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唐代屏风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莫高窟屏风画出现在盛唐时期,中唐-吐蕃以后形成固定样式并被大量的使用。唐代时期,屏风画是一种较具代表性,且被普遍运用的壁画形式。它的使用不仅在内容上,更是在形制上,重新整合了窟室壁画的绘制及配置方式。
     本文将莫高窟屏风画与其他石窟壁画、南北朝至五代时期的墓室壁画、屏风实物遗存,以及卷轴画联系起来做以考察,并结合文献记载,试图从更为宏观的视野考察莫高窟屏风画的功能及意义。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形式及样式的发展演变。本章将莫高窟唐代屏风画分为龛内屏风画和主室屏风画两部分分别进行梳理,总结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
     第二章,语境、传统、文化。本章阐述了屏风的使用传统,屏风画在中原地区的绘制方式,以及屏风画由中原传入西北边陲地区的过程。
     第三章,建筑、空间、功能。本章主要论述了与莫高窟屏风画密切相关的建筑样式——盝顶帐形龛和覆斗顶形窟的渊源及功能,从而探讨屏风画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题材、粉本、流变——龛内屏风画。本章以龛内屏风画为考察对象,针对主要样式——胁侍像屏风画、树下人物图屏风画和经变故事屏风画分别展开讨论,分析不同题材绘画的粉本及流变。
     第五章,题材、粉本、流变——主室屏风画。本章集中讨论了不同题材的主室四壁屏风画,在结构、内容上的发展流变。
     本文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从时间线索和空间关系两个方向,全方位探讨莫高窟屏风画的相关问题。
The Mogao Grottoes' screen painting emerged in the Glorious age of Tang Dynasty, after its middle age, it had formed the regular pattern and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Tang Dynasty, screen painting is a representative and widely used form of fresco. Its application reconstructed the pattern of painting and disposition of cave fresco not only in content but also in shape and structure.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on The Mogao Grottoes's screen painting associated with other cave fresco, fresco in coffin chamber from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o the Five Dynasties, remains of screen and Scroll painting, and combines with historical documents, tries to review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the screen painting in The Mogao Grottoes even more macroscopically.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Chapter1:Development of its form and pattern
     This chapter divides The Mogao Grottoes's screen painting in Tang Dynasty into2kinds, one is in the niche, the other is in main room,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regular pattern of its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hapter2:Context, tradition and culture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tradition of its usage, the form of painting in central area of China, and the transmission from the central to the northwest.
     Chapter3:Architecture, space and function
     This chapter discourses upon the architecture patterns closely related to screen painting in Dunhuang, which are wall niche shape like bed-curtain and grottoes with covered dipper top, and their origins and function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 of its emergence.
     Chapter4:Theme, draft and flowing deformation of screen painting in the niche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screen painting in the niche, discusses the screen painting of retinue, figure under the tree and story of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analyzes its draft and flowing deformation.
     Chapter5:Theme, draft and flowing deformation of screen painting in the main room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screen paintings on the4sides of the main room in different themes, and the development in structure and content.
     In a word, this article totally probes into the related questions of The Mogao Grottoes's screen painting referring to the time and the space.
引文
1杨泓:《“屏风周昉画纤腰”——漫话唐代六曲屏》,《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9-45页
    2李力:《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古代的屏风画》,《艺术史研究》第一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277-294页
    3金维诺、卫边:《唐代西州墓中的绢画》,《文物》1975年第10期,36-43页
    4陈霞:《唐代的屏风——兼谈吐鲁番出上的屏风画》,《西域研究》2002年第2期,86-93页
    5赵青兰《莫高窟吐蕃时期洞窟龛内屏风画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03期,49-61页
    6史苇湘《关于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7赵秀荣《莫高窟晚唐龛内屏风画的题材内容》,《敦煌研究》1997年01期.6-26页
    8于向东《莫高窟屏风画的起源探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66-69页
    9于向东《试论莫高窟屏风画与敦煌变文的关系》,《东南文化》2005年04期,58-61页
    10张朋川《从敦煌写经和壁画看中国卷轴书画格式的起源和形成》,《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7月版
    11沙武田《敦煌石窟历史的重构——敦煌吐蕃期洞窟诸现象之省思》.《汉藏佛教美术研究:第三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7-78页
    12邱忠鸣:《吐蕃时期敦煌石窟中的屏障画研究》,《民族艺术》,2012年第1期,第108-114页
    13段文杰:《唐代后期的莫高窟艺术》,《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四》,文物出版社,1999年7月,第164页
    14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石窟全集6弥勒经变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37-249页
    15孙修身:《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摘要)》,《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第31-33页
    16张惠明:《敦煌<五台山化现图>早期底本的图像及其来源》,《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第1-9页
    17赵晓星:《莫高窟第361窟的文殊显现与五台山图——莫高窟第361窟研究》, 《五台山研究》,2010年第4期,第3647页
    18樊锦诗、刘玉权:《敦煌莫高窟唐前期洞窟分期》,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9月
    19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87、88页
    20才让:《叶蕃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139页
    21敦煌写本伯2762,莫高窟第201窟西壁龛下功德记:”然则谨就莫高山岩第二层旧窟.开凿有人.图素未就;创修檐宇,素绘复终。”
    23刘永明:《吐蕃时期敦煌道教及相关信仰习俗探析》,《敦煌研究》2011年4期,76-84页
    24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中华书局,1987年5月,10-11页
    27樊锦诗、梅林《莫高窟第112窟图像杂考》,《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第10-12页
    28藏文翻译题记皆引自法海瑟·噶尔美著,《早期汉藏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19页
    19P.4640《吴僧统碑》,郑炳林著:《敦煌碑铭赞辑释》.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30黄文焕《跋敦煌365窟藏文题记》,《文物》,1980年第7期,47-49页
