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视觉语言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数字技术已经对视觉设计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视觉设计理论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已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阐述。但至今,从视觉语言的角度对这一影响有足够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还比较少见。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视觉语言研究本身的原因。由于在早期艺术本体论所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导致视觉语言研究遭到了开放媒介观念的猛烈抨击。使其在当下的视觉设计理论当中,处在一种政治不正确的尴尬境地当中。这样,自然就少有理论学者从视觉语言的角度来研究数字技术。但数字技术对视觉设计的影响,又客观地存在着。视觉设计必须,也只有面对数字技术所形成的新的知觉可能性,才可能真正地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因此,以知觉研究的方式而不是艺术本体论的方式对基于数字技术视觉媒介展开图画构成性的视觉语言研究,不仅是数字技术在艺术范畴的现实需要,实际上也为重返视觉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本文的绪论部分对重返视觉语言研究的这一逻辑过程进行了阐述。
     其次,由于对于数字技术在视觉设计当中所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始终按照思维惯性把数字技术作为印刷、影视等领域视觉设计活动的辅助制作工具,而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视觉媒介来看待。而在互联网技术普及之后,数字技术又恰恰主要是作为视觉媒介对视觉设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不能从视觉媒介的角度来重新认识数字技术,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数字技术对视觉设计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因此,作为视觉媒介的数字技术正是本文“新媒介”概念的具体所指,当然也就是本文展开视觉语言研究的基本研究范畴。本文在第一章“新媒介,作为视觉媒介的数字技术”中,对数字技术怎样的视觉媒介,及其形成过程做出了具体阐述。
     第三,在更为深层的文化层面上。现有的视觉设计理论认识视觉对象的观念,是在传统欧洲绘画的文化传承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纯粹视觉观念。这一观念无法准确地对发生在数字视觉媒介上的,同时涉及到身体动作和图像的“互动”观看现象做出解释。因而就只好依然沿用传统的视觉理论体系来建构这一新的视觉媒介的视觉语言。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将新媒介视觉语言归结为一种新的电影视觉语言。这样的认识不仅完全无法在观念层面描述出数字视觉媒介与传统视觉媒介的不同之处,也完全无法针对和适应与新媒介相关的视觉设计活动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从文化观念上做一些根本的转变。本文的第二章“曼诺维奇的困惑”对基于欧洲文化观念传统的纯粹视觉观念为新媒介视觉语言研究造成的困境做了相应阐述,并以中国艺术的视觉观念为蓝本提出了新的视觉观念方向,即,身体动作和图像相互匹配的视觉观念。
     在解决了以上新媒介视觉语言研究的困难之后,本文在第三章“动作图像”中,以认知科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了“互动”观看过程。从知觉的层面,对观看者在整个观看过程中的特有感受进行了重新认识,提出了这一观看过程是将身体投入观看活动当中的具身观看的观点。并提出,通过具身观看所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传统纯粹视觉观念中的图像,而是具有身体动作属性的“动作图像”。“动作图像”概念的提出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尽管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新媒介的设计实践,但在逻辑上和理论上一定仍存在着诸多疏漏,这些疏漏对于本文的立论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含探索,尤其需要通过视觉设计的艺术实践来验证其可行性。
     本文的第四章是在提出“动作图像”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地分析了构成新媒介视觉语言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身体动作和图像如何在观看者的心理活动中,以动作感和视觉完形相互匹配的方式结构成一个知觉性的整体。以及它们的构成方式和表现方法。这一部分由于时间较为仓促,无法取得足够多的实践例证。尤其是对构成方式和表现方法的阐述还多停留在理论构想和推论的阶段,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当中进一步深入。
Digital technology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art of visual design,attracted the wide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visual design theory, formed a variety of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But so far, there is still not enough research have been don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sual language in depth either in domestic or abroad. Thereare two main reason. First,an unclear understanding to the role the digital technologyplayed in the visual design. With the usual way of thinking, the digital technology isalways considered as the assistant tools in print, cinema and television field, and othervisual design activities, not as an independent existing visual medium. But,after the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digital technology profoundly impacts thevisual design just as a visual medium. Therefore, if we don’t consider the digitaltechnology as a visual medium, it is impossible to truly understand what effect digitaltechnology made in visual design activities after it replaced the printing and filmtechnology.
     Another profound reason, is that the existing visual design theory is the purevisual concept built up from the cultural heritage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European painting. By this concept, it is impossible to explain the "interactive”viewing phenomenon involved not only images but also body actions in the digitalvisual media. Therefore,it still have to use the traditional visual theory system toconstruct the visual language of digital visual media, a new medium. Theconsequences of doing so is that the visual language of new media is recognized as anew visual language of cinema. But this understanding neither able to distinct thedifference between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nor to adapt to the practicalsituation of visual design activities concerned the new media.
