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与政治:阿伦特的政治存在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及其所造就的人的存在方式这是近代以来几乎所有思想家都苦苦思索的问题。阿伦特独辟蹊径从同情这一被传统政治哲学家所忽视的因素出发分析近代革命现象,并以同情为透视点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她尤其关注现代社会的“虚假政治”。本文从哲学史的视角来分析阿伦特政治本体论的真实内涵及其困境。
     导论:本部分主要是引入问题,初步阐释阿伦特政治哲学视域中政治与同情之间关系。阿伦特认为同情几乎支配了除美国革命之外的所有18世纪的政治活动,但同情作为一种无用的激情引入政治领域导致了革命的失败和自由的丧失,因而她认为同情本质上是“前政治”或“反政治”的。在政治哲学史上阿伦特是第一次用同情这样一种似乎无足轻重的因素取代经济、宗教、精神等来分析近代的革命现象及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存在方式,揭示了她对本真政治的独特理解。
     第1章:从近代以来的伦理学中清理同情的思想资源,阐释哲学家们对待同情的不同理解。同情要么被作为道德原则的起源、要么被认为是非道德的;要么被认为是通向人的生命本质的重要基础,要么被认为是一种使生命力丧失的工具;要么是一种价值中立的与道德无涉的先天情感。总之,同情基本上是在道德的领域而非政治的领域获得理解的,而阿伦特关注的是政治问题。罗蒂将同情视为政治领域社会团结的基础,赋予同情以政治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但阿伦特与之相反,认为将同情带入政治不仅不能带来自由与团结,相反同情成为政治美德不过表明了政治的公共领域已经成为虚假政治。
     第2章:阐释阿伦特对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的分析,揭示阿伦特革命者无需同情这一论断的真实内涵。在阿伦特看来美国革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即以自由立国,而法国革命只能称得上是解放即满足生命的必然性。自由是政治的代名词,而解放是必然的代名词,二者之间不可混淆。法国大革命由对下层人民痛苦的同情所引发,且一直为其所支配并将之视为最高的政治美德。但是同情作为一种内在的情感总是私人性的、无言的、并蕴含暴力的,最为重要的是在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对同情这样难以显现的革命者动机的怀疑导致了恐怖的独裁统治,从而葬送了法国革命。美国革命则避开了对贫苦人民的同情,没有过多关注于贫困问题,而始终致力于建构一种自由的政治形式,因而取得伟大胜利。阿伦特认为这两次革命成败的关键不在于所谓的历史必然性,而在于同情是否对革命者的动机产生了作用。
     第3章:阐明阿伦特对政治的独特理解,揭示她独特的政治存在论。阿伦特通过劳动、工作、行动的三元区分来表明以言和行为内容的政治本身是一个意见的领域,以人的复数性和多元性为根本特征。政治的公共领域虽然以经济为基础,但政治不可化约为经济,它是一个自主的独立领域,体现着人们的协调行动而产生的权力。虽然政治非常脆弱,但绝不能引入制作的同一性逻辑,政治领域的不稳定性正是自由的代价。虽然政治以公共性为特征区别于私人的不可显现性,但是并非一切显现的公共的东西都是政治的。近代以来“社会”的兴起使经济活动及其管理这种本属私人领域的事件成为公共关心的事情,这只是表明了政治的表态——虚假政治。因为政治不仅能具有显现这一形式特征,而且根本上还是具有内涵的,它以人们的言和行作为内容。
     第4章:本章主要是对阿伦特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与超越的比较研究。在阿伦特看来,马克思虽然与西方传统实现了决裂,但马克思对经济的强调,对劳动的赞美,使马克思本质上仍然遵循着必然性的逻辑。马克思对政治漠不关心,而将所有的问题的根源追溯到必然性的经济基础,这实际上是将自由归结为必然性,在阿伦特看来,这无疑是忽视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根本界限与区别。虽然阿伦特对现代性的批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她在很大程度上误解了马克思,如马克思的劳动并不是阿伦特所理解的劳动,因为在马克思那里劳动蕴含着政治内涵,劳动具有辩证的特性。阿伦特通过政治的回归来超越现代性危机的道路显然并没有马克思“以更深刻的现代性来医治现代性创伤”的超越资本逻辑的方案更为深刻和更为根本。当然不可否定阿伦特政治哲学的重要意义,阿伦特对极权主义政治的批判仍然是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度和深刻意义的。
     总之,阿伦特以同情为切入点展开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分析非常具有原创性,作为多元社会中的一种重要声音,她的理论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无疑仍然会深刻启发人们对人类政治问题的思考。
How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apitalism and human existence whichcreated by that is an agonizing question of all thinkers in modern times. Arendtinventively analyzed modern revolution from sympathy elements that ignored by thetraditional political philosophers. And she expanded a criticism of the capitalismmodernity on perspective for sympathy. She was particularly concerned about "falsepolitical"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l meaning of Arendt'spolitical ontology and its dilemm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Introduction: This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problem, a preliminaryinterpretation of Arendt's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sympathy. Arendt thought that sympathy dominated almost all except the AmericanRevolution in the18th century's political activities, but sympathy into politics as auseless passion leaded to the failure of the revolution and the loss of freedom and soshe thought that is essentially "pre-political" or "anti-political". In the history ofpolitical philosophy, Arendt was the first time replaced by the factors of economy,religion, spirit and so on with a kind of sympathy which seems to be insignificant toanalyze the phenomenon of revolution and the mode of existence of capitalist societypeople, revealing her unique understanding on nature of politics.
