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是人类历史上延续上千年并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文明交往进程。而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如果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主要是由精英和民间两个领域构成的,与此相应,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也是由精英领域的中国化和民间领域的中国化两种相互联系但多有不同的历史进程交织而成的。两种不同的入华史和两种不同的中国化进程相互呼应,密切联系,共同完成了印度佛教向中国的传播这件伟大的人类文明交往历史进程。
     长期以来,由于受治学门径、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印度佛教入华史和印度佛教中国化的研究方面,学术界主要从精英领域展开探讨,关注点基本在高僧大德和文人学士以及帝王将相方面,多从经典翻译与阐释、宗派理论的建构与演变、佛教学说的流传及其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影响等角度展开研究,对于印度佛教向民间领域的传播以及由此所发生的中国民间化的进程、特征、类型以及所涉及的诸多关系和深远影响等问题,却一直很少研究。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综合运用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研究方法,并借鉴彭树智的文明交往理论,考察唐宋时期印度佛教进入中国民间的路径、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佛教形态及其基本特征,探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民间后同儒教、道教、摩尼教、民俗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它们在印度佛教入华史和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以便为佛教史的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本文分为导言、主体、结论三个部分。
     导言部分对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主要是印度佛教、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中国佛教民间化、精英佛教、民间佛教,其次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阐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再次对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现状进行评析,最后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
     主体部分是第二章到第五章,核心内容是唐宋时期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的路径、类型、特征等三个问题。其中第二章对唐代以前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按其不同特点分为东汉三国和两晋南北朝两个时期,分别从纵向历史和横向特征两个方面对唐代以前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进行探讨,同时也阐述了印度佛教进入中国民间的路径以及印度佛教对中国民间的影响等几个问题。第三章到第五章则是从路径、类型、特征等三个方面对唐宋时期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进行分析。其中,第三章论述了印度佛教如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渗入中国民间,主要内容包括印度佛教调整传播方式与教化方式,以加强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具体涵盖转读、俗讲、疑伪经、民俗、神通等内容。第四章通过分析印度佛教和儒教、道教、摩尼教、民俗信仰等交往的过程,揭示了在异质文明和本土文明交往中所形成的民间佛教形态,并从经典、组织、信仰、活动等方面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形态进行具体分析,归纳和总结了它们与精英佛教、正统佛教的关系。第五章则是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依次从信仰、文明交往、世俗化、基本体系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唐宋时期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的基本特征。
     结论是对本研究进行的提升和总结,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阐释唐宋时期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和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关系,重点探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民间和中国主流社会两种不同社会领域后所发生的不同中国化进程、表现形式以及不同影响。二是总结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在印中文明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唐宋时期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展现了文明交往的开放性、互动性、多样性、主体性、民众性、世俗性、背离性等七个特征。三是从中印佛教交往的历史趋势,尤其是从中国佛教发展的宏观走向角度,探讨唐宋时期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与中国佛教历史转折的关系,论述了佛教民间化的表现以及与此相关的世俗化和民俗化、民众化的区别与联系。四是从宏观上阐述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与中国民间佛教的关系。
The propag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China covers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which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inter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ivers, Chinese believers of Buddhism consist of the folk people and elites; accordingly, the chinesiz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s the interweaving processes made respectively by Chinese masses and elites, with different historical course but being closely related. Two different courses of introduction of Indian Buddhism to China lead to different processes of chinesization, while together, they successfully accomplish the great task of chinesiz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cademic approaches, thinking habits and so on, most academic researches on the propag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China have focused on Chinese elites, such as eminent monks, men of letters, emperors and dignitaries, etc., with discussions on sutra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ectarian theory, the spread of Buddhist teaching, and Chinese philosophy, literature as well as arts under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the contrary, the researches on the process, features, types, as well as th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indigeniz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Chinese masses strata have been neglected
     With the guidanc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unifying the logic and history, integra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history, religion and folklore, taking a reference to the civilization intercourse theory of Peng Shuzhi, this dissertation reveals the entrance route of the Indian Buddhism into Chinese folk world 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the basic morphology and features develop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indigenization in Chinese folk. What's more, the interactions of Indian Buddhism with Confucianism, Taoism, Manicheism and folk beliefs are studied to show the great influence of those co-existing religions exerted on Buddhism. All in all,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field as well as some insight for the study of Buddhism history.
