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精神风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老庄》是一个关于省城大学教授高子路携新妻西夏回乡祭父的故事,时间跨度仅月余。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叙述者不断转换叙述视点,主要在西夏和子路之间来回切换。高老庄环境的熟知者子路与陌生者西夏,在聚焦同一对象、同一事件时,总是或隐或显地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遇到来自对方的反对之声,而一方的思想也总会引起另一方的思索探究。两者之间相对互动的思想碰击场和话语交流场,实际上就是小说叙事的空间。这一空间本身构成了叙述的语境。在这个双声并存或偶尔多声并存的复杂语境中,叙述者让西夏与子路怎么看,他们又看见了什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无论是色彩叙事、“妻妾”叙事、神秘叙事,还是城乡叙事、古今叙事(两极叙事),从不同视点出发的讲述,都带有特定的观点。在西夏和子路不同观点的后面,隐藏的是双方不同的个人历史。但双方的叙述又殊途同归,将小说导向一个意义重大的存在性话题:通过两个主要叙述视点不停地追循精神发育的遗迹,回到个人历史、家族历史、村庄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原点探寻存在的真相,寻求对个人、对高老庄、对高氏家族乃至对整个汉民族的解释,以及高氏家族、高老庄、汉民族正在被引向何方。
     如果从不同的视点来观照、解释同一故事中的各种事件,那么这个故事可能会在不断展开的细节修改中,被导向各种可能。多种可能性的存在,赋予了小说开放性的意义阐释空间。一个本来简薄、单纯、流畅的回乡祭父故事,变得细密丰满、深曲涵容、混沌模糊、阻隔难读起来,生活本身的原生性和丰富性被凸显,随之增强的是小说的艺术性和耐读性。每一次重读文本,故事主干之外的芜杂叙述和文化深度都会给人带来新的感触、新的发现、新的联想和新的解读。这种贴近生活原态的混沌叙述,貌似“无序”、“无技巧”、“无结构”,实际上却是小说叙事的匠心独运之处,对刻意追求叙事形式策略的摒弃,使小说得以进入叙述的深处,以文化制衡、悖论话语、二元对立、一体两面等多条思维线索为小说编织了一个精巧复杂的深层叙事结构。这种内在叙事策略在小说中“得于心”又“应于手”,体现出一种大象无迹、大智若愚的超叙事姿态。
     不被评论界十分看好的主题繁杂、语义混沌、近于生活原态的《高老庄》,衣锦还乡的子路带着羞辱与愤怒逃离了他的滑铁卢,原本十分单纯而又聪明颖悟的西夏则被那里的文化堆积诱惑了,菊娃则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拨,无论是土生土长的高子路,还是外来投资的王文龙,或是见了世面又返乡的菊娃与苏红,统统是失败者,就连西夏也在这里对子路从精神到身体双向失守了;至于外来户蔡老黑,“土匪”似的欠账、赖账,还犯下绑架和打砸抢的疑罪,可以预料他头上“高老庄第一个改革家”、“优秀乡镇企业家”、“人大代表”的光环肯定很快就会消失。那么,没有一个胜利者的高老庄,能不能被超越?何时被超越?怎样被超越?数百年来生存在那里的“十有八九都姓高”、“街上满是些矮矮的男人和女人”的家族群体离现代文明还有多远?小说之外还有多少个“高老庄”散布在今日的中国大地?从语言、思想到生存方式,现代文明的列车必须承运多少“高老庄人”必然拖曳的集体性的祖辈遗产?作为文化寓言的“高老庄”和“高老庄人”,可以称为世纪之交中国内陆乡镇的某种精神符号吗?正像小说中那个深藏邪毒而无人能够识见的白云湫一样,显然还有不少值得探险与揭秘的精神区域。这一切,也许就是《高老庄》在有意无意之间献给历史和未来的一份精神礼物。《高老庄》这份当下不甚名贵的礼物之中,包藏有极为丰富的认识价值,这一价值又决定着小说未来可观的“升值”空间。
The Village of Gao is a story about a provincial university professor Gao Zilu returning his hometown to participate in the memorial ceremony of his dead father, together with his new wife Xixia. Within one month, the narrator in the novel constantly shifts his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mainly between Xixia and Zilu, the two main characters. When Gao Zilu, the man who is familiar with this environment and Xixia, the woman who has no idea about such an environment, focused on the same object or event, they have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displayed their respective cognitive difference and encountered opposition from each other; as a result, one side of the thought will cause the other side to think over those issues. The rela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ideas crash and discourse communication field actually involves the narrative space which constitutes a narrative context. In the complicated context of polyphonic narrative, how the narrator makes Xixia and Zilu to see and what they see, become the focus of this dissertation.
