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因素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外交决策理论为依托,从“公众-政府”视角探讨了中国开展“公众外交”后“公众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聚焦于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重点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回顾公众因素参与中国对中东外交的历史,分析其特点、格局、动因、路径;二是通过公众因素参与中国对中东外交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面向公众的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机制有待充实和完善,提出了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的建议。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研究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
     一、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历史。本文将有关中国“公众因素对外交政策制定”影响的研究从中国与各大国的外交延伸到中国与地区关系的领域,既兼顾整个中东大局,又聚焦中东地区不同文化、民族的区域如阿拉伯、以色列、伊朗、土耳其等。在对中国公众群体进行适度分类的基础上,对公众参与外交政策制定进行了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通过中国公众对中东地区及其主要国家认识过程研究,分析了公众关注中东外交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既有作为对大国间关系持续关注的延展需要,也有对同处转型时期社会对比考虑的需要,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受情感、利益和道义(责任)三种要素的影响。
     二、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里程碑。本文将研究对象具体指向中东地区,这一在中国与地区关系层面开展“外交政策制定与公众参与”研究中具有代表意义和高度现实需求的场域。以在中国公众因素影响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拉克战争为研究重点,分析了公众因素参与所呈现的新动向(如媒体以创新形式全方位报道影响公众参与程度、公众在伊拉克战争前的“反战”与“挺战”情绪等)、新特点(如运用网络载体表达明确意见、公众意见与政府立场遥相呼应但不尽相同、表达内容理性与率性相伴等)、新格局(公众在整个过程中以各种组合方式向政府表达意见,政府也给予回应,在各个行为体互动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而丰富的交流)。
     三、公众参与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动因。本文认为中国公众对于中东外交的参与已涵盖普通大众、媒体、学者、思想库、行业组织、公民团体等各类公众群体。伊拉克战争以后,面对形势多变、与中国重要利益日益密切的中东格局,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受到了更为广泛、深入、持续的公众影响。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公众深度关注中国中东外交的六方面主要动因,即:国家主权利益、地缘政治利益、海外经济利益、海外公民安全利益、外国对华公共外交、价值观作为内政评价标准在外交中的凸显。
     四、外交决策机制建设。本文客观评价中国公众因素对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力,指出了中国中东外交政策制定机制有待充实和完善。提出了增强外交能力,促进外交决策机制创新的建议,如构建涉及外交事务的国民教育机制、完善非涉密外交事务的信息发布机制、充实外交事务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论文提出要认知、理解并关注公众对中国外交政策制定参与兴趣迅速增加、影响程度不断提升的趋势,建议建立一种政府外交政策制定部门与公众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
In the light of the theories of foreign policy making (FPM), this paper,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ublic-government relations, probes into the impact of the public factoron the FPM after the unfolding of the public diplomacy in China. The research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of China’sMiddle East diplomacy and is carried out mainly in two aspects: i) analyzing thecharacteristics, patterns, motivations and method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mode byreviewing the historical public involvement in China’s Middle East diplomacy; ii),concluding that the policy making mechanism of China’s Middle East diplomacyinvolv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requires further enrichment and improvement throughtypical case studies, and offering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innovation of the FPMmechanis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on China’s Middle EastFPM mainly from four dimensions:
     1) Histor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Middle East FPM. This paperfurthers the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he public factor on China’s FPM from China’sdiplomatic relations with the Powers to the field of China’s relations with otherregions, with a broad view covering both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andsuch major countries with a diversity of ethnic groups and cultures as the Arab states,Israel, Iran and Turkey, etc., and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ing stages of publicparticipation in FPM based upon proper classification of China’s public group.Furthermore, by studying the China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the Middle East regionand the major countr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motivationsbehind the public’s attention to China’s Middle East diplomacy as both a result ofpeople’s consistent concern over relations between the Powers and a necessaryrequirement for comparing China and the Middle East countries both under socialtransition, with the reflection for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ree key elements:emotions, interests and morality (responsibility).
     2) The mileston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Middle East FPM. This paperchooses the Middle East regio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one of representative value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studying FPM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China’s relations with other regions; focusing on the Iraq War, amilestone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Middle East FP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new trend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unprecedented overall media coverageinfluences the extent and depth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public opinions differ fromanti-war to support-war before the Iraqi war, etc.), new characteristics (makingexplicit appeals through online interactions, presenting views corresponding butdifferent to the official opinions, and expressing both rational and perceptualcommentaries, etc.) and new patterns (the public expressed opinions to thegovernment in different ways with the government replies, showing various andabundant communications in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all acting parties) of publicparticipation in FPM.
     3) The motivation behi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China’s Middle East FPM. It’s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that the public participators in China’s Middle East FPMinclude the general public, media, scholars, think-tanks, enterprises and civicorganizations. After the Iraq War in2003, since the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closely connected to China’s key interests has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andchangeable, China’s Middle East FPM has received broader, deeper and morepersistent impact from the public. By case studies, this paper identifies sixmotivations behind the public’s deep attention to China’s Middle East FPM: statesovereignty interests, geopolitical interests, overseas economic interests, overseasChinese safety interests, foreign countries’ public diplomacy with China, and socialvalue as a greater role of domestic affairs in foreign policies.
     4)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PM mechanism. By objectively evaluating theimpac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on China’s Middle East FPM, this paper reflects thatChina’s FPM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enriched and improved, and suggestsenhancing the diplomacy capacity and promoting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FPMby such means as establishing a sound national education mechanism on foreignaffairs, improving the information releasing mechanism for unclassified foreignaffairs, strengthening the mechanism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foreign affairs andadvancing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generalpublic.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recognizing, understanding andregarding the trend of the public’s intensifying interest in participating in China’sFPM and the deepening degree of influence exercised hereby, and suggests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of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FPMdepartment and the general public.
引文
28王逸舟:《加强“公民社会与中国外交”研究的几点想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第7页。
    29如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撰、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就如是定义,这也是中国现阶段流传最广的,用于定义词汇的专门辞书。
    30【英】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著,邓正来主编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16‐617页。
    3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9‐660页。
    32【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学》(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113页
    33《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34【法】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58‐263页。
    35这种“最低限度范式”又被称为“阿尔蒙德‐李普曼共识”(Almond‐Lippmann Consensus)或是两人所提出的“情绪理论”,见Gabriel A. Almond: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Foreign Policy,,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1996;以及W.Lippmann: Essays in Public Philosophy, New American Library, New York,1956.
    36【美】杰里尔·A·罗赛蒂著,周启朋、傅耀祖等译:《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349页。而赵雪波则在《大众传播影响国际关系之研究》一文中提出通过大众传播形成的公众舆论还扩大了国际关系的参与者,如“黑客”现象引起的“传播安全”现象被提上国际关系议事日程等
    (载《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陈卫星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77‐80页)。
    37详见【美】唐文方(Tang, W.F.)著,胡赣栋、张东锋译,《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其中作者运用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证主义手段,从公众舆论的形成、传递途径和对政府行为的影响等几方面对中国当今社会的公众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最终得出了结论。作者用政府决策涵盖了包括外交在内的所有政策决策领域,探讨了公众舆论与政府决策之间的关联性。
    38王文:《中国民意的崛起与美国研究的未来》,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7期,第12‐13页。
    39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40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41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42Johan Galtun. Foreign Policy Opinion as a Function of Social Position, In: Peace and Social Structure.Copenhagen; Ejlers,1978.