     This dissertation falls into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In the first part, the definition of and explanation on Indian Buddhism, the folk transform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China, elite Buddhism, folk Buddhism and other concepts involved in this thesis are given. Then, bot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of this research are shown. A literature review on domestic and overseas researches is made, also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major theme of my thesis. The body of the thesis covers from chapter two to chapter five, with the foci on routes,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transform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during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chapter two, a brief historical retrospect of the folk transform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before Tang Dynasty is made. This period is further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one is the Eastern Han and three Kingdoms Period; the other is Wei-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Period. Then the history, features, and routes of the folk transform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are revealed, as well as a discussion on the influences exerted by Indian Buddhism on Chinese folk culture. Chapters three to five deal with the folk transform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ith foci on its routes, types and features. In chapter three, an analysis of the inside and outside route of penetr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to Chinese folk society is made, which includes the strategies of transmission and preachment employed by Indian Buddhism when adjusted itself to Chinese social life. The study is carried out mainly in the fields such as reading sutra in Chinese, preaching, thanks-giving rituals,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folk customs, and theurgy, etc. In Chapter fou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ivilization intercourse, through a discussion on modality of Chinese folk Buddhism, the initiative interaction of Indian Buddhism with Confucianism, Taoism, Manicheism as well as folk faiths is revealed in details. Based on scriptures or sutras, organization, faiths, activities and so on, a comparison is also made among folk Buddhism, elite Buddhism and orthodoxy Buddhism. Chapter five demonstrat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folk transform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the light of faiths, civilization intercourse, secularization and basic system in sequence.
     The last part, conclusion, summarizes and highlights the present research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folk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hinesiz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mainly reveal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manifestat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indigeniz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Chinese masses and mainstream society; second,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Buddhism in a Sino-Indian civilization intercourse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howing features of the openness, interactiveness, diversity, subjectivity, populace, secularity, and deviation; third, from the overall historical tendency of Sino-India intercourse, especially the macro-trend of Chinese Buddhism development,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iz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folk society and the historical transition of Chinese Buddhism, analyzing the manifestation of folk Buddhism and differentiating several basic concepts involved in the chinesiz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folk society; fourth,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nesization of Indian Buddhism in folk society and Chinese folk Buddhism.
引文
[1]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52页。
    [2]此文中的“中国”一词如无特别说明均指汉地,下同。
    [1]简称五印、五天,印度古老的《往世书》将印度疆域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这种疆域划分起源于印度神话须弥山为中心和围绕它的五个部分。中国古代史籍也曾用五天竺的说法。
    [2]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页。
    [1]方立天:《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菩提道》2007年第2期。
    [1]梁晓虹:《华化佛教》,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2]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3-9页。
    [1][日]中村·元等著:《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出版社,1984年,第356页。
    [2]Derk Bodde,"Dominant Ideas i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62,No.4.(Dec.,1942),pp.293-299.
    [3]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4]李利安:《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第16-20页。
    [1]李利安:《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古代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儒教文化的对话》,杭州佛学院:《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529-540页。
    [2]S tephen F.Teiser,"Ghosts and Ancestors in Medieval Chinese Religion:The Yü-lan-p'en Festival as Mortuary Ritual",History of Religions Vol.26,No.1.(Aug.,1986),p.47.
    [3]李林:《梵国俗世原一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1]方广錩:《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1]谭伟伦:《民间佛教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页。
    [2]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58-59页。
    [3]张先堂:《唐宋敦煌世俗佛教信仰的类型、特征》,胡素馨:《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第312-314页。
    [1][日]藤堂恭俊:《中国佛教史》,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4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第31-32页。
    [2]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50-51页。
    [1]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第1辑,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1980年,第9-10页。
    [2]日本学者佐佐木教悟在《印度佛教史概说》中认为,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是婆罗门又一次掌握社会、宗教、文化主导权的时期。
    [1][日]佐佐木教悟等著:《印度佛教史概说》,杨曾文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8页。
    [2]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07页。
    [3]Jiahe Liu and Dongfang Shao,"Early Buddhism and Taoism in China(A.D.65-420)",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 Vol.12.(1992),p.36.
    [4]彭树智在《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序言中谈及这一点。
    [5]Ko nrad Bekker,"Historical Patterns of Culture Contact in Southern Asia",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11,No.1.(Nov.,1951),pp.3-15.