     Whether it is color narrative, "harem" narrative, mysterious narrative, the urban-rural narrative or the past-present narrative, they all demonstrate particular view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What lies behind the different views from Xixia and Zilu, is their respective personal history. But their narratives lead to a significant topic of existence by different routes:the two main narrative points of view constantly pursue the spiritual journey and go back to the origin of the personal history, the family of Gao, the village of Gao and the Chinese nation and search for the truth of existence and explain where to go.
     If we try to explain a variety of events in the same story from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his story may be revised constantly and be directed towards various possibilities which might offer more open-ended answers with much richer interpretation space. In consequence, a simple, pure and thin story becomes rich, dense, deep, and obscure. The original aspect of life and its abundance are highlighted. Every rereading of the text, the miscellaneous narrative and cultural depth will bring readers new feelings, new discoveries, new associations and new interpretations. This narrative, close to the original life state, is seemingly "disorder", "without skills" and "without structure", but that shows the author's own ingenuity. The deliberate pursuit of narrative strategy is abandoned. Therefore, the novel is able to go into the depths of such narrative. An intricate deep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ext is built up with the help of some multiple-idea lines such as culture balance, paradox discourse, binary opposition and an organic whole with two aspects. Such narrative strategy in the novel reflects a kind of trans-narrative attitude.
     Miscellaneous subjects, complex semantic and close-to-life presentation in the novel The Village of Gao are not highly evaluated by many critics. With shame and anger, the main character—Zilu, fled from his Waterloo. Another main character—Xixia is tempted by the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village of Gao. The people in the novel are a group of failures, such as the foreign investor—Wang Wenlong, the local villagers—Juwa and Suhong, "The first reformer" Cai Laohei, including the two protagonists Zilu and Xixia. Can the village of Gao, where there's not even one winner, transcend itself? When will it transcend itself? And how? Those short people whose family name is Gao live there for hundreds of years. How far do they leave from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How many villages of Gao spread in today's China? From language, thought to the way of life, how much collective ancestral heritage of the villagers of Gao must modern civilization train carry? As a cultural parable, can the Village Gao be called the spiritual symbol of Chinese inland township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Obviously, there are many valuable explorations and revelations in this spiritual region, such as the place, Baiyun Qiu which hides its evil face and no one can experience in the novel. All of those valuable discoveries reveal the charm of the whole story The village of Gao which turns out to be a spiritual gift for the history and the future.
