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的历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通过影像作品来研究一个民族对历史事件的解读,突破单向度的影视本体审美阐释,将电影作为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的隐喻和表征,可以触碰到以往社会进程中所看不见的区域。1966年至1976年期间的“文革”政治运动是中国当代史上最黑暗、最沉重的十年,这场空前的文化浩劫与深重的民族灾难至今仍在吸引各个领域注视它的学者。从亲历到旁观,从审视到反思,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关注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文革”后三十年的电影创作中。研究这一时段的影像,可逐渐清晰地分辨出三代电影人在社会与意识形态作用下各自不同求索的精神轨迹。如同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开篇所说“本书关注德国影片并非只为电影之故……借由分析德国影片,那些从1918年至1933年在德国处于主导地位的深层次心理习性——它们影响着当时的事件进程,并不得不在后希特勒时期遭到清算——才能得以揭示。”
     本文借鉴德国学者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的研究思路,截取历史上重要时段,以新时期大陆电影为分析对象。同时,借助苏珊·海沃德的电影关键词阐释模式,以电影关键词为切入点,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电影关键词的解析来呈现现实生活的多种面相及其形态,并将其串联起来,勾画出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路线图,从而使电影个案研究呈现出宏观社会效果,将单纯的电影研究转化为艺术史、社会史、文化史的综合性研究,使电影成为我们理解“中国”的通道和中介。
     本论文论述的时间设定在1978年至今,在论述的具体展开中,以时间为横坐标,遵循“小选题介入”的方式,以电影本体审美研究为核心问题,选取政治意识形态、电影叙事模式、电影接受群体三个分析路径,探析“文革”电影中关涉到的政治革命反思、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个体精神演化、社会文化变迁、知识分子代际更迭等一系列问题。在具体章节设计中,分别以各阶段主流与边缘多角度呈现,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亲历者的重返与走出。本章的研究重心放在伤痕电影所呈现的“文革”记忆。现实主义的回归及其对电影本体的重新审视在“文革”十年后大面积迸发,1979年成为中国电影“复兴年”。个体与国家如何面对“文革”十年的迷狂与荒诞?作为意识形态表征的电影对此做了最大限度的反思。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获得官方认可,并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的作品,像《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泪痕》《巴山夜雨》。这些影片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文革”进行了影像重构,虽然大部分停留在表面上的政策解读,缺乏电影本体所具有的情节推进,但已经具有懵懂的自觉意识。谢晋的“文革”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把影片带回到故事叙事的框架之内来审视“文革”,将人物个体命运置于时代大背景之下,关注政治高压下普通人物命运,一部比一部有所突破,其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力度,达到了“文革”亲历者创作可能达到的限度。
     本章还尝试梳理这个时期未能公映的两部影片《苦恋》和《枫》。《苦恋》引发了一场新时期最大规模的文艺批评和批判的论争,这场论争严重影响了20世纪90年代后整个电影创作的方向。而上映仅仅一年就被主流意识形态查禁的电影《枫》,将“文革”运动中狂热的“红卫兵”作为重新审视“文革”历史运动的主体,“红卫兵”作为“文革”历史运动的亲历者、参与者、迫害者、受害者等多种身份交织,为“文革”电影叙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影片清晰地记录了红卫兵初期的“文革”心路历程,简单而模式化的表达方式让人惊讶于电影所表现出的对那个特殊时代质感的复制,人物语言、电影镜头和色彩运用仍沿袭“文革”时期的美学原则,影像的视觉冲击力把人直接回到了那个血腥迷狂的年代。它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理解“文革”的内在眼光,随着时间推移,这部影片不可取代的意义越来越突出。
     除了对典范性“文革”电影的解读,本章还阐述了不同社会语境中“文革”电影如何以“文革”历史运动中的边缘群体、底层民众的视角来审视“文革”,生活世界如何与政治世界相博弈?如何以人性的角度,家庭的角度安置历史劫难后的个人生活?这期间的影片虽然整体质量上反思的力度稍显稚嫩和模式化,但在批判力度上大胆而无畏。我们回顾20世纪80年代这批“文革”电影,在思想上确实没有辜负那个时代,表现出一个充满活力的电影界的整体创作水准。
     第二章:知青一代的出场和突围。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比起“伤痕”电影更具有观赏性和史诗性。这个期间出现了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田壮壮的《蓝风筝》,张艺谋的《活着》等一批作品。这些“文革”的亲历者对“文革”有着迥异于第三代电影人的视角与体验,大多选择全知视角或旁观者切入,将电影叙事纳入到历史之中,对人性进行了一个全相的梳理,或戏剧、或隐忍、或讽刺戏谑地表现出“文革”时期对人的异化。这些作者大多是出生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他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领袖所描画的理想世界曾深信不疑。他们是新中国第一批婴儿,整个成长期都在见证时代灾祸的全过程,“文革”带给他们的家庭和自身的冲击所带来的幻灭感格外强烈。当然其中也有异数,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后期的《太阳照常升起》,从内容到形式都对“文革”这段历史进行了一个了全新视角的阐释。
