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与中国当代小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中国当代小说为主要考察对象,立足文学作品,从心灵诗学的视角研究小说复调艺术。文章认为:文学是人的心灵的诗学;复调是文学所呈现的人的复杂而又变动不居的心灵状态,是心灵的表现与发现。小说心灵复调,核心在于情感与心理的复杂性、层次感与动态性,本质上是作家的自我精神对话,是作家的思想矛盾的表现,思想与情感的难以统一的表现,表层意识与心理潜流的错综纠结的表现。论文共分六个部分。
     导言阐述了复调文论的世界性影响,指出当下中国复调研究中的理论主体性缺失和审美缺席问题,提出复调文论研究应立足文学创作实践、加强理论自主性。
     第一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当代“复调”文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走向。起点的选择,决定了国内以巴赫金理论为中心的文学复调研究格局。“昆德拉热”与“巴赫金热”在小说复调问题上的交汇,引发了一些新的思考。泛化与僵化是中国当代复调批评的基本态势。
     第二章深入探讨了巴赫金复调小说论的理论体系、核心与生成语境。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建立在以强调思想意识主体性为核心的对话哲学基础之上,复调小说论是其思想对话论的一种延伸。过于强烈的理性介入使巴赫金曲解了陀氏小说。无视作家自我内部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小说人物心灵构成的多元性,造成其复调理论的片面性。巴赫金的理论建构,是社会历史批判意识与敏锐艺术感受力相碰撞的结果,这形成了其复调小说理论的复调性:在敞开思想的同时遮蔽心灵。这种现象的深刻启示是:无论是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还是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接受”,都需要展开心灵世界的丰富性的探询。
     第三章提出并论证了文学复调研究的原点与起点问题。发生学上同源共生现象,以及存在与接受方式上的同质性,决定了文学与音乐最内在的联结点在于人的心灵。对小说复调的讨论必需以此为中心展开。复调是本然性的人的心灵状态,包括内在构成论与现实生存论的双重意义。实现心灵的自由、探询并表现心灵朝向自由的过程中的复杂状态和多重可能性,是复调最高的美学意义。小说的心灵复调具有多元性、动态性与对话性三个特点。从内容结构、时态结构和关系结构三个向度,可以初步勾勒出小说心灵复调的艺术系统。
     第四章以白先勇和贾平凹的小说为典型个案,从个体隐秘心灵与社会历史关怀两个向度,讨论小说中的心灵复调艺术,前者侧重深层心理与小说复调的关系,后者侧重情感矛盾与小说复调的关系。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是自我探索、自我挣扎和自我超越的心灵史。中短篇的“心灵镜像结构”和长篇小说的“情感心理复调型”,是白先勇杰出的审美创造,也是作家独特的自我心灵结构的折射。白先勇文学创作的基点,唯在心灵。建基于自我的心灵融汇中西、兼收古今,是白先勇的文学以及文化选择的根本立场。
     从转型期的“宏大”社会景观入手,在时代精神和情绪的把握中来表现自我的心灵,构成了贾平凹乡土书写的独特风貌。《秦腔》将不可逆转的传统乡土的消逝隐喻在无法弥合的家的分裂结构中,实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乡土—家园”母题的新的纵深透视。这是一部以再现为方式的表现型作品,是作家的一副身心分裂、情理对峙的自我精神图谱,形式上汲取了民间的传统艺术资源,以情带事、事中含情的叙情性是最突出的一点表现。小说的得与失,启示着中国乡土文学精神追求的方向:在心灵表现中抵达心灵发现。
     第五章从人的观念、小说精神论、小说艺术形式论三个方面讨论昆德拉关于小说复调的思考。存在现象学是昆德拉的思想基础、人的观念的核心,也构成了他认识人与世界的独特视野。这内化在他对小说复调问题的理论思考中。从文体的综合、叙述的变焦到情调的变奏,是昆德拉小说复调论由显而隐、由外及内的系统结构,渗透其中的深层思维特点是悖反错位,即复杂与简约、开放与集中、时间与空间、对位与错位的对立统一。从巴赫金到昆德拉,对小说复调的理解呈现出鲜明分野和根本转向,这意味着小说复调是一个没有被穷尽甚至永远也不可能被穷尽的审美命题。
     第六章以80年代以来大陆小说为主要对象,梳理分析了“多重叙述”和“错位叙述”两种复调型小说叙述的演变、类型、思维与特征。多重叙述包括“并置故事”和“多视角叙述”两类,其艺术思维有“重复性累积”、“对抗与互补的整合”、“置换与拆解”等多种。错位叙述重点讨论“儿童视角”和“傻子视角”两种。论述中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贯彻形式分析与入学分析、文本分析与语境分析、个案分析与共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并涉及了当代中国文坛一些重要作品和现象的重估。
     以此为基础,本章提出:小说是心灵的叙事,在形形色色的小说叙述现象背后,潜隐着的常常是种种复杂的心灵现象;人的心灵的复杂性和变动不居的状态,以及人对于自我心灵世界永无穷尽的探索欲望,决定了作为心灵叙事的小说在叙述形式上不断创新。
Exte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er poetics, this dissertation tends to discuss the heteroglossia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novels. Literature is essentially the psychological poetics of human beings. Heteroglossia is a complicated and flexible state of psychology conveyed by literature. The core of heteroglossia of novel lies in complexity and depth of emotion and psychology.As novel heteroglossia of soul world ,in essence ,it is contradictory representation of writer thought , it is differing representation of thought and feeling , it is entanglement representation of apparent consciousness of psychologic undercurrent.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throws light on the global influence of the theory of heteroglossia and points out the current dilemma in heteroglossia research in China: lack of theoretical subjectivity and absence of aesthetics.