    43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44Gabriel A. Almond: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Foreign Policy, 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 New York,1996,p138.
    45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1页。
    46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47Joseph Fewsmith and Stanly Rosen, The Domestic Contex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oes “Public Opinion”Matter?, in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1978‐2000, David Lampton,ed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153.
    48【美】杰里尔·A·多赛蒂著,周启朋、傅耀祖等译:《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41‐342页。
    49Mei Wu.2003.”The Internet and Civic Protest in China: Emerging Online Peti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2003Aoir Conference, Toronto.
    50《辞海》1999版,第769页,见“大众社会”条目。
    51时殷弘:“公众舆论上扬与精英舆论下落的中国”,《看世界》,2005年2月8日。http://cul.book.sina.com.cn/p/2005‐02‐18/111403.html
    52王缉思、谢淑丽:《公众舆论与外交政策》,《环球时报》,2004年1月16日。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11158/1010350.html
    53参见“星岛环球民意中心”,http://www.stnn.cc/default.html
    54大众传播指职业化传播机构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机械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多数人传送信息的过程。其特点是:(1)传者是组织机构;(2)传播过程公开,内容包括信息、知识、意见、娱乐和广告等;
    (3)传播对象即受者分属不同阶层,数量大而无从预知;(4)传者不直接与受者见面,回馈迟缓;(5)传播扩散迅速、广泛。见《辞海》1999年版,第769页,“大众传播”条目。
    55可见:Bernard Cohen.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和【美】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著,郭镇子、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T.K. Chang. The Press and China Policy: The Illusion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50‐1984, Norwood, NJ: AblexPublishing Corporation, P7.
    57参见俞燕敏:《媒体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事件为个案》,载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86‐117页
    58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第47‐48页。
    59季明、李舒:《草根媒体冲击传统媒体:网络成为社会舆论策源地》,《瞭望》2008年第3期。
    60洪俊浩:《网络舆论与中国的外交决策》,载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130页。
    61详见其学会官方网站:http://www.chahar.org/about.aspx?id=907.
    62Xuanli Lia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ink‐Tanks and China’s Policy toward Japan, Hong Kong: The ChineseUniversity Press.2006.
    63Bonnie S. Glaser and Phillip C. Saunder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s: Evolving Roles andIncreasing Influence”,i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1, September,2002,p597‐616.
    64孙哲:《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载《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65参见商务部网站的统计内容,http://www.mofcom.gov.cn/tongjiziliao/tongjiziliao.html
    66参见商务部网站相关报告:http://zhs.mofcom.gov.cn/aarticle/cbw/201104/20110407511679.html
    67Georg Sorensen.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2nd eds.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8,p5. For a collectionof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essays on the contending perspectives of civil society, see Virginia A. Hodgkinsonand Michael W. Foley (eds)2003, The Civil Society Reader. Hanover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68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这里指向的是其政治学意义,即公民的政治参与及其对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此外,该名词还有“市民社会”和“民间社会”的中文译名。前者鉴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我国往往被指代为资产阶级社会,而后者则更强调其社会学方面的意义。此处取“公民社会”,重点考察其在法治社会下,公民作为个体和群体对于社会治理的作用及其形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变迁,公民社会在中国社会也正在孕育而成,但基于历史、传统、社会动因和中国长久以来的社会体制原因,中国的公民社会其内涵和形式与西方都有所不同。
    69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其对政府的影响》,载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30页。
    70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81-182页。
    71童燕齐:《公民社会与中国政治》,载郑宇硕、罗金义编《政治学新论:西方学理与中华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
    72王逸舟:《外交政策与国内进步》,载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27页。
    73刘国力、苏浩:《公民社会与中国外交政策》,载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第209‐211页。
    74王逸舟:《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36页。
    75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76Richard Carlton Snyder, H.W. Bruck and Burton Sap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 Approach to the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4. p33.
    77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78张历历:《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79宫力、门洪华、孙东方:《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变迁研究:1949‐2009》,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第44‐54页。
    80David M.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1978‐2000.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81关于民意对中国外交决策的影响,可参见Joseph Fewsmith and Stanley Rosen: The Domestic Context ofChinese Foreign Policy: Does Public Opinion Matter? In David Lampton ed,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1978‐20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151‐187.
    82参见《南方都市报》载:《外交部称网民意见成决策重要参考》,2010年9月5日,http://tech.qq.com/a/20100905/000060.htm
    83孙哲:《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载《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第98页。
    84宫力、门洪华、孙东方:《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变迁研究:1949‐2009》,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第45‐54页。
    85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133页。
    86有关对外决策的“理性模式”或者理性选择主义观点,参考S. Krasner: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RawMaterial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R.Aron:Peace andWar,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3;此外,格劳秀斯曾提出过“专权”概念,将对外领域视为君主政治的“专属领域”,可见【荷】格劳秀斯著,A.C.坎贝尔、何勤华等译:《战争与和平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相应的,洛克也曾提出“特权”概念,可见【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87有关外交决策“认知模式”或者行为主义理论的观点,可以参见:Richard Carlton Snyder, H.W.Bruck, BurtonSap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Press,1954; Harrold Sprout, Margaret Sprout: Man‐Milieu Relationship Hypothese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Politics, Princet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1956; Robert Jervis: Hypotheses on Misperception, in WorldPolitics,No,20(3),April.1968,p454‐479;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6; Graham Allison, P. Zelikow: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Missile Crisis,2nd, New York, Longman,1999.
    88Graham T. Alllison. Essence of Decisio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1, p144.
    89艾里森(G.Allison)、霍尔伯林(M. Halperin):《官僚政治:一种范式与一些应用》,刊于《世界政治》第24(3)期,1972年4月,第40‐79页。
    90Henry Kissinger, Domestic Structure and Foreign Policy, in J. Rosenau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ForeignPolicy,1969, p261‐275,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91参见卡斯帕里(W. CAspary),见《情绪理论:公众舆论与外交政策研究》(The Mood Theory: A Study of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刊于《美国政治学评论》第64(2)期,1970年5月,第536‐547页。
    92欣克利(R. Hinckley)《公众对外交政策大事的态度》(Public Attitudes Toward Key Foreign Policy Events),刊于《冲突解决杂志》第32(2)期,1988年6月,第295‐318页。
    93奥尔德里奇(J. Aldrich)、沙利文(J. Sullivan)和博格达(E. Borgida):《外交政策与议题投票:总统候选人华尔兹面对的是一群盲人听从吗?》(Foreign Affairs and Issue Voting: Do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Waltzbefore a Blind Audience?)刊于《美国政治学评论》第83(1)期,1989年3月,第123‐142页。
    94宁契奇(M. Nincic)为此做了这类研究的综述文章,如《明智的公众:公众舆论与外交政策新视角》(ASensible Public: New Perspectives on Popular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刊于《冲突解决杂志》第36(4)期,1992年12月,第772‐789页;《民主与外交政策:政治现实主义的谬误》(Democracy and Foreign Policy: TheFallacy of Political Realism),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92。
    95奥斯特罗姆(C. Ostrom)、乔布(B. Job):《总统与政治上使用武力》(The President and the Political Use ofForce),刊于《美国政治学评论》第80(2)期,1986年6月,第541‐566页。
    96B.Russett, Controlling the Sword: The Democratic Governance of 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90.