     第三章:个体时代的还原与纪录。20世纪90年代以后,纪录片以足够的现实感和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比故事片更强大的呈现历史变迁和追问的力度。王兵的《铁西区》将目光对准了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沈阳的铁西区,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也将目光对准了曾经辉煌一时的军工三线厂。两部纪录片都以工厂为背景,描写工厂解体后这些产业工人的生活。当原有的社会格局被打破后,工人阶级这个迅速沦为底层的广大群体如何在历史中安顿?影片不提供观点,只是呈现,呈现一个大历史变迁之际,一代人的精神困惑、疑问和曾经失落的理想。影片中所记录的人物都带有特定的时代特征,精神资源的贫瘠与现实生活的困顿在人性的尊严与价值面前形成沉默的张力,让人深思。而吴文光的《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和徐星的《我的”文革”编年史》则将目光投射到个体,通过对个体讲述的记录反思那个时代不堪回首的成长历程。这些起始于个人追溯的影像,呈现出对历史真相的深化探究,通过一个地区、一个时代乃至一个人的经历,关注其对现实生活存在的种种影响。
     总之,“文革”后三十年的中国电影记录了将近三代人的生活,分属三个年龄段的创作人群,特征归属感鲜明。老一代“文革”亲历者,经历那个年代的种种荒谬与血腥,在创作时懂得回避,并不细追究前因后果。20世纪50年代前后出生的创作者,是“文革”的参与者和旁观者,在人性之外问询命运,质疑存在的荒诞与虚无;而20世纪70年代后的创作者则随着视野和平台的日渐开阔,开始问责。正如克拉考尔所说“通过凸显生活中无数表面现象,电影让灵魂深处的动机了然若现”。可见的世界透过表面被表达,对这些表面的质询将引出世界的“面相”,它隐于镜头之后表达创作者的情感世界,又独立于创作者之外记录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日常生活,这种独立性甚至多年后会带给你截然不同的解读。影像的价值和魅力即在于此。
To explore one race’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ev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ovies, and to explain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society can explore theignored field in a society in the past.“Cultural Revolution”---the political movementfrom1966to1976creates the darkest and gravest ten years in China’s modern history.This unprecedented cultural catastrophe and serious race disaster has been influencingscholars from various fields. From witness to onlooker, from inspection to reflection,the movie creation of thirty years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inevitably reflects thishistorical event. The study of movies in this time period can distinguish the mind trackof filmmakers from three generations step by step but clearly. This mind track revealstheir various ways of seek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ety and ideology.
     With the help of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s of film ontology, the dissertation probesthe nature of films from the sense of reality. Mainland films of thirty years (mainlyabout critical periods in history)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re the analytic objects.By the interpretation pattern of film keywords of Susan Hayward, this paper choosesfilm keywords as the entry poi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ovies from differentperiods, it presents various aspects and forms of real life. When these aspects andforms are combined, the mind map of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is depicted. As aresult the film case study shows the macro-social effect, which transforms simple filmcase study into the comprehensive of art history,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al history. Inthis way, film has become a channel and medium to understand “China”.
     The time span of history in the study of this paper is not long. It follows the routesof time and specific topic, with the researches on the movie ontological aesthetics as itscore questions. Political ideology, film narration pattern and film reception group arethree main analysis approaches in this paper. By this way, it explores a series ofproblems such as: the political revolution reflection, modern race image, individual spirit evolution, the change of social culture and alteration of intellectual generation in“Cultural Revolution” films. As to the design of chapters, this paper presents its thesisfrom different aspects: from mainstream to edge. It involves three chapters besides thepreface.