引文
①高行健.自由与文学[J].[香港]明报月刊,2012年2月号,第65页
    ②同上,第65页
    ①何存中.写篇小说最好[J].长江文艺,2012(3):4
    ②1988年,《浮躁》获美国飞马文学奖,在美国掀起了一股贾平凹评介热。参见韦建国,户思社.西方读者视角中的贾平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8
    ③《秦腔》发表当年荣获第二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最佳专家奖”,2006年获得由香港浸会大学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08年又领衔大陆长篇小说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
    ④1997年,《废都》获法国国际费米那文学奖。法国著名的《新观察》杂志每年都要评选世界十大杰出作家,页平凹当年榜上有名。《废都》在日、韩、俄罗斯等国的出版,亦引发上述各国学术界举行多次研讨会,汉学家几乎全都介入对之的研究。由此,“贾平凹是我国当代作家中最受外国读者关注的作家之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参见韦建国,户思社.西方读者视角中的贾平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8
    ⑤王德威.《废都》里的秦腔[A].废都(彩插汇评本)[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376页
    ⑥同上,第376页
    ⑦《高老庄》当年也是茅盾奖入围作品,但未获奖。同样入围了未获奖的还有《浮躁》、《病相报告》、《怀念狼》。参考贾平凹,张学锋.文学是光明磊落的隐私——贾平凹访谈录[J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6
    ①王德威.《废都》里的秦腔[A].废都(彩插汇评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版,第378-379页
    ①李遇春.拒绝平庸的精神漫游——贾平凹小说的叙述范式的嬗变[J].小说评论,2003(6):34
    ②熊修雨.90年代贾平凹精神世界探询[J].当代文坛,2005(6):39
    ③肖云儒早在1999年于《贾平凹长篇系列中的高老庄》一文中提出了这一观点:“子路、西夏、菊娃这个三角形的人物关系,是作者文化追寻和文化建构的一个象征。菊娃作为传统而又正在变异的乡村文化的代表,西夏作为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代表,子路作为由乡而城的文化代表,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以菊娃为起点,西夏为终端, 子路为连接过程的一个图式。这是许多当代农裔城籍知识人的心路历程和文化转型图式。但在《高老庄》中,情况又远不止这么简单。其实,西夏与菊娃既是子路人生道路和文化思想的两个端点,却又不是静止的,自身也同时处在和子路一样的文化转型和建构的动态过程之中。菊娃处在以传统乡村文化为体,以现代市场文化为用的建构过程。她既通过和王文龙、苏红、蔡老黑的人际关系和感情纠葛,与发生在乡村中的新经济、新社会因子相互碰撞、融会,又通过回眸审视与子路的婚姻离异和感情的离而不异,以及和西夏在对照中的趋近,萌发、促动新的眼光和情怀。她的宽容大度,既有农业文明的古典美,其实也是对现代情感操作方式的某种接纳、认同和适应。西夏则处在以城市现代文化为体、以传统乡村文化为用,逐步融会、相互植入这样一个文化建构过程。对当代知识人来说,这是一个逆过程,却显示出文化人格上的渐趋成熟。三位主人公在三个层面上以三种方式探寻着自身的文化转型、文化建构之路。”见肖云儒.贾平凹长篇系列中的高老庄[J].当代作家评论,1999(2):26
    ①樊星在《贾平凹走向神秘——兼论当代志怪小说》中说:“对神秘文化的深入体现与传神把握,有利于达到对中国人生、中国民族性、中国文化乃至人性奥秘的深层把握。”见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②韩琳琅.贾平凹小说神秘化现象探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0(5):11-15
    ③王轻鸿.“石不能言最可人”——《高老庄》神话原型分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25-30
    ①邰尚贤.虚象求真——评《高老庄》[J].唐都学刊,1999(3):77-80
    ②“咀”应为“嘴”。
    ③“飞碟”、“外星人”、“场”是意象,放在一起可组成一个意象组合,但“现代意识”并不能划归为“意象”。
    ④许爱珠.民族化的现代小说形式探索——贾平凹《白夜》和《高老庄》的叙事模式论[J].创作评谭,2005(4):36-49
    ⑤许爱珠.“说话”小说:民族化的现代小说形式探索——以《白夜》和《高老庄》为例[J].江汉论坛,2009(3):122125
    ①陈昌本早在1999年于《高老庄》北京研讨会上提出了类似观点,但没有展开深入研究:“他(指贾平凹)重视民族小说的传统手法,当然他吸收了现在许多东西,但是他在民族小说的传统于法方面的宏扬和发展,长于在生活叙事中写出深度和广度来,让你感觉是从容不迫。”见孙见喜,穆涛.《高老庄》北京研讨会纪要[J].小说评论.1999(4):25
    ②廖开顺.《流水》与《高老庄》的文化建构与叙事结构[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1-4
    ③张川平.人、神、魔共舞的时空——管窥《高老庄》[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53-57
    ④刘阶耳.“本色”与“技巧”的辩证——贾平凹《高老庄》的叙事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5-129
    ⑤姚艳玉.试析《高老庄》“文化恋家”情结的复调叙述[J].民族论坛,2008(11)50-51
    ⑥邓欢.精神的探求叙事的革新——贾平凹《高老庄》的女性参与叙事[J].中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4-26
    ⑦张云霞.论贾平凹在《高老庄》中的圆形叙事[J].北方论丛,1999(6):110-113
    ①参见“对文学基本种类的探讨趋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依附于语言形态学,另一个极端是依附于对宇宙的终极态度。这样的探讨虽然是有‘启发性’的,但极难指望它会导致客观的结果。”[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②[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前言[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前言[M].伍晓明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②当然,在小说中,一种叙事并非仅只涉及到一种叙叙事策略的运用,有时甚至会涉及多种叙事策略的同时运用。本文为方便研究,重点探讨每种叙事所运用的主要叙事策略。
    ③贾平凹.贾·平凹作品集·高老庄·后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①高阳.莫“碎”了七宝楼台!——为梦窗词敬质在美国的叶嘉莹女士[A].高阳说诗[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33页
    ②对写作者、研究者而言。
    ③对研究对象、作品而言。
    ④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⑤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贾平凹.贾平凹作品集·高老庄[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本书所有引文均据该版本)