    [1][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011页。
    [2]季羡林:《佛教十五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47页。
    [3][晋]陈寿:《三国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59页。
    [1]学术界通常认为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但“道士”一词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比如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就曾提及,但指的是有修养的人。东汉时,道士一词既可以指得道之士,佛教徒和道教徒以及方士均属于此类,也可以指有修养的人。《大宋僧史略》中这则材料的道士可能是指方士或者类似于道教的信徒。
    [2]《大宋僧史略》(宋赞宁撰),《大正藏》第3卷,第254页。
    [3][北魏]杨街之著,周振甫译注:《洛阳伽蓝记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4]《历朝释氏资鉴》(元熙仲集),《大正藏》第76卷,第143页。
    [5]《释鉴稽古略续集》(明幻轮编),《大正藏》第49卷,第936页。
    [1]周伯戡:《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台北:《文史哲学报》,1998年第4期。
    [2][汉]张衡:《西京赋》,萧统撰,李善注:《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43页。
    [3]《佛祖历代通载》(元念常集),《大正藏》第5卷,第509页。
    [1][三国]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99年,第876页。
    [2][韩]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3]《佛说处处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第17卷,第528页。
    [4]《南海寄归内法传》(唐义净撰),《大正藏》第54卷,第226页。
    [1]《开元释教录》(唐智升撰),《大正藏》第55卷,第487页。
    [2][晋]陈寿:《三国志》卷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49页。
    [1]方广錩:《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3页。
    [1]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93页。
    [2]《佛说长阿含经》(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1卷,第84页。
    [3]《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失译),《大正藏》第24卷,第927页。
    [1]《生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3卷,第84页。
    [2]《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后汉安世高译),《大正藏》第14卷,第753页。
    [3]《生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3卷,第85页。
    [4]《生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3卷,第85页。
    [5]《增壹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第2卷,第607页。
    [1]《杂阿含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2卷,第72页。
    [2]《大智度论》(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25卷,第575页。
    [3][南朝]刘义庆:《幽明录》,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76页。
    [1][隋]侯白:《旌异记》,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651-652页。
    [2][南朝]刘义庆:《幽明录》,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76页。
    [3][南朝]刘义庆:《幽明录》,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90页。
    [1]《法苑珠林》(唐道世撰),《大正藏》第31卷,第516页。
    [2]《出三藏记集》(梁僧祐撰),《大正藏》第55卷,第38页。
    [3]《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元昙噩述),《大正藏》第77卷,第311页。
    [1]《三宝感应要略录》(宋非浊集),《大正藏》第51卷,第826页。
    [2][南朝]祖冲之:《述异记》,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06页。
    [1][晋]荀氏:《灵鬼志》,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14页。
    [2][晋]荀氏:《灵鬼志》,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18页。
    [3]王欣,宇恒伟:《〈古小说钩沉〉中的民间佛教及其史料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77-78页。
    [1][南朝]祖冲之:《述异记》,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07页。
    [2][南朝]刘义庆:《宣验记》,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551-552页。
    [1][北魏]杨街之著,周振甫译注:《洛阳伽蓝记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1]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第2页。
    [2]隋代一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已经创立,如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产生于唐代的有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和藏传佛教。隋代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和唐代非常类似,表现出来的特点在唐代得以完全展开,只是在民间化的程度上稍显弱化。因此,本文认为唐代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涵盖了隋代印度佛教中国民间化的内容,所以对隋代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未加以讨论。
    [1]《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唐玄奘译),《大正藏》第7卷,第701页。
    [2]《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宋施护译),《大正藏》第8卷,第783页。
    [3]大乘佛教的说法,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所引宝月童子所问经载,东方有无忧世界,佛名善德如来;南方有欢喜世界,佛名梅檀德;西方有善解世界,佛名无量明;北方有不可动世界,佛名相德;东南有月明世界,佛名无忧德;西南有众相世界,佛名宝施;西北有众音世界,佛名华德;东北有安隐世界,佛名三乘行;下方有广大世界,佛名明德;上方有众月世界,佛名广众德。
    [4]《大日如来剑印》(失译),《大正藏》第18卷,第200页。
    [1]《高僧传》(梁慧皎撰),《大正藏》第50卷,第351页。
    [2]《华严经传记》(唐法藏集),《大正藏》第51卷,第170页。
    [3]《大方广华严经感应传》(唐惠英撰、胡幽贞纂),《大正藏》第51卷,第177页。
    [4][宋]李防等:《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23页。
    [1][宋]李防等:《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851页。
    [2][宋]李防等:《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637页。
    [3]《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唐孟献忠撰),《大正藏》第87卷,第452页。
    [4][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27页。
    [1][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23页。
    [2][清]董诰等:《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063页。
    [3][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五百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712页。
    [1][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3823-3824页。
    [2]吕建福:《俗讲:中国佛教的俗文学》,《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2期。
    [3]说唱的材料,大部分采取佛经中的故事,也有不少是采取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
    [4]周绍良:《敦煌变文汇录》,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
    [5]《高僧传》(粱慧皎撰),《大正藏》第50卷,第417页。
    [6][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47页。
    [1][北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39-540页。
    [2][唐]赵璘:《因话录》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5页。
    [3]《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宋元照撰),《大正藏》第40卷,第360页。
    [4]《续高僧传》(唐道宣撰),《大正藏》第50卷,第602页。
    [5]学术界一般认为宋真宗明令禁止僧人讲唱变文后,变文这一文学样式归于湮没。
    [1]《中华佛教百科全书》,方便。
    [1][后晋]刘昫等著:《旧唐书》卷九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2049-2050页。
    [2][宋]李防等:《太平广记》卷第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60页。
    [3]《菩萨地持经》(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8卷。
    [4]随顺巧方便指顺其所需所愿而教之,令其生信,再教之深意;立要巧方便指菩萨给予众生所求,使之持戒行法;异相巧方便指菩萨于教诫不顺时,则嗔责之,令彼畏惧,舍恶从善;逼迫巧方便,谓菩萨对犯戒者断绝供需,或加以责罚,使之脱离恶法;报恩巧方便,谓菩萨以财物施与众生或使其脱离苦难,众生生报恩之心,但菩萨不欲其世间财利,而使众生供养父母乃至受持禁戒;清净巧方便,谓菩萨成就无上菩提,又使众生坚固信乐,所有惑染皆令清净。
    [5][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一十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811页。
    [1][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一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814页。
    [2]这里指的是狭义上的经,即以书籍形式出现的佛教经典,和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藏“经、律、论”中的经有所不同。
    [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64-565页。
    [4]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5]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1]《法句譬喻经》(晋世沙门法炬共法立译),《大正藏》第4卷,第593页。
    [2]《佛般泥洹经》(西晋白法祖译),《大正藏》第1卷,第172页。
    [3]《大般涅槃经》(东晋法显译),《大正藏》第1卷,第204页。
    [4]《大般涅槃经》(东晋法显译),《大正藏》第1卷,第199页。
    [1]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第211页。
    [2]《出三藏记集》(梁僧祐撰),《大正藏》第55卷,第37页。
    [1]《出三藏记集》(梁僧祐撰),《大正藏》第55卷,第39页。
    [1][东汉]张衡:《西京赋》,[梁]萧统撰,李善注:《文选》,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43页。
    [2]《大宋僧史略》(宋赞宁撰),《大正藏》第54卷,第254页。
    [3]S tephen F.Teiser,"Ghosts and Ancestors in Medieval Chinese Religion:The Yü-lan-p'en Festival as Mortuary Ritual",History of Religions Vol.26,No.1.(Aug.,1986),pp.47-67.