    97K. Gaubatz. Election and W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98同注72,拉西特:《控制剑》。
    99注69‐74转引自【法】达里奥·巴蒂斯特拉(Dario Battistella)著,潘革平译:《国际关系理论》(第三版修订增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48页。
    101D.Kahneman, A.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in Econometrica, No.47(2),March.1979,p263‐292.
    102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决策者会对每一个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最终选择一个效用最大化的方案。而多元启发理论则认为,在决策过程中,即便某一方案的效用是最优的,但是如果不能满足决策者最重要维度上的要求的话,该方案也会被放弃。只有当决策者所关注的政治维度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才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维度——经济的或者外交的。而政治维度首要就是决策者对于自己继续执行权力的地位要有所考虑,这将紧密地与公众因素联系在一起。
    103E.Stern: Contextualizing and Critiquing the Poliheuristic Theory, i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No.48(1),Feb.2004,p105,126.
    104【法】达里奥·巴蒂斯特拉(Dario Battistella)著,潘革平译:《国际关系理论》(第三版修订增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50页。
    105参见郝雨凡、林甦:《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106邓正来主编译:《布莱克威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126页。
    107James Rosenau. The Scientific Studies of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1; James Rosenau,Comparing Foreign Policy: Theories, Methods and Finding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1974.
    108Peter Alexis Gourevitch, 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 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 Politics, in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2No.4, Autumn1978,p881‐912.
    109【美】乔治S米格代尔著,张长东、朱海雷,隋春波译:《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110Andrew Cortell and James Davis,“How D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Matter: The Domestic Impact ofInternational Rules and Norms,”p455.转引自【美】罗特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的《国际化与国内政治》一书。
    111Thomas Risse Kappen(ed.)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7,p23‐25,28.
    112Harald Muller and Thomas Risse Kappen,“From the Outside In and From the Inside Out”, in The limits of StateAutonomy: Social Groups and Foreign Policy Formulation, edited by David Skimore and Valerie M. Hundson,Westview Press,1993,p34.
    115Bernard C. Cohen,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116邓正来教授等人对中国公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进行过深入探讨,并认为这种互动关系很类似于“强国家、强社会”的模式。参见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7苏长和:《中国外交能力分析——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视角》,《外交评论》2008年第4期,第10页。
    118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及其对政府的影响》,载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71‐577页。
    119Baogang He: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7, p162.
    120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郑杭生教授在2011年7月召开的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上所做的年会主题报告《当代中国社会学面临的挑战》就提出了上述观点,明确提出中国的公民社会研究范式应当根据中国的国情,从中国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宜照搬西方公民社会的现有模式。
    121Suzanne Odgen, 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p265‐75.
    122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文献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23史天健:《中国村委会选举:制度主义者的民主策略》,载《世界政治》第51卷第3期,1999年,第385‐412页。
    124Tony Saich: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n The China Quarterly,No.161,March2000, p124‐141.
    125Tony Saich: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n The China Quarterly,No.161,March2000, p139.
    126Susanne Odgen: 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p306‐307.
    127【日】金子将史、北野充主编:《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128参见韩方明主编:《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7页。
    129参见杨洁勉:《世博会:中国外交的里程碑》,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1日。
    130赵启正:《全球对话网络:我对公共外交的再认识》,载《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冬季号,总第4期,第7页。
    131【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学》(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3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88页。
    133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一种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届博士论文,第32页。
    13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35【美】斯坦利·霍夫曼:《美国社会科学:国际关系学(1977)》,载詹姆斯·得·代元主编,秦治来译:《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136鲁毅、黄金祺等:《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14页。
    137赵可金:《论现代外交的民主化趋势》,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期,第29‐33页。
    138杨洁篪:《世博外交:中国外交的新起点》,载《求是》2010年第17期。
    139王冲:《外交部“公共开放日”,杨洁篪阐述中国外交新理念》,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20日。
    140“李肇星在2004年3月6日举行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http://www.xinhuanet.com/zhibo/20040306b/zhibo.htm.
    141刘云山:《宣传思想工作要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人民日报》,2006年6月30日。
    142张克非编著:《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廖为建等:《公共关系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143参见H.Blumer: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Polling,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13,1948,p542‐549; A.H. Cantri (ed.): Polling on the Issues, Cabin John, Md,:Seven Locks Press,1980.
    144B. Ginsberg: The Captive Public: How Mass Opinion Promotes State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s,1986.
    145E. Katz and P. Lazarsfeld: Personal Influe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5.
    147参见【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528、530页。
    148亚威:《国民外交之要素》,《申报》1925年12月14日。转引自周斌:《舆论、运动与外交》第195页。
    149顾维钧:《中国外交之回顾》,载《中外月报》第1卷第4期,1936年3月1日。
    150周斌:《舆论、运动与外交——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95‐202页。
    151钱其琛主编:《世界外交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3页。
    152杨光斌、李月军等著:《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153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899‐890页。
    154杨光斌、李月军等著:《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155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178页。
    156葛军:《让民众更多地参与外交》,载《世界知识》2005年第10期。
    157朱镕基:《纪念宦乡同志》,原题为《心里的话》,《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9
    160有关这一事件的描述参见船夫:《十年学潮纪实:1979‐1989》,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87‐130页。
    161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5‐36页。
    162中国民众当时对美情绪的变化可参见刊登于《中国青年报》1995年7月14日第8版关于“中国青年看世界”的调查。而对日情绪的变化可参见《中国青年报》,1997年3月18日。
    163宋强、张藏藏、乔边等:《中国可以说不》,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年。
    164Joseph Fewsmith and Stanly Rosen, The Domestic Contex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Does “Public Opinion”Matter?. In 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1978‐2000, David Lampton,ed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p.163.
