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通感与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艺术通感研究是人类审美和艺术活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儿童艺术教育深化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立足于儿童艺术教育的视阈,对儿童艺术通感及相关的教育启示进行了研究。
     在对前人的通感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理解艺术通感的三个必要维度,即感官互用、心治五官和生存共鸣。接着,以这三个维度为基本立场和主要线索、以五至六岁的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儿童艺术通感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感官互用是儿童艺术通感的外显特征,在此维度,本文阐释了感官互用的客观基础,并对感官互用的方式进行了描述,提出了艺术通感意象是心灵的综合成果和集中体现。心治五官是儿童艺术通感的内在发生,在此纬度,本文阐释了心官及其在艺术通感中的作用,分析了儿童艺术通感中的主要心灵内容:表象是艺术通感的信息元素、想象是艺术通感生成的桥梁、情感是艺术通感生成的动力。生存共鸣体现了艺术通感的日常性,在此维度,本文从生存信息的示显、生命底蕴的流动、儿童艺术通感的日常存在等方面对通感的生存基础进行了阐释,并提出儿童的生存背景是其艺术通感的根基和归宿,健康的人生是机能、心灵和生存的和谐感通。
     在对儿童艺术通感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儿童艺术通感的培育问题。首先,论述了艺术通感对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意义,接着提出并阐释了综合艺术教育是培育儿童艺术通感的主要途径。
A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research on human being's aesthetical and arts movement, the artistic synesthesia research also stands for the urgent requirement of the further reform of current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Based on the visual scope of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children's artistic synesthesia, and the relevant educational revelation is elabor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process of predecessors' stud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ree essential dimensions to understand artistic synesthesia as: mutual effect of different senses,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mutual effect of different senses, and the resonance from subsistence. Subsequently, it mainly studied the group of children of 5 ~6 years with these dimensions as the basic standpoint and research clues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elaboration of children's artistic synesthesia. The mutual effect of different senses is the external feature of children's artistic synesthesia, in that dimension, the paper elaborates its objective foundation and styling and advances that the imago of artistic synesthesia is the comprehensive outcome and embodiment of human spirit.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on the mutual effect of different senses occurs to the children's soul inherently, the paper releases the functions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synesthesia, and the main contents in the children's heart been analyzed as follows: ideas are the information elements of artistic synesthesia, imagination bridges the gap of separate artistic senses and emotion inspires the creation of artistic synesthesia. The resonance from subsistence materializes the daily feature of artistic synesthesia, from this dimension,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precondition of synesthesia from the aspects of appearance of living information, the streams of inside information of life and the daily existence of children's artistic synesthesia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children's living background is the soil, root and end-result of their artistic synesthesia, and a happy and healthy life should be a harmonious synesthesia of human organs and functions, spirit and subsistence.
     Based o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artistic synesthesia, the paper consequently brings about the problems of children's artistic synesthesia cultivation,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rtistic synesthesia for the healthy growing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 constructive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are also provided. Last but not least,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comprehensive art education as the chief approach of the fostering process of children's artistic synesthesia.
引文
① 转引自[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545页。
    ② [加]范梅南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页。
    ① 滕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载《中国艺术教育》2004年第1期,第11页。
    ② 摘录自“行知论坛”的“关于‘通感’”一帖。
    ① 转引自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84-86页。
    ②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86页
    ①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第300页。
    ①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 1980年版,第37页。
    ②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4年版,第740页。
    ③ 陈望道著:《陈望道文集》(第1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0年版,第509页。
    ① 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年版,第287-288页。
    ② 参见钱钟书著《通感》一文,载于《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第50页。
    ③ 参见钱钟书著《通感》一文,载于《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第52页。
    ④ 参见钱钟书著《通感》一文,载于《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第52页。
    ⑤ 黄涛:《通感的界定与辨异》,载《求是学刊》1994年第5期,第78页。
    ① 参见钱钟书著《通感》一文,载于《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年版,第52-59页。
    ② 褚孝泉:《通感考》,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87页。
    ① 刘大为著:《比喻、近喻与自喻——词格的认知性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129-130页。
    ② 邱明正著:《审美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20-221页。
    ① 邱明正著:《审美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20-221页。
    ② 杨波:《艺术通感的生理—心理学发生探源》,《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2页。
    ③ 岳东生:《漫谈通感》,《修辞学习》1994年第5期。
    ④ Richard E. Cytowic, Synesthesia: Phenomen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PSYCHE, 2(10), July 1995.