    [1][北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卷六,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2][南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一,1982年,第2页。
    [3][北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卷六,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37-38页。
    [4]Simon Zadek,"The Practice of Buddhist Economics? Another View",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Vol.52,No.4.(Oct.,1993),pp.433-445.
    [1]郭良鋆:《佛教神通观》,《南亚研究》,1994年第2期,第17页。
    [1]丁敏:《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总第23期,第265-282页。
    [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03页。
    [3][宋]李昉:《太平广记》卷第九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43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7-78页。
    [2][北宋]魏泰撰《东轩笔录》,朱易安、傅璇琮主编:《全宋笔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3]关于佛教和道教祈雨仪式的不同,可参见《大正藏》中的密教祈雨部分以及刘黎明《宋代民间求雨巫术》一文。
    [1]杨君:《〈金刚经〉与唐朝民众崇经活动及其观念》,《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3第6期,第32页。
    [2]曹刚华:《〈大藏经〉在两宋民间社会的流传》,《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3]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882页。
    [1][宋]王溥:《唐会要》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11页。
    [2]斯2838《维摩诘经》是流入敦煌的高昌国的写经。
    [3]《佛祖统纪》(宋志磐撰),《大正藏》第49卷,第373页。
    [1]郝春文编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2]《道行般若经》(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第8卷,第425页。
    [3]《出三藏记集》(梁僧祐撰),《大正藏》第55卷,第37页。
    [4]《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卷,第545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3页。
    [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0年,第39-40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二百九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8013页。
    [4][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376页。
    [1]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882页。
    [2]Ananda Coomaras wamy,"The Gods of Mahayana Buddhism",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 Vol.27.No.148.(Jul.,1915),pp.138-141.
    [1]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俄藏敦煌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6年,第96页。
    [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5页。
    [3]国家图书馆金石组编:《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73页。
    [4]国家图书馆金石组编:《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83页。
    [5]国家图书馆金石组编:《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6]国家图书馆金石组编:《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第101页。
    [1][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81页。
    [2][唐]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广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杂阿含经》(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2卷,第93页。
    [2]《大方便佛报恩经》(后汉失译),《大正藏》第3卷,第149页。
    [3]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2-300页。
    [4]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07页。
    [1]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661-662页。
    [2]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881页。
    [1]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915页。
    [2][清]陆增祥撰:《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88页。
    [1]《敦煌遗书》S.527。
    [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12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90页。
    [2]郝春文编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60页。
    [3]《真言要決》,《大正藏》第85卷,第1226页。
    [4]方广錩在《佛教志》第94-95页指出,印度的各种《佛名经》,大都礼拜佛名,也有礼拜菩萨的,而南北朝中国人自撰的《佛名经》分別礼拜佛名、经名、罗汉、菩萨、辟支佛名等。有关唐宋时期的《佛名经礼忏文》可参照《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第32册第21页的佛名经礼忏文。
    [1][唐]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7页。
    [1][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7页。
    [1][宋]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902页。
    [2]李希泌:《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405页。
    [3]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第57-58页。
    [1][北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卷六,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第37-38页。
    [1]Mar garet Stutley Holly Baker Reynolds,Ancient Indian Magic and Folklore:An Introductio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41,No.3.(May,1982),p.626.
    [2]《佛说铁城泥犁经》(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大正藏》第1卷,第826页。
    [3]《佛般泥洹经》(西晋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大正藏》第1卷,第171页。
    [4]《佛说长阿含经》(后秦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1卷,第11页。
    [5]《佛说长阿含经》(后秦耶舍共竺佛念译),《大正藏》第1卷,第131页。
    [1]J.Gonda,The Indian Mantra,Oriens,Vol.16.(Dec.31,1963),pp.244-297.
    [2]Benoytosh Bhattachry ya,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Humphrey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2,p.25.