    31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赤祖德赞815-836年在位,《吐蕃赞普世袭表》见王辅仁编著《西藏佛教史略》附录,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32杨铭:《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上编第四章。
    33刘颖《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经变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博士毕业论文
    34刘颖《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经变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博士毕业论文
    35(日)山口瑞凤:《敦煌的历史·吐蕃统治时期》,载杨铭著《吐蕃统治敦煌与吐蕃文书研究》附录.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张延清:《敦煌藏文写经生结构分析》,载郑炳林、樊锦诗、杨富学主编《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
    36刘志安:《唐朝吐蕃时期占领沙洲时期的敦煌大族》,载《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774页
    38(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354页
    39湖北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5期,37页
    40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1号战国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1期,101贞
    41(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第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23页
    42(南朝宋)范哗:《缩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后汉书·列传三十六卷陈万年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2027页
    43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258-259页
    44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94、96页
    45洛阳博物馆:《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2期,118页
    46寇小石等:《西安理工大学西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5期.7-45页
    47史家珍:《洛阳市朱村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2期,15-20、98、101、102页
    48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安平东汉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49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50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15-32页
    51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15-32页
    52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15-32页
    53李庆发:《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第7期,60-62页
    54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29-45页
    55(日)菅谷文则:《正仓院屏风和墓室壁画屏风》,《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246页
    56(日)菅谷文则:《正仓院屏风和墓室壁画屏风》,《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246页
    57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为宋代摹本,画中绘有山水围屏。
    58现藏于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为唐代摹本,画中绘有素围屏。
    59《太平御览》,中华书局.3129页
    6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管会:《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2期,1-10页
    61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文物》1985年第10期,42-48、66页
    62常一民:《徐显秀墓发掘记》,《文物世界》2006年第4期,4-40页
    63参见拙文《汉唐时期墓室壁画中的屏风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毕业论文,20页
    64金维诺、卫边:《唐代西州墓中的绢画》,《文物》,1975年10期,36-43页
    65(日)菅谷文则:《正仓院屏风和墓室壁画屏风》,《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9月,231-254页
    66杨仁恺:《对簪花仕女图的一点剖析》,《中国文物》第1期,1979年10月,31-32页
    37(日)冈村繁:《历代名画记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19页
    38(日)冈村繁:《历代名画记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19页
    69(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三册,卷一百八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1370页
    70(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二十一册.卷七百一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8255-8256页
    7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第五册,卷二百七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3154页
    72张建林:《唐墓壁画中的屏风画》,《唐墓壁画研究文集》,西安:三燕出版社,2001年,227-239页
    73(口)菅谷文则:《正仓院屏风和墓室壁画屏风》,《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9月,231-254页
    74于向东:《略说古代屏风与壁面上的屏风画》,《设计艺术》2002年第1期,72-73页
    75赵超:《从太原金胜村唐墓壁画看唐代的屏风式壁画墓》,《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205页
    76孙秉明:《北齐崔芬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22页
    77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67-78页
    7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50-59页
    7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金胜村337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2期,11-15页
    80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唐墓》,《考古》1959年第9期,473-474页
    81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唐墓》,《考古》1959年第9期,474-476页
    8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第六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59年第8期,19-22页
    83山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文物介绍》,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
    8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唐代薛儆墓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85常一民,裴静蓉:《太原市晋源镇果树场唐温神智墓》,2001年唐代墓葬壁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收录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三燕出版社,2006年,209-213页
    86张建林:《唐墓壁画中的屏风画》,《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227-239页
    87昭陵博物馆:《唐昭陵李勣(徐懋功)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3期,3-14页
    88陈志谦:《昭陵唐墓壁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114-119页
    89宝鸡市考古队:《岐山郑家村唐元师奖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3期,48-55页
    9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负安志:《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与咸阳机场出土大量隋唐珍贵文物》,《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6期,68-99页
