题》,《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
    1. 刘颖:《电子资金划拨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2. [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华等译,法律出版社 2003年第 1 版。
    3. 苏号朋:《格式合同条款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
    4.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5. 孙晔、张楚:《美国电子商务法》,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版。
    6. 蒋志培主编:《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7. 杨淑文:《新型契约与消费者保护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
    8. 张楚:《电子商务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
    9. 李双元、王海浪:《电子商务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 1 版。
    10. 刘颖:《大额电子支付的法律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1 版。
    11. 高富平、张楚:《电子商务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
    12. 马新彦主编:《民法现代性与制度现代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
    13. 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二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年第 1 版。
    14. 高德步:《产权与增长:论法律制度的效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 版。
    15.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2 卷),法律出版社 1994 年第 1 版。
    16. 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 7 卷),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第 1 版。
    1.Robert D. Cooter and Edward L. Rubin, A Theory of Loss Allocation for Consumer Payments, Texas Law Review ,66(1987).
    2.Daniel M. Mroz, Credit or Debit? Unauthorized Use and Consumer Liability Under Federal Consumer Protection Legislation,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Law Review,19(1999)..
    3.James Steven Roger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oss Allocation for Unauthorized Checks, Wake Forest Law Review,39(2004).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