     Chapter1:Finishing materials of sympathy on ethics in modern times, andexplain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philosophers treating sympathy. Sympathy is takenas the origin of a moral principle or is considered immoral; I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important basis to people's life essence, is regarded as a tool to make the loss ofvitality or is considered innate emotional,a kind of value neutrality which is nothingto do with moral. In short,sympathy is being understand basically in the field ofmoral field rather than political field but Arendt focused on political issues. Rottyregarded sympathy as the basis of social solidarity in political field and gavesympathy to the significance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progress but Hannah arendt instead, she thought the sympathy into politics not only failed to bring freedom andunity but also sympthy becoming political virtue showed the political public spherehad become false political.
     Chapter2: Interpret Arendt analysi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Frenchrevolution and reveal the true content of the thesis that Arendt argued revolutionariesneeded no sympathy. In Arendt's view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is the true sense ofthe revolution that is free. And can only be called the French revolution is to liberatethat is meeting the necessary of life. Freedom is a byword for politics, liberation isinevitable and they can be not confused.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iggered by the painof sympathy for the lower classes, and had been dominated for which was seemed as ahighest political virtues. But sympthy, as a kind of inner emotion is always private,quiet, and contains the violence.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doubt of the incentives ofrevolutiona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produced by sympathy whichwas hard to appeared led to the dictatorship of terror,and destroyed the Frenchrevolution.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voided sympathy for poor people and too muchfocus on poverty issue and committed to construct a kind of political form of freedom,thus gained the great victory. Arendt believed that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tworevolutions was not key to the so-called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but sympathy whetherhad an effect on the motivation of revolutionaries.
     Chapter3: Clarify Arendt unique understanding about politics, reveals her uniquepolitical ontology. Arendt through distinguishing labor, work, action to show that thepolitics taking talk and act as content itself is a field of opinions in which thepluralism and diversity is a fundamental feature. Although political public sphere isbased on the economic,it is not into the economy. It is an independent field ofautonomous, reflecting people's coordinated action which produces power. Althoughpolitics is very fragile, but not be able to introduced to the identity of logic of makingand in the field freedom is the price of political instability. Although politics ischaracterized by public from private appeared inevitability,not all appeared of thepublic is political. Since modern times the rise of "society" to make economic activityand management in the private field of events become a public concern. This only shows illusion-the false politics. Because politics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showing, but also has the connotation essentially,taking people's talk and act ascontent.