     Chapter One: Wounded Movies---the Memor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ereturn of realism and the reflection of film ontology both boomed ten years after theCultural Revolution. The year1979has become the reviving year of Chinese films.The theme of how to face the wildness and ridicule of these ten years for bothindividuals and the whole country is focused. Films,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ideology,make uttermost reflection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first arrays of films authorizedstart to flourish, and these films won excellent film prizes issued by Ministry ofCulture. Examples are like Troubled Laughter, the Thrill of Life, Trail of Tears andEvening Rain. These films reconstruct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variousperspectives with muddled self-awareness. Some of the movies are just theinterpretation of policy but lack the plot of film ontology. Then, Xie Jin’s trilogy of“Cultural Revolution” Legend of Tianyun Mountain, Wrangler, Hibiscus Town broughtfilms to narrative pattern of story-telling. These three films put individual’s destinyinto the background of times. Each of them is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 one. Thereflection of history and reality has reached the top among all the third generationdirectors who have witnesse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themselves.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tries to clear out two films that were never released tothe public---Bitter Love and Maple. Bitter Love brings about the largest argument onart criticism in new age. This argument influences principal direction of film creationand literature creation. Maple has been banned by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just oneyear after it was published. The passionate red guards were presented as the subject toreflect this historical movement. They are the witnesses, participants, persecutors andthe victims. This identity creates a unique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and narrativestructure. This film reserves the beginning period of Red Guards’ life experience. Inaddition, it documents those behaviors which are hard to understand and evenridiculous today. All the interpretation of text and visual impact bring people back tothe bloody and crazy days. No matter how this is interpreted by the later generation,this will be the most direct source.
     Besides interpretation of typical movie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is chapter also explains in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s, how “Cultural Revolution” movies judge“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ginal groups and the bottom public.It also interprets how they represent “Cultural Revolution” closely, how their world oflife plays with world of politics and how to arrange personal life after historicaldisast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uman nature and family. Although the reflectionintensity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se movies is somehow immature and filled withstereotype, the critical strength is bold. As we look back to these “Cultural Revolution”movies of1980s, we could see that they don’t disappoint that age. This reflects overallcreation level of a dynamic film community.
     Chapter Two: Wounded Memory of Generation of the Young Intellectuals. After1990s, the inspection and reflection of history is more ornamental and epic than“wound” movies. Farewell to My Concubine directed by Chen Kaige, The Blue Kite byTian Zhuangzhuang, Living directed by Zhang Yimou and other movies appeared inthis period. These directors have witnessed “Cultural Revolution” themselves and theyhave their own views and experiences different from the third generation moviecommunity. Most of these directors choose to bring film narration to history and cardhumanity comprehensively from omniscient point of view or onlooker’s point of view.The movies represent absurdity to the limit, for “Cultural Revolution” is an alienationperiod to people. Most of these directors were born at the beginning of1950s. They arethe flowers of new age who are “born in new China and grow up under red flag”. Theirideal to build a new China and realize communism is unprecedentedly passionate. Allof them are immersed into fanatical lofty sentiments and aspirations, and they believedfirmly in the ideal world depicted by the leaders. They are the first arrays of babies innew China, yet they witnessed the whole course of disaster of the period. This uniqueexperience gives them unique wound memories. In the Heat of the Sun and The SunAlso Rises directed by Jiang Wen are among these, and it offered an interpretation ofthe history of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a completely new perspective both bycontent and by form.
     Chapter Three: Historical Record of Individual Seeking. The newsreels of“Cultural Revolution” are full of realism and visual impact and present experiences ofdifferent periods and lives of different groups du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TiexiDistrict directed by Wang Bing focused on the biggest base of heavy industry inChina——Tiexi District in Shenyang City, and Tales of Twenty-four Cities directed by Jia Zhangke also focused on the third line factory of war industry which was onceflourishing. Both the two movies take factory as its background, describing life ofindustry workers after the disorganization of their factory. How the big group ofworking class who became fast to the bottom of society was settled in history when theintrinsic social pattern was changed? These directors who were born between the endof1960s and beginning of1970s have shown their real memory. Characters in themovies all have specialty of that period. The poverty of spirit resource, difficulty ofreality form silent strength in front of dignity and value of humanity is worth deepthinking.1966,My time as Red Guard directed by Wu Wenguang and My Chronicle of“Cultural Revolution” directed by Xu Xing change the focus back to themselves. Theyreflect the rough growth of that period by telling stories about themselves. Theserecords beginning from personal track have shown deep research of historical truth andvarious kinds of influence to the existence of real life through experience of an area, a
     generation and a man.In conclusion,Chinese movies in30years after “Cultural Revolution” record thelife of three generations who belong to creation groups of three periods of ages andthey are distinctive. Witnesse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who were born in the1950shave experienced that absurd and bloody period. So they slide over withoutinvestigating the real reason in their creation. Directors born after the1960s areparticipants and onlooker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They inquire destiny beyondhumanity and they doubt absurdity and vanity of existence. Directors born after1970sbegin to ask as they open their eyes more and more to visual fields. Kracauer once saidthat “movies bring incentive of deep soul out of water by popping out lots ofsuperficial phenomenon in daily life”. Visible world is expressed by fa ade. The“truth” of world will appear by doubting the fa ade. It expresses the emotional worldof these directors, while it is independent, or it has recorded unique daily lifebelonging to that very period of time. This independence would even bring to you totaldifferent explanations, in which the value and fascination of movies of “CulturalRevolution” exist.