    ⑤ Richard E. Cytowic, Synesthesia: Phenomen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PSYCHE, 2(10), July 1995.
    ⑥ 参见Cretien van Campen, Synesthesia and Artistic Experimentation, PSYCHE, 3(6), November 1997, http://psyche.cs.monash.edu.au/v2/psyche-3-06-vancampen.html.
    ① Cretien van Carnpen, Synesthesia and Artistic Experimentation, PSYCHE, 3(6), November 1997, http://psyche.cs.monash.edu.au/v2/psyche-3-06-vancampen.html.
    ① 转引自[美]埃伦·迪萨纳亚克著,户晓辉译:《审美的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2-263页。
    ② 参考Richard E. Cytowic, Synesthesia: Phenomen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PSYCHE, 2(10), July 1995.
    ③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93页。
    ① 参阅郭廉夫、张继华著:《色彩美学》,(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第159-163页。
    ① 据《周易·说卦》总结。
    ① 陆一帆著:《文艺心理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77页。
    ② 金开诚著:《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年版,第279页。
    ③ 刘晓波著:《审美与人的自由》,(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第99页。
    ④ 谭德晶:《通感的两个基本类型》,载《文艺研究》1995年第4期,第33页。
    ① 邱明正著:《审美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16页。
    ② [前苏]彼得罗夫斯基著:《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版,第266页。
    ③ [美]克雷奇等著、:《心理学纲要(下册)》,(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年版,第44-45页。
    ① Greta Berman, Synesthesia and the Arts, LEONARDO, Vol. 32, No. 1, pp. 15-22, 1999.
    ② 1911年5月15日,一部异想天开的音诗首演于莫斯科。此曲题为《普罗米修斯:火之诗》(第五交响曲)。作者是俄罗斯的斯克里亚宾,大名鼎鼎的“三S”之一(“三S”中的其他二人是斯特拉文斯基和西贝柳斯。)当时的这场演出被大家视为是一种异想天开。因为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之中,从来器乐作品都是让人听的,但这个作品却是那么与众不同,它既要欣赏者用耳朵,也须要其眼睛参与一起欣赏。在作者的管弦乐总谱众,除了庞大的乐队中的每一种乐器声部之外,每一页的最上段还添了一行。这行是由一架新奇的“乐器”来“演奏”的。那是一架无声而有色的“色光琴”。当管弦乐声奏响时,它也将色光投射于台上的屏幕,色光图案伴随着音乐的进行而变换。当然,这同出现在娱乐性演出中打出的灯光背景不是一码事。斯克里亚宾为了表达《火之诗》的内涵,总觉得虽有庞大复杂的管弦乐和他独创的“神秘和弦”等等作曲手段,仍然是言不尽意,于是才求助于色光语言了。他还专门为色光琴写了谱子,主要包含两种基本线索:一种和音乐协调一致,一种和音乐相反。观众可以听到色光和音乐的运动的谐和和不谐和的演奏。
    ① Greta Berman, Synesthesia and the Arts, LEONARDO, Vol. 32, No.1, pp. 15-22, 1999.
    ② Greta Berman, Synesthesia and the Arts, LEONARDO, Vol. 32, No. 1, pp. 15-22, 1999.
    ① 邱明正著:《审美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15页。
    ② 陈宪年:《论中国诗与中国画的融通》,载《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第18页。
    ③ 参见周海宏著:《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中央音乐学院 199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 周海宏著:《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美学研究》,中央音乐学院 1996年博士论文。
    ② [美]加登纳著、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版,第297页。
    ③ 转引自周海宏著:《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美学研究》,中央音乐学院 1996年博士论文,第13页。
    ④ 转引自许天治著:《艺术感通之研究》,台湾省立博物馆印行,第16页。
    ① 孔起英著:《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文本的读解》,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第55-57页。
    ② 楼必生、屠美如著:《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116页。
    ① B.Galeyev, THE PROBLEM OF SYNAESTHESIA IN THE ARTS, Languages of Design, (1)1993, pp.201-203.