     The first chapter systematically analysed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criticism of heteroglossia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It is the location of standing point that decides the current setups of heteroglossia research centering on Bakhin's theory in China. The upsurge of Kundera and Bakhin, joining at heteroglossia, has provoked some new thoughts. Generalization and mummification tend to b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heteroglossia criticism in China.
     The second chapter study theoretical system ,core and linguidtic ambiance of the idea of heteroglossia of Bakhin. Heteroglossia of Bakhin bases on the dialogic philosophy taking ideological subjectivity as its core. Therefore, heteroglossia proves to be an extension of Bakhin's theory of ideological language. Overstated rationalistic orientation accounts for Bakhin's misinterpretation of Tolstoevsky's novels. Bakhin's heteroglossia is in some extent one-sided due to its neglect of complexity of the novelists' inner world and the multiplicity of the character's psychological world. Bakhin's theory is the counter-effect of social-historical criticism and keen aesthetic perception, which duly explains the paradox in his heteroglossia: blocking psychology as well as opening mind. The enlightenment left here is whether it be an interpretation or theoretic criticism, a profound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is essential.
     The third chapter put forword and demonstrate origin and standing point of heteroglossia of literature. Original Point, Standing Point and Tendency, extend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rrelation of literature and music, aims to relocate the theoretical origin and standing point of heteroglossia on the basis of the criticism of heteroglossia from China and the West. Furthermore, a combing of the phenomenin and tendency of Chinese heteroglossia theory is also conducted here, combining accounts with criticism.
     Chapter four, coming from the innermost psychology of the self and the historical concern of the society, takes the novels of Bai Xianyong hand Jia Pingwa as case study 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heteroglossia in these novels. The former emphasize relationship of deeply psychology and heteroglossia of novels .The latter emphasize relationship of contradictory feeling and heteroglossia of novels.
     The narrative world of Bai Xianyong is in essence a psychological history of self-exploration, self-struggle and self-surmounting. The "psychological image structure" of his novelette and the "sentimental heteroglossia" of his novels project as his most outstanding aesthetic creation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novelist's uniqu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as well. The innermost psychology is the origin of Bai Xianyong's creative intuition. A perfect blend of the West and China, the modern and the ancient on the basis of his' own psychological perception proves to be the foundation of Bai Xianyong's cultural and literary orientation.
     Jia Pingwa's unique creative feature lies in his present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world of the self in an atmosphere of society, especially fitting into the grand social situation in the turning period. Qin Qiang metaphorically blends the irreversible elapse of tradition into an irreconcilable fragmented structure of family, and in some degree achieves the new profound perspective in the theme of "native soil—home" in the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expressionistic novel in the shape of representation is the psychological pattern of the novelist himself, which shows a division of the physical self and the psychological self as well as a contrast between the mental self and the sentimental self. Stylistically, it derives a lot from the traditional artistic resources, which may show it best in its sentimental narration which well combines the narration with affection. The gain and loss of this novel grants enlightenment on the spiritual pursuit of Chinese native-soil literature: discover the inner world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psychology.
     Chapter five discuss heteroglossia of novels of Kundera from humanistic point of view, spiritual viewpoint of novels and artistic form of novels.
