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蒙古殖民地社会与文化的变动(1931-194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1931—1945)的十四年里,内蒙古东部地区(以下简称东蒙古)被纳入“满洲国”管辖,东蒙古蒙古人扮演着建立“满洲国”的“国家主人”的重要角色,成为“满洲国”“五族协和”中的主要成员。在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随着日本侵略和殖民统治全面深入,东蒙古社会与文化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满洲国”历史研究中,“东蒙古”始终成为中外学者们关注的研究领域和焦点之一,无论是在整理史料还是在具体历史事件的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本文在积极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青旗》报(蒙古文)等“满洲国”时期出版的报刊资料等史料,把东蒙古殖民地社会与文化作为整体进行剖析,在东蒙古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宗教、信仰等具体领域,展开系统性和创新性探究,加深对日本殖民统治历史研究,从而,进一步推进了东蒙古区域史研究。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和附录等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所运用的史料、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价值意义与创新之处,对研究方法与相关界定作了必要说明。结语梳理全文,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一些观点。各章节提要如下:
     第一章简明阐述了日本侵略东蒙古和建立“满洲国”的过程,较为全面而详细记述了日本侵略者对东蒙古实施的殖民统治体制。
     第二章重点阐述了日本殖民时期东蒙古教育事业状况,分别对东蒙古中小学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女子教育、军警教育与日语教育及留学教育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三章全面阐述了日本殖民时期东蒙古卫生事业历史状况,如巡回医疗、防疫与传染病防治、医疗机构建设和传播卫生知识等。
     第四章重点阐述了日本殖民时期东蒙古科技事业状况。首次作为专题对东蒙古科学研究机构以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和普及等历史过程进行详尽论述。
     第五章全面阐述了日本殖民时期东蒙古新闻出版和文学艺术发展状况。力求详实梳理近代蒙古族文学、电影、广播、绘画等文化艺术及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脉络。
     第六章主要阐述了日本殖民时期东蒙古社会宗教信仰、改造喇嘛教以及创建成吉思汗庙历史过程,记述了祭祀敖包等传统活动赋予新内容的历史现象。
     附录部分主要介绍了日本殖民时期东蒙古出版发行的《青旗》报所刊载的历史史料和相关图表,有助于读者更进一步直观了解日本殖民时期东蒙古社会与文化变动的历史痕迹。
Under the14years colonization of Japan from1931to1945, Ea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ast Mongolia) was governed by "Manchukuo". During that period, Mongols in eastern Mongolia played important rol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anchukuo"(or Manchutikuo) and, at the same time, were seen as a key member of the "Manchukuo" main five ethnic groups. Along with Japan's aggression and colonial rule, deep and comprehensive changes occurred in both social and cultural field in East Mongolia.
     In historical studies of "Manchukuo", East Mongolia alway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mong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Previous studies in this field made a significant progress both in the research of historical events and of summarizing historical articl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thesis precisely explored the relevant articles published in "Manchukuo" period such as "Kuke tug"(Blue flag)newspaper (Mongolian) and other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also analyzed the colonial society and culture issues in the East Mongolia. The author also did a systematic and innovative analysis on the fields of education, health, technology, culture, religion and beliefs in the study area to promote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on East Mongolia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of Japan.
     The thesis composed of five parts of the introduction, main text, conclusion, references and appendices.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described previous articles,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research topic, 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and definition of the key points.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d the whole text and emphasized main viewpoints of the thesis. The abstracts of each chapter shown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d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invasion of East Mongolia and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Manchukuo. The author elaborated th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f colonial rule in East Mongolia by Japanese invader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d attention on the situation of education in that period to search evidence in various educational sectors such a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education sectors, vocational school, women's education sectors, military school, Japanese language school and study abroad education sectors.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d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 situation in the East Mongolia such as primary health servic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dissemination of health knowledge etc.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author focused, for the first time, 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n study site under the colonial rule. It included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development and the promo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news publication, literature and arts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as further explored in order to clear their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ongolian literature, films, broadcasting, painting and other arts and publishing industry.
     The fifth chapter elaborated religious issues,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Lamaism and establishment of Genghis Khan temple, further explored traditional ceremonial activities as Oboo Takhilga etc..
     The Appendix section mainly focu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published in "green flag" newspaper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East Mongolia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and cultural movements occurred in East Mongolia under the colonial period.
引文
1 谢学诗著:《满洲国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2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
    1 日本教育史学会主办:《日本の教育史学》,第45集,2002年10月。
    2 日本植民地教育史研究会主办:《植民地教育史研究年报》,第5号,2003年3月。
    3 《广岛大学大学院教育科纪要》,第三部(教育人文科学管关联领域),第51号,2003年3月。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号,康德八年(1941)年1月6日。
    2 娜仁格日勒:《青旗(kuke tuy)所见近代蒙古民族启蒙教育思想:以女子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蒙古学信息》,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中心,2011年
    3 忒莫勒编著:《内蒙古旧报刊考录1905—1949.9》,2010年,第90页。
    4 《盛京时报》影印组:《盛京时报》,1985年。
    5 满洲日日新闻社:《满洲国年鉴》,满洲日日新闻社出版发行。
    6 满洲国洲国时期资料重刊编委会:《满洲国政府公报》,辽沈书社1990年。
    7 满洲国兴安总署总务科:《兴安总署会刊》,福文盛印书局。
    9 满洲国蒙政部总务司:《蒙政部会刊》,福文盛印书局。
    10 兴安南省总务厅:《兴安南省公报》,第1—198号,双发洋行印刷部。
    11 [日]蒙古研究会编:《蒙古研究》第二卷第二辑、第三卷第一辑、第五卷第四辑等,新京(长春)。
    1 吕振涛、刘国华主编:《满洲国科技史料辑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2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德]W·海西希维也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论文,根据济本·贝尔格出版社1944年版本,由吉日嘎拉译(未刊稿)。
    1 箭内亘:《元代经略东北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
    2 蔡风林著:《日俄四次密约—近代日本“满蒙”政策研究之一》,中央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
    3 [日]中见立夫:《所谓内蒙古东部的空间—从东亚国际视角看》,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58页。
    1 [日]善邻协会调查部著白拉都格其译潘世宪校:《满洲国属内蒙古》,内蒙古近代史译丛,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呼和浩特,第185-187页。
    1 薛子奇、刘淑梅、李延龄著:《近代日本“满蒙政策”演变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页。
    2 薛子奇、刘淑梅、李延龄著:《近代日本“满蒙政策”演变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页。
    1 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第5-6页。
    1 正珠尔扎布:《伪内蒙古自治军始末》,《内蒙古文史资料选集》第39辑,第94页。
    2 《东北军第三旅旅长张树森电文》,转引自姜念东等编著《伪满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第102页
    3 [日]《日本与蒙古一百年》,亚细亚博物馆·蒙古馆印行,1993年,第55页。
    4 关于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各种资料有不同的记载:那木海扎布在《回忆“泰来会议”前后》文中认为这次会议只开了一天,时间是12月17日(《伪满兴安史料》,第3页);井手俊太郎《回顾蒙政十年民族运动史》中认为召开这次会议的时间是11月20日,会期为两天(《蒙古研究》第2卷第5期,1940年11月);日本驻郑家屯领事大和久义郎于1931年12月20日致外务大臣犬养义的报告《锦州以北蒙古王会议召开之件》中所记泰来会议时间为12月12/13日(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满蒙政况关系杂纂·内蒙古关系》第1卷,A6-1-2-2-14)。此处依据的是片仓进在《“内蒙古独立运动史”备忘录》中公布的《内蒙古泰来会议议决草案》。
    5 [日]《现代史资料(7)·满洲事变》,转引自广州佐保《蒙古人加入满洲国及地域社会变化》,《亚细亚经济》,第41卷第7号,2000年7月。
    1 中央档案馆、第二档案馆、吉林省社科院合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九·一八事变》,中华书局,1988年,第409页。
    2 菊竹实藏:1899年1月20日出生于福冈县浮羽椿子村。1907年4月至1911年4月,他就读于庆应义塾商共学校。毕业后考入东京外国语学校蒙语专业。他成为三菱合资公司的临时职工,并在北京留学两年,期间曾几次到内外蒙古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蒙古语言、风土人情、产业、贸易、资源等方面的情况。1918年菊竹实藏在科尔沁左翼中期经营酿酒厂,1921年,菊竹实藏升任满铁参事官。1927年10月,担任满铁郑家屯公所所长。1931年12月30日,菊竹实藏主持第一次辽源会议,设立属于“内蒙自治准备处”系统的“蒙古自治筹备委员会”,制订《蒙古自治筹备委员会公函第一号》和《蒙古统治指导方请愿书传呈之件》。1932年1月21日,被正式任命为蒙古自治军的领导人。1932年6月1日,菊竹实藏被任命为满洲国务院兴安局次长。8月,兴安局改称兴安总署后继续任次长。菊竹实藏还兼任就蒙古地方整理委员会委员长、官衙建筑计划委员会委员。1933年12月19日辞去兴安局次长职务。1940年12月17日,菊竹实藏成为青旗股份公司经理。1941年12月,他在桥本重雄和古木俊夫的配合下撰写了《经蒙谈义》。1946年7月18日,菊竹实藏死于长春,享年57岁。
    3 兴安局:《满洲帝国蒙政十年史》1942年,第7页。
    1 [日]菊竹实藏:《经蒙谈义》1941年,第58页。
    2 那木海札布:《回忆“泰来会议”之后》,《伪满兴安史料》,1989年,第4页。
    3 金海:《日本占领时期的内蒙古蒙旗制度》,《蒙古史研究》,第6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3-264页。
    1 [日]铃木仁丽:《满洲国兴安省与菊竹实藏—谈<经蒙谈义>》,《卫拉特研究》,2005年,第2期。
    2 [日]铃木仁丽:《满洲国兴安省与菊竹实藏—谈<经蒙谈义>》,《卫拉特研究》,2005年,第2期。
    1 [日]铃木仁丽:《满洲国兴安省与菊竹实藏—谈<经蒙谈义>》,《卫拉特研究》,2005年,第2期。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总论,第226页。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9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4月3日,“贵福三月十八日去世,享年八十岁。”
    5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74号,康德十二年(1945)6月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78号,康德十二年(1945)7月23日。
    3 满洲国国务院:《满洲国政府公报》,第1号。
    4 满洲国国务院:《满洲国政府公报》,第18号。
    1 [日]山根顺太郎:《满洲蒙古的封建制的扫荡和跃进—建国十二年和蒙旗的近代化概要》,蒙古研究所:《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昭和十九年(1944)三月二十五日,第6页。
    1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105号。
    2 [日]山根顺太郎:《满洲蒙古的封建制的扫荡和跃进—建国十二年和蒙旗的近代化概要》,载于蒙古研究所《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昭和十九年(1944)三月二十五日,第7页。
    3 满洲国国务院:《政府公报》,第225号。
    1 满洲国国务院:《政府公报》,第1713号。
    2 [日]山根顺太郎:《满洲蒙古的封建制的扫荡和跃进—建国十二年和蒙旗的近代化概要》,载于蒙古研究所《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昭和十九年(1944)三月二十五日,第8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满洲国史·各论》,满蒙同胞援护会刊印,1971年,第1259页。
    2 满洲国国务院:《政府公报》,第1380号。
    3 [日]山根顺太郎:《满洲蒙古的封建制的扫荡和跃进—建国十二年和蒙旗的近代化概要》,载于蒙古研究所《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昭和十九年(1944)三月二十五日,第13页。
    4 满洲国国务院:《满洲国政府公报》,第2号。
    5 《盛京时报》,1940年4月24日。
    1 [日]春日行雄编著:《日本与蒙古一百年》,亚细亚博物馆·蒙古馆印行,1993年,第58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2号,康德八年(1941)1月13日报道:“兴安东省省长额勒春于康德八年一月四日因病去世,享年60岁,同月十三日满洲国政府追升一级并授予柱国章勋章”。
    3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69号,康德九年(1942)7月11日。