引文
1胡思升:《<北国江南>的矛盾观和文艺观》,《人民日报》,1964年8月8日。
    21983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94年后又与文汇奖合并,命名为“华表奖”。
    1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214页。
    2唐小兵:《让历史记忆照亮未来》,《读书》,2014年第2期,第55页。
    1转引自:《新年献词》,1973年《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元旦社论
    1叶楠:《巴山夜雨》,上海: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11月,第50-99页。
    1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33页。
    2[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03页。
    1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3年5月23日。
    2杨延晋、薛靖:《苦恼人的笑》,上海:上海电影制片厂,1979年9月,第150页。
    3杨延晋、薛靖:《学习与探索——<苦恼人的笑>从剧本到影片的创作感受》,《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一集),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室合作编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20页。
    1杨延晋、薛靖:《电影美学随想》,《电影艺术》,1980年第5期,第30页。
    2《周恩来选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人民日报》,1966年5月16日,第一版。
    1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1白景昊:《观影杂感——看<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小花>》,《电影艺术》,1979年第6期,第18页。
    2张仲年:《一支艳丽的红玫瑰——试论影片<苦恼人的笑>的艺术特色》,《电影艺术》,1980年第2期,第12页。
    3余倩:《独创是为了对生活真实的形象发现——谈<苦恼人的笑>的不足和创新问题》,《电影艺术》,1980年第5期,第18页。
    4张骏祥:《佳果庆国寿》,《电影艺术》,1979年第6期,第9页。
    1丁荫楠、胡炳榴:《风格——一部影片的个性》,《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一集),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中国电影出版社本国电影编辑室合作编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8月第1版,第282页。
    1滕文骥:《奋斗与探索才刚刚开始——<生活的颤音>》的艺术总结》《电影导演的探索》(第一集),文化部
    1【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2《<苦恋>:被严厉批判的未公映电影》,《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7日。
    1《<苦恋>:被严厉批判的未公映电影》,《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7日。
    1白桦:《<苦恋>带给我沉重的磨难》,《南方都市报》,http://blog.sina.com
    2陈宝光:《云白石坚——苏云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214页。
    3陈宝光:《云白石坚——苏云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215页。
    1陈宝光:《云白石坚——苏云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第版,第216页。
    1陈宝光:《云白石坚——苏云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第版,第216页。
    2《坚持和维护四项基本原则》,《解放军报》,1981年4月17日。
    3特约评论员:《一部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作品》,《解放军报》,1981年4月18日。
    1特约评论员:《四项基本原则不容违反——评电影文学剧本<苦恋>》,《解放军报》,1981年4月20日第一版。
    2《白桦访谈录》,凤凰卫视《中国梦》栏目组拍摄制作。
    3李乃清:《白桦:苦恋三十年》,《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6期。
    4李乃清:《白桦:苦恋三十年》,《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6期。
    5转引自陈宝光:《云白石坚——苏云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218页。朱晶提供的长影审片纪录。
    1陈宝光:《云白石坚——苏云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第版,第216页。
    2《邓小平文选》(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二版,389-393页。
    1《<苦恋>:被严厉批判的未公映电影》,《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7日。
    2转引自贺桂梅:《新话语的诞生——重读<班主任>》,《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3马达:《伤痕发表前后》,《湖北档案》,2005年第1-2期。
    1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李乃清:《白桦:“苦恋”三十年》,《南方人物周刊》,2009年第6期。
    3陈宝光:《云白石坚——苏云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第215页。
    4《邓小平文选》(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二版,389-393页。
    1王小鲁:《顽主以及米家山》,《经济观察报》,2014年1月27日。
    2崔卫平:《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粤海风》,2006年第7期。
    3崔卫平:《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粤海风》,2006年第7期。
    1[意]安东尼·梅奥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1钟惦棐:《谢晋电影十思》,《文汇报》,1986年9月13日。
    2唐小兵:《<千万不要忘记>的历史意义——关于日常生活的焦虑及现代性》,《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页。
    1陈际:《<人不能靠捂着伤疤过日子>——电影<天云山传奇>编剧鲁彦周访问记》,《电影评介》,1981年第5期,第28页。
    2吴泰昌:《<天云山传奇>大讨论纪实》(上),《江淮文史》,2008第1期。
    3徐庆全:《天云山传奇的传奇》,《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48期,第95页。
    4谢晋、黄蜀芹、廖瑞群:《天云山传奇导演阐释》,《电影通讯》,1981年第2期,第6页。
    5谢晋:《<天云山传奇>导演阐述》,转引自勇赴:《谢晋与意大利新写实主电影》,《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3期。
    1朱大可:《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文汇报》,1986年7月18日。
    1谢晋、黄蜀芹、廖瑞群:《天云山传奇导演阐释》,《电影通讯》,1981年第2期,第6页。
    2孙治方:《也评天云山传奇》,《文艺报》,转引自《论谢晋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第311-312页。
    1《邓小平文选》(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二版,389-393页。
    2谢晋:《心灵深处的呐喊——<天云山传奇>导演创作随想》,《电影艺术》,1981年第4期,第35页。
    3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电影艺术》,1990年第2期。