     Existential phenomenology stands as Kundera's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his humanistic point of view, which in due course contributes to his unique insight into human being and the world. Besides, it is also internalized in his contemplation on heteroglossia. With a comprehensive artistic style as well as multi-perspective narration, Kundera's heteroglossia presents a systematic structure comprehending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the outer and the inner. However, the deep structure may be condensed into one feature -- paradox, which means a dialectical integration of simplicity and complexity, separateness and unification, time and space, location and dislocation. Form Bakhin to Kundera, an obvious demarcation and substantial turn has been marked in the theory of heteroglossia, which also explains that heteroglossia is an eternal aesthetic proposition exhausting interpretations from every side.
     Chapter six, taking mainland novels after 1980s as research object, combs and analyzes the derivation, typology, perspective features of two types of heteroglossia: "multiple narration" and "dislocation of narrative hierarchy". Multiple narration comprises "story juxtaposition" and "multi-perspective narration" and its artistic features lie in "repetitive accumulation", "integration of contrast and complementation" and "displacement and fragmentation". Dislocation of narrative hierarchy mainly discusses "the child's perspective" and "the idiot's perspective". The comparative approach is adopted here to implement a principle which well blends stylistic analysis with humanistic analysis, textual study with discourse analysis, case study with universality study. In addition, this part also involves the reevaluation of some significant works and literary phenomena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point out that fiction is the narration of psychology, revealing the complicate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hiding behind the various narrative surfaces. The complexity and flexibility of human's innermost world, perfected with human being's unexhausted exploratory desire into the psychological corner of self, promotes and gives initiative to the stylistic and nar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fiction characteristic of psychological narration.
引文
[1]该书1929年初版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列宁格勒激浪出版社出版;经作者修改增补,1963年苏联作家出版社再版,标为第二版,更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2]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0页。
    [3]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132页。
    [1]杨义:《诗学何为?》,舒晋瑜采访整理,中华读书报2003年2月12日。
    [1]参见钱中文:“巴赫金是不断被发现的。先是文艺学家、语言学家、符号学家、美学家,继而是思想家、伦理学家、哲学家、历史文化学家、人类学家等。”“巴赫金著作系列”之《哲学美学·序》,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2]曾军:《接受的复调--巴赫金中国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夏仲翼:《窥探心灵奥秘的艺术--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创作散论》,《苏联文学》1981年第1期。
    [1]钱中文:《“复调小说”及其理论问题--巴赫金的叙述理论之一》,《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4期。
    [2]徐海昕:《多声部大型对白--中美双边比较文学讨论会散记》,《外国文学》,1983年第19期。
    [3]曾军:《接受的复调--巴赫金中国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4]钱中文:《复调小说:主人公和作者--巴赫金的叙述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5]宋大图:《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1]黄梅:《也说巴赫金》,《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2]张杰:《复调小说作者意识与对话关系--也谈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3]参见:曾军《接受的复调--巴赫金中国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鲁枢元:《向内转》,《当代文学关键词》,洪子诚、盂繁华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曾军论述相关问题时也提到两种“向内转”,即“向文本内部结构本身转向”和“向人的心理甚至潜意识方面转向”是当时主要话语背景(《接受的复调》第69页)。这里借鉴了他的思考,但需要指出:“向文本内部转向”的意思在86年“向内转”提出时尚未涉及,后来鲁枢元在《“向内转”》(《南方文坛》1999年第3期)一文“补充”界定其具体表现为“题材的心灵化、语言的情绪化、情绪的体验化、描述的意象化、结构的散文化、主题的繁复化”。
    [3]需要补充说明:虽然钱中文的相关论文冠以“巴赫金的叙述理论”的副标题,但就其文章内容看来,主要从现实主义创作论的角度展开,而不在这里所讨论的西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范围中。
    [1]转引自钱中文:《“我们这些人实际上生活在两种现实里面”--亿钟书先生》,《中华读书报》2000年11月1日。
    [2]董晓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6页。
    [3]董晓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51页。
    [1]刘康:《一种转型期的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2]如邹广胜的《多元平等交流--20世纪文学对话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提交)认为20世纪对话理论是一种哲学思想,他讨论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文本与读者的对话、跨文化对话三大问题。
    [1][美]伊哈布·哈桑:《后现代文化景观中的多元论》,王岳川译,载《后现代文化与美学》,王岳川、尚水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130页。
    [2]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交汇点是昆德拉的“幽默”与巴赫金的民间诙谐文化理论之间的关系,这也与后现代文化思潮在国内的流布有关。
    [3]李凤亮:《复调小说:历史、现状与未来》,《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3期。
    [1]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8页。
    [2]例如王钦峰的《复调小说的两种模式》(《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李夫生的《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形式原型》(《益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一期),郑靖茹的《论昆德拉著作的话语空间》(《重庆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李凤亮的《思想与音乐的交响--米兰·昆德拉小说的结构隐喻》(《福建论坛》2005年第6期)以及本页注5中的论文。
    [3]何其芳:《文学艺术的春天·序》,转引自朱栋霖《心灵的诗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转引自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5]李凤亮:《大复调:理论与创作》,《国外文学》1995年第3期。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著作系列”之《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蔫版,第1、101页。
    [2]李亚白、李杉婵:《自由精神的文化拯救--巴赫金与昆德拉小说理论的比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李夫生:《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叙事策略--米兰·昆德拉小说论稿之三》,《长沙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李夫生:《米兰·昆德拉小说的叙事策略》,《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董晓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85页。
    [2]涂险峰:《对话的可能与不可能及复调小说》《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3]杨琳桦:《“对话”还是“对位”--论复调类型的美学适用性及其发展的现代维度》《国外文学》2002年第3期。