    165例如2005年5月在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表示仍将参拜靖国神社后,正在日本访问的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因“紧急公务”取消与前者的会晤并提前回国,而前一日胡锦涛在会见日本执政党访华团时更是直接发出“警告”,指出“中日关系很可能一瞬间就毁了”,此前中国民众对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已持续多年集中表达意见,并视之为核心问题。而2010年4月,因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在巴西访问的胡锦涛压缩了访问日程,并推迟了对委内瑞拉和智利的访问提前回国,在与智利总统说明时表示“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人民在一起”见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1380133.html,而温家宝总理也推迟了对文莱等国的访问,有国内评论认为这是中国领导人在“国家大事”与“人民利益”的天平上,执政者选择了以“情为民所系”,从而使政策制定者赢得了公众舆论的主动权。见: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11386207.html
    166林甦:《中国对外政策公共讨论的空间及影响》,载郝雨凡、林甦:《中国对外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一书,第178页。
    172洪浩俊:《中国的网络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与政府的互动》,载《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2期。
    173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
    174见人民网《外交开启“微时代”》:http://www.people.com.cn/h/2011/0627/c25408‐2059900235.html
    175苏钥机、李月莲:《新闻网站、公共空间与民主社会》,载《二十一世纪》,第63期,2月号。
    176见国家出版署官方网站: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3216/201109/723706.html
    177如1995年《中国青年报》组织过一次关于评价“中国国际地位”的民意调查;2005年至2007年《环球时报》连续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人的“美国观”及“中美关系的看法”做了调查并发表了调查结果。
    178参见宋晓军等著:《中国不高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179【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180【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0‐85页。
    183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05/content_134769.htm
    184例如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多次在各类有关战争题材的综合评论性电视直播中表达个人观点并出版了多本国际问题书籍;在前阶段中国是否制造航空母舰问题上,也多有中国军队人士对外国媒体进行表述;而在南海、钓鱼岛等问题上,中国军方个别人士也多次表现出强硬态度。
    185参见陈志敏:《沿海省份与中国的对外政策》,载郝雨凡、林甦:《中国对外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一书,第245‐266页。
    186王缉思、谢淑丽:《中国公众舆论为什么不支持政府的外交决策?》,《环球时报》2004年1月16日。
    187参见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年: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年4月。
    188参见孙亚菲:《对日需不需要“新思维”?》,载《南方周末》2003年6月12日。
    189石洪涛:《北京部分学者质疑对日“新思维”》,载《中国青年报》2003年9月29日。
    190参见冯昭奎:《论对日关系新思维》,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第1‐17页;《再论对日关系新思维》,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5期,第78‐84页;《三论对日关系新思维》,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第26‐33页。《四论对日关系新思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谈中日关系》,载《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2期,第49‐54页。
    191在2002年、2003年、2004年,中国外贸分别增长了21.8%、37.1%、35.7%,而对日贸易分别仅增16.2%、31.1%和25.7%,低于整体外贸增长水平。对日贸易中占中国外贸的比重,由2002年的16.4%下降到2004年的14.5%,到2004年,日本长期保持的中国第一大贸易对象国地位已被欧盟取代,2004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长13.32%,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仅增长7.87%。参见江瑞平:《中日政冷的经济代价》,载《人民日报》2005年5月12日。
    1922003年李肇星在外交论坛网站(bbs.fmprc.gov.cn)与新华网发展论坛(www.xinhuanet.com/forum)上与公众进行在线交流时的表态。
    193王缉思、谢淑丽:《中国公众舆论为什么不支持政府的外交决策?》,《环球时报》2004年1月16日。
    194肖宪:《世纪之交看中东》,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419页。
    195彭树智主编,王铁铮、黄民兴等著:《中东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86页。
    196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对策》,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263‐264页。
    197参见:连清川:《中国不了解中东》,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0362
    198杨光:《中国中东研究述要》,载《中国的中东非洲研究(1949‐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7页。
    199成红:《中国的中东文献研究综述(1949‐2009)》,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6页。
    200参见:【以色列】江纳森·高斯坦:《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以色列:1911‐2003》,载《中国与犹太‐以色列关系10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01陈来元:《中以建交揭秘》,载《中华英才》2009年第8期。
    202马晓霖:《六十年来我国媒体关于中东问题的报道》,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2期。
    203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272页。
    204陈来元:《中以建交揭秘》,载《中华英才》2009年第8期。
    205孙毅、何崇元:《圆满结束对中东海湾六国富有成果的友好访问,李鹏总理回到北京》,载《人民日报》1991年7月16日。
    206蔚建民:《海湾战争前线的中国记者》,载《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4期。
    207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第469、509页。
    208宫少朋:《新中国中东研究六十年》,载《西亚非洲》2009年第10期。
    209参见人民日报从1949年5月28日至1949年1月23日对于第一次中东战争的一系列报道。
    210陈来元:《中以建交揭秘》,载《中华英才》2009年第8期。
    211【以色列】泽夫·苏赋特:《至关重要的1991年》,载《中国与犹太‐以色列关系10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34页。
    212Julian M. Sobin, The China‐Israel Connection: New Motivations for Rapprochement, in Fletcher Forum ofWorld Affairs, Medford, Massachusetts,15, no.1(Winter1991):116‐17
    213马晓霖:《六十年来我国媒体关于中东问题的报道》,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2期。
    214参见:马晓霖:《六十年来我国媒体关于中东问题的报道》,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2期。
    215参见:潘光主编:《犹太研究在中国——三十年回顾:1978‐2008》,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徐新:《犹太研究综述》,载《中国的中东非洲研究:194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等。
    216参见: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17该论述引自前中国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刊登于其博客文章《忆中伊关系30年》,参见http://hualiming.blog.sohu.com/110079363.html
    218《我国政府特使重申我对两伊战争立场,中国光明磊落积极劝和希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载《人民日报》1987年7月29日。
    219转引自杨兴礼:《伊朗国别研究综述》,载《中国的中东非洲研究:194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20黄维民:《中土关系的历史考察及评析》,载《西亚非洲》2003年第5期。
    221董漫远:《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历史与未来》,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4期。
    222见1960年5月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中《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等十几个城市人民盛大集会坚决支持土耳其人民的爱国正义斗争》等文。
    230参见王泰平主编《新中国外交50年》上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624‐625页。
    231参见【以色列】莉莲·哈里斯:《1948‐1996年中国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关系:阿拉伯视角》,载《中国与犹太‐以色列关系1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4‐66页。
    232彭树智主编:《中东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89‐391页。
    233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决策》,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256页。
    234刘宝莱:《中阿友好合作步伐坚实》,载《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关系研讨会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235吴思科:《中阿合作历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载《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关系研讨会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236【法】阿里·玛扎海里著,耿升译:《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页。
    237李荣建著:《阿拉伯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83页。
    238参见:楚树龙著:《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8‐42页。
    239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决策》,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260页。
    240来源于:《2003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年版。
    241资料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0‐2006)相关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42见新华网:《中国企业开拓中东市场调查:成绩斐然问题不少》,http://news.sina.com.cn/w/2006‐11‐23/105510577775s.shtml
    243楚树龙、金威主编:《中国外交战略和决策》,时事出版社,2008年,第38页。
    244杨洁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载《求是》,2008年第18期。
    245参见:《中国人的大国心态走向成熟》http://poll.huanqiu.com/news/2011‐09/1985706_2.html
    246该份声明但是发表在网络论坛“世纪沙龙”(http://forum.cc.org.cn)中并接受签名,此后在中国各大网络论坛,如搜狐、东方网等中被转载。
    247黄继新、覃里雯:《中国学者反战声明:声音还是立场?》,载《经济观察报》,2003年2月24日。
    248转引自:王存刚:《公众对于中国外交的参与及其影响——基于2003年的三个案例的研究》,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3期。
    249安替:《400中国学者联名反战,反对美国攻打伊拉克》,载《21世纪环球报道》,2003年2月16日。
    250黄继新、覃里雯:《中国学者反战声明:声音还是立场?》,载《经济观察报》,2003年2月24日。
    251杨瑞春:《反战与挺战的中国学者之争》,《南方周末》,2003年2月27日。