    5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70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0号,康德八年(1941)十月九日报道:“兴安西省省长诺拉噶尔扎布康德八年十月一日病逝,此人原籍克什克腾旗,康德四年七月担任兴安西省省长职务,是东蒙古教育文化工作卓越领导人。”
    3 此人为时任兴安西省阿鲁科尔沁旗札萨克。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70页。
    5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70页。
    6 [日]山根顺太郎:《满洲蒙古的封建制的扫荡和跃进—建国十二年和蒙旗的近代化概要》,《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昭和十九年(1944)3月25日。
    1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九年(1942)4月25日报道:“博彦满都担任兴安南省省长到扎兰屯召集省公署官员召开见面会。”
    2 额尔钦巴图:此系汉语表记,其蒙古语为额尔和穆巴图(erihembatu)。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70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15号,康德十年(1943)10月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74号,康德十二年(1945)6月13日报道:“兴南地区公署五月十五日从开鲁搬迁到通辽办公。”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17号,康德十年(1943)10月2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15号,康德十年(1943)10月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15号,康德十年(1943)10月3日。
    7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洲国史》,总论,第724页。
    8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洲国史》,总论,第723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16号,康德十年(1943)10月13日。
    4 [日]山根顺太郎:《满洲蒙古的封建制的扫荡和跃进—建国十二年和蒙旗的近代化概要》,蒙古研究所:《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昭和十九年(1944)3月25日,第24页。
    1 [日]山根顺太郎:《满洲蒙古的封建制的扫荡和跃进—建国十二年和蒙旗的近代化概要》,蒙古研究所:《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昭和十九年(1944)3月25日,第24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45号,康德九年(1942)2月21日。
    1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21号。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73页。
    3 [日]山根顺太郎:《满洲蒙古的封建制的扫荡和跃进—建国十二年和蒙旗的近代化概要》,蒙古研究所,《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昭和十九年(1944)三月二十五日,第27页。
    4 [日]《兴安南省概览》,兴安南省公署编印,1935年,第29页。
    5 转引自赛航金海苏德毕力格:《民国内蒙古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7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73页。
    2 满都拉主编:《阿鲁科尔沁文史》,第八辑,第13—14页。
    3 满都拉主编:《阿鲁科尔沁文史》,第八辑,第13—14页。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洲国史》,总论,第732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洲国史》,总论,第732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30号,康德十一年(1944)3月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58号,康德十一年(1944)12月1 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58号,康德十一年(1944)12月1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1号,康德八年(1941)5月31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77号,康德十二年(1945)6月3日。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85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427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382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442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426页。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60号,康德十二年(1945)1月13日公布“康德十一年(1944)12月21日郭文林任命为第十军管区司令官、乌尔金任命为军事顾问、陆军兴安军官学校校长”任命令。
    6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426页。
    7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459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623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639页。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641页。
    1 [日]《蒙政部部分科规程》,《蒙旗行政制度改革纪念特刊》,第7页。
    2 《兴安各省公署官制》(1932年5月15日),《民国法规集成》,第74册,第15页。
    3 《关于中央行政机构改革问题》(1937年5月15日),《满洲国傀儡政权》,第265页。
    4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2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93—-194页。
    5 《兴安总省官制》,《总省公报》,第2798页。
    1 《兴安分省公署官制》,《国民法规集成》,第74册,第27页。
    2 《兴安南省视学委员学校视察规程》,《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1辑(上),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22页。
    3 《兴安南省旗视学学事视察规程》,《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1辑(上),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27-328页。
    4 《大满洲帝国年鉴》(1944年),转引自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科》,(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57页。
    5 《兴安南省教育会定章》(1941年10月30日),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1辑(上),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23页。
    1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51-459页。
    2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51-459页。
    3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22页。
    4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24页。
    5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51-459页
    1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22页。
    1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22页。
    2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77页。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编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2页。
    4 《满洲帝国教年鉴》(1934年1月),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1辑(上),第26页。
    5 兴安总署调查科:《新兴的兴安省概观》(1934年9月,徐同功汉译),《内蒙古史志资料选编》,第5辑,第47页。
    6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01页。
    1 [日]《满洲帝国概览》,满洲事情指南所编印,1940年,第256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9号,康德八年(1941)5月17日。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3页。
    1 金海著:《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46号,康德九年(1942)1月31日。
    3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31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9号,康德八年(1941)5月17日。
    5 金海著:《日本占领时期内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26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2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67号,康德十二年(1945)3月13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9号,康德八年(1941)五月十七日。
    1 宝恩巴:《我对母校育成学院的回忆》,见《育成学院》,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8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67号,康德九年(1942)6月27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03号,康德十一年(1944)6月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2号,康德八年(1941)1月1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58号,康德十一年(1944)12月1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76号,康德九年(1942)9月3日。
    9 巴图:《回忆我的母校育成学院》,《育成学院》,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10 巴图:《回忆我的母校育成学院》,《育成学院》,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34—35页。
    11 有关育成学院毕业生请参照《育成学院》一书,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
    12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2—543页。
    1 《大青旗》,第1卷,第1号(1943年1月),转引自忒莫勒《关于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蒙古文),《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 《青旗》报(蒙古文),第63号,康德九年(1942)5月30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00号,康德十年(1943)5月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46号,康德十一年(1944)8月13日。
    5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4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24号,康德八年(1941)8月30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1号,康德八年(1941)5月30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24号,康德八年(1941)8月30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01号,康德十年(1943)8月5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78号,康德十二年(1945)7月2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64号,康德九年(1942)6月6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80号,康德九年(1942)10月13日。
    8 索布多:《回顾兴安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建校与发展的历程》、金良:《兴安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概况》,《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分见第2、57页。
    1 王贵贞:《兴安女高的由来》,见《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2 《兴安南省公报》,见《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55页。
    3 王贵贞:《兴安女高的由来》,《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5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55页。
    6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55页。
    7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54页。
    8 [日]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94页。
    9 索布多:《回顾兴安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建校与发展的历程》,《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10 金良:《兴安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概况》,《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11 [日]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94页。
    12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31页。
    1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31页。
    2 索布多:《回顾兴安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建校与发展的历程》,《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3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533页。
    4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第532~534、456页。
    5 索布多:《回顾兴安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建校与发展的历程》,见《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6 王贵贞:《兴安女高的由来》,见《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27页。
    7 《青旗》报(蒙古文),第55号,康德九年(1942)4月4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54号,康德九年(1942)6月6日。
    9 李天龙主编:《喀左蒙古族史略》,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252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56号,康德九年(1942)4月11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23号,康德八年(1941)8月2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45号,康德八年(1941)3月26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7号,康德八年(1941)3月26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7号,康德八年(1941)3月26日。
    4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11页。
    5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47页。
    6 白拉都格其、金海、赛航:《蒙古民族通史》,第5卷(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18页。
    7 [日]《兴安东省概观》,1938年),转改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内大出版社,第43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4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46号,康德九年(1942)1月31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4号,康德八年(1941)4月7日。
    2 兴安南省公署:《兴安南省概览》,康德二年(1935年),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第120页。
    3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57页
    4达木林:《满洲国时期的科左中旗》,见《血雨腥风十四年》,1990年,第23页。
    5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一辑(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06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9号,康德八年(1941)5月17日。
    7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一辑(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06页。
    8 科尔沁右翼中旗志编纂委员会《科尔沁右翼中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44页。