    ① 周积寅著:《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546-547页。
    ① 研究中所使用的案例,除注明出处的,均为研究者现场观察、收集、整理。
    ② 这种研究方法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孔起英老师进行“儿童审美心理研究”时所使用的方法的启发。
    ③ 李心峰主编:《艺术类型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版,第167-168页。
    ④ 易中天等著:《人类的确正——人类学艺术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第268页。
    ① 歌德著、郭沫若译:《浮士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① 盖多凯维契编:《柯罗·艺术家·人》,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71页。
    ① [德]费歇尔:《美的主观印象》,《古典文艺理论译丛》(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5页。
    ① 罗曼·罗兰著:《米莱传》,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① [俄]康定斯基著、罗世平等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111页。
    ② 《中国画论》,第1卷,(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59-60页。
    ① 《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37页。
    ②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2页。
    ①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②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页。
    ③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6页。
    ④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①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1、62页。
    ②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③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①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25页。
    ②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24页。
    ③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27页。
    ④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2页。
    ①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4页。
    ②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4页。
    ③ [美]S·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① 钱穆著:《现代中国学术论衡·略论古代心理学》,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70页。
    ② 朱良志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① 汤显祖:《序丘毛伯稿》,《汤显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080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①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9页。
    ② 转引自《欧洲哲学史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4页。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61页。
    ① 引自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原文见《李斯特论柏辽兹与舒曼》,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版,第76-86页。
    ② 许卓娅编著:《生态式艺术教育:小学音乐》,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118页。
    ①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页。
    ②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7页。
    ③ 《外国理论家作家论形象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34-35页。
    ④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640页。
    ① 转引自[美]维塞尔著、毛萍等译:《活的形象奖学——席勒美学与近代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① 《想象的愉悦》,载《M·阿肯希德诗集》(伦敦,1894年),第102-103。引自[美]维塞尔著、毛萍等译:《活的形象美学——席勒美学与近代哲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129页。
    ② 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5页。
    ① 参阅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第二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② 转引自蔡运桂著:《艺术情感学》,三环出版社1989年版,第14页。
    ③ 转引自[美]H·G·布洛克著、滕守尧译:《现代艺术哲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见欧盖尼·弗尔龙:《美学》英译本,伦敦查普曼与豪尔出版社公司,1878年版。
    ① 同上,第46页。
    ②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三章。
    ① 朱光潜著:《朱光潜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页。
    ① [美]加登纳著、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421页。
    ① 孔起英著:《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文本的解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71页。
    ② 《朱光潜全集》,第7卷,转引自周来祥主编:《西方美学主潮》,P75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
    ③ 孔起英著:《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文本的解读》,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71页。
    ① [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97年版,第69页。
    ① 刘成纪著:《太初有言——一位美学教师的育儿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② 刘成纪著:《太初有言——一位美学教师的育儿札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115页。
    ① 边霞:《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载《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1期。
    ② [美]加登纳著、兰金仁译:《艺术与人的发展》,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19页。
    ③ 周迅达编著:《简单道理》,(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④ 刘晓东著:《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① 参见[德]卡西尔著,黄龙保等译:《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① [苏]叶·莫·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80页。
    ①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著、江雪编译:《童年的秘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② 同上,第43-44页。
    ③ 该书1979年获得普利策大奖,书名中的G指数学家哥德尔(Godel),以歌德尔命名的定理是数学理论大厦的高深组成部分,也是数理逻辑、人工智能的基石。E指画家埃舍尔(Escher)。B指古典音乐大师巴赫(Bach)。本研究参考是由乐秀成编译、缩减的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④ [美]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著、乐秀成编译:《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① [美]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著、乐秀成编译:《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② [美]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著、乐秀成编译:《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③ 当时,弗里德利希国王是巴赫的崇拜者。他请62岁的巴赫到自己的宫廷来,并向其展示了自己收藏的钢琴。巴赫在每一架钢琴上进行的即兴表演使得国王大为倾倒。当巴赫返回后便收到了国王创作的一部分乐谱。《音乐的奉献》便是在这些乐谱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形式的技巧写成的,巴赫把它献给了国王。
    ① [美]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著、乐秀成编译:《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② 关于哥德尔定理的具体内容可参照原书,鉴于本研究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③ [美]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著、乐秀成编译:《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页。
    ① [美]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著、乐秀成编译:《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② 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8页。
    ① 钱伯城主编:《白话十三经》(上),(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13页。
    ① 钱钟书著:《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0页。
    ①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8页。
    ① 转引自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451页。
    ① 滕守尧著:《艺术与创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② 滕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载《中国艺术教育》2004年第1期,第7页。
    ①.MALAGUZZID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9页。
    ② 参见孔起英著:《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文本的读解》,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括号中的分析为本文所加。
    ① 滕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载《中国艺术教育》2004年第1期,第6页。
    ② [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61页。
    ① [英]鲍山葵著:《美学三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1页。
    ② Janet R. Barrett, Claire W. McCoy, Kari K Veblen, Sound Ways of Knowing:Music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Wadsworth Pub co, 1997,pp.74-75.