    9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富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9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唐长安南郊韦慎名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6期,26-39、43页
    932009年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张建林在其发言中提到该墓
    94井增利、王小蒙:《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8-11页
    9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高力士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21-32页
    96赵力光、王九刚:《长安南里王村唐代壁画墓》.《文博》1989年第4期,3-9、19页
    97陕西省考古所唐墓工作组:《西安东郊唐苏思勖墓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30-36页
    98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郊区隋唐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年,14-15页;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第第2期,137-153页
    99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3·墓室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49-50页
    100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3·墓室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49-50页
    1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7-20页
    102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137-153页
    103贺梓城:《唐墓壁画》,《文物》1959年第8期,31-33页:申秦燕等:《陕西唐墓壁画研究综述》,《唐墓壁画研究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1年3-39页
    104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137-153页
    105张建林:《唐墓壁画中的屏风画》,《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227-239页;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唐壁画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16-37页
    106张道森、吴伟强:《安阳唐代墓室壁画初探》,《美术研究》2001年第2期,26-28页
    107北京市海淀区文物管理所:《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唐墓》,《文物》,1995年第11期,45-53页
    108《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七,西域上
    109《唐会要》卷九五《高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P2016
    110《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七,西域上
    111《新唐书》卷二百三十七,西域上
    112王永莉《唐置西州问题的再探索》,2006年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3孟宪实著:《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2004年6月,P336-356
    114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P564-565
    115侯灿、吴美琳:《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P491-492
    116《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本)第二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P172-173
    117《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本)第三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P201-206
    118《旧唐书》第三卷太宗本纪下,P54
    119《资治通鉴》卷一九六唐太宗贞观十六年九月条,P6177
    120《吐鲁番出土文书》(图文本)第三册,文物出版社,1996年,P19
    121刘安志:《唐初西州的人口迁移》,《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3期
    122金维诺、卫边:《唐代西周墓中的绢画》《文物》1975年第10期P37
    123金维诺、卫边:《唐代西周墓中的绢画》《文物》1975年第10期P38
    124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125贺西林、李清泉著:《中国墓室壁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126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146页
    127戴春阳:《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文物出版社,1998年
    12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第4-21页。
    12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管会:《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2期,1-10页
    13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博物院、朔州市文物局、崇福寺文物管理所:《山西朔州水泉梁北齐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2期,第26-42页。简报中认为墓主所居的帷帐为庑殿顶,比较于在壁画内容上与该墓高度相似的徐显秀墓,这里的帷帐更可能是盝形顶,只不过其顶部带有额外的装饰。
    131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83年
    132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市朱村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2期,第15-20页。简报认为该墓可能晚至曹魏时期。
    13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地区文化局、夏县文化局博物馆:《山西夏县王村东汉壁画墓》,《文物》,1994年第8期,第34-46页
    134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安平东汉壁画墓》,文物出版社,1990年
    135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第261-36页
    136扬之水,《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从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12年,第5页
    137郑岩:《墓主画像研究》,《逝者的面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原刊于山东大学考古系:《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8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著,王雁卿译:《云冈石窟装饰的象征意义》,《文物季刊》1997年第2期.第93-101页。
    139萧默:《敦煌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33页
    140傅熹年:《中国早期佛教建筑布局演变及殿内像设的布局》,《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37-139页
    141郦道元著,王先谦校:《合校水经注》,中华书局,2009年
    142傅熹年:《中国早期佛教建筑布局演变及殿内像设的布局》,《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36-137页
    143扬之水.《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从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12年,第5-6页
    144班固:《汉书》,中华书局
    145杨泓:《山东北朝墓人物屏风壁画的新启示》,《文物天地》1991年第3期,6-8页
    146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130-132页
    147郑岩:《崔芬墓壁画初探》,临朐县博物馆:《北齐崔芬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23-32页
    148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01、106-128页
    149赵超:《“树下老人”与唐代的屏风式墓中壁画》,《文物》2003年第2期,76页
    150孙秉明:《北齐崔芬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1-22页
    15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67-78页
    152郑岩的《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崔芬墓壁画初探》、杨泓的《山东北朝墓人物屏风壁画的新启示》等文章多提及“树下老人”屏风图像的内涵问题,并一致认为其来源与“竹林七贤”有关。
    157周到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八卷,河南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出版,56-59页
    154郑岩:《北朝葬具孝子图的形式与意义》,《美术学报》,2012年第6期,45页
    155滕磊:《一件海外回流石棺床之我见》,《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4期,第22-32页