    4戴锦华:《历史与叙事——谢晋电影艺术管见》,《电影艺术》,1990年第2期。
    1张贤亮:《灵与肉》,《1980年短篇小说年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第540页。
    1朱大可:《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文汇报》,1986年7月18日。
    2张贤亮:《灵与肉》,《1980年短篇小说年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第547页。
    3巴金:《真话集》,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5页。
    4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
    1林希、恩怨:《那个年代中的我们》,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2张贤亮:《灵与肉》,《1980年短篇小说年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一版,第549页。
    1朱大可:《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文汇报》,1986年7月18日。
    2朱大可:《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文汇报》,1986年7月18日。
    3李奕明:《谢晋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电影艺术》,1990年第2期。
    1谢晋:《影片<芙蓉镇>导演阐述》,《电影新作》,1986年第4期。
    1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页。
    2[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形象是能量的基础》,罗马心理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1陈丹青:《写在知青运功四十周年》,《荒废集》,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页。
    2陈丹青:《写在知青运功四十周年》,《荒废集》,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第262页。
    3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1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2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3陈墨:《陈凯歌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4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5【德】汉娜·阿伦特:《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1【德】汉娜·阿伦特:《一个战时的审美主义者》,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页。
    2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
    3《霸王别姬》电影对白。
    1[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2王蒙:《恋爱的季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第279页。
    1[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2陈墨:《陈凯歌电影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孙鲁涛:《电影艺术中“暴力美学”文化》,《戏剧之家》,2011年第7期。
    4《荆轲刺秦王》电影对白。
    5《荆轲刺秦王》电影对白。
    1《荆轲刺秦王》电影对白。
    2陈凯歌: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1田壮壮:《我们的隐喻他们不懂》,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17页。
    1田壮壮:《我们的隐喻他们不懂》,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08页。
    2田壮壮:《“伤痕文学”本质上是歌功颂德,没有反思》,http://news.ifeng.com/history/phtv/tfzg/detail_2012_11/28/19606824_0.shtml.
    3田壮壮:《我们的隐喻他们不懂》,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09页。
    1田壮壮:《我们的隐喻他们不懂》,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17页。
    1田壮壮:《我们的隐喻他们不懂》,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14页。
    2田壮壮:《我们的隐喻他们不懂》,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10页。
    1[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2《第一届导演协会奖获奖名单及获奖词》:《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1转引自《安东尼奥尼与中国》,《三联生活周刊》,2004年第12月。
    2[俄]安·塔尔可夫斯基、维·科尔卡拉:《决定性时刻》,《电影艺术》,2002年第12期。
    1[俄]安·塔尔可夫斯基、维·科尔卡拉:《决定性时刻》,《电影艺术》,2002年第12期。
    2[俄]安·塔尔可夫斯基、维·科尔卡拉:《决定性时刻》,《电影艺术》,2002年第12期。
    1老子:《道德经》,长沙:岳麓书社,2011年5月版,第92页。
    1罗念生、杨周瀚译:《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4页。
    1张献民:《看不见的影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页。
    1韩琛:《记忆的政治——论19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44页。
    1王江月、顾长卫:《柏林归来谈电影》,《北京青年周刊》,2005年3月7日。
    2崔卫平:《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粤海风》,2006年第4期。
    3崔卫平:《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粤海风》,2006年第4期。
    1[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彭姝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180页。
    2李樯:《所有的人都像孔雀》,《中国青年报》,2005年3月27日。
    1王一川:《离地高飞的红小兵导演:姜文》,《文艺争鸣》,2011年第7期,第10页。
    2王一川:《离地高飞的红小兵导演:姜文》,《文艺争鸣》,2011年第7期,第10页。
    1王一川:《京味文学第三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王朔主义”是指由王朔小说开拓的那种“顽主”式都市青年在想象中反叛现成社会体制及秩序的个人狂欢化言行。
    2王朔:《我是王朔》,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版,第126页。
    3赵宁宇:《姜文的电影世界》,《当代电影》,2011年第5期。
    1万传法:《姜文:导演身份与导演风格研究》,《当代电影》,2012年第2期,第59页。
    1崔卫平:《幽深的没有阳光的日子——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叙事分析》,2007年第7期,第48页。
    2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
    3[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1【美】莱奥纳多·夸雷斯玛:《重读克拉考尔》,《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灵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3页。