    [3]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编辑:《现代佛教学术丛刊》7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1页。
    [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722页。
    [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08页。
    [3][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95页。
    [4][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41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86-187页。
    [1]《华严原人论解》(元圆觉撰),《大正藏》第58卷,第747页。
    [2]Arthur F.Wright Hsio-yen Shih,"'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Artibus Asiae,Vol.24,No.1.(1961),p.57.
    [3][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2页。
    [4]《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唐不空译),《大正藏》第19卷,第337页。
    [5][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81页。
    [1][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82-1683页。
    [2][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713页。
    [3][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2-13页。
    [1][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3页。
    [2][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17页。
    [3]严耀中:《试论唐五代的密教与社会生活》,《佛学研究》2004年。
    [4]Mar garet Stutley,"Ancient Indian Magic and Folkiore",Foiklore,Vol.93,No.2.(1982).p.243.
    [1][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561页。
    [1]李希泌:《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398页。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八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293页。
    [3][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第二百八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301页。
    [4][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658-3659页。
    [1]张泽咸编:《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4页。
    [2]何竹淇编:《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58页。
    [3]《佛祖统记》(宋志磐撰),《大正藏》第54卷,第475页。
    [1][北宋]方勺撰:《泊宅编》,朱易安、傅璇琮主编:《全宋笔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189-190页。
    [2]张泽咸编:《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50-751页。
    [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983页。
    [4]张泽咸编:《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5页。
    [1]张洋咸编:《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5-66页。
    [2]张泽咸编:《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12页。
    [3]张泽咸编:《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17-718页。
    [4][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百八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285-2286页。
    [5]苏金源,李春圃编:《宋代三次农民起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40页。
    [1]杜文玉:《唐宋时期社会阶层内部结构的变化》,《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第100-101页。
    [1]龙登高:《略论宋代社会各阶层的演变趋势》,《中州学刊》,1998年第3期,第115-119页。
    [2][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192页。
    [3][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18页。
    [1][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88页。
    [1]方广錩:《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1页。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卷,第752页。
    [1]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5页。
    [2]方广錩:《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9-90页。
    [3]《妙法莲华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9卷,第30页。
    [1][宋]洪迈撰,何卓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12页。
    [2]圣凯:《中国汉传佛教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129-130页。
    [3]彭树智认为,宗教是文明交往的核心。因为文明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外延上也是多样的,我们不可能从唐宋时期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探讨出印中文明交往的所有内容,而仅仅是以宗教意义上的文明交往看文明交往的内容和模式,本文所说的以文明交往理论为指导也是局限于这层含义。
    [4]彭树智:《文明交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
    [1]《开元释教录》(唐智升撰),《大正藏》第55卷,第673页。
    [2][日]冈部和雄:《父母恩重经中的儒教·佛教·道教》,《世界宗教研究》,19%年第2期,第25页。
    [1]《父母思重经》,《大正藏》第85卷,第1404页。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三,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694页。
    [3][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50-1551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页。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三,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722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95页。
    [2]《大乘玄论》(隋吉藏撰),《大正藏》第45卷,第77页。
    [3][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页。
    [4][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7-48页。
    [5]David Scott,"Buddhist Responses to Manichaeism:Mahayana Reaffirmation of the 'Middle Path'?".History of Religions.Vol.35,No.2.(Nov.,1995),p.148.
    [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727页。
    [1]任继愈:《宗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740页。
    [1]《中论》(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4卷,第36页。
    [1]Y.Y.Tsu,"Buddhism and Modern Social-Economic Problems",The Journal of Religion,Vol.14.No.1.(Jan.,1934),p.35.
    [1]洪修平:《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86页。
    [2]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04-106页。
    [3]彭树智:《文明交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4]彭树智:《文明交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33页。
    [5]彭树智:《文明交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1]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导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页。
    [1]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90页。
    [2]李四龙:《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巨赞大师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1.《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卷。
    2.《大吉义神咒经》,《大正藏》第21卷。
    3.《大比丘三千威仪》,《大正藏》第24卷。
    4.《大方等大云经》,《大正藏》第19卷。
    5.《大方便佛报恩经》,《大正藏》第3卷。
    6.《大爱道比丘尼经》,《大正藏》第24卷。
    7.《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藏》第7卷。
    8.《大日如来剑印》,《大正藏》第18卷。
    9.《大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2卷。
    10.《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大正藏》10卷。
    11.《道行般若经》,《大正藏》第8卷。
    12.《法句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
    13.《佛般泥洹经》,《大正藏》第1卷。
    14.《佛说铁城泥犁经》,《大正藏》第1卷。
    15.《佛说长阿含经》,《大正藏》第1卷。
    16.《佛说处处经》,《大正藏》第49卷。
    17.《佛说诸德福田经》,《大正藏》第16卷。
    18.《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大正藏》第16卷。
    19.《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大正藏》第19卷。
    20.《佛说陀罗尼集经》,《大正藏》第18卷。
    21.《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9卷。
    22.《佛说遍照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
    23.《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大正藏》第14卷。