    156 C.T.Loo. An Exhibition of Chinese Stone Sculptures. New York.1940.PL29-32.
    15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安阳固岸墓地考古发掘收获》,《华夏考古》,2009年第3期,19-23页
    158长广敏雄:《六朝时代美术的研究》,图版43、44。
    159参考周到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8卷《图版说明》
    16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期,50-59页
    16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金胜村337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2期,11-15页
    162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唐墓》,《考古》1959年第9期,473-474页
    163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唐墓》,《考古》1959年第9期,474-476页
    164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第六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59年第8期,19-22页
    165山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文物介绍》,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4年
    166赵超:《“树下老人”与唐代的屏风式墓中壁画》,《文物》2003年第2期,76页
    167信佳敏:《汉唐墓室壁画中的屏风图像研究》,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
    168(西汉)刘向撰,刘晓东点校:《列女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7页
    169杨仁恺:《对簪花仕女图的一点剖析》,《中国文物》第1期,1979年10月,31-32页
    170信佳敏:《汉唐墓室壁画中的屏风图像研究》,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
    17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唐代薛儆墓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2常一民,裴静蓉:《太原市晋源镇果树场唐温神智墓》,2001年唐代墓葬壁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收录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三燕出版社,2006年,209-213页
    173邢义田:《格套、榜题、文献与图像解释——以一个失传的“七女为父报仇”汉画故事为例》,载入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中华书局,2011年,第92-137页
    174《孝经》的成书年代自古至今有多种说法,迄今仍无定论,一般认为,成于战国末期或西汉初年。
    175明赵在翰:《七纬.孝经纬叙目》
    176朱明勋:《论“孝感”思想的产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孔子研究》,2010年第5期,94-103页
    177刘亚丁:《灵验记研究》,博士毕业论文,2003年,第1页
    178《大正藏》,第五一卷,第826页
    179《宋高僧传》卷十四《道宣传》,下册,第327页
    180附在《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后面,记载灵验故事十八则。跋云:“于唐天复八载,岁在戊辰四月九日,布衣翟奉达写。”故此书作于中唐时期。
    181杨宝玉在《敦煌本佛教灵验记校注并研究》中指出,此灵验故事当形成于唐五代时期,是由中原人士,至少是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西北士人抄录编撰而成。杨宝玉:《敦煌本佛教灵验记校注并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页
    182故事开头交代了发生的时间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1832009年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古代墓葬美术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张建林在其发言中提到该墓
    184井增利、王小蒙:《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8-11页
    185宝鸡市考古队:《岐山郑家村唐元师奖墓清理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3期.第48-56页
    186王中旭:《阴嘉政窟》,博士毕业论文,2009年
    18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唐壁画墓清理简报》.载《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第16-37贝
    188孙修身:《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摘要)》, 《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第31-33页
    189王中旭:《阴嘉政窟》,博上毕业论文,2009年
    190张惠明:《敦煌<五台山化现图>早期底本的图像及其来源》,《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第1-9页
    192《旧唐书》卷十七《敬宗本纪》
    193《册府元龟》卷999《外臣部.请求》
    194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摘译(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
    195赤松德赞的父亲赤德祖赞公元704-755年在位,这次派遣使臣前往汉地应该在此期间。
    196参见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拔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
    197《旧唐书·吐蕃传》卷196。
    198刘颖:《莫高窟吐蕃晚期壁画研究》,博士毕业论文,2010年
    199姜亮夫著:《姜亮夫全集十一·莫高窟年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68页
    200古印度称中国为“振那”
    201《大正藏》第20册,页791c。
    202《大正藏》第9册,页590a。
    203敦煌写卷5.529号卷背《诸山圣迹志》中记载,唐睿宗时,有一个姓安叫生的匠人应召到五台山一寺庙内塑文殊菩萨像,为了塑文殊像,焚香祈告:“‘愿睹真身’,俄尔之间,文殊亲降,……前报七十二度现身,方遂/如法。自天下僧俗,海内英贤,巡礼赈(瞻)依,画真容者矣。”
    204同上。
    205贺世哲:《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维摩诘经变》.《敦煌研究》,1982年第2期.第62-87页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1-140)》,(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1-1986年
    王尧编著《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
    王尧、陈践译著《敦煌吐蕃文献选》,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商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
    郑炳林编《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1-14)》,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编《俄藏敦煌文献(1-15)》,上海古籍出版社、俄罗斯科学出版社,1991-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上海博物馆等藏敦煌吐鲁番文献(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郑炳林编《敦煌碑铭赞辑录》,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1-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上海图书馆等编《上海图书馆等藏敦煌吐鲁番文献(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尧、陈践《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1-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97年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编《俄藏黑水城文献(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98年
    杨富学、李吉和辑校《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段文杰主编《甘肃藏敦煌文献(1-6)》,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杨富学、李吉和《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第1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浙藏敦煌文献》编委会编《浙藏敦煌文献》,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林世田、申国美编《敦煌密宗文献集成(上、中、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0年
    林世田、申国美编《敦煌密宗文献集成续编(上、下)》,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0年