    ②贾平凹.贾平凹作品集·高老庄·后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③碑碣使用的“阴文”、“白文”,指文字刻成凹状,使得拓下来的是黑地白字或红地白字。详见辞海编辑委见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0061页
    ①“碑者,悲也,所以悲往事也。”《资治通鉴·隋纪三》“工府僚佐请立碑”胡三省注引《初学记》。详见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84页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1页
    ③“流行于民众的民族固有的深层的本质文化,即是民俗。”参见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第72页
    ①“民间”是相对于“国家”或官方的一个立场,具有“自由自在”的“文化品格”和藏污纳垢的“包容”精神。“民间”的界定是:“民间总是以低调的姿态接纳国家意志对它的统治、渗透和改造,同时它又总是从漫长岁月的劳动传统中继承并滋生抗衡和消解苦难、追求自由自在的理想的文化品格,而且,民间也不是完美的概念,它是一个包容一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污秽、苦难、野蛮却又有着顽强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参见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①贤平凹.贾平凹作品集·高老庄·后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①“按照马雷特的看法,原始人有这样一种感受,即在某些人和事物里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力量,正是这种感受的临在和缺席使得神圣与凡俗、奇迹世界与日常世界隔绝开来,此乃禁忌之功能:将一个世界与另一个世界区分开来。而且这种感受是一种敬畏感也就是恐惧、惊异、倾慕、感兴趣、尊敬甚或爱的混合物。凡是激发这种情感并且被当作一种神秘事物的东西就是宗教。”见[英]E,E.埃文斯-普理查德.原始宗教理论M.孙尚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40页
    ①恶,民间指态度凶狠。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0743页
    ①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0055页。
    ②赵建伟陈鼓应注译.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32页
    ③同上,第732页
    ①《辞海》释“黑”有“邪恶”之意。参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0731页
    ①[英]乔治·弗兰克尔.未知的自我[M].刘翠玲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年版,第191页
    ②贾平凹.浮躁·序言之二[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73年版,第156页.转引自福柯的迷宫[M].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 编.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7页
    ①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①Woods, John.Paradox and Paraconsistency.Conflict Resolution in the Abstract Sciences.Cambridge:The Cambridge Uniersity Press,2003:197
    ②[美]克利安思·布鲁克斯,悖论语言[A].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54页
    ③brams. 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original language published by Thomson Learning,1999:201
    ④Schmid, Wolf. "Narratology and Eventfulness ",in What Is Narratology?Questions and Answeres Regarding the Status of a Theory.Ed.by Tom Kindt and Hans-Harald M ller.Berling.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2003:26
    ①“既是又非”是悖论关系的表现。参见廖昌胤.小说悖论——以十年来英美小说理论为起点·绪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②中国古典诗歌里,“云根”为“石头”。例如,杜甫诗云:“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
    ①[英]玛丽·塔尔博特.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M].艾晓明 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①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②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8页
    1李怀印.重新认识乡村中国——兼谈我的治学经历.见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8页
    ①参见“任何变化都是叙事的一个环节。”[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②高老庄人热衷于树石立碑,这种心理也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处的。中国人自古存在石头崇拜心理,待玉器出现后,发展为玉崇拜。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这种集体无意识顺理成章地表现为玉(宝玉)石(顽石)一体。蔡欣恬在其文章中指出:石头,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具l有象征意义,先民因石头的永久性与顽强性,认为石头中包藏着神灵的威灵,进而认为石头有“社主”、“镇邪”、“墚煞”等作用。见蔡欣恬.古代玉石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A].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统[M].周宪 徐兴元 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第213页
    ①李氓.《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从书叙论集·序》.见钟叔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1页