    252参见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pds/wjdt/fyrbt/t3490.htm。
    253参见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pds/wjdt/fyrbt/t3482.htm。
    254参见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pds/wjdt/fyrbt/t3482.htm;和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fyrbt/jzhsl/t3486.htm
    255转引自:王存刚:《公众对于中国外交的参与及其影响——基于2003年的三个案例的研究》,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3期。
    256参见:杨瑞春:《反战与挺战的中国学者之争》,《南方周末》,2003年2月27日。
    257于大波、胡芳:《新华社伊拉克战争报道纪实》,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4期。
    258徐琴媛:《透视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传播》,载《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
    259段圣伟:《从伊拉克战争报道看中国传媒的“变”与“不变”》,载《新闻天地》2003年第7期。
    260参见:俞燕敏:《媒体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事件为个案》,载《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其选择媒体的依据是:《人民日报》是国内最具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官方报纸,是中国政府和党中央发表关于国内外大政方针的主要载体;《环球时报》,虽具有官方背景,但风格是通俗、抢眼和生动(事实上《环球时报》现在已经越发成为获得中国公众阅读最多的国际新闻报纸);《南方周末》则是一份号称中国发行量最大、每期页数最多的周刊,以对重大问题进行深度报道见长的报纸,其言论开放和自由程度要明显得多;《中国新闻周刊》则是一个报道层面较广的市场化媒体,定位是要做“中国权威的政治新闻周刊”。
    261引自:俞燕敏:《媒体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事件为个案》,载《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第93‐94页。
    262引自:俞燕敏:《媒体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事件为个案》,载《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第94‐95页。
    263丁刚:《伊重建蓝图初现》,载《人民日报》2003年5月23日。
    267《中国记者》刊物记者:《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访谈》,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4版。
    268参见中国新闻网《香港凤凰卫视紧急动员成立战时报道指挥部》:http://www.chinanews.com/n/2003‐03‐21/26/285060.html
    269熊永新等:《及时、全面、客观——中央主要媒体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特色》,载《军事记者》2003年第4期。
    270韩彪、侯明古:《评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报道——中国电视新闻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载《新闻实践》,2003年第4期。
    271朱光烈、朱叶:《凤凰卫视伊拉克战争报道对于内地新闻改革的启示》,载《山东试听》2003年第7期。
    272见《北京青年报》2003年3月27日。
    273尹鸿:《“事实”即立场——分析央视<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3‐07/11/content_968827.htm
    275参见: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n/2003‐12‐15/26/380961.html
    276详见:《世界知识》2003年第7期,《对这场战争,中国人应怎样看——关于“反战”与“挺战”的“冷”思考》。
    277杨瑞春:《反战与挺战的中国学者之争》,《南方周末》,2003年2月27日。
    278详见:《世界知识》2003年第7期,《对这场战争,中国人应怎样看——关于“反战”与“挺战”的“冷”思考》。
    279杨瑞春:《反战与挺战的中国学者之争》,《南方周末》,2003年2月27日。
    280黄继新、覃里雯:《中国学者反战声明:声音还是立场?》,载《经济观察报》,2003年2月24日。
    281参见:李国富:《美伊战争的前景与影响》,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282王在邦、李绍先、冯仲平、袁鹏、孙恪勤、达巍、唐志超:《伊拉克危机及其影响》,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3期。
    283殷罡:《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的人文因素》,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3期。
    284安惠侯:《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政治》,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285钱其琛:《伊拉克战争与美国》,载《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4期。
    286David M. Lampton,2001,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1989‐2000. Berk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08,
    287【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288秦亚青主编:《观念、制度与政策:欧盟软权力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第17‐18页。
    289王逸舟:《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90Evan S. Mederios and M. Taylor Fravel,2003,“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82:6,November/December. Reprinted in Guoli Liu (ed.)2004,.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ransition, New York: Aldine deGruyter, p.393.
    291王缉思:《中美外交决策的国内环境比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292王存刚:《公众对于中国外交的参与及其影响——基于2003年的三个案例的研究》,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3期。
    293参见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2003‐02‐18/1910913146.shtml
    2941999年,我国公安一年批准公民出国人数已经突破200万大关,超过90年代前全部年份的总和,见公安部网站信息。同时,境外人士到华工作、学习、旅游人数也迅速增长,成为国内公民了解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到2005年,中国居民出入境人数平均每年以一成速度增长,见:http://news.sina.com.cn/c/2005‐11‐22/15007510286s.shtml
    295有资料显示,2003年中国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专以上占5.42%,较1990年增长2.82倍;高中占12.59%,比1990年增长56.59%;初中占36.93%,比1990年增长58.23%;小学占30.44%,所占份额比1990年减少18.22%。参见段成荣:《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载《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296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交官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回溯封闭时代的外交思维时说的话。参见张修智:《中国力推公众外交》。
    297参见中国网《杨洁篪:中国对外建设和谐世界,对内主张外交为民》: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7‐05/20/content_8277186.htm
    298钱学文:《中国对伊拉克外交中的国家利益取向》,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3月。
    299见中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专门网:http://211.88.12.83:9998/site4/gbhj/yz/gblb/ylk/gjgk/219735.shtml
    300见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http://iq.mofcom.gov.cn/aarticle/zxhz/hzjj/200809/20080905798854.html
    301谢泳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的表述。见《经济参考报》2003年2月24日。
    302《世界知识》2003年第7期,《对这场战争,中国人应怎样看——关于“反战”与“挺战”的“冷”思考》。
    303参见:新加坡《海峡时报》,2003年2月25日。
    304参见东方网: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39/102/class013900019/hwz1041569.htm。
    305李开盛:《中国外交要善用网络舆论》,载《学习月刊》2010年第8期。
    306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5期。
    307参见东方网: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39/102/class013900019/hwz1041569.htm。
    308洪俊浩:《网络舆论与中国的外交决策》,载郝雨凡、林甦主编:《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24‐125页。
    309参见:http://tech.hexun.com/2010‐10‐11/125086393.html
    310新华社:《中国外交部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声明》,载《人民日报》2003年3月20日。
    311新华社:《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发表致全国穆斯林公开信》,载《人民日报》2003年3月22日。
    312李斌编著:《网络参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4页。
    313参见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zhuanti/2010lianghui/2010‐03/08/content_19560439.htm。
    314如《南方周末》、《21世纪环球报道》、《经济观察报》等不仅密切关注争论进展,还刊发了众多综述,并主动采访、接触了对立双方的意见领袖。
    315洪浚浩:《中国的网络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与政府的互动》,载《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2期。
    316Doris A. Graber,1989,: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p165.
    317参见:【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子、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8俞燕敏:《媒体在中国对外政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事件为个案》,载《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10页。
    319曾经给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课的有以下国际关系或军事专家:钱海皓、傅立群:《世界新军事变
    32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5页。
    322李希光:《执政的媒体环境与发言人制度》,载《政府发言人15讲》,汪兴明、李希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323参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0‐06/17/c_13354120_3.htm
    324参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
    325参见外交部网站:http://fpag.fmprc.gov.cn/chn/zwhjj/
    326参见http://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specialreports/iwar/wkyz/200403210566.htm
    327杨月彬:《试析中国处理伊拉克危机的战略与策略》,载《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28http://mil.news.sina.com.cn/2003‐04‐02/118014.html
    330叶章蓉:《国际利益与国际关系》,载《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4期。
    331秦朝英:《论国家利益——生存与发展需要》,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332梅雯:《伊拉克:中国利益知多少》,载《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3月27日。
    333Thomas J. Christensen. China’s Role in the World: Is China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Remark before the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2August2006.