    [4]王钦峰:《复调小说的两种模式--对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一个补充》,《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法国新小说派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在分析意识流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基础上曾提出“潜对话”概念,参见其《对话与潜对话》,郭宏安译,载柳鸣九选编《新小说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美]梅·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申丽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31页。
    [1]吴方:《<冈底斯的诱惑>与复调世界的展开》,《文艺研究》1985年第6期。
    [2]张理明:《鲁迅的复调结构小说》,《绍兴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这是较早用“复调”概括鲁迅小说特征的论文。
    [3]巴赫金说:“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比作复调--,同样只是一种现象的类比,如此而已。利用复调的形象、对位的形象,不过是为了指出当小说的结构方法超出通常的独白型统一体时会出现的新问题。正如音乐中超出单声便会出现某些新问题一样。但音乐和小说使用的材料大相径庭,因此它们之间除了作形象的类比,除了作一般的比喻,谈不上更多的相同点。”见《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第28页。
    [4]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黄书泉《论<尘埃落定>的诗性特质》,《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1]李遇春:《对话与交响--论长篇小说<秦腔>的复调特征》,《小说评论》2006年第1期。
    [2]彭筱韵:《关于巴赫金复调理论的接受与中国文学批评问题》http://xiaoyuanxinzhai.blogchina.com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3][俄]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页。
    [4][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5][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页。
    [6]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7][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页。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6页。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1]在阐释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及其对主体性的强调时,目前国内学者大都以西方“主体间性”的概念为理论依据。“主体间性”从同一性的立场来理解不同的社会主体、认识主体以及存在主体之间的关系,抵制主体过度膨胀和绝对的主客分立,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但是,“主体间性”的内涵外延都仍然囊括在主体性之中,主体性本身并必然不意味着孤立和绝对化,没有主体,根本谈不上“间性”。“主体间性”的价值主要是现实批判性,在哲学层面,只是对“主体性”可能出现的偏误的预警。因此,本文不认为“主体间性”可以取代主体性,“主体间性”是主体性的丰富和补充。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5页。
    [3][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4][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1][德]赖因哈特·劳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沈真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2]转引自宋大图《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者立场》,《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第1期。
    [3][美]杰克·斯佩克特:《艺术与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的美学》,高建平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此处不应是作者向人物表示“确认”,而应是作者把握着人物,这正是前文所论述的巴赫金在陀氏小说作者立场问题上的偏误。类似的例子很多,又如“自我意识作为塑造主人公形象的主导因素,还要求对所描写的人,采取一种全新的作者立场。”(《诗学问题》第75页)--在创作的实际中,不是人物要求作者的立场如何,而是作者的立场决定人物如何。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3][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1]从《群魔》的情节表层看,基里洛夫是为掩护革命事业而自杀,但他内心深处却笼罩着失去上帝后的虚无感。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3][法]萨洛特:《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卡夫卡》,袁树仁译,载《新小说派研究》,柳鸣九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4]B·H·迈科夫曾用“心理诗人”和“社会诗人”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果戈里的区别,参见陈思红《心理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外国语言文学专刊”。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页。
    [3][俄]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以下简称《批判纲要》)1927年于苏联列宁格勒出版,署名为瓦连京·沃洛希诺夫。1983年美国纽约查理兹出版社重印此书,署名为巴赫金和沃洛希诺夫。关于该书的真正作者,苏联和西方学界进行了长期的争论,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定该书真正作者是巴赫金。参见“巴赫金著作系列”之《哲学美学·题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00页。该书在80年代末有三个中译本,分别是《弗洛伊德主义评述》(汪浩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弗洛伊德主义批判》(张杰、樊锦鑫译,中国文联公司1987年出版)、《弗洛伊德主义》(佟景韩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1998年以“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为题名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的“巴赫金著作系列”之《哲学美学》,译者为张杰、樊锦鑫。《批判》一书尚未引起中国学界的足够重视,在笔者目前所涉及的有限资料中,仅有旅美学者刘康的专著《对话的喧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的第三章第一节和张小利的论文《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之初步探究》(《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展开了专题的论述。
    [4][俄]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 批判纲要》,《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8页。
    [5][俄]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 批判纲要》,《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6][俄]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 批判纲要》,《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70页。
    [1][俄]陀思妥耶夫斯基:《我》,《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冯增义、徐振亚译,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390页。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0页。
    [3]《集外集·穷人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106、107页。
    [4][丹]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5][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页。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5页。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1-162页。
    [3][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4][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5][俄]巴赫金:《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6][俄]巴赫金:《巴赫金访谈录》,《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82页。
    [7][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8]转引自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1][俄]孔金、[俄]孔金娜:《巴赫金传》,张杰、万海松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36页。
    [2]“巴赫金著作系列”之《诗学与访谈·题注》,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05页。
    [3]参见[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第58页。
    [4][捷]米兰·昆德拉:《<玩笑>英文版自序》,景凯旋译,见《小说的智慧》,艾晓明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
    [5]李欧梵在《南美和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一文分析该小说:“这部小说,在形式上音乐的影响极大,我们甚至可以把它作为一首四重奏来看:四个主要人物,恰好代表四种乐器--汤玛斯(第一小提琴)、泰蕾莎(第二小提琴)、撒比娜(中提琴)、弗兰兹(大提琴)--交相呼应,而小说的情节铺展,也象贝多芬晚年的四重奏一样,一个乐句接一个乐句,恰到好处,必然如此。”见《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1]夏仲翼:《窥探心灵奥秘的艺术--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创作散论》,《苏联文学》1981年第1期。