     To these theoretical problem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 visualdesign from perspective regarding digital technology as visual medium,but also toanalyze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y the methods of cognitive science and Gestaltpsychology,in the way of visual language. To recognize the unique experience ofviewers throughout the viewing process on the level of perception,I argue that thisprocess is the process that viewer put his body into viewing activities, which couldbe called ‘embodied vision’. In way of embodied vision,what viewer viewed is nolonger the only visual image as in traditional vision,but ‘actography’,graphicpossessed characteristic of body action. Analyzed two basic elements: body actionand image, which construct the new media visual language, and its structure and express method.
     Though,as a concept,‘actography’ subvert the existing concept of imagesform,but properly explained the visual phenomenon in viewing activities of the newmedia,and clearly pointed out body action has become fundamental element of visualcomposition in vision design practice related to the new media.
引文
1《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翻译,P21页。
    2《杜尚传》,朱迪特·伍泽(Judith Housez)著,袁俊生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Grsset&Fasquelle,2007年版权。参见P196页。
    3路希·李帕德(Lucy Lippard)《对艺术物品的再思考:1965年—1975年》,1995年。
    9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New York:Penguin Putnam,1984。
    10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New York:Penguin Putnam,1984,pp.51。
    11多纳·海若唯(Donna Haraway),《猿猴、电子人与女性:自然的再创造》1991年,P149–181。
    12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教授。
    13莫因·伯德《远距传物,电子人和后人类的意识形态》曹荣湘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14奥列弗·格劳(Oliver Grau)《虚拟艺术:从幻觉到沉浸》(VirtualArt:From Illusion To Immersion)陈玲主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15麻省理工学院架构和传媒艺术系教授,传媒实验室智能城市研究小组指导。《比特之城》?
    16Mitchell, William J. The Cyborg Self and the Net2worked City[M]. Cambridge: M IT Press,2003.
    1尼尔森·古德曼著,《艺术的语言》,褚朔维译,第114页,1990年10月第1版。
    2尼尔森·古德曼著,《艺术的语言》,褚朔维译,第114页,1990年10月第1版。
    9Mark Tribe,Reena Jana,《New Media Art》,第11页。
    10Mark Tribe,Reena Jana,《New Media Art》,第11-12页。
    11Mark Tribe,Reena Jana,《New Media Art》,第11页。
    12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1912年——1954年。
    13该文于1950年发表。
    14《人工智能哲学》,刘西瑞、王汉琦译,第48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出版。
    15即中央处理器,一般按照英文缩写称之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计算机核心设备。主要功能是解释指令和处理数据,从技术上看这一设备集中体现了计算机的编程性。
    16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著,郝季仁译,《控制论》第98页,中文版1963年02月第2版。原文于1948年发表。
    171925年出生。美国著名计算机科学家,除了发明了鼠标之外,计算机交互图形界面、网络技术也都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
    18道格拉斯·英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讨论人工智能:一个概念框架》(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A Conceptual Framework),1962年10月。
    19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一379页。
    1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新媒介视觉艺术学者。1960年出生于莫斯科,现居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任教,其对新媒介语言的认识在欧美艺术理论界较为广泛地被作为新媒介视觉语言研究的起点。
    2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Lev Manovich,The MIT Press Cambridge,2001。书名“The Language ofthe New Media”意为“新媒介语言”,目前尚无中文译本,故使用英文原文。
    3列夫·曼诺维奇《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56页。
    4《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55页。
    5《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57页。
    6《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57页。
    7《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312页。
    8《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311页。
    9《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155页。
    10《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311页。
    11《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311页。
    12《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311页。
    13《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314页。
    14《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157页。
    15《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157页。
    16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前卫艺术家之一,曾任教于包豪斯,著有大量艺术理论著作,《新视觉》(1946)和《运动中的影响》(1947)是最著名的两部。
    17马克·汉森(Mark B. N. Hansen),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文学和运动图像艺术教授。著有《NewMedia New Philosophy》一书,由The MIT Press在2006年4月出版。书名中文意思为“新媒介新哲学”,未见中译本,故文中采用英文书名。
    18马克·汉森(Mark Hansen)著《New Media New Philosophy》第39页。
    19马克·汉森(Mark Hansen)著《New Media New Philosophy》第38页。
    20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的概念是由比尔·莫格里奇(Bill Moggridge)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的,后被广泛用来指称与新媒介有关的设计领域。
    21见比尔·莫格里奇编著的《Designing Interactions》一书的前言第17页。《Designing Interactions》的中文意思是“设计互动”,因无中文本版本,故采用英文原文。