    ①黑格尔认为古代中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治国,他在《历史哲学》中对此有所描揭示:“在中国,道德是一桩政治的7事 务,而它的若干法则都由政府官吏和法律机关来主持。”见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①“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见鲁迅.阿Q正传铸剑(现代作家精选本)[M].吴福辉,陈子善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中国文化中,牛为六畜之首,这是依据牛对农耕文明大国中国的重要性而定的。熊培云据此戏称,自称是“龙的传人”的中国人,其其实是“牛的传人”。“龙的传人”更多的只是“官话”,“是真龙天子用来忽悠臣民的”。与与西方的“海盗故事”相比,中国更多的是“放牛娃的故事”。自称“真龙”的统治者朱元璋,就是“从‘真牛’一步步变过来的”。见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①高家家谱记载:“南蛮人从过风楼镇来打劫,夺去牛七十头,羊二百只,”蝎了腰村染房的媳妇被强奸,后生一胞三胎,因是杂种,母女遂被负石沉河。”(P80)
    ①“曾”指曾国藩。薛福成于1890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任期四年,期满回国著有《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六卷及《出使日记续刻》十卷。他曾潜心于传统的“经世之学”,后又长期担任曾国藩与李鸿章的幕僚。这“一代使才”,在国内经历了洋务场中二十多年的“时艰”和“事变”,又“厕身邻敌之间”以后,对国情与洋务有了更为深刻的体悟。清朝政府于1878年有过“出使各国应随时咨送日记等件”,内称“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该使臣皆当详细记载,随时咨报……以期有益于[目。”转引自钟叔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从书叙论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488页
    ①同上,第492-493页
    ①中国现代文学扛鼎之作《阿Q正传》揭示了中国农民的这一国民性:阿Q头上有“癞疮疤”,“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r。”见鲁迅.阿Q正传铸剑(现代作家精选本)[M].吴福辉,陈子善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52页
    ①刘东.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第8页
    ①朱恒.何锡章.“五四”白话文运动的语言学考辨[J].文学评论.2008(2):176
    ②索绪尔以“语言还叮以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声音是反面”形象地说明能指(signifiant)与所指(signifie)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参见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蛮声校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8页
    ③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09页
    ①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97页
    ②同上,第398页
    ①《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玉”“石”一体及其邪魔性与良善性的两面分野,似乎在《高老庄》中的石头身上有所投射。
    ②例如,当代法国思想学家莫里斯·布朗肖言:“读者把书变成大海,把经人加工作成的作品变成的那种东西:一块光滑的石头,从天而降的碎片,无过去无未来,看到它时人们不会发问。”见[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M].顾嘉琛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5页
    ③余虹.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1991年版,第181页
    ①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同上,第4页
    ③同上,第3页
    ①“蛇”为男根的象征。参见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25页
    ①其中“牛”、“桃”、“虎”、“龟”还有生殖崇拜的意味在里面。除了上文提到的“蛇”,“牛”、“龟”、“虎”等也为男根的象征。参见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25,432页
    ①莫里斯·布朗肖在《文学空间》一书中指出,“梦”承载着做梦人追寻精神原乡的愿望。他在涉及“梦”的探讨时,认为“梦”对于做梦人而言,是一种“寻找原初的样本”的行为,表达了他们“愿被推回到起源地,推回到最早先的启示”,而他们不断地重复地通过“梦”回到“原初”探寻存在真义的企图是徒劳的:“梦触及到了纯粹的相似主宰的领域。在那里一切都似相像,每种像是另一种像,相似于另一种像,又相似于另一种,这一种又相似于另一种。人们寻找着原初的样本,人们愿被推回到起源地,推回到最早先的启示,,然而,并无这一切:梦是那种永远地退回到相似物的相似物。”[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M].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7页
    ①贾平凹对“再生人”的解释足,人死多年后又瓜新复活了,复活时保留死亡时的样貌与年龄。在他的另一长篇小说《白夜》中,“再生人”开篇就隆重出场了。“再生人”一说,足真有其事,还是作家的杜撰?应该足后者。
    ①道藏(第28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②花象征女性生殖器。参见“远古人的思维里,花、树、叶等植物都可视为与牝器等同。”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8页
    ①法术是“幻想以特定的形式或动作来影响或控制客观对象的准宗教现象。”见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0459页
    ①参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封闭心理。”钟叔河.从东方到西方 —走向世界从书叙论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494页
    ①王德威.《废都》里的秦腔[A].废都(彩插汇评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389页
    ②参考王德威.《废都》里的秦腔[人].废都(彩插汇评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第389页
    ①贾平凹.茅盾文学奖书系·秦腔·后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502页
    ①飞碟、外星人、外星文明,是现实世界向未来无限延展的一个虚拟空间。
    ①佛“法”和孔、老的“道”是中国传统思想之根。参见金克木.书读完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子路娘也说:“一过三周年,灵魂要不是转世,要不就上天或下地,反正不漂泊鬼了。”(P51)
    ②金克木.书读完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③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①贾平凹.贾平凹作品集·高老庄·后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②同上,第279页