    24.《佛说灌洗佛形像经》,《大正藏》第16卷。
    25.《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9卷。
    26.《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
    27.《海八德经》,《大正藏》第1卷。
    28.《旧杂譬喻经》,《大正藏》第4卷。
    29.《龙树菩萨传》,《大正藏》第50卷。
    30.《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卷。
    31.《菩萨地持经》,《大正藏》第8卷。
    32.《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大正藏》第24卷。
    33.《生经》,《大正藏》第3卷。
    34.《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大正藏》第8卷。
    35.《优婆塞戒经》,《大正藏》第24卷。
    36.《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
    37.《增壹阿含经》,《大正藏》第2卷。
    1.[汉]刘歆撰:《西京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汉]张衡:《西京赋》,萧统撰,李善注:《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3.[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4.[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晋]荀氏:《灵鬼志》,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6.[北魏]杨衒之著,周振甫译注:《洛阳伽蓝记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7.[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8.[南朝]刘义庆:《幽明录》,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9.[南朝]刘义庆:《宣验记》,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10.[南朝]祖冲之:《述异记》,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11.[南朝]王琰:《冥祥记》,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12.[梁]慧皎:《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
    13.[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大正藏》第55卷。
    14.[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卷。
    15.[梁]萧统撰,李善注:《文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16.[隋]侯白:《旌异记》,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鲁迅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17.[隋]吉藏:《大乘玄论》,《大正藏》第45卷。
    18.[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大正藏》第54卷。
    19.[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大正藏》第55卷。
    20.[唐]法藏:《华严经传记》,《大正藏》第51卷。
    21.[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卷。
    22.[唐]惠英撰,胡幽贞纂:《大方广华严经感应传》,《大正藏》第51卷。
    23.[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卷。
    24.[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卷。
    25.[唐]辩机撰:《大唐西域记》,《大正藏》第51卷。
    26.[唐]圆测撰:《仁王经疏》,《大正藏》第33卷。
    27.[唐]孟献忠撰:《金刚般若经集验记》,《大正藏》第87卷。
    28.[唐]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大正藏》第36卷。
    29.[唐]道宣述:《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大正藏》第45卷。
    30.[唐]戴孚撰,方诗铭辑校:《广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1.[唐]唐临撰,方诗铭辑校:《冥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2.[唐]赵璘:《因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3.[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5.[宋]赞宁:《僧史略》,《大正藏》第54卷。
    36.[宋]志磐撰:《佛祖统纪》,《大正藏》第49卷。
    37.[宋]非浊:《三宝感应要略录》,《大正藏》第51卷。
    38.[宋]元照撰:《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大正藏》第40卷。
    39.[宋]妙源编:《虚堂和尚语录》,《大正藏》第47卷。
    40.[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42.[北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43.[北宋]方勺撰:《泊宅编》,朱易安、傅璇琮主编:《全宋笔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44.[北宋]魏泰撰:《东轩笔录》,朱易安、傅璇琮主编:《全宋笔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45.[北宋]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盛录梦梁录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
    46.[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47.[宋]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48.[北宋]苏轼撰,赵学智校注:《东坡志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49.[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大正藏》第49卷。
    50.[元]圆觉:《华严原人论解》,《大正藏》第58卷。
    51.[元]昙噩:《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大正藏》第77卷。
    52.[元]熙仲集:《历朝释氏资鉴》,《大正藏》第76卷。
    53.[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54.[明]幻轮集:《释鉴稽古略续集》,《大正藏》第49卷。
    55.[清]陆增祥撰:《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56.[清]董诰等:《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57.[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8.[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9.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60.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61.龙显昭:《巴蜀佛教碑文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62.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桂林石刻》桂林:桂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77年。
    63.国家图书馆金石组编:《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64.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
    65.司义祖校点:《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66.李希泌:《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67.张泽咸编:《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68.苏金源、李春圃编:《宋代三次农民起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69.何竹淇编:《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70.朱易安、傅璇琮主编:《全宋笔记》,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71.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72.周绍良:《敦煌变文汇录》,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4年。
    1.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日]平川彰著,庄崑木译:《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
    3.[日]佐佐木教悟等著,杨曾文、姚长寿译:《印度佛教史概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4.[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6.[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7.[日]中村·元等.中国佛教发展史台北:天华出版社,1984
    8.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9.张晓华:《佛教文化传播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方广锠:《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胡素馨:《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 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13.马西沙:《中国民间宗教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黄心川:《东方佛教论:黄心川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6.郝春文编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7.张曼涛:《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2、73),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中华1978年。
    18.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19.[韩]李正晓:《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20.吕潋:《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张弓:《敦煌典籍与唐五代历史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2.吕澂:《吕潋佛学论著选集》,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23.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24.杜继文,黄明信:《佛教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