    9 《青旗》报(蒙古文),第73号,康德九年(1942)8月8日。
    10 《青旗》报(蒙古文),第36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2日。
    11 《青旗》报(蒙古文),第113号,康德十年(1943)9月13日。
    12 《青旗》报(蒙古文),第151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3日。
    13 刘宝玉:《忆满洲国伊胡塔产业技术学院》,《科左后旗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第95页。
    1 刘宝玉:《忆满洲国伊胡塔产业技术学院》,《科左后旗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第95页。。
    2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一辑(上),内大学出版社,1995,150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36号,康德九年(1942)11月22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20号,康德八年(1941)8月2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15号,康德十年(1943)10月3日。
    6 刘宝玉:《忆满洲国伊胡塔产业技术学院》,《科左后旗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第96页。
    7 刘宝玉:《忆满洲国伊胡塔产业技术学院》,《科左后旗文史资料》,第三辑,1990年,第96页。
    8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9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3页。
    10 《青旗》报(蒙古文),第175号,康德十二年(1945)6月13日。
    11 《青旗》报(蒙古文),第37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9日。
    12 《青旗》报(蒙古文),第75号,康德九年(1942)8月22日;第108号,康德十年(1943)7月23日。
    13 《青旗》报(蒙古文),第154号,康德十一年(1944)11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85号,康德九年(1942)12月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86号,康德九年(1942)12月1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20号,康德八年(1941)8月2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12号,康德十年(1943)9月3日。
    2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大出版社,1995年,第547页。
    3 《兴安总署汇刊》第1卷,第9号,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第203-204页。
    4 [日]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96-97页。
    5 《第四次满洲帝国文教年鉴》,转引自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科》,第1辑,第426页。
    6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87页。
    7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87页。
    1 [日]善邻协会编:《蒙古大观》,昭和13年(1938)年,第267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
    3 [日]满洲国史编篡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1990第1003页。
    4 [日]善邻协会编:《蒙古大观》,昭和13年(1938)年,第268页。
    5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第128号,康德十一年(1944)2月3日。
    7 [日]善邻协会编:《蒙古大观》,昭和13年(1938)年,第268页。
    8 [日]善邻协会编:《蒙古大观》,昭和13年(1938)年,第268页。
    9 巴特玛拉布坦的离任时间是以甘珠尔扎布的上任时间推测的。
    10 中央档案馆、中国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甘珠尔扎布口供》(1954年6月10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九·一八事变》,中华书局,1988年,第321页。
    11 《青旗》报(蒙古文),第95号,康德十年(1943)3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60号,康德十二年(1945)1月3日。
    2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899号,康德四年(1937)4月1日。
    3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899号,康德四年(1937)4月1日。
    4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899号,康德四年(1937)4月1日,956号,康德5年(1938)6月8日。
    5 那木斯来扎布:《兴安总省及王爷庙地区的警、宪、特机构》,《伪满兴安史料》,1989,第75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37号,康德十一年(1944)5月1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37号,康德十一年(1944)5月13日。
    8 那木斯来扎布:《兴安总省及王爷庙地区的警、宪、特机构》,《伪满兴安史料》,1989,第76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856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35号,康德十一年(1944)4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23号,康德八年(1941)8月2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22号,康德八年(1941)8月16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7号,康德九年(1942)9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7号,康德九年(1942)9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08号,康德九年(1942)12月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9号,康德八年(1941)7月26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8号,康德八年(1941)7月19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8号,康德八年(1941)7月19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5号,康德八年(1941)6月28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5号,康德八年(1941)6月28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02号,康德十年(1943)5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50号,康德十一年(1944)9月2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71号,康德九年(1942)7月25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11号,康德十年(1943)8月2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54号,康德九年(1942)3月28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49号,康德十一年(1944)9月13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100号,康德十年(1943)5月3日。
    9 毕力格图:《满洲国时期王爷庙几所高等学校》,见《科尔沁右翼前旗文史资料》,第三辑,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第80页。
    1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45页。
    2 《兴安总署汇刊》,第1卷,第9号(1933年9月),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第203-204页。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3页。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4页。
    5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4页。
    6 兴安南省公署:《兴安南省概览》,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康德二年(1935),第119页。
    7 国务院文教部:《满洲国文教年鉴上》,《满洲国洲国史料》(第17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2年,第526页。
    8 《文教月报》,第1号,《兴安学院官制》,康德二年(1935)8月20日。
    9 楚伦:《初创时期的兴安学院》,《兴安学院回忆录》,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1998年,第53页。敖东来:《我对兴安学院的印象》,见《兴安学院回忆录》,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1998年,第130页。
    10 《兴安学院学生募集要纲》,见《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17页。
    11 兴安南省公署:《兴安南省概览》,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1935年,第119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78号,康德九年(1942)9月23日。
    2 毕力格图:《满洲国时期王爷庙几所高等学校》,见《科尔沁右翼前旗文史资料》,第三辑,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78页。
    3 《满洲国王爷庙兴安学院规程》,见《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07-409页。
    4 敖东来:《我对兴安学院的印象》,见《兴安学院回忆录》,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1998年,第129页。
    5 珠占:《清晰的记忆》,见《兴安学院回忆录》,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1998年,第109页。
    6 毕力格巴图:《我对兴安学院的回忆》,见《兴安学院回忆录》,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1998年,第123页。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61号,康德十二年(1945)1月13日。
    1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425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3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63号,康德十二年(1945)2月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9号,康德八年(1941)12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23号,康德十年(1943)12月2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03号,康德十年(1943)6月23日。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黑龙江省社科院历史所译:《满洲国史》总论,第260页。
    4 《青旗》报(蒙古文),170号,康德十二年(1945)4月13日。
    5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32—333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4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4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4 《文教部训令第17号》,《满洲国政府公报》,第339号,1934年2月23日。
    1 吕振涛、刘国华主编:《满洲国科技史料辑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45页。
    2 吕振涛、刘国华主编:《满洲国科技史料辑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252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64号,康德九年(1942)6月6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48号,康德九年(1942)2月24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54号,康德九年(1942)3月28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60号,康德九年(1942)5月9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80号,康德九年(1942)10月13日
    1 满洲帝国协和会中央本部弘报科:《浅言满洲帝国协和会之全貌》,《建国教育》,第6卷7号,1940年7月,第24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81号,康德九年(1942)十月二十三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80号,康德九年(1942)十月十三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81号,康德九年(1942)十月二十三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81号,康德九年(1942)十月二十三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3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日。
    5 国务院文教部《满洲国文教年鉴上》,见《满洲国史料》(第17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2年,第81页。
    1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210号,大同二年(1933)9月8日。
    2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211号,大同二年(1933)9月9日。
    3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210号,大同二年(1933)9月8日。
    4 [日]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96页。吉儒木图《回忆王爷 庙师道学校》,见《科尔沁右翼前旗文史资料》,第三辑,记载郑家屯师道养成所(1934年成立)、1935年随兴安南省公署迁到王爷庙,同年改为师道学校。
    5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日]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97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9号,康德八年(1941)5月17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9 吉儒木图:《回忆王爷庙师道学校》,见《科尔沁右翼前旗文史资料》,第三辑,中国炎黄文化出版社,2010年,第99页。
    10 满洲国《政府公报》,第1214号,康德五年(1938)4月25日。
    11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分见第489、492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39号,康德九年(1942)12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45号,康德九年(1942)1月24日。
    3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科》,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26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22号,康德八年(1941)8月16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23号,康德八年(1941)8月2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48号,康德九年(1942)2月10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23号,康德八年(1941)8月2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46号,康德九年(1942)1月30日。
    2 《兴安总署汇刊》,第2卷第3号(1934年),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第177页。
    3 [日]“国务院总务厅”情报处编印:《蒙政部官制》,《蒙旗行政制度改革纪念特刊》,1934年12月。
    4 克、莫日根:《克兴额一个科尔沁蒙古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3-44页。
    5 忒莫勒:《现存清末以来旧蒙文教科书草日》,《内蒙古教育史资料》,第2辑,第187-188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64号,康德九年(1942)6月6日。
    7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2页。
    1 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9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60号,康德十二年(1945)1月13日。
    1 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99—103页。
    2 《蒙民厚生会留学生会报》,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 第546—548页。
    3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4 《蒙民厚生会留学生会报》,《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48—550页。
    5 《蒙民厚生会留学生会报》,转引自《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48—557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00号,康德十年(1943)5月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12号,康德十年(1943)9月3日。
    8 满洲国”《政府公报》,弟935号,康德四年(1937)5月14日。