    ①“自我意象”意指“人类为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见[英]朱利安·沃尔弗雷斯 编著.21世纪批评述[M].张琼,张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5页
    ②蔡鸿滨.代译序·哲学的职责[A].[法]米歇尔·塞尔.万物本原[M].蔡鸿滨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①[清]工先谦撰.庄子集解,刘武撰.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沈啸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5页
    ②如“脑子里倏忽闪现了菊娃是一只鸡变的”(P77),“鸟常常在驴头前修忽翻乱着羽毛飞过”(P163),“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圆盘,倏忽又消失了”(P276),等等。
    ③金克木.书读完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①贾平凹,王彪.一次寻根,一曲挽歌[J].当代作家评论,2005(2):157
    ②创作时间介于上述三部小说之间的《白夜》(1995)、《土门》(1996)、《怀念狼》(2000)和《病相报告》(2002),虽说全都体现出对意象化叙事手法的整体性娴熟运用,在故事白描(《白夜》、《土门》)和追求叙事表层形式(《病相报告》、《怀念狼》)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显露出生活流叙事手法的一鳞半爪,但无一在混沌叙事艺术上有所建构。叙事结构的显在和混沌本质的缺失,使《白夜》、《土门》、《怀念狼》、《病相报告》的叙事手法难以真正呈现生活的原态,据此未将它们归入贾氏日常生活叙事的实验作品之列。
    ③《秦腔》:乡土中国叙事终结的杰出文本——北京(秦腔)研讨会发言摘要[J].当代作家评论,2005(5):39
    ④商宝昌对贾氏谈《秦腔》创作时提出的、也代表了学界主流看法的“极致”说持异议:“阅读(《秦腔》)全文,也末见其‘做得更极致了些’”。见商昌宝.《秦腔》走向经典的遗憾——兼谈贾平凹创作困境[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87
    ⑤昆德拉.被诋毁的塞万提斯的遗产[A].何尚主编.窥探魔桶内的秘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71页
    ⑥同上,第271页。
    ⑦贾平凹.茅盾文学奖书系·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501页
    ⑧贤平凹著.高老庄·后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 280页
    ①勒内·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探讨“文学的本质”时,指出“与科学相比,文学是‘内涵的’,也就是说富于联想和歧义:是不透明的(而在科学应用中,符号是‘透明的,也就是说不把注意力引向其自身,毫不含糊地把我们引向其所指对象’);是多功能的:不但是指标的,而且是富有表现力和语用的。与日常应用相比,文学应是系统的(‘诗语言组织并集中了日常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具有自我阐述功能的,因为它的合理性不在其自身之外。”(参见[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由此可见,文学语言(叙事话语)应用的不透明性,是文学区别于其它门类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所以,对于小说来讲,清晰透明并非其本质,艺术处理得当的非透明非清晰应当是小说艺术追求的化境。
    ②贾平凹.茅盾文学奖书系·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500页
    ③刘象愚.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从·总序(二)[A].中国文学理论[M].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版,第6-7页
    [1][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M].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M].中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英]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M].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3][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范劲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简明读本)[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王岳川主编.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1]陈平原,夏晓虹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5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南非]安德烈·布林克.小说的语言和叙事:从塞万提斯到卡尔维诺[M].汪洪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3][法]罗杰·法约尔.批评:方法与历史[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4][美]杰弗里·哈特曼.荒野中的批评——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M].张德兴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5]何锡章.何锡章自选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工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何锡章.历史透镜下的魂灵——中国封建社会人性结构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28]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王乾坤.文学的承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1]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32]王晓路等.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 ]钟叔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M].长沙:岳簏书社2002年 版