    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
    (英)F·W托马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献》,民族出版社,2003年
    巴卧·祖拉陈哇著,黄颢译《<贤者喜宴>摘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1987年
    拔塞囊著,佟锦华、黄布凡译注《<拔协>增译本补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洛珠加措、俄东瓦拉译《莲花生大师本生传》,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索南坚赞著、刘立千译《西藏工统记》,民族出版社,2000年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5册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唐]段成式《寺塔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收录于黄宾虹、郑实编《美术丛书》第2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61册
    [唐]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四,《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60册
    [唐]刘知几《史通》,《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28册。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唐]皎然《杼山集》,《文津阁四库全书》第357册
    [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日]圆仁著,白化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记校注》卷三,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1960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
    [宋]王象之著,李勇先点校《舆地纪胜》,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宋]宋敏求《长安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5册
    [宋]王溥《唐会要》,《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01册
    [宋]陈思《宝刻丛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27册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93年
    [明]梅鼎祚编《梁文纪》,《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76册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影印,1983年
    [清]曹寅、彭定求编修,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
    (清]毕沅《关中胜迹图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95册
    [清]沈涛辑《常山贞石志》,收录于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8册,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9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大正藏》第9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
    [后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册
    [梁]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
    [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
    [隋]达摩笈多《药师本愿功德经》,《大正藏》第14册
    [隋]智顗《法华三昧忏仪》,《大正藏》第46册
    [隋]吉藏《法华义疏》,《大正藏》第34册
    [唐]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大正藏》第14册
    [唐]玄奘译《天请问经》,《大正藏》第15册
    [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第10册
    [唐]不空译《普贤菩萨行愿赞》,《大正藏》第10册
    [唐]善导集记《往生礼赞偈》,《大正藏》第47册
    [唐]法照《净上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大正藏》第85册
    [唐]法照述《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大正藏》第47册
    (唐]智升撰《集诸经礼忏仪》,《大正藏》第47册
    [唐]窥基撰《成唯识论述记》,《大正藏》第43册
    [唐]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大正藏》第34册
    [唐]李通玄撰《新华严经论》,《大正藏》第36册
    [唐]澄观撰《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大正藏》第35册
    [唐]文轨著、李际宁整理《天请问经疏》,收录于方广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1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唐]道宣撰《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大正藏》卷第52册
    [唐]惠详撰《弘赞法化传》,《大正藏》第51册
    [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大正藏》第51册
    [唐]法藏集《华严经传记》,《大正藏》第51册
    [唐]赵迁撰《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大正藏》第50册
    [唐]圆照集《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大正藏》第52册
    [唐]释道世著,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华书局,2003年
    [唐]玄奘、辩机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唐]慧立、彦悰著,孙毓堂、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华书局,2004年
    [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年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
    [宋]延一编《广清凉传》,《大正藏》第51册
    [宋]志磐撰《佛祖统记》,《大正藏》第49册
    [宋]本觉编集《释氏通鉴》,《大正新纂(?)续藏经》第76册
    [宋]宗晓编《乐邦文类》,《大正藏》第47册
    [宋]非浊集《三宝感应要略录》《大正藏》第51册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大正藏》第85册
    敦煌文物所编《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文物出版社,1982-1987年
    敦煌研究院、江苏美术出版社编《敦煌石窟艺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2000年
    [英)奥雷尔·斯坦因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译《西域考古图记》第4卷,广西师范学出版社,1998年
    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石窟全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9年一2005年
    中国敦煌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敦煌壁画全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年
    郑炳林、高国祥主编《敦煌莫高窟百年图录》,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林树中主编《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绘画全集》,文物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敦煌壁画(上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中国壁画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壁画全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
    中国石窟编委会编《敦煌》,甘肃人民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
    中国美术全集编委会编《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河北古代墓葬壁画》,文物出版社,2000年
    周到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8.石刻线画》,山东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王树村主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9.石刻线画》,山东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 出版社,2000年
    王子云《中国古代石刻画选集》,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