    [2]刘心武:《他在吃蜗牛》,《刘心武文集》第8卷,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75-476页。
    [3]刘心武:《“复调小说”和“怪味小说”》,《北京晚报》1980年7月12日。
    [1]高行健:《动作与过程》,《随笔》1983年第4期。另载《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2]高行健:《我的戏剧观》,《戏剧论从》1884年第4期。另载《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3]高行健:《野人·关于演出的建议与说明》,《高行健戏剧集》,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273页。
    [4]祖慰:《苦求美的振荡》,《文艺研究》1983年第5期。
    [5]祖慰:《怪味自诠》,《文艺研究》1985年第3期。
    [1][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86页。
    [2]祖慰:《冬夏春的复调》,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页
    [3][美]梅·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申丽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131页。
    [1][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2]转引自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3]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1]转引自《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2][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83页。
    [3]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4][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散文理论》,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论文《作为手法的艺术》被理论界视为俄国形式主义的宣言,题名又译为“作为技巧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艺术作为程序”(《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2卷,胡经之、张首映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6]朱光潜:《诗论》,《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1]朱光潜:《诗论》,《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10、115页。
    [2][德]歌德:《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杨周翰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298页。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1]胡家祥:《心灵结构与文化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下文的相关梳理参考了该书的研究成果。
    [2]胡家祥:《心灵结构与文化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3][希]柏拉图:《斐德罗篇》,转引自苗力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85页。
    [1]转引自[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2][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1][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韩邦凯、罗艽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0页。
    [2]巴赫金的复调论从根本上说,也可称为一种心灵论,但是他过去强调心灵结构中的思想意识因素在陀氏小说中的意义,因此造成了对作品一定程度的误读,本文第二章以“思想遮蔽心灵”为题对之提出商榷,理由就在于此。
    [1]鲁迅:《坟·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302页。
    [1]“大写”的白先勇所论甚多,本文无意重复,只在必要的地方予以提及。出版的相关专著主要有: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尔雅出版社1976年初版,另载《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袁良骏《白先勇论》,尔雅出版社1991年初版,新华出版社2001年再版;刘俊《悲悯情怀--白先勇评传》,尔雅出版社1995年初版,花城出版社2000年再版;江宝钗《白先勇与台湾当代文学的构成》,骆驼出版社2004年出版。上述著作并非不涉及白先勇的隐秘心灵,但主要立意都不在于此。如此说,并不意味着它们对本文没有重要的启发,这是必需要声明的。
    [2]蔡克健:《访问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540页。
    [3]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载《白先勇文集》第2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196页。
    [1]白先勇:《写给阿青的一封信》,《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2]刘俊:《悲悯人生--白先勇评传》,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58-359页。
    [1]《与白先勇论小说--胡菊人、白先勇谈话录》,《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2]白先勇:《天上人间》《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1]刘俊:《悲悯人生--白先勇评传》,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2]白先勇:《蓦然回首》,《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3][奥]弗洛依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版,第51页。
    [4]夏志清:《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载《寂寞的十七岁》,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1]《与白先勇论小说--胡菊人、白先勇谈话录》,《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2][美]杰克·斯佩克特:《艺术与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的美学》,高建平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1]白先勇:《写给阿青的一封信》《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2]《归来的“台北人”--白先勇访问记》,《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443页。
    [3]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载《白先勇文集》第2卷,第382页。
    [1]白先勇:《秉烛夜游》,《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页。
    [2]蔡克健:《访问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545-546页。
    [1]於梨华:《白先勇笔下的女人》,《现代文学》第4卷第3期。
    [2]《白先勇与青年朋友谈小说》,王法耶、潘秀玲记录,《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98页。
    [3]白先勇:《蓦然回首》,《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4]袁良骏:《白先勇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5]刘俊:《悲悯人生--白先勇评传》,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1]白先勇:《秉烛夜游》,《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页。
    [2]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载《白先勇文集》第2卷,第381页。
    [1]白先勇:《社会意识与小说艺术》,《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255页。
    [1]蔡克健:《访问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542页。
    [2]白先勇:《贾宝玉的俗缘:蒋玉函与花袭人》,《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329页。
    [3]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载《白先勇文集》第2卷,第217页。
    [4]白先勇:《蓦然回首》,《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5]白先勇:《贾宝玉的俗缘:蒋玉函与花袭人》,《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页。
    [6]白先勇:《贾宝玉的俗缘:蒋玉函与花袭人》,《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28页。
    [1][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17页。
    [2]王玲玲、徐浮明:《最后的贵族--白先勇传》,团结出版社2001年版。
    [3]贾平凹的一本散文集题名为“我是农民”(吉林出版社1998年版,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再版);“我是山里 人”出自《山地笔记·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贾平凹:《废都·后记》,《废都》,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527页。另以《安妥我灵魂的这本书》为题收入散文集《坐佛》,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2]贾平凹:《秦腔·后记》,《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563页。
    [3]李星:《混沌世界中的信念和艺术秩序——(浮躁)论片》,《小说评论》1987年第6期。
    [1]李自国:《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家园意识》,《当代文坛》2000年第6期。
    [2]贾平凹:《安妥我灵魂的这本书》(《废都·后记》),《坐佛》,太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75页。
    [3]《白夜》最初的书名是“异虫”,出版社编辑认为不太理想,贾平凹一度打算改为“市声”,后经与编辑当面讨论,最后定为“白夜”。参见李星、孙见喜著《贾平凹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页。