    22《欧美古典作家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第7页,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编,1980年03月第1版。
    23当代欧美著名艺术史学家,英国伦敦大学教授。所著《语词与图像:旧王朝时期的法国绘画》、《传统与欲望: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以及《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被称为“新艺术史三部曲”。
    24诺曼·布列逊著,郭杨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年出版。
    25《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第100页。
    26《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第98页。
    27《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第100页。
    28《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第102页。
    29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叙画之源流》。
    30《周礼·冬官·考工记》。
    31《石涛画语录》第一·一画章。
    32《石涛画语录》第四·尊受章。
    33《石涛画语录》第六·运腕章。
    34王侃《皮影丑角造型设计的审美研究》,第148-149页。
    1《The Language of the New Media》第55页小节标题,原文:“The Myth of Interactivity”。
    2阿兰·麦西斯·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1954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提出了图灵机的概念。
    3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和哲学高级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欧洲著名学者。
    4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第278页。
    5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第281页。
    6齐泽克《实在界的面庞》,第281页。
    7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年-1976年,匈牙利裔英国著名学者,在生物化学、经济学、哲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贡献。著有《科学、信仰与社会》、《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主义》等书。
    8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主义》,许泽民翻译,贵阳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83页。
    9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主义》第92页。
    1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的研究》(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Perception of Movement),1912年。
    2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所提出的“默会知识”概念实际上已经对经典格式塔心理学的这一同质性基本前提提出了挑战。
    3即时性又称为实时性,指时间贴近,是互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观念。
    5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翻译,第55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6法国著名舞蹈教师。
    7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第199页。
    8孔子,《论语·卫灵公》第十章。
    9朱载堉,明,《律吕精义》。
    10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翻译,第55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心理学中的动觉(kinaesthesia、kinesthetics)概念和动作知觉有接近的含义。但动觉是感觉性质的,没有准确指向整合各种感觉而形成的身体动作知觉。因此在这里,使用动作知觉来指称有关身体动作的知觉。
    1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朱疆源翻译,第619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在心理学中,本体感受(Proprioception)是指区别于感知外部世界的“外感受(exteroception)”的“内感受(interoception)”,例如:疼痛、饥饿等。
    14埃尔弗雷德·戈德沙伊德(Alfred Goldscheider),1858-1935,德国人,神经学家。
    15Brookhart, John M.; Mountcastle, Vernon B.(Vernon Benjamin); Geiger, Stephen R.(1984). The Nervoussystem: Sensory processes; volume editor: Ian Darian-Smith. 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p.784.
    1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军衍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6——17页。
    [1]《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翻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年。
    [2]《杜尚访谈录》[法]卡巴内著,王瑞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视觉与绘画》[英]诺曼·布列逊,郭洋等译,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
    [4]《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1] Media study: Motion graphics,Babic, Niksa;Pibernik, Jesenka;Mrvac, Nikola,ELMAR,2008.5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P499–502.
    [5]《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6]《设计与形态》[德]约翰尼斯·伊顿,朱国勤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7]《论艺术中的精神》[俄]瓦西里·康定斯基(1911)。
    [8]《点、线到面》[俄]瓦西里·康定斯基(1923)。
    [9] Motion Graphic Design: Applied History and Aesthetics,Jon Krasne,ElsevierInc,2008.
    [10]《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 Understanding Animation,Paul Wells,1998.
    [12]《光和时间的神话——先锋电影视觉美学》[美]威廉·维斯,胡继华邓子燕王小晴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蒙太奇论》[俄]爱森斯坦,富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
    [14]《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5]《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法]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邵牧君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16]《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克里斯蒂安·麦茨,王志敏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17]《电影修辞学:镜像与话语》李显杰,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18]《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Alan Cooper、Robert Reimann著,詹剑锋、张知非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
    [19]《Flash:技术还是艺术》,王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Digital Reproduction,Douglas Davis,Leonardo,Vol.28, No.5, Third Annual New York Digital Salon.(1995), pp.381-386.
    [21]《第二媒介》[美]马克·波斯特,范静晔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Lev Manovich,2001.