    334钱学文:《中国对伊拉克外交中的国家利益取向》,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2期。
    335《唐家璇会见伊拉克客人阐述中国对伊拉克战后重建五点主张》,载《人民日报》2003年8月8日。
    336李红杰:《国家利益与中国的中东政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38页。
    338李红杰:《国家利益与中国的中东政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61页。
    339相关观点参见:许建英:《近代土耳其对中国新疆的渗透及影响》,载《西域研究》2010年第4期。
    340杨曼苏、陈开明:《泛突厥主义的历史与现状》,载肖宪著:《世纪之交看中东》,时事出版社,1998年,第186‐190页。
    341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6‐128页。
    342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蒙的幻灭》,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2‐146页。
    343肖宪、王文章:《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演变、问题与未来》,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
    344见:昝涛:《中土关系及土耳其对中国崛起的看法》,载《阿拉伯世界》2010年第4期。
    345郭亚敏:《令人关注的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载《当代世界》2003年第11期。
    346见《青年参考》2009年第55期《7·5事件土耳其玩变脸》。
    347参见南方日报网:http://int.nfdaily.cn/content/2009‐07/11/content_5356426.htm
    348参见星岛环球网转载人民网:http://www.stnn.cc/pol_op/200907/t20090716_1064395.html
    349参见星岛环球网转载人民网:http://www.stnn.cc/pol_op/200907/t20090716_1064400.html
    350参见星岛环球网转载人民网:http://www.stnn.cc/pol_op/200907/t20090716_1064404.html
    351参见凤凰网:http://news.ifeng.com/world/200907/0713_16_1247234.shtml
    352参见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fyrbt/t572909.htm
    353《人民日报》2009年8月12日:《土耳其尊重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354华黎明:《伊朗核问题与中国外交的选择》,载《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355参见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fyrbt/t677009.htm,2010年4月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356见联合国安理会第6335次会议记录: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doc.asp?symbol=S/PV.6335
    364梅新育:《中国不可能停买伊朗石油》,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1月12日。
    365《中国在利比亚公民撤离行动圆满结束》,载《人民日报》2011年3月7日。
    377见刘中民:《中国中东外交得与失》,载《东方早报》2012年1月5日。
    378见中东学会副会长张晓东在由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召集的“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及对我影响”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
    379见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5‐13/3040357.shtml
    380由于种种原因,最早由北辰网刊登的该文现在只能通过博客、论坛等形式或者以微博传播的形式找寻到其足迹,如http://www.gogopzh.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27148
    381吴志成:《中东北非政治剧变之启示》,载《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3期。
    382王耀东,国家信访局副局长:《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启示——从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看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第659‐664页。
    383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2/19/c_121100198_5.htm
    384Christopher Ross, Public Diplomacy Comes of Age, i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5:2, Spring,2002, p.75.
    385Building America’s Public Diplomacy Through a Reformed Structure and Additional Resources, U.S AdvisoryCommission on Public Diplomacy, Annual Report,2002.
    386潘光:《中国‐以色列关系的历史演进和现状分析》,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387参见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chn/pds/gjhdq/gj/yz/120641/sbgx/.
    388参见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6/2006‐04‐11/8//715346.shtml.
    389见:马晓霖:《中国媒体眼中的沙特阿拉伯形象》,载《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1期。
    390北京青年报:《在华的日子终身难忘——以色列驻华大使南明月》,1999年1月29日。
    391马晓霖:《六十年来我国媒体关于中东问题的报道》,载《阿拉伯世界》2010年第2期。
    392参见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11‐12/04/content_24070882.htm
    393杨志波:《中国伊协朝觐代表团访问沙特阿拉伯》,载《中国穆斯林》2000年第1期。
    394李振中:《沙特阿拉伯王国对中国穆斯林事业的贡献》,载《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
    400朱锐:《外交决策中的公众舆论与媒体因素》,载《当代世界》2008年第8期。
    403苏长和:《中国外交能力分析——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视角》,载《外交评论》,2008年第4期。
    404孙祥华:《中国新外交:一个领导力的解释模型》,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2期。
    405李璐:《全面开展公民信息素质教育之思考》,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21卷第7期。
    406冯渊源、邓小兵:《私法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载《行政与法制》2000年第10期。
    407田建民:《21世纪中国公众外交初探》,载《前沿》2008年第12期。
    408Maxwell McCombs and Donald Shaw.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in Public OpinionQuarterly,1972(36).
    409朱锐:《外交决策中的公众舆论与媒体因素》,载《当代世界》2008年第8期。
    411【英】杰夫·贝里奇:《外交理论与实践》,庞中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412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
    413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法]阿里·玛扎海里著:《丝绸之路——中国波斯文化交流史》,耿升译,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法]达里奥·巴蒂斯特拉著,潘革平译:《国际关系理论》(第三版修订增补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法]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8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
    [荷]格老秀斯著,A. C.坎贝尔、何勤华等译:《战争与和平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杰里尔·A·罗赛蒂著,周启朋、傅耀祖等译:《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美]罗特特·基欧汉、海伦·米尔纳主编,姜鹏、董素华译:《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著:《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子、徐培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著,林震等译:《政治学》(第六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
    [美]乔治S米格代尔著,张长东、朱海雷,隋春波译:《强社会与弱国家:第三世界的国家社会关系及国家能力》,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美]唐文方(Tang, W.F.)著,胡赣栋、张东锋译,《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共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
    [美]约瑟夫·奈,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
    [美]詹姆斯·德·代元主编,秦治来译:《国际关系理论批判》,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日]金子将史、北野充主编:《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以色列]江纳森高斯坦主编:《中国与犹太-以色列关系10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英]戴维·米勒、韦农·博格丹诺著,邓正来主编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英]杰夫·贝里奇著,庞中英译:《外交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克里斯托弗·希尔著,唐小松、陈寒溪译:《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英]洛克著,叶启芳、瞿菊农译:《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
    [英]苏珊·斯特兰奇著,肖宏宇、耿协峰译:《权力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权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关系研讨会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白云真:《当代中国外交变迁和转型: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陈卫星:《国际关系与全球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成红:《中国的中东文献研究综述(1949-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楚树龙、金威:《中国外交战略和对策》,时事出版社,2008年。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船夫:《十年学潮纪实:1979-1989》,北京出版社,1990年。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房宁、王炳权、马利军等:《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郭可:《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韩方明:《公共外交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韩运荣,喻国明:《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郝雨凡、林甦:《中国外交决策——开放与多元的社会因素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黄维民:《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
    李斌编著:《网络参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李红杰:《国家利益与中国的中东政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
    李良栋:《误区与超越——当代中国的社会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李荣建:《阿拉伯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李希光、周庆安主编:《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云:《土耳其政治现代化思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
    鲁毅、黄金祺等:《外交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罗荣渠:《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马大正、许建英:《“东突厥斯坦国”迷蒙的幻灭》,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孟小平:《揭示公共关系的奥秘——舆论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年。