    黄明兰《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法)戴密微著、耿异译《吐蕃僧诤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张大千《张大千先生遗著漠高窟记》,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5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
    (日]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华宇出版社,1987年
    王尧、陈践编著《敦煌吐蕃文书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法]伯希和著,耿昇、唐健宾译《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法)谢和耐等著、耿昇译《法国学者敦煌学论文选萃》,中华书局,1993年
    饶宗颐《画宁页——国画史论集》,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
    金维诺、罗世平《中国宗教美术史》,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文物出版社,1996年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6年
    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汪娟《敦煌礼忏文研究》,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池田温等著《敦煌文数(上、下)》,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
    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敦煌研究院主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中华书局,2000年
    (法]海瑟·噶尔美著、熊文彬译《早期汉藏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尕藏加《吐蕃佛教——宁玛派前史与密宗传承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史苇湘《敦煌历史与莫高窟艺术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法]童丕著,余欣、陈建伟译:《敦煌的借贷:中国中古时代的物质生活与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
    金维诺《中国美术史论集(上、中、下卷)》,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年
    (日]砺波护著,韩异、刘建英译《隋唐佛教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贺世哲《中国石窟论稿》,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三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殷光明著《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民族出版社,2006年
    魏道儒主编《普贤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2006年
    陕西历史博物馆编《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黄维忠《8-9世纪藏文发愿文研究——以敦煌藏文发愿文为中心》,民族出版社,2007年
    杨明芬(释觉旻)《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孙晓岗《文殊菩萨图像学研究》,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郑炳林等主编《敦煌佛教与禅宗学术讨论会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
    才让《吐蕃史稿》,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
    苏树华《中国佛学各宗要义》,中华书局,2007年
    戴春阳《敦煌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文物出版社,1998年
    王恒《云冈石窟盈形龛的演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萧默《敦煌建筑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孟宪实《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齐鲁出版社,2004年
    吴企明主编《中国历代题画诗》,语文出版社,2006年
    李星明《唐代墓室壁画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
    刘敦愿《美术考古与古代文明》,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向达《唐长安与西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文物出版社,2000年
    (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文物出版社,2001年
    (美)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
    (美)巫鸿《武梁祠》,三联书店,2009年
    (美)巫鸿《重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日)长广敏雄《六朝时代美术的研究》,美术出版社,1969年
    杨泓《汉唐美术考古与佛教艺术》,科学出版社,2000年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
    罗丰《固原南郊隋唐墓地》,文物出版社,1996年
    韩昇《正仓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贺西林,李清泉《中国墓室壁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
    宫大中《洛都美术史迹》,湖北美术出版社,1991年
    黄佩贤《汉代墓室壁画研究》,文物出版社,2009年
    扬之水《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三联出书店,2012年
    金维诺《壁画<维摩变>的发展》,《文物》1959年第2期
    金维诺《敦煌窟龛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
    金维诺《职贡图的时代与作者》,《文物》1960年第7期
    [日]藤枝晃《吐蕃统治时期的敦煌》,《东方学报》京都第31册,1961年。该文刘豫川曾翻译,载《国外藏学动态》1988年第3期
    [日]竺沙雅章《敦煌吐蕃期的僧官制度》,载《东方学报》第31期,1961年,译文见《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中心编印,1991年
    [日]藤枝晃《敦煌千佛洞的中兴——九世纪以张氏诸窟为中心的佛窟营造》,《东方学报》京都第35册,1964年
    金维诺《古帝王图的时代与作者》,《美术家》(香港),1980年
    [法]戴密微《敦煌学近作》,发表于《亚细亚学报》第269卷第1-2期,1981年,耿异有翻译,载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译丛》第1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史苇湘《世族与石窟》,《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施萍婷《一件完整的社会风俗史资料——敦煌随笔之三》,《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
    黄颢《敦煌吐蕃佛教的特点》,《藏族史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7卷第3期,1990年
    [日]池田温撰,韩异译《唐朝氏族志研究——关于<敦煌名族志>残卷》,收录于《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
    江琳《敦煌中、晚唐后壁一龛窟的分期研究》,《美术史论》1992年第1期
    王惠民《关于<天请问经>和天请问经变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梅林《律寺制度视野:9至10世纪莫高窟石窟寺经变画布局初探》,《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石守谦《南宋的两种规谏画》,《风格与世变——中国绘画十论》,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9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胡同庆《P.2824<三界九地之图)内容考证》,《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
    宁强《从“偶像崇拜”到“观想天国”——论西方净土变相之形成》,《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马德《敦煌阴氏家族与莫高窟阴家窟》,《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肖雨《金阁寺佛教简史》,《五台山研究》1997年第3期
    李正宇《吐蕃论董勃藏修伽蓝功德记两残卷的发现、缀合及考证》,《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二卷,1997年
    张先堂《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
    扎洛《吐蕃求<五台山图>史事杂考》,《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上惠民《敦煌遗书中的药师经变榜题底稿校录》,《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
    王惠民《<敦煌遗书中的药师经变榜题底稿校录>补遗》,《敦煌研究》1999年 第4期
    王静芬《唐代莫高窟壁画所见与画史记载寺院的经变题材比较》,池田温等著《敦煌文薮(上)》,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年