    9 《蒙民厚生会留学生会报》,《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2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48、557页。
    10 《青旗》报(蒙古文),第76号,康德九年(1942)9月3日。
    11 《青旗》报(蒙古文),第76号,康德九年(1942)9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76号,康德九年(1942)9月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43号,康德九年(1942)1月10日。
    3 娜仁高娃:《在日本的蒙古知识分子—论知恩院喇嘛》,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主编《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第435-437页。
    4 娜仁高娃:《在日本的蒙古知识分子—论知恩院喇嘛》,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主编《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第444页。
    5 《青旗》报(蒙古文),第60号,康德九年(1942)5月9日。
    6 娜仁高娃:《在日本的蒙古知识分子—论知恩院喇嘛》,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主编《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分见第446、459页。
    1 吉林省公安厅公安史研究室,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编译:《满洲国警察史》,第407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846页。
    1 赤峰市卫生局编印:《赤峰市医药卫生资料汇编》(1949年前),第151页。
    2 赤峰市卫生局编印:《赤峰市医药卫生资料汇编》(1949年前),第151页。
    3 [日]伊力娜:《从巡回医疗看日本对蒙疆与兴安蒙古的医疗政策》,日本桃山学院大学博士论文,第25页。
    1 [日]伊力娜:《从巡回医疗看日本对蒙疆与兴安蒙古的医疗政策》,日本桃山学院大学博士论文,第27页。
    2 [日]伊力娜:《从巡回医疗看日本对蒙疆与兴安蒙古的医疗政策》,日本桃山学院大学博士论文,第30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5页。
    1 [日]伊力娜:《从巡回医疗看日本对蒙疆与兴安蒙古的医疗政策》,日本桃山学院大学博士论文,第59页。
    1 刘忠林译:《内蒙古—地理、产业、文化》(1935年)《赤峰市医药卫生资料汇编》,第121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5页。
    2 刘忠林译:《内蒙古-地理、产业、文化》(1935年)《赤峰市医药卫生资料汇编》,第121页。
    3 刘忠林译:《内蒙古-地理、产业、文化》(1935年)《赤峰市医药卫生资料汇编》,第122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884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891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27号,康德十一年(1944)2月3日。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878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25号,康德八年(1941)9月6日。
    1 刘忠林译:《内蒙古—地理、产业、文化》(1935)《赤峰市医药卫生资料汇编》,第120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29号,康德八年(1941)7月4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31号,康德八年(1941)10月18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4号,康德八年(1941)6月21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46期,康德八年(1941)8月1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46期,康德八年(1941)8月1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21号,康德八年(1941)8月9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21号,康德八年(1941)8月9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21号,康德八年(1941)8月9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21号,康德八年(1941)8月9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76号,康德九年(1942)9月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76号,康德九年(1942)9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44号,康德十一(1944)年7月23日。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887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3号,康德八年(1941)6月14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7号,康德八年(1941)4月28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3号,康德八年(1941)6月14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81号,康德九年(1942)10月23日。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868页。
    1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志编委会:《内蒙古自治区志·卫生志》,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第476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23号,康德十年(1943)12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74号,康德九年(1942)8月15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74号,康德九年(1942)8月15日。
    5 忒莫勒:《满洲国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5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5号,康德八年(1941)4月14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46号,康德九年(1942)1月31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32号,康德十一年(1944)3月2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66号,康德十二年(1945)2月2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66号,康德十二年(1945)2月2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66号,康德十二年(1945)2月2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82号,康德九年(1942)11月3日。
    1 《盛京时报》,早刊第2版,1940年12月19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84号,康德九年(1942)11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23号,康德十年(1943)12月2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52号,康德九年(1942)3月14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77号,康德九年(1942)9月1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84号,康德九年(1942)11月23日;第123号,康德十年(1943)12月2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52号,康德九年(1942)3月14日。
    8 满洲通信株式会社:《满洲国现势》,1943年,第258页。
    9 《青旗》报(蒙古文),第132号,康德十一年(1944)2月23日。
    10 《青旗》报(蒙古文),第128号,康德十一年(1944)2月13日。
    11 《青旗》报(蒙古文),第129号,康德十一年(1944)2月13日。
    12 《青旗》报(蒙古文),第52号,康德九年(1942)3月14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77号,康德九年(1942)9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77号,康德九年(1942)9月1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77号,康德九年(1942)9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87号,康德九年(1942)12月23日。
    5 [日]满洲国史编篡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3页。
    6 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51页。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26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23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163号,康德十二年(1945)2月3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3日。
    10 《青旗》报(蒙古文),第45号,康德九年(1942)1月24日。
    11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3日。
    12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34号,康德十一年(1944)4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8号,康德八年(1941)7月19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74号,康德九年(1942)8月15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74号,康德九年(1942)8月15日。
    5 忒莫勒:《满洲国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5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11号,康德十年8月2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73号,康德九年8月8日。
    8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71页。
    9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71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2号,康德八年(1941)1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0号,康德八年(1941)5月24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9号,康德八年(1941)7月26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44号,康德九年(1942)1月17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74号,康德九年(1942年)8月15日。
    6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68页。
    7 《青旗》报(蒙古文),第8号,康德八年(1941)5月10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21号,康德八年(1941)8月9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37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9日。
    1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68页。
    2 《日本满洲国年鑑》,1939年,第684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9号,康德八年(1941)5月17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2号,康德八年(1941)6月7日。
    5 巴·苏和著:《卜和克什克与<丙寅>杂志研究》(蒙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467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3号,康德八年(1941)6月14日。
    1 巴·苏和著:《卜和克什克与<丙寅>杂志研究》(蒙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468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4号,康德八年(1941)4月7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9号,康德八年(1941)7月26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1号,康德八年(1941)10月18日。
    5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72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757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758页。
    3 吕振涛、刘国华主编:《满洲国科技史料辑览》编译说明,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1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30页。
    2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1-23页。
    3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30页。
    1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2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1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2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3 吕振涛、刘国华主编:《满洲国科技史料辑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第78-80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23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49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50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49页。
    1 谢学诗:《隔世遗思:评满铁调查部》,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2-125页。
    1 满都拉主编:《阿鲁科尔沁文史》,第八辑,第281页。
    2 [日]蒙古研究会:《蒙古研究》,第三卷第一号 康德八年(1941)4月。
    3 [日]蒙古研究会:《蒙古研究》,第五卷第四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1日。
    1 [日]古松崇志撰,姚义田译:《东蒙古辽代契丹遗址调查的历史—1945年“满洲国”解体前》,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9年。
    2 [日]古松崇志撰,姚义田译:《东蒙古辽代契丹遗址调查的历史一1945年“满洲国”解体前》,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9年。
    3 [日]古松崇志撰,姚义田译:《东蒙古辽代契丹遗址调查的历史——1945年“满洲国”解体前》,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9年。
    1 [日]古松崇志撰,姚义田译:《东蒙古辽代契丹遗址调查的历史—1945年“满洲国”解体前》,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9年。
    1 [日]古松崇志撰,姚义田译:《东蒙古辽代契丹遗址调查的历史—1945年“满洲国”解体前》,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9年。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635页。
    1 [日]伊力娜:《从巡回医疗看日本对蒙疆与兴安蒙古的医疗政策》,日本桃山学院大学博士论文,第9页。
    2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3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1 谢学诗:《隔世遗思:评满铁调查部》,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0页—233页。
    2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29页。
    3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33页。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沦(下),第113页。
    5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17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995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34号,康德十一年(1944)4月13日。
    3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21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9号,康德八年(1941)12月1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6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见《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3页。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75号,康德十二年(1945)6月13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37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9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75号,康德九年(1942)8月22日;第108号,康德十年(1943)7月23日。