    2[日]田中真澄:《小津安二郎周游》,周以量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孟春蕊:《物哀:<小津安二郎周游>读记》,《文汇读书周报》,2009年12月23日。
    2姜文:《<鬼子来了>访谈》,《南方周末》,2011年4月4日
    1[法]莫里斯·席勒.:《电影:空间的艺术》,转引自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69页。
    2肖笃宁:《景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3李蕾蕾:《当代西方“新文化地理学“知识谱系引论》,《人文地理》,2003年版,第77页。
    4王志弘:《空间与社会:迈向社会优位的空间理论》,《流动、空间与社会1991-1997论文选》,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1998年版,第1—16页。
    1韩小磊:《电影导演艺术教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
    2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3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页。
    1詹世友:《论精神空间》,《人文杂志》,2002年,第3期。
    1黎小峰:《壁上观世相——‘直接电影’在中国的嬗变,《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45页。
    2托马斯·吴沃:《拍摄文化大革命》,单万里译,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295页。
    1张亚璇:《王兵访谈》,《艺术世界》,2002年第12期。
    2贺奕:《红卫兵时代是否已离我们远去?》,《东方》,1994年第3期。
    1[日]小川绅介:《小川绅介的世界》,冯艳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页。
    1[法]马克·费罗著:《电影和历史》,彭姝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第3页。
    2[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著:《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灵史》,黎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1阿里斯塔尔哥所:《从新现实主义到现实主义》,《新电影》,1955年第53期。
    1唐小兵:《让历史记忆照亮未来》,《读书》2014年第2期,第61页。
    1唐小兵:《让历史记忆照亮未来》,《读书》,2014年第2期,第61页。
    2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程季华等编:《中国电影发展史(1-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2]吴贻弓:《巴山夜雨——从剧本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3]巴金:《真话集》,香港:三联书店,1982年版。
    [4]沈太慧、陈全荣、杨志杰编:《1979-1983文艺论争集》,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5]倪震:《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6]陆鸿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7]谢飞:《谢飞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8]林希:《那个年代中的我们》,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9]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谢晋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10]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4]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先锋电影人档案——生于1961-1970》,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
    [15]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张旭东:《批评的踪迹》,三联书店2003年版。
    [19]陆邵阳:《中国当代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21]丁亚平:《电影的踪迹:中国电影文化史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2]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23]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孟建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6]张献民:《看不见的影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7]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28]高瑞泉、颜海平:《全球化与人文学术的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9]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罗岗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2006年版。
    [32]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34]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
    [36]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7]桑弧:《桑弧导演文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8]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0]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41]陈晓云:《电影城市:中国电影与城市文化(1990-2007)》,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42]罗雪莹:《回望纯真年代——中国著名电影导演访谈录(1981-1993)》,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
    [43]汪阵:《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年版。
    [44]贾樟柯:《贾想——贾樟柯电影手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陈丹青:《荒废集》,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版。
    [46]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8]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9]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50]贾樟柯、赵静编:《小武》,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年版。
    [51]颜海平:《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50—1948》,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2]杨远婴:《导演的谱系》,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
    [53]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54]张英进:《多元中国——电影与文化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55]陈宝光:《云白石坚——苏云传》,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年版。