    樊锦诗、赵青兰《吐蕃占领时期莫高窟洞窟的分期研究》,《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编》,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
    陈海涛《吐蕃时期的河西佛教》,《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50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李丽《中晚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经变大增的历史背景研究》,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沙武田《莫高窟盛唐未完工中唐补绘洞窟之初探》,《敦煌研究》2002年第3期
    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供养人画像考察》,《中国藏学》2003年第2期
    沙武田《莫高窟第138窟智惠性供养像及相关问题研究》,《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
    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对莫高窟盛唐未完工洞窟的续建》,兰州大学博士后报告,2008年
    雷闻《论唐代皇帝的图像与祭祀》,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樊锦诗《玄奘译经和敦煌壁画》,《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张小刚、王建军《莫高窟第476窟考古清理报告》,《敦煌研究》2004年第3期
    陈葆真《图画如历史:传阎立本<十三帝王图)研究》,《国立台湾大学美术史研究集刊》第16期,2004年;颜娟英主编《美术与考古》上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龙晦《峨眉山与普贤崇拜》,永寿主编《峨眉山与巴蜀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施萍婷《法照与敦煌初探——以P.2130号为中心》,施萍婷《敦煌习学集》上册,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
    圣凯法师《论弥勒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圣凯法师《中国佛教忏法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林冠群《吐蕃赤祖德赞研究》,《中国藏学》2005年第4期;林冠群《唐代吐蕃史论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党燕妮《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民间佛教信仰》,《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2005年
    党燕妮《从写经题记看敦煌地区的阿弥陀佛信仰》,郑炳林、樊锦诗、杨富学主编《敦煌佛教与禅宗学术讨论会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
    白天佑、沙武田《莫高窟第231窟阴伯伦夫妇共享像解析》,《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张景峰《敦煌莫高窟的影窟及影像——由新发现的第476窟谈起》,《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
    杨学勇《敦煌阴氏与佛教关系及其相关问题》,《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
    郑炳林《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关于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张慧敏《帝释天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张元林《敦煌莫高窟“报恩吉祥之窟”三考——P.2991(报恩吉祥之窟记>新解》,《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08年度理事会议暨“敦煌汉藏佛教艺术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编印,2008年
    傅熹年《唐代隧道型墓的形制结构和所反映的地上宫室》,《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宿白《西安地区唐墓壁画的布局和内容》,《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
    宿白《西安地区的唐墓形制》,《文物》1995年第12期
    宿白《隋唐长安城和洛阳城》,《考古》1978年6期
    王仁波等《陕西唐墓壁画之研究》(上、下),《文博》1984年创刊号,1984年第2期
    易水《漫话屏风家具谈往之一》,《文物》1979年第11期
    张建林《唐墓壁画中的屏风画》,《远望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贺西林《北朝画像石葬具的发现与研究》,《汉唐之间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文物出版社,2003年
    陈霞《唐代的屏风——兼谈吐鲁番出土的屏风画》,《西域研究》2002年第2期
    孙志红《从陕西富平唐墓山水屏风画谈起》,《文博》2004年第6期
    张德祥《中国古代屏风源流》,《收藏家》1995年第3期
    (日)菅谷文则《正仓院屏风和墓室壁画屏风》,《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9月
    杨仁恺《对簪花仕女图的一点剖析》,《中国文物》第1期,1979年10月
    金维诺、卫边《唐代西州墓中的绢画》,《文物》,1975年第10期
    麦英豪、黄展岳主编《南越王墓出土屏风的复原》,《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金申《从杨子华的绘画和墓室壁画考证北齐皇室的生活》,《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3期
    罗世平《观王公淑墓壁画<牡丹芦雁图>小记》,《文物》,1996年第8期
    于向东《略说古代屏风与壁面上的屏风画》,《设计艺术》,2002年第1期
    于向东《莫高窟屏风画的起源探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于向东《试论莫高窟屏风画与敦煌变文的关系》,《东南文化》,2005年第4期
    邱忠鸣《吐蕃时期敦煌石窟中的屏障画研究》, 《民族艺术》,2012年第1期
    杨泓《“屏风周昉画纤腰”——漫话唐代六曲屏》,《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中华书局,2007年
    杨泓《屏风》,《逝去的风韵:杨泓谈文物》,中华书局,2007年
    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隋唐美术考古绘画篇》,文物出版社,1997年
    杨泓《山东北朝墓人物屏风壁画的新启示》,《文物天地》1991年第3期
    李力《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古代的屏风画》,《艺术史研究》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赵超《从太原金胜村唐墓壁画看唐代的屏风式壁画墓》,《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
    赵超《“树下老人”与唐代的屏风式墓中壁画》,《文物》2003年第2期
    徐涛《吕村唐墓壁画与水墨山水画的起源》,《文博》2001年第1期
    赵声良《唐代壁画中的水墨山水画》,《唐墓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6年
    赵青兰《莫高窟吐蕃时期洞窟龛内屏风画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周银霞、李永平:《天水出土围屏石榻及相关问题研究》,《敦煌研究》2003年第2期
    韩伟:《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之相关问题浅见》,《文物》,2001年第1期
    李永平、周银霞:《围屏石榻的源流和北魏墓葬中的袄教习俗》,《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
    郑岩《崔芬墓壁画初探》,临朐县博物馆:《北齐崔芬壁画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
    郑岩《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流》,文物出版社,2001年
    郑岩《墓主画像研究》,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2004年
    马海舰《从唐燕妃墓壁画透视唐代文明》,《文物世界》,2002年第2期
    赵秀荣《莫高窟晚唐龛内屏风画的题材内容》,《敦煌研究》,1997年01期
    张朋川《从敦煌写经和壁画看中国卷轴书画格式的起源和形成》,《黄土上下一一美术考古文萃》,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7月版
    秦晓磊《唐墓屏风式壁画中的“树下仕女”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2009年
    马晓玲《北朝至隋唐时期墓室屏风式壁画的初步研究》,西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9年
    王中旭《阴家窟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年
    刘颖《敦煌莫高窟吐蕃晚期经变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0年
    信佳敏《汉唐时期墓室壁画中的屏风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10年
    张惠明《敦煌<五台山化现图>早期底本的图像及其来源》, 《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
    刘安志《唐初西州的人口迁移》, 《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3期
    孙修身《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摘要)》, 《敦煌研究》1988年第2期