    潘光:《犹太研究在中国——三十年回顾:1978-2008》,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彭树智、王铁铮、黄民兴等:《中东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
    钱其琛:《世界外交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秦亚青:《观念、制度与政策:欧盟软权力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宋强、张藏藏、乔边等:《中国可以说不》,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年。
    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汪兴明、李希光:《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泰平:《新中国外交50年》上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
    王锡梓:《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
    王新中、冀开运:《中东国家通史:伊朗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肖宪:《沉疴猛药——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肖宪:《世纪之交看中东》,时事出版社,1998年。
    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杨光斌、李月军等:《中国国内政治经济与对外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喻国明:《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克非:《公共关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张历历:《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年: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郑宇硕、罗金义:《政治学新论:西方学理与中华经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西亚北非研究所:《中国的中东非洲研究:194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中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编:《中国外交》2008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6月。
    中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编:《中国外交》2009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7月。
    中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编:《中国外交》2010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8月。
    中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编:《中国外交》2011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
    周斌:《舆论、运动与外交——20世纪20年代民间外交研究》,学苑出版社,2010年。
    朱镕基:《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世界知识》记者:《对这场战争,中国人应怎样看——关于“反战”与“挺战”的“冷”思考》,载《世界知识》,2003年第7期。
    《中国记者》刊物记者:《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访谈》,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4版。
    安惠侯:《伊拉克战争与国际政治》,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陈广猛:《论思想库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
    陈来元:《中以建交揭秘》,载《中华英才》,2009年第8期。
    段圣伟:《从伊拉克战争报道看中国传媒的“变”与“不变”》,载《新闻天地》,2003年第7期。
    范士明:《“爱恨交加”中的反美主义:冷战后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10期。
    冯渊源、邓小兵:《私法与知情权的冲突与协调》,载《行政与法制》,2000年第10期。
    冯昭奎:《论对日关系新思维》,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葛军:《让民众更多地参与外交》,载《世界知识》,2005年第10期。
    宫力、门洪华、孙东方:《中国外交决策机制的变迁研究:1949-2009》,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11期。
    顾维钧:《中国外交之回顾》,载《中外月报》,第1卷第4期,1936年3月1日。
    郭亚敏:《令人关注的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载《当代世界》,2003年第11期。
    韩彪、侯明古:《评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报道——中国电视新闻史上划时代的标志性事件》,载《新闻实践》,2003年第4期。
    何慧:《浅析公众舆论与尼克松对华政策的影响》,载《世界历史》,1999年第5期。
    洪浩俊:《中国的网络舆论:在国际关系领域与政府的互动》,载《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2期。
    呼和那日松、张燕等:《学生群体对联合国政策态度的调查与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群体为例》,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5期。
    华黎明:《伊朗核问题与中国外交的选择》,载《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贾宝林:《网络民意与政府决策》,载《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江忆恩:《中国外交政策研究:理论趋势及方法辨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6期。
    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载《国际观察》,2007年第1期。
    李国富:《美伊战争的前景与影响》,载《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2期。
    李开盛:《中国外交要善用网络舆论》,载《学习月刊》,2010年第8期。
    李璐:《全面开展公民信息素质教育之思考》,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21卷第7期。
    李庆余:《19世纪末美国公众舆论评述》,载《美国研究》,1994年第2期。
    李振中:《沙特阿拉伯王国对中国穆斯林事业的贡献》,载《回族研究》,1999年第2期。
    刘柠:《“对日新思维”流变一周年》,载《南风窗》,2004年第4期。
    马晓霖:《六十年来我国媒体关于中东问题的报道》,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第2期。
    马晓霖:《中国媒体眼中的沙特阿拉伯形象》,载《阿拉伯世界》,2005年第1期。
    潘光:《中国--以色列关系的历史演进和现状分析》,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钱其琛:《伊拉克战争与美国》,载《国际政治研究》,2003年第4期。
    钱学文:《中国对伊拉克外交中的国家利益取向》,载《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3月。
    秦朝英:《论国家利益——生存与发展需要》,《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史天健:《中国村委会选举:制度主义者的民主策略》,载《世界政治》,第51卷第3期,1999年。
    苏钥机、李月莲:《新闻网站、公共空间与民主社会》,载《二十一世纪》,第63期,2月号,2001年。
    苏长和:《中国外交能力分析——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视角》,载《外交评论》,2008年第4期。
    孙祥华:《中国新外交:一个领导力的解释模型》,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2期。
    孙哲:《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载《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六期。
    唐小松:《中国公众外交的发展及其体系建构》,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2期。
    田建民:《21世纪中国公众外交初探》,载《前沿》,2008年第12期。
    王存刚:《公众对中国外交的参与及其影响——基于2003年的三个案例的研究》,载《外交评论》,2010年第3期。
    王缉思:《中美外交决策的国内环境比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王鸣鸣:《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5期。
    王文:《中国民意的崛起与美国研究的未来》,载《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第7期。
    王耀东:《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的启示——从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看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2011年。
    王逸舟:《加强“公民社会与中国外交”研究的几点想法》,载《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1期。
    王逸舟:《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蔚建民:《海湾战争前线的中国记者》,载《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4期。
    吴志成:《中东北非政治剧变之启示》,载《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3期。
    肖宪、王文章:《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演变、问题与未来》,载《外交评论》,2007年第2期。
    熊澄宇、廖毅文:《新媒体——伊拉克战争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5期。
    熊永新等:《及时、全面、客观——中央主要媒体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特色》,载《军事记者》,2003年第4期。
    徐琴媛:《透视伊拉克战争中的新闻传播》,载《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
    许建英:《近代土耳其对中国新疆的渗透及影响》,载《西域研究》,2010年第4期。
    杨洁篪:《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载《求是》,2008年第18期。
    杨洁篪:《世博外交:中国外交的新起点》,载《求是》,2010年第17期。
    杨洁勉:《世博会:中国外交的里程碑》,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11日。
    杨月彬:《试析中国处理伊拉克危机的战略与策略》,载《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杨志波:《中国伊协朝觐代表团访问沙特阿拉伯》,载《中国穆斯林》,2000年第1期。
    叶章蓉:《国际利益与国际关系》,载《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4期。
    殷罡:《伊拉克战争和战后重建的人文因素》,载《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3期。
    于大波、胡芳:《新华社伊拉克战争报道纪实》,载《中国记者》,2003年第4期。
    余逊达、陈旭东、朱纪平:《中美关系:来自民众的看法》,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6期。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兼议“精英舆论”》,载《美国研究》,1989年第1期。
    袁明:《培育国际问题研究的精英舆论》,载《国际经济评论》,2002年第1期。
    袁小红:《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载《理论探索》,2005年第1期。
    昝涛:《中土关系及土耳其对中国崛起的看法》,载《阿拉伯世界》,2010年第4期。
    张传杰:《中国对外政策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载《外交评论》,2011年第5期。
    张进峰:《伊拉克战争对中国新闻界的检阅》,载《新闻采编》,2003年第2期。
    章百家:《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赵可金:《论现代外交的民主化趋势》,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期。
    赵启正:《全球对话网络:我对公共外交的再认识》,载《公共外交季刊》,2010年冬季号,总第4期。
    周弘、刘作奎、范勇鹏:《2008年中国人的欧洲观》,载《欧洲研究》,2009年第3期。
    朱光烈、朱叶:《凤凰卫视伊拉克战争报道对于内地新闻改革的启示》,载《山东试听》,2003年第7期。
    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载《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1期。
    朱锐:《外交决策中的公众舆论与媒体因素》,载《当代世界》,2008年第8期。
    朱旭峰:《政策决策转型与精英优势》,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资中筠:《缓慢的解冻:中美关系打开之前十几年间美国对话舆论的转变过程》,载《美国研究》,1987年第2期。
    任远喆:《国内舆论与中国公众外交:“国家-社会”的研究视角》,外交学院2006级博士论文。
    杨筱:《认同与国际关系:一种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级博士论文。
    A.H. Cantri (ed.): Polling on the Issues, Cabin John, Md,:Seven Locks Press,1980
    Almond.G.A,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A World View,9thEdition, London, Longman,2009.