     Chapter4: This chapter is mainly to comparative study of Arendt and Marx'scritique and transcendence of modernity. It seems to Arendt, although Marx realizedthe rupture of the western tradition, but Marx's emphasis on the economy and thepraise of labor led to Marx remain essentially following the inevitability of logic.Marx's indifference to politics and taking the root of all the problems back tonecessity of economic foundation,in Arendt's opinion,is undoubtedly that Marxignored the fundamental boundar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freedom and necessity.Although Arend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critique of modernity,but she misunderstood Marx to a great extent, as Marx's labor is not the labor ofArendt understanding. For Marx's labor contains the political connotation and hasdialectical features. Arendt transcended modernity crisis by the return of thepolitics.Comparatively speaking, Marx was deeper and more fudamental,for he wasbeyond the capital logic scheme "in a more profound modernity to treat traumatic". Ofcourse the significance of Arendt's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great. Totalitarian politicalcriticism of Arendt is still has the unparalleled depth and meaning.
     Above all, Arendt taking sympathy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modern socialcriticism and analysis is very original. As an important voice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inspite of many problems are in her theory,it will still be deeply inspired people tothink of the problem of human politics.
引文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2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页。
    ②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①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译,南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②G. A.柯亨:《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霍政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2页。
    ③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④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5页。
    ①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4页。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①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②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③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25页。
    ①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27-528页。
    ②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40页。
    ③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2-63页。
    ④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0页。
    ①陈晓平:《功利与情感之间》,《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
    ②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页。
    ①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页。
    ②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5页。
    ③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4页。
    ①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①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78页。
    ②弗林斯:《舍勒思想评述》,王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①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②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①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8页。
    ②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3页。
    ③恩斯特卡西勒:《卢梭问题》,王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91页。
    ①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5页。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前1980年版,第20页。
    ③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前1980年版,第48页。
    ①伯林:《浪漫主义时代的政治观念》,王岽兴、张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137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8页。
    ③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9页。
    ④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页。
    ①里夏德克朗纳:《论康德和黑格尔》,关子尹编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①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①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目的236页。
    ②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目的508页。
    ③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0页。
    ④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4页。
    ①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31-32页。
    ①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
    ②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
    ③尼采:《上帝之死反基督》,刘崎译,台北:台湾志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④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
    ⑤尼采:《苏鲁支语录》,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6页。
    ①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7页。
    ②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05页。
    ①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111页。
    ②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1页。
    ③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6页。
    ④孙利天、张岩磊:《多元基础主义的哲学观》,《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①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1-32页。
    ②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4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2页。
    ②贺来:《边界意识与人的解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9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册,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4页。
    ③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①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①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②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③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0页。
    ④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⑤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81页。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册,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6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③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④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77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②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1-52页。
    ①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30页。
    ②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②刘小枫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彭磊、丁耘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③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8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6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7页。
    ③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93-94页。
    ①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4页。
    ②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5页。
    ③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8页。
    ①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11页。
    ②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页。
    ③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48页。
    ④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6页。
    ⑤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277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4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2页。
    ②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40页。
    ④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2页。
    ①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版社2003年版,第244-245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9页。
    ③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0页。