    张道森、吴伟强《安阳唐代墓室壁画初探》,《美术研究》,2001年第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安平东汉壁画墓》,文物出版社,1990年
    孙秉明《北齐崔芬壁画墓》,文物出版社,2002年
    北京市海淀区文物管理所《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唐墓》,《文物》,1995年第11期
    石景山区文物管理所《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村魏晋墓》,《文物》,2001年第4期
    赵力光、王九刚《长安县南里王村唐壁画墓》,《文博》,1989年第4期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市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文物》,1989年第6期
    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市西郊唐代李度、宋嘉进墓》,《文物》,1989年第6期
    宿白《朝鲜安岳所发现的冬寿墓》,《文物参考资料》,1952年第1期
    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
    井增利、王小蒙《富平县新发现的唐墓壁画》,《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4期
    武威文管会党寿山《甘肃武威旱滩坡东汉墓发现古纸》,《文物》,1977年第1期
    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北魏墓漆棺画》,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文物出版社,1978年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湖北省博物馆、郧县博物馆《湖北郧县唐李徽、阎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8期
    济南市博物馆《济南马家庄北齐墓》,《文物》,1985年第10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
    李庆发《辽阳上王家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第7期
    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洛阳博物馆《洛阳涧西七里河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75年第2期
    史家珍《洛阳市朱村东汉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2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西工东汉壁画墓》,《中原文物》,1992年第3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密县打虎亭汉墓》,文物出版社,1993年
    南京博物馆、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及其转刻壁画》,《文物》, 1960年第8、9期合刊
    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宁夏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
    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唐梁元珍墓》,《文物》,1993年第6期
    宝鸡市考古队《岐山郑家村唐元师奖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3期
    邓宏里、蔡全法《沁阳县西向发现北朝墓及画像石棺床》,《中原文物》,1983年第1期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嘉祥英山一号隋墓清理简报》,《文物》,1981年第4期
    山西省大同市博物馆等《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
    长治市博物馆《山西长治市唐代冯廓墓》,《文物》,1989年第6期
    高峰等《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文物介绍》,太原:山西文物出版社,1954年
    负安志《陕西长安县南里王村与咸阳机场出土大量隋唐珍贵文物》,《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6期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唐苏君墓发掘》,《考古》,1963年第9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新出土唐墓壁画》,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金胜村337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2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管会《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2期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南郊金胜村唐墓》,《考古》,1959年第9期
    侯毅《太原金胜村555号唐墓》,《文物世界》,1992年第1期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金胜村第六号唐代壁画墓》,《文物》,1959年第8期
    常一民、裴静蓉《太原市晋源镇果树场唐温神智墓》,2001年唐代墓葬壁画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南郊唐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88年第12 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文物》,2001年第1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礼泉县昭陵文管所《唐阿史那忠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第2期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唐代薛做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富平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唐节愍太子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富平县文化馆、陕西省博物馆等《唐李凤墓发掘简报》,《考古》,1977年第5期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李寿墓壁画初探》,《文物》,1974年第9期
    陕西省博物馆、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李寿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9期
    贺梓城《唐墓壁画》,《文物》,1959年第8期
    解峰、马先登《唐契苾明墓发掘记》,《文博》,1999年第5期
    昭陵博物馆《唐昭陵李勣(徐懋功)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3期
    陕西省博物馆、礼泉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郑仁泰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唐长安南郊韦慎名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6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唐高力士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6期
    天水市博物馆《天水市发现隋唐屏风石棺床墓》,《考古》,1992年第1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0期、1978年第6期
    张勋燎《吐鲁番阿斯塔那216号唐墓壁画考释》,《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4期
    郑岩《武氏祠隋侯之珠画像》,《文物天地》,1991年第2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保定市文物管理处《五代王处直墓》,文物出版社,1998年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东郊唐墓清理记》,《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
    陕西省考古所唐墓工作组《西安东郊唐苏思勖墓清理简报》,《考古》,1960年第1期
    张正岭《西安韩森寨唐墓清理记》,《考古通讯》,1957年第5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郊区隋唐墓》,科学出版社,1966年
    陈安利、马咏钟《西安王家坟唐代唐安公主墓》,《文物》,1991年第9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西郊陕棉十厂唐壁画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1期
    陕西省文管会《西安羊头镇唐李爽墓的发掘》,《文物》,1959年第3期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
    尹申平、邢福来、李明《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
    李征《新疆阿斯塔那三座唐墓出土珍贵绢画及文书等文物》,《文物》,1975年第10期
    常一民《徐显秀墓发掘记》,《文物世界》,2006年第4期
    王武钰《延庆县吕箔厂唐代壁画墓》,《中国考古学年鉴1992》,文物出版社,1994年
    陈志谦《昭陵唐墓壁画》,《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一辑,三秦出版社,1994年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