    [4]王又平在《从乡土到农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中曾对“乡土”和“农村”的概念展开辨析,认为从“乡土”到“农村”具有革命性转换的意味,即“自然村社”到“政治组织”的演变。按照这一颇有见地的观点,沈从文属于“乡土”,柳青属于“农村”,贾平凹则是“乡土”与“农村”的综合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别集·边城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29、33页。
    [2]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贾平凹研究资料》,雷达主编,山东文艺出版社第4页。
    [3]贾平凹、郜元宝:《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学的对谈》,《上海文学》2005年第7期。
    [4]贾平凹语,引自张英《贾平凹:回到商州》,《南方周末》,2004年5月13日。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1]现在通行的理论习惯于叙事和抒情的二分法,这用以阐释现代小说也是捉襟见肘的。巴金《家》哭诉笔调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叙情色彩,与《秦腔》相比,差别在于作家节制自我的程度。“家”总是与“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家”的是最具中国意味的情怀之一。围绕“家”的母题,作家选择叙情的表达方式,这未必是自觉的,但也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2]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吴平、邱明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3]参见《秦腔·后记》,《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第562页。
    [1]李星《当代中国的新乡土化叙述》(《小说评论》2005年第4期)一文分析了秦腔唱段引入小说的作用。
    [2]刘志荣:《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3]刘志荣:《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歌》,《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5页。
    [2]周作人:《地方与文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吴平、邱明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303页。
    [3]贾平凹:《(高老庄)后记》,《高老庄》,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与白先勇论小说艺术--胡菊人、白先勇谈话录》,《白先勇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235-236页。
    [2]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选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文艺研究》编辑部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页。
    [3]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作选讲》,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蒋培坤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7页。
    [1]陈涌:《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和历史的批评》,《文学评论》1983年第一期。
    [2]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作选讲》,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蒋培坤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1页。
    [3]恩格斯:《致斐·拉萨尔》,《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作选讲》,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蒋培坤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7页。
    [1]对此鲁迅自己是再清醒不过了:“我以为凡是对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因为这正如白血轮之酿成疮疖,倘非自身也被排除,则当它的生命的留存中,也即证明着病菌尚在。”(《热风·题记》,《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1][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2]周国平:《探究存在之谜》,《对话的灵光--米兰·昆德拉研究资料辑要》,李风亮、李艳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425页。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5页。
    [2][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页。
    [3][德]海德格尔:《此在素描》,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附录》,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05页。
    [4][德]海德格尔:《此在素描》,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附录》,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08页。
    [1][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陈鼓应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4-5页。
    [2][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陈鼓应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22页。
    [3]冯至曾翻译该书片断,译名为《布里格随笔》,发表于《沉钟》1932年第14期:2006年《收获》“长篇专号秋冬卷”刊载了该书在国内的第一个全译本,译名为《马尔特手记》,译者曹元勇。
    [4][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陈鼓应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13页。
    [5][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6][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7][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1][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2][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3][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1][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2][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3][德]海德格尔:《走向语言之途》,孙周兴译,见《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48页。
    [4][捷]米兰·昆德拉:《(玩笑)英文版自序》,景凯旋译,见《小说的智慧》,艾晓明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33页。
    [1][捷]米兰·昆德拉:《(玩笑)英文版自序》,景凯旋译,见《小说的智慧》,艾晓明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37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5页。
    [3][德]海德格尔:‘此在素描》,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附录》,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05页。
    [4][德]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熊伟译,见《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04页。
    [5][捷]米兰·昆德拉:《(玩笑)英文版自序》,景凯旋译,见《小说的智慧》,艾晓明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5页。
    [6][捷]米兰·昆德拉:‘(笑忘书)英文版后记》,艾晓明译,见《小说的智慧》,艾晓明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46页。
    [7][德]海德格尔:《此在素描》,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附录》,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408页。
    [8][美]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182页。
    [1][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2]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3][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1][捷]米兰·昆德拉:《(笑忘书)英文版后记》,艾晓明译,见《小说的智慧》,艾晓明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页。
    [2]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3][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1][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9-100页。
    [2][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3][捷]米兰·昆德拉:《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4][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6、112页。
    [1]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1][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诗学与访谈》,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3页。
    [2][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3][俄]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48页。