    [56]候钰鑫:《大师的背影》,开封:河南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57]林小波郭德宏:《“文革”的预演——“四清”运动始末》,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8]雪屏:《大串联》,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
    [59]毕星星:《走过带伤的岁月》,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
    [1][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
    [2][法]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3][苏]魏茨曼:《电影哲学概说》,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4][美]斯坦利·卡维尔:《看见的世界》,齐宇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5][日]小川绅介:《小川绅介的世界》,冯艳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社,1995年版。
    [6][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9][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冰译,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版。
    [10][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1][美]雷迅马:《作为意识形态的现代化——社会科学与美国对第三世界政策》,牛可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苏]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14][匈]巴拉兹·贝拉:《可见的人、电影精神》,安利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15][匈]伊夫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16][美]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8][法]若斯特等:《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刘云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9][法]雅克·拉康等:《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吴琼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1][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2][英]约翰·伯格:《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英]威廉·维斯:《光与时间的神话——先锋电影视觉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25][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6][法]麦茨:《想象的能指》,王志敏等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27][美]莱昂内尔·特里林:《诚与真》,刘佳林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8][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美]王斑:《全球化阴影下的历史与记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英]布兰斯顿:《电影与文化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2][美]路易斯·詹内蒂:《认识电影》(第十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
    [33][英]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钟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4][英]尼克·斯蒂文森编:《文化与公民身份》,陈志杰译,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
    [35][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德]本雅明:《启迪》,张旭东、王斑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
    [37][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曾伟顿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年版。
    [38][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美]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冯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0][美]王斑:《历史的崇高形象》,孟祥春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
    [41][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42][法]马克·费罗:《电影和历史》,彭姝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3][美]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方法》,白可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美]艾伦·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重构中国电影史学》,李迅译,世界图书出版社公司2010年版。
    [45][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张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英]苏珊·海沃德:《电影研究关键词》,邹赞、孙柏、李玥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
    [47][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黎静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48][美]罗伯特·考尔克:《电影形式与文化》董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49][德]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1月
    [50][美]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王寅丽,张立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10月版。
    [51][法]让·米特里:《电影美学与心理学》,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9月版。
    [52][法]克里斯蒂昂·德拉热、樊尚·吉格诺:《历史学家与电影》,杨旭辉王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53][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54][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4月版。
    [1]胡思升:《<北国江南>的矛盾观和文艺观》,《人民日报》,1964年8月8日。
    [2]白景晨:《观影杂感——看<苦恼人的笑><生活的颤音><小花>》,《电影艺术》1979年第6期。
    [3]张骏祥:《佳果庆国寿》,《电影艺术》1979年第6期。
    [4]杨扬:《巧——赞<春雨潇潇>的开头和结尾》,《电影评介》1980年第1期。
    [5]杨延晋、薛靖:《电影美学随想》,《电影艺术》1980年第5期。
    [6]张仲年:《一枝艳丽的红玫瑰一试论影片<苦恼人的笑>的艺术特色》,《电影艺术》1980年第2期。
    [7]余倩:《独创是为了对生活真实的形象发现一谈<苦恼人的笑>的不足和创新间题》,《电影艺术》1980年第5期。