    [34]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M].欧阳敏,邹乔,王晶晶译.李岩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6][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和后结构主义[M].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7]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8][德]马文·克拉达,格尔德·登博夫斯基编.福柯的迷宫[M].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9][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40][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1][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城,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42][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44][英]玛丽·塔尔博特.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M].艾晓明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二联书店1998年版
    [46][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7]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廖昌胤.小说悖论——以十年来英美小说理论为起点[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50]朱寿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刘东.西方的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余虹.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社1991年版
    [53][英]朱利安·沃尔弗雷斯编著.21世纪批评述介[M].张琼,张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沈华柱.对话的妙悟——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55][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艺术与文学[M].常宏,徐伟,刘成伦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
    [56][意]贝内代托·克罗齐.美学或艺术和语言哲学[M].黄文捷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57][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8][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9][法]保罗·瓦莱里.文艺杂谈[M].段映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60]南帆,刘晓新,练暑生.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1][法]热拉尔·热奈特等.文学理论精粹读本[M]阎嘉主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63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孟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64][美]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亨利·詹姆斯文论选[M].朱雯,乔佖,朱乃长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65][英]罗杰·福勒.语言学与小说[M].於宁,徐平,昌切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66]陈国球.港台及海外学人学术系列·结构中国文学传统[M].龚鹏程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7]王希,姚平主编.在美国发现历史——留美历史学人反思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8][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69][法]米歇尔·塞尔.万物本原[M].蔡鸿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0][英]乔治·弗兰克尔.未知的自我[M].刘翠玲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7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版
    [72][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73][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M].黄正东,唐少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74][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M].黄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76]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7]宗福邦等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8]赵建伟陈鼓应注译.周易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79][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M].于秀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1]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82]潜明兹.中国神话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3][英]E.E.埃文斯-普理查德.原始宗教理论[M].孙尚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4][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蛮声校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5]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6]雷达主编,梁颖编选.贾平凹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7]郜元宝,张冉冉编.贾平凹研究资料——中国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8]贾平凹.贾平凹作品集·高老庄[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89]贾平凹.浮躁[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90]贾平凹.茅盾文学奖书系·秦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91]贾平凹.白夜[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2]贾平凹.废都(彩插汇评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93]贾平凹.贾平凹文集:妊娠土门[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4]贾平凹.古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95]贾平凹.怀念狼[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96]贾平凹.病相报告[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7年版