    ④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91-92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①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264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6页。
    ③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0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0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84-185页。
    ①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1页。
    ②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④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84-185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6页。
    ②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6-197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09-110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74页。
    ①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5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8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3页。
    ③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46-47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1页。
    ①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56-357页。
    ①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4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1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10页。
    ③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①F.费迪耶等:《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哲学译丛》2001年第7期。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96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12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10页。
    ③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12页。
    ①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7-128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2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03页。
    ②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3页。
    ③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24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30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47页。
    ①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0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57页。
    ②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58页。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③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136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57页。
    ②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页。
    ①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③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①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①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①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39页。
    ②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③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7页。
    ①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①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主义的当代批判》,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二版“序言”第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8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1页。
    ①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85页。
    ①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④席美尔:《货币哲学》,朱桂琴译,北京:光明日版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12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③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④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①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③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92页。
    ②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7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科拉柯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一)》,马元德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210页。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1页。
    ①泰勒:《现代性之隐忧》,称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1年版,第8页。
    ②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24页。
    ③伊丽莎白扬-布鲁尔:《爱这个世界:阿伦特传》,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51页。
    ④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①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丽、张立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139页。
    ②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①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②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③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①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①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译,南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③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页。
    ①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②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③G.A.科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李朝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4页。
    ①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89页。
    ②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4页。
    ①白刚:《劳动、革命与自由》,《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①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页。
    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②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5页。
    ④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01页。
    ①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页。
    ①G.A.科亨:《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霍政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62页。
    ②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和政治之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75页。
    ①菲利普汉森:《汉娜阿伦特——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②詹妮弗林:《既需要马克思,也需要阿伦特》,《马克思与现实》2011年第5期。
    ①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5页。
    [1]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
    [3]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4]汉娜阿伦特:《责任与判断》,陈联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5]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丽、张立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6]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菲利普汉森:《历史、政治与公民身份》,刘佳林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杨—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9]潘琳:《阿伦特与现代性的挑战》,张云龙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0]玛格丽特卡诺凡:《阿伦特政治思想再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克里斯蒂瓦:《汉娜阿伦特》,刘成富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川崎修:《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斯日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库尔延德纳米:《黑暗时代的三女杰——施泰因、阿伦特、韦伊评传》,高毅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14]阿尔布莱希特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玲译,南京: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5]伊丽莎白扬-布鲁尔:《爱这个世界:阿伦特传》,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6]格鲁嫩贝格:《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爱和思的故事》,陈春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7]查尔斯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8]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9]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21]理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境》,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2]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卡西尔:《启蒙哲学》,顾伟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5]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26]休谟:《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27]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28]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等译,1997年版。