    [8]鲁彦周:《关于<天云山传奇>》,《电影艺术》1981年第3期。
    [9]谢晋、黄蜀芹、慶瑞群:《<天云山传奇>导演阐释》,《电影通讯》1981年第2期。
    [10]谢晋:《心灵深处的呐喊——<天云山传奇>导演创作随想》,《电影艺术》1981年第4期。
    [11]陈际:《“人不能靠捂着伤痕过日子”——电影<天云山传奇>编剧鲁彦周访问记》,《电影评介》1981年第5期。
    [12]袁康、晓文:《一部违反真实的影片——评<天云山传奇>》,《文艺报》1982年第4期。
    [13]张辉:《谢晋:中国观众最多的导演》,《纵横》1988年第3期。
    [14]谢国明:《“四五”英雄今何在》,《南风窗》1988年第4期。
    [15]戴锦华:《斜塔:重读第四代》,《电影艺术》1989年第4期。
    [16]戴锦华:《历史与叙事——谢晋电影艺术管见》,《电影艺术》,1990年第2期。
    [17]汪晖:《政治与道德及其置换的秘密——谢晋电影分析》,《电影艺术》,1990年第2期。
    [18]李奕明:《谢晋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电影艺术》,1990年第2期。
    [19]王土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史/叙事/意识形态话语》,《当代电影》1990年第3期。
    [20]孟悦:《剥露的原生世界——陈凯歌浅论》,《电影艺术》1990年第4期。
    [21]黄建中:《“第四代”已经结束》,《电影艺术》1990年第3期。
    [22]贺桂梅:《新话语的诞生——重读<班主任>》,《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23]贺奕:《红卫兵时代是否已离我们远去?》,《东方》,1994年第3期。
    [24]郑向虹:《张元访谈录》,《电影故事》1994年5月号。
    [25]管虎:《<头发乱了>的剖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26]大东:《走过来,走过去,没有根据地——张元和他的<北京杂种>》,《东方艺术》1996年第1期。
    [27]张颐武:《第六代:状态的想象》,《艺术广角》1997年第2期。
    [28]赵小青:《回归与反叛评<长大成人>》,《电影艺术》1998年第2期。
    [29]庄宇新:《〈长大成人〉的漫长历程》,《电影创造》1998年第2期。
    [30]汪晖:《关于现代性问题答问——答柯凯军先生问》,《天涯》1999年第1期。
    [31]汪方华:《贾樟柯谈电影》,《电影评介》2000年第1期。
    [32]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电影艺术》2000年第2期。
    [33]张卫:《下潜创作之源——吴天明访谈录》,《当代电影》2003年第1期。
    [34]刘海波:《重审“谢晋模式”的合法性》,《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5]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36]阎嘉:《情感结构》,《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3期。
    [37]崔卫平:《电影中的“文革”叙事》,《粤海风》2006年第4期。
    [38]冯小刚:《冯小刚自述》,《当代电影》2006年第6期。
    [39]聂伟:《却话巴山夜雨事——影片<巴山夜雨>的三重阅读》,《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40]石川:《重读吴贻弓:一种诗化电影的历史际遇与现实困境》,《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41]吕晓明:《拯救与重生——关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复映片事件的始末》,《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42]柳荫:《<春天对我如此厚爱>发表后——20年文坛亲历记》,《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年第5期。
    [43]李陀、崔卫平、贾樟柯、西川、欧阳江河、汪晖:《<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读书》2007年第2期。
    [44]崔卫平:《幽深的没有阳光的日子——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叙事分析》,2007年第7期。
    [45]陈晓云:《街道、漫游者、城市空间及文化想象》,《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
    [46]吴泰昌:《<天云山传奇>大讨论纪实(上)》,《江淮文史》2008年第1期。
    [47]吴泰昌:《<天云山传奇>大讨论纪实(下)》,《江淮文史》2008年第2期。
    [48]罗岗、刘丽:《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49]贾樟柯演讲、陈波整理:《寻找电影之美——贾樟柯十年电影之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0]贾磊磊:《中国农村电影中“出走主题”的嬗变》,《当代电影》2008年第8期。
    [51]韩琛:《记忆的政治——论1990年代的第五代电影》,《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2]倪震等:《80年代初期的电影理论思潮》,《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
    [53]朱安平:《电影<天云山传奇>的风风雨雨》,《百年潮》2008年第12期。
    [54]徐庆全:《<天云山传奇>的传奇》,《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48期。
    [55]张洁:《贾樟柯电影中的噪音、沉默和音乐》,《艺术百家》2010年第2期。
    [56]邹赞:《空间政治、边缘叙述与现代化的中国想象——察析农民工题材电影的文化症候》,《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2期。
    [57]熊小川:《中国内地法律电影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58]刘卫东:《贾樟柯电影的“诗性”气质》,《名作欣赏》2010年第13期。
    [59]贾樟柯等:《不可能所有的真实都出现在你的摄影机前——贾樟柯、杜海滨访谈录》,《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1期。
    [60]张旭东:《消逝的诗学:贾樟柯的电影》,《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1期。
    [61]戴锦华:《历史、记忆与再现的政治》,《艺术广角》2012年第2期。
    [62]宋明讳:《<大阅兵>中的国家与个人》,《上海文化》2012年第3期。
    [63]赵润东:《中国九十年代以来第六代导演新状态电影现象及成因》,《电影评介》2012年第14期。
    [64]刘大先:《<青春祭>:成人礼或寻根》,《中国民族》2012年第21期。
    [65]唐小兵:《让历史照亮未来》,《读书》2014年第2期。
    [66]陈家琪:《我们如何讲述过去?》,《读书》2014年第2期。
    [67]张尧均:《如何撑开历史的中立空间》,《读书》2014年第2期。
    [1][美]Jason McGrath:《我对贾樟柯电影的一些看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年第2期。
    [1]于会泳:《让文艺舞台永远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阵地》,《文汇报》,1963年5月23日。
    [2]郑义:《谈谈我的习作<枫>》,《文汇报》1979年9月6日。
    [3]朱大可:《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文汇报》,1986年7月18日。
    [4]钟惦棐:《谢晋电影十思》,《文汇报》,1986年9月13日。
    [5]蔡翔、罗岗、倪文尖:《“文学的这三十年”三人谈》——上篇:《80年代文学的神话与历史》,《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2月16日;下篇:《文学:无能的力量如何可能》,《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2月23日。
    [6]孟春蕊:《物哀——<小津安二郎周游读记>》,《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2月25日。
    [7]王小鲁:《顽主以及米家山》,《经济观察报》,2014年1月27日。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