    [97]贾平凹.高兴[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98]贾平凹.商州[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7年版
    [99]贾平凹.五十大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0]贾平凹,于坚.西部地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101]贾平凹.混沌——贾平凹散文随笔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02]贾平凹.天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103]贾平凹.平凹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04]贾平凹.我是农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105]贾平凹.贾平凹禅思美文[M].孔明,孙见喜选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6]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7]鲁迅.阿Q正传铸剑(现代作家精选本)[M].吴福辉,陈子善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北京: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109]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110]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111]金克木.书读完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
    [112]王德威.《废都》里的秦腔[A].废都(彩插汇评本)[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113][捷克]昆德拉.被诋毁的塞万提斯的遗产[A].何尚主编.窥探魔桶内的秘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114][美]克利安思·布鲁克斯,悖论语言[A].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5]高阳.莫“碎”了七宝楼台!——为梦窗词敬质在美国的叶嘉莹女士[A].高阳说诗[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6]高行健.自由与文学[J].[香港]明报月刊,2012年2月号
    [117]范举:《历史与空间:鲜卑与汉人关系密切》(2011-11-23)见《香港文汇报》http://www.wenweipo.com/news_print.phtml?news_id=WH1111230001
    [118]孙见喜,穆涛.《高老庄》北京研讨会纪要[J].小说评论.1999(4)
    [119]周政保.《高老庄》:超越叙述对象[J].当代家评论,1999(2)
    [120]雷达.长篇小说笔记之一[J].小说评论,1999(2)
    [121]贾平凹,张学锋.文学是光明磊落的隐私——贾平凹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
    [122]韦建国,户思社.西方读者视角中的贾平凹[J].陕西师范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23]李遇春.拒绝平庸的精神漫游——贾平凹小说的叙述范式的嬗变[J].小说评论,2003(6)
    [124]熊修雨.90年代贾平凹精神世界探询[J].当代文坛,2005(6)
    [125]肖云儒.贾平凹长篇系列中的高老庄[J].当代作家评论,1999(2)
    [126]韩琳琅.贾平凹小说神秘化现象探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0(5)
    [127]王轻鸿.“石不能言最可人”——《高老庄》神话原型分析[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
    [128]邰尚贤.虚象求真——评《高老庄》[J].唐都学刊,1999(3)
    [129]许爱珠.民族化的现代小说形式探索——贾平凹《白夜》和《高老庄》的叙事模式论[J].创作评谭,2005(4)
    [130]许爱珠.“说话”小说:民族化的现代小说形式探索——以《白夜》和《高老庄》为例[J].江汉论坛,2009(3)
    [131]孙见喜,穆涛.《高老庄》北京研讨会纪要[J].小说评论.1999(4)
    [132]廖开顺.《流水》与《高老庄》的文化建构与叙事结构[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
    [133]张川平.人、神、魔共舞的时空——管窥《高老庄》[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
    [134]刘阶耳.“本色”与“技巧”的辩证——贾平凹《高老庄》的叙事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35]姚艳玉.试析《高老庄》“文化恋家”情结的复调叙述[J].民族论坛,2008(11)
    [136]邓欢.精神的探求叙事的革新——贾平凹《高老庄》的女性参与叙事[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137]张云霞.论贾平凹在《高老庄》中的圆形叙事[J].北方论丛,1999(6)
    [138]《秦腔》:乡土中国叙事终结的杰出文本——北京<秦腔>研讨会发言摘要[J].当代作家评论,2005(5)
    [139]贾平凹,王彪.一次寻根,一曲挽歌[J].当代作家评论,2005(2)
    [140]栾梅建.《秦腔》:一曲挽歌,一段深情——上海《秦腔》研讨会发言摘要[J]. 当代作家评论,2005(5)
    [141]Woods, John.Paradox and Paraconsistency:Conflict Resolution in the Abstract Sciences.Cambridge:The Cambridge Uniersity Press,2003
    [142]Abrams. 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original language published by Thomson Learning,1999
    [143]Lewin,Roger:Complexity:Life on the Edge of Chaos.London:Phoenix,1993
    [144]Gleick,James.Chaos:Making a New Science.London:Cardinal,1988
    [145]Whitcomb,Selden L.The Study of a Novel,Boston,1905
    [146]O'Connor,William V. (ed.).Forms of Morden Fiction,Oxford,1956
    [147]Abrams,M.H.The Mirror and the Lamp.Oxford,1953;rpt.New York,1958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