    [23]《VIDEO:20世纪后期的新媒介艺术》朱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4]《虚拟艺术-从幻觉到沉浸》奥利弗·格劳著,陈玲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5]《数字艺术论(上、下)》廖祥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26]《数码艺术学》黄鸣奋,学林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27]《造型艺术的意义》帕诺夫斯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8]《知觉现象学》[法]梅洛·庞蒂,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29]《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30]《实在界的面庞》[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31]《视觉运动知觉研究的若干理论与模式》罗艳琳、罗跃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1年。
    [32] New Philosophy for New Media,Mark B. N. Hansen,2004
    [33] New Media Art,Mark Trib,Reena Jana,2009
    [34] John Cage,"Diary: Audience1966," A Year from Monday (1966)
    [35]《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兴起和演变》,朱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36] Roy Ascott,"Behaviourist Art and the Cybernetic Vision",(1966-1967)
    [37] Changing Space: Virtual Reality as an Arena of Embodied Being, Char Davies,In The Virtual Dimension: Architecture, Representation, and Crash Culture JohnBeckman, ed. New York, NY: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8) pp.144-155, illus.
    [38] 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D. C. Engelbart,1962
    [39] Frank Popper,From Technological to Virtual Art,2007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Technology
    [40] 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Jack Burnham's Concept of "Software" as aMetaphor for Art, Edward A. Shanken, Uploaded November17,1998
    [41] Spec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Weakly Hard Real-Time Systems, Guillem BernatNicolau,1998
    [42]《视知觉临界点研究》,杭春晖,中央美术学院2002级硕士论文。
    [43]《理解媒介》,[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44]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绘画性”,黄勇,美术研究,第114-118,2010第1期。
    [45] The Language of Graphics,Leland Wilkinson, Daniel J. Rope,Daniel B. Carr,Matthew A. Rubin SPSS Inc.,233South Wacker, Chicago.
    [46] Media Study: Motion Graphics,Niksa Babic,Jesenka Pibernik,Nikola Mrvac,5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ELMAR-2008,10-12September2008.
    [47] Saul, can you make me a title?,Pamela Haskin,2006.
    [48] Syntactic Structures in Graphics, Yuri Engelhardt, Ausgabe5vom1. Februar2007, Computational Visualistics and Picture Morphology.
    [49] A New Philosophy:Henri Bergson,Edouard le Roy,2007.
    [50]The Logic of sense, Gilles Deleuze,Translated by Mark Lester,1969
    [51]《电影2:时间-影像》,吉尔·德勒兹著,谢强、蔡若马月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
    [52] The Art Of The Moving Picture, Vachel Lindsay, The Project GutenbergeBook,2004
    [53] A history of the Personal Computer, Roy A. Allan,2001
    [54]《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上、下),[德]库尔特·考夫卡,黎炜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55] The Visual Brain In Action,A. David Milner,Melvyn A. Goodale,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6
    [56]《个人知识》[英]迈克尔·波兰尼著,徐泽民译,陈维正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57]《科学信仰与社会》[英]迈克尔·波兰尼著,王靖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8]《虚拟艺术》,[德]奥利弗·格劳主著,陈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9]《道布勒与美国舞蹈教育的发生之本质与关系探讨》,黄昕,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届博士学问论文。
    [60]《走向更新的拉奥孔》,[美]Clement Greenbern,易英译,世界美术,1991年。
    [61] Semantics: A Reader, Steven Davis,Brendan S. Gillon Editors, OxfordUniversity Press.
    [62]《皮影丑角造型设计的审美研究》,王侃,西安美术学院2009届博士学位论文。
    [63]《文艺对话集》,柏拉图,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64]《拉奥孔》[德]莱辛,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65]《拉兹洛·莫霍里-纳吉》[美]路易斯·卡普兰著,陆汉臻、朱琼、聂玉丽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年。
    [66]《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T.M.罗宾森英译,楚禾中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67] The End of Animation History,Mark Lange,2002
    [68]《话语,图形》[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著,谢晶译,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12年。
    [69]《人工智能哲学》[英]玛格丽特·A·博登,刘西瑞、王汉琦译,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6年。
    [70]《石涛画语录新解》陈培一著,长城(香港)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71]《互联网怎么了?》[美]马科·波斯特著,易容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72]《重构美学:数字媒体艺术本性》贾秀青、栗文清、姜绢等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73]《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黄鸣奋著,学林出版社,2009年。
    [74]《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美]N·维纳著,1978年。
    [74]《控制论》[美]N·维纳著,郝季人译,1963年。
    [75]《作为艺术的舞蹈:舞蹈美学引论》郭勇健著,2005年。
    [76]《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于平著,2002年。
    [77]《艺术语言》[美]尼尔森·古德曼著,褚朔维译,1990年。
    [78]《交互心灵的建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研究》孟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79] Film Form,Sergei Eisenstein,Translated by Jay Leyda,1977Harcourt.
    [80]《当代叙事学》[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1]《分形艺术》刘华杰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NGLC 2004-2010.National Geological Library of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Add:29 Xueyuan Rd,Haidian District,Beijing,PRC. Mail Add: 8324 mailbox 100083
For exchange or info please contact us via email.