    B. Ginsberg: The Captive Public: How Mass Opinion Promotes State Power. New York: BasicBooks,1986.
    B.Russet.Controlling the Sword: The Democratic Governance of 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Baogang He: The Democratic Implications of Civil Society in China.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7.
    Bernard Cohen.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Britannica Concise Encyclopedia, Encyclopedia Media Britannica, InC,2006.
    David Lampton, eds.,The Making of Chinese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in the Era of Reform,1978-2000,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David M. Lampton,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1989-2000.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
    David Skimore and Valerie M. Hundson, eds. The limits of State Autonomy: Social Groups andForeign Policy Formulation, Westview Press,1993.
    Doris A. Graber,1989,: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Quarterly Inc.
    E. Katz and P. Lazarsfeld: Personal Influe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5.
    Gabriel A. Almond: The American People and Foreign Policy,,Frederick A. Praeger Publishers,New York,1996.
    Georg Sorensen.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2ndeds. Boulder: Westview Press,1998.
    Gerald Segal, ed,. Chinese Politics and Foreign Policy Reform, London and New York: KeganPaul International Ltd.1990.
    Graham Allison, P. Zelikow: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2nd, NewYork, Longman,1999.
    Graham T. Alllison. Essence of Decisio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1.
    Guoli Liu (e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ransition,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2004.
    James Rosenau, Comparing Foreign Policy: Theories, Methods and Findings, California: SagePublications,1974.
    James Rosenau. The Scientific Studies of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71.
    K. Gaubatz. Election and W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Margaret Sprout: Man-Milieu Relationship Hypotheses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rinceto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1956.
    Michael D. Swaine with Donald P. Henry, China, Domestic Change and Foreign Policy, SantaMonica: Rand Cooperation,1995.
    Migdal, Joel S., 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 States-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in the Third 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
    R. Aron: Peace and War,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3.
    R.H.Hinckley”People, Polls and Policymaker: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and National Security,New York: Lexington Books,1992.
    Richard Carlton Snyder, H.W. Bruck and Burton Sapin, Foreign Policy Decision-making: An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54
    Robert Jervis: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76.
    S. Krasner: Defend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Raw Material Investments and US foreign Policy,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8.
    Susan L. Shirk, China: Fragile Superpow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93.
    Suzanne Ogden, Inklings of Democracy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T.K. Chang. The Press and China Policy: The Illusion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1950-1984,Norwood, NJ: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3.
    Thomas Risse Kappen (ed.) Bringing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7.
    Virginia A. Hodgkinson and Michael W. Foley (eds), The Civil Society Reader. Hanover and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2003.
    W.Lippmann: Essays in Public Philosophy, New American Library, New York,1956
    Wenfeng Tang,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2005.
    Xuanli Liao.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ink-Tanks and China’s Policy toward Japan,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006.
    A.D.Monroe: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Policy, i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62
    Alastair Iain Johnston, Chinese Middle Class Attitudes Towards International Affairs: NascentLiberalization? I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179,2004.
    Alex Mintz and Allison Astorino-Courtois,"Simulating Decision Processes: Expanding thePoliheuristic Theory to Model N-Person Strategic Interactio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aper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February2001.
    Alex Mintz,"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in Familiar and Unfamiliar Settings: AnExperimental Study of High-Ranking Military Officers," i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8,No.1(February2004).
    Alex Mintz,"How Do Leaders Make Decisions? A Poliheuristic Perspective," in Journal ofConflict Resolution, Vol.48, No.1(February2004).
    Alex Mintz,"The Noncompensatory Principle of Coalition Formation," in Journal of TheoreticalPolitics, Vol.7, No.3(July1995).
    Alex Mintz,"The Poliheuristie Theory of War and Peace Decision Making,"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September1999
    Astorino-Courtois, Allison and Brittani Trusty,"Degrees of Difficulty: The Effect of Israeli PolicyShifts on Syrian Peace Decisions", i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4, No.3(June2000).
    B.I.Page and R.Y.Shapiro: Effect of Public Opinion on Policy, i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Review, Vol.77.
    Bonnie S. Glaser and Phillip C. Saunder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s: EvolvingRoles and Increasing Influence”, in The China Quarterly No.171, September,2002.
    Building America’s Public Diplomacy Through a Reformed Structure and Additional Resources,U.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ublic Diplomacy, Annual Report,2002.
    Caspary, W.R., The Mood Theory: a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in Th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4.
    Christopher Ross, Public Diplomacy Comes of Age, i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5:2,Spring,2002.
    D.Kahneman, A.Tversky: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in Econometrica,No.47(2), March.1979.
    E.Stern: Contextualizing and Critiquing the Poliheuristic Theory, in Journal of ConflictResolution No.48(1), Feb.2004.
    H.Blumer: 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Polling, i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13,194.
    Henry Kissinger, Domestic Structure and Foreign Policy, in J. Rosenau ed, International Politicsand Foreign Policy,1969.
    Ingrid D, Hooghe, The Rise of China’s Public Diplomacy, in Clingendael Diplomacy PapersNo.12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ohan Galtun. Foreign Policy Opinion as a Function of Social Position, In Peace and SocialStructure. Copenhagen; Ejlers,1978.
    Julian M. Sobin, The China-Israel Connection: New Motivations for Rapprochement, in FletcherForum of World Affairs, Medford, Massachusetts,15, no.1(Winter1991)
    Maxwell McCombs and Donald Shaw.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in PublicOpinion Quarterly,1972(36).
    Mei Wu.2003.”The Internet and Civic Protest in China: Emerging Online Petition,” paperpresented at the2003Aoir Conference, Toronto.
    P. J. Powlick, The Attitudinal Bases for Responsiveness to Public Opinion among AmericanForeign Policy Officials, i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51991.
    Peter Alexis Gourevitch, The Second Image Reversed: The 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DomesticPolitics,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32No.4, Autumn1978.
    Robert Jervis: Hypotheses on Misperception, in World Politics,No,20(3),April.1968.
    Thomas J. Christensen. China’s Role in the World: Is China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Remarkbefore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Washington, D.C,2August2006.
    Tony Saich: Negotiating the S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China, in TheChina Quarterly, No.161, March2000.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凤凰网http://www.ifeng.com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
    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星岛环球网:http://news.stnn.cc/china
    联合国网站:http://www.un.org
    <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见:http://yuqing.people.com.cn/GB/16698341.html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
    《人民日报》
    《中国青年报》
    《南方周末》
    《环球时报》
    《中国新闻周刊》
    《经济观察报》
    《21世纪环球报道》
    《解放日报》
    《参考消息》等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