    1 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60号,康德九年(1942)5月9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6号,康德八年(1941)4月21日。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68页。
    5 《青旗》报(蒙古文),第68号,康德九年(1942)7月4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02号,康德十年(1943)5月2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06号,康德十年(1943)7月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38号,康德八年(1941)12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2号,康德八年(1941)10月25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十一年(1944)7月8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44号,康德九年(1942)1月17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4号,康德八年(1941)6月21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100号,康德十年(1943)5月3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100号,康德十年(1943)5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8号,康德八年(1941)7月19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75号,康德九年(1942)8月22日。
    3 内蒙古大学中共内蒙古地区党史研究所,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编:内蒙古近代史译丛(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75页。
    4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30页。
    1 巴·苏和著:《卜和克什克与<丙寅>杂志研究》(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2 巴·苏和著:《卜和克什克与<丙寅>杂志研究》(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3 巴·苏和著:《卜和克什克与<丙寅>杂志研究》(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4 巴·苏和著:《卜和克什克与<丙寅>杂志研究》(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5 《青旗》报(蒙古文),第28号,康德八年(1941)9月27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53号,康德九年(1942)3月21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53号,康德九年(1942)3月21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67号,康德九年(1942)6月27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67号,康德九年(1942)6月27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53号,康德九年(1942)3月21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53号,康德九年(1942)3月21日。
    1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23页。
    2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23页。
    3 金海著:《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54页。
    4 [日]白滨晴澄、山根顺太郎:《满洲帝国蒙政十年史》,《蒙古研究》(1942年),第4卷第5、6期合刊。
    5 [日]“满洲国通信社”编:《满洲国现势》,1939年,第496页。
    1 [日]白滨晴澄、山根顺太郎:《满洲帝国蒙政十年史》,《蒙古研究》(1942),第4卷5、6期合刊。2 [日]康德六年版《满洲国现势》、“蒙古会馆”,满洲国通信社,康德六年(1939)8月5日出版,第496页;[日]《蒙古研究》,第2卷第2期《蒙古会馆について》,康德七年(1940)3月29日。
    3 [日]兴安局调查科:《满洲帝国蒙政十年史》,《蒙古研究》,第4卷第5—6期康德九年(1942)3月出版。
    1 忒莫勒编著:《内蒙古旧报刊考录1905—1949.9》,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
    2 《盛京时报》:《国内唯一之蒙文报蒙古新报发刊》,1937年1月16日第4版。
    3 [日]兴安局调查科:《满洲帝国蒙政十年史》,《蒙古研究》,第4卷第5-6期,康德九年(1942)3月。
    4 广川佐保:《40年代日本对内蒙古的政策与<青旗>报》,《蒙古学信息》,2001年,第4期。
    5 广川佐保:《40年代日本对内蒙古的政策与<青旗>报》,《蒙古学信息》,2001年,第4期。
    1 [日]《蒙古研究》,第2卷,第2期,《关于蒙古会馆》,康德七年(1940)3月29日出版。
    2 [日]白滨晴澄、山根顺太郎:《满洲帝国蒙政十年史》,《蒙古研究》(1942年),第4卷5、6期合刊,第53页。
    3 [日]《蒙民厚生会定款》,《开放蒙地奉上关系记录集成》,第74页。
    4 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103页。
    1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2-543页。
    2 《大青旗》,第1卷第1号(1943年1月),转引自忒莫勒《关于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蒙文),《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 《青旗》报(蒙古文),第63号,康德九年(1942)5月30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63号,康德九年(1942)5月30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00号,康德十年(1943)5月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46号,康德十一年(1944)8月13日。
    7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4页。
    8 忒莫勒:《建国前内蒙古地方报刊考录》,内蒙古图书馆刊,1987年,第19页。
    9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5页,。
    10 那木斯来扎布、佟巴图:《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庙》,《伪满兴安史料》,第281页。
    11 《青旗》报(蒙古文),第40号,康德八年(1941)12月20日。
    12 《青旗》报(蒙古文),第101号,康德十年(1943)5月13日。
    13 《青旗》报(蒙古文),第37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9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18号,康德十年(1943)11月3日。
    2 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七辑,2003年,第541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36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2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86号,康德九年(1942)12月1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67号,康德十二年(1945)3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67号,康德十二年(1945)3月13日。
    3 《盛京时报》,《蒙民裕生会发布式》,1940年3月23日。
    4 《财团法入蒙民裕生会定款》,《锦热蒙地奉上关系记录集成》,第87页。
    5 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108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58号,康德十一年(1944)12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76号,康德九年(1942)9月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10号,康德十年(1943)8月1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12号,康德十年(1943)9月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2号,康德八年(1941)10月25日。
    5 克·莫日根:《克兴额一一个科尔沁蒙古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38号,康德八年(1941)11月6日。
    2 [日]白滨晴澄、山根顺太郎:《满洲帝国蒙政十年史》,《蒙古研究》(1942年),第4卷5、6期合刊,第58页。
    3 克·莫日根:《克兴额——个科尔沁蒙古人》,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8-50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号,康德八年(1941)1月6日。
    6 广川佐报:《1940年代日本对内蒙古的政策及<青旗报>》,《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28号,1997年。
    7 《大青旗》从1943年1月创刊以来,隔月发行,据玛尼扎布提供的资料说明停刊于1945年6月,预计发行15号。目前在东京外国语大学蒙古研究室收藏了第一号(1943.1)、第2号(1943.3)、第3号(1943.5)、第4号(1943.7)、第5号(1943.9)、第7号(1944.1)、第10号(1944.7)等七本刊物。[日]二木博史:《满洲时代的蒙古文学家额尔德木特古斯新发现的作品》,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29期,1998年。
    8 忒莫勒编著:《内蒙古旧报刊考录1905—-1949.9》,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
    1 广川佐保:《40年代日本对内蒙古的政策与<青旗>报》,《蒙古学信息》,2001年,第4期。
    2 忒莫勒编著:《内蒙古旧报刊考录1905—1949.9》,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
    3 《青旗》报(蒙古文),第43号,康德九年(1942)1月10日。
    4 忒莫勒:《珍稀文献—<满洲国蒙系绅士录>》,蒙古史研究,第九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382页。
    5 忒莫勒:《珍稀文献—<满洲国蒙系绅士录>》,蒙古史研究,第九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386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80号,康德九年(1942)10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23号,康德八年(1941)8月2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7号,康德八年(1941)12月6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号,康德八年(1941)1月6日。
    4 《蒙文学会简章》(蒙文),转引自额尔德木图、宝音陶克陶:《卜和克什克及其蒙文学会》(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2年,第249页。
    5 成吉思汗即蒙古大汗位的1206年时丙寅年;另外,该学会成立的1927年1月也是丙寅年腊月,故取名《丙寅》,寓纪念成吉思汗即该学会成立之意。《丙寅》第10卷1~2号,转引自《卜和克什 克及其蒙文学会》,第287页。
    1 《兴安西省创设蒙文学会》,1935年1月19日《盛京时报》;《兴安西省公署训令》,转引自《卜和克什克及其蒙文学会》,第247-249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22号,康德八年(1941)8月16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20号,康德十年(1943)11月23日。
    4 转引自额尔德木图、宝音陶克陶《卜和克什克及其蒙文学会》,第343-344、351-352页。
    5 《附设蒙古民众训练所规则》(蒙古文),转引自额尔德木图、宝音陶克陶:《卜和克什克及其蒙文学会》,第353-355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27号,康德十一年(1944)3月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27号,康德十一年(1944)3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28号,康德八年(1941)9月27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40号,康德十一年(1944)6月13日。
    3 色·斯楞著:《接受视野中的20世纪蒙古文论》(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22号,康德八年(1941)8月3日。
    5 留日蒙古同乡会编:《死亡》《梦》发表在《新蒙古》第三、四期,1943年12月、1944年9月。
    1 纳·斯琴:《在日本的蒙古定期出版物(1905—1950)》,内蒙古社会科学(蒙古文),2011,第四期。
    2 巴·格日勒图:《异草集(1931~1945年间蒙古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第20页。
    3 卜和克什克:《丙寅》,第四期,序言,1936年10月。
    4 《诗词发展会》、《蒙文报》,第三册,第三期,1936年3月。
    5 《振兴蒙古之诗》:载《古诗内容摘要集》,现存内蒙古图书馆。
    6 荣苏赫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四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1 [德]W·海西希著:《蒙古历史与文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2年,第31页。
    2 内蒙古语言文学研究所编印:《蒙古族文学资料汇编》,第二册。
    3 载《丙寅》,第六期,第12号,1940年12月出版。
    4 载《丙寅》,第六期,第三号,1940年3月出版。
    5 巴·格日勒图额日恒巴雅尔:《额日德木特古斯及其抒情诗和叙事作品》,内蒙古大学学报(蒙),1996年1月。
    6 荣苏赫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四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7 [日]二木博史:《满洲时代的蒙古文学家额尔德木特古斯新发现的作品》,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29期,1998年。
    8 巴·格日勒图:《异草集(1931—1945年间蒙古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3页。
    9 [日]二木博史:《满洲时代的蒙古文学家额尔德木特古斯新发现的作品》,《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29期,1998年。
    1 巴·格日勒图:《异草集(1931--1945年间蒙古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页。
    2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88页。
    3 巴·格日勒图:《异草集(1931-1945年间蒙古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页。
    4 诺拉嘎日扎布又写为儒勒格日扎布。
    5 《蒙文小学教科书》,共六卷,儒勒格日扎布(诺拉嘎日扎布)编写,克兴额审定,东蒙书局印行(1928)。
    6 荣苏赫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四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9页。
    7 荣苏赫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四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0页。
    1 《丙寅》杂志,第五期第二号,1939年2月。
    2 荣苏赫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四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5页。
    3 荣苏赫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四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4 荣苏赫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四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9页。
    5 荣苏赫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四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页。
    6 巴·格日勒图:《异草集(1931--1945年间蒙古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55页。
    7 《青旗》报(蒙古文),第65号,康德九年(1942)6月13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94号,康德十年(1943)3月3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8号,康德八年(1941)5月10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18号,康德十年(1943)11月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90号,康德十年(1943)1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21号,康德八年(1941)8月9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22号,康德八年(1941)8月16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40号,康德八年(1941)12月20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76号,康德九年(1942)9月3日。
    7 蒙文学会:《丙寅》,第九期,7—12号,1943年7月—12月出版。
    8 《大青旗》,第一卷,第二号,1943年3月出版。
    9 留日蒙古同乡会编:《新蒙古》,第三期(1943年12月)、第四期(1944年9月)。
    10 卜和克什克主编:《丙寅》第六期第3--12号,蒙文学会,1940年3-12月。
    11 《青旗》报(蒙古文),第36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2日。
    12 二木博史著,乌云毕力格译:《关于蒙疆政权时期蒙古语定期刊物》,《日本蒙古学会纪要》,No.31(2001)。
    13 《青旗》报(蒙古文),第42号,康德九年(1942)1月3日。