    [1]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余华:《虚伪的作品》,《余华作品集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279页
    [2]史铁生:《新的角度与心的角度》,《史铁生作品集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386页。
    [1]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无风之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05、208页。
    [2]《送葬》最初发表于《人民文学》1987年第12期。
    [3]李锐:《重新叙述的故事》,《无风之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1]陈思和:《逼近世纪末的小说选·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1]李洱:《花腔》,《花城》2001年第6期,第102页。
    [2]参见徐德明:《c花腔,:现代知识氛围中的小说体裁》,《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1]“@”和“&”是小说中标示两套不同叙述话语的符号。
    [2][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86页。
    [3][俄]格·加切夫:《草地、群山和行星地球--为艾特马托夫诞辰七十周年而作》,袁玉德译,《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第1期。
    [4][俄]托尔斯泰:《霍尔斯托梅尔》,臧仲伦译,《托尔斯泰文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1][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0页。
    [2]吴晓东:《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3][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28-132页。
    [1]《有追求才有特色--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中国作家》1985年第2期。
    [1]王达敏:《新时期小说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0页。
    [1]周正保:《“落不定的尘埃”暂且落定》,《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
    [1]阿来:《落不定的尘埃》,《小说选刊·长篇小说增刊》1997年第2期。
    [1][美]福克纳:《福克纳谈创作》,蔡慧译,《福克纳评论集》,李文俊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2页。
    [2]转引自曹蕾:《视角的陌生化和边缘人的倾诉》,《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巴赫金著作系列”之《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曾军:《接受的复调--巴赫金中国接受史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当代文学关键词》,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董晓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6.邹广胜:《多元平等交流--20世纪文学对话理论研究》,南大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7.《后现代文化与美学》,王岳川、尚水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9.朱栋霖:《心灵的诗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朱光潜:《我与文学及其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1.《新小说派研究》,柳呜九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美]弗里德曼:《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申丽平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美]卡特琳娜·克拉克、迈克尔·霍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语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著作系列”之《诗学与访谈》,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德]劳特:《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沈真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美]杰克·斯佩克特:《艺术与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的美学》,高建平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18.[俄]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张杰、樊锦鑫译,“巴赫金著作系列”之《哲学美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丹]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美]弗克兰:《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2.[俄]孔金、孔金娜:《巴赫金传》,张杰、万海松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23.《小说的智慧》,艾晓明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4.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5.刘心武:《刘心武文集》第8卷,华艺出版社1993年版
    26.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
    27.高行健:《高行健戏剧集》,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28.[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9.祖慰:《冬夏春的复调》,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30.[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1.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2.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4.[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35.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6.[俄]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散文理论》,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7.《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8.《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2卷,胡经之、张首映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9.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0.《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上册,杨周翰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41.[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2.胡家祥:《心灵结构与文化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3.苗力田:《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4.[德]沃尔夫冈·伊瑟尔:《虚构与想象》,陈定家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5.[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6.[意]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47.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49.欧阳子:《王谢堂前的燕子》,载《白先勇文集》第二卷,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50.刘俊:《白先勇评传》,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
    51.[奥]弗洛依德:《性学三论;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版
    52.袁良骏:《白先勇论》,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53.[美]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
    54.王玲玲、徐浮明:《最后的贵族--白先勇传》,团结出版社2001年版
    55.贾平凹:《我是农民》,吉林出版社1998年版56.贾平凹:《坐佛》,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57.李星、孙见喜:(《贾平凹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8.沈从文:((沈从文别集.边城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59.((贾平凹研究资料》,雷达主编,梁颖选编,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60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吴平、邱明一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6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选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文艺研究》编辑部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6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作选讲》,纪怀民、陆贵山、周忠厚、蒋培坤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牟版 '63.(《对话的灵光》,李凤亮等编,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版6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65.[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66.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