    [29]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30]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2]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5]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36]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7]尼采:《偶像的黄昏》,周国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38]尼采:《权力意志》,张念东、凌素心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9]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0]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1]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42]伯林:《扭曲的人性之才》,岳秀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43]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44]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45]巴特雷:《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46]麦金太尔:《追寻美德》,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47]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8]墨菲:《政治的回归》,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9]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0]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山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伯尔基:《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2]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3]里夏德克朗纳:《论康德与黑格尔》,关子尹编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刘小枫编译:《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55]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56]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7]麦卡锡:《马克思和古人》,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8]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9]皮平:《作为哲学问题的现代主义》,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60]库尔珀:《纯粹现代性批判》,臧佩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1]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2]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67]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68]舍勒:《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与质料的价值伦理学》,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69]弗林斯:《舍勒思想评述》,王梵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70]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71]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李秋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72]席美尔:《货币哲学》,朱桂琴译,北京:光明日版出版社,2009年版。
    [73]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74]科拉柯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一)》,马元德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75] G. 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李朝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76] G. A.柯亨:《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霍政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7]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78]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79]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80]阿巴拉斯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1]王寅丽:《汉娜阿伦特: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82]陈伟:《阿伦特与政治的回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3]秦菊波:《马克思主义视域下阿伦特公共性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4]涂文娟:《政治与公共性:阿伦特政治伦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6]贺来:《辩证法与实践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87]白刚:《瓦解资本的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8]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89]张志扬:《缺席的权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耿宁:《孟子、斯密与胡塞尔论同情与良知》,《世界哲学》2011年第1期。
    [2] F.布拉哈米:《休谟政治哲学中的同情与个性》,《哲学译丛》1993年第4期。
    [3]徐丹丹:《论社会正义的情感基础——同情》,《伦理学研究》2012年第5期。
    [4]张钦:《休谟的同情原则探析》,《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4期。
    [5]寇东亮:《同情与意志形而上学》,《福建论坛》2010年第11期。
    [6]李朝运、秦碧霞:《休谟与斯密同情理论比较》,《湖南行政学院学院》2006年第4期。
    [7]聂文军:《同情在亚当斯密伦理思想中的作用》,《现代哲学》2007年第5期。
    [8]罗肖泉:《析“同情伦理学”之同情观》,《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9]陈周旺:《理解政治现象: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述评》,《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5期。
    [10]杨宗仁:《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范式的学术建构及其政治哲学意义》,《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1]陈联营:《略论汉娜阿伦特政治思想中的判断问题》,《社会科学家》2007年第1期。
    [12]王寅丽:《当代女权主义视野中的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
    [13]王寅丽:《阿伦特与马克思:解释的和批判的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14]李晓勇、王庆丰:《评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观的解读》,《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9期。
    [15]陆杰荣:《论苏本华的“同情”概念》,《现代哲学》1992年第4期。
    [16]彭文刚:《阿伦特与马克思自由观之比较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7]徐国超:《评阿伦特革命理论中的同情问题》,《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8]刘炎:《苏本华同情观探析》,《重庆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19]高红利:《道德基础:从自爱走向同情》,《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2008年第6期。
    [20]余其彦:《论舍勒对苏本华同情伦理学的批判》,《理论月刊》2012年第7期。
    [21]白刚:《超越现代性的两条道路:马克思与阿伦特》,《人文杂志》2013年第1期。
    [22]白刚:《劳动、革命与自由》,《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23]白刚:《西方政治思想传统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24]白刚:《西方政治哲学的危机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兴起》,《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6期。
    [25]白刚:《哲学的政治实现与政治的哲学实现》,《东岳论丛》2012年第7期。
    [26]白刚:《哲学与政治的张力》,《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27]孙利天:《价值哲学的困惑与思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8]孙利天:《多元基础主义的哲学观》,《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2期。
    [29]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求是学刊》2004年第4期。
    [30]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通达社会现实的道理》,《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31]吴晓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社会现实》,《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32]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学术月刊》2006年第2期。
    [33]贺来:《“现代性”的建构——哲学范式转换的基本主体》,《哲学动态》2000年第3期。
    [34]贺来:《现代性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一对欢喜冤家》,《学术月刊》2000年第2期。
    [35]李佃来:《批判理论视域中的政治哲学》,《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36]费尚军:《同情、美德与秩序》,《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37]陈伟:《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概念剖析》,《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8]马吉芬:《阿伦特公共领域世界性的存在论视域及其意义初探》,《求是学刊》2011年第7期。
    [39]乐小军:《汉娜阿伦特“拥有权利的权利”》,《哲学动态》2012年第2期。
    [40]涂文娟:《阿伦特政治哲学中的团结概念》,《天津社会哲学》2009年第5期。
    [41]涂文娟:《公共和私人:泾渭分明还是辩证融合》,《哲学动态》2010年第4期。
    [42]陈建斌、李生辉:《两种政治概念之比较:卡尔施密特与汉娜阿伦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43]詹妮弗林:《既需要马克思,也需要阿伦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其。
    [44]王宝霞:《阿伦特的“公共领域”概念及其影响》,《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45]张盾、李志军:《回到前哲学的政治——评阿伦特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解读》,《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46]陈高华:《哲学与政治: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之思》,《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5期。
    [47]陈高华:《劳动与行动:阿伦特的马克思论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5期,
    [48]仰海峰:《阿伦特眼中的马克思——思想史语境中的重读与误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5期。
    [49]孙磊:《谁之行动?何种自由?——阿伦特对马克思的思想挑战》,《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50]王福生、曹广开:《革命、解放与自由:阿伦特与马克思》,《东岳论丛》2012年第4期。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