    1 《满洲国蒙系绅士录》复印件,内蒙古图书馆忒莫勒研究员赐给我的,第54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21号,康德八年(1941)8月9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65号,康德九年(1942)6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6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2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35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5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48号,康德九年(1942)1月14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2号,康德八年(1941)6月7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19号,康德八年(1941)7月16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31号,康德八年(1941)10月18日。
    10 《青旗》报(蒙古文),第6号,康德八年(1941)4月21日。
    1 巴·格日勒图:《异草集(1931—1945年间蒙古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3页。
    2 巴·格日勒图:《异草集(1931—1945年间蒙古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4页。
    3 索布多主编:《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1页。
    4 阿拉巴金:兴安北省人,留学日本九州学习医学,但在《青旗》报(蒙古文)上发表社会科学、科普文章颇多。
    5 《满洲国蒙系绅士录》中记载:“昂鲁怖为兴安南省立王爷庙师道学校教师,哲里木科左前旗人”。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5号,康德八年(1941)6月28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87、88号,康德九年(1942)12月23日、康德十年(1943)1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36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2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60号,康德九年(1942)5月9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4号,康德八年(1941)6月21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2号,康德八年(1941)6月7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42号,康德九年(1942)1月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3日。
    7 忒莫勒:《珍稀文献—<满洲国蒙系绅士录>》,《蒙古史研究》,第九期,内大出版社,第385页。
    8 《青旗》报(蒙古文),第1号,康德八年(1941)1月6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1号,康德八年(1941)1月6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67号,康德九年(1942)6月27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75号,康德九年(1942)8月22日。
    3 巴·格日勒图评注:《蒙古文论集录》(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59页。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58号,康德十—年(1944)12月1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68号,康德十二年(1945)3月23日。
    6 永花:《满洲国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以满洲国洲国蒙古文机关报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7 永花:《满洲国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以满洲国洲国蒙古文机关报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 哈斯巴拉等著:《蒙古族儿童文学概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8页。
    2 永花:《满洲国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以满洲国洲国蒙古文机关报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3 《青旗》报(蒙古文),第64号,康德九年(1942)6月6日。
    4 永花:《满洲国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以满洲国洲国蒙古文机关报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23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36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2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08号,康德十年(1943)7月2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00号,康德十年(1943)5月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43号,康德十一年(1944)9月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3月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11月8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24号,康德八年(1941)8月30日。
    2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32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5号,康德九年(1942)12月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84号,康德九年(1942)11月23日。
    2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32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51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58号,康德九年(1942)4月25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56号,康德九年(1942)4月11日。
    2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88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75号,康德九年(1942)8月23日,
    1 王承礼:《苦难与斗争十四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7月,第175页。
    2 《满洲国政府公报》,1936年7月22日
    3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91页。
    4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91页。
    5 博:萨满教的专职神职人员的名称。
    6 《青旗》报(蒙古文),第86号,康德九年(1942)12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7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3号,康德八年(1941)11月1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7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64号,康德九年(1942)6月6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56号,康德十一年(1944)11月2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31号,康德八年(1941)8月18日。
    7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91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52号,康德九年(1942)3月14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53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31号,康德十一年(1944)3月13日。
    1 《大青旗》(蒙古文),第5号,1943年9月。
    2 [日]二木博史:《关于新发现的满洲国时代蒙古族文人额尔德穆特古斯的文学作品》,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29号,1998年。
    3 [日]二木博史:《关于新发现的满洲国时代蒙古族文人额尔德穆特古斯的文学作品》,日本蒙古学 会纪要,第29号,1998年。
    1 《青旗》报(蒙古文),第2号,康德八年(1941)1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6号,康德八年(1941)4月21日。
    4 内蒙古政协文史委编:《德穆楚克栋鲁普自述》,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三辑,1984年,第108页。
    5 《青旗》报(蒙古文),第58号,康德九年(1942)4月25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60号,康德九年(1942)5月9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58号,康德九年(1942)4月25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93号,康德十年(1943)2月23日报道:驻满洲国代表恩和布林任总务厅参事官,锡林郭勒盟实业厅长李丹山担任驻满洲国代表,2月20日到职。
    3 《青旗》报(蒙古文),第26号,康德八年(1941)9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31号,康德十一年(1944)3月12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65号,康德九年(1942)6月1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44号,康德十一年(1944)9月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70号,康德十二年(1945)4月23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24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3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60号,康德九年(1942)5月9日。
    10 《青旗》报(蒙古文),第114号,康德十年(1943)9月2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39号,康德八年(1941)12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号,康德八年(1941)3月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44号,康德十一年(1944)7月2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56号,康德十一年(1944)11月2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0号,康德八年(1941)5月24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0号,康德八年(1941)5月24日。
    7 《蒙疆年鉴昭和18年版》,第53页、《蒙疆年鉴昭和19年版》,第699页。
    8 [日]二木博史著,乌云毕力格译:《关于蒙疆政权时期蒙古语定期刊物》,《日本蒙古学会纪要》,No.31(2001)。
    9 蒙古会馆1938年出版,书名为《最新蒙古藉作文之基础》,孔夫子旧书网等待出售,标价为9500元,网址:http://book.kongfz.com/item_pic_5870_87250402/。大连图书馆有藏书,索书号:M23-75,书名为蒙 古语基础读本,另馆藏书名《蒙古语作文之基础(最新一)》,两个书馆藏代码均为101,应为同一本书。
    10 巴彦巴图:《汪睿昌和他创办的蒙文书社》,内蒙古文史资料,第五辑,1965年。
    1 [日]二木博史著,乌云毕力格译:《关于蒙疆政权时期蒙古语定期刊物》,《日本蒙古学会纪要》,No.31(2001)。
    2 [日]二木博史著,乌云毕力格译:《关于蒙疆政权时期蒙古语定期刊物》,《日本蒙古学会纪要》,No.31(2001)。
    3 金海著:《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17页。
    4 《德穆楚克栋鲁普自述》,内蒙古文史资料第十三辑,1984年,第132页。
    5 [日]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51页。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55号,康德十一年(1944)11月13日。
    1 闫超:《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2 德勒格:《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452页。
    3 任其怿:《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4 满洲帝国协和会调查部:《兴安蒙古》,满洲事情案内所,1943年,第79页。
    1 转引自任其怿:《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2 金海:《近代喇嘛教与蒙古地区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第85页。
    1 任其怿:《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6页。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6页。
    2 忒莫勒:《满洲国喇嘛教宗成立始末》,《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3 《青旗》报(蒙古文),第2号,康德八年(1941)1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2号,康德八年(1941)1月13日。
    1 《盛京时报》,1943年10月31日。
    2 《盛京时报》,1943年11月1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63号,康德十二年(1945)2月3日。
    1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6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34号,康德八年(1941)9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41号,康德十一年(1944)6月2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7号,康德八年(1941)11月29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8号,康德八年(1941)9月19日。
    2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下,第1006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48号,康德九年(1942)2月14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81号,康德九年(1942)10月2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60号,康德九年(1942)5月9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4号,康德八年(1941)4月7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01号,康德十年(1943)5月13日。
    2 娜仁高娃:《在日本留学的蒙古知识分子—论在知恩院学习的喇嘛们》,乌云毕力格、娜仁高娃等编著:《硕果—纪念札奇斯钦教授80寿辰》,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第454-460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55号,康德九年(1942)4月4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37号,康德十一年(1944)5月1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40号,康德十一年(1944)6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26号,康德十一年(1944)1月2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96号,康德十年(1943)2月13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96号,康德十年(1943)3月13日。
    1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77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4号,康德八年(1941)6月21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54号,康德九年(1942)1月28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70号,康德九年(1942)7月18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72号,康德九年(1942)8月1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124号,康德十一年(1944)7月13日。
    1 [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第77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57号,康德九年(1942)9月2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01号,康德十年(1943)5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03号,康德十年(1943)6月2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07号,康德十年(1943)7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52号,康德十一年(1944年)10月13日。
    3 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0页。
    4 冢本关东长官致币原外务大臣《关于树立东北新政府、组织吉林省临时政府及策动蒙古独立运动等时局情报》,1931年10月8日,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满洲事变·第1册,1977,第335页。
    5 森时彦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1页。
    6 日文为《满蒙に伴ふ蒙古问题处理要纲》。片仓衷:《满洲事变机密政略日志其五》,《现代史资料》,“满洲事变”,みすず书房,1964,第367—370页。
    1 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1—132页。
    2 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3—134页.