    25.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6.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7.彭树智:《文明交往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任继愈:《儒教问题争论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29.任继愈:《宗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30.姚卫群:《佛学概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31.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2.张弓主编:《敦煌典籍与唐五代历史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3.季羡林:《佛教十五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4.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5.李林:《梵国俗世原一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36.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
    37.[日]藤堂恭俊:《中国佛教史》,蓝吉富:《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44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年。
    38.郭朋:《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39.湛如:《净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0.李利安:《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吕潋:《楞严百伪》,《吕澄佛学论著选集》(第一册),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42.严耀中:《中国宗教与生存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
    43.濮文起:《中国民间秘密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44.梁晓虹:《华化佛教》,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
    45.温金玉:《观音菩萨》,太原:山西高校出版社,1994年。
    46.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7.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48.刘亚丁:《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1.路遥:《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
    2.温金玉:《昙鸾—道绰—善导系宗教学意义辨析》,《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3期
    3.温金玉:《佛教:一种文明的表达方式》,《五台山》,2007年第2期
    4.张子开:《试论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交融性》,《四川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张子开:《念佛、净土观念与早期禅宗弥勒信仰》,《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
    6.吕建福:《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及其重要概念》,《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1期
    7.王亚荣:《论唐代初期的佛经翻译》,《南亚研究》,1994年第4期
    8.杜斗城:《关于武则天与佛教的几个问题》,《宗教学研究》,1994年
    9.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文献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
    10.杨富学、王书庆:《从生老病死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的世俗化》,《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11.魏道儒:《从伦理观到心性论--契嵩的儒释融合学说》,《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12.魏道儒:《东晋南北朝华严学的发展趋向》,《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1期
    13.李利安:《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
    14.李利安:《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古代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儒教文化的对话》,《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15.尚丽新:《刘萨诃信仰解读--关于中古民间佛教信仰的一点探索》,《东方丛刊》2006年第3期
    16.吕凤棠:《宋代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浙江学刊》2002年第2期
    17.李晓敏:《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8.李正宇:《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的经典及其功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9.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20.向世山:《从“圆觉经变”造像论宋代四川民间佛教的信仰特征》,《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1期
    21.吴敏霞:《从唐墓志看唐代世俗佛教信仰》,《佛学研究》1996年
    22.吕建福:《俗讲:中国佛教的俗文学》,《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2期
    23.袁书会:《从俗讲到说话:俗讲发展史略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4.杨君:《从敦煌写经看佛经在唐朝民间的来源及其流传》,《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5.[日]冈部和雄:《父母恩重经中的儒教·佛教·道教》,《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第2期
    26.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转向民间佛教的世俗化特点》,2001年1月5日到14日由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美国西来大学主办的台湾“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
    27.梁子:《唐人国忌行香述略》,《佛学研究》2005年
    28.郭良鋆:《佛教神通观》,《南亚研究》1994年第2期
    29.严耀中:《试论唐五代的密教与社会生活》,《佛学研究》2004年
    30.龙登高:《略论宋代社会各阶层的演变趋势》,《中州学刊》1998年第3期
    31.李四龙:《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巨赞大师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论文
    32.方立天:《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菩提道》,2007年第2期
    33.周伯戡:《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文史哲学报》,1998年第4期
    34.丁敏:《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台北市立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总第23期
    1.Alvin P.Cohen,"A Bibliography of Writings Contributory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Folk Relig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Vol.43,No.2.(Jun.,1975).
    2.Ananda Coomaraswamy,"The Gods of Mahayana Buddhism",The Burlington Magazine for Connoisseurs,Vol.27,No.148.(Jul.,1915),pp.138-141.
    3.Arthur F.Wright Hsio-yen Shih,"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Artibus Asiae,Vol.24,No.1.(1961).
    4.Arthur F.Wright,"Buddhism and Chinese Culture:Phases of Interactio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17,No.1.(Nov.,1957),pp.17-42.
    5.Bardwell L.Smith,"Toward a Buddhist Anthropology:The Problem of the Secular",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Vol.36,No.3.(Sep.,1968),pp.203-216.
    6.Benoytosh Bhattachryya,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London:Humphrey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2.
    7.Benoytosh Bhattacharyya Mark Tatz,"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1,No.3.(May,1982).
    8.Benoytosh Bhattachryya,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Humphrey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2.
    9.Chintaharan Chakravarti,"Tantras:Studies on Their Religion and Liter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84,No.3.(Jul.-Sep.,1964),pp.285-289.
    10.Chou Yi-liang,"Tantrism in China",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8,No.3/4.(Mar.,1945),pp.241-332.
    11.Daniel L.Overmyer,Folk Buddhist Religion:Dissenting Sects in Late Traditional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
    12.David Scott Buddhist,"Responses to Manichaeism:Mahayana Reaffirmation of the 'Middle Path'?" History of Religions,Vol.35,No.2.(Nov.,1995),p.148.
    13.Derk Bodde,"Dominant Ideas in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ul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62,No.4.(Dec.,1942),p.299.
    14.Edward Conze Joseph M.Kitagawa,"Buddhism:Its Essence and Development",The Journal of Religion,Vol.32,No.2.(Apr.,1952),p.144.
    15.Fu-chuan Hsing,A survey of public and popular Buddhism and Buddhist temples in Taiwan,Ann Arbor,Mich:1982.
    16.Jan Yun-hua,"Buddhist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and Sung China.Part Ⅱ",History of Religions,Vol.6,No.2.(Nov.,1966),pp.135-168.