    67.[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陈鼓应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68.[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孙周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69.[美]K·T·斯托曼:《情绪心理学》,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0.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2.[捷]米兰·昆德拉:《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73.刘勰:《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译注》,王运熙、周锋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4.[秘鲁]略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赵德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75.[俄]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白春仁译,“巴赫金著作系列”之《小说理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6.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77.[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8.[俄]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79.戴厚英:《人啊,人!》,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0.余华:《余华作品集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81.史铁生:《史铁生作品集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82.李锐:《无风之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3.胨思和:《逼近世纪末的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4.[德]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85.[俄]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集》(第四卷),臧仲伦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86.[荷兰]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林书武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87.张杰:《复调小说理论研究》,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
    88.《叙述学研究》,张寅德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89.[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0.[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91.王达敏:《新时期小说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2.李曙豪:《解构与颠覆的喜剧》,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93.《福克纳评论集》,李文俊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94_[俄]巴赫金:《周边集》,李辉凡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5.[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6.[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7.[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8.[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99.[日]北冈诚司:《巴赫金》,魏炫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0.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1.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2.钱中文:《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3.[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4.[荷]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谭君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5.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6.申丹:《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108.[苏]伊·谢·科恩:《自我论》,佟景韩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09.[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於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110.[俄]波利亚科夫:《结构-符号学文艺学》,佟景韩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
    111.曹顺庆等:《比较文学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2.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4.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5.李凤亮:《沉思与怀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6.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17.《叩问存在--米兰·昆德拉的世界》,仵从巨主编,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18.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19.朱栋霖、王文英:《戏剧美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20.《中外文学比较史1898-1949》,范伯群、朱栋霖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1.《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2.《文学心理学》,钱谷融、鲁枢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3.刘祥安:《拆散七宝楼台--形式批评与文本解读》,《文学新思维》(中),朱栋霖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4.刘祥安:《话语的魔方--叙述学与文本解读》,((文学新思维》(中),朱栋霖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5.刘艳、刘俊:《人性的黑洞--精神分析学与文本解读》,《文学新思维》(上),朱栋霖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26.罗婷:《克里斯特瓦的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7.《西方人学观念史》,赵敦华主编,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128.《诸子百家精华》(上、下),蔡尚思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29.《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0.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1.《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刘小枫主编,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
    132.《新批评文集》,赵毅衡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34.刘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5.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6.解志熙:《生的执着--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7.吴格非:《萨特与中国》,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8.[奥]弗洛依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孙恺祥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139.[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鲁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40.龙应台:《龙应台评小说》,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
    141.[英]卢伯克、福斯特、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方土人、罗婉华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42.王宗法:《台港文学观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3.江宝钗:《白先勇与台湾当代文学史的构成》,(台湾)骆驼出版社2004年版
    144.《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5.罗小平编著《音乐与文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146.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版
    147.贾平凹、谢有顺:《贾平凹谢有顺对话录》,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8.韦建国等:《陕西当代作家与世界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9.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0.曹文轩:《小说门》,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151.王黎君:《儿童的发现与中国现代文学》,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152.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53.《文艺心理学教程》,童庆炳、程正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