    3 菊竹实藏;《经蒙谈义》,1941,第20—21页。关于菊竹实藏及其《经蒙谈义》,请参阅铃木仁丽《满洲国洲国的兴安省与菊竹实藏—谈<经蒙谈义>》,《卫拉特研究》2005年第2期。
    4 蒙政部总务司文书科编纂:《第一回兴安各省省长会议议事录》,1936年12月,第191页。
    5 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5页。
    6 “满洲国”政府:《指导蒙古民族根本方针》,1936年5月20日,《现代史资料》11,第948页。
    1 《青旗》报(蒙古文),第7号,康德八年(1941年)4月28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0号,康德八年(1941年)5月24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52号,康德十一年(1944年)10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33期,康德八年(1941)11月1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52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13日。
    6 涂波、那木色赉扎布、佟巴图:《乌兰浩特成吉思汗庙建设》,内蒙古政协文史委《伪满兴安史料》。
    1 《青旗》报(蒙古文),第6号,1942年5月9日。
    2 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42—143页。
    3 《青旗》报(蒙古文),第152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第152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1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58号,康德九年(1942)4月25日。
    6 《青旗》报(蒙古文),第87号,康德九年(1942)12月23日。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36号,康德十一年(1944)5月3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101号,康德十年(1943)5月13日。
    9 《青旗》报(蒙古文),第152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52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13日。
    2 《蒙古新报》,1944年10月10日。
    3 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47—148页。
    4 《蒙疆新报》,1944年10月25日。
    5 《满洲年签》,康德12年版,满洲日报社,1944,第68—70页。
    6 《康德新闻》,1944年9月15日。
    1 《蒙疆新报》,1944年10月31日。
    2 《蒙疆新报》,1944年11月1日。
    3 《蒙疆新报》,《成吉思汗庙落成临时大祭·盛世参加记(2)-(4)》1944年10月25日-27日。
    4 《蒙疆新报》,1944年11月1日。
    5 《青旗》报(蒙古文),第153号,康德十一年(1943)10月2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第152号,康德十一年(1944)10月1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第166号,康德十二年(1945)3月3日。
    3 白拉都格其金海赛航:《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下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52页。
    4 [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译:《满洲国史》分论上,第55页。
    5 《青旗》报(蒙古文),第31号,康德八年(1941)3月3日。
    1 B·策波格玛;《星光下的草原(星的草原(星の草原に帰ぅり)》NHK放送出版协会,1999,第71-72,79页。
    2 《青旗》报(蒙古文),第63号,康德九年(1942)6月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第72号,康德九年(1942)8月1日、第140号,康德十一年(1944)6月13日。
    4 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146页。
    5 川村强;《王爷庙》,《满洲建设杂志》,第24卷,第6号,1944年7月,第227-230页。
    6 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47页。
    7 《青旗》报(蒙古文),第136号,康德十一年(1944)5月3日。
    8 《青旗》报(蒙古文),第136号,康德十一年(1944)5月3日。
    9 《蒙疆新报》,1944年11月1日。
    10 《青旗》报(蒙古文),第155号,康德十一年(1944)11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3月26日。
    2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10月1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3月26日。
    4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4月7日。
    1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4月21日。
    3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十二年(1945)1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十二年(1945)1月13日。
    1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4月3日。
    2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1月13日。
    3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九年(1942)10月13日。
    4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十一年(1944)1月13日。
    5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九年(1942)7月4日。
    6 《青旗》报(蒙古文),康德八年(1941)4月21日。
    1.内蒙古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内蒙古教育史志资料》,(第一辑)(上下)、(第二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
    2.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宗教问题委员会编:内蒙古喇嘛教,(上、下册),1951年。
    3.[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东北沦陷十四年史吉林编写组编译:《满洲国史》(分论),(上、下),1990年。
    4.[日]满洲国史编纂刊行会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满洲国史》(总论),1990年。
    5.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6.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二辑,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7.孙邦主编: 《满洲国史料丛书》,1--10册,吉林人出版社,1993年。
    8.吕振涛、刘国华主编:《满洲国科技史料辑览》,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9.韩健平、曹幸穗、吴利薇编著:《日伪时期的殖民地科研机构:历史与文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赤峰市卫生局编印:赤峰市医药卫生资料汇编(1949年前)。
    11.《钦定理藩部则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12.内蒙古社科院图书馆编,德力格尔审定:《蒙古考察报告》,远方出版社,2011年。
    13.汪国均著玛希徐世明校:《蒙古纪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14.郭道甫著:《呼伦贝尔问题》,传抄本,1962年。
    15.[日]吉村忠三著刘忠林译:《内蒙古—地理、产业、文化》,1935年。
    16.[日]冈部牧夫著杨树明吴燕生温向前译:《满洲国》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1991年。
    17.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1-8卷)三联书店,1979-1982年。
    18.齐红深主编:《见证日本侵华殖民教育》,辽海出版社,2005年。
    19.中央档案馆编:《满洲国洲国的统治与内幕:满洲国官员供述》,中华书局,2000年。
    20.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文史委编:《伪满兴安史料》,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4辑,1989年。
    21.“满洲国”国务院兴安局编:《兴安西省阿鲁科尔沁旗实态调查报告书》,1939年。
    22.《青旗》报(koke tuy):青旗社在1941—45年间出版的蒙古文报纸,现大部分原版存留于日本大阪大学石浜文库。
    23.《盛京时报》影印组:《盛京时报》,1985年,相关册。
    24.满洲日日新闻社:《满洲国年鉴》,满洲日日新闻社出版发行,相关册。
    25.“满洲国”时期资料重刊编委会:《满洲国政府公报》,辽沈书社,1990年。
    26.“满洲国”兴安总署总务科:《兴安总署会刊》,福文盛印书局。
    27.“满洲国”蒙政部总务司:《蒙政部会刊》,福文盛印书局。
    28.满铁调查月报(《满蒙事情》),12—15卷相关册。
    29.兴安南省总务厅:《兴安南省公报》(1一198号),双发洋行印刷部。
    30.[日]蒙古研究会编:蒙古研究,第五卷第四号,康德十年(1943)12月。
    31.[日]蒙古研究会编:蒙古研究,第二卷第二辑,康德七年(1940)3月。
    32.[日]蒙古研究会编:蒙古研究,第三卷第一辑,康德八(1941)年4月。
    33.[日]兴农合作社中央会编:《兴农》第二卷,第五号,康德八年(1941)5月1日发行。
    34.[日]蒙古研究所编:《蒙古》,第十一卷,第四号。
    35.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志编委会:《内蒙古自治区志·卫生志》,内蒙科技出版社2007年。
    36.内蒙古科技志编委会:《内蒙古科技大事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年。
    37.内蒙古自治区史志办:《内蒙古自治区志·文化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38.武国栋等主编:《赤峰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
    39.翁牛特旗志编委会:《翁牛特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40.阿拉坦格日勒等主编:《阿鲁科尔沁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41.张乃夫等主编:《敖汉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
    42.赤峰市政协主编:《赤峰文史资料》,第2辑,(蒙古文),1986年。
    4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政协主编:《蒙古贞文史》,第九辑,2005年。
    44.穆春魁主编:《翁牛特文史》,第二辑,1998年。
    1.金海著:《日本在内蒙古殖民统治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2.任其怿著:《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巴.格日勒图辑评:《异草集》(1931—1945年间蒙古文学作品选)(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
    4.孛儿只斤·布仁赛音著娜仁格日勒译:《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5.白拉都格其金海赛航撰写:《蒙古民族通史》,第五卷(上下),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6.赛航、金海、苏德毕力格著:《民国内蒙古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7.吴楚克主编:《东蒙史述与周边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8.忒莫勒编著:《内蒙古旧报刊考录(1905—1949.9)》,远方出版社,2010年。
    9.谢学诗著:《满洲国洲国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姜念东等著:《满洲国洲国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11.周竞红著:《蒙古民族问题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12.金海其木德道尔吉胡日查哈斯巴根著:《清代蒙古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13.索布多主编:《兴安女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额尔敦陶克陶著:《额尔敦陶克陶文选》(蒙古文),民族出版社,1988年。
    15.乌云格日勒著:《十八至二十世纪内蒙古城镇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16.珠飒著:《18—20世纪初东部内蒙古农耕村落化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17.札奇斯钦著:《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18.郝维民主编:《内蒙古革命史》,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
    19.张建军著:《清末民初蒙古议员及其活动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年。
    20.任翔著:《历史见证博彦满都》,名人出版社,2008年。
    21.[日]森时彦主编袁广泉译:《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上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2.严光亮著:《清代内蒙古东三盟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3.焦润明等著:《近代东北社会诸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4.魏昌友等编:《赤峰蒙古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25.王建革著:《农牧生态与传统蒙古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陈·巴特尔著:《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李国栋著:《民国时期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28.宝贵贞著:《近现代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29.王希亮著:《东北沦陷区殖民教育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30.吴雁南冯祖贻苏中立郭汉民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想1840-1949》,第一卷,第四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1.艾华主编刘同干主审:《中国近世文化思潮》,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解学诗著:《隔世遗思-评满铁调查部》,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解学诗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4.那·阿拉坦莎编:《蒙古族近现代名人传略》(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35.[德]W·海西希著阿毕达、阿特横译阿特横,官布仁钦校译:《蒙古历史与文化》(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年。