    17.Jean C.Darian,"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in the Rise of Buddhism",Sociological Analysis,Vol.38,No.3.(Autumn,1977),pp.226-238.
    18.Jerry H.Bentley,"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Periodization in World History",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101,No.3.(Jun.,1996),pp.749-770.
    19.J.Gonda,"The Indian Mantra",Oriens,Vol.16.(Dec.31,1963),pp.244-297.
    20.John B.Cobb,Jr.,"Christianity and Myth",The Journal of Bible and Religion,ⅩⅩⅫⅠ(October,1965),320.
    21.Hans-Dieter Evers,"Magic and Religion in Sinhalese Society",American Anthropologist,New Series,Vol.67,No.1.(Feb.,1965),pp.97-99.
    22.Hideo Kishimoto,"The Task of Buddhism",The Journal of Religion,Vol.14,No.1.(Jan.,1934),pp.77-84.
    23.Hirakawa Akira,"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From Sakyamuni to Early Mahayana",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2,No.2.(May,1993),pp.479-480.
    24.Karl Ludvig Reichelt,"Truth and Tradition in Chinese Buddhism:A Study of Chinese Mahayana Buddhis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89,No.4.(Oct.-Dec.,1969),p.832.
    25.Kazumitsu Kato,"A Reflection on the Question of a Philosophy of Assimilation in Buddhis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l.93,No.3.(Jul.-Sep.,1973), pp.328-334.
    26.Konrad Bekker,"Historical Patterns of Culture Contact in Southern Asia",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11,No.1.(Nov.,1951),pp.3-15.
    27.Margaret Stutley Holly Baker Reynolds,"Ancient Indian Magic and Folklore:An Introduction",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41,No.3.(May,1982),p.626.
    28.Michael M.Ames,"Buddha and the Dancing Goblins:A Theory of Magic and Religion",Amedcan Anthropologist,New Series,Vol.66,No.1.(Feb.,1964),pp.75-82.
    29.Nolan Pliny Jacobson,"Buddhism,Modemization,and Science",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20,No.2.(Apr.,1970),pp.155-167.
    30.Peter Harvey Charles S.Prebish,"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m:Teachings,History and Practice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50,No.3.(Aug.,1991),pp.640-641.
    31.P.Steven Sangren,"Orthodoxy,Heterodoxy,and the Structure of Value in Chinese Rituals",Modern China,Vol.13,No.1,Symposium on Hegemony and Chinese Folk Ideologies,Part Ⅰ.(Jan.,1987),pp.63-89.
    32.Roger Corless Jan Nattier,"The Vision of Buddhism",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Vol.60,No.3.(Autumn,1992),pp.525-536.
    33.S.B.Dasgupta Kenneth Ch'en,"An Introduction to Tantric Buddhism",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15,No.1/2.(Jun.,1952).
    34.S.B.Verma,"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in India",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Vol.17,No.2.(Jun.,1978).
    35.Simon Zadek,"The Practice of Buddhist Economics? Another View",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Vol.52,No.4.(Oct.,1993),pp.433-445.
    36.S.J.Tambiah,"Buddhism and This-Worldly Activity",Modern Asian Studies,Vol.7,No.1.(1973),pp.1-20.
    37.Stephen F.Teiser,"Ghosts and Ancestors in Medieval Chinese Religion:The Yu-lan-p'en Festival as Mortuary Ritual",History of Religions,Vol.26,No.1.(Aug.,1986),pp.47-67.
    38.T.H.Barrett,"Buddhism,Taoism and the Eighth-Century Chinese Term for Christianity:A Response to Recent Work by A.Forte and Others",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z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Vol.65,No.3.(2002),pp.555-560.
    39.Thomas Edward Graham,The Reconstruction of Popular Buddhism in Medieval China,UsingSelected'Pien-wen'from Tun-Huang"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Iowa,1975.
    40.Vijay Nath,"From 'Brahmanism' to 'Hinduism':Negotiating the Myth of the Great Tradition",Social Scientist,Vol.29,No.3/4.(Mar.-Apr.,2001),pp.19-50.
    41.Wing-Tsit Chan,"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Philosophy East and West,Vol.7,No.3/4.(Oct.,1957-Jan.,1958),p.107.
    42.Y.Y.Tsu,"Buddhism and Modern Social-Economic Problems",The Journal of Religion,Vol.14,No.1.(Jan.,1934)..
    43.Daniel L.Overmyer著,林原文子监訳:《中国民间仏教教派の研究》,东京:研文出版,2005年。
    44.#12
    45.千ゥ和実著:《板碑源流考:民众仏教成立史の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87年。
    45.竹田聴洲著:《民俗仏教と祖先信仰》(《竹田聴洲著作集》第3卷),东京:国书刊行会,1995年。
    1.李海波:《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西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2.简梅青:《晋唐间民众佛教信仰的若干问题探讨--侧重于〈法苑珠林〉及诸种佛教灵验记之文献学分析与唐代民众佛教信仰的思考》,武汉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3.潘春辉:《从戒律守持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世俗化》,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4.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5.周雪芹:《从敦煌愿文看唐宋时期民众的佛教信仰》,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