    ① 沈尹默著:《书法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① 参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① 屠美如主编:《儿童欣赏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② 穆塞尔、格连合著:《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1页;转引自屠美如主编:《儿童欣赏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①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图形的意味教师用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笔者参与了案例的编审。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源疆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美]沃尔夫和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8页。
    3.[美]帕森斯、布洛克著,李中泽译:《美学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4.滕守尧著:《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5.滕守尧著:《艺术与创生》,(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6.滕守尧著:《文化的边缘》,(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第1版。
    7.[美]拉尔夫·史密斯著,滕守尧译,《艺术感觉与美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8.[美]H·G·布洛克著、滕守尧译:《现代艺术哲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10.[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11.[俄]列·斯托洛维奇著,凌继尧译:《审美价值的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
    12.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大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4.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美学史》第一卷、第二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5.周来祥主编:《西方美学主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美]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著、乐秀成编译:《GEB——一条永恒的金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8.钱钟书著:《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9.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20.[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21.孟昭兰著:《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22.[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孟昭兰审校:《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23.[美]鲁·阿恩海姆著,郭小平等译:《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5月第1版。
    24.吕景云、朱丰顺著:《艺术心理学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25.朱光潜著:《文艺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26.金开诚著:《文艺心理学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高楠著:《艺术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28.刘骁纯著:《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9.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30.[英]瓦伦丁著,周宪译:《美的实验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31.乔建中著:《情绪心理与情绪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32.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王振宇编著:《儿童心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4.[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35.张奇编著:《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36.[美]艾略特·W·艾斯纳著:《儿童的知觉与视觉的发展》,(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37.杜卫著:《美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38.[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9.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40.曾繁仁、高旭东著:《审美教育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41.屠美如主编:《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2.楼必生、屠美如著:《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3.刘晓东著:《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著、王毅等译:《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5.[加]范梅南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MALAGUZZID等著、张军红等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光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47.朱小蔓著:《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48.朱小蔓、梅仲荪著:《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
    49.李范主编:《美育的现代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50.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51.徐平:《艺术:认识的曙光》,复印版。
    52.弗莱明著:《艺术和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3.[日]北川民次著,李英辅译《儿童的绘画与教育》,世界文物出版社。
    54.[日]霜田静志著,蔡金柱等译:《儿童画的心理与教育》,世界文物出版社。
    55.张之沧著:《艺术与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56.胡家祥著:《心灵的结构与文化解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德]卡西尔著,黄龙保等译:《神话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8.[苏]叶·莫·梅列金斯基著,魏庆征译:《神话的诗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9.[美]杜威著、高建平译:《艺术即经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0.滕守尧:《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载《中国艺术教育》2004年第1期。
    61.周海宏著:《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美学研究》,中央音乐学院1996年博士论文。
    62.孔起英:《儿童审美心理研究——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文本的解读》(博士论文),2001年。
    63.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博士论文),2000年。
    64. Richard E. Cytowic, Synesthesia: Phenomen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PSYCHE, 2(10), July 1995.
    
    
    65. B.Galeyev ,THE PROBLEM OF SYNAESTHESIA IN THE ARTS , Languages of Design, (1)1993.
    
    66. Greta Berman, Synesthesia and the Arts, LEONARDO, Vol.32, No. 1, 1999.
    
    67. Cretien van Campen, Synesthesia and Artistic Experimentation, PSYCHE, 3(6), November 1997.
    
    68. Janet R. Barrett, Claire W. McCoy, Kari K Veblen, Sound Ways of Knowing:Music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Wadsworth Pub co,1997.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