    36.乌恩主编:《蒙古族宗教思想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37.[匈]卡拉著范丽君译乔吉审订:《蒙古人的文字与书籍》,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38.策·吉日嘎啦主编哈达奇·刚译等编著:《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学会蒙古文学研究论文集》,第3辑,民族出版社,1998年。
    39.宝力格著:《蒙古族近现代思想史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
    40.尚明著:《中国近代人学与文化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41.[英]詹姆斯.梅奥尔著,王光忠译,石贤泽校:《民族主义与国际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42.吴汉全王中平著:《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吉林人出版社,2012年。
    43.耿光连主编:《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济南出版社,2009年。
    44.阿·胡图荣阿著巴嘎宝力道译刘杰审校:《阿鲁科尔沁三百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年。
    45.乌力吉陶格套著:《清至民国时期蒙古法制研究——以中央政府对蒙古的立法及其演变为线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
    46.崔新京李坚张志坤著:《日本法西斯思想探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47.周一川著:《近代中国女性日本留学史(1872~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8.刘加绪主编:《前郭尔罗斯简史》,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
    49.刘晶辉著:《民族、性别与阶层—满洲国时期的“王道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0.沈予著:《日本大陆政策史(1868—194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1.陈丰祥著:《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金禾出版社,1992年。
    52.史丁著:《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3.关捷主编:《日本侵华政策与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4.徐平主编:《侵华日军通览(1931—1945)》,解放军出版社,2012年。
    55.臧佩红著:《日本近现代教育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
    56.王庆祥著:《满洲国洲国皇宫揭秘》,团结出版社,2008年
    57.胡玉海著:《“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境内外国军事力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8.王慧荣著:《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9.江沛著:《日伪“治安强化运动”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60.薛子奇、刘淑梅、李延龄著:《近代日本“满蒙政策”演变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61.齐红深主编:《东北地方教育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
    62.王承礼主编:《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63.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会、东北沦陷十四年史总编室编:《伪满洲国的真相—中日学者 共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64.杨栋梁主编:《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至五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
    1.[德]W·海西希著,吉日嘎拉译:《满洲国兴安省蒙古文化变迁研究》,(未刊稿)。
    2.[日]铃木仁丽:《满洲国洲国兴安省与菊竹实藏—谈<经蒙谈义>》,《卫拉特研究》,2005年,第2期。
    3.敖特根白乙拉:《关于发表在1941年<青旗报)的文学作品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科蒙古文版)2009年,第3期。
    4.[日]广川左保:《40年代日本对内蒙古的政策与<青旗)报》,《蒙古学信息》,2001年,第4期。
    5.齐百顺:《日本占领时期”兴安省”经济统制政策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6.闫超:《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东北师大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8.张永江:《试论清代内蒙古蒙旗财政的类型与特点》,《清史研究》,2008年,第1期。
    9.李娜王玉芹:《满铁图书馆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文化侵略》。
    10.忒莫勒:《满洲国喇嘛教宗团成立始末》,《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5年第1期。
    11.忒莫勒:《珍稀文献—<满洲国蒙系绅士录>》,《蒙古史研究》,第九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12.额尔恒巴雅尔:《满洲国十四年(1931—1945)蒙古文学特征—以<异草集>为例》,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蒙古文版),2005年。
    13.朝鲁:《青年哈丰阿文化觉醒民族观点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蒙古文版),2005年第6期。
    14.敖特根巴乙拉:《论近代杰出出版家合兴格、布和合什格文化追求》,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蒙古文版),2005年,第5期。
    15.乌兰:《蒙古族近代启蒙主义者的新文化观》,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蒙古文版),2005年,第4期。
    16.纳.斯琴:《日本馆藏蒙古文出版物(1905--1949)—以博士、教授呼和巴特蒙古文出版物研究为例》,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蒙古文版),2011年,第4期。
    17.乌兰:《试论卜和克什克文化启蒙观》,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蒙古文版),2006年第6期。
    18.忒莫勒:《满洲国兴安省蒙民厚生会始末》,《蒙古史研究》,第7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蒙古]H·阿勒坦策策格王德胜译郭守祥 校:《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的内蒙古》,《内蒙古近代史译丛》,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
    20.齐建萍:《近代以来喇嘛教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1.[日]伊力娜:《从巡回诊疗看日本对<蒙疆)(兴安蒙古)的医疗政策》,2007年。
    22.[日]广川佐保:《蒙古人参加<满洲国)与地域社会的变化—兴安省的创立和土地制度改革为中心》,《亚洲经济》第41卷第7号2000年7月15日发行,亚洲经济研究所。
    23.[日]广川佐保:《1940年代日本对蒙政策和<青旗报>》,《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 28号,1998年。
    24.[日]二木博史:《关于满洲国时期蒙古文人额尔德穆特古斯的新发现的作品》,《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29号1998年。
    25.娜仁格日勒:《青旗(kuke tuy)所见近代蒙古民族启蒙教育思想:以女子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主》,《蒙古学信息》,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中心,2011年。《(青旗)所见近代蒙古民族女子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九期,2012年。
    26.[日]二木博史,乌云毕力格译:《关于蒙疆政府时期蒙古语定期报刊》,《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31号,2001年。
    27.永花:《满洲国时期的蒙古族儿童文学研究—以满洲国洲国蒙古文机关报为中心》,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28.敖特根白乙拉:《蒙古族现代启蒙文学—(1902年至1947年)》,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29.王红霞:《“满洲国”兴安南省蒙古族学校教育》,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30.白玉双:《十八至二十世纪初东部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以喀喇沁地区旗制与旗民社会为中心》,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1.[日]中见立夫:《称作内蒙古东部的区域—从东亚国际关系史视角看》,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32.[日]松重充浩:《关于张作霖奉天省政府对内蒙古东部地域统治政策的反省》,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33.[日]吉田顺一:《近现代内蒙古东部与这个区域文化》,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34.[日]吉田顺一:《内蒙古东部传统农耕与内地农耕的融合》,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35.呼和巴图尔:《从语言的变化看内蒙古东部—内蒙古语言统合和东部方言》,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36.橘誠:《20世纪初内蒙古东部的社会结构—以哲里木盟高尔罗斯后旗为例》,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37.[日]铃木仁丽:《满洲国的建立与兴安省<自治>问题》,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38.[日]琢濑造:《从中国东北地域史研究看内蒙古东部地域布局》,日本蒙古研究所编《近现代内蒙古东部的变革》,2007年。
    39.[日]古松崇志撰,姚义田译:《东蒙古辽代契丹遗址调查的历史—1945年“满洲国”解体前》,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9年。
    40.王龙耿沈斌华:《蒙古族历史人口初探(17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哲学社科版),1997年02期。
    41.冯玮:《从‘满蒙领有论’到‘大东亚共荣圈’—对日本殖民扩张主义的再认识》,《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二期。
    42.李俊颖:《满洲国洲国殖民教育特征及其影响研究》,大连理工大硕士论文,2007年。
    43.林怡、庄金宝:《对中国近三十年来社会文化变迁若干问题的思考》,《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44.杨思机:《20世纪30年代内蒙自治声中蒙藏委员会改组刍议》,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2010年12月4日。
    45.杨冬梅:《清末俄国在东北地区创办学校初探》,《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5期。
    46.金海:《从地域概念看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及其实质》,《内蒙古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47.易显石:《试论日本“满蒙政策”的形成与性质》,《日本研究》,1986年,第4期。
    48.[日]森久男:《内蒙古通辽满蒙开拓团始末》,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49.房建昌:《日本满蒙开拓团及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在内蒙古东部活动考略》,《中国农史》,1998年,第3期。
    50.德力格尔玛:《满洲国洲国统治内蒙古东部地区的行政机构及其演变》,《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51.李淑霞:《本世纪初日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侵夺》,《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科版),1998年,第6期。
    52.白春:《满洲国洲国兴安省的教育》,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53.德力格尔玛:《满洲国洲国“蒙地奉上”问题初探》,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
    54.白南定:《民国初期东蒙古局势》,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55.韩萨日娜:《蒙文学会编辑出版活动之探析》,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56.武志华:《国民政府蒙旗教育政策及相关措施》,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57.金泉:《关于蒙古族近代出版思想发展演变及蒙文出版物几个特点研究》,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58.白萨如拉:《近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人居住和饮食习俗的变迁》,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59.朝格满都拉:《近代兴安盟地区土地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60.[日]呼和巴特尔:《殖民地语言—日语和蒙古语相互影响--‘满洲国’时期近代蒙古语的形成和淘汰》,《和光大学人间关系部纪要》,2号,1997年。
    61.[日]善邻协会调查部著白拉都格其译潘世宪校:《满洲国属内蒙古》,内蒙古近代史译丛,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呼和浩特,1986年。
    62.[日]田中刚:《蒙古留学生与“满洲国”》,周太平、包文胜编:《百年中国与周边地域》,呼和浩特,2011年。
    63.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东北师大博士论文,2011年。
    64.王紫薇:《“满洲帝国协和会”的机构沿革—以“满洲国现势”的记载为中心》,《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4月。
    65.王玉芹:《满洲国时期新京文化机构的蒙古文编辑出版活动》,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5月。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